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網絡成「婚姻殺手」 夫妻變「親近的陌生人」】
http://tw.epochtimes.com/b5/12/8/14/n3658643.htm
如今社交網絡越發普及, 網絡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學習、工作、交友、娛樂的好平台,尤其是對那些工作、生活壓力過大的人來說,網絡成了釋放心情的好地方。現實生活中遇到一些煩心的事,不願對親人和朋友講的事,都可以隔著螢屏在網路上沒有任何壓力地對著一個陌生人敞開心扉。
...Continue Reading
【社交網絡成「婚姻殺手」 夫妻變「親近的陌生人」】
http://tw.epochtimes.com/b5/12/8/14/n3658643.htm
【大紀元2012年08月14日訊】 如今社交網絡越發普及, 網絡對於現代人來說,是學習、工作、交友、娛樂的好平台,尤其是對那些工作、生活壓力過大的人來說,網絡成了釋放心情的好地方。現實生活中遇到一些煩心的事,不願對親人和朋友講的事,都可以隔著螢屏在網路上沒有任何壓力地對著一個陌生人敞開心扉。
殊不知,這種交流傾訴,有時會慢慢演變成婚外情,致使婚姻破裂或帶來危機,給家庭造成諸多困擾。社交網絡已成為最新型的「婚姻殺手」。
(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過去,妻子可能從衣領的口紅印上發現丈夫的出軌,手機流行以後,夫妻一方可能通過短信與他人暗通款曲,而現在最新型的「婚姻殺手」則是社交網站,通過這些交流平臺,很多人可以輕易地與第三者談情說愛。
著迷虛渺的網絡生活 導致婚姻破裂
80後的王欣跟其他同齡人一樣將互聯網視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2005年的夏天,王欣在網絡上結識了高帆。高帆不僅談吐幽默、風趣,而且跟王欣很投緣。王欣對他漸漸產生了好感,並在網絡中確定了戀愛關係。很快,兩人便攜手邁進了婚姻的殿堂。當高帆為她戴上婚戒的那一刻起,王欣對美好的婚姻生活充滿了憧憬。婚後不久,兩人的愛情的結晶降臨人世,家庭生活更加幸福溫馨。
不過,好景不長,高帆漸漸開始著迷於無拘無束和虛無縹緲的網絡生活,只要沒甚麼事情,整天泡在網上,或者隔三差五頻頻與網友見面,最後,甚至夜不歸宿,疏離妻女。為此,夫妻二人不斷發生爭吵,最終導致雙方感情破裂,以離婚收場。
像王欣與高帆這樣的故事在現代社會中比比皆是,已成為一種社會問題。
香港離婚案 10年間增加46%
香港《經濟日報》消息稱,香港的離婚數字有增無減,去年司法機構發出的離婚判令達19,597宗,較10年前的13,425宗增加46%。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婚姻調解服務督導主任鄧周小玲舉例說,有結婚逾20年的夫妻,太太發現丈夫經常埋頭用iPhone傳WhatsApp,雖然每天準時回家,溝通卻愈來愈少,其後太太發現丈夫於WhatsApp上與第三者互「說」情話,更日日互相提醒起床,太太心痛難耐,決定分居。
香港家庭福利會調解服務主任黃陳子英亦發現,夫婦間因上網或過分沉溺facebook導致的摩擦有增無減,尤其以20、30歲年輕人為主。她解釋,夫婦雙方均易於facebook上結識異性,繼而發展成婚外情,過程中難免在facebook上打情罵俏或甜言蜜語,甚至張貼親暱相片。
很多夫婦都可在facebook上找到對方的越軌行為,有求助個案因難忍對方不忠,決定離婚,亦曾有妻子因懷疑丈夫有外遇,每天按捺不住經常監察丈夫網上行為,令兩人關係變得更為緊張。
溝通短訊化 致夫妻情感變淡
黃陳子英還表示,有太太抱怨丈夫經常託辭工作忙碌,但放工回家便馬上開電腦玩facebook,根本沒機會溝通,對此不滿情緒越來越重,甚至互相指摘。
她認為,夫婦雙方應保持情感上交流,與其在facebook留言,倒不如親口說聲「我愛你」。
婚前的浪漫激情褪去後,婚姻變得索然平淡,很多夫妻間不再以「我愛你」、「我好想念你」等表達自己的情感。
社交平台除助長婚外情,很多年輕夫婦因太過依賴短訊傳情,致使言語溝通出現障礙。平日裡,夫妻的交流僅以「take care」和「ok」等「短訊化」來溝通。夫妻關係轉淡。
從事婚姻研究、前浸大社會工作系副教授趙雨龍形容,相處但欠缺交流的伴侶為「親近的陌生人」,兩人相對時欠缺交流,只會增加疏離感。
夫妻間彼此關心 多些面對面的交流與關愛
專家指,過度沉迷facebook、WhatsApp等社交媒體,或會令伴侶、婚姻關係「亮紅燈」!
