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台灣的目標!
為什麼過去這幾年,台灣要努力推動能源轉型?這是因為,面對氣候變遷,台灣必須積極部署。我們都有責任,要扭轉全球暖化,讓人類和萬物保有永續的生活環境。
今天是 #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家園,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在國際上,一股新的趨勢正在形成。
首先是歐盟。前年底,歐盟提出了「歐洲綠色政綱」,宣示要在2050年達成 #碳中和,也就是 #淨零排放。此外,歐盟也預計要開始課徵碳關稅。
接著是印太地區。去年,日本、韓國、中國,都提出了淨零排放的目標時間。然後是我們重要的夥伴-美國,就在今天,拜登總統即將召開氣候高峰會,美國將在全球減碳議題上,扮演關鍵的角色。
世界正在快速改變。截至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120個國家,提出了在2050年之前,達到淨零排放的目標。也有不少跨國品牌商,比如蘋果、Google、微軟,做出了淨零排放的承諾。
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透過減少碳排放,來降低氣候變遷的速度,進而縮小災害。同時,減碳也會改寫經濟的邏輯。誰能率先發展新技術、建立新模式,誰就能在新的全球局勢中,把握住關鍵地位。
台灣會把握住國際的趨勢!在我的第一個任期中,我們透過5+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全面發展 #綠能 和 #循環經濟。今年元旦,我進一步提出,要找出最符合台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化為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
當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談論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台灣也正在積極部署。
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台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有些人覺得這是挑戰,但我觀察到,很多產業界的朋友,已經把淨零轉型的趨勢當作機會。市場的供需兩端,都要改變思考邏輯,把握住新的商機,強化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競爭力。
像是台積電加入 #RE100 倡議,推動全面使用綠能。也有許多企業加入「台灣循環經濟大聯盟」#TCE100,嘗試從線性經濟,走向循環經濟,都是很好的例子。
最新一期的時代雜誌,封面上寫著「Climate is everything」。扭轉全球暖化,是我們這個時代的課題,台灣要找到機會,在這波趨勢中,和其他國家攜手合作,創造多贏!
綠色供應鏈是什麼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八卦
一個人跌倒了,要爬起來不難。一個政黨跌倒了,要爬起來,可能也不難。不過,當一個國家跌倒了,要再爬起來,那是個非常痛苦的過程。
台灣怎麼了?該怎麼辦?又該往哪裡走?這是過去這幾年來,每一個人民心中的疑問。
在這一場政見發表會中,我會把台灣人民的心聲說出來。我會告訴大家,台灣整體的經濟發展的方向。同時,我也會針對兩岸關係的主張,做出說明。未來,在後面的兩場政見發表會,我會陸續向國人說明,我對「居住正義」、對「能源規劃」、「年金改革」、「長期照顧」這些重大問題的看法。
中小企業曾經是台灣經濟成長的引擎,但是,現在陷入困境。全球經濟不景氣是事實,紅色供應鏈的衝擊也是事實,但是我相信,他們有能力度過難關,他們只是在等待政府告訴他們,台灣的經濟,到底要往什麼方向去。
政府沒有領導大方向的能力,只好搞一些對經濟低迷的時候起不了多少作用的「小確幸」。
