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我以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 為主題,發表了演說:
#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 #堅韌之島 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館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了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時,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的確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大家領唱國歌。當中有許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防疫英雄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的付出。
#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完成簽署 #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及印太地區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韌性,政府更會掌好舵,朝三大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體國人共享。
#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也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安全、維護區域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聲謝謝,更要讓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的空軍部隊時,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加速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及戰力。
最近這段時間,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也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的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會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變。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 #價值同盟 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及友我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及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結語 #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邀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這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對外,我們都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局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著自己的母語,呈現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Eric's English Loung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期待的政治英文影片第二集出爐了!!! 今天探討的是三位政治大咖的英文口語。再次聲明,此影片的目的不在於比較英文能力,而是提供學習者英文口語的實際操作和可以注意的小細節。對我而言,英文是一種工具,我並不覺得台灣的政治人物一定需要擁有驚人的外語能力。以下是影片中提到的一些資訊,請看完再發表評論: ...
「美國陸軍軍階」的推薦目錄: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Youtube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Re: [問題] 請問美國陸軍的種類- 看板Warfare 的評價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美國士兵想要晉升成軍官有多難?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美軍海軍軍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美國陸軍軍階 在 美軍海軍軍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美國陸軍軍階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八卦
看到網路上對吳怡農的攻擊,我能理解那些人的感覺,他的存在鏡射我們旁觀者的心態,有的人對他充滿無限愛慕,有的充滿嫉妒,有的是無來由地仇恨。
愛他的人是因為他各方面的條件魅力,恨他的人同樣也是這些理由——只是那些人不願承認。
很久以前的我如果知道吳怡農這個人,我會嫉妒他能在美國讀書、爸媽學識淵博、他畢業名校、又在外商銀行當高階經理人,工作十幾年有台幣存款五千萬,更惱人的是他還很帥身材又好——天公北啊!!!!!
我跟吳怡農只差一歲,雖然我們的家世背景天差地遠,但現在的我只會希望自己能和他一樣優秀。
他在美國出生,然後放棄美國籍回來當陸軍特戰隊;我在台灣出生,當兵是百般不願役。
他在銀行工作靠自己努力工作有了存款,只看數字的銀行工作壓力可不是電腦可以掛著msn及現在的臉書與LINE。
他願意放棄這種優渥待遇的工作回台灣,即便撇開愛國情懷,就一般人來說也覺得腦袋有洞吧,我想問酸他的人:「如果是你你會放棄自己打拼的一切,回台灣從頭開始嗎???」
如果他真的想躺著選,他大可去民進黨的舒適圈選,或放進不分區立委跟吳斯懷擺在一起比較,連順位都一樣,大家的政黨票還不灌爆民進黨嗎?!
但他沒有這樣,他決定挑戰中國國民黨儲君,你各位將來的台北市長、總統蔣萬安。
蔣萬安不管有沒有連任立委,他都會去選台北市長,也就是說就算連任,他也沒打算做完就會烙跑選市長,跟他的好朋友韓国瑜一樣的工作態度。
吳怡農當然也知道他在深藍選區要贏機會渺茫,這樣的慣性投票困境同樣在賴品妤、李問、蔡沐霖、鄭朝方身上。
但大家有看到這些人消極被動,一附我只是被推出來當炮灰,給對手試刀用的嗎?
沒有!!!他們各個戰到虎虎生風,一副我就是要贏才出來選。
即便有人基於各種因素就是不願投給他們,但這種決心及勇氣不值得你們的掌聲嗎?
