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羅斯福總統六講之四:站上歷史,百日維新,每一個領袖都該學習的一堂歷史課》
陳文茜音頻:小羅斯福總統六講之四:音頻:
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522092
小羅斯福是 美國面1929 年大蕭條時最重要的拯救者。在1932 年,他贏得了美國總統的大選。
在第三講的最後,我告訴各位,當他知道自己當選的時候,沒有玩樂,沒有慶恭,他語重心長地告訴他的大兒子:「我擔心我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好工作,你要幫我多多祈禱,這麼多人把寄託放在我身上。」
當時美國的狀況是什麼?
我們現在到美國紐約可以看到很漂亮的中央公園,在那個時期處於大雪當中,很多樹被砍伐卻沒有人管,因為太多人失業了,繳不起瓦斯費。失去家的遊民們,在中央公園用破板子拚成勉勉強強抵擋風雪之處,棲息其中。一間又一間,佈滿中央公園,組成了外界稱為「胡佛村」的現象:他們痛罵的就是前仼總統胡佛;遊民們用來蓋棲身之處的材料,就是從垃圾堆中撿來的木板條塊;紐約空地到處都是他們臨時的房子。
我前面三講也告訴大家一個數字:1929 年大蕭條發生的時候,股市剛崩潰:10 月,全美國有 600 萬人失業;到 1932 年,由於胡佛總統一連串的錯誤決策,經濟如自由落體更加惡化,三年後失業人數就已經變成 1300 多萬人;到 1933 年小羅斯福即將就任的時候,已經變成 1350 萬人。增加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驚人。
在他已當選還沒有就職之前,美國已經有5000 多家銀行因為存款客戶擠兌,被迫關閉;在1933 年 3 月 4 日他就職當天,全美國只剩 2 個州有銀行。
除了戰爭,你很難想像這是什麼局面。
那時候美國還下著大雪,股票和市場也統統都關閉了、商業活動完全停滯。紐約、芝加哥所有大城市街頭,都是飢荒的老百姓:活著的抗議遊行,沒有力氣的躺在地上。
這時候迎來了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就職演說——小羅斯福就職美國總統《最大的恐懼就是恐懼本身》,以下分享當時的典禮及演說:
https://m.youtube.com/watch?v=HRylj-_HBAw
https://m.youtube.com/watch?v=Lm3Bntsp2ck
演說中他提出要解決失業問題、要幫助農民、要復蘇經濟的幾個立即措施。這些「立即措施」馬上帶來了老百姓對他的信心,為什麼?因為他說的話是過去總統從來沒有說過的話。
羅斯福在他第一次四年的任期當中,國會所通過的立法超過其他所有總統任期內所通過的立法。
1933 年 3 月 5 日也就是就職的第二天,白宮幕僚合拍了一張照片,如果你現在去美國的白宮會看到這張歷史照片,沒有一個人有笑容。因為他們知道他們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挑戰。
羅斯福總統也發明瞭一種很特別的和民衆溝通的方法。就職演說之後,他展開一連串的演說。
當時沒有電視,主要的傳播工具是收音機。美國當時很多人家中已有了收音機,羅斯福總統就利用收音機「爐邊談話」,和很多美國老百姓博感情並且解釋他的政策。他的第一句話往往是「我的朋友們」,像和一般人聊天一般。
羅斯福總統第一個爐邊談話是:宣佈銀行休息四天,因為他不要讓金融危機產生心理擴大作用,人們拿不到錢、排很長隊的情況不斷出現,只會造成恐慌。
這個時刻他知道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餵飽數百萬飢餓的民眾。
就職演講他已經承諾,成立「聯邦急救總署」,透過緊急的聯邦補助款交給各個州,然後再協助需要現款的老百姓。
他還要成立「民間工程署」,要創造很多工作,這就是著名的凱恩斯理論第一次實踐。
根據記錄從 1933 年到 1934 年,美國政府們總共雇傭了 600 萬人從事包括維修道路、蓋運動場、公園、下水道、修飛機場這些工作。
美國開始從小政府進入大政府。
他也在演說中表示要設立「公共工程署」,開始蓋橋梁、水壩、醫院等其他的公共計劃。所以其實我們看到 2008 年金融危機之後,各國祭出的刺激方案,差不多也就是這些東西——當時羅斯福「新政」基隆建設是主要的內容。
那時候還有一個創舉:他雇請了一些黑人。現在我們到紐約市有一個很有名的Triborough Bridge 大橋,從上面經過可以看到很漂亮的哈德遜河,就是當時羅斯福成立的公共工程署所蓋的。
另外芝加哥的新下水道,堪薩斯的音樂廳,丹佛的自來水系統……都是那個時候一一被建出來的。
如果你不能做工程,那就做衣服或幫盲人做點字書……在公共工程的部分,總共創造的工作量高達 300 多萬個工作。
接著他又建造了 2500 家醫院,讓 330 萬人可以又有薪水;再加上後來的一堆機場、5900 所學校、13000 座運動場,總共提供了 800 萬人可就業。
美國示威人潮,突然少掉了一大部分。因為找到工作了。
他的計劃一共有多少項?
