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科學家霍金警告:不要再發展人工智能,有一天,人工智能會滅絕人類。
科學會不會吞噬人的性靈?十九世紀英國女小說家雪萊的「科學怪人」早已警告過了。英國人有足夠的哲理和智慧抗拒工具的誘惑,轉過來提防工具對人性的駕馭。
荷李活電影「二○○一年太空漫遊」,科幻小說改編,講美國太空人征伐木星,太空船的電腦忽然不再服從指令,那副電腦,名單叫HAL。為什麼是這個名字?有心人考證出來:HAL是IBM的前一個字母。六十年代末期,美國電腦公司就是IBM。所以電影和小說作者警告:再盲目崇拜科技下去,有一天,IBM會控制了美國。不是科學怪人的行政總裁,而是電腦本身,擁有了生命。
在全球網絡化的時候,文明世界轉向英國找尋答案,因為英國是哲學家的故鄉。但是哲學自從蘇格拉底之後,已經發展到極限。霍金有一次出席在劍橋大學的科學和哲學的論壇。有人提出:科技太過發達,科學怪人正在吞噬人類,我們的哲學家在哪裏?霍金說:二十世紀最後一位大哲學家是誰?是維根斯坦,維根斯坦只懂得語意分析。不錯,他對語意心理學和哲學的貢獻很偉大,但維根斯坦明白什麼是宇宙黑洞嗎?
維根斯坦也曾是劍橋的教授。本來英國的學術界,有君子協定,學者之間不可互相貶斥,但劍橋同一校內的學者可以。這一刻,人人沈默下來:哲學家的知識,已經不像牛頓那個時代。牛頓的物理學,羅素可以明白,自從愛因斯坦之後,科學家的知識,哲學家再也趕不上了。
就像中國水墨畫,自從張大千傅抱石之後,因筆墨工具所限,水墨畫發展到頂峯了。頂峯就是極至。哲學也沒有什麼新花樣出來了,但是科學,尤其天文學,還有。
這就是霍金的警告。假如希特拉先一步擁有了原子彈。科技只可以由聰明而心智善良的人擁有,不可以由愚昧的人掌控科技。好人不會盲目,好人不會縱慾,好人會時時有道德的警惕,而強人不一定是好人,強國也不一定如英國,是一個心智正常、思維平衡的國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超級歪 Supe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952742784879380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5.1 - 2021.5.8 👍感謝 衛城出版提供2本贈書 - ►本集語錄...
維根斯坦羅素 在 李怡 Facebook 八卦
世道人生:順勢而行,還是以理抗勢(李怡)
拜登上台,有曾經支持特朗普「圍中救港」的人,轉而稱頌拜登;也有反特朗普的人勸繼續批評民主黨的人,不要固執己見,至少看看拜登做得怎樣才批評。民主黨當權,現在罵拜登對香港有何好處?
納粹德國的罪行被揭露後有人質疑:當自稱上帝子民的猶太人慘遭屠戮時,上帝竟不施以援手,這樣的上帝,還值得信仰嗎?
哲學家維根斯坦說:如果上帝不給予如生存、財富、地位等任何好處,就不信仰上帝了,那他信仰的,不是上帝,而是好處。如果他因為有好處才信仰,那麼他實際上是被外在物質所決定的,這樣的人和動物沒有區別。
中國儒家所講的「理」與「勢」也如此。已故儒學大師徐復觀論《理與勢》,指出「理只有是非而無大小,勢則不僅有順逆而且有大小。」如果我們做事為人只憑勢,那麼遇到勢小於自己就恃勢欺人,而遇勢大於自己就會神消氣沮,張皇失措。他認為做人應憑心中的價值信念,憑「理」而不是順「勢」。
席捲全球歷久不息的疫情,使「時」與「勢」都從個人權利最大化的西方國家,倒向國家權力最大化的專權體制。
西方文明衰落了嗎?美國衰落了嗎?為何衰落?