在吳怡農選區的長輩,我很虛心地向您請教:「如果自己的孩子有美國籍,且在外商銀行領高薪,你們會希望他放棄一切回台灣,然後每天從早忙到晚、沒有假日、沒有生活、無法陪家人,然後去應徵一個不太可能錄取的工作?即便錄取了還得再過四年這樣的日子,而且待遇遠不如在國外的工作?」
——但吳怡農做了——
他的家人也經歷過顛沛流離的生活,在那個國民黨全面統治的年代,活在當時的人主觀的經驗或許不同,但客觀的事實一樣:中國國民黨說了算。
蔣經國有的人喜歡,有的人不喜歡,喜歡的人要造神也沒人能阻擾,不喜歡的人難道不能表示意見嗎?這幾天特定媒體配合網軍鋪天蓋地修理吳怡農,這些行為不就在在證明吳怡農敘述的成長經驗是千真萬確的。
現在在解嚴民主化的台灣抱怨幾句,就得承受大規模名嘴新聞凌遲及網路霸凌,那以前討厭國民黨的人的面對什麼我實在不敢想像,我會怕~~~
#請媒體不要成了蔣經國的豬隊友
如果以前的我身旁有吳怡農這種條件的人,我會因為自卑躲得遠遠的,但現在我不會了,因為只有讓這麼優秀的人選上立法委員,在國防外交上保護我們免於中共的騷擾侵犯,對內制衡吳斯懷、邱毅與葉毓蘭,讓兩千三百萬人免於內憂外患的恐懼。
#想看吳怡農過肩摔吳斯懷
吳怡農在國外讀書也在餐飲業打工賺生活費,他真正經歷過我們從事餐飲業人的勞動條件,我們需要有這樣經驗的立委進去立法院,對勞動就業法規進行檢討改進,因為台灣的服務業人口已是大多數,但我們的法規還沒跟上。
🌶️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影響力,吳斯懷就交給吳怡農處理,而投票支持吳怡農這種輕鬆的事我們來就行了。
🍦【祭品文】🧊
如果吳怡農面試成功被各位聘請到立法院從事立委工作,我請一百球義式手工冰淇淋,我不要像潘恆序一不開心就殺雞吃雞排,是要血祭換選票嗎?
Choice Gelato 手工冰淇淋
👨🌾【陪吳怡農走求職最後一哩路】👩🌾
12/7 (六)9:30-12:00
我和各位的農農到《謙和市場》掃街拜票,大家可以來找我們玩。
地址:民權西路70巷與錦西街口(錦西街27號門口)
壯闊台灣 吳怡農
美國陸軍軍階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從首任總士官長風範看國軍改革】
在黑鷹事故悲劇後,故參謀總長沈一鳴上將、故于親文少將、洪鴻鈞少將、葉建儀中校、黃聖航少校、劉鎮富上尉及許鴻彬二等士官長7位英勇將士,因著有功績,總統分別頒贈勳、獎章,並依原階各追晉一階。
然而,國防部總士官長韓正宏,卻不追晉為軍官,而是提升勳章獎勵層級,核頒「雲麾勳章」,以表殊榮,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要從「#總士官長」這個職位說起。
在軍中,傳統上軍官與士官兵在養成上、晉升上有天壤之別,因此,官校剛畢業、或考過預官的小少尉,也比服役二、三十年的一等士官長官階大,後者應向前者敬禮。但各位當過兵都知道,士官在軍隊中是一直位於基層,執掌作戰或裝備等重要職務,實務經驗遠比年輕軍官多,常常比較像是「顧問」而非「部屬」的角色,軍官也不敢對老士官長不客氣。
即便如此,軍官和士官之間溝通上還是有所隔閡,很難做到「官兵一體」,因應這個問題,特別資深的士官,就要作為軍官與士兵間的橋樑,而在二戰後,美軍在各部隊所設的特等士官長(Sergent Major,又譯總士官長)之上,在軍種總指揮部也引入一個特別職務,來作為指揮官的顧問,讓軍官了解士兵的狀況。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57年創立海陸特等士官長(Sergent Major of the Marine Corps)之職務,陸軍部長也在1966年將此職位引入陸軍,接著是海軍、空軍、海岸防衛隊、國民兵、以及最後在2005年設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資深士官顧問」(Senior Enlisted Advisor to the Chairman, SEAC)一職。
以上各軍種的「資深士官顧問」,主要的功能是把基層心聲傳達給所有軍官,美軍的總士官長大部分時間都會花在巡視各基層單位,觀察訓練狀況,並和士兵與其家屬懇談,了解他們的狀況與需要。而層級最高等級的SEAC,就負責傳達全軍士兵的心聲給國防部長官,也是由擔任過軍種特等士官長的資深士官出任。
