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特別選定前金國中進行綠光屋頂改造,兼具微型滯洪功能,遇暴雨現象可發揮屋頂集水暫存功能,減輕地區排水負擔,並將音樂表演場、立體綠化及太陽光電整合成音悅農園,分為高架和水耕二種耕種方式,溫室有機蔬果區及演奏區上方覆蓋太陽能光電板,既能遮陽,發電回饋金又可回歸學校運用,效益相當多元。目前屋頂農園已有家長、小朋友們成立前金快樂農耕隊協助維護,讓生長在市區的學生們,不用到外地,就能在校內親自動手體驗一日農夫的樂趣。
市府自101年起推動高雄厝計畫,計有超過12,000名市民朋友參與改造行動計畫,預計有效減碳量可達27萬噸,近年除創新各項綠色政策工具,打造環境永續及海綿化防災城市,帶動綠色經濟發展,更期盼各界合作打造具防災、節能及智慧化設計建築,共同提升市民生活品質,持續推動城市轉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濕地故事館介紹 這次要帶著聽眾朋友來逛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裡面的濕地故事館,由館方的解說老師 #楊玉葉 來為大家介紹。 2004年構築於大漢溪新海橋下游右岸河灘地,以削減污染為主要訴求的新海人工濕地誕生,從此讓大漢溪河岸景緻悄悄地發生變化,禾草叢生的河灘地逐漸被星羅棋佈的...
綠屋頂效益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台灣是世界公認風力資源豐富的地方,政府也積極發展風力發電。昨天我專程到彰化視察台電彰工風力發電站,我們先參觀風機,聽取簡報,再與立委、縣議員、廠商、地方人士座談。從風電的效率、成本、環境生態談到民眾抗爭等問題,也瞭解風力發電在陸域部分會遭遇到土地不足、噪音、炫光、影響風水等問題;而海域部分則是有開發成本高、影響白海豚、漁民作業及航行安全等問題。
台灣98%以上的能源都依賴進口,因此必須選擇來源充分穩定、發電效率高、價格合理的能源。這種情況下,任何能源都不能排除,能源的「多元化」與「自主性」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十一年前制定的「環境基本法」第23條明定:「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兩年前我們提出能源發展願景,期望在「不限電、電價合理、達成減碳國際承諾」的前提下,推動「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發展綠能,就是達成這個目標的策略。
我上任後,政府在98年通過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大力推展再生能源。再生能源的優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沒有燃料費的問題。然而,再生能源在發展上也有其局限:風能也有供應不穩定、不充分的缺點,風機的年利用率不到三成(28%);而太陽光電在沒有太陽的晚上或陰雨天就無法發電。然而台灣夏天時,家家戶戶開冷氣,用電最多,但此時風力發電量卻是最小的時段;台灣的風力發電的高峰是在颳東北季風的10月到次年4月,因為風力發電「靠天吃飯」,使用風力發電必須搭配其他基載電力(例如燃煤),否則就可能在無風時段斷電。
風能是未來台灣要繼續發展的再生能源,不會因為發展有侷限而放棄。兩年前我所提出的政見是「千架海陸風力機、陽光屋頂百萬座」,目前經濟部規劃的目標是陸域450座,目前已完成314座(約7成),其餘預定在109年前完成;海域部分有600架,預計於104至119年陸續完成,屆時預估風力發電可達國內總發電量3.74%。
不同能源有不同的特性,我們不要排除任何一種能源,而必須做好能源使用的搭配(energy mix),以發揮最大的效益。這不只是涉及核四或核能政策,而是關乎台灣未來整體的能源政策。我們希望不但有「能源安全」(energy safety)更希望做到能源「供應充分而穩定」( energy security),這是政府未來將面對的最大挑戰。
綠屋頂效益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台灣是世界公認風力資源豐富的地方,政府也積極發展風力發電。昨天我專程到彰化視察台電彰工風力發電站,我們先參觀風機,聽取簡報,再與立委、縣議員、廠商、地方人士座談。從風電的效率、成本、環境生態談到民眾抗爭等問題,也瞭解風力發電在陸域部分會遭遇到土地不足、噪音、炫光、影響風水等問題;而海域部分則是有開發成本高、影響白海豚、漁民作業及航行安全等問題。
