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的《Today看世界》,我們討論了疫情與饑荒,許多朋友們認為台灣糧食應該要自給自足,才不會因為戰亂或疾病而斷糧,也讓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再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其實這個議題目前仍看法分歧,台灣的專家和學者,過去也分成兩派互相爭辯,一個糧食自給率各自表述。捲起袖子把糧食種回來,聽起來滿腔熱血,但實際執行上可行性如何呢?
我們先解釋「糧食自給率」是什麼。「糧食自給率」是二戰時,美軍為了確保前線士兵有飯吃,而發展出來的指標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國家每年吃掉的食物中,有多少是國內自行生產的,舉例來說,假設台灣人一年要吃100萬公噸的稻米,其中80萬公噸是國產,那台灣的稻米自給率就是80%。
不過,我們不是米蟲,不可能光靠吃米來生活,因此如果要判斷一個國家的整體糧食自給率,就必須把各種農產品的國內生產量、進口量,以及最後吃剩下多少,統整後製作出「糧食平衡表」,再推算出整體的糧食自給率,不過每種糧食的體積重量都不相同,加上戰時「先求吃飽、再求吃巧」的概念,因此這項指標通常以「熱量」作為計算單位。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最新數據,107年我國糧食自給率在34.64%,比前一年增加2.3個百分點。看到這裡大家會覺得,天哪!台灣竟然只能生產不到四成的糧食,萬一台海情勢緊張,我們不就統統挫賽?這就要討論到「糧食」的定義了。
先問大家,你每天早餐還是吃稀飯配醬瓜的舉手。現在大家趕上班上課,往往是早餐店買了就上工,但不管是燒餅油條配豆漿、美而美漢堡蛋或是麥當當,都不是完全的made in Taiwan,裡面的「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幾乎都是「歪果貨」,就是因為台灣的氣候非常不利「黃小玉」這種溫帶作物的生長,但偏偏近年來國人飲食西化,吃掉的麵食已經比稻米還要多,而這些小麥幾乎完全靠進口,台灣的小麥自給率只有區區0.1%。至於畜牧業也仰賴黃豆、玉米作為飼料,導致計算糧食自給率時,就會出現數值被「黃小玉」拉低的情況。
我們再看看稻米。台灣的稻米自給率高達120%,完全就是產能過剩的情況,不只能讓大家吃好吃滿至少一年,還能賤價外銷。講起來心酸,去年我國稻米出口破紀錄,其實是戰備公糧爆滿,只好賠錢外銷。至於我國的水產自給率一樣高達104.9%,不但能「青呷」還能「曬乾」,蛋類100%,蔬菜84.7%,水果85.2%,所以才說台灣其實並不會有斷糧問題,但如果你堅持只吃「黃小玉」,那當然會有斷鏈危機。
所以說「糧食自給率」不能當作判斷「糧食安全」的唯一指標,這點很重要喔!哪天我們無法進口糧食,這項數據當然就變成100%了。而國外也紛紛注意到這點,所以後來英國《經濟學人》也建立了一套「全球糧食安全指數」(Global Food Security Index),它把聯合國公布的相關統計資料換算為16項指數後,再統整為三大面向,分別是:1.購買力(affordability & financial acccess);2.供應能力(availibiity);3.品質與安全(quality & safety)。但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哭哭~)所以不在名單裡,不過我國學者把資料納入資料庫計算,2017年台灣排名28,在名單中的前四分之一。
可是我就真的很喜歡吃麵包、又愛吃肉怎麼辦?台灣真的不能自己種「黃小玉」嗎?其實政府近年推廣過幾次「雜糧復耕」但效果有限,因為代價真的太高。第一是氣候不適合,台灣濕熱多雨,颱風季一來,怕水的雜糧就GG。第二是地形問題,台灣耕地零碎,不適合粗放型的雜糧。第三是以國產「黃小玉」當飼料,會大幅墊高畜牧業成本。所以有學者主張,「既然黃小玉那麼難搞,那就果斷分手吧!」不如改種自己擅長的,例如「別墅」。欸,不是喇,台灣農地有限,農地請農用,就有專家建議,與其勉強種「黃小玉」,不如種植更適合台灣氣候的地瓜、花生、洋蔥、胡蘿蔔、美生菜等。除了要農地農用,也要推廣農地「有效且合理」的運用。
但另一派主張,就算靠進口,國外也可能發生天災人禍,導致我們買不到或是買不起糧食啊!就像這波疫情導致供應斷鏈,怎麼辦?像這個時候就要呼籲大家愛用國貨了,該國產糧食登場囉!面對這樣的緊急狀況,政府也有一套應變措施,例如暫停把小麥拿去釀酒,這樣小麥庫存就可以拉高10倍,或是趕快搶種地瓜,這樣我們最少還有地瓜籤飯可以吃。防疫如作戰,戰爭時期大家就別任性了,挑挑口罩花色已經很奢侈,共體時艱,好嗎?
