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政治哲學—治大國如烹小鮮,是從烹調的心得導出治國的道理。日前,我到高雄餐旅大學和青年朋友座談,從他們眼中散發對餐飲工作的嚮往、對旅遊服務的熱忱,對臺灣觀光業的期望,我也看到台灣年輕一代的希望。
科班出身的洪廷瑋同學,以一技之長打開世界之窗,不但考取國內外62張證照,更以技藝周遊列國,甚至在赤道附近的吉里巴斯國營飯店中教導中餐烹飪,讓世界嚐到台灣美食;陶辰瑋同學畢業於台大政治系,結合高餐大和英國曼徹斯特都會大學的雙碩士學位,從公共領域跨界到餐旅服務,以同一份熱忱持續追夢;同樣是大學畢業的張慶諭,從應用英文轉到餐飲,增加了臺灣美食國際化的能量;甫進高餐大兩個多月的張哲珉同學,就讀桃園啟英高中時,曾在一場校園座談中告訴我,他最大的心願就是擔任我的「御廚」。我當時告訴他,我就任以來都是都在中興寓所伙食團搭伙,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御廚」了。張同學上了大學,便把這份心,轉化為「綠色飲食文化社」的愛心便當,每週親自下廚,發送給鄰近國中小學的弱勢學生。他一再說「莫忘初衷」,喜歡帶給人「幸福」的感受,這份心意讓我非常感動。
高雄餐旅大學是我國第一所完全以餐旅為主題的大學,創校17年來已培養了15,000多位專業人士。今年四月我出訪非洲的史瓦濟蘭王國,擔任史王御廚27歲的李承軒,就是高餐大畢業的。正所謂「行行出狀元」,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時代,只要充實自己、練就獨門絕活,每個人都可以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綠色餐飲心得 在 徐榛蔚 Facebook 八卦
【宅家做什麼? 花蓮縣政府免費讓你好學習】
「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 x Hahow for Business」線上專業課程結業囉!今天邀請了許多學員回到青發中心,一起分享這兩個月線上學習的心得。
學員們有返鄉創業青、大學生、也有待業青年,都想了解更多新知或學習學校沒有教的技能,充實自己各方面的實力,為將來做好準備!學員們收獲豐富,也非常喜歡線上專業課程,除了多元吸收更能有系統的再進階學習。
我們為青年創造一個不論創業或就業都非常友善的環境,也透過綠色餐飲與英國連結、透過原民文化與紐澳連結,期待青年朋友將所學與生活結合,立足花蓮,放眼世界!
#花蓮縣政府免費線上課程
#第二梯次課程資訊請鎖定 花蓮縣政府青年發展中心
留言告訴我們想上什麼課?!
綠色餐飲心得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Facebook 八卦
字有點太多,不過他們說得很好。
重點是:
🐋減塑運動回饋到的是自身🐋
【別管珍奶了,讓我們來談談海廢治理】
文/張卉君(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近日因環保署預告明年7月後四大場所「內用」禁塑膠吸管引發大眾熱烈討論,又因「用湯匙喝珍奶」進一步提高話題熱度,支持與反對的意見都有非常多的激辯,顯見民眾對於「不塑概念」相較於十年前要來得進步許多,過去乏人問津的海洋廢棄物問題如今已經成為眾所皆知的顯學,不再是所謂「環保人士」同溫層之間的對話。
回過頭來看台灣的海廢議題發展之路,從2000年起由民間團體一步一腳印串連推動開始,到2018年環保署終於敞開大門,與民間團體共同組成「海廢治理平台」,全面檢視既有的政策與民間成果,並從影響民生較小的吸管做為開端,讓民眾漸漸有感——其實,塑膠吸管只是環保署限塑政策的開頭,在接下來環保署與民間團體共同規劃的「台灣海廢治理行動方案107年第一版」計畫中,將包含源頭減量、預防與移除、研究調查、擴大參與等四大面向逐步推行,期盼能展現台灣在面對海洋廢棄物汙染問題的決心。雖然政策推行之初,必會受到許多考驗與阻礙,但這是改變的必經之路,海洋和整個地球環境的現況,不斷透過各種訊息向人類傳達重要的訊息︰再不改變我們消費和生活的方式,人類未來的生存處境值得憂慮。