他們雖然不是軍官,但依據軍規,#地位高於除各軍種參謀部主任以外的所有中將(等於我國二級上將),在軍禮和優遇上均比照將領水準。
國軍在1994年開始推動「#精進士官制度」,但一直到2017年,才產生首任總士官長,直接聽命於參謀總長,就相當於美軍的SEAC,而首任總士官長韓正宏,歷經連、營、旅、軍團及司令部士官督導長等職,為人謙遜、認真負責,被選定為首任總士官長,任內四處走訪部隊,對國軍士官制度推動和士氣提升有很大貢獻。
而由於「總士官長」最大的意義就在於他是士官之首,協調三軍士官與士兵事務,地位不遜於將領,因此追晉為最基層軍官少尉,反而失去意義,蔡總統裁示不晉階而是提升勳章等級,完全符合設立此職位的精神,也能撫慰韓總士官長在天之靈。
而從「總士官長」的設立,其實也可看到國軍許多制度貼近美軍的趨勢。這次殉職的軍令總長沈一鳴一級上將,也是留美、知美派,美國參謀聯席會議主席以及AIT也都即刻傳來悼念慰問,可見近年來,國軍與我國最重要盟邦美軍在情指互動、訓練交流上,都已經更深一步。
在沈一鳴總長、韓總士官長等軍人殉職後,許多已經退伍的基層士官兵,紛紛發表對這幾位長官為人、帶兵之道的懷念,失去這些英才固然令人痛心,但這些真實的聲音其實也顯示,在蔡英文總統推動軍隊改革、推動國防安全上,任人唯才,擇將得當。
未來的國軍人才培育,仍然會繼續朝專業化邁進,並與盟軍在印太戰略框架上,繼續緊密合作,捍衛國家安全。我們應該給予辛苦的國軍掌聲,也給近年來最重視國防力量提升的蔡總統肯定!
美國陸軍軍階 在 Eric's English Lounge Youtube 的評價
期待的政治英文影片第二集出爐了!!! 今天探討的是三位政治大咖的英文口語。再次聲明,此影片的目的不在於比較英文能力,而是提供學習者英文口語的實際操作和可以注意的小細節。對我而言,英文是一種工具,我並不覺得台灣的政治人物一定需要擁有驚人的外語能力。以下是影片中提到的一些資訊,請看完再發表評論:
關於韓市長的「晶晶體」: http://bit.ly/2kENRVv
★★★★★★★★★★★★
英文口語評估指標
• 是否到達溝通目的
• 考量語境/當下場景
• 詞彙資源
• 文法範圍和正確度
• 連貫性和流暢度還有發音
★★★★★★★★★★★★
韓國瑜(1957年6月17日-),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現任高雄市市長,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專修學生班40期、東吳大學英國語文學系文學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法學碩士。
EDIT: New Sample (08.21.2019): https://youtu.be/1xrcXcZvAko?t=148 (請先看完我們的分析)
最先去搜尋的是ICRT全英文的專訪,但是大部分影片和錄音檔都被刪除,只留下一些片段: https://youtu.be/zDYhd7XiSUQ?t=12 (Vid 1)
•prosperious -- prosperous Kaohsiung
•We will hire the English teacher so that we can save money -- cause, effect relationship?
•intelligible English pronunciation but spoke in short phrases
https://youtu.be/3helP_n9jY8?t=481 (Vid 2)
•唸稿子的時候有適當的停頓, 英文語調也有上下的起伏
•met--made, we have made the impossible possible
•in everyone eyes--in everyone’s eyes
•longing for better tomorrow --longing for a better tomorrow
•整體上來說沒有什麼問題...
