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實在是太熱了,颱風到底來不來啊?再這樣烤下去我都快乾了……🤣🤣🤣覺得防曬已經無力了,破罐子破摔算了!
#給自己洗腦 #曬太陽補鈣
包包👜:HARU's fashion
上衣👚:WC for Ladies
牛仔褲👖:嘉蒂斯-女孩的秘密衣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
給自己洗腦 在 許常德的地下手記 Facebook 八卦
問
經過了兩年,我才明白在婚姻裡我才是小三小四,因為我是不被愛的那個人。
從分居到離婚後一年半,我淨身出戶沒有帶走任何東西,他有車子房子,卻不願依法支付女兒的生活費,從出生到現在所有的花費都是我,為了他不支付女兒生活費,我很心痛,在生活上壓力很大。
他有錢買自己的興趣的用品,無心在女兒身上,我想就算了,自己再苦,都要咬著牙過。
回
不要被連續劇的一句可憐台詞制約
那是戲裡要強化自覺受害的角色的特別設計
意圖是要讓那個角色深陷其中
如果大家都心理健康
那麼戲就演不下去了
這麼負面情緒上身的角色
你可別對號入座
所以對你真實人生有利的台詞應該如下
經過了兩年
他露出狐狸尾巴
就這樣
被我出局
失去了我這麼好的愛
活該
不要去找可憐兮兮的台詞來給自己洗腦
他違法就依法舉發
不要轉成怨氣傷自己
專心養孩子
如果撐不下去
可以去找勵馨基金會幫忙
能和這種不負責任的男人離婚已是幸運
不要期待他變好是你要學習
孩子會帶給你很多力量
靠孩子比靠這男人幫忙可靠
記得這個社會有很多溫暖的手會支持你
給自己洗腦 在 Facebook 八卦
問
我想起三年前我來日本前那時女作家林奕含新聞爆紅的時期,那段時間我也過的很不好。回頭去翻了三年前我寫下的文章,想跟老師分享一下。
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五月的最後一天,來談談其實五月之所以覺得在谷底的情緒來源除了遇到小人外,還有別的情緒,而這情緒其實才是最根深最深沉最隱晦的⋯⋯最說不出口的、最壓抑的、壓到有時候都覺得快喘不過氣了,如鯁在喉說不出來,吞不下去。
印象中我看到有篇文章在講林奕含的書,那篇大意就是此書很沉重,讀完會覺得心情很不好,裡面引述一些書的內容,看了真的會有種不太舒服的感覺,沒想到才注意到此書沒多久後,女作家之死的新聞就來了,相關文章相關新聞排山倒海而來,沈重負面的情緒也跟著排山倒海覆蓋。
記得那一陣子的某天在臉書上看到朋友po的文章,那篇文章內容說有個女生不敢看那本書,因為她光是聽到林奕含的相關新聞就崩潰了,吞了一堆藥,那種種不好的回憶又浮上心頭,我想我的情況大概也是類似這樣,只是我沒有到吞了一堆藥之類。
我的人生並不完美,從小到大就碰過無數騷擾事情,先從最小的事情開始講起好了,我記得在我小二時有次自己在學校玩等著家人來接,碰到大叔帶著小朋友來玩,結果後來他開始摸我的私處,當時矇矇懂懂,根本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再來是曾經搭火車時被隔壁叔叔疑似想摸大腿?好險後來記得是有好心姐姐發現把我帶離之類。我也曾碰過朋友摸摸我的手或是想抱我之類的事⋯⋯不勝枚舉,當然這些為何會歸類在我覺得還算是小的事情,是因為這些事情遠遠不及後來那個最深沈的陰影。
最深沉的陰影是長期,且是熟人,印象中還沒上幼稚園前就被摸了不該摸的地方,所以我知道我早就沒了處女膜,其實看到那新聞知道酸民最常問的就是為什麼你不講出來?試問,當時我年紀這麼小,連國小都還沒上,我知道那是什麼事情嗎?尤其還是熟人,當然只能乖乖聽話的份,是能做些什麼?這社會本來就是性教育能閉口不談就不談,更別說如何保護自己了,有啦,我真的保護自己時,是一直持續到國中學到了這是不對的事情,終於有一次勇敢的說出來⋯⋯但結果換得了什麼?其實我只記得被問你是不是為了錢才不講?就像林奕含的書一樣,什麼師母好可憐,鮑鮑換包包之類的,講出來就有比較好嗎?其實這社會往往怪的還是受害者,加害者永遠都沒錯,甚至還過的很好。
其實我不喜歡人家問我是誰?又或是你到底是發生怎麼樣的事情?就算你們知道了是誰,又或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有什麼幫助嗎?因為你們不是過來人沒有經歷過,往往當你說出這麼沈重的事情的時候,很多人的反應也都不見得是健康或不成熟的,那說出來幹嘛?一再被傷害嗎?
