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週刊》說動業務大軍從敲大單變撿小單
十一月中旬,正值年底消費旺季,我們來到聯強位於林口的智慧運籌中心。每天從這裡送出去的3C產品超過十萬件,當你上網買電視,最快半天產品便從這出貨,由聯強的車隊送貨到府,還包辦安裝服務。
杜書伍說的變革也從這開始。
「一張訂單可能包含十個產品,該怎麼依據銷售狀況調整位置,讓產品先放在近的地方,一起揀貨、出貨、上車,幾乎不需要人力,這牽涉到很多因素。」聯強運籌品質管理室資深總監林憲群說。
為了切入多樣、少量的物聯網產品,過去三年,聯強每年資本支出逾九億元,一大部分即花在數位化升級,甚至導入AI系統,試圖提升運籌中心運作效率。
#技術升級導入AI效率增4點5倍
運算範圍從進貨、調度產品,到車隊走什麼路徑速度最快,連各地不同消費者行為,也影響運籌中心所需要備貨的種類、數量。AI系統必須先根據區域、氣候、淡旺季等因素,即時估計不同市場所需的備貨量,提高配貨的速度與準度,以降低存貨的耗損。
現在,VR裝置、無人機等新產品也都由聯強負責配送、維修。以前聯強員工只須待在門市等客人上門,如今卻得為了安裝一台電視、走進消費者家裡,仔細到連進門脫鞋、襪子穿什麼顏色,都有一套SOP(標準作業流程)。
從大單到小單,即便服務複雜度大幅提高,但有了AI支持,林口運籌中心導入智能自動揀料系統後,出貨效率比過去提升了約四.五倍。
然而,為了切入新事業,技術提升只是基礎,更深層改變,則在人心。
「基層員工整天看的是current business(當前業務),這占他心力很大一部分,你跟他談未來,但他轉頭面對的是當下每一筆交易啊,你怎麼做?」杜書伍直接點出其中難處。
另外,三年前聯強看準雲端商機,經過兩年的研究、開發,投資一億多元打造雲端業務自動化平台,提供企業軟硬體服務。其中關鍵,就是如何說服員工,讓他們願意低頭撿小單。
「我們花很多effort(努力)在這上面,到現在都還在調整中,」聯強澳洲總經理王其勳說。
去年三月,聯強開始在澳洲推廣雲端業務,最先遇到的困難,就是業務思維難以改變。
以前聯強業務賣筆電、手機等規格品給經銷商,一筆訂單金額動輒上百萬元,完成一次交易,業績馬上入袋,但雲端產品的銷售模式,卻完全顛覆業務的工作形態。
王其勳說明,因為雲端服務大多採租賃制,原本的訂單變成按月付款,合約時間長達兩、三年,不僅單筆收入大幅降低,業務還得針對不同客戶需求,打造客製化產品,服務時間也跟著拉長,初期經營起來不只費工,還缺少成就感。「他們(業務員)很容易無感,因雲端業務是細水長流,好像對業績貢獻沒什麼感覺……。」
#單位分拆改組銷售品項多一倍
為了讓業務人員動起來,聯強從KPI(關鍵績效指標)改起,從過去看重訂單金額,改成每位業務可帶進多少終端用戶,以及潛在用戶量等指標,並在原本的團隊外,另外建立新的業務團隊,由他們扮演先鋒,專心推廣雲端產品,將經驗傳授給其他業務,加快新事業成長速度。
如今,雲端業務雖然占聯強澳洲分公司營收不到一%,但過去一年多來,每月營收都呈現倍數成長,截至今年六月,終端用戶數已達四十四萬戶。也因為產品組合逐漸優化,根據富邦投顧估計,今年聯強獲利可望達到四年來新高,每股稅後盈餘(EPS)上看三.六元。
身處變化快速的電子產業,杜書伍坦言,「壓力是很大,但這也是電子業迷人的地方。」因為,有變化,代表有新機會,為了跟上趨勢,聯強也必須像拳擊手一樣,隨時根據市場反應、調整策略。
如,有鑒於物聯網時代的客戶需求更多元,他連組織規畫都跟著變。
去年底,聯強將原本「產銷合一」的電子元件部門,改組成產品、業務單位獨立運作,各自專業分工。如此一來,產品單位就能和不同業務單位合作,幫業務在既有客戶群中,開拓更多商機。
但,對看遍產業三十年來變化的杜書伍來說,眼前已沒有猶豫空間。
「(產業)絕對不是一夜之間翻轉,你不要在那邊睡覺,別人都冒出頭了,還想說時間還早啊!等你再打盹一下的時候,人家早就長大了 。」
聯強的經驗證明,CEO推動變革,最難不在看見趨勢,而是如何放下舊思維,從細微處著手,將改變執行到底。
↩️↩️轉引自商業週刊No.1567期
http://archive.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StrId=6594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6的網紅陳麗娜,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輕軌分兩系統決策應究責,委外經營要有績效 市議員陳麗娜今(2)日於二階輕軌專案報告質詢時表示,同樣是輕軌,一階、二階卻採用不同系統、不同車輛,造成未來營運及維修的困難、增加成本,當時的決策應予檢討。二階輕軌的大順路段暫停,C32到C37仍持續施工,圍牆打開後捷運局務必要做好前鎮、苓雅社區縫合。此外...