你一聽,可能就要昏倒,難怪沒有人有笑容——25 萬個。所以有一些人就說風涼話,說風涼話永遠都最簡單,說這些東西是沒有用的、是浪費錢的。
還有一些人不能做以上這些事的怎麼辦呢?做藝術家、音樂家、演員、歌唱家、作家都可以。羅斯福說他們要吃飯,而且還可以給老百姓快樂:快樂在這個時候很重要,要克服恐懼。而且他還解除了禁酒令,可以喝酒,於是 Hip-Pop 來了,開始有很多黑人出來唱歌;包括搖擺音樂、爵士音樂等都是那時候出現的。
其實羅斯福自己不是太好的藝術家。在那個時刻,因為他的計劃跑出來了一大堆壁畫跟藝術作品,他說這作品有些不怎麼樣,但是至少充滿自然人性、熱情與生命,最主要是讓他們有飯吃。
25 萬個計劃里還有很多戲劇。四年里演了 2700 場戲劇,有古典戲劇、兒童劇、舞蹈劇、美國新劇等等。差不多有將近 3000 萬名美國人,看過 1-2 次由聯邦劇院計劃演出的劇團。
所以那個時期在文化方面的推廣很重要,雖然目的不是推廣文化,但卻意外的推廣出了爵士、藍調Pub文化。
接著還有人失業怎麼辦呢?他雇了 270 萬名 18-20 歲年輕男子植樹,保護水土、防止森林大火、建壩、防止蚊子......諸如此類的工作。還有改善濱海環境,把美國弄漂亮;還有各州的公園,包括國家公園、黃石公園等很漂亮的公園,很多都是那個時候所建出來的。
這些年輕人就像住在軍隊裡,每個月的薪水是 30 美元,其中有 23 美元直接寄家裡補貼家用。所以這個叫平民環保團或者平民救助團,或者青年救助團,真的幫助了很多人。
然後國家有一個國家青年署,贊助 50 萬名的大學生半工半讀,可以在圖書館裡工作、擔任研究助理;有 150 萬名的中學生也可以這麼做,繼續求學。
所以你可以想像新政包羅萬象到什麼樣的程度,總失業人口裡有接近一半的人都受到了羅斯福新政的支持。
在這個時刻他也走向了農村,因為他發現住在城市裡的民眾面臨飢餓邊緣,他們沒有錢,所以農村所有的產物自然也賣不掉,也很窮。於是就在農村裡開始蓋水壩,提供各種好的水利計劃。
比如他在 1933 年要求國會成立一個「河谷管理局」,這個管理局就在田納西這一個州蓋了 15 個大水壩,控制河水流量;而且利用這個發電,變成很廉價的電力。
附近好幾個州,全部都可以得到很便宜的電力供應。
要注意,在這個之前,美國的電力公司是私人的,從來沒有國營事業。在美國的字典沒有國營事業,所以在美國一些人士眼中,羅斯福根本就是個激進左派份子。
他同時也改善了美國的金融機構。1933 年他通過一個非常重要的機構,這個機構到今天還在——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FDIC)。
FDIC 意思是你在銀行的存款只要在 10 萬美元以下,如果這銀行倒閉了,政府都會全數付給你,以保障個人存款安全性。
然後他也改善了證券交易委員會。所有的證券都要向該交易所註冊登記,而且要交出完整正確的資料,不能再搞這種 1929 年的大騙局。當時他任命的第一任證交所總裁,就是美國後來總統甘迺迪的爸爸約瑟夫·甘迺迪。
我剛講這一大堆,你猜猜他花多少時間提出來?
