這是2001年宇宙唱片(華研音樂前身)為旗下新人 S.H.E 撰寫的企劃說明,以及知名音樂人施人誠先生創作 S.H.E 首張專輯主打歌《戀人未滿》的手稿。(張哲生攝於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2000年,任家萱(1981年10月31日生)、田馥甄(1983年3月30日生)、陳嘉樺(1981年6月18日生)與其他參賽者一同參加中視綜藝節目《電視大國民》與宇宙唱片(Grand Music)合辦之《宇宙2000實力美少女爭霸戰》選秀比賽,在經過初賽、複賽與決賽之後,由任家萱獲得第一名(獎品為一年期唱片合約),原本宇宙唱片在賽前只計畫為第一名出唱片,不過在比賽過程中,評審們發現除了勝出的任家萱,落選的田馥甄與陳嘉樺亦是潛力無窮,於是宇宙唱片在經過內部協商討論之後,決定簽下三人,將她們組成團體並加以培訓。
當時我在宇宙唱片負責網路宣傳,原本我們決定沿用公司之名,將團名取作「宇宙美少女」,但後來為因應公司更名為華研音樂(Hua Ian Music,簡稱 HIM),遂將團名改成呼應公司新英文名稱「HIM」的「SHE」(本來應該是「HER」,不過我們認為主詞比受詞更適合當團名,而決定用「SHE」),並為三人取新的英文名字做為藝名,且讓她們的英文名字(Selina、Hebe、Ella)之字首可以組成團名「S.H.E」,以幫助大眾記憶她們各自的英文名字及其團名。
2001年9月11日,華研音樂發行「S.H.E」的首張專輯《女生宿舍》,其中由施人誠填詞的主打歌「戀人未滿」,翻唱自美國樂壇知名 R&B 女子組合「天命真女」(Destiny's Child)演唱的「Brown Eyes」(收錄於2001年5月發行的《Survivor》專輯);這首出道歌曲令三人一炮而紅,創下傲人的專輯銷量(臺灣約17萬張、全球約75萬張),並於2002年3月以此專輯入圍第十三屆金曲獎之「最佳新人獎」。
關於宇宙唱片:
1986年成立的上格唱片,於1992年11月合併旗下的上格影視及華星唱片,成為上華唱片(What’s Music),我從1996年開始為上華唱片設計建置官方網站並負責網路宣傳。1999年,上華唱片董事長呂燕清將上華唱片賣給寶麗金唱片後,隨即在同年5月1日創立華葳唱片,後於2000年1月1日更名為宇宙唱片(宇宙國際音樂),然後在2001年4月1日更名為數碼國際音樂,最後於2001年9月1日更名為華研國際音樂(HIM)迄今。
下面是2001年,公司名稱仍為宇宙唱片時,企劃部為新人 S.H.E 所撰寫的企劃說明書全文:
宇宙唱片藝人 [S.H.E 女朋友] 企劃說明
[前言]
宇宙唱片即將在2001年9月發行3個美少女所組成新團體「S.H.E 女朋友」之首張國語專輯《女生宿舍》,專輯主要產品概念為:三個半成熟期(18~20歲)的不同個性的女生,同住一個屋簷下個各自愛情故事與相互間青春死黨之友情。
[藝人介紹]
◎藝人名稱:S.H.E 女朋友(任家萱 SELINA、田馥甄 HEBE、陳嘉樺 ELLA)
◎團員及個性:任家萱--溫柔、田馥甄--自信、陳嘉樺--勇氣
◎專輯精神:三個半熟期女孩的獨立宣言,發展出姊妹淘的互相關懷及情誼,當然也有各自表率的愛情故事。S.H.E,不只是男生的夢中情人,也是所有女生們的好朋友,為她們說出心中的夢想與願望。
◎專輯Slogan:女生的好朋友,男生的女朋友
◎企劃說明:有許多十代末、二十代初的少女們急著脫離父母羽翼的保護,急著談戀愛、急著變成大人,我們稱為半成熟期女子獨立宣言,因為有了自己的想法,找到一個沒有父母嘮叨、屬於自己和姊妹淘的女子宿舍,和心中的白馬王子談戀愛,成了她們的夢想。
◎專輯概念:這張專輯中,我們企圖表現出這樣三個家世、背景、個性不同的女生,實現了「半成熟的獨立」夢想,搬進了這樣的女子公寓,她們發展出一段牢不可破如姊妹般的友誼,嘗到了戀愛的果實,雖然味道有酸甜苦辣,雖然現實不同於想像,幸運的是那份共享苦樂而得來不易的患難友誼。這三個半熟期女生在往大人的道路多跨出了一步。專輯的訴求主要是感情渲染,表現這是一張充滿感情的專輯,而非單是音樂。