網絡時代的普及,也間接成為婚姻殺手。有專家建議,夫妻間應保持面對面的溝通,彼此關心,多給對方一些關愛和溫情,不要因為熱戀網絡,冷落對方。要讓對方時時刻刻感到,網上的朋友再好,不如身邊的你好。用你的愛佔據他「她」的心田,讓他「她」永遠感覺到離不開你。◇
================================
美離婚律師:facebook推動婚姻解體
(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據英國法律服務公司離婚在線的調查顯示,2011年超過三分之一的離婚申請均與「facebook」沾點邊兒。
Facebook社交網站的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於5月19日把自己facebook的狀態更新為 「已婚」,並且收穫超過百萬粉絲發出的「喜歡」。不過,扎克伯格創辦的網站對婚姻的影響卻並不那麼太好。
在美國,有許多律師認為,社交網絡正是離婚率日益增高的一大「推手」。美國婚姻律師學會逾80%的離婚律師稱,他們察覺到涉及社交網絡的離婚案件數量正在上升。
根據美國律師的一項調查顯示,社交網站已成為所有離婚案件中最主要的婚外情取證來源。其中,在facebook上尋找證據的離婚案律師占總數的66%。其次是My Space,引用該網站資料的律師占總數15%。「推特」微博排在第三位,占5%。
美國康涅狄格州新倫敦市的一位處理離婚案件的律師加里說,「我認為facebook一直都在推動婚姻解體。」他每年處理15宗離婚案件,電腦的歷史記錄、短信、郵件顯示,60%的離婚案件都涉及facebook。
美牧師:facebook網站是「婚姻不忠之門」
美國婚姻諮詢顧問特裏裏爾認為,「facebook」網站的部份用戶是為了脫離沉悶的現實生活才上網,因「在網上交往的對象遠比現實生活中的配偶更具誘惑力」。
對此,《facebook網和你的婚姻》一書的作者詹森解釋說,「風流韻事在facebook網上能以閃電般的速度發生。但是,在現實世界,辦公室戀情和異地戀通常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在facebook網上,只需點幾下,幾次滴答聲,事情就發生了。」
專家稱,即便facebook網沒有直接「促成」外遇發生,但它為情緒發洩提供了一個看似舒適的平台,人們無所顧忌地在上面抱怨對生活的不滿,不經意間就引起了配偶的猜疑,致使夫妻關係產生裂痕。
美國一位基督教牧師也因「facebook」網站而上了新聞頭條,他將「facebook」網站稱為「婚姻不忠之門」。
他聲稱,他的好友中有20對夫婦因為這個網站失和,像「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站容易讓舊情復燃,導致婚姻破裂。為此,他已責令大約50位已婚教堂官員刪除他們在該社交網站的註冊賬戶,否則必須被辭去在教堂中的領導職務。
互聯網並非只為「情人」準備
不過, 美國一位教授的一項調查表明:社交網站並沒有取代朋友、家人和同事間面對面的交流。事實上,有足夠的證據表明,社交媒體為友情、親密感情、和共享提供了新的表達方式。社交網站並不會削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會以其獨特的方式加強不同年齡群體的聯繫。
有人說,互聯網的確提供了更多更方便的交流方式,讓你與別人更親密。這個親密涵蓋了所有人,並不只為「情人」準備。
=============