一百天,任職一百天之內。
所以西方政治學有一句話叫「百日維新」,意思就是你要趁著你剛剛當選,在老百姓對你有「蜜月期」、充滿了信心、某個程度對你有所期待的時刻,你所有政策要一股腦在那一百天儘可能推出來。
尤其如果你的政策和傳統的觀念、既有的利益團體格格不入時,要在他們根本來不及遊說、來不及阻擋你前,一個一個通過。
到了 1935 年的時候,小羅斯福總統在美國做了一件大事,這件事情也徹底改變了資本主義——建立社會安全法。我為什麼特別提這個事情?因為在資本主義中,達爾文背後思想就是該失業的讓他失業,市場經濟該倒的就讓它倒。
但新政改變也推翻了這個觀念,這是對整個自由主義經濟達爾文主義徹底的扭轉;也等於是在資本主義、市場決定一切之下,非常重大的革命性扭轉。
許多時刻很多人的失業並不是他的責任,而是由於整個社會的大經濟環境,或是金融機構的貪婪,或是某些不負責任的人的鼓吹改變法令,或是經濟大轉型。
所以在社會安全法被推出來後,開始有一個政策叫「失業保險」以及「失業救濟金」。
以前失業只是你家的事情,優勝劣敗,就是達爾文主義;可是有很多弱者並不是弱者,他們很努力,他們只是在權力上是弱者,他們並不是能力上的弱者。
所以羅斯福作為一個出生在羅氏大宅,從富有的房子里走出來的人,如何去理解窮人的痛苦,而且大膽地提出這些在美國過去傳統的哲學里,一直到今天,美國都未必可以接受的概念?
2008 年,美國當時的聯儲會主席提出了一堆政策,結果這個主席在 2012 年大選時不斷的被攻擊,這在美國歷史上是很少見的。因為美國至今為止還有一大堆傻瓜,他們就相信「你不可以支持大銀行、你不該是個大政府」。
那時候美國也提出很大的刺激方案,讓很多道路重新修補等等,但這些在奧巴馬政府的時代都被批評。
所以你就可以知道美國對於那種市場經濟、自由主義經濟的根深蒂固的信仰,已經到了像宗教信仰一樣。但是他們從來不讀書,不去閱讀羅斯福時代之前的胡佛時代美國人所受到的苦,而理解到這是一個重大的一個轉折。
實際上這個轉折不是羅斯福的轉折,不是美國的轉折,是資本主義的轉折。
研究資本主義的人會告訴你:如果沒有這次大蕭條之後小羅斯福的做法,可能資本主義在那時候就崩潰掉了。
但是整個小羅斯福的做法,等於是綜合了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的某些想法,如果我們用一種比較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他修補了資本主義重大的缺陷,使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可以再持續下去。
他保留了市場經濟好的競爭部分;屬於不好的部分,做了金融的監管:1933 年開始的金融監管直到 1999 年,被美國後來的聯準會主席格林斯潘廢除了,也間接導致了2008 年的金融海嘯。
所以我們現在再閱讀《羅斯福傳》,不是在說過去、也不只是回憶,而是重修一門課,這門課是很多人,遲來的一堂課。
音頻:http://m.qingting.fm/vchannels/287003/programs/11522092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經濟自由主義 在 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 Facebook 八卦
【Kongner編輯室】
瘋子愷:香港特色的自由主義
早前有觀眾係直播度問過「咩係自由主義」,本人就係度好求其咁講兩句啦。
自由主義原本就真係講自由嘅。啟蒙時代果陣,因科學嘅發展,人民開始擺脫傳統封建思想,開始思考每個人嘅自身權利,思想嘅自主等等,繼而開始產生咗對人權同民主等等嘅訴求,例如就好似法國哲學家盧梭所提出嘅《人的自然權利以及社會契約理論》更加係對往後嘅自由主義思潮有著深遠嘅影響。
