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勞動節,我要向所有勞工朋友致敬!
勞工支撐起台灣的經濟,這幾年來,政府也完善法制、加薪減稅,努力挺勞工:
🔺通過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這部法律整合了各類職災補償制度,將可以打造更完整的職業災害保障體系,昨天我已經正式簽署了。
🔺更多勞動法制進展:我們陸續完成 #勞動事件法 及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 的立法,也修法保障派遣勞工的權益。
🔺加薪:基本工資連續五年調升,22K正式走入歷史,此外也鼓勵企業加薪。
🔺減稅:提高所得稅四大標準扣除額後,今年不課稅的每人基本生活費也調高7,000元,調幅是歷年最高,希望能減輕勞工的負擔。
目前,台灣經濟的基本面不錯,今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更是超過8%,創下十年來單季新高。這些成長的果實,都應該多回饋給辛苦的勞工朋友。
但我也要提醒大家,拚經濟的前提是維持著防疫表現,面對疫情變化,我們都不能掉以輕心。假期間如果有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落實防疫措施喔!
經濟成長率歷年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過去八年來,世界遭遇到40年來最嚴重的三次經濟衰退:2008的金融海嘯、2011的歐債危機、與2015的全球出口萎縮。全球平均經濟成長率是2.2%,平均出口成長率是3.4%,兩項都遠不如我上任前八年的3.3%與12.13%,顯示八年來我國確實面臨了空前嚴竣的外在環境。然而與過去相比,中華民國在逆境中仍然不斷進步,在許多方面的表現甚至比過去更好,廣受國際社會肯定。
例如美國《全球金融雜誌》在去年11月公布的最富裕國家排名,臺灣在全世界185個國家當中排名第19名,緊追德國,明顯超越法國、英國、義大利、日本與韓國等國家。
在國家競爭力方面,根據2015至2016年「世界經濟論壇」(WEF)的全球競爭力評比,我國名列全球第15;此外,根據2015年「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世界競爭力的評比,我國總排名則位居全球第11,亞太第3。八年來,我國的全球IMD排名總平均是 11.5名,前面兩位總統任內,一位是15.5名,一位是16名,我們的11.5名,是 20 年來最好的成績。
在國內的制度環境上,根據世界銀行「2016經商環境報告」指出,我國的整體排名躍升至全球第11名,較前一年進步8名。其中,在「經商便利度」方面排第11名,是我上任後歷年來全球最佳排名,比我國97年的成績進步50名。
去年12月9日,英國「開放知識基金會」(Open Knowledge Foundation)的資料開放(Open Data)國際評比,臺灣的表現,從2013年的36名、2014年的第11名,快速上升到去年全球第1名。政府開放程度大幅增加,也是制度環境改善的關鍵。
更值得驕傲的是,根據德國貝特曼基金會(Bertelsmann Foundation)最近公布的「貝特曼轉型指數」,臺灣的「政治轉型」(Political Transformation)在全球129個國家中排名第3名,僅次於烏拉圭與愛沙尼亞;而「經濟轉型」(Economic Transformation)更為成功,排名是全球第1名。這份報告指出,在過去幾年中,縱使全球需求嚴重衰退,臺灣經濟仍然做到穩健成長(solid growth),而且通貨膨脹率低,金融部門穩定,因此在國際競爭力評比得到高分。
從信用卡組織「萬事達卡」(Master Card)去年公布的「未來世代幸福指數調查」,預估到2030年,臺灣年輕世代的幸福指數為80,在亞太區國家中分數最高。