本來想好好打這篇文章的,但我發現很難,我只能說我發生這麼多事情,我只能算是活的比較好的房思琪,起碼沒有重度憂鬱症,沒有自殺,當然曾經想過死啦,只是沒做過而已,也沒有因此性向改變,因而變成同性戀之類,或者是超討厭男生,不准任何人靠近?
就算看起來是活的比較正常比較好,碰到這種新聞或文章一直不斷出現在日常,情緒真的也會跟著受影響,就像是傷口被挖開,一直都無法癒合一樣,然後腦海中時不時的都會浮現我一開頭的那句話:「他硬插進來,而我為此道歉!」
有時候我還真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的人生會這樣?
記得林奕含的書裡有句話叫「已經插入的,不會被抽出來。」
我想這就是我腦海中所謂稱之陰影的那部分吧,因為它並不是因你避之不談,假裝沒發生過,這件事情就真的沒發生過,它確確實實的發生了,也再也抹滅不了了,一輩子都跟著了,我知道它會一輩子跟著,因為我心裡知道即使那人就算死了,我也不會原諒他,我永遠也無法釋懷,我很想丟下一切都忘記卻忘不了。
發這文章只是想讓大家明瞭若是你身邊真的有像房思琪這樣的女孩,請給她們多點關心或是鼓勵,但是麻煩不要叫她們說出來,天知道,說出來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才得以啓齒,就像我的情緒也是這樣起起伏伏一個月了,我一直想打這文章,可是沒到真的要打時又放棄了。
到最後我還是無法說出我真正的經歷,所以貼了一些房思琪的相關文章,我只能說她的文字太真切太真實太血淋淋了,不要說是沒經歷過的看了都覺得很沈重了,更何況是有類似經歷的看了會覺得更沉痛。
今天我選擇用文字記錄下我這整個月的心聲、情緒,我不確定我會不會因這樣就比較好,又或者是更不好?我只能說這種事就像有烏雲把陽光都遮住了,所以情緒一直覺得悶悶的,找不到出口,若是這個月有哪個朋友覺得我很怪冒犯到之類的也請見諒,因為有時候連我自己都快不能控制這樣的情緒了,有時候都快不能明瞭自己了,更何況如何讓你們明瞭我。
以上是三年前我寫下的話,現在延續再寫。
今天晚上去聽了clubhouse許常德老師講話時是邊哭邊聽的,因為他說出很多遭遇性騷擾事件的女生的心聲,但認真覺得要好好鼓勵願意說出來的女生,因為很不容易,往往她們在說出來的時候就會遭受到很多質疑的聲音,到最後很多人就選擇沈默了。
記得許常德老師說了一句話,「旁觀者的冷漠造就了這些」。
雖然不敢說自己變得多勇敢,但只能說出口好像有所成長。
前年夏天回去台灣的時候,在台北捷運上遇到了騷擾事件,在搭捷運時跟一位高雄女生一起坐在車廂椅子上,到某站的時候一個男生本來是坐著,後來突然站起來到我們面前,然後手掛在吊環上,朋友小聲跟我說換位置吧,然後她就站起來,在我還來不及站起來,那男的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坐下靠到我身上。
媽的,當下我立刻站起來飆了他髒話,問他在幹嘛?中間也有個男的制止他,不過那男的非常厚臉皮,一直跟我們叫囂,後來就變成我跟他對罵,因為對罵無果,加上大多數人都是袖手旁觀,所以最後我按了車廂的鈴,到了某站站務人員衝上來問說發生什麼事,那男的被請下車,但他還在月台上叫囂說警察局見什麼的,礙於我回台灣只有短短幾天,所以我最後沒有去警察局,因為我不想浪費我寶貴短暫回台灣的時間在這種事上,但如果我住在台灣我真的會吿死他。
但我很佩服自己當下的勇敢,我真的是跟對方對罵欸,只差沒拿包打他,我想如果我一直都待在台灣的話,可能遇到這種事就會默默的自己換位置之類就算了!
