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勉強自己立即接住青少年的情緒,請允許自己有情緒,先安頓好自己,更請另一半補位】
停課不停學,家有青少年的爸媽,可能現在每時每刻都要和他們不定時的爆炸情緒直球對決。
即便我們家每個人都是從早忙到晚,各自關起房門,上課的上課、開會的開會,但畢竟無論老師、學生、家長,此刻都在經歷史上首次長時期的線上學習模式,親、師、生都必須調適與磨合這新穎且陌生的學習方式。
事實上,在線上學習,課程並無任何縮減、作業依然照常,而為了彌補在家考試可能潛在的作弊與不公平問題,或許老師用心良苦地、還可能要學生繳交更多額外報告與作品。
從早到晚足不出戶、近距離盯著電腦、悶著頭上課,這絕對更加劇了青少年原本就不穩定的情緒狀態。
我並不想和情緒起伏不定的青少年直球對決,但是日日擠在小小斗室裡,想躲也躲不掉。
某次,真的是毫無來由的,其一小子高溫滾燙的情緒大球就莫名其妙地直接殺過來(至於原因,基於孩子都大了,就恕不詳述)。
在毫無心理準備的當下,我非常錯愕,更倍覺委屈。
因為,思來想去,我完全毫無預警,也不知道到底什麼做不對而觸怒了孩子。
當下,理智真的不可能不斷線,杏仁核立即大膨脹。我完全沒有任何可以自我覺察的縫隙。
我忍不住生氣地回了幾句,但立即驚覺到我正中下懷,中了計,因為青春期孩子立馬找到可以盡情宣洩的大好機會,劈哩叭啦便完全停不下來了。
這股滔滔聲浪壓過了我的聲音,我乾脆閉起嘴巴,但這一閉,反倒讓我的理智線找到縫隙立即連接上了。
我堅定的摀住耳朵,告訴自己,任何挑戰我理智線、刺激我杏仁核加速膨脹的言語,現•在•絕•對•非•請•勿•入。
我用最快的速度離開現場,然後到我自己的冷靜角(房間)端坐,立刻放了冥想音樂,按下十五分鐘計時器,開始整個安靜下來。
我開始眼觀鼻、鼻觀心、不斷重複專注地從一到十數息,覺察任何思緒、念頭,如有亂入,則再度回到清淨空明。
逐漸的,我收斂了飛來飛去的雜訊、念頭,整個人從肩膀到手、到腿、到腳趾頭,整個關注了一遍,一一放鬆。
我不僅完全隔絕了方才的混亂,甚至完全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直到計時聲響,我整個人呈現大放鬆、大平靜,完全沒有任何想要衝出去跟孩子理論討公道的任何念頭。
我平靜了,但是,我問我自己,心情如何?還好嗎?
萬萬沒想到,我的內在告訴我:
「雖然你平靜了、可以不表現怒氣了,但是你的心裡依然感覺到很委屈、很受傷,因為,你覺得自己沒來由地被迫接受一場爭吵。」
怎麼辦?我問我自己。我的內在告訴我:
「請妳接受你現在還是很委屈,請妳陪伴著自己,請不要逼迫自己一定要很快的恢復過來,隨心自在,只要先從外在平靜地在這個屋子裡、如常地度過一分一秒,就先允許自己有這份情緒。」
我跟自己的內在點點頭。
我知道了,委屈感不會憑空消失,雖然情緒都會過去,但是,做為一個忙碌且不斷付出的媽媽,我真的要「勇敢的接受自己有情緒」這件事。
所以,接下來的幾天,我真沒辦法好好地面對惹怒我的小子,但我也不會再挑起話題,爭鋒相對。
我依然做飯、依然為這個家、為每個人、包括這孩子做每一件該做的事情。
我允許自己有情緒,允許自己陪伴著自己的情緒,所以,我暫時停止和小子互動。
這不是懲罰,而是,我必須先照顧好自己、陪伴好自己。
然而,根據包溫理論,整個家是一個情緒系統,因為我的沉默與停止和某成員如常的互動,勢必牽一髮動全局,像齒輪一樣環環相扣,讓被迫「靠」或「銬」在一起的全家人氛圍開始變色。
但是,我真的不行,我真的感覺很委屈,我真的還沒有恢復,我真的還需要時間。
於是,我跟孩子的爸訴說我心裡的難過,但我告訴他,我並不希望家裡的氣氛受到太大的影響。
於是,我邀請爸爸此刻開始,做為一個「補位」的角色,所有和這個孩子訊息的傳遞、日常的運作,都代替我做為窗口和互動的主要角色。
孩子的爸跟這件事情毫無關聯,於是,自然能平靜且毫無任何情緒的如往常一般和小子互動。
我告訴孩子的爸,我需要時間好好修復,我也讓他感受到安心,也就是,我不會無端挑起不必要的教訓與報復。
其中某天,我找來另一個小子,跟他訴說這件事,我希望他能夠置身事外,期望他還是要跟這手足如常的互動,甚至希望他要找更多機會和他聊聊天。
我說明了媽媽我的心情暫時還沒辦法面對惹我傷心生氣的孩子,但我萬萬沒想到,眼前的這個小子卻回答我,如果我沒找他來談話,他根本沒感覺到家裡有什麼不對勁。
最後,這小子聽完我訴苦,還抱了我一下,似乎是在安慰我:「媽媽你委屈了!」我頭一抬,忍不住會心笑了一下。
心想,哇,還會安慰媽媽啊,真的長大了!
