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戰線【唔只游說官員議員智庫學者,科技公司龍頭取態都好緊要!】
請Retweet:https://twitter.com/joshuawongcf/status/1266285923500613632
一、Facebook行政總裁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岩岩接受 Fox News訪問,期間被問到點樣睇《港版國安法》,從來唔對香港議題作回應嘅佢,竟然首度開腔表示,話自己正密切注視香港局勢發展,尤其係Facebook希望可以搵到一條出路,喺落實「國安法」後,都繼續為香港人提供Facebook同埋WhatsApp嘅服務。
二、朱克伯格嘅呢一句,已經證明《港版國安法》一到,香港隨時有機會搞網禁同防火牆,就算政府官員點兜都好,至少科技公司已經有呢個疑慮。事實上,林鄭五月頭已經預告過話要加強網絡監控,而尋日通過《國安法》,第四條講到「中央人民政府維護國家安全的有關機關*****根據需要*****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機構」,而習近平2018年講到明「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
三、根據呢個定義,大陸「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日後絕對有機會係香港建立機構,到時網絡實名制、網禁、網絡審查、VPN刑事化,分分鐘有機會連Facebook、Twitter等都上唔到,而呢啲案例係大陸宜家現實咪發生緊。
四、無論特區政府點樣上國際媒體,講埋哂啲「只會影響1比99嘅人」、「相信(中国)政府,唔驚」嘅言論,企圖為國安惡法洗白,國際社會尤其係外媒同外商,對於國安法禍害完全係心知肚明,皆因佢地就係過去大陸政府推行國安法咁多年,其中一批最受影響嘅業界。
五、所以話,建立如同「祕密警察」嘅國安駐港部門只係第一步,連歐洲部分商會都睇得好透,講到明條惡法係中共全面接管香港嘅踏腳石,到時國安特務、駐港部門開到成行成市,香港正式成為「一制」。
六、正如上年九月羅冠聰 Nathan Law、敖卓軒、梁繼平、HOCC喺美國交流嘅時候,同當時仲做緊記者嘅何桂藍 Gwyneth Ho,都去過Twitter華盛頓辦公室同佢哋嘅公共政策總監交流;所以,我依家都積極咁聯絡唔同嘅科技公司龍頭,向佢哋解說《港版國安法》 有幾咁危害資訊自由,甚至引來網絡防火牆喺香港生效危機,呼籲佢哋關注事件,並就北京立法表態。
(圖為上年九月到訪Twitter華盛頓辦公室嘅合照)
#反對國安法 #保資訊自由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ERNEST案內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叱咤頒獎有咩咁好睇?」唔知幾時開始,當有人話要睇叱咤嘅頒獎典禮個陣,身邊有啲朋友都會用呢個問題嚟撻返你轉頭。我諗由無咗4台聯頒開始,香港人都逐漸少咗睇香港樂壇嘅頒獎典禮,我自己都唔例外。由細細個睇啲歌手上台講感言睇到跟住一齊喊,睇Eason同古巨基爭男歌手金獎到2010年因為版稅風波以致四台聯頒開...
網絡媒體定義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沈旭暉隨緣家書重溫:23條怎樣到來?】Brinksmanship Vs Brinksmanship
政圈不時流傳,北京「必須」林鄭月娥任內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這個「硬任務」,而隨著政府認受性越來越低、對選舉的把握越來越小,「反正無嘢好輸」,連基本法22條也被重新演繹,這風聲近日又再傳出來。
2003年,田北俊帶領自由黨憑藉關鍵少數,一錘定音拉倒23條立法,成為他今天建立「希望聯盟」的最大希望。然而時移勢易,北京要依樣葫蘆,恐怕很難再守君子協定:先公開諮詢,再讓民意醞釀,雙方動員,然後演出攻防戰,最後任由議案被多數民意以一切手段拉倒。這一套遊戲規則,只適用於太平盛世,和一個尚有點廉恥、說話算話的政府。但經過23條、特別是反送中一役,政府應該心知肚明,真的根據香港內部立法程序,就是少數派壟斷的立法會「夠票」,只要成為一場全民運動(而這是必然的),就會重演之前發生的一切,而且必然變本加厲。當然,不能排除政府「真心膠」,或一心「hae交功課」,這畢竟是23條立法的一個可能途徑。但恐怕以今天政府的厚黑指數,從種種跡象可見,可能會另闢蹊徑。
