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馬英九:我會憲改,但不是像你這樣 】
本文兩重點:
1. 現今的憲法設計出現漏洞:總統可以間接指揮行政部門,卻不必受立法院監督。
2. 若當選總統,我將啟動憲改。
台灣的中央政府體制,有嚴重的結構問題。
不僅馬英九前總統,我擔任行政院長時,也非常有感。
--
#台灣的憲法設計
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聽令於總統,擁有最高行政權,並且對立法院負責。
#總統可以直接指揮行政部門部長嗎
不行,那是行政院長的範圍。
但總統可以透過各種 #黨政會議、#兼任黨主席 等方式,間接指揮行政部門。一件事兩人做,效率就容易低落,應變能力也不足。
看到這裡,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總統可以透過各種方式指揮行政部門,卻不必受立法院監督。
--
回應馬前總統:
總統制的精神是三權分立且制衡,內閣制是行政、立法一體,您卻將兩種制度混為一談。
憲改何等重大,我不會重蹈馬總統覆轍,#在任時將就行事,#卸任了再言改革。
若我當選總統,我會即刻啟動憲改工程,一步一步帶領台灣走向更好的未來。
賴清德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記得打開CC字幕 #歡樂無法黨 #柔性政黨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
總統制覆議 在 洪秀柱 Facebook 八卦
【柱姐上菜-就是實在!】
柱柱姐回應施明德的六大主張
.
很高興施明德先生願意承擔國家的重擔並接受人民的檢驗,這是台灣的幸運。一個曾經以顛覆中華民國政府為目標的政治人物,如今願意在中華民國的體制下為人民奉獻,是台灣民主政治的成熟,更是中華民國在台灣幾十年來努力的驕傲。我與施明德先生的看法或有不同,但是為國家找尋一個正確道路的心境完全一樣。
.
施明德先生清楚地提出了他的六大主張。我必須要說,畢竟是曾經擔任過民進黨主席的政治人物,能夠不迴避、不閃躲地提出他的觀點,有其格局與堅持,值得肯定。相對而言,現任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卻是掩飾模糊其主張,另一位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也批評蔡英文的主張不清不楚。蔡英文主席面對這些民進黨前輩們的教誨,不應該慚愧嗎?
.
作為總統參選人,我呼應施明德先生的若干觀察,但是也必須要說出,施明德先生的若干主張,仍有不少盲點與必須調整之處。以下是我的看法:
.
一、政治需要在道德的基礎上和解,在理念的目標下與賢能者共同合作
.
施明德先生主張「社會大和解、政治大聯合」。我完全同意政治需要和解,也需要合作。我也希望未來的政治競逐與政治評論,都不要再用族群、地域、階級、性別等議題來傷害民眾彼此的情感與認同。這是基本的道德,沒有這個道德不夠資格擔任政治工作。從政者必須有基本道德的認識,如此政治必可和解。
.
至於政治的合作,我認為,不應是狹義的人與人、或黨與黨,而應是在同樣的理念、道路上的攜手合作。政治不是集體分贓,政府的組成也不一定是黨派的聯合,而應是「正確的道路」與「賢能的人才」組合。在我的心中,只問道路、賢能,不問黨派、個人,這是如果我當選總統後,在政府組成上的立場。
.
我的參選不拿國民黨一毛錢,全部依賴民眾的小額捐款 ; 我的參選不是為了一人一家一黨,而是為了全民謀福興利,未來我當選後的作為,也必然是如此。
.
二、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不能僅依靠台灣共識,而是需要「兩岸共識」
.
施明德先生認為「兩岸關係必須凝聚台灣共識」,但是我認為,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不能僅依靠台灣共識,而是需要「兩岸共識」。
.
施明德先生提出了「大一中架構」以及五點不可分開處理的原則。我個人對於「大一中架構」中「一中」不等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識表示肯定,但是這五項原則中並沒有清楚地處理兩岸主權的歸屬問題,也過於草率地處理兩岸的國際參與問題,因此在邏輯論述上是不嚴謹的。「大一中架構」曾於去年(103年5月27日)推出,但是北京官方次日即公開否定,這也顯示,施明德先生的兩岸關係主張是無法成為兩岸共識的。
.