經過好幾天陪伴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慢慢地走出委屈之感,我真的成功的送走了這次為時好幾天、但也絕對會過去的情緒。
我也再次理解到:情緒都會過去的。
除了利用靜坐、五感轉移法等方法安撫當下快速膨脹發狂的杏仁核之外,真的不需要刻意去壓抑自己內在的真實感覺,靜靜的覺察與感受它、陪著它,直到它離去。
疫情間很難不存在親子衝突與對立,特別是家有情緒變化多端的青少年。
此時,如我在《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所說,縱使很明顯的是孩子不對,也絕對不要爸媽聯手二打一。
反而,另一方可以做一個「補位」的良善角色,不是繼續去對付孩子,而是擔任一座穩定的「臨時橋梁」,讓生活與互動如常。
我的壞情緒、負面、委屈的感覺終於跟我說掰掰了!
我整個真的又回復到輕鬆自在的狀態,甚至,我又有能力回到一個「媽媽的高度」,重新來看待孩子,主動開啟對話。
我又應證了我在書裡所說的:
首先軟下來的通常是父母,不是我們軟弱,而是我們智慧與慈悲俱足。爸媽的恥度無極限,乃是因為爸媽的愛無限度。
我首先陪伴自己的情緒,我先好好地安頓了自己,於是,一道覺醒清明的光就這樣慢慢從陰影中射出來,照亮了我的理智線,讓我又站回了媽媽的高度與格局。
和孩子隨口聊起天,我們都沒有提到當天的衝突,我聊他的興趣,也慢慢聊到線上學習的狀況。
小子突然擺出一張苦瓜臉跟我說:
「媽媽,你知道嗎?改成線上學習變得壓力更大更累,報告作業做不完,又不清楚接下來的狀況,這學期就這樣草草結束了,什麼科目都沒有把握……」
此時,我靜靜的傾聽孩子首次跟我透露線上學習的苦楚,我這才真的理解到孩子們改成線上學習的壓力實在不小,這是媽媽我從來沒想過的,此刻,我也才真的有能力接住孩子的情緒。
而這幾天看似沒有互動,但是這刻意保持的時空距離,似乎都讓彼此更有空間整理好自己的情緒,也有機會看到對方的情緒與困境,
我相信也從蛛絲馬跡中感受到,小子跟我一樣,在這場衝突中絕對有他自己的反思與成長。
我告訴他,謝謝他不用我操心,每天都自己準時起床上課,光是這一點,我就已經很感謝且佩服。
我也謝謝爸爸恰如其分、不誇張、不矯揉、平平實時的當我的補位。
疫情期間家裡的大小衝突,是家庭成員學習互動溝通的契機、還是增加彼此仇視的推力?是讓彼此更加了解彼此的心理狀態與真實壓力,還是不斷樹立一道道隔絕彼此的牆?要選擇更對立還是更靠近?
這些,真的都把握在我們的手裡。
爸媽,允許自己先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也在請這段時間成為彼此的「神隊友」,當自己安妥了,自然能把自己推到父母的格局,站到孩子的角度看孩子,智慧與慈愛自然能湧出。
【延伸閱讀】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
「線上考試作弊方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Facebook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心情] 考試方式更改- 看板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遠距考試後,作弊方法大公開!!!!保證有效,屢試不爽! - 中興大學板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線上考試防作弊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線上考試如何作弊dcard - 職業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請益] 線上表單考試相關問題- Teacher - PTT生活資訊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作弊方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作弊方法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問卦] 看過或用過最屌的考試作弊方法? - 八卦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心情] 考試方式更改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請益] 線上表單考試相關問題- Teacher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請益] 線上表單考試相關問題- Teacher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請益] 線上表單考試相關問題- 看板Teache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請益] 線上表單考試相關問題| Teacher 看板| MyPTT 網頁版 的評價
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許幼如的職場學習路 Facebook 八卦
如何1天完成GA(Google Analytics)考照
.