其中一個可能性,據說是實行全國性法律,無論是通過加入基本法附件三,還是宣佈香港進入緊急狀態。這本來風險很大,因為貿貿然實行全國性法律,基本上就是宣告對「一國兩制」的徹底不信任,國際社會自此怎樣看香港獨特地位,就誰也說不準;而北京從來是一個避險政權,一個動作換來可能摧毀香港這個白手套,未免不化算。但北京正構想一個論述,讓實行全國性法律之時,國際社會也無話可說,從而不影響香港的獨特地位,雙方繼續洗錢,只是香港核心價值蕩然無存,而這個劇本有一個關鍵字:「反恐」。早在2014年前,親建制學者就開始吹風,警惕香港出現「本土恐怖主義」,當時筆者曾嘗試駁斥,但苗頭已經不妙。到了去年開始,由港澳辦、特首到警方記者會,都不時以所謂「恐怖主義傾向」形容香港抗爭運動,項莊舞劍,意在公公,目的就是以「反恐」之名,把香港內部抗爭演繹為「一國」層面,從而合理化「國家安全法」一類「全國性法律」在香港實施。對北京而言,只要成功說服國際社會香港存在「恐怖主義」,足以和各國內部的恐怖主義相提並論,摸底得知他們不會強硬回應,這條路,自然最為方便,因為無須處理香港任何內部情況,無聲無息就完成。
另一個可能性更有「創意」,這要從近日港澳辦、中聯辦、特區政府批評郭榮鏗議員「違反擁護《基本法》誓言、公職人員行為失當」談起。在一個行普通化的地方,以民選議員拉布為由,說他「違反基本法」,原因是基本法列明立法會議員的主要工作是立法,這樣的邏輯,早已超越一般理解:須知立法工作包括代表民意反抗不合理的法律,在少數派壟斷的議會,代表多數民意的議員以不同方式表達意見,只是工作一部份,否則豈不是只能當橡皮圖章?但以上指控的重點,其實不是「郭榮鏗案」本身,而是以此作為突破點:假如上述邏輯成立,是否「真誠擁護基本法」,定義就不只是是否支持綱領性的一國兩制、是否支持港獨或自決,而變成了是否支持、甚或行動有否違背基本法的每一條條文,而且「支持」、「違背」一類演繹,都是按「唯心」的中國方式解讀。假如下次選舉,DQ主任問所有候選人:「基本法列明23條立法是憲政責任,不支持23條立法就是不真誠擁護基本法,請問你是否支持23條立法?」假如厚顏無恥至此,即使是田北俊親自參選,也足以被DQ;而假如勉強以語言偽術選進去,到了審批23條立法,反對又是DQ下場,技術上,只能不斷提出修訂。在太平盛世,這樣行事自然很荒謬,但假如這能同時解決「反對派奪權」和「23條未能立法」兩大危機,對政權的誘因,卻是巨大的。
還有一個可能性,就是目前方向這樣:即使沒有表面上的23條,香港人2003年對23條的憂慮,已經絕大部份成為現實,而且猶有過之:社交媒體分享個人立場會被批鬥、被解僱,參與合法遊行示威會被前行政長官牽頭的「篤灰網」公審,罷工會被秋後算賬,企業要天天表態、並懲罰政治不正確的員工,教育工作者的言論自由被嚴密監控,捐款變成洗黑錢,網絡上分享新聞也會被《公安條例》控告「煽動」……這時候,香港人才如夢初醒,《基本法》雖然保障香港人的言論、集會、遊行、示威、罷工權利,但只要政府援引、曲解古法、或借用其他條文「執法」,這些自由已經一律「依法失去」。對政權而言,今天拘捕幾人、明天在監獄私刑數人,大眾已經麻木,而且不容易激起大規模反彈,國際社會也不會留神,但數年下來,一切早已明日黃花,變成了另一個香港。這種不給予外界明確endgame、卻分拆endgame天天上市的伎倆,在權謀角度,不得不算「高明」。
北京以上為23條立法的可能性,目的都包括避免國際社會有最激烈反應,為了確保變天後的香港繼續被國際承認為不同中國大陸的實體,而又不給予單一藉口香港人像2003年、2014年、2019年那樣大規模動員,也不希望議會抗爭再次發揮功用,這些都是現實主義博弈的典型brinksmanship策略。要回應brinksmanship,自然要知己知彼:
- 香港不是新疆、西藏,畢竟資訊透明,香港人必須向國際社會說明,香港的抗爭並非恐怖主義:定義上這屬於學術問題、另文再敘;方法論上可多與各地同期發生的抗爭比較(同期差不多有20國發生類似大型抗爭,無一被列為恐怖主義);行動上必須保留大量證據,證明香港警察的暴力才是不成比例的暴力;文宣上要證明「全國性法律等於香港endgame」,因為足以影響各國在香港的戰略利益。這是國際線最重要的工作。
- 要回應溫水煮蛙策略,但又要市民保持希望,議會路線的朋友,應該有兩手準備,當DQ局限於案例,未改變權力結構,則要安排大量Plan B;當DQ針對整個陣營(例如「反對23條就不能選議員」),則必須及早製造文宣,向全港市民、全球受眾講解,這也是等於香港endgame,並以現任議員維繫一個國際認受的民選mandate,保留元氣。
- 當上述情況出現,移民潮也肯定隨之而來,屆時重點是希望離開的香港人不要獨善其身,在海外也可以維繫香港人身份認同,繼續用不同方式凝聚起來。「移民成為廢老」和「走到海外成為diasporas心繫香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但經過過去一年的洗禮,要放棄一切,談何容易?