在兩岸關係上,我主張維持兩岸的法理現狀。目前的兩岸法理現狀,就是兩岸在「主權的宣示」(sovereignty claim)上都包括對方,雙方彼此都是憲政治權的政府。目前的法理現狀應是:「兩岸是整個中國內部的兩個憲政政府」。兩岸關係不是大陸的「內政關係」(domestic relations),也不是「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而是一個包合兩岸(ROC plus PRC)在內的「整個中國」的「內部關係」(inter-se relations),或通俗稱之為「特殊關係」。
.
我希望在這個基礎上與北京簽署和平協定。我已經提出簽署和平協定的五個原則:「恪遵憲法、平等尊嚴、整體推動、確保和平、民意為本」。為此,我已經推出了《對兩岸政治論述的說帖》。《中國時報》曾以社論表示肯定,並稱是「這近十年來,國民黨內難得見到的大開大闔、有厚度也有高度的兩岸論述。」
.
三、行憲重於修憲,落實「權力制衡」原則
.
施明德先生主張當選總統後立刻以內閣制精神組織新政府,我認為這個態度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是否要完全採行內閣制,則是需要再討論與循序漸進的。
.
每個國家有其不同的歷史背景、政治文化、人民習慣,因此同樣的制度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所謂「橘逾淮而為枳」就是這個道理。作為一個在立法院長期工作者,我必須要說,內閣制的確是目前所有政治制度中,缺點較為小者,值得追求。
.
我也認為,不管總統制、內閣制或雙首長制的憲法,其精神不僅在於保護人民的權利,更要制約政府的權力。「權力制衡」是所有憲法應有的精神。今日我國憲法很大的問題就是「總統有權無責、閣揆有責無權」。我很早就在臉書公佈:我若當選即使修憲未通過前,我會率先地落實「權力制衡」,提名一位讓立法院接受的行政院長,讓立院享有實質的閣揆同意權。
.
我認為,行憲比修憲重要的多,行憲是培養人民如何遵從憲法,如何在實踐中去落實憲法應有精神的社會化過程。我希望大家不要認為只要有了好憲法,或甚麼制度,社會就可以平順的運作。威瑪共和的德國有全世界最先進、最完美的憲法,但仍舊出了個納粹的希特勒。可見,落實憲法的精神比落實憲法的條文更重要。
.
施明德先生宣示,如果當選總統後立刻以內閣制精神組織新政府。蔡英文在去年以前還曾經主張內閣制的黨主席,現在認為自己可能會當選總統,就迴避而不支持內閣制了。我認為,這樣反反覆覆的變形蟲式人格,不能算是政治人物,而只能稱之為政客。我不敢期望蔡英文也做類似的宣示,但是最低程度也應該做出,當選後尊重「權力制衡」的原則,讓立院享有實質的閣揆同意權。
.
四、社會需要的是「均富」的公平正義
.
施明德先生說,「台灣迫切需要『羅賓漢』總統」,這一點我有不同的意見。我完全同意施明德先生對於台灣貧富不均日益嚴重的觀察,也同意政府必須要做到正義的公平分配。但是我不同意「劫富濟貧」的簡單式思維,我主張,要把台灣餅做大,以及利用稅收、教育、社會福利等政策達到「均富」的結果。
.
我認為,「羅賓漢」式的處理公平正義,有其浪漫,但也有侷限性及危險性。沒有基本的「富」,很難「均」得滿意。如果不能把餅做大,所謂的「公平正義」就會淪為「階級鬥爭」的口號。這幾年來,台灣有不少案例就是假「公平正義」為名,行鬥爭之實,這對社會的發展不好。不過,一般人的薪水收入也確實是沒有增加,這不僅是政府的責任,企業界也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
.
另外,「為富」不必然等於「不仁」,也可以等於「行仁」。我會從兩個角度來處理這個問題:首先,我會從稅收上來增加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再來,我希望從「道德」的制度來鼓勵企業,希望能從「大家都生活在台灣,是命運共同體,都是兄弟姊妹一家人」的價值道德層面,透過政策及喚起良心來鼓勵企業多回饋社會,多行仁。
.
五、我宣示「如有不明財產來源願受等同貪腐的處罰」
.
施明德先生認為,「貪腐是台灣的癌症」。我完全同意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我支持對「來源不明的財產」應該追究。目前的法律也有若干規範,例如2011年於《貪污治罪條例》修法增列第6-1條。
.