🐋民間團體在海廢議題行動的軌跡🐋
自2000年起迄今,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每年與各組織團體共同合作,清除海灘上及海域的各式廢棄物,將所清除的海洋廢棄物分類並紀錄數量,再由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彙整各地團體的淨灘成果,傳送至TOC,供分析海洋廢棄物來源之用。2010年起,五個長期關心海洋廢棄物議題的非營利組織,包括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台南市社區大學、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組成『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簡稱T.O.C.A淨海聯盟),共同為台灣海洋廢棄物議題努力,每年持續辦理ICC國際淨灘行動,以期能發揮更大的力量。
2016年開始,澎湖海洋公民基金會、慈心基金會和綠色和平等團體也加入了海洋廢棄物監測和推廣的行列,讓台灣在地團體的力量持續在各地發酵,也有像「台客劇場」、「雪莉不要鬧」、「金魚腦」等Youtuber透過自媒體的製作分享海廢問題、號召民眾自力淨灘等活動,以及臉書的社團「不塑之客」也吸引了眾多生活中實踐減塑的一般大眾,在社群媒體中分享各種減塑產品的使用心得和挑戰,社團中也不乏各種不塑的相關資訊交流;民間自發組成的淨灘團體「RETHINK」、「海湧工作室」、「寶島淨鄉團」也舉辦了各種別具創意的淨灘活動,這幾年「淨灘」在一般大眾的生活經驗中已漸漸普及,可以說台灣民間響應減塑的風氣比公部門頒布政策的腳步還要快,成果也更為精彩。
🐋公部門限塑政策追上腳步🐋
不論是台灣民間團體的努力、民眾意識的勃發、海洋發出的警訊及生物受困的證據越來越多、或是各國在限塑政策的風起雲湧,也許是種種原因提醒了台灣的公部門需要在海廢議題上以對待空汙議題一樣的強度,將海洋廢棄物的問題提升到「汙染」的層級啟動相對應的策略與措施。2018年年初開始,環保署與長期關心海洋保育的環保公民團體(NGO)、海科館及學術界代表,共同發布「臺灣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公開宣示將在2030年全面禁用包括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等一次用塑膠製品,且2019年將將以塑膠吸管的部分限制做為開端,希望早日達成「無塑海洋」的目標。環保署網站上載明針對四類一次性塑膠用品減量訂出明確期程,未來將尋求社會各階層包括民眾、塑膠製造業者及商家等進行廣泛對話並尋求共識。
而如前文所述,在海廢行動方案重點涵蓋「源頭減量」、「預防與移除」、「研究調查」及「擴大合作參與」4大面向共34項未來行動,包括禁限用一次性塑膠製品期程中,「塑膠吸管」因為在全台灣的海岸一直都是排名前十名的垃圾,而在當前國際間各種一次性塑膠的禁限令中最具代表的除了塑膠袋之外就是吸管了,各國也都紛紛提出針對吸管的限用規模和時程表,可見這是一個重要的國際趨勢,台灣政府目前預告的其實只針對「內用」禁止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相信這對於民間早就在推行減塑行動的台灣社會並不至於造成餐飲業的重大衝擊,而在外帶仍允許附吸管的現況之下,短時間內無法戒掉塑膠吸管便利性的大眾,還有時間慢慢調適。
🐋民間團體當前課題🐋
基於海洋廢棄物跨知識領域、跨地理區域、跨治理權責的複雜特性,無法僅採用單一層面的汙染治理政策。「海洋廢棄物行動方案」(Marine Debris Action Plan)已是世界各國對付海廢的最新趨勢,採用跨領域整合、公私協力的方式,凝聚利害關係人的共識與力量,不僅日本、韓國、英國與美國已公布相關國家級行動方案,歐盟、二十國集團(G20)等組織也相繼頒布相關政策指引。