•很難去評估真正的英文口語能力,畢竟是念稿子
•從詞彙量而言,至少足夠回應一般生活類問題
•因為句子還蠻短的,所以沒有什麼語法錯誤
•口音是一定有的,但是算標準,可以聽得懂
•短句的流暢度沒有大問題,但是連貫性可以增加
★★★★★★★★★★★★
郭台銘(英文名:Terry Gou,1950年10月18日-),中華民國企業家,新北板橋人,籍貫山西省晉城縣,臺灣省立板橋中學初中部、中國海事專科學校(今臺北海洋科技大學)航運管理科畢業,是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和鴻海精密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以個人資產705億美元名列富比士億萬富翁列表中的第7大富豪,同時也是臺灣首富。2019年4月17日,郭台銘宣布投入中國國民黨的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黨內初選。
郭台銘 - 企業領袖高峰會演講 APEC CEO Summit 2013: https://youtu.be/c733wqJup_I?t=175
•聽完他的對答覺得講得很好
•應該已經在商業界上運用英文三十幾年了
•1985就建立在美國一家分公司
•因為是商業場合,講的話算官方但直接
•以流暢度來說,會給高的評分
•英文詞彙上應用專業術語 (e.g., key components, technology integration)
•不熟悉字型的變化 morphology/word form--manufacture, manufacturing, manufacturer --we emerged as an electronics manufacturer; we innovation designer --no be verb; we are use all component and integration --we utilize component integration testing?, etc.)
•發音也蠻多問題的
•猜測他應該是有在練英文口語
•應該沒有太多寫作上的需求
•猜測他學習英文的方式是蠻自然的
•沒有花額外的時間在學習文法,刻意的去修正自己的錯誤
•學習英文的只是為了工作需求
•說話有連貫性也有技巧,但是無法精準表達意思
•在特定場景的口說上應該是沒有問題,因為重複性高而且大概可以猜出他會講什麼
•說實話,表現超出預料
★★★★★★★★★★★★
柯文哲(1959年8月6日-),中華民國著名外科醫師、無黨籍政治人物。現任臺北市市長。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畢業,曾任臺大醫院急診部醫師、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臺大醫學院教授,2014年宣布參選臺北市市長選舉,並以「在野大聯盟」為號召,同年當選臺北市第15任直轄市市長,成為臺北市改制直轄市後首位無黨籍市長。2018年,參選臺北市市長並成功連任。
https://youtu.be/ffIxQ27jUdQ?t=159
•首先媒體對柯市長太嚴格了
•常講英文的時候是為了開玩笑「柯式幽默」
•在這個影片當中他確實有看稿子
•and da today
•today (stress on the second syllable )
•medical (stress on first syllable)
•metary -- military
• problems cause by L1 interference
•從語音結構上來看,中文是一種「音節計時語言(syllable-timed language)及「聲調語言」(tone language),每個字由一個音節構成,唸起來各音節輕重相當且時間大致等長,而且每個字有自己的聲調;但英語是一種「重音計時語言」(stress-timed language)及「語調語言」(intonation language),每個字的音節數不一,由各音節是否有重音來決定其輕重、長短與音階高低,而重音落於何處也會決定其語意之不同。
-campus.cavesbooks.com.tw
•One of the most noticeable features of English is that some of its syllables are strong while many others are weak” (Roach, 2000, p81). English stress pattern is manifested through syllable length, loudness and pitch. In other words, stressed syllables are longer, louder and higher pitched than unstressed ones. Sometimes one word that is stressed differently may have different grammatical functions and meanings, for example, the homographs “record” (verb) and “record” (noun). “Record” has the stress on second syllable when it is a verb, and it has stress on the first when it is a noun. The shift of the stress even makes a noticeable difference to the sound of the vowels, for instance, “e” in noun “REcord” is pronounced as /e/, but /ɪ/ in verb “reCORD”.