在這裡,我也想請教朱主席,國民黨對台灣經濟的長期規畫到底在哪裡?人民可以追求小確幸,不過,當一個政府,每天想著「小確幸」,人民只會陷入不幸。
台灣所需要的,是讓國家脫離泥沼,讓經濟重新「開機」的根本方法。這就是我站在這裡的目的。
重新找回台灣經濟發展的大方向,就是未來政府最重要的責任。我們跨出的第一步,就是提出五大創新研發計畫,要以「綠能科技」、「智慧機械」、「物聯網」、「生技醫藥」以及「國防產業」,點燃創新的火苗與動能,來帶動產業結構的全面調整。
這五個產業,都是下個階段全球最有潛力的產業,世界上已經有很多一流的公司。未來,如果我當選總統,我的政府,會全力把這些國際的資源帶進台灣,協助企業升級技術。
我們會連結美國、日本的人才、技術和資金,一起來推動台灣物聯網的「亞洲矽谷」。
我們會和瑞士、和美國的一流生技聚落,一起來合作、來推動「亞太生技醫藥產業研發中心」,讓台灣成為全球生技產業的重鎮。
在這些計畫中,我們還會整合產、官、學的資源,作為本土產業投入創新的後援,讓大家順利走向升級轉型。
更重要的,創新研發不只是大公司的事,很多本土的中小企業,擁有最好的技術和最有創意的腦袋,我會支持中小企業參與創新計畫,讓中小企業找到發展的方向,再一次成為台灣經濟前進的引擎。
除此之外,我會去創造內需市場。未來,政府的公共投資,應該引導台灣內需市場的發展重心,走向「智慧城市」、「城鄉更新」、「綠色能源開發」、「供水系統與智慧電網的升級」、以及「社會住宅、照顧設施的建立」上面。
這些,都是台灣人民最需要的服務,也是本土廠商的商機。內需市場要成為台灣企業的小聯盟,等到技術鍛鍊成熟之後,再前進外銷市場打大聯盟。
我認為,外銷和內需並重,台灣的經濟體質才會更健康。
我的五大創新研發計畫,加上,政府對於內需市場的策略應用,將會創造出優質的就業機會。如果企業透過創新,做出毛利更高的產品,我們就可以支付给員工更好的薪水,我要讓台灣人可以靠自己的技術和專業,賺取有尊嚴的報酬,擺脫低薪與過勞,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這就是我所提出的,「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
我們不只要小確幸,我們更要有大方向。各位親愛的台灣人民,這就是蔡英文要帶領台灣前進的方向。這個國家,已經很久沒有領導人願意去做那些,短期間不會有掌聲的事情。但是,我願意。而且,我會把它看成是對這塊土地上,最嚴肅的使命。
(第一場電視政見發表會/第一輪申論 全文: http://iing.tw/posts/451 )
──
閱讀更多
・「英派革新・台灣好政」:http://goo.gl/pJZxXB
綠色供應鏈是什麼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中天夢想驛站》
【中印緊張衝突中的闗鍵角色:不丹報導採訪系列之一:1949年當時英國把不丹交給印度,從此成印度藩屬國,但如今的不丹希望與中國一帶一路接軌,於是間接誘發中印邊境衝突,其中爭議土地,有四段在不丹:世界周報撰述委員呂怡青 攝影記者彭智宏不丹採訪報導】
「不丹為什麼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我們也有和任何其他地方一樣的問題。我們也必須發展,我們也必須趕上世界的腳步。有時候我並不相信這個說法。然而,每每看到這片大自然,人們為此而來,我就會感到驕傲。我們擁有國王,英明的領袖,讓不丹既能維持原始純淨的樣貌,同時不忘兼顧發展的道路,我為生在不丹、以及身為不丹人而
感到幸運且驕傲。」~~農林部長Pema Gyamtsho
不丹。隱身在喜馬拉雅山中的神秘王國。
夾在中國大陸和印度之間,數百年來對外隔絕、與世無爭,
幾乎被時間遺忘。
直到推出以「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取代「國民生產總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的發展願景,
將精神感受置於經濟滿足之前的施政主張,才引起外界注意。
這個名詞最早由旺楚克王朝第四任國王於1972年提出。
出發點是建構能為佛教精神價值觀為主的特殊文化,
服務的經濟體系,以避免步上開發中國家因追求迅速繁榮而犧牲環境的後塵。
2008年,不丹從王權統治轉型為君主立憲,GNH正式入憲。四大支柱中,保護自然環境的永續理念,被列為邁向快樂的第一要素。