沉著應對,從來是香港人的強項。
沈旭暉,壹週刊,2020年4月17日
網絡媒體定義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敢醫敢言鍾南山,始終站在防疫最前線
【這次從武漢發跡的新冠病毒,大陸呼吸病學專家,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的鍾南山,率先披露了病毒會人傳人的事實,並呼籲大眾不要前往武漢。抗疫至今一個月,鍾南山認為,湖北跟武漢仍是高危險區,武漢的人傳人的風險尚未解除。他也呼籲醫院必須徹底將流感病患跟新冠肺炎患者分流,避免交叉感染,增加病毒傳播機率。鍾南山之前接受外媒專訪時,談到吹哨者李文亮醫師,不僅盛讚他是英雄,還忍不住紅了眼眶。原來鍾南山對於李文亮的際遇感同身受。回顧2003年SARS爆發,當時已經是大陸呼吸病學專家的鍾南山,負責收治重症患者;但當時高層希望"報喜不報憂",要求他對媒體說"疫情已經獲得控制",然而鍾難山並沒有這麼做,而是坦承的對媒體說出實情,繼而扭轉了中國政府從隱匿到公開的作為。鍾南山在大陸民眾的心中,不僅醫學精湛,人格魅力也備受推崇。他曾說,疾病對人類生命的威脅,就是他堅持工作的動力。】
{內文}
2003年,一種不明原因的致命病毒,在大陸全境迅速擴散,它們神出鬼沒 又揮之不去,讓人們內心充滿著對疾病的焦慮和未知的恐懼,從那時候開始,鍾南山這個名字逐漸為公眾熟知。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
不是很知道現在的病源,基本只知道一點,第二這是怎麼傳播的,也不是很清楚
在哪裡來的源頭?都不是很清楚,怎麼醫治?也不會
2003年的SARS如是。2020年的新冠病毒亦如是。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這個實際上是有些升級了,它的傳染性啊,因為它現在已經存在有人傳人,同時醫務人員也有傳染了,所以這個是要提高警惕的,我的總的看法呢,就是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
在疫情最危急的關頭,鍾南山再次站上抗疫最前線。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他是中國的英雄,我也同意,我非常以他為榮,他在12月30號就告訴人們真相
鍾南山對李文亮的殉職格外有感觸,因為2003年SARS爆發初期,當時高層也企圖要他"封口"。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
當時上面提出要求說希望我們要配合,還有就講了下,現在我們病情得到了控制,怎麼怎麼,我當時心裡頭很不舒服,後來有一個記者問起了一些事情就是,你們覺得這個病真的能夠,已經得到了控制嗎?後來我就忍不住了我就講,我說根本就沒控制,現在還在傳染怎麼叫控制呢?頂多就是把一些病人隔離起來,是得到了一些遏制吧,完全不是控制,所以那一次我很隨意的講出來以後,結果第二天所有的媒體都報導了,我還不知道有什麼後果呢
鍾南山的敢言,迫使中央應對SARS的態度,從全面封鎖到透明公開,鍾南山的敢醫,讓他一直站在治療SARS重症患者的第一線。
(鍾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
實際上我是得過一次在3月5號,因為過於疲勞連續38個小時沒休息,過於疲勞以後就發燒了,要是那個時候說鍾南山得了非典,可能對社會影響更大,所以我就沒說,後來在家治療,我自己的判斷,因為我對這個病熟悉了,我估計我就是個普通肺炎,結果總共就五天,第五天我一查,沒了,我證實我是對的
在抗SARS那一年鍾南山67歲,在本該退休的年紀,他卻扛起了重擔。如今他83歲 新冠肺炎爆發後,鍾南山就沒有停止過步伐,臨危受命接下防疫重任,還親自實地了解疫情,面對武漢截至目前這場病毒阻擊戰,鍾南山呼籲說,危機尚未解除。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80%的病人在武漢,95%以上的死亡病人在武漢或者武漢周圍,所以武漢現在看起來就真正的停止人傳人,還是一個進行時,也就是說如何把正常人和病人分開,這是一,第二個把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分開這是二,這兩個問題非常迫切,你這兩個問題不解決老是混在一塊,人傳人 不會停止