此外,專門評鑑各國治安的兩個國際網站Lifestyle9 和Presscave在過去兩年的報告中,都連續把臺灣列為全求10大治安良好國家的第2名。而瑞士信貸銀行將我國軍力強度,評為全球第13,在亞洲次於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但勝過以色列、澳洲、與美洲的加拿大。
臺灣的人口(2360萬)與土地(36,000平方公里),在世界排名分別是第51與140。從各項國際評比來看,臺灣的表現和其他先進國家相比毫不遜色。這八年來,感謝大家給我機會,和大家一起打拼創造出這些成果。這不是我們「自我感覺良好」,而是「國際社會看好」。我們對自己國家與人民要有信心,不要妄自菲薄、自我否定。為了下一代的幸福,我們要目標一致,全力衝刺。
經濟成長率歷年 在 徐國勇 Facebook 八卦
大家好!今天是除夕。在歲末年終,全家團圓的時刻,我要祝福所有的國人同胞,新的一年,平安健康,萬事如意。
我現在所在的房間是總統府的虹廳。在我背後的這幅畫叫做「天佑花蓮」。
很多來總統府的貴賓,都對這幅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林惺嶽老師的作品。
林老師告訴我,有ㄧ次他經過花東縱谷,看到這幅景色,深受感動。他就決定住下來,完成了這幅畫作。
2月6號,我們美麗的花蓮遭受地震無情的打擊。嚴重的災情以及人命的傷亡,讓花蓮人心裡留下恐懼的陰影。
藉著這個機會,我想跟花蓮的朋友講幾句話。我要請大家放心,不論發生什麼事,全臺灣一定會跟花蓮人站在一起。
臺灣地處斷層帶,比起其他國家,我們更應該加強我們平日的危機意識。除了推動災區的復原重建之外,在全國的層面,政府也會持續針對危險建築進行盤點,加速補強。
政府無法阻止地震發生,但是政府能做的,是建立一套嚴謹的防災體系,把地震所可能產生的損害降到最低。這個工作已經開始。
地震過後,我到花蓮兩次。我看到國軍全面動員救災,我也看到來自各縣市的搜救團隊,奮不顧身搶救受困人員。我更看到這段時間的臺灣社會,充滿了愛和團結。
有民宿業者主動開放空間給災民使用;有民間業者自告奮勇,為傾斜大樓架起鋼梁;也有一群年輕朋友說,他們不會救災,但他們可以做早餐給救災人員吃。在災難中,我們展現互助,把人性中最美的那一面給了彼此。
我想要勉勵國人,這就是我們的臺灣。我們因為團結ㄧ致,才不會在災害中倒下。我希望,臺灣人民要永遠記得患難中的真情。
同時,我也要勉勵國人,不要忘了國際社會在這一次地震中對我們所表達的關心和慰問。今日我們受人點滴,他日我們必當湧泉以報。這也是我們臺灣人的真情。
在這次震災中,有9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旅客不幸罹難。我說過,在人道救援上,兩岸沒有距離。我們盡了最大努力。對罹難者家屬,我們也感同身受,希望在新的一年,他們可以走出創痛,平安寧靜。
農曆春節在兩岸都是最重要的節慶,從除夕、大年初一到十五元宵節,有很多非常相近的傳統習俗和過年活動,透過人民交流和媒體傳播,也拉近雙方的心理距離。在這裡,我要藉著這個機會,向對岸的朋友以及全世界其他地方的華人,說聲新年恭喜。
過去一年,臺灣經濟的表現讓我們恢復了信心。經濟成長率超乎預期,出口總額是歷年的次高,失業率降到十七年來的新低點。前幾天臺灣股市在萬點封關,這是歷史上的第二次。
更重要的是,政府和大家正在一起打拚,要改變臺灣經濟的體質。我們推動5+2產業創新計畫,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今年啟動的前瞻計畫,要全面強化國內不足的基礎建設,同時擴大內需及投資。
只要產業競爭力及經濟的動能夠進一步提升,再配合政府所提出的加薪具體對策,我們一定可以擺脫過去薪資停滯,甚至倒退的困境,讓每一個辛苦打拚的臺灣人,共享經濟成長的果實;我們也會有更堅強、更壯大的實力,來因應外在經濟的變化和風險。我對臺灣的未來有信心。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過年期間,持續在工作崗位上,為臺灣打拚的朋友們。明天就是新的一年的開始,再一次跟大家拜年,祝福全體國人同胞,新年恭喜,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