前言:
按照寫考照文慣例,先秀證照。
GA 是Google Analytics 的縮寫,看谷歌分析報告的意思,如果你有自己架站、公司有網站、公司有電子商務網站,都有可能看過GA分析報告。
可是GA報告不是很直覺,一般人未經訓練打開大約只看得懂人流、來自地區、來源、觀看網頁、頂多加上跳出率是什麼可以猜猜,其他資訊都不太直覺。
但要為此考照嗎?有沒有這麼小題大作?
我是覺得,好奇心重的人,考一下挺好的,一方面了解報告架構、另一方面知道谷歌流量分析的基本邏輯。
考題重點:
因為文章講考照,先分享考題重點:考試共有70題,單選,可以寫90分鐘。不能回頭,寫好離手。
谷歌不是跟你玩假的,沒有那種「沒打開過GA也能拿到證照」,考題是真的要準備一下才能搞定那種,偶爾還有陷阱題(比例很低,不到5%)。
考題分以下三類:觀念、定義、應用
1. 觀念題:最簡單,說明GA的分析原理
原理:就是你授權谷歌在你的網站加一串控制碼,紀錄客人進入你的網站後的行動,再跟客人的瀏覽器國家語言等基本資料串在一起做分析。
如果客人瀏覽時有登入Google帳號,可以做合併帳號跨裝置分析,沒有的話則只能分開看,有電子商務的,可以看轉換歷程
題目是問些「以下何者無法用GA追蹤?客人在實體門市的行為」「把追蹤碼跟谷歌廣告合起來的好處不包含以下哪個?客人可以重複購買上次買過的東西」「以下哪個追蹤不到?客人看的電視節目廣告」
送分題等級,所以我每看到這種題目就在心裡唱首歌兒「感謝谷歌送分」
2.定義題:最囉嗦,因為他名詞很不直覺,沒辦法讀一次就懂,要花點兒心思。
好在只有30個不到的專有名詞,全新的十來個,做一次筆記就可以應付考試,之後使用時多看一眼筆記就好。
這類題目我剛開始必錯,尤其是source/medium/channel,覺得很煩「幹嗎要整我」
但因為東西實在不多,寫下來就好了。遇到這種考題時候我想的是「怪來了,看姐打死你」
3. 應用題:難度普通,定義有概念就可以輕易攻克。問些「要知道轉換率怎麼看」「自訂報表可以做什麼用」等等實際應用會遇到的初階題目。
前兩種都過關的話,只要保持體力,這種還好而已。怕就怕被定義題消耗體力,遇到應用題時候,本來會的也忘了。但沒關係,最後會分享考試密技。
.
以下講準備方式分三種,我用的是方案一,但此方法有些致命的策略錯誤,導致我花了三天才完成考照。改用方案二或一,都可以一天搞定。我會說明有哪些致命錯誤不要犯。
這三種方案分別是:(1) 先上學再補習 (2) 補習就好 (3) 先修班、上學、模擬考
方案一:先上學再補習,估計耗時3天。不過有2/3時間在鞭打自己回來看、回來看、回來看。
上學,Google 官方的免費教學課程
有入門版跟進階版,各約3~4小時。入門跟進階都有四小節、每節有4~5個session,每個session約5~8分鐘,每節後要做測驗,八成過關才能看下一節。
課程形式包含影片、互動式練習跟課堂小考。我最推的是互動式練習,手把手的告訴你如何應用GA的介面,下一步是什麼等等,不習慣還可以重來。課堂小考只有三題,多半都應用題,確保你剛有聽懂。
補習,買教考試的線上課程
我買的是Daisy Tsai 在 Udemy 上講授的 一週取得Google Analytics (GA)證照 ,現在有307個評價,4.4顆星(滿分5顆星)我買的時候是448元,剛看是690元。Udemy常有各種特價,以他替我省的時間,一千元之內我都覺得划算!(上完課的證書照片,很漂亮吧)
他會告訴你GA是什麼、手把手教你註冊關鍵網站、整理好的講義、模擬考題、考過後如何宣傳。
.