首屆內閣的農林部長Pema Gyamtsho說:「不丹憲法規定,全國必須有百分之六十的區域被森林覆蓋。這是法定面積。目前全國森林面積已達百分之七十二,這是很高的覆蓋率,如果再計入農作物和綠色植被範圍,比率甚至更高,接近百分之八十。」
Pema Gyamtsho是民主政體成立後,首屆內閣的農林部長。這群專業技術官僚努力不懈貫徹國王理念,讓五個國家公園、四個野生動物保護區、一個自然保留區,總面積超過一萬六千平方公里的目標,在過去十年間獲得實現。若加上待頒布的三千平方公里生態走廊,
全國超過一半以上國土列入保護區,
其中蘊含豐富的稀有物種,居世界之冠。
卓越的育林成果,讓不丹在2015年巴黎氣候高峰會(COP21)上,宣布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碳中和國家。
相較於過度蹂躪自然的尼泊爾和西藏,不丹擁有濃密的綠地、沁脾的空氣、純淨的水源,無毒的土壤。政府還宣示境內有機農業須達百分之七十五的目標。
在不丹,生活中的食物供應鏈上,
看不見麥當勞、肯德基和星巴克這些代表資本主義的速食產物。
全國七十六萬人口,世代都以虔誠謙卑的心,和大自然共存共榮。
不丹農民:「我大概每隔一兩天左右做一次起司。但母牛這陣子生病了,所以做得比較少了。
除了自己吃,也拿到市集去賣。牛是我們最重要的動物,既從事耕作,也是食物來源。動物如果老了,
或者如果病死,也不會被宰殺,我們會待牠們死亡後好好埋了。快樂這種東西就是,如果你一直要更多享受,那慾望就會永無止盡吧。」
佛教講的是萬物相互依存,基本上就是彼此如何和平共處,
不只與人類、與其他形式的生命,甚至那些超越現代科學知識系統所能理解的部分,也就是那些所謂看不見的、非人類的眾生。 研究佛教教義和藏區文化的Dr. Phuntsho,是不丹第一個取得英國牛津大學博士學位的學者。
他認為,宗教信仰對不丹最大的加持,是啟發人們發自內心認同眾生平等、進而愛屋及烏、珍惜環境。不丹有嚴格的環保環評法令,包括禁止攀登六千公尺以上山岳,禁止私自砍樹、打獵和採礦,禁止進口化學肥料,甚至禁用塑膠袋。
此外,政府還在2004年頒佈了全世界第一個禁煙令。
即便在佛教傳入之前,不丹都有非常濃厚的文化,主張和大自然彼此結合,不只是對大自然深刻且堅定的崇敬,甚至還要和大自然和諧共處。這是不丹的世界觀。
尤其在談論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的時刻,這種價值觀更是重要。
農林部長Pema Gyamtsho說:
「在國內我們還得擔心全球暖化和氣候變遷發生,會讓流入河流的冰河雪水量變得十分不穩定,有時缺雪,有時暴雨,這幾個都是長遠的未來裡,
讓人擔憂的問題。」
在採訪團隊停留期間,感受到全球化為不丹帶來的挑戰,如何考驗著這個古老民族的智慧。
不丹國內的意見衝突也日益升高,有了民主制度後,人們開始想要開闢更多道路,興建更多學校,蓋更多公共建設,這對經濟發展如何與環境品質妥協的問題, 形成了壓力。
輿論目前正就是否讓某條道路開發案的環評過關而爭論不休。
這條道路所經之處不只是極大片林地,更是老虎棲息地。政府最後承諾,在完成環評前絕不發出許可,絕不為滿足少數人通行方便,而犧牲了廣大眾生的幸福。
聽來也許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但想起「生物多樣性之父」、前哈佛大學教授威爾森(Edward Wilson)
曾說,在激進的年代,對抗地球暖化和氣候變遷,要用激進的手段。
不丹,成了實踐威爾森主張的最佳範例。
我們的願景是作為一個獨立,自我依賴,小而美,團結的國家。
這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也是往後所有政府的重要課題。
維護自然環境,只是不丹達成快樂的第一個步驟。
這個稱自己為「Druk(Thunder Dragon)」的雷龍之國,還有更多驚喜。
綠色供應鏈是什麼 在 1101204 當地球發燒時- 綠色供應鏈的淨零挑戰 - YouTube 的八卦
綠色供應鏈 與其關聯性,產品 供應鏈是 全球性的是息息相關的, 供應鏈 如何執行淨零減碳,是我們該了解並探討的議題,如何透過金融業同步進行淨零減碳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