維修kpi 在 林于凱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八卦
高雄需要懂政府問題、也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我是時代力量三民區市議員候選人①號林于凱。我是老高雄人,河濱國小、三民國中、中山大學,當兵在岡山裝甲 564 旅,當完兵後從事海洋及漁業研究,後來高考進入高雄市政府服務,在高雄的歲月超過 30 年。
愛海,喜歡溫暖的人情,所以一直就在高雄。高雄,在我眼裡,是得天獨厚的,從海邊,到山上,只要 15 分鐘的車程;從城市,到農漁村,只要 40 分鐘。高雄這樣優質的天然資源條件,卻被漠視及忽略,長期只被當作石化重工的生產基地。
高雄,在產業發展的軸線上,就業機會在工業、製造業的比例偏高,而小生意的餐飲業、零售業在近幾年因為景氣不佳、勞工口袋淺,受到不小影響。在跑行程的過程中,很明顯感受到小店家對於民生議題的關注,期望有人能夠帶來改變的迫切。
【#政府中的弊病】
小店家所感受的無力,其實可以從一些蛛絲馬跡看出端倪。
我在 2013~2016 在高雄市政府期間,因為負責跨局處的統合工作,很明顯感受到局處間本位主義的嚴重。有次辦理接待外賓行程時,剛好巧遇文化導覽的志工,當時志工的抱怨是:「明明自己是文化局的導覽志工,但是要去報名總圖導覽志工時,卻因為不同主管機關,而得從頭來過。」即便同屬於文化局的文化公車及文化遊艇,因分屬不同科室主管,橫向連結也沒有做好,彼此沒有互相搭配成套裝行程,殊為可惜。
後來,我本來主辦的跨局處統合工作,因為當初與國外簽定備忘錄的副市長離開,環保局長也接著離開後,人事變動讓政策轉彎。我認為,既然原先堅持的政策重要程度被打折,不如離去。離開市府兩年後,在去年接下時代力量高雄黨部執行長一職,更加頻繁地接觸高雄在地創業的青年,結果,他們跟我說的問題,也很雷同:「有 4 個局處在提供新創團隊的空間使用,但彼此間不合作。」
以集盒 KUBIC 來說,因為新創輔導單位、場地管理單位不同,對於新創業者需求理解不一致,導致新創進駐廠商的群聚效果有限。領取政府補助的新創團隊,因為要滿足市政府的 KPI,變得綁手綁腳,難以即時根據市場需求作對應調整,反而是獨資不拿市府補助的廠商靈活度比較大;再來,市府一方面讓未成熟的青創進駐,一方面又為了達成短期的績效而導入一些同質性高的已成熟國外品牌,結果當然是本土青創不敵對手。一年之後,原本進駐的新創團隊帶著失落,紛紛退出集盒 KUBIC 園區。
「高雄對於青創環境的營造,不是很友善。」不少青年創業者這樣跟我說。
我一直在想,如果真的當選,我能協助什麼?
每個產業類別,都有自己獨特的問題,如果是一名議員,沒有行政資源在手,能做的,優先要做的,會是什麼?