我的兩大策略錯誤分別是(1)順序錯誤:先上學才補習 (2)做太多次語言轉換: 上學聽英文、看中文、考中文;補習聽中文考英文;考試又考中文
為什麼先上學才補習是錯誤方案?因為大腦耗太多時間在搞懂谷歌的術語,等於進入迷宮、掉坑、爬起來,再進迷宮。
可是先補習或者先看先修班,等於先拿地圖再進迷宮,效率百倍,也不用浪費體力一直自我鞭打。
無論你有沒有用後面的方案,我最重要的建議就是:不要做語言轉換,完全是增加混亂度,我還做了兩次轉換簡直是故意浪費時間!考試如果用英文,那麼上學跟補習的考題也請都用英文,反之亦然。
有人說谷歌中文考題翻譯的很爛叫你直接都用英文,我是覺得還好不至於爛到看不懂,只是有些文法上的錯置而已,只不過Daisy Tsai提供的模擬考正好是英文,所以考題選英文比較方便。
.
方案二:補習就好,估計耗時6小時。
如果你本來就有在用GA,只是屬於萬年新手,那這個方案其實很可以,因為你不太需要有谷歌手把手教你用互動式教程。
前面提到Daisy Tsai的課程有分成『GA是什麼、講義、考題』,你就放兩倍速聽過他講什麼,講義讀一讀,刷三次模擬考題(為什麼要刷三次?兩個原因,一個是熟悉集中注意力,另一個是確保你真的都能第一時間就答對)
我很喜歡他模擬考的設計:每題都馬上知道答案,立刻馬上看到『你好棒』最開心了。答錯的話要答對為止,才能往下一題,每個小session最後都會總結你有哪些是首次就答對哪些是首次答錯,這個很重要,最後講。
[以下重點]
///用講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只是看過就好,要讀。讀跟看的差別在:///
看就是用眼睛大致了解你本來就知道的東西,注意力消耗值大約30%左右。
讀的話還要用筆寫下你重新歸類的心得或摘要,注意力消耗值要超過50%,附我的摘要照片。
這個方案的重點是:讀 & 刷題。有在用的人與考試高手,連考試在內,應該不到6小時就可以搞定。
.
方案三:先修、上學、模擬考,估計耗時12~14小時,包含中間散步放空時間。
先去看完Daisy 的課程,不用做模擬考。這時候你對帳號架構、四大報表、Source/Medium/Channel ,轉換率與多管道轉換都有粗淺的概念了。
再去看GA的課程,課程就可以用1.5倍看,重點是互動式練習跟隨堂小考,
中間有不懂的也可以到Daisy的課程留言問他,他會回。看完GA的課程後,再回去刷模擬考,這時候應該刷兩次就可以接近滿分了。
最推薦這個方法:有框架概念,有實作體驗,最後還有刷題練習。
Tips:
(1) 買Udemy課程時,不要浪費時間去猜什麼時候最便宜
設定一個可接受的價格上限(ex:1000元)只要價格低於上限就買,買了就要馬上開始上,當天就要拿到Udemy上完的證書。
因為重點是在快速學會一個新東西,快速拿到證照。花在比價、等特價或是先買好再上的時間都是浪費掉你快速學習的力氣。記住:買了課就要馬上上,沒有先存起來之後再上這回事。存起來後你就會放棄,放棄浪費的時間換算成錢,遠比你比價省下來的錢還多。
(2) 善用快轉跟暫停
學這種語言用詞上有點不友善的東西時候,最困難的不在了解他要講什麼,而在『調整你大腦的轉速』,講太慢你會睡著,太快的時候又跟不上。
我的習慣是任何課程都用1.25~1.75倍快轉,搭配雙視窗以避免自己睡著。但是練習還有做筆記的時候,只要有不懂我一定狂暫停。跟別人的速度我學起來會太慢,線上學習的好處就是速度隨你。
(3) 對考試苦手容易緊張失分的人(我就是這種人),在題目讓你覺得混淆時候,請回到Daisy的模擬題總結部分,開四個分頁,善用CTR+F 找看看剛是不是有讀過。
或是想更簡單一點,把題目複製下來去谷歌也可以。只是這方法只是協助你免緊張,而不是一開始就直接用這方法作弊過關,那就沒有意義了。
.
最後祝大家GA觀念一百分,證照拿起來,每人都好棒棒。
...
