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來到美國看家人,想說趁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我的故事(文長慎入)
我的生父母都是台灣人,他們在我三歲的時候離婚,後來我跟著爸爸。因為爸爸在花蓮經營美語補習班,在我差不多四歲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很棒的美國女子(而且她的中文講得超溜的沒騙你),一起生活了一兩年後,這位很棒的美國女子成為了我的繼母。
一般人聽到“繼母”好像都會下意識聯想到白雪公主的的邪惡繼母。但現實生活並不是這樣,她不邪惡,我也不是白雪公主啊(所以以下用mom簡稱繼母)。我覺得她對我的好不亞於任何父母對待自己的親生孩子,即使後來妹妹出生了,也沒有任何的改變。我的媽媽也因為這樣很佩服mom,後來他們也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在這樣的環境,我們從小到現在是在家裡講英文,在外面的時候講中文(但我還是常在圖文裡面寫錯字就是了)。Mom唸了很多小說給我們聽,講了很多關於歷史文化的故事(不管東西方文化的都有)。她也教我們要尊重各種不同於自己熟悉的文化,或是異於自己所認同的言論,因為沒有事情是絕對或是不可能的。Mom的教育方式很開明,爸爸的教育方式相較之下就顯得比較傳統,但是我覺得這樣很棒,有著一種奇妙的平衡。
從我五歲開始,大約每兩年,我們都會用暑假的時候陪Mom回她的家鄉看這裡的家人,對我而言,他們也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人,即使身上流著的是不同的血。他們也都會藉此機會,介紹一些美式文化給我,或是教我一些新的單字(有點像是系統更新的概念,哈哈哈)。
這是一些關於我跟美國文化的關聯,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但是有機會從小接觸到美國的語言以及文化。很多人對於美國文化有著不同的解讀,我眼中的美國文化,是充滿差異卻又能和平共存,是有包容以及尊重的,我是透過一位很棒的台灣媳婦眼中看見這一切的:)
#Hamilto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90的網紅JossyJ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來美國這幾年覺得最不一樣的生活習慣 這是一隻非常臨時起意的影片 光是在剪影片的時候,又想到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講 如果你們喜歡這個類型的影片 歡迎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我可能可以做出一整個系列的影片(笑 _ 如果你也是在跟我一樣在異地生活中~ 也可以跟我分享你覺得最有趣&...
美國生活差異 在 歐陽娜娜 Facebook 八卦
謝謝各位媒體記者、各位朋友們對於我家女兒的關心與愛護,一直以來,妮妮與娜娜備受媒體朋友的關注,報導的轉發的新聞也總讓諸多網友留下大量評議,有褒有貶,真實的不真實的,我們都只能選擇照單全收。
15號下午,蘋果記者來電詢問,
「柯蒂斯校友陳先生來電表示,娜娜在今年5月遭柯蒂斯開除?」
先謝謝這位「陳姓校友」的關心,娜娜一如既往在7月份接到學校的全額奬學金通知。
謝謝所有關心愛護娜娜的朋友們,
為避免以訛傳訛,
特此申明如下,
娜娜決定了暫時不回美國,這是娜娜自己選擇的人生規劃,而我和她的父親全心全意的支持她的選擇。
在8月27日,我們向學校提出了不回學校的信函,也就是我們選擇了放棄奬學金而留在亞洲生活與學習。
這個選擇絕對是有壓力、有掙扎、有痛苦、有不確定、有不捨的,但也確實是深思熟慮之後所做出我們認為目前最好的決定!
在現今如此快速變遷的學習環境中,
孩子們的學習己和我們過去的學習方式有太大的差異,我一直努力追趕上這時代的潮流,努力跑在孩子的前面,希望比她們看的更高、更遠⋯⋯
之所以會在妮15歲時選擇讓她去法國做一年交換學生,在娜12歲時去考美國音樂學校,都是
期許自己能帶領孩子跳脫體制內被動而齊頭式平等的教育,並開拓孩子們更深更廣的學習沃土!
娜娜從小背負著父母的光環,受到了很多委屈,本以為出國就好了,也確實,在美國,她就只是她自己!轉一圈回來,發現真正在說你小話的人,都還是自己國人!
我一向是非常以我的女兒為驕傲的,時時感恩上帝把如此特別、如此獨一無二的孩子們交付在我的手中,我努力的讓我手中的珍珠,綻放出它獨特的光芒,愛護她們保護她們珍惜她們支持她們陪伴她們⋯⋯是我的職責!
上禮拜,我在妮妮的床頭看到她最近看的那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我頓時淚眼濛濛,本以為個性大咧咧的她是不太會受到那些閒言閒語影響的,原來不是沒有傷痛,而如何自我療傷是她的功課。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人生功課,我們在這些功課中學會成長,翻出娜娜在14歳時寫的信,
「我想說,現在就是我最快樂的時候,我可能不知道以後我會怎樣,做什麼工作,拉什麼琴演什麼戲,但是目前我會非常努力的把握我還可以學習,當學生的這幾年! 我前幾天讀了一段話,"如果活到83歲,你的一生只有3萬天" 我已經14歲了,不年輕也不老,但是我會努力過好我那剩下的那幾萬天! 雖然我真的不知道我以後會怎樣,但是我永遠不會因為演戲放棄拉琴也不會因為拉琴放棄演戲也絕對不會因為拉琴或演戲放棄家人!
Love you❤ Fighting! Love life!」
娜娜也要告訴大家,
「Curtis是我人生美好的一段旅程,
而我即將再度啓航,
航向另一段未知的未來!
我會好好的認真練琴演出,認真工作演戲,
我會很努力很努力的,
會記住這條路是自己選的不能後悔啊啊啊啊~」
謝謝媒體和各位朋友們的關心,我感恩我的孩子都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知道生命是有苦有樂,知道自己的抉擇要自己負責,想要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
重要的是她們心中仍都充滿了愛,不會輕易的被擊倒!