這幾年,我拜訪了蠻多的產業人士,包含在地商圈、資訊業、網路行銷、遊艇業、餐飲業、金屬加工業、農漁業、文化產業、旅宿業、批發零售… 等在地業者,向他們求教,我得到一個共有的答案:生產方式及商業模式,應該要調整了。
【#產銷模式的改變】
如果在生產、倉儲、物流程序中,加入資訊管理或是整廠的智慧化管理,能夠協助廠商提升毛利,增加員工的待遇,但必須先投資一筆設備更新或整廠規劃的費用。台灣有智慧管理的技術,但也要遇上願意更新的老闆。而通常老一輩的經營者,會趨向保守,希望能夠以現有的生產及銷售方式,維持現有營運即可,有些準備交棒的二代經營者,則會比較願意嘗試新的生產方式或商業模式。
不管在政府也好,民間企業也好,要能夠導入新的模式,才有改變的機會。當然在過程中要突破,必須有一段的試驗期、與具有新視野及跨領域概念的人才進行合作,才有可能產生質變。政治的改革也是如此,我之所以想投入這個不孰悉的領域,就是希望能夠從政治的影響力上,讓原本只有「好野人」能夠舞的政治舞台,能夠有懂得一般市民生活艱苦的人進入,真正能夠從市民角度出發,來檢視市政預算分配及施政重點,是否有用在改善以上所述的問題上。
我的優勢,在於「基層出身,曾經在市政府工作過」。所以,我對基層勞工同理,也對市府問題理解。市民期待的,應該不是只有點出問題,而是能設法提出解決方案的人出現。比起套一個國外架構在台灣體制上,我會切入的點,是從國外好的案例中,看出適合台灣政府制度及社會文化的可參採之處在哪裡。
【#海洋視角的延伸】
比方說,荷蘭跟台灣的土地面積都很有限,但荷蘭能夠走向技術輸出導向的產業模式,並且長期培養來自東南亞的學生,讓這些學生學成歸國後,想到有相關的技術需求,就會回頭跟荷蘭買。這是一個放長線釣魚的做法,高雄自詡為台灣的南向基地,就應該好好整合高雄大專院校的資源,以新住民二代的關係做基底延伸,去好好拓展海洋國家的海洋軸線。
海洋軸線,也包含我認為高雄應該大力推動的海洋休閒及遊艇產業,以具備彈性的碼頭設計及簡化的靠岸手續,讓外國的遊艇能夠進港。據遊艇業的朋友說,每年從高雄港外經過的遊艇有上萬艘,其中僅有不到 10% 的遊艇能夠進入高雄港停泊。一來是由於船舶席位不足,而來靠岸的手續麻煩,因此阻絕了來自海上的經濟。
難道不知道,這些上千萬、動輒數十億的遊艇玩家,進到高雄就是龐大的消費力?!包含遊艇周邊設備的開發、維修所需的零組件、深度高單價的旅遊行程、餐飲的需求,從海上到陸上的整體性消費安排,結合國際會展中心發展出具備吸引力的季節性特色會展,讓來台灣洽商的高階商務人士,能夠攜家帶眷在高雄體驗海上的休閒活動,體驗高雄的農(漁)村文化、原住民部落風情,甚至延伸到小琉球、澎湖進行離島觀光。
【#青年生育的難題】
產業環境的提升,很重要,但是,我們也必須務實地看待,在薪資偏低的高雄就業環境中,有沒有可以先做,讓年輕人減輕負擔的政策?
有的。這一年來,跑行程中聽到年輕家長共同的反應:生育的負擔相當沉重。因此,很多年輕人生育後,手邊不多的資金都被綁在兒童的學費、註冊費、餐費(點心費)、學雜費… 等種種的育兒費用上,造成年輕人的消費力薄弱。對於這一塊,賴清德把錢拿去補助私幼,要讓私幼朝準公共化的方向前進。但我是認為,私幼接受補助來辦理半吊子的公共化托育,不如健全學校及社區公共化的托育服務。
現階段因少子化,許多學校的教室都空出來了,因此,盤點學校的閒置空間、提升公幼教師的配額,讓學校內增加公共托育的班級數及收托數,提供家長安心、平價有品質的育兒環境,這是可以去突破的。學校有空間、有師資,缺的錢,不是正好用補給私幼的經費來補足嗎?
除此之外,落實勞動檢查、成立不法企業檢舉專線,保護企業內部的勞工,若企業有不按時給加班費、超時加班… 等等的問題,能有一個安心受到保護的反應管道,讓青年勞工能獲得足夠的勞動保障。畢竟,要提高生育率,勞工合理的工時及工資保障,才有時間及經濟能力來生子啊!
另一點,青年常抱怨的是,高雄創業者面臨房東惡意提高店租、房租的情形普遍,生意剛開始有一點起色,房東就會調高租金,或是把店收回不租了,對於這一塊,我初步認為,高雄市政府應該協助媒合,提供房東配套的誘因,提供青年長期穩定的創業空間,並且與民間合作開發公開透明的店租資訊系統,提供各區店家租金的平均行情,讓創業青年有機會去選擇好的房東。
高雄的生活環境,如何改善?青年的負擔,如何減輕?政治及政府的沉痾,如何改革?是我進入議會的三大主要方向。
選舉期間鬥嘴搏版面的人夠多了。但高雄更需要的,是有能力做事、解決問題的人。請給我一個機會,給高雄一個改變的機會!
【黃國昌助理 第①選擇】當選邊緣 差你①票!