但可能正因為出國,什麼事都要自己來,然後出國在外也要學著保護自己,我剛到日本第一個月就在萬聖節時遇到性騷擾,當時跟朋友們及變裝的人一起拍合照,那男的是輕搭我的肩膀,後來拍照結束後就說Thank you very much 、Thank you very much ,然後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手伸下來搓揉胸部,還不只一下,我當下嚇傻了,朋友也都沒反應過來,等我們反應過來時對方已經被朋友帶走離開了。
所以在那件事之後,我覺得真的不能隱忍,以後遇到這種事應該要做點什麼,不然那些加害人永遠以為沒人敢怎樣,就會繼續加害下個人!
我在2018年萬聖節後的隔年回台灣,遇到捷運騷擾事情時突然就變得這麼勇敢,連我自己都覺得很神奇,很高興自己有進步,也能終於覺得不是先責怪自己,而是勇於保護自己,但後來冷靜下來還是有發抖的感覺。
另一方面我也有點失望,出國之後很常被說是冷漠的台北人,那時還沒什麼感覺,沒想到回台灣在捷運內碰到性騷擾的事的時候,感覺滿多人都是選擇袖手旁觀,記得當時我身旁的高雄朋友說如果這種事發生在高雄,那男的早就被婆婆媽媽包圍了,而不會像台北這樣。
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從小長大的台北怎麼有點冷漠,心想保護自己不用靠別人,所以算了!
最近me too 議題得以讓我重新檢視自己,想跟那些被性騷擾過的人說:「錯真的不在我們,如果當下沒能做些什麼也別責怪自己,如果說不出來其實也別勉強自己說出來,因為說出來真的需要有很大的勇氣,謝謝那些願意說出來的人,也心疼那些願意說出來的人,大家都很勇敢,真的很棒!
回
觀念的進步
惡境的消除
真的都是無數的傷痛和無數個勇於發聲的人的串連
才有一點點往前進的效果的
所以那些不把小事當回事
就會讓大事發生
那些自以為顧全大局的冷漠者
除了是幫兇
也讓自己的家人暴露在險境裡
真的真的真的這一切的錯都是加害者與冷漠者合作的結果
因為加害者都是利用法律漏洞與人性的自私無知在大膽犯案的
這個時代好不容易有了可以匿名說出傷痛的機會
也感謝那些不顧自己名聲的國際巨星的me too的勇氣
相信這個浪潮已經形成
不信這股力量會變成力量的人就繼續說那些陳腔濫調吧
比如為什麼不在第一時間反擊
比如有些人就是自找
比如我相信他是好人
比如不用那麼有正義感去擴大這樣的事端
比如真的沒有那麼嚴重
比如小心揭發後的危險
有人敢做惡
就有人敢揭惡
有人敢無證據護航
當然就有人敢無證據控訴
把人逼到牆角的反撲
不會只有地球暖化問題
真的事實是這樣的人都是慣犯居多
都不會只有單一的人的控訴
沒有尊重人的概念
不自覺的騷擾很容易變成日常
連自己都會給自己洗腦成這沒什麼
你的來信的一字一句都能感受到地震的搖晃感
而這麼困難的穩住陣腳只是為了提醒大家
這種使命非常動人
讓那些別過頭去的人與使壞過的惡人
足夠恐懼一陣子了
我會繼續力挺
我也在學習勇敢
相信有天會堅定地說出我所知道的所有的事
選擇都不是一時的
都是千萬條選項的瞬間決定
所以都是本能的驅使下的人性光明與黑暗的取捨
給自己洗腦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02/24(日)或 03/16(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翻過來看世界》系列工作坊(三)~為生命整地,結出新果實~03/09(六) & 03/1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85
[ 2019.04.13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二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2019.04.14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545
【2019/05/0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9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今天要跟你分享的是「穿越壓力的五個方法」。
想像一個情境喔,如果你要面試一個夢寐以求的工作,或者是進行一場眾人矚目的公眾演講,你會怎麼做?你會怎麼樣讓自己不被壓力吞噬呢?
你告訴自己不要緊張,或者是運用很多朋友給你的偏方,拼命的給自己洗腦說:「我是最棒的!」這些有用嗎?我想你可能會嘆一口氣,大概就知道什麼意思了喔!
心理學給我們最大的幫助,其實就是透過實驗研究告訴我們,面對各種情況底下,適合的自我調整。
密西根大學有一個「情緒自控實驗室」,它的主持人,叫做伊桑・克羅斯。他設計的一個實驗,你聽聽看喔。
他先請一群受試者,準備「夢幻工作」的面試,並且說出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接著呢,讓他們在面對面試官之前,先花三分鐘感受一下,自己焦慮的感覺。
實驗人員請第一組人去想:「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特別強調喔,第一人稱的主觀敘述。為什麼「我」會這麼緊張?關鍵在那個「我」。
而第二組呢,要他們開始去想:為什麼約翰啊、瑪麗啊;這個約翰、瑪麗就是自己的名字啦。為什麼裘凱宇會有這樣的感覺?