我堅決反對貪腐。我認為,做為一個國家元首,法律的約束固然重要,但是良知與自我約束更重要。古有名訓:「風俗之厚薄,繫乎一二人心之所向。」我自己一生從政的經歷清清白白,我的所有財產,幾筆即可寫完,現有公開的名下財產已經可以證明我從政數十年來是如何面對金權政治。
.
我認為,國家領導人或政治人物願意自動把自己放在陽光下,必然可以帶動社會的良善價值。在此鄭重宣示,如果有任何不明的財產來源,我接受等同貪腐的批判,以及良知與法律的最大處罰。我也期盼施明德先生與所有總統參選人都能做同樣的宣示。
.
六、公投不是萬靈丹
.
施明德先生認為「立法院已墮落,新法典必須訴諸人民公投」。我認為,議會優先還是公投優先是一個政治學上可以辯證的問題。我們實行民主政治是要追求最大正當性,還是犧牲少部分人的權利?是要提升政治參與,還是過渡期望人民政策理性?是要透明同步的民意政策,還是破壞政策持續性?是要補強立法效能,還是使立法怠惰與程序扭曲?是要補救不彰的政黨功能,還是弱化政黨政治?是要對抗專家政治,還是使業餘凌駕於專業之上?是要穩定代議民主機制,還是破壞代議決策機制?
.
民主議會政治不是完美的,全民公投看起來浪漫,但是也不必然就是萬靈丹。我國現有的民主制度仍是「議會為主、公投為輔」。我期待更多優秀的立法委員能夠進入立法院,也希望社會的專業菁英能夠立法的過程。我認為,「公投」可以彌補制度的不足,但絕對不是完全的取代。
.
施明德先生或許期望「畢其功於一役」,但是我必須要提醒施先生,公投與民粹有時只是一線之隔。我尊重您的浪漫,但是國家大事,可以如此簡單嗎?您主張要把「三百年都完成不了的法律…全盤性的一次修」,或者「不要甩邪惡的立法院,直接交付2018年全國性選舉,由全體台灣人民公投」,這些無論在實務上或學理上都沒有依據,我無法苟同您在這方面的政治判斷與論述。
.
再次對施明德先生的的參選表達歡迎與肯定。政治是需要理性討論的,我與您一樣,也陸續完整地提了我的政策主張,期待所有參選者的共同切磋、討論,共同為中華民國確立一條正確的道路。
#洪秀柱 #柱姐上菜 #施明德 #道路 #TheWay
總統制覆議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八卦
日前武漢方艙醫院的一個不知名病患,躺在病床上,被拍到在讀書,讀法蘭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時洛陽紙貴。的確,中國人要好好讀一讀福山的偉著,好好想一想中國的政治制度問題,因為如果福山的理論是對的,中國就沒有政治秩序可言。福山說的政治穩定三大條件,「非血緣關係為基礎的國家機器」、「法治」和「對人民負責的政府」,中國本來就一缺二,沒有法治,沒有對人民負責的政府,而從秦始皇開始就經營的超強國家機器,也在紅色血統的污染下,逐漸喪失能力。
但福山的政治秩序三條件,不只是應用在中國,在瘟疫蔓延、政治不行的時候,我們也看出不少民主國家,其實是沒穿褲子,就下海游泳了。
馬英九現在就像一隻乾扁的青蛙,嘓嘓大叫,引人生厭。但他在當總統的時候,最令人討厭的,不是他的無知,而是他的condescension,「降貴紓尊」。黨國培養的權貴子弟,進入民主時代,受盡眾人竉愛,完全不知民間疾苦,「我把你們當人看」只是他的諸多名言之一。這種權貴出身的「菁英」政治領袖,在民主社會,也許風光幾年,但沒多久就會被人民看穿,而被打入冷宮,順便賠上他的政黨執政地位。
但不是所有民主制度,都可以對「菁英政治」有所制衡。以德國和日本作例子,這兩個外力建立的內閣制民主國家,對民主的認知,不如美、英的深厚,內閣制的設計,變成菁英統治的最好擋箭牌,讓他們可以築起高牆,把人民擋在外面。當人民要政黨為了人民利益爭鬥的時候,主政菁英卻以「國家團結」的名義,組成大聯合政府,把政客和人民變成兩個不相干的團體。日本人對自民黨壟斷政治的冷感,造成自民黨政客的自大,民意不能傳到政治中心,承平時期就算了,現在碰到傳染病蔓延,一下就發現政治中心腦死的問題。