-http://ec-concord.ied.edu.hk
•coal values -- core values
•freedom, tolerance, rule of law
•用詞大致上是正確的雖然還是有字形上(word form)的問題
•expensive -- expense
•每個句子都很短,但還是有溝通的功能
•蠻多文法的問題
•個人認為是有知識和魅力的一位候選人
•聽他用英文演講一段時間真的有困擾,因為沒重音,很難辨識重點
•講話沒有太多語調和節奏,在英文發音裡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會導致聽者需要完全專注他每一個字才能辨識他在說什麼
•不覺得每一個政治人物都需要英文,有專業和可靠的翻譯輔助,就覺得不會是一種困擾
•英文是一種工具,多一種工具就多一種選擇,但這種工具用不好時也有可能會造成一些誤解
★★★★★★★★★★★★
在此提供我的「心智圖詞彙攻略」課程: https://bit.ly/2teELDq
英文學習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ricsenglishlounge/
還有Howard老師《會走路的翻譯機,神級英文學習攻略本》的傳送門 http://bit.ly/2DfGrhH
★★★★★★★★★★★★
同時也再次感謝炙瞳夢 RED FILM幾位大導演和貓哥的友情協助,幫我們拍攝和剪接出如此精彩的影片!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zvSNyBQ_0/hqdefault.jpg)
美國陸軍軍階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擁 #核彈 大國前3名: #俄羅斯 、 #美國 、 #中國 。修等幾咧…台灣也差一點有核彈?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核彈有個厲害的稱呼叫做毀滅性武器,它的毀滅性究竟有多高呢?從二戰美國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可見一斑,當時的廣島與長崎成為人間煉獄。根據報導,當時大難不死的人回憶,身邊看到的人都是全身灼傷,分不清是男是女,接近爆炸點的人幾乎是瞬間蒸發不見。另外有份統計資料顯示,廣島25萬,長崎近14萬人都死於美國的原子彈轟炸之下,並且危害持續到了現在。
核彈威力如此之大,成為各國顯示強大軍力的象徵,根據2020年6月日本「共同社」報導,長崎大學核武器廢除研究中心公布全球核彈頭的分布圖,全球9個持有核彈的國家,合計約有13410枚,擁有核彈頭數量最多的是俄羅斯,有6370枚、第二名美國5800枚、中國則增加30枚至320枚,成為第三名、去年第三的法國有290枚、英國195枚、巴基斯坦160枚、印度150枚、以色列90枚,北韓35枚。
但在同年的8月,美國陸軍發布的報告則指出,據信北韓坐擁至多60枚核彈,除此之外,北韓更擁有20款化學武器、存量最多達5000噸,為全球化武規模第3大的國家。只能說金小胖這麼嗆,原來是超有底氣的!
再來看看全球排名,哪國的核武最殺?第10名MK-14核彈 國家:美國、第9名 MK-16(TX-16/EC-16)核彈 - 700萬噸 國家:美國、第8名B53(MK-53)核彈 - 900萬噸 國家:美國、第7名MK-36核彈 - 1000萬噸 國家:美國、第6名常春藤“邁克”氫彈 國家:美國、第5名 MK-24/B-24 - 1000萬噸至1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4名MK-17/EC-17 - 1000萬噸至1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3名TX-21“小蝦”(城堡行動) - 1480萬噸 國家:美國、第2名B41核彈 - 2500萬噸 國家:美國、第1名沙皇炸彈(RDS-220氫彈) - 5千萬噸 國家:俄羅斯。
據報導沙皇炸彈的殺傷力是廣島原子彈的3333倍,爆炸的蕈狀雲直衝上64公里,擴散範圍超過一百多公里,爆炸威力十分驚人。
別稱為沙皇炸彈的RDS220,是冷戰期間由蘇聯所製造的氫彈,總計數量有兩枚,一枚試爆,另一枚留作研究和備用。一顆被稱為庫茲卡的媽媽,在俄羅斯諺語中有「要你好看」之意,製造計畫是由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狂熱推動而成,他希望能夠製造世界上最厲害的武器,讓世界在蘇聯的面前顫抖,經過改良設計後,將炸彈的反應釉塗層改為金屬鉛,減緩了爆炸威力,不僅讓當時輸送炸彈的人員有機會逃生,也降低爆炸產生的輻射量,而此場試驗更引起國際重視。
戰鬥民族就是狂,俄羅斯國防部日前(25日)表示,他們已經有能力從該國位於敘利亞的空軍基地派出裝配核彈頭的長程戰略轟炸機,拓展俄羅斯在地中海地區的軍事實力。
根據《路透》報導,俄羅斯國防部發聲明說,3架配備核彈頭的長程戰略轟炸機「圖-22M3」(Tu-22M3)已經飛往赫梅米姆(Hmeymim)空軍基地。該基地的跑道已經加長,其中1條跑道甚至加長至能讓俄羅斯運營所有種類的飛機。而這3架剛送到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的轟炸機,在返回俄羅斯之前,將在地中海附近演習。
另外,被列為美國空軍最高機密的新世代無人太空飛機「X-37B」,於2010年4月22日首次升空試飛,至今已經6次,美國空軍從未說明它的功能。俄羅斯軍火工業高層驚爆,X37-B可能是一架不折不扣的「太空核武轟炸機」,具備攜帶核彈的能力,而且一次能夠攜帶6顆,可隨時攻擊地球上任一目標,沒人可以攔截!真的是這樣嗎?