已婚人士使用Facebook應遵守的準則
(大紀元訊) 過去幾年以來,Facebook變得極其流行。很多人通過Facebook隨時瞭解到老朋友和親戚們的近況。 但如果不負責或不慎重的使用Facebook,有些事情也會變得有危險或成問題。如果不能遵守一些準則,那麼Facebook或其他網上社區,會使婚姻中出現麻煩。
一位婚姻問題顧問曾表示,在過去三、四年中,隨著社交網絡技術的發展,而與之相應的,也出現了更多的越軌行為,他們在社交媒體中陷入了精神上或肉體上的婚外情。
而這些人本應更明智些,在使用像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時,作為已婚夫妻,有一些規矩、準則或義務應該遵守。
準則1:不要在Facebook上花過多的時間。多少時間是過多,取決於你配偶的感受。與你的配偶溝通,問他們「我是不是在網上花了太多時間?」要確保,在個人交際活動中,佔第一位的是自己的配偶,而不是在Facebook上面的那些朋友。更多的關心自己的配偶,不要讓Facebook佔據本應夫妻共處的時間。
準則2:不要在Facebook上對你的配偶隱瞞任何事情。公開和坦誠是你婚姻的粘合劑。對配偶隱藏一些 Facebook中的關係人、談話、聊天記錄或評論,是非常有問題的。如果你不讓配偶知道自己在網上做甚麼,這表明你正在做一些不應該做的事情。欺騙自己的配偶,無論是因為網上的行為還是現實中的行為,都一樣是錯誤的,不要這樣做!
準則3:把你Facebook的密碼告訴你的配偶。這是一種信任,也叫做本份。讓配偶能夠在任何時候看到自己做的任何事情,去過的任何地方,免除不必要的誤會。
準則4:把任何超越了常規界限的人從好友列表中剔除。如果某些人在網上說了甚麼、做了甚麼,或者問了甚麼,令你們感覺不自在,或者讓你個人感覺不自在, 那絕對不是一個好兆頭。小心傾聽自己的心聲,如果有聲音說「這有點不對頭。」那很可能就是有問題。永遠不要不好意思或害怕把某些可能懷有難以揣測的動機的人從好友列表中剔除。你的婚姻應該是你最優先關心的事。
準則5:如果你是已婚,光明正大的在社交網絡中把婚姻狀況設置為「已婚」。驕傲的告訴全世界:「我是已婚的!」
準則6:把你和你配偶的照片發佈到Facebook上,或者,把你們夫婦的合影設置為你的頭像。
準則7:不要害怕在Facebook上公開聲明你對配偶的愛。如果你時不時在Facebook裡誇讚自己的配偶,那麼某些異性就不會對你們之間的愛產生疑問了。這是你能做的最有益的事情之一。誇讚自己的配偶,公開的告訴全世界你對配偶的愛。
準則8:永遠不要在Facebook裡抱怨自己的配偶。這麼做可不明智!Facebook可不是讓你用來向全世界傾訴你的配偶怎麼讓你受委屈的。
準則9:不要在別人的頁面或者照片中寫下可能會被看作暗示性或挑逗性的留言和評論。
準則10:無論你在Facebook上有多少好友,記住你最好的朋友是你的配偶。每天都要努力讓你的婚姻變得更好。花千倍於在Facebook上尋找好友的努力去經營你的婚姻。(摘自網絡文章,有刪減。)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暗網仔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
網絡熱話密碼 在 藍橘子 Facebook 八卦
【說謊病毒】(4)
(1)https://bit.ly/3fTrK5y
(2)https://bit.ly/3cUvYIr
(3)https://bit.ly/2XfONjA