看完了就幫我分享喔,晚點再把全文貼部落格
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Facebook 八卦
我的新書,《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此刻,正式上市,與你見面。歡迎加入購物車,已經可以訂購了。
(以下的自序,文長,再請細細閱讀。翻出21年前,書店的海報,一起為自己的焦慮人生,紀錄留念)
【自序】
我曾被當成偷書賊
──那一隻手,把我推入了無盡的焦慮
直到現在,人已經過了半百,但孩童時,那隻手,卻依然令我心裡隱隱作痛……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深深覺得被羞辱。也因為那隻手,逐漸改變了我這一生個性的形成,與看待自己以及周圍日常生活事物之間的關係。
/
就讀國小五、六年級時,我非常喜歡從新北市(那時還稱為臺北縣)三重埔的家,搭乘公車到臺北市光華橋下的光華商場,逛逛地下室的舊書店。
還記得那一年,正值過年期間,我帥氣地穿著趴哩趴哩的格子小西裝外套,在內側口袋塞著紅包袋,來到了光華商場地下室的舊書店。
我聚精會神地瀏覽著架上一本又一本的書,不時把西裝外套稍微打開,以確認裡面的紅包袋是否還在。
就在那一刻,改變我人生的那一隻手,突然間,朝著我的肩膀右後方拍下來──老闆二話不說把我轉向他,將我的小西裝外套掀開,並撂下話:
「我警告你,如果你偷書被我抓到,你就完蛋了!」
頓時,我愣在現場。
沒有多久,一股羞愧感直衝腦門。當下,我沒有哭,也不敢哭。我嚇到了,不知道該如何回應或辯解。
那是我第一次公開被羞辱、被懷疑。
/
從那一刻開始,我漸漸發現我變了,變得更為敏感,更怕犯錯,就如同身上的皮膚被撕裂開來,只要有一丁點的碰觸,都會讓我痛得哇哇大叫。
無盡的焦慮,被啟動了。
我發現,有些事我不願意講,就這樣埋藏在心裡面。與其說不願意講出口,倒不如說是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不知道該向誰說,不知道該如何說。
這件事情深深地埋藏在小男孩的心裡,一藏就藏了十三年,才終於破土而出,對研究所同學說出口。
/
就從那一刻開始,我的自我要求變得愈來愈高,雖然我也明白非常不合情理,然而許多念頭在腦海裡無法控制,恣意妄為地要出來就出來。
從那時起,在我眼前,許多的事物不能帶有任何瑕疵、任何汙點、任何摺痕、任何破損……簡單地說,我不允許有錯,我不能犯錯,我害怕犯錯。
但困難就在這裡了,誰的成長不會犯錯呢?
那一隻手,如同將一張純潔的白紙抹黑,玷汙了我的童稚心靈。
我知道自己的許多行為變得非常奇怪,且必須隱藏起來,不能讓別人知道。
內心那些不合理的想法,更如被深深放在地底下的棺木中,我永遠也不想把蓋子掀開。
/
我熱愛集郵,但此後我總覺得,使用夾子夾郵票,在郵票上會留下夾痕。郵票有了痕跡,好比有了瑕疵,令我渾身不對勁,注意力盡在那無形的痕跡中。我將郵票與郵票之間的邊緣齒孔很謹慎地撕開,卻覺得撕下來後,郵票上的齒孔依然不甚整齊。試著用剪刀剪,剪了下去,又總覺得齒孔剪得不對稱。
青少年時期會手寫信與聖誕卡、賀年卡,但只要有錯字,我二話不說就撕掉信封,揉掉信紙,絕不塗改。
寫字時,我一定得用尺,放在每個字的下緣,讓每個字都寫得工工整整、規規矩矩,保持在同一條基本線上。有一次考試時,我忘了帶尺,結果愣在現場,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最後,我只好把學生證當成尺用。監考老師還懷疑我是不是想要作弊。
我不想要有瑕疵,我極盡地焦慮。
我的道德感變得愈來愈強烈。或是說,「被懷疑偷書」這件事讓我愈來愈焦慮,雖然已經過了好多年。
當年只要買書,在書本的蝴蝶頁上,一定會寫下買書的日期、時間與清清楚楚的價錢,並且在最後用力蓋上自己名字的印章。
在蓋下章的那一剎那,證明了一件事:這本書是我買的,我沒有偷。
「蓋章」這件事,有段時間,竟成了一種令我感到最舒暢的儀式。
當書有了摺痕,就是一種不完美。重點是,那股莫名的焦慮感讓我很不舒服。我就是不想要有瑕疵。
為了不讓書角摺起來,我花了許多時間與心思,仔仔細細地為一本一本的書做了保護的書套外衣,不願讓書有任何損傷。從同學的角度來看,覺得我的手工好細,好精緻,甚至於幾度希望我幫他們包書套。可是沒有人瞭解我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
一直以來,逛書店都是我最喜歡的事,但就從那一次被懷疑偷書後,逛書店卻成了我心中最為矛盾、最為焦慮的日常活動。
每次只要一進入書店,我就會開始擔心是否又會被老闆懷疑偷書。後來,許多店家開始安裝電子防盜器,每當要離開書店時,我心裡總是萬分焦慮:警報器會不會突然間發出嗶嗶聲,警示有人偷書?!