當公部門也開始投入之後,從2000年就長期在關注海廢議題的民間團體們當然有更多的工作要做。過去是努力收集第一手數據,要求政府部門重視海洋環境問題,現在好不容易環保署與民間團體攜手合作,共同實現由下而上的政策參與模式,另一方面在今年4月成立揭牌的海洋保育署也是眾所期待,盼能發揮功能,積極制定及落實海洋保育政策,民間團體在此時的角色更像是引路人,要讓資源最豐富的公部門投入力氣在對的事情上,才不至於流於作秀、累積政治籌碼,最終仍是徒勞。
因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今年透過「島航」計畫的執行,以「塑膠微粒」、「海水溶氧」及「水下聲景」三項檢測指標進行繞行台灣一圈的採樣行動,同時在行程中進行海域的觀察,但在航行中的初步觀察,可以看出台灣西部海域與東部海域的差異,除了地景截然不同之外,西部海域在人為活動、居住密度、沿岸產業、垃圾量和溶氧量的數值都呈現較高的現象,尤其是航行到曾文溪出海口以南的檢測點,保麗龍發泡成分的微粒明顯增多、二仁溪出海口之後的後勁溪、高屏溪等重要河川,溶氧數值也有明顯飆升,海域油污和潮界線上聚集物質的成分也相對濃稠,團隊在高雄港近紅毛港外海甚至發現了一條散發著臭味的泡沫潮界線,綿延長達近一公里的區域,當日島航團隊馬上進行採樣並送交海保署做進一步成分化驗。
在台灣海域採集的水樣、撈上來的塑膠微粒數目與成分尚待進一步的分析,將於年底提出更進一步的報告。島航行動的目的除了建立台灣藍色國土當前的體檢資料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召喚台灣民眾對海域問題的重視、關懷並投入家鄉海域的調查。長期在東部海域作海洋廢棄物、鯨豚目擊記錄等長期基礎調查的黑潮深知長期在地監測的重要性,這有賴於地方團體在自己家鄉的海域推動、進行,並非透過幾年一次的大規模調查可以取代的,也需要新成立的海保署投入相對資源,針對海域作長期的監測。
於此同時,綠色和平與荒野保護協會也聯手推動陸域的「海岸廢棄物快篩調查」,透過邀請韓國、日本學者分享海岸監測的科學調查方法,也和台灣長期合作的『台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成員團體共同討論出台灣的海岸廢棄物監測方法,並計畫與各地團體合作,共同找出海洋廢棄物聚集的陸域熱點和垃圾種類,期能將資源投注在重點海域的清理。
🐋減塑運動回饋到的是自身🐋
當減塑意識普及全民時,才是環境運動的開始。
正因為海洋不是私人的、地球不是環保團體的,才需要每個身在環境之中的人一起來努力。過去長久的生活方式我們習慣了便利,卻消耗了看不見的環境成本,如今我們即將透支下一代的生存資本,雖然海洋面對到的環境考驗和成因十分複雜,但我們相信減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的需求、降低環境的壓力,是值得支持的方向。相較於世界各國的限塑政策,台灣起步並不算早,而整個環境條件也禁不起再繼續拖延。說到底,環境問題源自於人的問題,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其實沒有想像中的不方便,雖然市面上有許多替代材質的研發,但替代材質的製程是另一個需要被關注的課題,其實重要的是改變「一次性」的使用習慣!!相信只要克服慣性,你我都能成為在生活中實踐環境保護的「不塑之客」。
#黑潮20
#島航計畫
#歡迎成為槳一起為海洋環境努力
綠色餐飲心得 在 #選課綠色餐飲 - 高雄餐旅大學板 | Dcard 的八卦
請問學長姐綠色餐飲的課程和考試報告內容大概是怎麼樣呢?院長人好嗎想參考謝謝️ ... 期末會做一個小型綠色function,沒有期末考,最後交心得。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