行政長官的記者會結束了,我啟動引擎繼續開往外婆的家。
「不可能!不可能…不可能會這樣!」我雙手用力的握著軚盤,指節發白,心底中充滿著不忿。
大概是阿宜被病毒殺死的原因吧,我無論如何也沒法相信剛才行政長官的屁話。
民意,是很容易催毀的集體意志。
當政府背叛過人民一次,當警察背向危險,不顧人民而去。
不管日後有什麼政策,只要看到同樣的制服,都不會被人民信任。
相對地,民意亦很容易建立。
當然了,像施捨般的惠民政策,裝作親民去巡視老人院、派月餅、派禮物…這些東西完全沒屁用。
但是…
當人民陷於水深火熱之中,這時候只需要伸出援手,人民就會一面倒的傾向政府了。
就像我們親愛的政府一樣,病毒爆發的前幾天完全沒有露面,人民宛如熱窩上的螞蟻般,任由我們自生自滅。
就在所有人都陷入絕望的時候,行政長官就在記者會上,推出了『疫苗計劃』。
雖然社區需要全面隔離,但政府會從即日起,免費派發疫苗,市民只需在家等待,自然有工作人員上門派發。
記者會結束後,所有媒體都大讚政府的政策是人民的救命稻草,網上的討論也一面倒的在舔舐政府的腳。
『說謊病毒』使所有人都像脫光衣服一樣,被逼坦蕩蕩地以真面目示人。
然而,沒多少人能夠以這種真面目生活下去。這就表示這個社會,一直都靠著互相欺騙來運行的,政府現在要所有人躲在家中隔離,人民當然樂意之極。
終於,我到達了外婆的家,天色已轉換成深藍色的夜幕,遠離大城市之後,就能看見滿天星光。
外婆早已在村口等待著我,看到我出現便在遠處揮手。
「怎樣,沒事吧?」外婆緊緊的抱著我,我驟然覺得外婆矮小的身軀,跟我記憶中的不太一樣。
雖然她是我唯一的親人,可是她住在這種深郊,我已經很多年沒有見過她了。
「嗯,我沒事,但阿宜她…」我。
「我知道了,來吧,先進來休息一下再說吧。」外婆中斷了我的話。
外婆的家有一種熟悉的氣味,家裏的佈置這麼多年也沒有變化,多年前我送給她的電視,現在已經是老舊款式,但她依舊用到現在。
我吃著外婆替我準備的晚飯,本來我一點都不餓,整個人緊繃著,持續的胃痛頭痛,外婆的飯菜喚醒了我的味蕾,整個人都放鬆下來,連胃痛都舒緩了不少。
「外婆,妳說村裏沒人感染,是真的嗎?」我。
「當然啊,不然我已經自殺了,呵呵。」外婆。
難道是年紀大的人對病毒有免疫效果嗎?可是剛才在村口也看到有不少汽車停泊在外,應該很多人都來這裏避難了,病毒遲早也會在這裏爆發吧。
「有人試過說謊嗎?」我。
「哈哈,我怎麼知道~我這麼大年紀,也沒什麼需要騙人吧。」外婆。
我嘗試尋找外婆與行政長官的相似之處…
唔~好像不應該朝這個方向思考。
「政府的人有說過會什麼時候來派發疫苗嗎?」我。
「哦~早上來過幫我們登記了。他們說三天之後會帶疫苗來,他們還把這東西在我家安裝了,真麻煩…」
我循著外婆的手指一看,有一個黑色盒子形狀的東西放在電視櫃上,有四條短短的天線,大概是用作連接網絡的Router吧?!在Router旁邊,還有一張宣傳單張。
「咦?!行政長官要來這裏嗎?!」我。
「嗯,那臭婆娘說要探訪…真是貓哭老鼠。」外婆。
「外婆妳買電腦嗎?」我指著那Router。
「當然沒有,我連手機也沒有啊。」外婆一直都使用家用的電話通訊,要這個網絡Router來幹嗎?
疫苗…網絡…?
我從褲袋中拿出手機一看,手機完全沒有訊號,只得一個不需密碼的Wifi訊號可供連接。
此時,我靈機一觸,起想阿宜臨死之前,手機有一個古怪的未接來電。
難道說,使我們說謊之後自殺的…
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像細菌般的『病毒』。
而是…潛藏在手機之中的電子『病毒』?!