◎主要目標消費者:
1.年齡:Teenage~20歲
2.職業:學生
3.性別:女性 60% 男性 40%
◎藝人形象包裝:
1.造型:日本風,調性粉嫩明亮,氣質佳而非街頭新潮怪異。
2.攝影:色調清新自然,有女子宿舍及姊妹淘的日常生活片段,也有對愛情的期待。
《戀人未滿》
作詞:施人誠
作曲:Beyonce Knowles / Walter Afanasieff
編曲:鍾興民
為什麼只和你能聊一整夜
為什麼才道別就又想見面
在朋友裡面 就屬你最特別
總讓我覺得很親很貼
為什麼你在意誰陪我逛街
為什麼你擔心誰對我放電
你說你對我 比別人多一些
卻又不說是多哪一些
友達以上 戀人未滿
甜蜜心煩 愉悅混亂
我們以後 會變怎樣
我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 Oh
再靠近一點點 就讓你牽手
再勇敢一點點 我就跟你走
你還等什麼 時間已經不多
再下去 只好只做朋友
再向前一點點 我就會點頭
再衝動一點點 我就不閃躲
不過三個字 別猶豫這麼久
只要你說出口 你就能擁有我
為什麼你寂寞只想要我陪
為什麼我難過只肯讓你安慰
我們心裡面 明明都有感覺
為什麼不敢面對
為什麼你寂寞只想要我陪
為什麼我難過只肯讓你安慰
我們心裡面 明明都有感覺
為什麼不敢面對
友達以上 戀人未滿
甜蜜心煩 愉悅混亂(甜蜜心煩)
我們以後 會變怎樣
我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 Yeah Hey
再靠近一點點 就讓你牽手
再勇敢一點點 我就跟你走
你還等什麼 時間已經不多
再下去 只好只做朋友
再向前一點點 我就會點頭
再衝動一點點 我就不閃躲
不過三個字 別猶豫這麼久
只要你說出口 你就能擁有我
我不相信
都動了感情卻到不了愛情
那麼貼心卻進不了心底
你能不能快一點決定
對我說我愛你 Ah
再靠近一點點 就讓你牽手
再勇敢一點點 我就跟你走
你還等什麼 時間已經不多
再下去 只好只做朋友
再向前一點點 我就會點頭
再衝動一點點 我就不閃躲
不過三個字 別猶豫這麼久
只要你說出口 你就能擁有我
Yeah
只要你說出口 你就能擁有我
美國 流行音樂 簡稱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鄧麗君翻唱1948年發行的日本童謠《里の秋》(故鄉的秋天)的國語歌曲《又見炊煙》,收錄在歌林唱片於1978年8月發行的鄧麗君個人專輯《鄧麗君之歌:又見炊煙、儂情萬縷》裡,同年9月香港寶麗金唱片發行的鄧麗君個人專輯《島國之情歌第五集:愛情更美麗》裡亦收錄了此歌。
根據影片中鄧麗君在中華商場的唱片行裡所拿的唱片封套《情花》(1973年發行)與《是否記得我》(1974年發行)來判斷,這段影片拍攝的時間應該是在1974年(當時鄧麗君芳齡21歲),因為唱片行通常都會把最新發行的唱片擺在明顯的地方。
這段影片裡出現的地方都在台北市,包括了艋舺龍山寺、中華商場、跨越中華路(漢口街口)的天橋、故宮博物院、圓山兒童樂園,以及陽明山等地,其中當鄧麗君走在天橋上時,可以明顯看到路口的第一股份有限公司 First Co.,Ltd.(簡稱第一公司或第一百貨)。
1965年10月5日開幕的第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與漢口街口,是台北市第一家設置電扶梯的綜合百貨公司,後來於1979年8月改名為「新第一公司」,最終在1981年11月歇業。而坐落在台北市中華路上(北起忠孝西路口,南迄愛國西路口,全長1171公尺)於1961年4月22日啟用的八連棟「中華商場」,則是已在1992年10月底完全拆除。而於1991年更名為台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的圓山兒童樂園,也在2014年12月14日下午5點吹了熄燈號。