我們歸納出的結論有三點:(一)糧食自給率不等於糧食安全。(二)糧食自給率是吃出來的,不是種出來的。(三)農地農用,也要有效且合理的運用。
最後我想問大家的是,如果哪天我們無法進口「黃小玉」了,在不犧牲飲食選擇的情況下,你願意花多少錢購買本土「黃小玉」?花多少錢消費國產「黃小玉」養出來的肉品?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美國疫情中小學停課,雞蛋牛奶滯銷農民日日倒!(大家真瘋Show 2020) 美國大部分餐廳、酒店、學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關閉,外媒周日(12日)報道,因需求急跌令全美多地農民每日傾倒大量賣不出的牛奶,甚至把農作物犁回農地。 報道指,有農民每日要倒掉多達370萬加侖牛奶,威斯康辛州及...
「經濟作物排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范琪斐的美國時間 Facebook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top10 台灣主要農作物排名我愛數據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經濟作物排名、糧食作物有哪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經濟作物排名、糧食作物有哪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世界糧食作物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世界糧食作物排名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經濟作物排名 在 經濟作物 - 求真百科 的評價
經濟作物排名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NOL: 荷蘭在線》4/4
* 【隱藏於荷蘭森林可持續理念「樂高型」小屋】
阿姆斯特丹工作室Woonpioniers在荷蘭海爾德蘭省巴赫姆小鎮的林間空地上建造了一棟預裝木屋。
這棟木屋是為一對夫婦設計的,他們想追求一個對環境影響小、符合可持續生活理念的家。
木屋名為Indigo,是Woonpioniers開發的模塊化住宅,採用了膠合木結構建造,盡量減少了浪費、運輸和施工時間,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這種模塊化住宅能在任何地方快速組裝,並且設計可調節,可以根據定制要求進行修改。
每棟預裝木屋都使用相同的預裝構件,可以像組裝樂高玩具一樣靈活且快速組裝成一個整體。這些構件組合在一起形成了寬敞的內部。獨特的內部彎曲設計,給予了內部空間的結構性支撐。
木屋可依靠可再生能源發電,在附近陽光充足的一個建築屋頂上安裝了太陽能電池板,產生足夠電力。
木屋也採用空氣對水熱泵,將戶外空氣作熱源或冷源, 通過第二介質水, 向需要空調的室內空間供熱,自然調節內部溫度。
* 【彩虹還有白色的?荷蘭多地觀察到「白色的彩虹」】
荷蘭今年發生了神奇的景象,竟然多地都觀察到了白色的彩虹。
彩虹還有白色的嗎?