我記得曾經看過一篇文章,當人們說謊時,大腦有三個區塊會變得異常活躍,如果手機病毒能探測到人們在撒謊,再發放某種電波影響大腦,使人們產生自毀傾向。
政府作為病毒控制者,也能夠隨意開啟或關閉病毒,所以行政長官在記者會上廢話連篇也不怕受病毒影響。
將手機帶到外國的話,也有可能透過網絡,將病毒擴散開去…
而所謂的疫苗,只是控制人民的一個手段。三天後,政府人員和行政長官都會來外婆的家,他們並不是為了派發疫苗,而是想「安裝」病毒吧?!
我該怎樣做,去悉破政府的陰謀呢?
(待續)
*300分享有下集,應該是結局了*
國安法過了之後,不知道能否再寫這種小說了
好好珍惜這故事,花半秒讚好 & 分享!
讓更多人知道~
《夜谷賓館營業中2》正式開賣!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夜谷2》馬來西亞&新加坡版:
https://bit.ly/2x0Mua6
網絡熱話密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1月23日 國際新聞
今天全球有幾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發布報告,表示中國最高領導層的近親在離岸金融中心持有祕密資產。包括前總理李鵬的女兒李小琳,前總理溫家寶的兒子溫雲松等高官。
報導指出,這是一個複雜的金錢網絡,透過設立一連串的紙上公司,將錢轉進設在避稅天堂的公司的銀行帳號裡,讓人難以追查實際擁有帳戶者的身份。這些公司多半開在薩摩亞群島,維京群島,南德意志報指出,自2000年以來,從這個管道流出中國的資金高達四兆美元。
報導還指出,普華永道,瑞銀,瑞士信貸等會計和銀行單位,在這裡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但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質疑報導者的動機。
另一則重要的大事是,一項發表於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的研究指出,南極松島冰川消融的速度已超過臨界點,南極冰川融解已屬於不可逆的現象。
另外,全中國21日,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國網站被癱瘓,無法正常連上,如此大範圍的網路問題過去不常發生,國際媒體觀察,除了可能被駭客癱瘓導致網路失效外,也有可能是中國的網路長城功能出了問題,才導致如此大範圍的網路癱瘓。
今日圖片是 南極的松島冰川裂縫
以下是今天的國際新聞標題
全球新聞
多國人權狀況糟糕 人權觀察“口不留情”
轉型國家:民主變革遙遙無期
達沃斯論壇充滿同情心
美洲新聞
駱家輝談任期內政績 部分美國學者稱其建樹不多
美國防部否認核彈部隊發射密碼為八個0
史諾登遭美官員死亡威脅 明日舉行網上答問會
美兩高官同訪北京東京 調停中日韓矛盾或成焦點
歐巴馬任期結束前駐阿美軍或減少至接近於零
亞洲新聞
安倍達沃斯講話含蓄指責中國軍事擴張
泰國紅衫軍一領導人遇襲 曼谷進入緊急狀態(更新版)
印度稱美國可能仍是最重要盟友
1995年以來金正男行蹤披露:傳險在澳門遭暗殺
安倍在達沃斯論壇發表演講 要求中國公開軍事預算
日本首相呼籲全球抑制亞洲軍事擴張
柬埔寨反對派領袖支持中國對南海立場
獲救南極考察人員及遊客抵達澳大利亞
泰國「紅衫軍」領袖在家中遭槍擊
中國新聞
港報社評:公共理財思維變,紀律應保持-\-\星島日報1月23日
中國官媒稱互聯網訪問異常不排除駭客攻擊所致
李克強:今年繼續深化改革 保持政策穩定性
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領導名單確定
安徽“單獨兩孩”政策放開 已懷孕或生育可補證
王功權承認犯罪被取保候審 曾因私奔走紅網路
劉雲山:凡跑官要官買官賣官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中央禁令或剝奪公務員超國民待遇 含金量萎縮
習近平:既敢於出招又善於應招做到蹄疾而步穩
機密檔案披露中國權貴秘密資產
許志永案:“啞巴辯護”現庭審
"離岸解密"背後是誰?
駭客襲擊還是防火長城出"故障"?
