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還要開酒店,是瘋了嗎?」
事實證明 Hotel Mvsa 慕舍酒店危機入世,也正是那股近乎瘋狂的執著與熱情,讓執行董事王劭仁 @Arthur Wang一手創辦這間位在建國北路一段、白天黑夜各有不同風情、「遺世而獨立」擁有世界之最的國際精品酒店。
Hotel Mvsa如同 #繆思女神,美食、美酒、音樂、書籍、藝術品,彷彿「垂直博物館」,世界七大酒莊打造出每個樓層不同主題特色,連續13年摘星的米其林西班牙餐廳 Molino de Urdániz,全球首間海外分店就在Hotel Mvsa。趁著開幕酒會每樓一層層探訪,很有意思~
#恭喜開幕了!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831762
#政大幫
#好久不見型男大廚的始祖 @陳鴻 Chen Hong @阿鴻的行動餐桌
#熱鬧開幕還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拍拍拍 ^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想寫好故事的小貝」、「斷手的芭比」介紹 訪問作者:凌拂 內容簡介: 寫作很難嗎?要從哪開始下筆呢?繆思女神在哪? 究竟寫作,是怎麼一回事? 推動校園閱讀不遺餘力的凌拂,以溫婉的心和童趣的文字,漸進式引導出學寫文章的樂趣。藉由毛毛和小貝兩人對於「寫故事」的對話、從傷腦...
繆思女神意思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我的墓誌銘 ◎#普希金
這兒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輕的謬斯,
和愛神結伴,慵懶地度過歡快的一生,
他没做過什麼善事,然而憑良心起誓,
謝天謝地,他卻是一個好人。
--
◎作者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俄語羅馬化:Aleksandr Sergeyevich Pushkin,1799年6月6日-1837年2月10日)俄國詩人,劇作家,小說家,文學批評家和理論家,歷史學家,政論家。俄國浪漫主義的傑出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十九世紀前期文學領域中最具聲望的人物之一,被尊稱為「俄國詩歌的太陽」、「俄國文學之父」,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
資料取自維基百科。翻譯取自中國網站詩詞庫:http://www.shiciku.cn/waiguoshi/puxijin/1370.html
--
美術設計:許宸碩
攝影來源:許宸碩
--
◎小編少年阿Ben賞析
〈我的墓誌銘〉寫得誠摯而生動。一個人若要書寫他人的墓誌銘,顯然該會有基本的隱惡揚善,然而若是書寫自己的墓誌銘,或許還得再添上幾分真心的自我反省。
普希金在這首小詩裡的自況是這樣的:前兩句寫自己與繆思(muse,即希臘神話中掌管文藝的幾位詩歌女神。)和愛神共處,顯然這已不僅僅是隱惡揚善,還試圖定義自己的生活:慵懶地渡過歡快的一生。後面兩句則是對他「歡快的一生」下的註腳,一個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十分有限,卻至少沒有傷害他人的人。
當然了,普希金在寫作這首詩的時候仍是活著的狀態,所以寫作這樣的墓誌銘,亦有著自我期許的意味。
在簡單的意義理解之餘,這首詩的語調構成同樣很有意思。雖然閱讀的是中譯版本,但我願意猜測這首詩的原文也是差不多的工整。句子雖然工整,卻善用分行來創造朗讀時的抑揚頓挫,如果說「和年輕的謬斯/和愛神結伴」這刻意劃分的兩行,透過分行使閱讀(或朗誦)的節奏停頓是詩歌寫作中很基礎的分行技巧,那麼「他没做過什麼善事,然而憑良心起誓,/謝天謝地,他卻是一個好人。」顯然是深得其中精髓的寫作方式,先營造一個看似否定的句子「沒有做過善事」,再用「然而」加上「憑良心起誓」這樣的句構,既加強了讀者對接下來句子的期待,也增添了懸疑氣氛。等到「謝天謝地,他卻是一個好人。」這句被寫出,這種經過一番波折才重現意義的寫法要遠比直接寫「希望他是一個沒做過什麼壞事的好人」讓讀者更印象深刻許多了。我想這首詩的譯者顯然非常用心,才能把詩句的翻譯揣摩到這樣的程度。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17/07/20170720.html
繆思女神意思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八卦
#展覽故事:【繆斯神殿 Temple of Muses】
那是1759年的英國。
他終於站在倫敦大英博物館的大門前,興奮地拿著那足足等了幾星期才拿到的門票。
他不是著名藝術家,也不是王室貴族,卻終於有機會步進這從前只會讓上流社會參觀的博物館,也曾是貴族的大宅。
聞說大英博物館的建立源於一位內科醫生以及收藏家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斯隆一生中共收藏了71000多件珍藏物品。斯隆去世後,將自己全部的收藏以捐獻國家的名義遺贈予國王喬治二世,後來,這些藏品被獲批為基礎建立大英博物館。
「71000件珍藏物會是怎樣的東西?」他一直很好奇。
終於,博物館在1759年1月15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博物館裡寫道:「凡好學與好奇者,若想一睹本館之藏品,必先呈一書面申請。博物館嚴格規定每天的接待量,每小時售出的門票不超過10張。」