《認識鄧麗君》
1953年1月29日,鄧麗君出生於台灣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排行老四,上面有三個哥哥,下面還有一個弟弟,是父母親唯一的女兒。父親鄧樞是河北人(職業為軍人),母親趙素桂是山東人,兩人在1943年結婚,並於1949年帶著三個兒子跟隨國民黨撤退到台灣。
鄧父採用軍中袍澤的提議,以清代小說《再生緣》中元朝才女孟麗筠之名為女兒取名麗筠,雖筠的發音應為雲,但家人卻都「有邊讀邊」將之讀做「君」,所以後來唱歌便以「鄧麗君」做為藝名。
在鄧麗君出生後,鄧父從軍中退役,於是舉家遷至台東池上,並在軍營營區附近開麵攤,全家人一起幫忙做生意。
1954年,五弟鄧長禧出生後,又搬家到屏東市的眷村,鄧麗君在這裡展開她的童年時光。年幼的她受到喜歡黃梅調電影的母親影響,對小調及歌仔戲感到興趣;上幼稚園時,她善於舞蹈與朗誦,常常跟著收音機裏的歌聲唱唱跳跳。當時台灣農村裡四處公演的歌仔戲團,也是鄧麗君模仿的對象。鄧麗君五歲時,父母便安排她到屏東市仙宮戲院附近學習芭蕾舞。
1959年,全家再移居臺北縣蘆洲鄉(今新北市蘆洲區)的眷村,就讀蘆州國小。小學時代的鄧麗君常利用課餘時間,隨著駐紮於學校附近的空軍93康樂隊到處勞軍表演,也曾參加僑大先修班的校內晚會演出,其歌唱天分亦嶄露頭角,從流行歌曲到黃梅調,聽過兩三遍就會跟著唱了,並經常參加學校的各類演出活動。在父母親的悉心培養下,鄧麗君在七、八歲時正式接受歌唱訓練。
鄧麗君曾說:「在從前,唱歌對我來說只有一個唱字,站在台上心裡還有點害怕,感情和外型都不敢太過分。但自從到了日本,才明瞭表演是怎麼回事,我學會了放開自己和盡情地表現,這才叫做真正的唱歌。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方法,不過我是覺得不管作什麼事情都好。我今天雖然是個歌星,但是我唱歌的時候把我所有的感情,所有的FEELING,都用我的歌聲表達出來了。內心的感受,不管是歡樂也好、寂寞也好、痛苦也好,我只是用歌聲來表達的。」
鄧麗君是一位在亞洲和全球華人社會極具影響力的歌唱家,也是20世紀後半葉最富盛名的亞洲歌壇巨星之一;她的歌曲在華人社會廣泛的知名度和經久不衰的傳唱度,為其贏得了「十億個掌聲」的美譽,亦被日本藝能界尊為「亞洲歌唱女王」(アジアの歌姫)。
鄧麗君的演藝足跡遍及台灣、香港、日本、美國、東南亞等地區,發表過國語(中文)、日語、英語、粵語、閩南語、印尼語歌曲1000餘首,對華語樂壇尤其是中國流行樂壇的啟蒙與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也為開創日本演歌流行化新曲風和促進亞洲流行音樂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急性哮喘病發作,猝逝於泰國清邁,享年42歲。
鄧麗君被譽為華語流行樂壇裡永恆的文化符號,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時至今日,仍有許多歌手翻唱她的經典歌曲,向其致敬。
《又見炊煙》
詞:莊奴
曲:海沼實
又見炊煙升起
暮色罩大地
想問陣陣炊煙
你要去哪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又見炊煙升起
勾起我回憶
願你變作彩霞
飛到我夢裡
夕陽有詩情
黃昏有畫意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詩情畫意雖然美麗
我心中只有你
美國 流行音樂 簡稱 在 鄭麗文 Facebook 八卦
亞洲現在最紅的、戲劇、電影、綜藝,
有哪些是台灣本土製作的?
亞洲現在最當紅的明星歌手,
有哪些是台灣公司培養出道的?