羅素•柯克(Russell Kirk)在1953年出版的《保守主義的精神》中給出了獨特的答案:「美國衰敗的背後,始終貫穿着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美國的立國根基——保守主義精神正變得越發脆弱,作為繁榮根基的活水源頭正在枯竭。」
回顧美國歷史,不難發現,保守主義精神興,則美國走向繁榮,保守主義精神亡,則美國走向衰落。
甚麼是美國保守主義精神?柯克的經典著作指出,就是當初由一批清教徒在1776年通過《獨立宣言》而建立的立國精神。柯克總結出六個原則:一、相信有某種超驗性的道德秩序或自然法的主體,統治人類的社會和良知。所謂超驗,就是那些超越經驗和理性的、神明道德秩序。
二、尊重人的多樣性、差異性以及人性的不完美,拒絕激進主義、狹隘的平均主義或同一性。
三、文明社會需要法治,人人在上帝和公正法律面前才是平等的,其他一切平等的追求都會造成損害;要接受經濟結果的不平等,反對無差別的社會。
四、無私產,不自由:堅持私有財產制度,以及對公權力的警惕與限制。
五、尊重經歷歲月磨礪的原則、傳統與規範,尊重歷史,承認人類智慧有限,拒絕抽象的頂層設計和臆想的烏托邦藍圖。
六、強調社會的連續性,主張審慎與自然、自發的改良,反對激進狂熱的「大破大立」的變革。
保守主義的基礎,是由信仰支撐、也是自律下追求最大限度的個人自由。自律的意思是,人在追求自由時,要警惕人性之惡,必須有所節制。不是沒有邊際、沒有信仰的自由。
1953年柯克出版《保守主義的精神》一書時,已經覺察到保守主義會不斷受人性之惡的衝擊,甚至打算將書名叫「保守主義的陷落」。
上世紀6、70年代開始,美國的反歧視、反差別、追求平等的思想意識就在教育系統一路狂奔。大學培養的左青,一代又一代進入政府、媒體、大學研究機構、NGO、法律界,社會左傾似不可逆轉。全球化中的暴發戶國家,與美國的高科技公司及金融寡頭勾連,更是勢不可擋。
要順勢而行嗎?還是要以理抗勢?儘管理往往敵不過勢,但要相信自由是一個人存在的價值,強權永遠無法代替真理。在美國保守主義精神節節敗退的今天,它的價值反而更加彰顯。
維根斯坦羅素 在 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 Facebook 八卦
這事是真的。
但彭文正應該不會接受ㄅ。
《#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
#維根斯坦 博士論文口試時,羅素雖然大喊荒謬至極,但也同意和摩爾共同擔任口委,並同意讓維根斯坦取得了博士學位。
行禮如儀的口試結束之際,維根斯坦拍拍他們兩位的肩膀說:「別費心了!我知道你們永遠也不會懂。」隔年,維根斯坦正式在劍橋哲學系講課。
千萬別問為何一年可拿博士或論文上有沒有教授簽名這種事,那也許只能證明了我們和劍橋天才的差別。
──葉浩老師導讀
感謝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分享
▼導讀摘錄▼
https://bit.ly/3f5wPXR
--
#beyond05
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
限量精裝典藏版
博客來.誠品 雙通路限定發行
博客來(會員日) https://bit.ly/31guPIf
誠品 https://bit.ly/3fJorgs
維根斯坦羅素 在 超級歪 SuperY Youtube 的評價
https://www.facebook.com/Mr.SuperY/posts/1952742784879380
-
📣留言加分享本影片貼文就有機會抽《天才的責任:維根斯坦傳》一本。
🎉參加抽獎活動時間為期一週:2021.5.1 - 2021.5.8
👍感謝 衛城出版提供2本贈書
-
►本集語錄:
「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
-《邏輯哲學論》5.6
「衝撞這禁錮我們的語言牢籠是完全無望的舉動。只樣道德源自於闡述生命意義的渴望,它就不可能是科學,它所說的一切不會增加任何知識。但它呈現了人類心靈的傾向,對此我忍不住由衷敬佩,終其一生都不會輕蔑它。」
-劍橋大學演講
►本集關鍵字:分析哲學 | 數學哲學 | 數學原理 | 羅素 | 形式邏輯 | 真值表 | 使徒會 | 第一次世界大戰 | 邏輯哲學論 | 語言圖像論 | 神秘主義
