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上演了一場「佔領立院」的鬧劇,民眾黨和時代力量也在網路上猛敲邊鼓,為的只有一個人:陳菊。
國民黨這種名不正言不順的鬧劇,我已經懶得去理睬他們。唯一令人難過不捨的,是花媽,在扛起「末代監察院長」的苦差使的同時,還要被這些政治小丑們明槍暗箭、狠狠地戳上幾刀。
如果要為陳菊的政治人生,寫一句考語,我想來想去,只有一句話:
#扛重擔的人
是的,就這簡單的五個字,是我對她的最高致敬。
🔹 勘破生死,牽掛台灣
四十多年前,在黨外活動風起雲湧的年代裡,陳菊不是鋒頭最健的,也不是文采最好的,卻是居間連絡、做最多實際後勤補給工作的人。她把台灣政治犯的名單,和蔣經國最討厭的自由派知識份子的文稿,用各種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偷渡給海外人士,讓海外媒體知道,原來台灣正上演白色恐怖。在叛亂罪唯一死刑的年代裡,她勘破生死,是這麼寫的:「面對可能的審判,無畏無懼,唯一牽掛的只有台灣的未來。」
直到最近,《蔣經國日記》被史丹佛大學公諸於世,陳菊才驚訝地發現,她這個「黨外跑腿的小妹」,早就被蔣經國盯上,不只一次在私人日記裡點名做記號。
🔹 從體制外走入體制內
解嚴以後,陳菊從社運界走入體制內。在高雄市長的位置上,陳菊面對的是極度不友善的中央政府。重大建設計畫被惡意拖延,而該給的經費常被苛扣。我還記得,2009高雄世運與台北聽運先後舉辦;當時馬政府是怎麼凍結主場館的預算、暗示各家媒體杯葛高雄世運。然而,不管馬英九政府怎樣地給高雄穿小鞋,陳菊始終平常心面對,該爭取的爭取,該合作的合作,在最不友善的政治環境裡,做最多的事情。
2008長昌敗選後,民進黨陷入了谷底。當時民進黨唯一能夠維繫執政能量、培養幹練官僚人才的,只有陳菊治下的高雄市府。當時陳菊登用的年輕僚屬們,包括邱志偉、劉世芳、李昆澤、賴瑞隆等,現在都成了獨當一面的區域立委。在市府人才庫的全盛時期,「高雄經驗」甚至外銷到了台北。柯文哲以政治素人之姿當選台北市長,第一個任期裡,甚至向陳菊「借將」五、六個局處首長。
可惜柯文哲並不是一個度量恢宏的人,或許是過強的控制慾與權力慾,他與第一個任期的幕僚們,幾乎全都不歡而散。柯文哲由敬生恨,開始事事針對陳菊,到了無理取鬧的程度。但陳菊始終不為所動,她從未公開對柯文哲惡言相向,實在被媒體逼問到急了,才淡淡地說一句:「我不解為什麼柯文哲一提到我就火大。我的生命跟他沒有交集、也沒有往來,就是尊重」。
🔹 「桶箍」
2018縣市長選舉,民進黨的執政威信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一時之間,大家都在問,2020的總統大選怎麼打?台派執政的香火還能延續下去嗎?甚至,很多人都生出了一股「亡國」的不祥感。
那時間點,是繼2008阿扁下台、長昌敗選以後,民進黨士氣最低的谷底。
2018民進黨大敗、韓國瑜橫空出世。一方面,這固然有國民黨、柯文哲、中共統戰、地方派系等諸多因素在;另一方面,民進黨內部「保守」與「進步」思維的矛盾,則是挫敗的另一個主因。這些矛盾,在蔡賴之爭浮上檯面之際,達到了針鋒相對的最高點。
陳菊這時,勇敢站出來扮演著「桶箍」的角色。她用自己的黨內威信、人格氣度,還有與生俱來的溫暖的說服力,更沒少賣自己的老面子,不斷往返於保守與進步陣營之間,試著團結整個民進黨。她極力說服老一輩獨派,也常常關照年輕人;在蔡英文總統過境訪美的時候,陳菊並沒閒著,而是「脫隊」飛遍美國各大城市,與各地台僑面對面座談,化解彼此的誤會。
最後,蔡賴之爭終於化解,甚至促成了他們搭擋競選,民進黨和所有關心台灣前途的朋友們,終於又團結在一起,再一次用選票守下了台灣。
大家都知道,這背後的第一功勞者,是「桶箍」陳菊。是她柔性的力量,好像一條草繩,把整個台派「箍」在一起、團結起來。然而,你從來不會聽到陳菊自己在吹噓這件事情。