雖然我很明確地告訴自己,我沒有偷書,但心裡面,依然有著強烈的焦慮存在。好痛苦,好痛苦,當時,真的是非常地痛苦。
那個年紀的我,真不知道該如何度過那段極度焦慮的日子。
我就讀臺北商專財政稅務科,修習的專業內容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每一件事情都有標準答案,每一件事情也都不允許有任何的出錯。就如同在會計領域,多一塊錢、少一塊錢,不是自己來補上就可以解決的。
我的個性變得愈來愈謹慎,甚至是過度謹慎。所就讀的科系一直在告訴我:所有的事物,都不能犯任何錯。
直到大學插班讀中原大學心理系,我逐漸練習將所學的皮毛的心理學知識,例如認知行為治療,用來改善自己疑似強迫症的問題。
至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班時,在嚴謹的方法學訓練下,我又開始被自己不合理的想法折騰。
當時關於文獻的引用,我很敏感;精準地說,是非常、非常敏感。眼前的現象都必須有所本。許多的數字與研究資料,都得非常明確、精準。面對一些填寫模糊的問卷時,令我感到極焦慮而痛苦不堪,真的不知道該如何來處理這些有瑕疵的資料。
對於看待數字如此之敏感的我來說,如果沒有把握眼前的這篇研究真正符合了研究方法,我就不太引用任何數字,深怕不慎地錯誤引用,不知會引來周圍的人如何看待有瑕疵的自己。
研究所畢業後,我在八○二醫院精神科服預官役,退伍的隔天便繼續擔任臨床心理師工作約半年。回到臺北後,換了跑道,在知名的蓋洛普民意調查公司擔任分析員。
當時,我負責三組中的「除錯」組,透過寫程式,將前一組已輸入的原始資料中的錯誤找出來。
我很擅長這項除錯的職務,但在那短短三個月的工作中,卻讓我遭遇更加焦慮而痛苦的經驗,因為我又讓自己處在不能犯錯的狀態。焦慮隨之而來,似鬼魅般如影隨形。
/
少數的朋友知道,在我離開蓋洛普,前往中華民國過動兒協會工作之後,即將跨越三十歲那一年,我毅然決然地做了一個決定:拋棄所有的專業,開一家二手書店(一九九八年十月一日至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日),特別是,一家門口不會有防盜器嗶嗶叫,老闆不會質疑客人偷書,書店裡面沒有任何標語寫著「偷書被抓到罰××倍」的「意中舖子二手書買賣店」。
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樣的轉換,是在為自己童年的創傷進行療癒。讓自己在這個空間裡,慢慢地修復過往在光華商場地下室,被舊書店老闆那粗暴的手所玷汙、受了傷的童年。
三十歲那年,結束了二手書店,我又回歸到臨床工作,在振興醫院服務。有段時間在臺北市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協助進行諮商工作。每回,只要經過市民大道、松江路、新生南路,我依然可以感受到,那舊時的光華橋底下,有一個小男孩,正在地下室裡哭泣著。
二○○六年一月,由於鐵路地下化等因素,光華橋(光華商場)要被拆掉。當時,我很想去現場親眼看看,就如同柏林圍牆被打掉了,我突然間有一種感覺:對自己來說,這也意味著某個階段的事物,正在改變。
有一回,巴巴文化請我為一本兒童小說《小偷》(王淑芬作品,二○一四年三月出版)寫推薦序。當時,讀了這本書,心裡面真的很是糾結又難熬,帶著想哭的感覺。閱讀的過程一再地把我拉回到過往被懷疑偷書的那個場景裡。
隨後,在《親子天下》雜誌第六十四期(二○一五年一月)的跨年專刊上,雜誌邀約了一些作者,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當時,我向太太反映,很想把小時候的這件事情寫出來分享。
太太特別提醒,當我寫了出來,接下來,會有很多人知道這件事,要我再仔細想想。畢竟過往這件事,在我自己的心中是難言之痛。
但最後,我還是寫了下來(請上網搜尋〈「偷書賊」遲來的平反〉)。沒關係的,對我來講,能夠說出來、寫下來,其實是一種慢慢的療癒。
/
後來我為什麼專注於兒童青少年心理諮商與治療工作?為什麼我只想要做兒童青少年的心理服務?
