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完成階段性任務,感謝委員無私奉獻與付出,期盼未來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發揮人權保障功能
5月6日是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最後一次委員會議,這也是我在卸任前於總統府主持的最後一場正式會議。
特別感謝所有諮詢委員、行政院、司法院、監察院、各部會、地方政府和民間團體,在促進我國人權發展的道路上,無私奉獻、齊心合作、全力以赴!
我非常盼望未來的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能在既有的基礎上開創新猷,也期待行政院成立人權處,領導各部會落實國際人權公約的保障,讓臺灣成為全球人權保護的典範,也讓人權的普世價值能光照亞洲各國!
尤其在我擔任委員會召集人的4年裡,看到委員們為了提升我國人權水準,接軌國際人權體系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讓我深受感動,也讓我有很多的學習及成長。
去(2019)年12月10日世界人權日,立法院三讀通過設置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相關法案,讓臺灣終於有了自己的國家人權委員會。委員們長期的關注、研議與努力催生,絕對功不可沒。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從2010年12月10日成立開始至今,一共召開了39次委員會議,在委員們及法務部議事組同仁的齊心努下,運作順暢,對推展我國人權保障發揮正面且顯著的影響。
蔡總統於2016年5月20日上任後,為持續推動我國人權的促進與保障,除核示該委員會繼續運作外,並在第4屆第1次委員會議致詞表示,「人權是普世價值,但卻永遠需要透過在地實踐,才能夠真正實現」,並期勉全體國人「向上看齊、向下扎根」,讓臺灣的人權成為世界其他國家的高標準。
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運作迄今,正是我國人權大躍進的10年,期間除將9大核心人權公約中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合稱《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兒童權利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等5部人權公約國內法化,參酌聯合國相關人權條約機構作法,定期提交各該公約之國家報告、舉行國際審查外,也積極接軌國際人權標準,落實人權保障,具體實現人權立國的目標。凡此各項人權的進展,均與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長期的積極倡議,促請政府戮力改革有關。
我要再次感謝所有曾擔任過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所有委員們的辛勞與奉獻,透過大家努力督促政府改善措施,讓臺灣在這10年間,許多人權價值可以具體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與文化中。
當然,我們還有很多地方需要繼續努力,雖然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階段性任務完成,我期待委員們能持續利用各種管道提供建言,並期許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能讓政府及國家保障人權的腳步持續向前、永不止息。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聯合國在2006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促使各國重視身心障礙者人權的保障,目前已經有160個國家簽署;我國也在2014年公布「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去年12月3日「國際身心障礙者日」施行,讓我國的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邁向新的境界。
中華民國雖然在1971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但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我們仍舊自發地遵守國際社會的規範,在我任內透過立法的方式,陸續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兒童權利公約》、《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內國法化,加上今年12月9日施行的《反貪腐公約施行法》,我們已經將6個聯合國國際公約國內法化。
我國對於保障身心障礙者的權益,雖然已經盡了許多力,但還是有死角與盲點必需克服,例如國內長期缺乏復康巴士,每當有人打算捐救護車時,我都會勸對方改買復康巴士,而我在臺北市長任內時也曾捐了2輛。2008年至今,我們用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購置了1,734輛,但推估至少要3,000輛,才能讓身障者打電話叫車時,至少能有八、九成的成功率。
我們大家共同努力,早日讓身心障礙者享有真正友善的無障礙社會環境。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昨天總統府舉行「國家人權報告」發表記者會,這是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來,第一份由政府設立的人權諮詢委員會所發表的人權報告,饒富意義,我深感欣慰。
我認為,「人權是天賦的權利,不要讓它睡著」,雖然我國在1971年失去聯合國代表權,但我國一直努力讓人權保障跟上世界腳步。我主動以提出「國家人權報告」並辦理國際審查會議的方式,履行締約國的條約義務,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例子;我也呼籲聯合國要正視中華民國2300萬人民的權利。