🔹 勞苦負重擔的人
陳菊剛卸下了總統府秘書長的職位,卻又出任監察院長。惡意的在野黨,自然膝反射式地大喊「陳菊坐監察院長這個爽缺,一定是酬庸」
可是我知道,陳菊是再一次扛起了重擔。
民進黨主張廢除考監兩院,這是幾十年來一貫的立場。然而,考監兩院的設立,明文記載在我國憲法。民進黨作為執政黨,必須帶頭尊重國家的根本大法-即便它是兩蔣時代留下來的陳年貨,也必須透過完整的修憲程序,才能改動一字一句。
蔡英文總統已經在就職演說裡講得很明白,第二個任期裡要啟動修憲工程。然而,從國民黨和其它小黨的態度看來,關於修憲這件事,我們恐怕很難有一個成熟、不幼稚、就事論事的憲政國是會議。
而考監兩院的存廢問題,是爭議的最核心。陳菊在這個時候,接下監察院長的位置,不管從哪個角度看,都是吃力不討好的重擔。任何想要指桑罵槐、借題發揮的政治小丑,都會以攻擊陳菊為起手式。眾人之口,可以鑠金;花媽年紀也大了,這一波罵戰,真的沒關係嗎?
2018韓國瑜橫空出世,功不可沒的柯文哲和黃國昌,聯手對陳菊人格抹殺,負債三千億和慶富案炒得震天價響。對高雄市政稍有研究的朋友們,都為陳菊不平,覺得明明不是陳菊的問題,為什麼柯文哲和黃國昌老衝著她來?
我那時對於陳菊,有一點很不諒解,就是為什麼陳菊始終不對柯、黃兩人罵將回去?即便她不計較個人名譽,讓柯、黃兩人這樣照三餐抹黑,對陳其邁的選情也有很大影響。
現在回頭看,「海大能容、任謗任怨」,或許不是陳菊的選擇,而根本就是她性格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這是她性格裡最大的優點,或許也是最大的缺陷吧!很多不明究裡的年輕一輩,可能會覺得跟風罵陳菊,是件很時尚很清流的事。
我知道,當做事的人,遠比當清流困難得多。陳菊這輩子走了五十年政治路,有多少生命的威脅、有多少艱鉅的任務,她從來沒有逃避過。
陳菊做了多少事,好多年輕人都放在心底。2019年底,花媽到沙鹿幫3Q助講,一個大大的擁抱,3Q哭得好慘。那是真心的,因為他知道,那個擁抱的背後,是多少年來花媽勞苦負重擔的千鈞的份量。
是的,她是一個扛重擔的人。這五個字,是我對她最高的敬意。
(圖片來源:國家人權博物館)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周爆肝系列再度來臨! 這次要來講的是漫威新影集《獵鷹與酷寒戰士》 剪輯: 麗芳、Bruce Lu 監製/編輯:黃豪瑞(Jasper)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必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嚴長壽《我所嚮往的生活文明》序文
*文明是我們信仰的微光
感謝天下文化交給世界周報第一個先分享嚴先生談本書的影片:
https://youtu.be/GkD9Ksi1DFg
兩年多以前,我曾受邀赴美國矽谷演講,那是我在北美大型巡迴演講的最後一場,現場湧入了上千名的觀眾。面對這樣盛大的場面,聽眾們專注的眼神,演講到了最後,我想到自己已經年過七十,生命也來到了黃昏,百感交集之下,我私下告訴自己,未來將不再花時間寫書、演講,該是把舞台讓給下一代年輕人的時候了,只希望傾注此生所有心力在偏鄉教育及公益活動上。
但沒有想到新冠肺炎卻來了,原本打算不再寫書、演講的我,面對二戰以來全世界最大的停滯,包括國境交通的停滯、經濟的停滯、人際關係的停滯,尤其是曾經同屬觀光旅遊同業夥伴們正經歷墜崖式的崩解等等,各種無法教人樂觀的現象,讓我不得不打破沉默,再次秉筆直書。
莊子曾說「心為形役」,如今病毒很有效率的把全世界變成一個大牢籠,強制性的社交距離,將人的親密感切斷,人心惶惶,使得全世界瀰漫著一股「躁」。口罩遮住的臉孔,時不時顯露焦慮、憤怒、低落的情緒,令人總有種「天地之大,卻無容身之處」的感受,大家的心裡彷彿都感染了一場瘟疫。