高雄三民① 林于凱
于凱政見 | http://j.mp/2P4KVQc
小額募款 | http://bit.ly/2yPszro
志工招募 | http://j.mp/2JmUEva
維修kpi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八卦
【塗料產業發展概況】
油漆塗料為重要工業之ㄧ,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建築、汽車、3C產品等,表面皆有塗料,讓產品外觀的美化、原件的保護,以及額外功能性如抗靜電、隔熱等。
近年來國內油漆塗料生產能量及品質優價廉,受各界喜愛。油漆塗料工業的升級與轉型成為未來首重目標。
現階段全球塗料的主要供應商以跨國企業做為經營模式,其中為因應快速的市場需求的變化並增加市場影響力,各大塗料廠紛紛進行一連串的購併整合,透過組織改造,塗料業將走向專業化、大型化之趨勢,以充分發揮各自在技術、市場銷售等方面優勢,形成產銷、技術、原料供應等要素之最佳組合。由於塗料是ㄧ種依附性或支援性產業,其需求量與相關工業的景氣變化息息相關,其使用量多寡亦反映出一國經濟繁榮與進步之程度。
美國Gartner 公司在2001年提出「大數據」一詞。後續企業則為推進資訊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企業加大數位化管理,從變成資訊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受益於資訊化,資訊化服務於專業化的發展目的。而塗料及化工產業現階段面臨的主要是問題是「危化品生產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生產過程監測監控體系」。這是因為石化產業的控制員在24h 在DCS 系統控制台前需要將各參數控制在設計範圍內;而基層技術設備員則需要日常監督、確認以及讓生產過程不崩潰,並且依據設備的數據,及早發現生產運行過程中的安全隱憂,設備維護維修時機需要即時備決策;另外生產部門的主要職責就是落實工廠安全、產品品質以及當初設定的KPI指標是否被有效執行,而這些工作同樣離不開數據的彙整。
藉由開發先進製程與智能化工作流程導入,以減少生產的時間,進而提升生產效力;另加強生產技術人員之管理及效率,提昇產品品質及良率,使生產成本因而降低,以增加在市場上之相對競爭力。
🧐中衛中心深耕於產業輔導,近年協助國內油漆塗料如勝一化工等塗料企業透過中堅企業智慧機械進行升級與轉型,希望更多產業同好一起加入我們,讓台灣產業更加成長茁壯。
#中衛中心 #升級轉型
維修kpi 在 陳麗娜 Youtube 的評價
輕軌分兩系統決策應究責,委外經營要有績效
市議員陳麗娜今(2)日於二階輕軌專案報告質詢時表示,同樣是輕軌,一階、二階卻採用不同系統、不同車輛,造成未來營運及維修的困難、增加成本,當時的決策應予檢討。二階輕軌的大順路段暫停,C32到C37仍持續施工,圍牆打開後捷運局務必要做好前鎮、苓雅社區縫合。此外,輕軌營運採OT勞務委託,陳麗娜希望市府避面發生「好事由委外廠商享受,壞事由市府承擔」的不合理現象。
市長韓國瑜答詢表示,市府正努力找出一條具可行性的輕軌解決方案,希望既能夠滿足讓捷運交通網完善、讓高雄有未來性的目標,也能降低財務負擔及對交通的衝擊。目前已辦過五場公聽會,聽取專家學者的討論與建議,目前對二階輕軌「審慎樂觀」,。
陳麗娜回憶當時輕軌決議過程,當時做輕軌決策前,議會就建議以168公車來檢試搭乘需求。後來168搭乘率不高,議會本要建議做168系統公車即可,市府卻宣稱已爭取到中央經費,議會只好同意做。但市府光在選商就出現錯誤決策,輕軌第一階段由長鴻營造與西班牙CAF的團隊負責,第二階段環卻由中國鋼鐵與法國阿爾斯通獲選。同樣一條高雄輕軌,卻分兩個系統、兩種車輛,未來保養維修必然要負極高成本,公務員的錯誤決策應該究責。
在營運方面,輕軌用OT勞務委託方式委外經營。陳麗娜以岡山、仁武焚化爐委外操作為例,這兩座焚化爐雖然要繳權利金給市府,但價格高低、以及要燒哪裡的垃圾,都由代操作公司自行決定。這樣的委外操作讓廠商很賺錢,但低價搶垃圾、挑外縣市垃圾燒,卻加重高雄市環境負擔和影響本市垃圾操作。陳麗娜希望未來輕軌不再有「好康都委外廠商賺,壞事都由市府擔」的情況發生。
輕軌沿線設很多路障、圓石,陳麗娜認為讓市民十分不便,C32到C37應先把圍牆打開,把前鎮、苓雅的社區縫合好。
捷運局表示,C32至C37施工完成就會打開圍牆,路障、圓石一定會進行美化。委外操作的勞務委託到明年一月,後續將檢討合約,以後會定KPI績效指標,達到一定營運績效才付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