從過往的脈絡走來,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實在不想要又因為我們大人的粗糙,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動作、短短的一句話,造成孩子內心裡,那不可磨滅的傷害。
那是永無止境糾纏的焦慮。
結束了二手書店之後,我將許多物品與書讓社區民眾以便宜的價錢帶走。除了一部分的書之外,自己留下了幾樣東西,其中有一幅畫,現在就掛在心理治療所的牆上。
每回看到這幅畫,就會令我想起開書店這件事。就會使我想到過往,在光華商場的地下室,被大人懷疑的小男孩。
那一隻手,把我推入了無盡的焦慮。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購書,請往這裡
博客來:https://reurl.cc/v1rbNa
金石堂:https://reurl.cc/EzkNAn
誠品:https://reurl.cc/gm9bOz
TAAZE讀冊生活:https://reurl.cc/VXKZAQ
全省各大書店販售中
王意中《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新書分享會
時間:1/16(六)晚上七點
地點:金石堂信義店5樓龍顏講堂(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二段196號,近捷運東門站)
活動網址,請往這裡
https://fb.me/e/12hbTdIc0
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更新,透過心理學在生活裡面的應用,每天陪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想要每天都有所進步,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隨著疫情的發展,無論是台灣還是世界各國,都出抬了很多相關的規定,這些規定呢,都是要讓我們能夠更好的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
所以我在這邊也特別呼籲一下哦,不管是戴口罩,還是社交距離,還是居家檢疫、居家隔離等等的。
請我們所有的聽眾,當你聽到這裡,請你務必遵守這些部分,不僅保護你自己,也是保護其他人。
面對這麼大的疫情威脅,在規定上面採取一種「如果你違反就處罰你」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也不免想到的,有沒有可能用另外一種方法,就是用鼓勵的方式,或者是用正面獎勵的呢?
就像是歐美,有很多人根本沒有戴口罩的習慣,甚至於他們把所有的人際距離,或者是禁止外出這樣的規定,視為一種不必要的;甚至於還看到很多戲虐的影片,彷彿把它當成是一個笑話一樣。
當然了,我相信隨著確診人數越來越高,然後死亡人數也越來越多;我想整個情勢發展到此刻,應該也不會有人把它當成是個玩笑了!
就像是美國總統川普,他剛開始也覺得這次的疫情,彷彿就像是過往的流感一樣;然而很快的,他的說法還有很多的規定都變得不一樣。
只是如果回到人的行為的長期塑造,往往用懲罰式的思維,是不會有太長期而且穩定的效果。
就像是從小到大我們被規定的很多事情,不可以交男朋友、不可以交女朋友、不可以晚回家、考試不可以作弊…像是這樣的禁令,你回頭想想你真的有100%遵守嗎?
還是等到你覺得差不多,可以測試一下爸媽對於門禁的底線,你就會用各種方法去測試他們呢?
的確,在人性的部分來看,用禁止的跟用獎勵的,其實它的長期效果是很不一樣的;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好的長期效果,其實用獎勵的方法,會是永遠比用禁止懲罰的方式來的好很多。
舉個例子吧,在南非最大的健康保險公司Discovery,他們公司並不是用警告保戶「未來你會生病,所以你要保險」這樣的一個訴求。
他是展開一項獎勵的計劃,他們的客戶呢,每一次在超市裡面,只要買水果、蔬菜、上健身房,或者是去接受健康檢查,都可以立即累積一些點數,而客戶呢,可以用這些點數來兌換很多的商品。
而這個計劃非常的有效,非常的成功,人們採行了更健康的行為,因此到醫院看病的次數也就減少了,那對保險公司來說,跟對客戶來說都是雙贏的結果。
可是你聽到這裡,你可能也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就是如果威脅和警告的效果是有限的,那麼我們為什麼想要改變別人的行為的時候,還是常常利用懲罰和威脅呢?
即使你我都心知肚明,但是我們發現,我們還是會常常去警告學生,如果不努力唸書,就找不到好工作;或者是警告我們的子女,不穿外套就會感冒。
我們應該告訴學生,努力唸書,就會寫出好報告,就會找到好工作;告訴自己的女兒,穿上外套,既漂亮又溫暖還能保持健康,這樣才能去參加朋友的聚會。
我們理性上都知道該這麼說,但事實上,我們要改變說法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自動按了快轉鍵。
其實演化的結果,讓我們的大腦對威脅會特別的敏感;所以我們自然而然,會很直覺的去想到,如果他不做什麼,就會有什麼損失;或者是如果他做了什麼,我就要懲罰他,像是這種比較負面的方向。
因為你想想看在演化的長河裡,如果你的祖先是那種,看到威脅或者是看到可能的危險,不會有特別反應的人;那我想你也不會有機會聽我這一段分享,因為你的基因根本不會被留下來啊!