從受災中能夠受教
如今疫苗雖然已現曙光,但離全球解禁還有漫長的等待歲月,甚至持久戰才剛要開始,更遑論恢復正常生活的時間。
對比世界其他國家,台灣疫情控制相對穩健,傑出的醫療水準、嚴謹的疫情指揮,加上大家的努力,得以讓世界刮目相看。但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在疫情停滯中,我們的心態不能停滯,更不能白白空手而回。這是一次「厚植自己的能力」最好的機會,我們除了受災,還必須從中「受教」。
從觀光旅遊來看,如果我們還停留在推廣三、四十年前的行程,早就不足以承載未來。但我們卻也見識到,因國境封閉,原本專營國際旅遊的業者,紛紛轉向國內的旅遊業者爭搶生意,在無學習、無規劃的情況之下,不但沒有提升台灣旅遊的品質,反而因政府的推波助瀾,衍生了國旅亂象,讓本來承載有限的國旅市場,極有可能再次重蹈幾年前迎接陸客潮的景況,再一次未蒙其利,深受其害。
當我們已經走向一個新的文明之時,身為旅遊業的夥伴,更有義務把大家帶向一個新的境界。過去我們有好幾位文化人、美學大師和禪學大師,曾在不同時期帶團遠赴國外的美術館、博物館參訪學習。學員不惜付出高昂的代價,就是為了學得深,學得好,學得有價值。我們可以大膽提出一種想像,如果現今團員的素養都大幅進步,語文能力比導遊更好,歷史掌故也懂得比導遊更深、更廣,甚至從業同仁應自許「人人都是美學家、各個都是文化人」之際,領隊就不能再靠佣金、殺價來攬客,必須努力與時俱進,蛻變成為有國際視野、文化內涵的角色,而現在正是整個台灣旅遊脫胎換骨的一個大好機會。
脫胎換骨「轉大人」
談這些不是批評,而是對曾經共事的同業更深切的期許。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彈性湊假的熱潮裡,持續大力撒錢、搞內需、鼓勵暴起暴落的消耗型態旅遊;對遊人本身是磨損;對資源來說是剝奪;對旅遊觀光業的提供者是消耗;對自然環境是傷害,那麼我們的生活文明、旅遊觀光品質及文化深度,就無法普及和深化。
從積極正向的角度放大來看,這波疫情也正好是台灣整體難得「轉大人」的契機。過去台灣一直高喊產業升級,可是一直未有成效,政府應該趁此機會,捨棄那些進入門檻低、容易下手的低垂果實(The low hanging fruit),把經費與資源用在刀口上,例如,產業界原來缺乏的人才、學術界原來不足的技術,可以藉此調節、補課;讓待業的大學生得以學習實務的經驗;讓產業界的老師傅、技師們趁這個空檔,可以培養下一代的夥伴,甚至輔導那些因少子化面臨倒閉潮的學校,積極改制,讓教授重新進修,學生再次學習,而且特別聚焦在AI無法取代的生活能力與美學素養,力求全面性的轉型升級,努力擺脫單一語系的市場思維。
博雅於生活
如果我們的教育還在教導未來機器可以取代的內容,遲早會被淘汰。可以想見未來十年之內,一個人若只有一項單一的技能,並不足以支撐未來。在科技時代,也更加凸顯跨界學習與「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或稱general education通才教育、全人教育)的重要。賈伯斯在去世前幾年成立了公司內部培訓人才的「蘋果大學(Apple University),請來哈佛、耶魯等名校的講師開課,除了教授公司決策與科技專業之外,也強調溝通技巧、文學、藝術、音樂與舞蹈等素養的培養,因為光有技術,產品將欠缺文化與內涵,更無法創造出感動人心的品味,科技最終還是走回了人性。
台灣到目前為止,很幸運的都沒有封城,當我們在為自己能正常生活及健康的盼望明天而感到深深確幸之際,我們其實更應該利用這段沉潛期,廣泛的為自己增能、進修,看幾本大書、接觸經典的古典音樂、戲劇、增強體力、投入自然奧妙深處,甚至沉澱心境,與自己相處。當我們的生活因為懂得音樂、文學、戲劇、山海拓展等經驗時,生命將有所提升。