我不知道報料的人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
我只希望用聖經的話語來和你分享,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
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
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
共勉之,願上帝保守你!
傅娟
美國生活差異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六四事件」31週年。每年今天,我都呼籲中國大陸,面對、平反這個歷史悲劇。31年來,大陸的經濟飛躍成長,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影響力日益提升,但對比大陸民主與人權現況,仍有甚大改善空間。
「六四事件」遲遲未能平反,異議人士因言論遭到拘禁,國際社會對大陸的人權印象,始終停留在「六四」年代。這種負面觀感變成甩不掉的包袱,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減輕,反而越來越沉重地壓在中共肩頭上,成為大陸振興中華、融入世界的障礙。
31年前「六四」所帶來的創傷,在世人心中留下對大陸強烈的「不信任感」。這也是為何「一國兩制」下的香港,與大陸之間矛盾不斷升高的原因。2003年所公佈的《香港基本法》第23條遲遲難以立法;2019年《逃犯條例》修訂遭港人強烈「反送中」而撤案;今年「人大」制訂「香港版國安法」掀起風暴,主要都是因為對北京當局的不信任。因此,我也要特別提醒,1997年香港政權移交前,中共對於「一國兩制」曾公開承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50年不變」;若違反承諾,大陸與香港的鴻溝將繼續加深,更不被港人、甚至臺灣人所信任。
我執政8年,兩岸關係達到隔海分治70年來最和平繁榮的階段。在雙方關係惡化的當下,我也要特別指出,大陸禁止陸客來臺自由行及暫停陸生來臺求學,不僅妨害兩岸人民交流,也讓享有共同血緣、歷史、文化的兩岸年輕人,失去彼此認識學習的機會,等於協助民進黨拉開兩岸的距離,實為不智之舉。我也要呼籲民進黨政府,公平對待陸配、陸生,讓兩岸交流繼續前進。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先生曾在2017年「十九大」報告中,特別提到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議題,明確指出要「加強人權法治保障」;2019年他也提到,澳門民眾珍視「民主、法治、人權、自由」等核心價值,這些看法令人印象深刻,可見大陸的政治體制改革並非不能期待。這些年來我不斷提醒大陸當局,自由、民主、人權、法治是臺灣的核心價值,如果在這些議題上,大陸做得更積極,雙方距離就可以拉近:反之,距離就會拉開。同樣的,大陸落實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才可望化解陸港之間的矛盾。
沒有平反的「六四」,象徵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的欠缺,成為部分人士「反中」源源不斷的柴火。大陸目前已有更成熟的條件走向更多元、開放的民主社會,處理「六四事件」遺留的傷痛,可以作為政治改革的第一步。我持續期盼大陸當局能秉持「面對歷史,就事論事,是非分明;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療傷止痛」的心態,踏出勇敢的第一步。也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六四」陰霾,兩岸關係才能進一步提升。
在關注大陸民主人權的同時,我也要表達我對臺灣的憂心。臺灣走過「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及威權統治的年代,在歷經大幅政治改革後,曾為政府過去的錯誤道歉、賠償、平反,建紀念碑、紀念館。臺灣曾被美國小布希總統譽為「亞洲與世界民主的燈塔」,但民進黨再度執政後,提出了許多錯誤的政策及措施,尤其是過去兩年中,蔡政府強化臺灣現有「國安五法」與制訂「反滲透法」的過程,讓我們看到的是自由、民主、人權及法治的倒退。例如,去年及今年,先後有臺大教授蘇宏達與美籍華人Jason Lee,因批評政府政策及大選結果而被警方傳訊數小時,這兩個「查水表」案件看似小事,卻是國家機器公然侵犯人民言論自由、執政威權化的警訊。以這種方式拉近兩岸的差異,絕對不是臺灣社會之福,也絕非兩岸民眾所樂見。希望民進黨政府在批評大陸的時候,也回頭看看自己有多少相似之處,不要辜負當年黨外「民主進步」的建黨初衷。
美國生活差異 在 JossyJo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些我來美國這幾年覺得最不一樣的生活習慣
這是一隻非常臨時起意的影片
光是在剪影片的時候,又想到其實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講
如果你們喜歡這個類型的影片
歡迎在下面留言告訴我!!!
我可能可以做出一整個系列的影片(笑
_
如果你也是在跟我一樣在異地生活中~
也可以跟我分享你覺得最有趣&受到衝擊的經驗!!!
_
▲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jocelyntzu/
▲ FACEBOOK PAGE ▲
http://www.facebook.com/joinusa
▲ BLOG ▲
http://jossyjo.blog
▲EMAIL▲
jocelyntzu@gmail.com
▲ YT字幕協助 ▲
http://www.youtube.com/timedtext_cs_panel?tab=2&c=UCff2LFEeMAeCBHBAXhgJrvw
_
Hello, My name is Jocelyn.
These are my travel adventures that I want to share with everyone.
Hope you guys enjoy thi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YSwA0iz0I8/hqdefault.jpg)
美國生活差異 在 台美學校差異到底在哪裡? 12分鐘帶你了解美國留學生的一天!!!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有太多 美國 文化是我其實也還搞不懂的,希望這支影片多少能夠幫助你們吧 ... 美國差異 | 10個 美國生活 習慣 差異 (上) 先知道這個 差異 在考慮來這旅遊! ... <看更多>
美國生活差異 在 與美國的文化衝擊&差異- 留學板 - Dcard 的八卦
與美國的文化衝擊&差異. 留學. 來美國這麼多年了,其實我大多數也習慣了,不過大事小事能想到的我都把它寫下來了,還有其他的話歡迎下面留言~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