實際上,「白色的彩虹」是一種名為霧虹的天氣現象,成因與彩虹類似,是太陽光經由水分子反射和折射後形成的。
霧虹不像彩虹有多種顏色,霧虹呈白色,所以有時也被稱為「白色的彩虹」。
* 【荷蘭美輪美奐的鬱金香天堂】
荷蘭迎來了今年的鬱金香季。望不盡的鬱金香花海,宛如置身於天堂般的夢幻。
日落日出,陽光傾灑在鬱金香田上。雲霧繚繞,花海披上朦朧的面紗。微風拂過,搖曳生姿。
一起欣賞攝影師Rick Kloekke兩年前荷蘭鬱金香田延時攝影作品。
https://m.youtube.com/watch?v=KHLMERxWJNs
* 【2020年破壞原始森林急劇增加】
根據週三的研究報告顯示,儘管全球經濟放緩,但原始雨林的破壞速度加快,面積相當於荷蘭國土面積的原始雨林去年被燒毀或被砍伐。
原始森林可以儲存大量碳並保護豐富生物多樣性,當生態系統受到嚴重影響,形勢十分嚴峻。
在整個熱帶地區,這項研究記錄了2020年420萬公頃原始森林的破壞,比前一年增加了12%。(荷蘭國土面積約415萬公頃)
根據GFW的衛星數據的報告,在原始雨林受損方面,巴西損失最嚴重,比排名第二的剛果高出三倍。
受極端天氣的影響,高溫和乾旱引起了澳洲、西伯利亞和亞馬遜地區的森林大火。
研究表示,新冠疫情的全球擴散可能造成了影響。森林保護措施減少,並且有大量人口返回了農村地區,森林非法砍伐增加。
如果森林砍伐得不到控制,將會導致一個負循環。森林損失導致空氣中更多的二氧化碳無法被樹木吸收,進而導致氣候變化加劇,這又會導致更多樹木的減少,或森林大火。
如果各國在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削減森林保護措施,而試圖加快經濟增長,將會造成更嚴重的影響。
因此需要各國在特殊時期重新制定政策,既要考慮到經濟增長,也要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保護。
* 【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普霍爾機場設計出色的母嬰護理室】
母乳餵養被全球廣大婦女群體認為是養育孩子的一部分,然而一位母親想要在公眾場合餵養孩子並不是十分便利,有時還會受到別人的評論。
荷蘭意識到這個問題後,採取了積極的態度。有幾個市政府公開宣稱自己對母乳餵養很友好。並且如果因為公共餵養而被他人指責,可以去相關機構投訴。
沒有法律禁止公共母乳餵養,同時法律規定,對於生產後重返職場的女性,公司必須在頭9個月為女性員工提供哺乳空間,並允許帶薪將25%的工作時間花在餵養嬰兒。在那之後,母乳餵養的條件仍然必須滿足,如母嬰護理室和休息時間,但花在母乳餵養上的時間不再支付任何費用。
現在許多公司和公共機構現在都歡迎婦女在公共場所進行母乳餵養,並將在入口附近展示一個標識。
其中阿姆斯特丹的斯希普霍爾機場的母嬰護理室設計出色,獲得了「OEI IK GROEI」獎。該獎是授予那些能讓父母的生活變得更輕鬆、更好的組織機構。
機場準備了安靜的母嬰護理室,同時保障個人隱私。在這裡可以餵養寶寶、幫寶寶洗浴換衣,寶寶也可以睡在一個特質的舒適床上。並且有準備牛奶的空間。如果旅客乘坐洲際航班,這都是免費使用的。同樣在護理室旁邊也有供家長休息的區域。
* 【有機牛油果會對環境更有益嗎?】
上周,一個宣傳隊伍在荷蘭議會大廈前分發了有機牛油果,目的是讓大家瞭解這種受追捧的水果對環境的影響。
我們熟悉的牛油果,中文正式名稱為鰐梨。因其包含了維生素E、抗壞血酸、類胡蘿蔔素等,牛油果被認為是營養最豐富的的水果之一,也有了「超級食品」的稱呼。
隨著「牛油果熱」的爆發,牛油果的全球需求爆炸性增長,牛油果市場繁榮發展,牛油果因此被稱作「綠色黃金」。
據2020年數據顯示,荷蘭是全球牛油果第四大出口商和第七大進口商,是歐洲牛油果的主要貿易中心。從肯亞、秘魯等國進口的牛油果往往會先進入荷蘭市場,再從荷蘭分銷到其他歐洲地區。
而在「綠色黃金」的背後,是牛油果生產地區水資源短缺、河流流域過度開發等嚴重的環境問題。牛油果成為了一種具有爭議的水果。
牛油果需要耗費大量的水資源,平均每生產1千克的牛油果需要約283升水。由於牛油果價值高,當地水資源集中於牛油果灌溉,不僅會導致河流枯竭,也會影響其他水生植物的生存空間,水土流失問題嚴峻。
牛油果往往作為單一作物種植,這意味著牛油果生產地區沒有多少生物多樣性。牛油果特別容易受到蟲害的影響,因此種植者增加了保護作物所需的殺蟲劑數量。
當有暴雨時,這些化學物質產生的徑流有可能污染農作物周圍的自然環境。也可能對我們賴以生產水果和蔬菜的傳粉者有害。
這場有機牛油果宣傳活動的組織人表示,擺脫傳統的種植方式有助於減少水的消耗。他們希望更多的公司對他們銷售的水果和蔬菜對環境的影響能保持透明化、公開化。
有機作物種植者避免使用有害的傳統農用化學品,比如殺蟲劑或化肥,這些會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並排放二氧化碳。
有機作物土壤中富含多種有機營養物質,含有更多的有機碳,能像海綿一樣保持水分。這與傳統種植方法相比,可以多節約40%的水。
* 來自阿姆斯特丹前線的捷報:「Valley 山谷」住宅綜合體的玻璃幕牆已幾近完工。
經濟作物排名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八卦
【世界小知識】─咖啡葉製茶 更勝咖啡與茶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3/5005
用咖啡葉沏茶(coffee leaf tea),這算是咖啡還是茶?