餘傑:呼籲“中國教父”習近平釋放姚文田
新聞背景:國際調查記者同盟
中國迴避外媒對官員腐敗報道令討論發酵
背景:離岸金融中心和國際監管新思路
香港法院凖涉虐待印尼女傭雇主取保候審
翻牆服務「自由門」否認攻擊中國網絡
透視中國:上不上春晚成了政治話題
英媒:中國紅色太子調查給西方銀行敲響警鐘
中國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舉行首次會議
調查報道稱中國太子黨「有離岸秘密資產」
北京法院稱王功權承認擾亂公共秩序罪名
習近平3月可能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訪歐
歐洲新聞
俄政府駭客入侵數百家歐美及亞洲企業-\-\網路安全公司
俄外長稱烏克蘭局勢可能失控 指責歐盟插足危機
匈牙利奧會稱接到恐怖分子威脅信(更新版)
烏克蘭警方動用裝甲車驅散抗議人群
烏克蘭反對派發最後通牒 籲24小時內舉行選舉
歐盟對保加利亞政治局勢不滿
烏克蘭暴力升級 三人衝突中喪生
俄國索契冬奧會雙人馬桶成網上熱門話題
中國網民:英國仍是世界大國
俄通緝或在冬奧會發動自殺式攻擊的寡婦
烏克蘭反對派向總統發出最後通牒
日本新聞
美國務院發言人強調普天間機場搬遷方案沒有變化
規制委員會認為福島第二核電站2號機組不存在安全問題
日本外相表示將與敘利亞反對派正式對話
細川宣佈競選東京都知事 核電與奧運成為焦點
美軍將在日本臨時部署兩架“全球鷹”無人機
阿拉伯新聞
土耳其總理繼續“肅清”司法系統
敘利亞問題第二次日內瓦會議在瑞士召開
潘基文主持召開敘利亞國際會議促結束暴力
敘利亞和談 政府與反對派針鋒相對
阿薩德前途主導敘利亞國際會議首日會談
非洲新聞
記者來鴻:腐敗之都尋狗記
環境新聞
歐盟新減排目標 至2030年削減40%
歐盟新減排目標 環保人士失望
NOAA:地球溫度逐年升高
回不去了! 南極冰川融過可逆臨界 恐牽動海面高度
網絡熱話密碼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評價
Payme [捐款]: https://payme.hsbc/deepwebkid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買賣 姜濤幣對香港年輕人的影響 (自肥企劃)
恐怖 '姜濤幣' 對香港年輕人的影響 | 自肥企劃
為何恐怖姜濤幣是香港終極自肥企劃?
破解恐怖姜濤幣是香港終極自肥企劃
Keung to bitcoin
(This video is not financial advice)
‘姜濤幣 被炒至3400港元一個 花姐不認同做法: 擔心中’ 花姐應該要擔心的. 因為有機會有人利用明星名氣chauw高姜濤幣和mirror 虛擬貨幣
cryptocurrency 來到自己賺錢.
最後有機會viutv和 姜濤本人可能一元也收不到. 粉絲們恐防變了白給錢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今天影片主要用經濟學理論 ‘speculative bubble’ 和美國近日飽受爭議性的 ‘明星虛擬貨幣網站’ Bitclout解釋投資界和娛樂界結合這個大 趨勢, 對香港年輕人的危機.
和對 姜濤的愛...各位姜糖不要打我啊...(show love sign) haha
(Logo)
“姜糖” “姜b “ 這些terms來自於 “姜濤”, 一個你們肯定聽過的名字. He’s everywhere, viutv全民造星比賽後廣告, 巴士, 頒獎禮.
5月他的組合Mirror舉行了多場演唱會後, 連投資界也做出 ‘Keung To’ token貨幣和MirrorHK貨幣.
拍攝這影片之時巿面上總共有100,000個姜濤 幣, 持有人目前有5位.
其實這算是舊新聞, 因為很多網上publication已經把事件報道.
創造出 姜濤幣, mirror 幣之後甚至想創造 193 幣的candy 說自己會把現在炒到高達 $508美金1個的姜濤幣用private key (私密金鑰) 方式在IG 傳給姜濤.