時間回推10-20年,
或許我們可以很自信的回答,
不管是電影、戲劇、音樂、
明星等流行文化,MIT出品,
就是品質保證,肯定叫好又叫座,
音樂好聽、戲劇電影好看、綜藝精彩又好笑👍🏻
⏳憶當年:
七八零年代,
中港澳所有想要發展的演員、歌手,
一定要來到台灣宣傳,因為 #台北正是當時 #華語流行文化的工業中心。
➤【1990年以前】
🎬電影
✨代表人物—林青霞
1973年以林青霞以瓊瑤的電影《窗外》正式出道,隨後紅遍中港澳及東南亞,
是瓊瑤式愛情電影巨星之一。
林青霞縱橫亞洲影劇圈近20年,
是走紅時間最長、從未被時代潮流吞沒的傳奇。
📝台灣言情小說家: 瓊瑤
瓊瑤寫了 65 本書,出產了 51 部電影,
1986 年後跨足電視,拍攝了 26 部電視劇,瓊瑤的名字可說是代表了一個時代。
小說改編的電影《庭院深深》和《女朋友》,分別獲得第9屆、第12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
小說改編的電視劇《還珠格格》
在東亞地區享譽盛名,
不僅在台灣、香港、中國大陸等地取得收視冠軍,在日韓和東南亞等地也深受歡迎。
🎤流行音樂
✨「永遠的軍中情人」--鄧麗君,
70至80年代為其事業高峰
知名度遍及中港澳、日韓甚至東南亞,
雖未曾踏上過中國演唱,
卻有著「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等盛譽,更被中國票選為「新中國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足見其廣大影響力。
➤【1990年代】
🎬電影
此時台灣經濟蓬勃發展,
有大量資金投入拍電影💰
1993年的經典之作,主要資金與製片方皆來自台灣的《霸王別姬》,
囊括了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語片,
也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此片代表了當時台灣在亞洲電影圈舉足輕重的地位,
#成為曠世巨作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亞洲娛樂圈有極大的影響力‼
👉為何《霸王別姬》缺席華語電影界最重要的金馬獎?
【因90年代初期,台灣電影審查仍有「電影主創團隊中的中國人不可超過二分之一」的規定,即便《霸王別姬》的主要資金與製片方皆來自台灣,仍為此受限】
📺電視劇
#90年代為台灣電視的三國時代
1993年公布的「有線電視法」
使第四台合法化,
各種頻道開始大量增加,
陸劇、日劇、韓劇等陸續被引進,
各類電視劇展開激烈的市場競爭💥
🎤流行音樂
#金曲獎成立,各家唱片公司推出當家最紅歌星力拼各大獎項,
此時銷量百萬的唱片成為「產值高昂的唱片工業」,以張雨生,李宗盛,陳昇,伍佰等為重要音樂代表人物,
其後有周華健,趙傳,張信哲,辛曉琪,莫文蔚等創作大量經典歌曲。
90年代中後期,以張惠妹、范曉萱,李玟,許茹芸為代表人物,
其中張惠妹為金曲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 入圍及獲獎紀錄保持人(共計14次入圍,得獎3次)
➤【2000-2010年】
🎬電影
2008年魏德聖導演所拍攝的《海角七號》帶起國片風潮,#此時的台灣電影市場正處長期低迷、#缺乏資金,
以致於電影在宣傳上並沒有大量花費,
而是靠著BBS、部落格,以口碑累積出高人氣,票房突破新台幣5000萬後才開始吸引新聞媒體的目光。
📺綜藝
於2004年開播的節目《康熙來了》,
在兩岸三地的演藝圈一直保持著高話題性和影響力,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長壽談話性節目,而該節目已於2016年停播。
📺電視劇
2000年代韓劇尚未盛行,
台灣有「華劇夢工廠」的美名,
期間代表作品為2000年《麻辣鮮師》、2004年《鬥魚》、2005年《終極一班》、2008年《命中註定我愛你》、
2010年《犀利人妻》…等。
🎤流行音樂
#台灣華語流行音樂的黃金十年
代表人物: 周杰倫、王力宏、蔡依林及後來的五月天、S.H.E…,也有許多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歌手來台灣出道發展,
如: 林俊傑、孫燕姿、梁靜茹…
此時台灣音樂影響力遍及大中華地區🌟
近幾年國內雖持續有優秀的電影、音樂、戲劇輸出,卻已不能與台灣昔日流行文化的影響力同日而語😰以往穩居C位的榮景不在,#如今已由南韓獨占鰲頭,
強勢韓流不僅在亞洲颳起旋風,更席捲全球‼ 無論是KPOP、韓劇、彩妝用品、流行時尚、汽車、電子產品、韓食等等,
在世界各地都足見其廣大影響力。
為什麼近二十年南韓強的如此有感?