咖啡豆和茶葉向來被製成飲料飲用,且都擁有廣大的愛好者,但一般人絕不會把兩者混在一起。最新研究發現,用咖啡樹的葉子泡成茶喝,效果更好,比咖啡也比茶更健康,並且苦味低、味道更溫和。
在英國倫敦Kew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的研究員戴維斯博士(Dr. Aaron Davies),以及在法國Montpellier的農作物多樣化、栽培與發展聯合中心(the Joint Research Unit for Corp Diversity,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研究員坎貝博士(Dr. Claudine Campa),他們摘取了23種咖啡植物作測試。結果發現,有7種咖啡樹的葉子含大量芒果素(mangiferin)。
一般來說,芒果素主要來源是芒果,是對人體有益的天然抗氧化劑,有抗炎效果。這些咖啡葉不只包含芒果素,它的天然複合物還被發現可以降低糖尿病、血膽固醇的危險,也可以保護大腦神經。此一有關咖啡葉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年刊Annals of Botany上。
一直以來,咖啡豆被視為具有高經濟價值,在世界上的交易量排名第二,僅次於原油。咖啡葉反倒被長期忽略。事實上,有一些咖啡樹的葉子,其營養價值遠遠高於咖啡本身,例如巴西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樹。
戴維斯博士進一步發現,十九世紀年代,非洲衣索比亞和南蘇丹的咖啡產地已經在飲用咖啡葉茶,1851年就有把咖啡葉當成茶葉販售的記載。當年的文件報告就認為咖啡葉具有驚人的抗氧化物含量,比咖啡、綠茶、紅茶都要高出許多,並且可即刻舒緩飢餓、疲勞感,還能理清大腦思緒,使頭腦清醒、振奮精神。此外,一百年前印尼蘇門答臘和爪哇島的咖啡產地,也一度盛行飲食咖啡葉茶。這些咖啡原產地都曾經試圖將咖啡葉茶推進英國和澳洲市場,可是都沒有成功。
目前咖啡葉茶仍然尚未普及。研究人員承認,咖啡葉對人體健康有多大效益,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 喜歡就按讚,看過就分享 ❞
❃ ❂ ❁ ❀ ✿ ✾ ✽ ❃ ❂ ❁ ❀ ✿ ✾ ✽ ❃ ❂ ❁ ❀
✰ 複習「理財的正道-穩賺安全的十大法則」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1/3129?page=3
http://www.xn--tsts07bnxm.tw/
✰「品牌價值」是「黃金價格」認同的關鍵
http://www.facebook.com/cfp119/posts/10151351071731958
這標題聽起來很饒舌,但研究顯示,用咖啡葉泡茶來喝,提神效果和健康程度,勝過咖啡和茶喔!不過...這樣到底算是「咖啡」還是「茶」啊?
【世界小知識】─咖啡葉製茶 更勝咖啡與茶
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3/5005
用咖啡葉沏茶(coffee leaf tea),這算是咖啡還是茶?