而台灣與核彈的距離也曾經只差一步之遙,據報導指出,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接受學者口述歷史訪談,讓沉寂多時的台灣核武議題再次浮上檯面,一位熟悉台灣軍武發展的退休官員說,台灣過去距離擁有真正的核子武器,其實只剩一步之遙,我國現在仍具有相關實力,「但不再製造,也不會再擁有。」
前述退休官員指出,台灣發展核武的起因,在於中國在一九六四年試爆原子彈成功,讓蔣介石深受震驚及威脅,因此引進以色列經驗及技術,在台灣成立中科院。而中科院所屬的各個研究單位,都是為了要配合發展核武而成立,一九六六年中國又成功試爆核彈,更讓政府堅定發展核武的決心。
這位離開中科院多年的高階退休官員說,七○年代,我國的國際環境接連遭遇被迫退出聯合國、中美斷交等重大挫敗,加上中國核彈技術日漸成熟,中華民國台灣實際上是處於一個風雨飄搖的環境中,「台灣發展核武,絕非要擁核自重,而是希望擁核自保」,才會在美國的嚴密監控下仍執意要發展核武。
退休官員表示,在張憲義事件爆發前,我國其實距離擁有真正的核彈只有一步之遙,「電腦模擬數據都已完成,能攜帶彈頭的長程投射載具雖然不夠穩定,但也有了,只差沒有做核試爆…。」核彈這麼厲害,但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有可能做出比核彈更具毀滅性的武器嗎?
最後要來講講台灣有可能成為遠征基地的核心嗎?國防院(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指出,美國海軍陸戰隊高層相信,今後陸戰隊須轉型為具「遠程精準打擊能力」分散小部隊,執行「遠征前進基地作戰」(EABO)任務,以垂直起降的MV-22魚鷹式旋翼機、濱海戰鬥艦、突襲快艇搭配無人載具,快速在選定的島嶼、島礁間進行突襲並迅速撤離的機動作戰,目的在於將對手領域周邊的一連串島嶼、島礁改造成飛彈陣地。
而近期所揭露的最新計畫,美陸戰隊更希望透過由兩棲突擊艦、駁船甚至是浮動平台,將遠征前進基地擴充為陸上加海上的據點網絡,加強對地面與空中機動部隊向外突擊支援,而台灣則可作為「遠征前進基地作戰」的關鍵核心。
#施孝瑋 @RJ台灣台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K6dYv6j5Ow/hqdefault.jpg)
美國陸軍軍階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抗日名將孫立人,因為受到部屬涉及共諜案的牽連,晚年被故總統蔣介石軟禁在台中長達33年,最後抑鬱而終。半個世紀後,歷史還給孫立人清白,有人認為,他之所以會被軟禁,是因為孫立人深受美國賞識的關係。
孫立人將軍一生戰功彪炳,但是功高震主,晚年被蔣介石軟禁長達33年。
二次大戰期間,在緬甸仁安羌戰役中,孫立人以寡擊眾,從日軍手中救出英軍、震驚世界,抗日戰功無數,也與英美盟軍建立良好關係。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代,孫立人先後擔任陸軍總司令和總統府參軍長,1955年,卻因為部屬郭廷亮涉及匪諜事件,被迫引咎辭職後。
孫立人被蔣介石下令不准出門、總統府組織調查委員會接受郭廷亮是匪諜、孫立人應該負起失察責任, 他從此失去自由,開始漫長的軟禁生活長達33年。
此後,在兩蔣統治的年代裡,孫立人這三個字成了禁忌,沒有人敢公開談論,但事後還原歷史,孫案可說是權力衝突下的結果,因為孫立人深受美國賞識。
孫立人被軟禁之後,卸下軍階,成為四個孩子沈默的父親,一直到蔣經國過世之後,於1988年重獲自由,1990年過世,孫立人叛亂案經監察院調查後在2001年還他清白,調查報告則是在今天首度公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KQCiei2erw/hqdefault.jpg)