他雀躍地遊走在那奇妙的空間,古老的書籍、奇珍異寶的自然標本到各式各樣的徵章......全都是他從來沒看過的。
「大概藝術家就是懂得透過本來沒有生命力的東西傳遞情感,帶給它們和觀賞者生命力。」他想。那一幅幅讓人看著著迷的畫作,雖然不懂畫畫,他卻莫明感動。
他不懂藝術,但從此愛上了博物館。這地方成為了他生活的繆斯。
後來他才知道「博物館 museum」一字始於希臘文的繆斯「Μουσεῖον」,意思是「繆斯神殿 Temple of Muses」。繆斯是希臘神話中司文藝的九位女神,她們各司史詩、抒情詩、愛情詩、頌歌、歌與舞、悲劇、喜劇、歷史、天文。
"Free for all studious and curious persons” 他看著在大英博物館裡寫道的這句話。
生活原來不只是以食物為生,也需要以各種精神食糧來能填飽靈魂。
「這繆斯神殿應當屬於所有人所有。」他想。
因為那一點點的好奇心,似是微不足道,卻能改變生活,甚至世界。
+ + + + + + + + +
#關於虛擬的繆斯神殿
來到二百多年後的今天,目前大英博物館已擁有藏品800多萬件。要參觀大英博物館,雖然已沒有階級的規限,只是,直到現在大部分博物館都坐立於較富裕的地區。但最近,因日益嚴重的武漢肺炎疫情,世界各地多間博物館都決定暫時休業,Google 的「藝術與文化」因而與多間博物館合作,以 360 度攝影機拍攝實景,製作了大量博物館虛擬遊覽服務,所有人都有機會在網上參觀博物館了。這週末,足不出戶,不如一起逛博物館。除了大英博物館,以下是部份我們認為值得一「去」的博物館:
Everyone can see the world without boundary of reality. ☺️
👉🏻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 London)
https://bit.ly/2JiixVm
👉🏻荷蘭梵高博物館(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https://bit.ly/3dCdrB5
👉🏻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
https://bit.ly/39qPJo6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National Museu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Korea)
https://bit.ly/2yf44Hy
👉🏻你更可以直接到 Google「藝術與文化」探索更多博物館: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
不喜歡博物館的話,你也可以選擇美國加洲 Monterey Bay 水族館提供的水母(https://youtu.be/2gHKDHmgVlU)、企鵝(https://youtu.be/p9SjR0VNQZY)和鯊魚(https://youtu.be/wNcwiMcbiWg)的直播 ⋯⋯
在疫情當下,不同網站都提供了大量免費資源,目的都是為了讓你花更多時間留在家中 —— 盡量可能留在家中,就有助截斷社區傳播鏈,避免讓自己成為醫護人員的負擔。
這個週末,就好好的留在家中吧。捱過了疫情,我們才有機會和心愛的人一同親身去逛博物館。
#StaySafe #StayHome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ubscribe our newsletter: https://bit.ly/2YWEwYs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如有任何問題、創作提案、廣告企劃或慈善推廣,歡迎電郵至說故事工作室 info@story-teller.com.hk
#EveryoneIsStoryteller
繆思女神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想寫好故事的小貝」、「斷手的芭比」介紹
訪問作者:凌拂
內容簡介:
寫作很難嗎?要從哪開始下筆呢?繆思女神在哪?
究竟寫作,是怎麼一回事?
推動校園閱讀不遺餘力的凌拂,以溫婉的心和童趣的文字,漸進式引導出學寫文章的樂趣。藉由毛毛和小貝兩人對於「寫故事」的對話、從傷腦筋到對周遭事物的細微觀察、從而衍伸出各種想像空間,一步一步,引領進入「寫故事」的核心。文字純淨、優美,深富感情與音韻。
以童趣的眼光角度,喚起孩子自身的經驗與生活情意,讓孩子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敘說自己生活的軌跡與點滴,想像力的連結與擴張,發揮串連聯想,使内容因此而多樣豐富。
作者簡介:凌拂
喜歡文字,所以喜歡看字與寫字。創作文類以散文、兒童文學為主。她常說故事如宴席,向生活裡取,正心誠意是一種風景,荒誕奇詭也是一種布局。曾獲多種文學獎。
著有散文集:《世人只有一隻眼》、《與荒野相遇》、《山‧城草木疏:綠活筆記》、《甲乙丙丁──十七個孩子的教學故事》。兒童故事與繪本:《帶不走的小蝸牛》、《無尾鳳蝶的生日》、《有一棵植物叫龍葵》、《五月木棉飛》、《學校一百歲》等。
繪者簡介:Chia奇亞子
2015年畢業於英國倫敦Kingston插畫所,目前居住台灣的插畫工作者。喜歡躲在角落觀察人們的日常營生,也喜歡與山林做好朋友,希望這世界的樹木能多一點。常使用鉛筆、蠟筆顏料等混合使用,作品傳達細膩純樸質地。合作過:印刻文學、小天下出版、東方出版、公共電視、畫畫臉、宜蘭綠色博覽會、眾生出版社等。
出版社粉絲頁: 印刻文學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