因此簡單咁講,自由主義嘅重點在於尊重每個人嘅基本權利,包括人身自由、私有財產、以及公民嘅政治權利等等。咁點解生活咁自由都重要理啲咩政治權利呢?因為自由主義嘅支持者都明白就係只有民主政體先能夠保障人民嘅自由不被強權所剝削及侵犯,亦係最能表現出人民擺脫封建時代嘅象徵。
然而,自由主義始終都只係一套思想,實際上點樣去實行,各人就各自有唔同嘅演繹啦。因為唔同人對自由嘅執行,或者著眼點都唔一樣,所以導致到只要同「自由」有關係嘅意識形態,都可以稱之為「乜乜自由主義」,所以大家會見到左至主張平均分配社會資源以達至人民享受同等自由權利嘅「社會自由主義」,右至主張只有市場嘅經濟活動完全自由先能夠最有效地保障人民財富自由嘅「經濟自由主義」都可以稱之為「自由主義」。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稱得上「自由主義」嘅思想,都會對民主有著不同程度上嘅追求,因為就正如上一段所講,無民主就無自由。
而綜觀香港走嘅所謂「新自由主義」可以話係「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嘅新版本,除咗更加積極地主張減少政府干預市場外,亦加入好多全球化視野於其中,而實際執行上依然都係以「大市場,小政府」、「反干預」為依歸。無錯,香港的確做到全球最自由嘅經濟體,但諗深一層,似乎香港喺政制上面達唔到「自由主義」嘅前題,就係民主。呢個問題在於「新自由主義」本身就只係「自由主義」嘅經濟果part嘅延伸,所以某程度上只係一套經濟學說,因此本身就忽略或無需要再提民主等政治概念。打個比喻就係,如果「自由主義」係武功祕笈原典,「新自由主義」就只能算係後人所創嘅一招招式。換言之,香港政府一直以來都只係借經濟理論來裝模作樣,掩飾政制上嘅落後,出一招招式扮識晒成套祕笈。久而久之,黔驢就自然技窮喇。
不過有趣嘅係,香港政府經常強調自己完善嘅法制再加上「積極不干預」政策就係香港成功嘅秘訣,但其實呢個秘訣只係香港「經濟」成功嘅秘訣,其他方面亦無成功過,例如好似環保、人民幸福指數、公民權利等等,都係無成功過嘅。當然,香港政府就係咁不斷灌輸呢種以為經濟成功就當自己咩都掂嘅意識形態,再加上不干預嘅原則,事實上一開始就無任何基礎同市民講民主,講自由,就好似「新自由主義」一樣,本身就唔存在深入探討民主自由嘅內容,淨係同你講「經濟自由是最好的」,講到底就只係一套「經濟放任主義」,其中缺點大家都有眼睇㗎喇。
而最好笑嘅就係,由於近來都出現唔少人都話香港真係好自由,特別係唔知佢哋買唔買到口罩同紙巾嘅藍絲們。具體嘅情況就係喺香港呢個號稱「最自由經濟體」嘅地方卻連言論自由都無,但都重有一班人認為香港好自由好爽,但呢班人同時又會鬧政府點解唔干預市場派口罩喎,咁政府喺呢個時候就理所當然地睬佢地都生芒果喇。而對於呢個咁奇妙嘅現象,本人認為現階段無任何一套學說可以完美演繹到香港嘅現況,所以決定稱呢套由香港特衰政府帶頭所造成嘅現象為「中國香港特色嘅自由主義」,意思就好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嘅社會主義」係只有習近平,沒有社會主義一樣,「中國香港特色嘅自由主義」當然係只有中國香港人,沒有自由㗎啦,但由於都係太長,所以決定將佢簡稱為「藍絲自由主義」算啦,反正都係同一個意思。
(本欄逢周四更新。敬希讀者垂注)
-\-\-\-\-\-\-\-\-\-\-\-\-\-\-\-\-\-\-\-\-\-\-\-\-\-\-\-\-\-\-\-\-\-\-\-\-\-\-\-\-\-\-\-\-\-\-\-\-\-\-\-\-\-\-\-\-\-\-\-\-\-\-\-\-\-\-
HappyKongner 招稿喇!!!
我哋嚟緊會喺逢星期一、五加設 【Kongner投稿天地】 ,俾廣大Kongner 弟兄姊妹能夠有發表佢哋意見嘅地方,亦都可以鼓勵大家多啲運用自己嘅闡述能力。
有興趣嘅朋友歡迎直接Facebook Send Message 俾我哋,又或者Email 去 happykongner@gmail.com 同我哋傾都得。
期待收到大家嘅鴻文大作!