咖啡豆和茶葉向來被製成飲料飲用,且都擁有廣大的愛好者,但一般人絕不會把兩者混在一起。最新研究發現,用咖啡樹的葉子泡成茶喝,效果更好,比咖啡也比茶更健康,並且苦味低、味道更溫和。
在英國倫敦Kew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的研究員戴維斯博士(Dr. Aaron Davies),以及在法國Montpellier的農作物多樣化、栽培與發展聯合中心(the Joint Research Unit for Corp Diversity, Adapt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研究員坎貝博士(Dr. Claudine Campa),他們摘取了23種咖啡植物作測試。結果發現,有7種咖啡樹的葉子含大量芒果素(mangiferin)。
一般來說,芒果素主要來源是芒果,是對人體有益的天然抗氧化劑,有抗炎效果。這些咖啡葉不只包含芒果素,它的天然複合物還被發現可以降低糖尿病、血膽固醇的危險,也可以保護大腦神經。此一有關咖啡葉的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年刊Annals of Botany上。
一直以來,咖啡豆被視為具有高經濟價值,在世界上的交易量排名第二,僅次於原油。咖啡葉反倒被長期忽略。事實上,有一些咖啡樹的葉子,其營養價值遠遠高於咖啡本身,例如巴西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樹。
戴維斯博士進一步發現,十九世紀年代,非洲衣索比亞和南蘇丹的咖啡產地已經在飲用咖啡葉茶,1851年就有把咖啡葉當成茶葉販售的記載。當年的文件報告就認為咖啡葉具有驚人的抗氧化物含量,比咖啡、綠茶、紅茶都要高出許多,並且可即刻舒緩飢餓、疲勞感,還能理清大腦思緒,使頭腦清醒、振奮精神。此外,一百年前印尼蘇門答臘和爪哇島的咖啡產地,也一度盛行飲食咖啡葉茶。這些咖啡原產地都曾經試圖將咖啡葉茶推進英國和澳洲市場,可是都沒有成功。
目前咖啡葉茶仍然尚未普及。研究人員承認,咖啡葉對人體健康有多大效益,還需要更多的研究。
經濟作物排名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評價
思浩大談美國疫情中小學停課,雞蛋牛奶滯銷農民日日倒!(大家真瘋Show 2020)
美國大部分餐廳、酒店、學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關閉,外媒周日(12日)報道,因需求急跌令全美多地農民每日傾倒大量賣不出的牛奶,甚至把農作物犁回農地。
報道指,有農民每日要倒掉多達370萬加侖牛奶,威斯康辛州及俄亥俄州的奶農亦受影響;有雞農每周要棄掉75萬隻雞蛋。菜農則被迫埋掉賣不出的新鮮蔬菜,或是捐給慈善機構,但他們本身的資源及資金有限,令無償捐出蔬菜變得困難。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美國速遞運費奇高!台灣解禁允許寄口罩!(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MAAeE7VQvw)
2. 思浩大談美國女狂人,派咸濕復活蛋被捕!(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YTimJqO-iQ)
3. 思浩大談美國動物園老虎中招,當中疑點專家有排研究!(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5v8FOLrRDk)
#道指 #tvb #美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3owm-9Mg/hqdefault.jpg)
經濟作物排名 在 經濟作物排名、糧食作物有哪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熱帶氣候地區,咖啡、可可、甘蔗、香蕉、橙子、棉花和黃麻(一種柔軟、有光澤的植物纖維,可以紡成粗而結實的線)是常見的經濟作物。油棕是一種熱帶棕櫚樹,它的果實被用來 ... ... <看更多>
經濟作物排名 在 經濟作物排名、糧食作物有哪些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熱帶氣候地區,咖啡、可可、甘蔗、香蕉、橙子、棉花和黃麻(一種柔軟、有光澤的植物纖維,可以紡成粗而結實的線)是常見的經濟作物。油棕是一種熱帶棕櫚樹,它的果實被用來 ... ... <看更多>
經濟作物排名 在 top10 台灣主要農作物排名我愛數據 - YouTube 的八卦
台灣位處亞熱帶,夏秋季高溫多雨,冬春季乾燥少雨,耕地面積約為79萬9千公頃, 作物 種植面積為83萬4千公頃、產量686萬7千公噸,其中稻米為27萬1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