放大格局來看,如今台灣社會已經發展出各種成熟的生活風貌,不管是腳踏車、三鐵、衝浪、山海體驗等等,也逐漸成為年輕一代更正向面對生命的態度。此外,原住民文化、生活體驗、多元的民宿風情、小鎮文化,這些都是我們能夠發揮的優勢,可以吸引更多世界的朋友前來欣賞,生活的文明需要時間的淬鍊,生活的精采也將在各個角落慢慢詮釋和綻放。
鐵達尼號文明的微光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努力參與國際,讓世界能夠認同我們。疫情之中,身為地球村共同的一員,台灣自然無法置身事外,鄰居若是失火,大家應該要合力滅火,如果只是獨善其身、插手旁觀,難保火勢不會殃及自己。這幾年,我們不幸看到不少政客,肆無忌憚的踐踏著民主,而且還囊括為數眾多的認同選民,過去最起碼保留口號似的利他主義,現今已經淪為公開的利己主義,甚至犧牲別人也在所不惜,疫苗競爭下,合縱連橫的角力,不禁讓人心驚。
電影「鐵達尼號」,感動我的不是愛情,而是輪船要沉沒前的那刻,所有乘客在慌亂尖叫聲中搶登救生艇,卻有一個清晰堅定的聲音喊著:「讓婦女和小孩,最優先上船!」而船上那幾位四重奏演奏者,不僅沒有慌張,反而從容不迫的拿起手中的樂器演奏了起來,無懼生死,撫慰人心,展現出一種文明的高貴,令我忍不住流下眼淚。
當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的此時此刻,全世界的感染及死亡數字不斷飆升,我們需要更加同理這個普世的苦難,而做為強國環伺之下的小國,我們又該如何思考未來永續發展?如何謀求長遠的和平之道?這些都更值得我們細細斟酌、思考。
孩子,對不起!
而我特別掛念我們這一代的年輕人。照理說無論從物質生活、學習環境,到社會可以提供的資源,這代年輕人應該算是幸福的一代。但在少子化之下,這代年輕人卻毫無選擇,勢必要承擔上一代所累積的社會負擔。思及這些,我也不得不感慨,下一代的孩子面臨的是一個辛苦的環境。我想說:「孩子!對不起,我們沒有把更好的未來給你,但是,你必須自己找出自己的路!」我殷切盼望年輕人要自己拿出主張、拿出力量,成為文明社會裡最堅實的公民,我們社會需要尋找穩定的力量,清晰的視野,尤其在你們一出生就有網路世界、卻無網路紀律的當下,你們更需要成為具有思辨力的公民,認真的討論與監督政府,才會產生一種健康的壓力,敦促政府堅守正確的大方向。
文明是信仰的微光
這本書是疫情結束前的再思考,裡面談到的每一個問題,都攸關台灣下一步應該走的方向,可是問題看似簡單,改變問題,卻是幾乎寸步難行。即使略有批評,也都是出自對台灣深切期待的心。局勢混沌、風雨如晦,我們彷彿走進深不見底的黑暗隧道,但文明,永遠是我們眼前唯一信仰的微光。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必看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八卦
帶兩個小朋友到曼哈頓,腳步必然放慢許多,但看他們對什麼都好奇又開心,又獲得另一種滿足。這天的行程就是去吃個紐約必賞的Shake Shack漢堡,然後到AMNH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那是我小時候最熟悉的博物館,我老爸去那裡寫生,我就跑來跑去體驗自己的「博物館驚魂」。裡面有些展覽館百年來都不變,但我發現天文館整個翻新了,從以前暗暗的到現在採光極好的現代玻璃建築,外面就是中央公園的楓葉,裡面是億萬年的隕石,千川二寶在裡面玩得不亦樂乎,一代接著一代,如同我當年...我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裡感觸好深啊!