鍾南山表示,將正常人和病人分流極為重要,否則人傳人的問題不能解決,醫護人員也時刻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從開始對新冠病毒宣戰以來,鍾南山時不時就要出來說幾句話,因為對病患跟患者家屬來說,他的話有如定海神針,能安撫民心 穩定民情。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我的動力來自哪兒,就是疾病對人的生命的威脅
出生在醫生世家的鍾南山,不儘醫學專業令人景仰,誠實勇敢的人格魅力也讓他備受尊崇。
(鍾南山/大陸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在哪邊啊,21床在那邊,欸好好 楊紅啊,唉呀挺高的個兒啊,學習是我最重要的了,因為現在我遇到的問題很多都是未知數,像每個星期的網絡查房,我們查房的病人不是教學啊,不是說已經知道他是什麼病,完了給大家講怎麼思考,而是這個病人進來了以後,有很多疑難病人來了以後,檢查都出來了,但是還不知道是什麼病,拿出來討論,我也不知道,所以每次對我來說都是一個挑戰,都得要學,現在我看門診也是個挑戰,都是很困難的病人,我還得去學,科研就更是這樣了,最大的希望不要滿足現狀,要不斷地探索,年輕的醫生永遠不要滿足,不要滿足於現狀,我們中國的病人太多了,病種太多了,所以很多是沒有被發現的是我們要發現,我們要定義,一直到現在我還是抱著這樣的一個想法,一方面當然是傳授,但是很重要一個就是發現 還有創新,我想對醫生來說,應該有這樣的一個指導思想才能夠進步,中國的醫學才能夠進步,父親給我留過一句話,他說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能夠給這個世界留點什麼東西,那他算沒白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wy76ND6WA
網絡媒體定義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評價
「叱咤頒獎有咩咁好睇?」唔知幾時開始,當有人話要睇叱咤嘅頒獎典禮個陣,身邊有啲朋友都會用呢個問題嚟撻返你轉頭。我諗由無咗4台聯頒開始,香港人都逐漸少咗睇香港樂壇嘅頒獎典禮,我自己都唔例外。由細細個睇啲歌手上台講感言睇到跟住一齊喊,睇Eason同古巨基爭男歌手金獎到2010年因為版稅風波以致四台聯頒開始無咗之後,我會覺得呢十年嘅香港樂壇喺網路普及嘅情況下係經歷改朝換代嘅變化。
喺呢條片,我想以一個觀眾身分分享一下2020叱咤樂壇頒獎典禮有咩咁好睇。
叱咤嘅頒獎典禮我由識聽歌開始已經有追,由03年嘅古巨基回歸樂壇感動講出「我最鐘意唱歌」,到陳奕迅攞過十次男歌手金獎同埋連續9年攞我最喜愛男歌手。我每次睇頒獎禮都好想睇到自己鐘意嘅歌手唱live,睇得好感動又肉緊。但大概去到一個位因為版稅問題有啲歌手唔可以4個台嘅頒獎典禮都出席到甚至攞到獎嘅時候,我就開始少睇咗。直到今年2020年尾,我返到嚟香港,緊貼住我聽嘅係一堆廣東歌,係唔單止一個歌手嘅歌,有林家謙、JER 柳應廷、Jace Chan陳凱詠、等等唔同歌手嘅歌,我突然覺得香港樂壇好似比起以前多咗好多好嘅歌同歌手。
再睇埋2020叱咤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我就發現2020嘅樂壇比起以前真係多返好多色彩。
第一大重點我覺得係因為2年前嘅全民造星造就返香港人嘅偶像出嚟。呢個電視節目唔單止令人與人之間多咗連繫同話題,仲令到一班香港人鐘意返本地嘅嘢。喺樂壇歷史嘅男團入面,除咗Boyz好少少有好多一出嚟都比人狠批,就算自己鐘意男團與否,MIRROR確實成功打入香港樂壇,坐擁一班fans。其實姜濤嘅歌同埋人都攞獎相信大家都唔會意外,因為第一個意想不到攞呢個獎嘅歌手早在2015年已經出現,吳業坤攞我最喜愛男歌手已經係樂壇因為網絡而開始改朝換代嘅分水嶺。當年我仲好記得SNS開始普及,而坤哥係少有用SNS都用得多嘅歌手,因為呢個獎年年都係投票選出嘅所以森美喺15年頒獎嘅時候都講過一段經典嘅說話:
所以15年同16年坤哥連續攞呢個獎除咗係「民意」,仲係話比其他歌手同佢哋嘅fans知道個世界已經唔同咗玩法,跟唔上就好快被時代淘汰。而呢個亦都係我認為嘅第二大重點嚟㗎。喺網絡時代當道嘅世界,全民造星誕生出嚟嘅人贏到人氣贏到口碑,所以姜濤攞獎只係再一次話比大家知時代已經唔同咗。而森美喺頒獎嘅時候都講出一啲類似嘅說話。再者,我認為當晚姜濤嘅歌藝已經好過某部分出道以久嘅歌手。
第三我會覺得係香港今年嘅樂壇多咗唔少高quality嘅歌曲比大家揀,再加上我哋喺網絡都會搵一啲啱自己嘅歌嚟聽,變相就算係一啲非主流嘅音樂都比以前剩係大眾媒體操控曝光個陣多咗唔少曝光率。我哋多咗好多渠道去接觸不同嘅音樂。我自己就認為林家謙嘅曲同編係Canton pop入面有自己風格,而佢幫陳奕迅作嘅《是但求其愛》加埋小克嘅詞我會認為係陳奕迅久違嘅廣東歌神作。當然除咗林家謙,好似Serrini同Perse呢啲非主流嘅音樂人都能夠打入大眾嘅耳仔入面。因為時代改變,新人多咗機會曝光,唔同嘅音樂人都可以有自己嘅平台製作,可以話有種難得一見百花齊放嘅感覺,多咗咁多人討論本土歌手同作品已得係一件值得開心嘅事。
最後我想話,其實每代都會有每代嘅明星。因為時代嘅轉變,每代嘅明星定義同感覺同會隨時代改變。好似我係90後,就嚟30歲,以前聽極都係陳奕迅古巨基個啲,再多啲都係張敬軒陳柏字。上一代個啲明星係張國榮、梅豔芳,講到陳奕迅上一代嘅人都覺得比下去啦。所以其實無得咁樣比,大家要接受時代嘅轉變,欣賞返當代有份努力嘅音樂人。當然以前嘅歌手好重視唱功同台上功架等等嘅專業態度都好需要被重視,不過呢啲嘢都係每人有自己準則,比起無人再討論廣東歌,多返咁多人關注已經係一件好事。
唔好再問:「叱咤樂壇頒獎典禮其實有咩咁好睇?」不如今年比啲時間去留意下聽下新嘅作品,下一年再去投票比你鐘意嘅歌或者人啦。有得嗌下點都好睇啦啩。
每天關注我的9UP狀況: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5eI-NEwvoo/hqdefault.jpg)
網絡媒體定義 在 Joy Yu Youtube 的評價
Tyson Yoshi ,香港獨立創作歌手。在傳統媒體中你可能(還)未聽過他的名字,但在網絡上他已紅遍天,Spotify 歌曲串流量、Youtube 頻道觀看次數超過1千萬次,當中《Christy》流量已超過3百萬。在過去兩年更已在香港和台灣舉辦過迷你演唱會。
數月前,SWAG HAIR 找來了髮型師Jim Tse 為Tyson改變形象,這次專訪我們一改固有形式,特意安排了Jim 訪問Tyson。
Tyson歌曲風格多變,好奇問他如何定義自己的音樂風格,他說從來不會為自己做任何定位。
「我不會刻意定義自己的音樂風格,只要我喜歡的音樂我就會去做。即是...Tyson Yoshi 的音樂就是Tyson Yoshi 的音樂。」
在今年Tyson 推出了第一首廣東話單曲《Growing Up》,在香港受到更多的注目。問到同時以年輕聽眾、歌手的身份去看香港音樂這兩年的改變。
「最大的改變,我覺得非主流已經變成主流」
-
想詳細知道更多有關Tyson 專訪內容、他的髮型轉變,請立即觀看影片
-
Producer & Director: Joy Yu@SWAG HAIR
Talent: Tyson Yoshi
Hair cut & styling: Jim Tse
Hair colour: Kim
Hair product : Vamph Grooming Prestige Pomade, Zentryo Root Lifting Spray
Makeup: Lavinia Tang
Styling: Syan Leung
Wardrobe: SVG.Online
Photography: Daryl Yu
Photography assistant: Jasmine
Post production: Joy Yu, Tim L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cCJcsqn2Lk/hqdefault.jpg)
網絡媒體定義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評價
混合戰與認知戰是什麼?