試著從第三者的敘述角度,把自己當成是外人,拉開一個距離去表述自己的狀態。然後呢,接著請他們面對一個面癱的面試官,就是撲克臉、面無表情的喔。去說說自己為什麼適合這份工作?
結果發現了什麼呢?這些「拉開距離」的組別喔,就是用第三人稱的拉開距離,他得到的分數、評價會比較高。受試者的本人,自我感覺也會比較好、比較不緊張。
而且更重要的是喔,無論面試前、還是面試後;這些人呢,比較不會有那種「完蛋了、真的砸鍋了、挫賽了!」這種負面的信念。
所以,回到你身上,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不管怎樣,「拉開距離」都是一個可以試試看的方法喔。
就算你已經度過了眼前的危機,從旁觀者的角度,去描述同樣的負面事件,自己的內心,也會比較平靜,不會一直在心裡糾結著。
甚至於,延伸的研究也告訴我們,這種「拉開距離」的方法跟感受,它的效果是可以很持久的。就算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我們的抗壓力,都會變得比較強。
其實呢講白了,這個就是一種「旁觀者清」的效果。有時候呢,我們會給別人的建議,會比自己在海景的第一排,去面對那個問題會更容易,也更客觀。你會發現有時候,自己給別人的建議,還挺有智慧的。
所以呢,在我們面對壓力的時候,暫時的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的位置,已經被許多行為科學的研究證明,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
而且具體來看哦,要怎麼樣「拉開距離」,把自己放在第三人稱呢?今天這一段影片,就是給你具體的做法。
有五個具體可以操作的方法,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喔!
第一個就是,把你內在的語言,從「我」換成「你」。比如說,你可能會告訴自己說:「『我』很擔心下午的會議,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以把這句「內在對話」換成:「『你』對於下午的會議,感覺到緊張,因為大老闆要來。」
你可能會發現喔,因為這樣的方法,轉換敘述的角度。你就不會因為一直陷在「我」的那種主觀視角裡面,而變成是負面情緒的無限迴圈、無限循環。這是第一個方法。
而第二個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從未來的一個時間點,往回頭看。
你想像一下自己喔,坐小叮噹的時光機到未來,你從那個時間點,回頭看現在的狀況。比如說,一個月以後或一年以後,回頭看這件事情,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會真的這麼在乎嗎?或者是這件事情,還會有那麼嚴重嗎?
就好像是喔,我們小時候,你可能會因為一個玩具跟別人打架,但是如果從今天的角度來看,你連那個玩具到底是什麼你都忘了,你根本都不在乎嘛!
所以,有時候很有趣的是,要透過未來的時間點回顧,這樣子反而讓自己比較能夠平常心。而這一份平常心,拉到現在此刻的壓力情境跟任務的時候,你就能夠做出相對適當的呈現跟調整。
那麼接下來我們談第三個方法,第三個方法就是「切換到別人的角度」。
剛剛是用時間的概念,把自己放到未來;而現在是用空間的概念,把自己切換到別人的角度。如果同樣一件事情,別人來看會怎麼想?
如果這個人是某某某,比如說,如果是裘凱宇,如果是凱宇老師,或者是某個你在乎、你重視的人,他們會怎麼想?甚至於,如果這一個人是陌生人,他又會怎麼想?
這種感覺就像是什麼呢?我們可能在人生裡,都有那種出醜、狗吃屎的這樣的經驗。當你在路邊不小心踉蹌一下、跌倒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很丟臉對不對?你會覺得呢,這個所有人都在看,然後呢自己糾結在乎的要命。
可是呢,你換一個位置。你想一下,如果你在路邊看到有人跌倒;你看到有一個人,用很醜或者是很好笑的姿勢,仆街在地的時候。這個時候對你而言,是不是頂多笑一笑?
笑完之後,過幾分鐘你還記得這件事嗎?你可能根本就忘了,甚至於你回顧自己一天有發生這件事,你可能根本一點都記不得,甚至於完全不在乎,不是嗎?