納稿標準:合乎邏輯,文句通順,言之成理即可,不過編輯部同事比較嚴謹,大家自己小心。
經濟自由主義 在 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 Facebook 八卦
【Kongner編輯室】
瘋子愷:香港特色的自由主義
早前有觀眾係直播度問過「咩係自由主義」,本人就係度好求其咁講兩句啦。
自由主義原本就真係講自由嘅。啟蒙時代果陣,因科學嘅發展,人民開始擺脫傳統封建思想,開始思考每個人嘅自身權利,思想嘅自主等等,繼而開始產生咗對人權同民主等等嘅訴求,例如就好似法國哲學家盧梭所提出嘅《人的自然權利以及社會契約理論》更加係對往後嘅自由主義思潮有著深遠嘅影響。
因此簡單咁講,自由主義嘅重點在於尊重每個人嘅基本權利,包括人身自由、私有財產、以及公民嘅政治權利等等。咁點解生活咁自由都重要理啲咩政治權利呢?因為自由主義嘅支持者都明白就係只有民主政體先能夠保障人民嘅自由不被強權所剝削及侵犯,亦係最能表現出人民擺脫封建時代嘅象徵。
然而,自由主義始終都只係一套思想,實際上點樣去實行,各人就各自有唔同嘅演繹啦。因為唔同人對自由嘅執行,或者著眼點都唔一樣,所以導致到只要同「自由」有關係嘅意識形態,都可以稱之為「乜乜自由主義」,所以大家會見到左至主張平均分配社會資源以達至人民享受同等自由權利嘅「社會自由主義」,右至主張只有市場嘅經濟活動完全自由先能夠最有效地保障人民財富自由嘅「經濟自由主義」都可以稱之為「自由主義」。不過萬變不離其宗,稱得上「自由主義」嘅思想,都會對民主有著不同程度上嘅追求,因為就正如上一段所講,無民主就無自由。
而綜觀香港走嘅所謂「新自由主義」可以話係「古典經濟自由主義」嘅新版本,除咗更加積極地主張減少政府干預市場外,亦加入好多全球化視野於其中,而實際執行上依然都係以「大市場,小政府」、「反干預」為依歸。無錯,香港的確做到全球最自由嘅經濟體,但諗深一層,似乎香港喺政制上面達唔到「自由主義」嘅前題,就係民主。呢個問題在於「新自由主義」本身就只係「自由主義」嘅經濟果part嘅延伸,所以某程度上只係一套經濟學說,因此本身就忽略或無需要再提民主等政治概念。打個比喻就係,如果「自由主義」係武功祕笈原典,「新自由主義」就只能算係後人所創嘅一招招式。換言之,香港政府一直以來都只係借經濟理論來裝模作樣,掩飾政制上嘅落後,出一招招式扮識晒成套祕笈。久而久之,黔驢就自然技窮喇。
不過有趣嘅係,香港政府經常強調自己完善嘅法制再加上「積極不干預」政策就係香港成功嘅秘訣,但其實呢個秘訣只係香港「經濟」成功嘅秘訣,其他方面亦無成功過,例如好似環保、人民幸福指數、公民權利等等,都係無成功過嘅。當然,香港政府就係咁不斷灌輸呢種以為經濟成功就當自己咩都掂嘅意識形態,再加上不干預嘅原則,事實上一開始就無任何基礎同市民講民主,講自由,就好似「新自由主義」一樣,本身就唔存在深入探討民主自由嘅內容,淨係同你講「經濟自由是最好的」,講到底就只係一套「經濟放任主義」,其中缺點大家都有眼睇㗎喇。
而最好笑嘅就係,由於近來都出現唔少人都話香港真係好自由,特別係唔知佢哋買唔買到口罩同紙巾嘅藍絲們。具體嘅情況就係喺香港呢個號稱「最自由經濟體」嘅地方卻連言論自由都無,但都重有一班人認為香港好自由好爽,但呢班人同時又會鬧政府點解唔干預市場派口罩喎,咁政府喺呢個時候就理所當然地睬佢地都生芒果喇。而對於呢個咁奇妙嘅現象,本人認為現階段無任何一套學說可以完美演繹到香港嘅現況,所以決定稱呢套由香港特衰政府帶頭所造成嘅現象為「中國香港特色嘅自由主義」,意思就好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嘅社會主義」係只有習近平,沒有社會主義一樣,「中國香港特色嘅自由主義」當然係只有中國香港人,沒有自由㗎啦,但由於都係太長,所以決定將佢簡稱為「藍絲自由主義」算啦,反正都係同一個意思。
(本欄逢周四更新。敬希讀者垂注)
-------------------------------------------------------------------
HappyKongner 招稿喇!!!
我哋嚟緊會喺逢星期一、五加設 【Kongner投稿天地】 ,俾廣大Kongner 弟兄姊妹能夠有發表佢哋意見嘅地方,亦都可以鼓勵大家多啲運用自己嘅闡述能力。
有興趣嘅朋友歡迎直接Facebook Send Message 俾我哋,又或者Email 去 happykongner@gmail.com 同我哋傾都得。
期待收到大家嘅鴻文大作!