首先,先說明混合戰和認知戰是什麼,這個名詞曾出現在 2019 年國防大學軍事共同教育中心上校教官黃柏欽發表於《國防雜誌》的〈戰爭新型態-『混合戰』衝擊與因應作為〉一文中。文章中提到,混合戰呈現當前資訊、科技時代的戰爭模式,運用混合與創新、不對稱的戰術、戰法,破壞目標國政經穩定與城市發展,攻擊新聞及言論自由弱點,造成受攻擊目標的挑戰。」而霍夫曼(Frank G. Hoffman)所著的《二十一世紀衝突:混合戰的興起》(Conflict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ise of Hybrid Wars),對混合戰的定義如下:未來的對手更加聰明,並且鮮少將自己限縮在他們工具箱裡的單一工具。傳統的、不規則的和災難性的恐怖主義挑戰將不會是明確、清楚的樣態;他們都將以許多形式呈現。戰爭模式的模糊,誰參戰的模糊,以及使用什麼技術,產生廣泛多樣性與複雜性,稱之為混合戰。
而在國防安全研究院所發布的 2020 中共年報則指出,未來在灰色地帶衝突中,共軍戰略支援部隊將扮演重要角色,共軍網絡系統部效法俄羅斯對波羅地海國家遂行的資訊作戰模式,進一步運用體系融合與軍民融合,網路作戰自身單位與外圍團隊,結合心戰基地,推展運用網路戰搭配認知戰的混合戰。
因此我們可清楚明白,面對認知戰、混合戰,台灣所要應對的壓力有多巨大。
面對中國對台的資訊作戰
自上任以來,我就很關心中國對台的假消息作戰問題,特別是國安局的應對方式。去年 7 月國安局增列了「協調整合、部署執行對境外敵對勢力爭議訊息應處有關事項」這項工作職掌;調查局也成立了資安工作站,針對防範中國透過假訊息擾亂台灣社會民心、讓台灣社會產生懷疑民主制度的意義這些認知作戰行為,便需要檢視有加強整合假訊息情蒐的執行效果。
根據台灣民主實驗室去年 11 月發表的研究,其中有一項研究發現是:代理人積極參與了中國的資訊作戰。即使其中一些攻擊是由中國發起,但仍有許多代理人放大了這些攻擊。這些代理人扮演聯繫台灣當地製造者或散佈者與中共的中間人角色,使得資訊攻擊的發動者與實際製造或散佈者產生了脫勾的狀況。
中國分別在 2020 的台灣總統大選以及武漢肺炎爆發期間,發動一連串線上與線下的資訊攻擊。此報告依據攻擊者的資本和動機,將中國的資訊作戰者分成四種不同的類型,並根據其在模型中的位置,將其攻擊分為四個模式:外宣模式、粉紅模式、內容農場模式、與協力模式。其中,又以「內容農場模式」和「協力模式」所產生的傷害較前兩者來得大。
國安局對假訊息的工作成果
像是最近的鳳梨事件,中共說台灣出口給他們的鳳梨有蟲害,但台灣農委會請中共拿出證據來,他們也拿不出來,但他沒使用官方發聲、協同媒體、網路,四處抹黑栽贓,這就是一種很經典的認知戰,國安局長也相當認同這就是一種認知作戰。
而去年質詢國安局時,我也要求提供過去一整年的完整的報告,告訴我們已經查到了哪些?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未來又有哪些相關工作的規劃?我們應該是哪些部會、單位主責處理?今天我們有可能面臨醫療衛生方面的假訊息、也有可能像是現在的農業假訊息,這顯然是跨部會的問題。
國安局長回應說,兩岸事務的主管單位,最主要是陸委會,但也可能和政戰、軍事有關,所以也涉及國防部。
我知道國安局在去年有關假訊息的情蒐和研究有一些初步的結果,掌握了重大假訊息事件、散佈嚴重性和重要節點。那是不是有可能,創造一個跨部會整合的平台,來討論看看這個應該如何處理,可能部會互相支援,且一定要有一個專責的部門!處理橫向的聯絡與垂直的澄清,不分藍綠、部會,一起處理中共的認知作戰問題,面對認知戰的抹黑,可給出客觀的事實、科學的數字,快速澄清,避免認知戰的假訊息滲透台灣。
國安局長回應我,會提供這些清楚的資訊給相關部門。
我也再次提醒認知戰的重要性,「認知作戰」就是改變人的想法,且是用假的資訊去改變大眾的想法,讓你聽、看,但所見到的是他們想引導的錯誤資訊。境外敵對勢力透過這樣的做法,來分化破壞台灣的民主社會,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開始領略這樣的痛苦。
此外,「溯源分析」很重要,需要了解背後的指揮單位,比方是武警、共青團等等。如此一來才可以找到關鍵人、斷其行為節點。
比方說,民主實驗室研究報告提到的「粉紅模式」,不同於中央發動的攻擊,是由地方性愛國人士或小粉紅製造訊息。雖然和中央無關,但是粉紅模式可能會和地方的民兵和武警有關。有許多武警會加入群組,甚至有教戰守則,包括低級黑、高級紅、反串等教程,有時候會在微博試水溫,再將訊息加以改製、放入粉絲頁或社團散佈,甚至自己經營粉專。這也顯示了中國會使用的資訊戰特色,也就是主導者是會是不同系統、不同單位,便會需要國安局能夠進一步分析出主導者是誰?