新加坡是這種菁英壟斷政治的極致典型。菁英政治除了有對民意遲頓的問題外,更容易產生類似現在中國欺上瞞下的問題。因為統治菁英不管世局變遷,都能控制權力,因此不習於直接對人民負責。他們要負責的對象,是領導核心,因為領導核心才是權力的真正來源。如果這個核心,像是李光耀一樣,那民意有無上達,李光耀會自己處理,不會讓國家腐敗。但如果這個核心,本身就是腐敗的,如安倍,那菁英政治,就會產生最壞的結果,「麻木」與「欺騙」。麻木的原因我們知道了,欺騙的原因,就來自不需對人民負責的粉飾太平。我們看李顯龍好像是他父親一樣,但我們不知道真相。新加坡的政府固然以效率聞名,但如果在冠狀病毒的肆虐下,官員開始欺上瞞下,製造假數字,我也不會意外。
說到新加坡。新加坡的疫情得到關注,因為這是個熱帶國家,SARS不耐熱,眾所周知,如果新冠也不耐熱,那我們可以預期疫情在春天後,可以逐步得到控制。但新加坡的病例不少,讓許多人擔心,新冠其實是耐熱的。這一點,還有待觀察,因為新加坡雖然熱,但新加坡人愛開冷氣,也是知名的。所以對新冠是不是耐熱,還真要等到春天到後才知道。
內閣制的麻木,更因為立法權與行政權的合而為一,而變得嚴重。本該是對抗行政機關的立法議員,因為政黨政客和行政官僚的同流合污,而加重和民意的脫節。總統制的國家,比較能避免這種菁英政治的麻木與欺騙,因為人民隔一段時間,對菁英主政不滿了,就會選出一個民粹總統,用民粹來矯正菁英政治的問題。所以美國有第七任的傑克遜,第四十任的雷根,還有第四十五任的川普等知名的民粹總統,這些粗俗,但貼近民意的總統,專門修理在政府裡自滿的菁英份子。但總統制只是提供一個方法,讓民意可以到達國家社會的上層,如果內閣制的國家,也有激烈的政黨惡鬥,為了權力,引民意來鬥菁英政客,也可以避免菁英政治麻木的問題,最老牌的民主國家,英國,兩黨鬥爭之激烈,不下於美國總統制的兩黨政治,所以也沒有政府麻木的問題。
受世人尊祟的美國CDC,之所以這麼專業,權力這麼大,不是像日本、德國的組織,讓菁英由上到下建立出來的。CDC是在兩黨惡鬥的政治下,逐步取得今天的地位。因為民意的反應,所以聯邦政府建立疾病管制的中心組織,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裡,一次又一次被國會議員的質問和羞辱下,CDC越來越強力。因為有監督,所以有進步,因為要做事,所以民意代表授權給CDC,就是這樣靠著民主制度,美國建立起世界一流的機構。
鑽石公主號包機載美國遊客回美的時候,日本在最後一刻通知說有十四個染病乘客在其中,CDC非常憤怒,不准這些人上機,因為會感染其它乘客。國務院負有外交壓力,在日本人請託下,國務院硬逼CDC,硬把染病的遊客載回,也不讓其他乘客知道。生氣的CDC官員,要國務院在記者會裡,不能提到CDC有參與決策。現在載回國的乘客,再覆驗的結果,光奧馬哈一地,就有十一個,很可能包含在感染名單以外的乘客。CDC原本的顧慮是對的。
負有政治責任,要為人民負責的國務院和CDC,就這樣公開鬥爭,而決定責任歸屬。
民主制度,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但在權力和人民之間,民主制度把所有的高牆推倒,民氣也好,民憤也好,都在選舉裡得到舒發。我們要假設,不管是什麼制度,主政的菁英官僚和政客,都是笨蛋,都是自大鬼,唯有公開透明的監督,才會有進步的空間。政府一定會犯錯,重點是你能不能有方法能讓它進步。
當然,再能為人民負責的政府,一旦選出親中的總統,就是簽下死亡同意書,藥石罔效。看到文在寅的下場了嗎?