昨天去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看恐龍化石去,兩小一路都很興奮,到處看都覺得新鮮~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必看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每周爆肝系列再度來臨! 這次要來講的是漫威新影集《獵鷹與酷寒戰士》
剪輯: 麗芳、Bruce Lu
監製/編輯:黃豪瑞(Jasper)
FB(有各種影視迷因):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如果你剛來,請看這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Zj5phF46N8&list=PLNsYSXaDLA89TvBjuV3h7l0wVRSPLk7FJ&index=1
諾蘭電影全解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v3pZ8GCNnI&list=PLNsYSXaDLA896bdu-7_WbeX4sDLI5JIjS
=====================================
在任務結束之後,他的小組搭檔知會他關於新興起的恐怖組織「旗幟破壞者」的訊息,
這個組織認為被彈指之後的世界確實是更好的世界,
更提倡一個沒有國籍、邊界的聯合世界。
順帶一提,這名搭檔是瓦金托瑞斯,在漫畫中也有帶著獵鷹的稱號,
差別就在於他是被實驗變成人鳥的混合體,不是靠機械飛行。
這個角色在漫畫中是在Sam Wilson: Captain America這個漫畫故事線中首次出現,
其中的故事提到了山姆接下年邁的美國隊長的位置,
更與旗幟破壞者以及「山寨美國隊長」USAgent交手,
所以這影集應該有受到那個系列啟發。
托瑞斯更是向山姆提起了一個陰謀論,說美國隊長住在月球上,
在漫畫中,月球上確實有人,像是之前推出影集卻完全失敗的異人族,
或是即將在動畫系列What if 出現的觀察者。
那麼,有些人一定非常好奇,美國隊長到底去哪裡了?
之前《終局之戰》的導演有解答老隊長的來龍去脈(雖然跟編劇的回答完全互相牴觸)
他們說,隊長真的是在另一個時間線與佩姬白頭偕老,
最後才回到這個時間線把盾牌交給山姆。
所以...他也許是又回到了原本的時間線?或者是不想要造成麻煩,就此歸隱了。
記得,在《蜘蛛人:離家日》之中,我們看到學生製作的影片之中有其中一個畫面是"RIP美國隊長"
所以至少世界認為他是死的
注意此處獵鷹說了一句話:
"When things get better for a group, it gets worse for others"
這裡,我們看到了漫威也許真的想要透過這部政治驚悚影集探討一些不一樣的議題,
獵鷹這句話也許不是在諷刺某個特定的事件,但是絕對是在闡述最近的政治紛爭,
無論是去年的BLM,兩方都無盡地爭論到底誰獲得了比較多好處、特權。
或是近期因為某些族群因為覺得受到進步派興起而日漸壯大的民粹主義,
現代兩極化的政治,全都是起因於「我的東西被另一群人奪走了」。
如英國脫歐,就是原本的英國人因為歐盟移民而感到自己的生存空間被壓縮,
就是因為傳統的價值受到挑戰,而一開口就受到訕笑,才會使脫歐公投成功
甚至是到台灣最近雙方都互相恥笑的政治,全都來自於這種相互「受剝奪感」。
一旦作出修正、反彈,又換成另一方受到壓迫,於此開啟了無盡的循環。
這就只是一句話而已,也許是我想要漫威有深度,為了尋求意義而過度解讀,
但是我不這麼認為,正因為這一集接下來的發展,你馬上就會看到他們欲探討的議題了。
任務完成,山姆來到華盛頓DC發表演說,將美國隊長的盾牌隆重的歸還給政府保管,
他認為一個象徵,如果少了背後帶來象徵的人,就會失去意義。
這種觀點跟《黑暗騎士》三部曲所闡述的觀點完全相反,或許很多人也不會認同,
但是這兩種觀點並沒有對錯,象徵確實是能夠給人帶來希望以及啟發,
然而,如果實際履行理想的人已經不在了,我們是否只是在緬懷歷史?
《獵鷹與酷寒戰士》從前幾場戲就連續展現
它將用超級英雄的故事探討再人性不過的問題:
傳承以及身分。
什麼是傳承?傳承不就是在一個你永遠也看不到的花園裡種下一顆種子,
這不只跟傳承者有關,那些往後在花園裡倘佯的人們,
也必須面對維護這個花園的重擔。
我們,要如何知道前人對於他傳承事物的期待是什麼,其他人又是怎麼看待我們處理這些傳承的?
究竟,我們有沒有義務接下這個我們不願接下、或是無法接下的責任?