提出中國對台灣假訊息的行為模式預判的重要性在於,在能掌握來源後,甚至可以進一步看在某些重大事件發生時,比方一月底、二月初美國軍機在我西南空域活動,或者最近兩會期間,中國對台假訊息的發動者和發動方式,而可以提前截斷這些假訊息的發動,或者截斷其節點。
中共勢力協同在地的認知作戰,我和台灣基進一直都在抵禦頑抗的第一線,但我們永遠以抵禦這類欺侮為優先!置我個人名譽於度外。
台灣加油
2021-03-18,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國安局 陳明通局長。
===============================
【烏日服務處】
地址|臺中市烏日區中山路一段525號
電話|(04)2337-738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沙鹿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沙鹿區中山路537號
電話|(04)2662-091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霧峰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霧峰區文化巷57號
電話|(04)2330-56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大肚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大肚區自由路148號
電話|(04)2699-890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服務處】
地址|台中市龍井區中央路三段169號
電話|(04)2639-1163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龍井新庄聯絡處】
地址|434-006 台中市龍井區新庄街一段138號
電話|0917-191-058
【免費法律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周四 19:00-21:00
沙鹿─每週三 09:30-12:00、每周五 19:00-21: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龍井─每週三 19:00-21:00
霧峰─每週五 19:00-21:00
【免費長照 2.0 諮詢服務】 (需事前預約)
烏日─每週三 16:00-18:00
沙鹿─每週二 16:00-18:00
大肚─每週二 19:00-21:00
【3Q聽你說 委員服務時間】 (需事前預約)
大肚─週二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龍井─週三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烏日─週四 19:00-21:00(每週委員時間)
沙鹿─週五 19:00-21:00(每月一、三週委員時間)
霧峰─週五 19:00-21:00(每月二、四週委員時間)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訂閱3Q的Podcast → 3Q陳柏惟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3QTan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0xs3mQK-pc/hqdefault.jpg)
網絡媒體定義 在 Mobile01: 首頁 的八卦
Mobile01是台灣最大生活網站與論壇,報導範疇從汽車到手機,從機車到居家裝潢,還有相機、運動、時尚、房地產、投資、影音、電腦等領域,集合最多精彩開箱文與評測推薦 ... ... <看更多>
網絡媒體定義 在 台灣網路媒體的八大亂象 - YouTube 的八卦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jGBF7OQXzgJFDwrbzxtDrQ/join.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