總統制覆議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歡樂無法黨 #柔性政黨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31 什麼是柔性政黨
01:32 美國兩大黨都是柔性政黨
03:33 柔性政黨的優點
04:45 柔性政黨的疑慮
06:27 台灣的柔性政黨
07:21 我們的觀點
08:37 提問TIME
08:47 掰比~別忘了訂閱
08:59 回覆留言TIME
【 製作團隊 】
|企劃:土龍
|腳本: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黨紀:http://bit.ly/32BbvCv
→ 政黨黨紀問題之探究:http://bit.ly/2X4ftSE
→ 剛性政黨與柔性政黨:http://bit.ly/2NDhFh3
→ 美國兩大黨的總統初選方式:http://bit.ly/36SStKW
→ 為什麼政治素人川普會從共和黨出線?跟美國柔性政黨制度大有關:http://bit.ly/34QhjJO
→ 到底國民黨的黨紀是否真綁架了民意?:http://bit.ly/2NTnAxe
→ 民主黨 (美國):http://bit.ly/2Kp3Roz
→ 共和黨 (美國):http://bit.ly/2K7U9Xa
→ 台灣民眾黨為柔性政黨 無黨員登記制度-民視新聞:http://bit.ly/2CtM37j
→ 民眾黨黨員 4.93%來自藍綠兩黨:http://bit.ly/36PgO4B
→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http://bit.ly/2NzqV5S
→ 台灣民眾黨 (2019年):http://bit.ly/36V4ijI
→ 親民黨簡介:http://bit.ly/32Bv25E
→ 親民黨:http://bit.ly/2p5vpaQ
→ 新黨:http://bit.ly/2NAki30
【 延伸閱讀 】
→ 歡樂無法黨 黨綱:http://bit.ly/33Dh1We
→ 柯「柔性政黨」不是解決違紀助選難題好方案:http://bit.ly/32DI82a
→ 柯文哲組“柔性”政黨葫蘆里賣什麼藥?引發熱議:http://bit.ly/32CgiDz
→ 吳崢:時代力量的問題:http://bit.ly/372Bxlw
→ 《自由廣場》柔性政黨 剛性政黨 彈性政黨:http://bit.ly/2rtcbwB
→ 【專欄】「外戚」與「宦官」:http://bit.ly/2NCiDKq
→ 總統制、半總統制、內閣制?台灣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憲政框架?:http://bit.ly/2Q7g7gN
→ 簡配版的宋楚瑜、潮版的台聯黨,台灣政黨歷史正在重演?:http://bit.ly/36Pi0VD
→ 觀點投書:吳敦義是最後一個列寧式黨主席嗎?:http://bit.ly/33Dz5j9
→ 跨黨站台黨紀問題 朝野立委:不同情況不同處理:http://bit.ly/2Q2tBKW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7u2nH89DXc/hqdefault.jpg)
總統制覆議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今(9)日林佳龍委員在國會殿堂質詢陳冲院長。林佳龍站在質詢台上說,「院長,今天要說這一課--權與責」,院長可能是一個好人,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好院長。陳冲自認是一個勇於任事、認真的院長。林佳龍引用憲法第53條及憲法增修條文第3條,行政院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並對立法院負責,但陳冲對憲法錯誤的認知,做小了閣揆、弱化了國會、傷害了民主,造成憲政危機。
林佳龍站在質詢台上問陳冲院長,「你有沒有海外帳戶?」,林佳龍請閣員逐位上來表達是否有海外帳戶,並指出自從院長組閣以來,某閣員因有海外帳戶有並有相當大額匯入轉帳十五萬多元美金款項,法務部有沒有掌握?曾部長回答,調查局、廉政署正在處理中。林佳龍問院長,這個人是你任用的?還是馬總統任用的?陳院長表示,該名閣員在吳院長組閣時就在內閣裡面的,已被調查,但查無此事,但曾部長 則表示,本案還在調查中,但細節不便表示。