美國隊長確實是一個傳奇性的象徵,他象徵著希望、改變、以及堅毅不拔的精神,
有些人也許會說山姆將盾牌歸還政府保管,
將美國隊長的稱號拱手讓人的選擇是個不負責任,甚至懦弱的展現。
但這也正是漫威英雄吸引人之處。
在多數時候,我們看到的英雄,摘下面具終究是一個「人」,
對自己身分感到懷疑、為自己能力不足感到懼怕,是再也人性不過的事了。
山姆可能是因為認為自己不夠格,也可能是不想活在史帝夫的陰影之中。
無論如何,如果這影集接下來能夠不只是蜻蜓點水地探討這個主題,那絕對會是漫威的一大創舉。
接下來,有在現場的戰爭機器找他私下聊天,在對話中隱隱透露了自己擔憂,
現在鋼鐵人跟美國隊長都走了,輪到誰來保護世界?
不需要明說,其實我們也看得出來他自己正在思索如何維護鋼鐵人的遺志,
我就問一句:
為什麼我們這麼少看到超級英雄作品的角色用這種「表面說一句,心理說另一句」的方式呈現?
就因為他們穿著緊身衣,不代表我們不能像這樣給他們微妙的對白啊!
故事此時一個大轉折,我們看到巴奇,也就是酷寒戰士,殘忍地屠殺一群人,
這段真的超兒童不宜,
最後甚至還冷血處決了一個只是剛好倒楣經過現場的路人。
巴奇突然驚醒,我們才知道這全是一場夢境。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巴奇睡在地板上,這正是戰爭對他帶來的影響,
山姆在《美國隊長2》也有提到這點
畫面再切到他坐在諮商室,心理諮商師問他最近做了什麼噩夢,
想當然耳,他含糊帶過,
但是坦承了他依照諮商師的指示開始「彌補過去」,也就是修正了他在酷寒戰士時期所犯下的錯,
其中一個目標就是被他拱成參議員的九頭蛇走狗,
而他彌補的方式,就是讓參議員被逮捕。
而這整段-抱歉,我會一直稱讚這部影集-透過與諮商師的對話直接尖銳地解構巴奇這個角色,
更在這場極為安靜,後半段甚至只有特寫的戲之中,探討創傷後遺症的影響。
注意此處用了異常的構圖,讓巴奇處於壁紙下方,
象徵著他現在仍然受到這個看似祥和的世界壓迫。
巴奇一直以來都是像是個襯托美國隊長的配角,現在我們終於開始進入他的本質。
跟汪達一樣,這影集透過他來探討創傷,
但是巴奇的創傷不是來自於他所失去的親人,而是自己在過去犯下的駭人罪行,
雖然他並不是出於自願,但是就如現實生活中,
人們總會將許多錯誤完全怪罪於自己身上,久而久之,
這就形成了一層如繭一般的防護網,把所有試圖親近之人都拒於門外。
就如巴奇現在所做的一樣,我們害怕會再次犯錯,即使那錯誤並不見得是出於自己。
即使是如這場戲之中的醫生,堅定地告訴巴奇「你自由了」,
失去指令和目標的他反而變得漫無目地與迷惘,
這個世界仍然有如囚牢,好似隨時都會再次把他一把攫走
而每個人面對創傷的方式也都有所不同,有時較為劇烈,
像是把一整個城鎮綁架飾演一場情境喜劇之類的劇烈法。
有時,如巴奇,不過就是想彌補自己曾造成的傷害。
無論採用什麼方式面對,漫威目前這兩部影集都顯示「孤立」所帶來的附帶傷害,
就這樣,在這五分鐘之內,這影集就給巴奇帶來了好幾部電影都無法達成的立體。
回到故事劇情,我們看到巴奇幫鄰居解決糾紛之後-
你沒有聽錯,幫鄰居解決糾紛,這影集就是這麼日常化,我超愛。
這也讓人想起了美國隊長第一集,
巴奇真的很愛在巷子裡救人。
兩人到壽司店吃飯,而鄰居就這樣一言不合幫他把妹,
問服務生要不要跟巴奇約會,而對方就這樣爽快地答應。
但是鄰居在看到桌上的紅豆麻糬之後,突然潸然淚下,
說他兒子以前最愛吃麻糬,但是在出差的時候突然被殺害,警方也不願意告知死因。
我們可以看得到巴奇的神情不太舒服,等一下就會知道為什麼了。
接下來的這場戲則更讓人驚喜,畫面來到了山姆的老家,
我們才知道他有個妹妹,還有兩個外甥,
在對話之中,我們得知了妹妹因為經濟困難而想要賣掉父母親所遺留的的漁船,
但是山姆不願意,認為一定有其他的解決辦法,他可是復仇者聯盟的獵鷹啊!