所以呢,當我們發現某一個學生不用功,我們的大腦就會立刻進入他的未來,去看到他沒有達成生命的目標、找不到工作。
而這樣的立即反應,會讓我們的大腦,會比較習慣去看到災難,於是就會說出悲觀、負面的語言。
不過當你聽到這邊,千萬不要覺得很挫折或很無助,其實要讓自己能夠改變說法,這需要有意識的學習跟練習,這也是為什麼我推出【自信表達力】這門課的主要原因。
因為表達這件事情,如果你只是自己跟自己說話,自己說自己想說的話,基本上你不用學習,因為你根本不用care別人聽得懂聽不懂,或者是別人聽得進聽不進這種事情。
然而如果你的表達是希望讓別人能夠聽得進,而且會去做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如果你的表達卻觸發了對方的抗拒心理,或者是對於負面感受的排斥,這樣的逆反心態,那麼你很有可能就會是越努力越挫折。
就像是我們成長過程當中,有多少師長跟前輩,對我們所謂的苦口婆心,但是一點用都沒有,最後再丟下那三個字叫做「為你好」,你還更生氣!
可是當你有一定的年紀和歷練的時候,你回頭想起他們曾經講過的話,你可能都會覺得他們說的,某些層次上是對的。
但當下你就是聽不進去,可是更可悲的就是,你現在面對自己的晚輩的時候,你卻重蹈覆轍,你不覺得這樣子,好像有點蠢嗎?
所以呢,在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裡面,我就特別的讓你,除了去建立起你在表達之前的思考模式之外。
當你在設計跟鋪陳你要表達的內容的時候,你怎麼樣去說到別人的心裡,能夠引發對方想要行動的動機;也讓對方在感性上覺得,配合你說的去做,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簡而言之呢,就是說那些有感的話,而不是把自己搞得疲於奔命,累的要死,說了一堆,別人還翻你白眼。
然而聽到這裡,無論你會不會參與我的【自信表達力】課程,我都很希望你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用在自己的身上。
其實有太多的狀況底下,你的理性上都知道你該去做什麼,但是你就是不願意甘願的去做,為什麼呢?
因為你的心中總有一個權威者,來要求自己、來恐嚇自己,而那恐嚇的句型正如同你恐嚇和別人一樣;你可能會告訴自己,如果這個時候不好好的學習閱讀,那我未來會看不到希望。
然而其實你也可以告訴自己,我現在只要開始閱讀,我就可以多增加未來的可能性,都是在指涉同樣一件事,你想哪一種表述,會讓你的心更願意跟自己配合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
除了訂閱我們之外,也希望你能夠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並且分享給你的朋友,我們需要你的支持。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自信表達力】課程,相關的內容跟連結,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面都有。
很期待你的加入,也希望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遠距考試後,作弊方法大公開!!!!保證有效,屢試不爽! - 中興大學板 的八卦
最近觀看校版文章,部分的人主張雙螢幕來作弊,這個方法不是不好,只是沒效率,因此我來分享我從小到大每次考試都用的作弊方式,準備:看考試內容範圍 ... ... <看更多>
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線上考試如何作弊dcard - 職業貼文懶人包 的八卦
提供線上考試如何作弊dcard相關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遠距開鏡頭Dcard、遠距考試防 ... 線上考試真的就在考人品吧想要作弊真的超級簡單不知道學校會有什麼應對方法 . ... <看更多>
線上考試作弊方法 在 [心情] 考試方式更改- 看板NTU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商事法某老師
在之前寄信通知考試方式為線上考試
小弟我就開心的訂了高鐵票決定那週在家快樂考試
殊不知昨天她又出招
說要請大家到計中電腦教室進行線上測驗
對 就是大家群聚在一起用電腦考試
小弟寄信詢問是否能在家線上考試
她表示為了保持公平性要鎖電腦上網等等理由
問我能不能到校考試?
心裡:那妳能不能不要突然改考試方式?我很想跟你說不行但妳看起來不是問句
有沒有什麼可以向學校申訴的方法?或這種事就只能認栽乖乖吞
X的 我只是想回家。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8.233.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TU/M.1589430532.A.EF7.html
※ 編輯: PatriStar (110.28.233.208 臺灣), 05/14/2020 13:46:5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