(姜濤幣問題)
即使我們相信Candy 真是會把虛擬貨幣private key私訊給每12位, 不講 姜濤一天收到多少個粉絲 message,該private key (可以是一大堆1和零) (可以是3v5hk69hj) 是一個能儲存虛擬貨幣的錢包. 私隱度應該要極大. 甚至除了姜濤本人之外不應有任何一個人知道. 否則容易俾人偷取. 現在這個情況至少有Candy另一個人知道. 我們亦不能夠排除如果姜濤 收到貨幣後, 幫手令到姜濤幣炒得更貴後, Candy會否之後把private key洩漏給其他人, 自己拿回這些幣, 或創造更多姜濤幣在市面上買賣.
根本太多可能性定令到姜濤和他的公司太被動.
程序上也是不對. 因為現在是迫 姜濤本人接收這批貨幣,然後隨即上網留意虛擬貨幣的走勢. 如果他真的是一hiw不通呢? 要他的公司負責管理者一筆錢?
( Candy的動機)
新聞報道多個上了年紀的少婦都因為這個姜濤熱潮做回少女. Candy的動機是否真的完全是愛我不知道, 但某些Youtube頻道説她只是一心想賺錢..這個又未必.
虛擬貨幣當中大的有最常被討論的Bitcoin. 可以到$40,000美元一個. 其實 姜濤幣mirror幣只是token的一種, 當然沒有Bitcoin那麼普及所以相對地也會平一點. 我如何知道每一種不同token的價錢?因為其實我們每一位有電腦的人用blockchain這樣東西也能夠知道. cryptocurrency雖然不被任何政府或銀行管制, 但每一次交易其實也能用cryptography(密碼學)有行蹤可尋。
姜濤幣mirror 幣193幣我們同樣能夠check到. 姜濤幣用的這個 ‘BEP-20’ 是其中最常用的交易準則. 所以很容易看到candy創造出的數量和所有的交易. 當然持有其他 姜濤幣的人士身份或跟candy的關係我們根本不知道. 其他身份會否也是跟candy有所連繫幫她賺錢呢?
(speculative bubble=賭博?)
姜濤幣 不是第一個用名人創造的虛擬貨幣. 由2019年菲律賓拳手manny pacquiao直到原本只是一個笑話的Dogecoin, 到現在Elon musk用這個有隻狗頭的貨幣做他2022年上月球計劃的經費.
這樣dogecoin, 這個笑話就因為一些memes和名人在twitter發的一兩個tweet就紅了, 價值也同時提高了很多.
這就是虛擬貨幣最大的問題: 他的價值是跟著一個speculative bubble, 意思是一個貨幣 的價值不是因為那樣東西的內在價值,?而取決於當時有多少人那段時間覺得要買那集貨幣 令到牠的價值提高.
突然的價格上升下滑不像正常巿場走勢, 反而像 賭博, 因為一個Elon musk 的消息你可以賺好多或者蝕好多. 而如果加埋買的貨幣是和自己偶像有關的, 加上那種情感上的投資. 這更加像 賭博而對年輕人更加不好.
-the future like bitclout
4月頭幾十名最多follower的twitter帳號(Elon musk, Justin Bieber, lady Gaga) 突然在一個名bitclout的網站出現. 概念像 姜濤幣, 能購買自己支持的名人. 而像IG而社交平台形式運作.
除即收到的爭議是這平台的創作人是沒有經這些名人許可來創造他們的帳號.
是他們的粉絲給錢之持他們後, 他們的帳號有一個數目. 是要他們自己之後去領取. 與 姜濤情況相似.
之後很多名人有領取粉絲給他們的錢. 但亦有很多說會有法律上的行動.
其實這個賺錢social media賣的只是名氣,像fans club一樣. 但錢未必落到偶像袋. (news)
玩玩就可以. 賭博也可以. 真正投資一個人那裡, 這風險實在太大也是愚蠢.
像花姐所講: 不認同做法.