這一整段,以及接下來的許多橋段,都是用這種寫實主義的自然手法拍攝,
運用手持鏡頭,親密地跟隨角色。
如果你給一個不知情的人看,他甚至會以為這是個小眾獨立電影。
(再次表示,我真的超愛。)
在多次上演拯救世界以及英雄內心掙扎的偉大戲碼之後,
漫威在山姆身上第一次探討了所有人-幾乎所有人-
都會面臨的問題:錢。
你可能會想問:為什麼?
漫威有這麼多形形色色的角色,為什麼要兩個角色探討如此稀鬆平常的問題?
但這也許就是重點-希望是啦。
這影集接著《汪達幻視》的奇異詭譎,從預告中看來似乎又要走回漫威的公式化,
可能是間諜片、又是可能戰爭片,總之就是會以很爽的動作戲作為核心。
然而,第一集直接告訴了觀眾,不,這並不只是那樣的影集,
我們要把這幾個角色當成人來看,這已經不再是你習慣的超級英雄作品了。
而在這樣的切入點之下,
我們更能夠深刻體會彈指以及五年後反彈指兩大事件對於這個世界的劇烈影響,
這不再只是個毀天滅地的危機,而是深刻影響到原先社會的本質,甚至造成歧異的變因。
想想看,在彈指之後,世界全然失序,有些人失去身邊的人,重要基礎機能無法運作,
在一陣慌張之後,世界好不容易恢復運作,人們好不容易學會放下,
但是...在五年之後,浩克彈指,消失的人口忽然又出現。
這好不容易重新建立的秩序又瞬間被打亂,
人們辛苦建立的生命觀又變成了不知如何應對的焦慮。
光是從山姆與沒被彈走的妹妹對話就能看得出來,
那些留在世上的人,必須獨自面對被彈掉的人無須面對的恐懼以及無助,
當然也無法維持正向思考,只求如何生存下去。
而這也不只是漫威奇幻的世界,在現實世界中的2020年之後,
我們恐怕也無法完全回復以往的狀態。
說說看,即使是在疫情完全解決之後,你敢不戴口罩上捷運嗎?
故事回到山姆身上,他與妹妹到銀行貸款,但是,即使山姆是個多次拯救世界的英雄,
銀行還是無法借錢,他們只能悻悻然地離開。
這十足顯現了山姆所代表的問題,即使是像他這樣的英雄,
還是會面臨現在眾多非裔美國人面臨的問題。
不是明擺著的歧視,那當然還是有,而是這種因為膚色而產生的差別待遇,
我不敢說如果他是白人就能馬上借到錢什麼的,但是這場戲絕對是有其諷刺標的,
無論是日漸重新崛起的種族主義,還是只能在底層打轉、永不得翻身的邊緣族群。
更是一再深化「彈指」這個漫威大事件對於一般市民所造成的影響,
這不只是失去自己親近的人而已,更是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以及不信任。
全宇宙的人,等於是硬生生地產生了五年的代溝。
也許,山姆無法接下美國隊長的傳承,還是與自己的身分不斷掙扎,
就是因為他打從心底知道,分歧的美國,還是無法完全接受他成為美國隊長。
當然,漫畫中也有一個橋段直接講出了這點
下一場戲,則更加深了這點諷刺,
山姆在電視上看到了國防部驚為天人的宣布:
為了維持美國的傳統,保持啟發人的象徵,國家決定指派新一任的美國隊長,
他手上拿的,就是山姆捐贈給博物館的盾牌。
此外,你還可以看到他的腰間掛了一把槍,
一個美國隊長在二戰過後就再也沒有使用過的武器,
當然,你不用槍,怎麼代表美國價值勒?