憲法第141條明定:「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我曾宣誓「余必遵守憲法」,因此,尊重聯合國憲章是我不能逃避的責任。
1966年《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是國際人權憲章的重要部分。中華民國雖於1967年就簽署這兩項公約,卻因局勢變遷,直到42年後(2009年)才由我完成批准程序,並透過兩公約施行法,把它變成國內法的一部分。這麼做,是因為我知道就算簽署了批准書,聯合國祕書處也不會接受我們存放,因此,兩公約經內國法化後,還是對我們有拘束力。
為了貫徹人權立國的理念,我已在2010年12月10日成立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這是一個任務編組的單位。我們根據諮委會建議,依照聯合國規定報告格式與內容的要求提出報告,其中諮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建言都非常有價值,使政府機關對於國際人權標準和國內人權現況有更進一步省思的機會,我也希望政府機關能加速進行人權保障的檢討與改進。
我們發表第一份國家人權報告,絕對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真正的要把國內人權標準跟世界接軌。我認為,這需要一點壓力,因為侵害人權的案件,不少是政府所為,所以,政府要自我檢討,提供公務員相關的教育訓練,訂出國際接受的標準,這樣才能提升我國人權水準。
「仁民愛物」是儒家對當政者的期許,這與西方的人權觀念相輔相成。我們能夠在華人社會,把國際級的規範變成生活一部分,這是跟我們實踐民主的重要成果。
此外,中國大陸也簽署了兩公約(只批准了第二個公約)並發表人權報告。我對大陸的人權始終關切,每年6月4日,都會發表聲明。我已多次強調,兩岸拉近彼此距離,人權保障是重要指標。舉例來說,台灣最近和大陸協商投資保障協議時,就碰到當台商在大陸若因案被逮捕,如何讓家屬在24小時內得到通知;兩岸投保協議本來不是一個談人權的協議,但剛好碰到了,就會在這個議題上和大陸溝通,爭取讓台商得到最大的保障。
我認為,未來兩岸還要簽許多協議,難免也會有這種狀況出現,我們會毫不猶豫站在人權保障的立場,為臺灣人民爭取最大權益。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今(9)日立法委員林佳龍在司法及法制委員會質詢曾勇夫。林佳龍於立法院總質詢有關陳院長跟曾勇夫部長針對故宮前院長周功鑫的調查案,因涉及消合社資金往來及海外匯款等疑雲,以及一個政務官突然辭職,引發媒體大幅報導故宮弊案並跟資金有高度關聯等,這件事情的調查進度不要再拖延了。
曾勇夫回答該案正由廉政署在調查中。林佳龍表示,「前個月你也這樣回答我」。林佳龍在追問,「有約談周功鑫院長嗎? 周院長說都沒有被約談。」「除了廉政署需不需要啟動其他單位調查?」「調查到一個階段了嗎?」「為什麼院長在總質詢時不知道這件事情被調查?」曾勇夫回答,「沒有其他單位在調查,院長是質詢後才知道的。」
林佳龍再問曾勇夫,本案涉及一個部會首長辭職、外界弊案傳聞,而且廉政署正在調查中,「有沒有任何書面文件,讓院長、部長知道這件事被調查中?」曾勇夫表達,討論此案僅止口頭上提及,曾勇夫說他本人沒有看過任何書面的文件。林佳龍問,「那院長有沒有看到有關此案件的文書?」曾部長表達, 不清楚。林佳龍要求曾部長,這件事情的調查進度不要再拖延了。
根據週刊報導法務部長曾勇夫曾經在李朝卿被收押之前與李朝卿密會,曾勇夫的說法跟白滄沂的看法兜不攏,曾勇夫曾要求壹週刊做出澄清他並未跟李朝卿見面,否則就會提告。林佳龍問曾勇夫,「提告了沒?」
曾勇夫表達「絕對沒有密會這件事情」,壹週刊並沒有做出澄清,他會提起民事訴訟 。林佳龍質疑,「為什麼是提民事訴訟而不提刑事訴訟?是有甚麼事怕人家知道嗎?」曾勇夫回答「這是我的自由」,林佳龍不滿地說,這是公事不是私事,「這不是你可以私了的。」
檢察總長黃世銘在11月29日也前往南投地檢署督導李朝卿案,雖然有督導的權限,但在案發時機前後法務部長和檢察總掌都跑到南投去,啟人疑竇。這個消息爆發後,新聞焦點卻聚焦在法務部執行六個死刑犯上,令外界認為是法務部轉移焦點。林佳龍說,六個死刑犯也提出赦免,國際人士也再觀察,我們希望台灣簽訂二公約「公民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就要把二公約當國家法律來執行,不要刻意挑時間或有其他考量而罔顧二公約精神。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在 李俊俋 Youtube 的評價
立委李俊俋認為,行政院提出之工業團體法、商業團體法及教育會法修正草案宣稱是引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以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但是綜觀本次修正意旨,僅是處理縣市合併的相關問題,完全無關兩公約之保障人民結社自由之意旨。
立委李俊俋指出,兩公約之基本精神就是不應強迫人民加入團體組織,且釋字第479號、643號解釋亦指出現行強制入會之相關規定有違憲之疑慮,但是行政院提出之草案都沒有去處理,而且也沒有考慮到未來自由經濟示範區若通過要如何因應「前店後廠」的問題。
立委李俊俋強調,現在時代已經不同,現行「業必歸會」的制度是否應該存在,必須重新思考,而且行政機關不應該想到什麼才修什麼,而應該是要全盤考量同業公會是否應修正,正視憲法保障人民結社自由之權利。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在 悚!不滿遭勸戴口罩男持刀刺死超商店員 - Mobile01 的八卦
台灣在1967年簽署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而且在2009年3月31日,由立法院通過了「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及「公民與政治權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