台灣98%以上的能源都依賴進口,因此必須選擇來源充分穩定、發電效率高、價格合理的能源。這種情況下,任何能源都不能排除,能源的「多元化」與「自主性」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十一年前制定的「環境基本法」第23條明定:「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兩年前我們提出能源發展願景,期望在「不限電、電價合理、達成減碳國際承諾」的前提下,推動「確保核安、穩健減核、打造綠能低碳環境、逐步邁向非核家園」。發展綠能,就是達成這個目標的策略。
我上任後,政府在98年通過了「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大力推展再生能源。再生能源的優點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沒有燃料費的問題。然而,再生能源在發展上也有其局限:風能也有供應不穩定、不充分的缺點,風機的年利用率不到三成(28%);而太陽光電在沒有太陽的晚上或陰雨天就無法發電。然而台灣夏天時,家家戶戶開冷氣,用電最多,但此時風力發電量卻是最小的時段;台灣的風力發電的高峰是在颳東北季風的10月到次年4月,因為風力發電「靠天吃飯」,使用風力發電必須搭配其他基載電力(例如燃煤),否則就可能在無風時段斷電。
風能是未來台灣要繼續發展的再生能源,不會因為發展有侷限而放棄。兩年前我所提出的政見是「千架海陸風力機、陽光屋頂百萬座」,目前經濟部規劃的目標是陸域450座,目前已完成314座(約7成),其餘預定在109年前完成;海域部分有600架,預計於104至119年陸續完成,屆時預估風力發電可達國內總發電量3.74%。
不同能源有不同的特性,我們不要排除任何一種能源,而必須做好能源使用的搭配(energy mix),以發揮最大的效益。這不只是涉及核四或核能政策,而是關乎台灣未來整體的能源政策。我們希望不但有「能源安全」(energy safety)更希望做到能源「供應充分而穩定」( energy security),這是政府未來將面對的最大挑戰。
綠屋頂效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濕地故事館介紹
這次要帶著聽眾朋友來逛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裡面的濕地故事館,由館方的解說老師 #楊玉葉 來為大家介紹。
2004年構築於大漢溪新海橋下游右岸河灘地,以削減污染為主要訴求的新海人工濕地誕生,從此讓大漢溪河岸景緻悄悄地發生變化,禾草叢生的河灘地逐漸被星羅棋佈的濕地點綴著。
自2004-2010年之間發展至今計有鹿角溪、城林、打鳥埤、浮洲、新海(一至三期) 、以及華江等8處人工濕地,及另亦建構了鶯歌、三峽、浮洲等3處礫間水質淨化系統,儼然成為國內最大規模的河廊清水工程,除對改善大漢溪水質具有相當效益外,更是孕育濕地文化的重要生態場域。
2010年新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於435藝文特區內「思源圖書館」進行「濕地故事館」之規劃,將大漢溪流域人工濕地之人文、自然及生態資源進行完整的介紹,並以濕地生態廊道作為主軸,將濕地多樣性的生態予以濃縮呈現,搭配互動式多媒體設備與導覽解說設施,塑造一個多元架構與深度體驗的環境教育場域。
而在舊建築再生的過程中,同步導入太陽能清淨能源供應館內部分用電,再加上綠屋頂及中水回收的水資源再利用,以具體行動彰顯節能減碳的決心。
期待藉由「濕地故事館」的營造,可以提供一個民眾參與和學習的平台,讓人們可以在435藝文特區的文藝氛圍中,譜出水綠交織的新樂曲。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綠屋頂效益 在 【綠色幸福學】20150214 - 綠屋頂 的八卦
為解決南台灣嚴重的熱島效應,在民間有個 綠屋頂 協會,提倡將屋頂做綠化,廣植草皮或是盆栽,就像是幫屋頂戴上一頂草帽,除了遮陽降溫還能美化環境。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