而這一整段刻意呈現得像《黑袍糾察隊》那種假惺惺的人工英雄形象,
新美國隊長的微笑看起來正義凜然,卻又不懷好意。
再一次地,這影集又強化了「傳承」這主題,
一個人的傳承並不是自己,或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人所能夠定義的,
傳承,或是象徵,許多時候只會被某些強大勢力用來操作情勢,達成私利。
但是,這樣反而也更顯現了像是山姆以及巴奇這種人存在的必要性,
也證明美國隊長看上他們繼承自己理念的眼光。
汪達幻視 正義聯盟 獵鷹與酷寒戰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j0AlMHFMTw/hqdefault.jpg)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必看 在 Megan's Talk Youtube 的評價
紐約必去的景點自由女神、中央車站、時代廣場懶人包!
訂閱看更多: https://goo.gl/AY0tQj
🎬更多美國影片點這邊⇢
【美國芝加哥VLOG#1】千禧公園、超厚比薩、密西根湖遊船! http://bit.ly/2AUK8s1
【美國華盛頓VLOG#2】自然歷史博物館、紀念碑、美國白宮、航空博物館! http://bit.ly/2Mnnfle
【美國費城VLOG#3】自由鐘、獨立宮、聖誕市集、超美味費城牛肉堡! http://bit.ly/2RCpDdW
【美國波士頓VLOG#4】自由之路、龍蝦潛艇堡、昆西市場! http://bit.ly/2S1SWG4
【美國紐約VLOG#5】自由女神、時代廣場、中央車站、景點懶人包! http://bit.ly/2R2wqIz
【美國紐約VLOG#6】帝國大夏、雀兒喜市場、美國第一場雪!: http://bit.ly/2T6RT5g
跟我一起逛美國超市: http://bit.ly/2FOvGoz
我在紐約住的家: http://bit.ly/2AVj63H
美國費城的聖誕市集長怎樣?: http://bit.ly/2T34UN6
美國敗家戰利品分享衣物、鞋子、雜物篇: http://bit.ly/2DnV17i
美國開架彩妝戰利品分享: http://bit.ly/2HwTq2S
這次在美國的住宿幫大家整理好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喔
芝加哥: http://bit.ly/2CCwkCm
華盛頓: http://bit.ly/2U7erCN
費城: http://bit.ly/2Mn8n6H
波士頓: http://bit.ly/2B0bcG6
------------------------------------------
➫ 訂閱Subscribe: https://goo.gl/AY0tQj
➫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meganstalk/
➫ Facebook: https://goo.gl/19oF8J
➫ 微博: https://goo.gl/EWwx7z
➫ B站: https://goo.gl/E6G6Ie
------------------------------------------
❏ 中英字幕提供 ❏
如果您有興趣協助幫這部影片加上字幕
請寄信至 [email protected]
主旨請標示:我有興趣幫「 輸入片名 」加上中文/英文字幕
並提供YouTube名稱會為您開放字幕功能
以第一位寄信者為優先
協助提供字幕的小天使我會每個月統一寄出卡片或小禮物表示感謝
提供字幕教學: http://goo.gl/iURCeD
------------------------------------------
➫ E-mail: [email protecte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laEnpNueK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mum5cHV_LxbaDxPS1ZHlZ_Bg7kQ)
美國自然史博物館必看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評價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bit.ly/2rD3mgF
00:00 法國人自視甚高很驕傲,出國到處歧視別人?!
07:27 女友出國瘋狂逛街,試穿太久錯過交通時間?!
09:43 出國就是要拍照?型男有各式爬樹照?!
19:19 台灣自助採草莓?讓老外好吃驚?!
23:03 到美國不逛超可惜,必去自然歷史博物館?!
35:03 沖繩的頂級美味,海葡萄超級好吃?!
37:44 沖繩水族館人潮爆滿,回程搭公車好痛苦?!,
40:59 最愛台灣夜市哪一味?士林夜市平價炭烤?!
43:35 早餐喜歡吃什麼?美國人最愛玉米糊粥?!
51:05 台灣花東跟日本沖繩很像?!
#美國 #賈斯汀 #型男特輯 #偶包 #調皮 #鬼靈精怪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bit.ly/2Jg6lG5
★兩性育兒新知【媽媽好神】►►https://bit.ly/2A2dHHD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bit.ly/2QW3yWI
★協志仁甫玩遊戲【明星便利店】►►https://bit.ly/2FV4ZjH
★特別推薦【請你跟我這樣過】►►https://bit.ly/2Qx0sZL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OHcExNws6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