納稿標準:合乎邏輯,文句通順,言之成理即可,不過編輯部同事比較嚴謹,大家自己小心。
經濟自由主義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dYOxnr0zPg/hqdefault.jpg)
經濟自由主義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評價
內政委員會今(25)日審查行政院函請審議「國籍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民進黨立委蕭美琴、邱議瑩、李昆澤等18人委員共同連署提案之「現行國籍法第九條及第十條規定」修正草案,也已交付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民進黨立委蕭美琴針對現行國籍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向內政部長李鴻源質詢並要求相關部會盡快研擬修法方向,及早落實保障移民權益。蕭美琴表示,現行國籍法為歧視性立法,因允許台灣人取得他國國籍時,可擁有雙重或多重國籍,但新移民歸化我國卻需先放棄原有國籍,這不僅是歧視待遇,在申請歸化過程中也易造成無國籍人士,因此政府應放寬並修正國籍法。
蕭美琴表示,台灣現行擁有雙重國籍的人不在少數,可大致分為三種情形;第一種情形例如總統的女兒可以自由地享有他國國籍甚至多國國籍而不需要被迫放棄台灣國籍,可以拿他國護照進出台灣甚至世界各地,但仍可以享受台灣國民同等的權利與義務;第二種為默認型的雙重國籍,例如中國籍人士僅需要使用戶籍證明申請歸化台灣國籍,同時仍可以使用中國護照自由暢行其他國家,然現行的國籍法並未能規範中國籍人士的國籍管理問題。第三種類型則是歸化我國的新移民,被迫放棄原生國籍,只允許其單一國籍。同屬中華民國國民,卻因歧視性立法,造就新移民面臨被迫放棄原屬國籍,並可能造成無國籍的問題。
蕭美琴表示,台灣社會移民人口越來越多,尤其婚姻移民來台的人口比例逐年增加,但許多新移民可能面對數個月甚至數年時間因依法放棄外國籍,在等待歸化期間成為無國籍狀態,影響其權益至深。蕭美琴認為,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新移民對台灣人口結構以及勞動市場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政府必須擬定一套更完整且友善的移民政策。蕭美琴進一步引用經濟學人報導表示目前因應全球化的發展,許多人求學工作的地點抑或者生活的地方都與原生母國有所不同,因為生活需求或是工作需要可能因此需要取得多重國籍,但這並不影響其對於母國的情感及連結,文章的結論更表示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多重國籍的發展是經濟自由主義發展的洪流中不可避免的趨勢。
然而檢討台灣現今的國籍法剝奪他人保留原屬國籍的權利,顯然不符國家發展需要,嚴重違背世界潮流,更限制了台灣國際化的腳步。蕭美琴委員更進一步呼籲以自由主義掛帥的行政院長江宜樺可以積極針對現行箝制自由的法規及早做出修正調整,刪除第九條要求歸化者須放棄原國籍之規定。
此外,針對參政權部分,蕭美琴委員認為已取得我國籍者的新住民有權參與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政策決定,不僅符合國民平權原則,也有助於社會進一步融合,因此現行法令對參政權的限制也應有重新檢視的空間。現今台灣的新移民對於台灣偏鄉的貢獻與付出甚鉅,其對於地方的公共議題不僅展現高度關心更期待有更進一步參與的可能性。然而現行法規仍剝奪新移民參政權,限制新移民參與公共政策的權利,顯然不符合民主國家的精神。在其他國家我們看到很多例證,諸如現任德國自民黨黨主席是越南裔的難民,更是現任經濟與科技部長; 近期我們也看到台裔美國人紐約主計長劉醇逸參選紐約市市長,在在都展現了民主國家對於多元社會的包容。因此,蕭美琴委員主張,國家不應該在國籍法上限制新移民參政權,相關配套法規應當於選罷法中修正調整。她也主張至少在地方層級的選舉,應放寬新移民參政的年限,讓新移民有均等積極参與地方公共事務的機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DioCOsEi0w/hqdefault.jpg)
經濟自由主義 在 資本主義與經濟自由權(三) 【民視台灣學堂】台灣憲法學 ... 的八卦
資本 主義 社會高度發展,小蝦米對抗大鯨魚越來越難,只能用法律來規範! ... 資本 主義 與 經濟自由 權(三) 【民視台灣學堂】台灣憲法學2019.02.22-許慶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