陳冲院長在接受商業周刊採訪時表示,「在主觀意識上,我也希望馬總統在很多事情上要能夠介入,因為終極責任是他的,他是民選出來的,我是受雇的,他是雇主耶! 」林佳龍問,「院長,我們的憲政體制是總統制、內閣制、還是雙首長制? 」陳冲院長答覆,從50幾年前開始,就沒有辦法確認是甚麼制。林佳龍回院長說,院長還在提50幾年,可見對我們這幾年修憲都沒掌握。林佳龍表示,總統是Head of State,行政院長Head of Government,但陳院長的"受雇與雇主"說,已經把國家憲政體制定位為總統制了,陳院長沒有熱情就算了,對角色的錯誤認知,大總統、小院長的界定,已經破壞了雙首長制,致使今天政府權責不分,政治可課責性(Accountability)模糊。
林佳龍指出,憲法規定法案的覆議發動仍是行政院長,憲法增修條文第二條規定總統決定的是國家安全的大政方針,如果今天的閣揆是勇於執行憲法所賦予的權責,一定會得到在座閣員與社會大眾的肯定,「問題是,沒有」,這樣「你痛苦大家也痛苦」。林佳龍問陳冲院長「你滿意今天為止閣揆的表現嗎? 」陳院長表示不為打自己分數,並表達總統是民選,社會期待是由他負最終責任。林佳龍隨即說,這就是第三波民主的崩壞、民主的危機,不是總統直選就可以為所欲為,也要依循憲政的權力分立與制衡。
林佳龍表示,今天國家的危機不在於是哪一件事,以勞委會本勞外勞薪資脫鉤一事,因為馬英九一開始力挺王如玄,後來又回到院長這邊,這半年社會損失多少?因為你無法負起憲政權責,以致「你不殺伯仁,伯仁因你而死」,證所稅事件亦同,大張旗鼓地宣示改革,最後落得一位財政部長下台,草草收場。
林佳龍認為陳冲對政治有些誤會,對憲法也搞不太清楚,在座副院長江宜樺是林佳龍耶魯大學政治系博士班的學長,不可能不清楚,「政治難道不是專業嗎?」,林佳龍表示,自亞里斯多德以降,政治就是社會價值的權威性分配,不是暗盤交易,而是在民主殿堂高貴的辯論,陳冲矮化了副院長、院長的角色,國家大位竟被陳冲矮化成利益分配。林佳龍直言陳冲還是船長,非艦隊總司令,是將兵之才,非將將之才。
林佳龍最後提起前GE執行長Jack Welch說,「人對了,事情就對了」以及南方朔、張忠謀說的「台灣不缺人才,缺的是領導人才!」,林佳龍認為陳冲必須要離開閣揆這個位子,如果不是發自內心的熱情,適才適所,會有太多包袱。因為陳冲個人的問題造成台灣整個系統性的危機,如果人不對,大家跟著一起痛苦,並表示陳冲是錯的人,在錯的時間、放在錯誤的位置、做錯的事,林佳龍最後對陳冲說, 「你個人沒有錯,是角色錯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1oQQ3ano2U/hqdefault.jpg)
總統制覆議 在 江啟臣 Youtube 的評價
回顧中華民國憲法,至今歷經七次修改,其中第四次修憲後,將我國憲政體制自行政院長向立法院負責的內閣制精神,導往行政院長向總統負責之半總統制,進而成就一個問責機制不明的制度。進一步來說,目前憲政制度的設計混淆總統制的覆議制和內閣制的不信任投票,立法院通過對行政院長之不信任案後,總統有權依行政院長的要求解散國會,但解散後的新國會不論改選結果如何,總統的地位並不受影響。形式上,總統與行政院長各有實權,但實質上,行政院長形同總統的幕僚長,憲政實務之運作人治多於法治;立法院喪失對行政院長的同意權,國會節制總統權力的最後防線已然瓦解。長期以來,為台灣政局製造動盪與不安,因而出現要求修憲的聲音。
除政府體制的爭議外,修憲議題繁多,例如不分區立委產生的政黨門檻限制是否過高、考試院及監察院委員的任期是否採交錯任期制、修憲門檻是否過高、選舉權年齡應否下修,乃至新興基本人權是否加以羅列等,諸多議題長期以來也為社會各界所討論,不論何者,皆須齊聚社會各界之力,凝聚最高共識,方有形諸於憲法之可能性。
立法院作為中華民國最高民意機關,又是憲法規定唯一有權提出憲法修正案之機關,自當有責任回應社會對憲政改革的呼聲。立法院修憲委員會將於3月26日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修憲的工作將正式啟動。由於修憲工程極為浩大,憲法又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任何條文翻修都必須凝聚高度的社會共識。因此,接下來立法院將透過與社會的反覆對話,逐步對現行諸多憲政爭議加以釐清,彙集社會各界對憲法之期待,提出一個長治久安的憲法修正案,供人民複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h-mC9WCSdQ/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