美國陸軍軍階 在 美國士兵想要晉升成軍官有多難?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 美軍 這種士兵全軍只有五個,地位相當於將軍,軍銜連衣服都裝不下 · RESTRICTED WWII TRAINING FILM "CRACK THAT TANK" ANTI-TANK WARFARE 27424 · 如何在 ... ... <看更多>
美國陸軍軍階 在 美軍海軍軍階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八卦
關於「美軍海軍軍階」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 [DOC] 附錄三:美國軍階對照表修訂- 海軍官校級別, 陸軍Army, 海軍Navy, 陸戰隊Marine Corps, ... ... <看更多>
美國陸軍軍階 在 Re: [問題] 請問美國陸軍的種類- 看板Warfare 的八卦
※ 引述《hengyen (布里斯本的陽光)》之銘言:
: = =>
: 不知道可不可以在這裡問
: 最近在看一些美國將軍的資料,發現他們服役的時候
: 官階會升降,譬如說巴頓將軍
: 1917年 在Unite State Army 是 上尉
: 1918年 在National Army 是 上校
: 1920年 在Regular Army 降階成 上尉 1938年 升為 上校
: 1940年 在Army of Unite State 升為准將 1943年為中將
: 1944年 在Regular Army 又降階為准將 同年又升為少將
: 1945年 在Army of United State 升為上將
: 布萊德雷將軍,艾森豪將軍以及其他將軍也是如此
: 布萊德雷將軍還有從三顆星降為老鷹的紀錄
: 是因為美軍在戰時跟平時的軍階不同的關係嗎?
: 那為何平時官階比較大,戰時反而被降階
: 而且二戰之後好像就沒有這樣升升降降了,因為美軍的規則改變了嗎
: 還有,平平都是美國陸軍為何有這麼多不同的稱號
: 以上,許多問題,希望前輩能夠指點一下方向,感恩
推文好慢....還是回復好一點
就拿Patton的軍階變化來做例子好了
United States Army(1917)就是指美國陸軍,含常備軍(Regular Army),預備役和國
民警衛隊等。當時美國尚未參加WWI,所以Patton的軍銜是和平時期軍銜。
National Army是美國特為參加WWI組織的軍隊,以陸軍常備軍為主,加上國民警衛隊
一部和臨時征召的兵員。由于是戰時擴編的軍隊,其中常備軍軍官的軍銜會上升以適應
戰時指揮較大兵力的需要。
WWI結束,National Army即告解散,Patton的歸屬又回到Regular Army,軍銜回復和平
時期軍銜。
進入WWII,美國為應對戰爭局勢,組織了Army of Unite States(相當于一戰時的
National Army)。以常備軍官兵為主干,加以大量征召兵員。(之后韓戰越戰時也均有
組織)。常備軍軍官在Army of Unite States中一開始仍保持原有軍銜,因此Patton一
開始是準將,之后屢立戰功積功升為中將。
1943年的打耳光事件后,Patton被撤除指揮職務,由作戰部隊指揮官變回常備軍軍官,
軍銜也恢復到和平時期的準將。
諾曼底之后Patton回到指揮職務,軍銜也隨之回復。
小弟主要參考的是Wikipedia,輔以記憶,有不準確之處,尚望諸位先進賜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98.243.64.163
※ 編輯: kingsmill 來自: 98.243.64.163 (10/11 12:1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