有時粉絲太着意你好像做這個韓國愛的手勢. 但要了解在內國這個手勢動一動其實是錢的意思啊!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58483/【姜濤幣】姜濤、MIRROR被註冊為虛擬貨幣%20%20逾百人持有「姜濤幣」
https://www.hk01.com/即時娛樂/625650/姜濤幣-被炒至3400港元一個-花姐不認同做法-擔心中
網絡熱話密碼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評價
前幾集才討論過南韓無胸罩運動,南韓女星雪莉不畏眾人酸言酸語選擇做自己,沒想到14號的時候,她還是扛不住這些網路上的惡意攻擊,因此輕生。
南韓最近也因為這起事件,出現了要求網路實名制的聲音。南韓民調機構「Realmeter」的民調顯示,有七成南韓國民贊成網路發文實名制。希望有了實名制以後,因為必須付出暴露身分的代價,所以在網路上發言的人能比較謹言慎行。
但大家可不要一聽到網路實名制就覺得說「那是中國用來監控人民的系統」。其實南韓才是全世界第一個實行「網路實名制」的國家,因為早在2008年的時候,就發生了女星崔真實,受到網民攻擊,走上絕路的悲劇,所以想藉這項法案防止網友惡意散播謠言,也就是俗稱的「崔真實法」。
這個網路實名制從2008年11月開始實行,法律規定只要是每日訪客超過10萬人次的網站,都必須要實施實名制,當時有 135 家網站因此需要以實名註冊。但卻衍生出了很多問題。像是YouTube被點名之後,他們乾脆就關閉韓國分站的部分功能,引導使用者連到美國本站。甚至有的網站就乾脆不公布自己的瀏覽次數,搞得大家都不知道就也不用查了;而且政策說要實名登記,結果網路上不僅出現大量韓國公民姓名及身分證字號的清單,讓大家方便申請帳號,更出現「韓國身分證字號生成器」這樣的外掛,只要輸入韓國人的出生年月日,就能自動生成身分證號碼。真的是防不勝防。
2011年,韓國入口網站Nate以及當時韓國最大社群網站Cyworld還因為遭到駭客攻擊,有大約3500萬的使用者個資被盜,超過當時韓國人口的一半喔。同年底,韓國遊戲公司Nexon服務器也被駭客入侵,1300萬名使用者個資再度流出。姓名、生日、電話、住址、電子信箱、密碼及身分證號碼全部被看光光。雖然可能很多人會說這不過是技術性問題,現在科技這麼進步,多一些配套措施跟安全防護,應該是不至於一直被盜個資。
不過網路實名制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箝制言論自由」。
在2012年8月23日,經南韓八名法官一致同意,網絡實名制違憲。判決認為,網絡實名制讓言論自由受到限制,沒有韓國身分證的外國人難以註冊登錄韓國網站參與討論。而且原本實施網路實名制的目的要促進公益,BUT!網路實名制實行以後,網上的惡性言論和非法訊息並沒有明顯減少,反而導致網友紛紛改用twitter、Facebook等伺服器在國外的網路服務,打擊到了國內網路產業,沒有達到原本預期的公益性。而且網路實名制原先的立法目的其實只要藉由追蹤使用者IP位置就可以達到,根本不需要強制實名認證。
台灣目前雖然沒有網路實名制,不過其實很多網路服務都要綁定手機、申請手機上網也都要雙證件,所以原則上使用網路都會有「間接實名認證」,前台匿名,可不代表後台追查不到。只要是刑責超過三年以上,警察就可以藉由IP去找到對方,就算躲在螢幕後面,還是收的到傳票的。
但這些網路霸凌的重點其實是在「霸凌」。網路只是工具,工具本身沒有對錯。像這樣的事件就是要能讓社會大眾學習到,在網路上霸凌跟現實生活中可能一樣會有嚴重的後果。
你對於網路實名制有什麼看法呢?
--------------------------------------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每週四晚間十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ㄉ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3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網絡熱話密碼 在 【網絡熱話】下城門水塘「乾塘」龜裂奇景如火星 - YouTube 的八卦
【 網絡熱話 】22年4月6日1、長洲人頭湧湧惹居民不滿質疑同銅鑼灣旺角有何分別2、無戴口罩大媽不斷亂按智能櫃 密碼 懷疑偷貨街坊見她逗留幾個鐘3、油麻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