所以,有時候放到我們眼前的一個壓力情境,如果你能夠試著,把自己放到別人的位置、陌生人的位置,或某某人的位置。你就會發現,有很多事情自己在糾結的,可以放下了。
而這一份「放下」,並不是用自我洗腦的方式,而是一個你真正的明白,真正的換位到別人的角度,發現其實可以不在乎。
好!那接下來我們談第四個方法。第四個方法叫做「模擬那個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
假設呢有一個「存在」,他一樣是你。差別只是在於,他比現在的你更有智慧,但是他擁有你一切的共同記憶,跟共同感受。那這樣的一個智慧自我,會怎麼樣看待你眼前的狀態?
這樣的狀況喔,不僅可以幫助你「拉開距離」,又能夠讓你用原本的經驗,來幫助你自己。其實有時候喔,從這種「智慧的自己」來看自己,曾經推出過的影片,我做了很多影片嘛!
那有時候心裡就有一種感覺,是哇~這一段真的不知所云、不知道在講什麼,真得有夠爛啊!可是呢,當我能夠透過這樣的角度的時候,我相對就比較不會糾結。
因為我就會很清楚知道,這只是一個成長跟發展的過程,誰沒有爛過?誰沒有沒有經驗過?那當有這樣的一個想法,放下這些糾結之後,我就第一個,比較能夠不被過去的經驗,或過去的想像限制住。
第二個,我比較能夠有勇氣,面對現在跟未來。所以試試看,如果有一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那些你覺得過不去,或者是覺得壓力很大,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事情?
最後一個方法,第五個叫做「想像給最好的朋友,你的摯友的良心建議。」你可以問自己喔,如果是你最好的朋友,遇到同樣的狀況,你會給他什麼建議?
往往有時候,做這樣的一個「距離的切換」, 或者是做這樣一個身份的調整的時候。 你就會發現,人生把自己當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其實也是合理的。
可是有了這個角度之後,很多你原本糾結的,或覺得很有壓力、不知道該怎麼辦的。你起碼會知道,現在的第一步,或者是或許從什麼樣的方向調整,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部份。
所以我們來整理一下喔,這五個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第一個,把你的內在語言,從「我」換成「你」。
第二個,從未來的某個時間點,往回頭看同樣一件事。
第三個,試著切換到別人的角度,甚至於是陌生人的角度。
第四個,模擬一下,那個充滿「智慧的自己」會怎麼看這件事。
第五個,你可以想像給最好的朋友良心的建議,那會是什麼。
其實這些想法,就是我經常在「高難度對話」的課程裡面,提到的「前提」與「背景」的概念,是相呼應的。
當我們呢,都用第一人稱來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陷入「自己的覺得」,就是「我覺得」跟「應該」的思維裡面。
這樣子呢,其實是很容易進入一種自我循環,尤其惡性循環。負面的情緒啊、壓力啊、挫折啊…這種狀況,就很容易糾結在那裡。
當你已經先「覺得」一切都「應該」會朝向不好的方向的時候,這時候你跟本看不到其它的可能啊!因為你在你「自己」裡面,你沒有跳出來嘛!
所以呢,「拉開距離」就是幫助自己看見「前提」與「背景」的具體方法。希望呢,你能夠透過這五個具體的方法,找到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期盼今天的分享,讓你能夠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尤其是我們近期推出的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我想穿越壓力,需要具體的方法;一樣面對我們的人生,一個最有限的資源,叫做「時間」。我們也需要一些具體的方法,來幫助自己找到自己效率最佳化、最優化的身心模式。
所以呢,『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會讓你回到自己大腦運作的核心本質,找到適合自己的調整。讓你跳脫出,無論是拖延還是工作狂,這種兩極的狀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平衡點。
『時間駕訓班』這一門課,很期待你的參與,更期待你的發現,能夠跟我們一起做分享。我相信無論是在線上平台,還是實體教室裡,我都能夠很快的見到你,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給自己洗腦 在 MEeeep More Youtube 的評價
蔣嘉瑩(Vivian)的出道作《假如真的再有約會》經典20年一直傳唱至今,問到出道作亦是其代表作,Vivian 表示都曾有擔心過再推出新歌,大眾會否拿來跟舊作比較,但後來她給自己洗腦,她只是喜歡唱歌,若然大家不喜歡就不要聽好了。而且她亦相信新歌可以感動到大家,或者會是繼《假如真的再有約會》之後的另一首經典,而最近推出的《囚鳥》就是相隔20年後再次推出個人單曲,將來亦會繼續錄製新歌。
Show Happy
主持:昆頓
嘉賓:蔣嘉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睇更多精彩片段?記得訂閱我地嘅Channel同Like我地嘅Facebook!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meeeepmore
Website: http://meeeep.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