►本集推薦書目:
維根斯坦《哲學研究》
Wolfram Eilenberger《魔法師的年代》
Bertrand Russell《贏得幸福》
【訂閱超級歪YouTube頻道,加入會員】
https://reurl.cc/R62Ly9

維根斯坦羅素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219 維根斯坦後期思想
1929年,維根斯坦重返劍橋,以《邏輯哲學論》作為論文,通過了由羅素和G.E.摩爾主持評審的博士答辯後,留在三一學院教授哲學,並於1939年接替摩爾成為哲學教授。1947年,堅信「哲學教授」是「一份荒唐的工作」的維根斯坦從劍橋辭職,以專心思考、寫作。
張錦青(中文大學哲學系主任)、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維根斯坦羅素 在 [轉錄] 世界上最牛的博士論文就應該是這樣的- 看板PhD 的八卦
1、最牛逼博士論文就是在還沒答辯之前已經發表在最好的期刊上,而且鑒於論
文很長,該期刊必須像小說一樣連載。
實例:張五常博士論文《佃農理論》,當年在JLE上連載四期。
2、最牛逼博士論文答辯就是答辯人一直在挑戰答辯委員會成員,直到問的這些
教授們緊張到恍惚以為自己才是答辯人。
實例:薩繆爾森的博士論文答辯結束後,答辯委員會成員之一的熊彼特(上世紀
最偉大的經濟學家之一)轉過頭去問另一位成員里昂剔夫(諾獎得主):“瓦西
里,我們通過了麼?”
3、最牛逼投稿論文就是讓編輯滿世界都找不到一個能看懂這篇論文的匿名審稿
人,最後只能發表,根本不需要修改的。
實例:SIMS1971年發表在《數理統計年鑒》上的論文《無窮維參數空間中的分佈
滯後估計》。SIMS寫完這篇論文後沒投經濟學雜誌,因為他顯然知道沒人看的懂
。於是投給了最牛逼的數理統計雜誌,結果編輯死活找不到審稿人,最後好不容
易湊合拉來一個,審稿報告是這麼寫的:“我真的不明白這篇論文在說什麼,但
是我檢驗了其中的幾個定理,好像是對的。所以我猜應該發表。”
其實以上三個例子,雖然非常值得人敬佩,但是,我以為最牛的博士論文與博
士論文答辯及博士論文發表都應該是維特根斯坦。維特根斯坦甚至還沒有取得任
何學位前,已經是世界著名的劍橋大學學術界公認的學術思想界的領袖人物。維
特根斯坦的學士論文是他的老師,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的大人物劍橋教授摩爾先
生與維特根斯坦一起散步時,隨手記錄下來的維特根斯坦的喃喃自語。在向劍橋
申請學士學位時,因為行文不夠規範,而被學校的學位委員會拒絕,摩爾先生利
用自己的學術權威地位再三為學生的這個學士學位去跑腿,終於成功。
維特根斯坦的博士論文是在一次大戰時,在戰營裏寫成的,僅數萬字。叫《邏
輯哲學導論》,出版時找不到合適的出版社,因為當時沒有人能夠讀懂他的這部
天書,因此出版商找到他的老師羅素,羅素自告奮勇,成為這部書出版的策劃人
,並且自以為是地為這部書寫了洋洋灑灑的序言。書終於出版了,但是卻遭到的
是學生維特根斯坦的一頓痛駡。說羅素根本就沒有讀懂他的論文。在那裏瞎寫一
氣。羅素聽了沒有脾氣,也不後悔自己的行為,天才人物就有這樣的個性。
維特根斯坦的劍橋博士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是由三個國際學術大師組成的:羅
素、摩爾、魏斯曼。三個人在答辯前一直漫無邊際地討論著維特根斯坦的博士論
文裏的問題。時間很長了,還沒有哪個敢開口問博士生維特根斯坦一個學術問題
。這時羅素開口了,他轉向摩爾說:“繼續,你必須問他幾個問題,你是教授。
”摩爾表示還沒有弄懂維特根斯坦的問題,這時維特根斯坦含笑走到摩爾與羅素
面前,拍拍他們的肩膀,笑著說:不要擔心,你們永遠都弄不懂這些問題的。博
士論文答辯就以這樣的方式通過結束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62.72
※ 編輯: Saverio 來自: 118.160.162.72 (05/10 23:35)
※ ybchen:轉錄至看板 NTUGIPO_PNSL 05/10 23:3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