對於1970年代的台灣人來說,
怎麼可能會把南韓放在眼裡?
遑論買韓製的東西、甚至接受韓國文化?
他們是如何在短短一、二十年間成功的將韓流輸出全球?
答案揭曉,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
南韓總統-金大中 提出「文化救國」方針,
#將文化產業列為21世紀國家經濟戰略性支柱產業,#積極的推展文創業,#傾盡全國之力打造韓流,同時引導三星等大型財團組建文化產業基金提供支持。
1999年制定「文化產業振興五年計畫」基本法,規定政府每年總預算不得低於1%用於扶植南韓文化產業發展;
2009年成立「韓國文化創意產業振興院」,成為文創業最高推手。
金大中之後的每一任總統,也都將「韓流文化產業」當作國家的重要產業之一,🔺可以說是一場計畫性的 #文化攻堅戰!
👉南韓的「偶像文化」
偶像文化是 #最受親睞並 #具高黏著性的商品 (也可以說是另類的「造神運動」),
在成為偶像前,經紀公司軍事化的「練習生制度」,對於練習生進行嚴苛的訓練 (少則幾個月,多則能達到7、8年),
最終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的練習生將獲得經紀公司全力支持,
投入資源大力宣傳,因此這些年輕、有潛力的演員歌手紛紛擠破頭都想要往南韓發展,連台灣女孩周子瑜也是在南韓培訓出道而獲得極高知名度。
👉YouTube 的普及讓K-POP能在全球快速傳播
K-POP 的 YouTube 點閱次數從 2004 年到 2011 年暴增了十倍 (達 23 億次),點閱數暴風式的成長也直接反映在政府發給的 #文化發展預算金額上。Youtube點閱數越高,政府補助越多,K-POP發展更有力!
👉「置入性行銷」(簡稱 PPL ),
在台劇中幾乎不可能看到的置入性行銷,在韓劇中可說是鋪天蓋地的使用,
在政府法規的支持下,
無論是主角使用的商品、
穿戴的服飾、去過的地方、吃的食物,通通為產業帶來無限商機。(韓國電影、戲劇中,主角使用的手機通常為三星或LG)
👉善用「國際社群影響力」
美國流行音樂指標Billboard的「最佳社群媒體藝人」獎項,自2017年以來,已由南韓團體BTS防彈少年團連霸五年至今,
終結小賈斯汀 (Justin Bieber) 連霸五年的紀錄,此獎項顯示 #韓團在社群上的影響力已具備超越美國歌手的潛力,
也是南韓文化推廣成功的最佳證明!
(BTS防彈少年團自2017年也開始擔任UNICEF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
為杜絕兒童暴力計畫募得大量資金,
將韓流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南韓電影產業模式
南韓政府成立非官方性質的「電影振興產業委員會」,積極推動電影製作產業永續發展的政策,使影視工業獲得龐大的資金挹注,#增強製作實力與產品輸出能力。
2000年,南韓政府更將外國片佔有率由八成降至六成,使南韓國片佔有率大大提升!
2020年,南韓電影《寄生上流》同時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等四大獎項🏆
事實上,南韓在剛開始開放歐美電影時,
國片票房同樣是跌入谷底📉
#但南韓政府以法令給予相關保護措施,
#使電影產業能夠良性發展。
電影就像是個商品,不僅要開發、設計、
製作、同時也要有行銷,
在台灣國片賺不了錢的殘酷情形底下,
即便台灣知名導演如李安、侯孝賢、蔡明亮,屢屢在國際影展上取得佳績🌟
卻難以翻轉產業嚴峻的困境。
台灣欠缺的不是獲獎能力,而是對於「電影」商品面的長期思考與規劃!
在政府的全力支持、偶像文化的蓬勃發展下,南韓文化產業規模日益擴大,
只有五千多萬人口的韓國,
正透過文化輸出「侵略」全球,
台灣應該趁勝追擊,學習韓國模式,
將文化創意產業納入國家發展及核心政策,
並鼓勵、補助資訊產業共同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異業合作,相輔相成;
同時以電影、戲劇帶動觀光,連動帶動國內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找回台灣以往在流行文化產業中心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