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市合併的目標要成為第七都
新竹市長林智堅接受媒體專訪,拋出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
我仔細聆聽林智堅市長的說法,但對於林市長只談合併,卻沒有提到升格為直轄市,讓我感到十分納悶。因為,這樣的合併形式大於實質,對於促進新竹縣市發展並沒有太大的效益。
針對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我的立場很清楚:「我贊成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直轄市)!」原因是在當前《財政收支劃分法》及《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等規範下,新竹縣市民眾遭受了相當不公平的待遇!
過去20多年來,新竹縣人口數從43萬3767人,大幅成長到57萬3385人;此外,大新竹地區高科技產業蓬勃發展,新竹縣、市都是台灣的繳稅大戶,對於台灣稅收的貢獻,遠高於台北市以外的縣市。但新竹縣、市繳給中央稅金,都被拿來建設到其他直轄市地區(六都)。目前各縣市中央統籌分配稅款比率,是依照民國88年1月25日修正通過之《財政收支劃分法》所擬定,六都直轄市佔61.76%,其餘16個縣市分配24%(另鄉鎮市8.24%,特別統籌6%)。以今年度為例,新竹縣僅能分配1.54%、約41.69億元,排名全國倒數第2低。
另外,公務機關的組織員額,也是依照民國88年訂定的《地方行政機關組織準則》分配,當時新竹縣的人口數為43萬3767人,核定的編制員額為1171人,即便目前新竹縣的人口數已大幅成長14萬餘人,甚至超越當年苗栗縣的人口數,但本縣行政機關的編制員額都沒有調整,不僅非常不合理,更造成本府公務同仁在業務工作上龐大的負擔。
根據《地方制度法》的規定,要升格為直轄市有兩個條件,第一,人口數必須達到125萬人以上;第二,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置之。新竹縣市是台灣矽谷,是台灣科技產業重鎮,可以成為台灣的科技首都;但是,目前的人口數約102萬餘人(新竹縣57萬3385人,新竹市45萬2807人),距離125萬還有點距離。
因此,為了早日完成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直轄市)的目標,建議內政部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將升格為直轄市的人口數門檻,降為100萬人。在沒有完成修法前,新竹縣市合併仍僅是省轄市,人(組織員額)跟錢(統籌分配款)都沒有增加,合併的效益不大。如果拋出這樣的操作,是有其他政治的想法,也不用那麼複雜,歡迎林智堅市長在任期屆滿後,轉戰新竹縣!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的網紅陳儀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補足高中職學校教師員額》 民國102年國立高中改隸為新北市,原受國教署控管未補足的7~8%教師員額於改隸後依舊未補足。(原台北縣立高中都已依新北市立高級中學組織員額設置基準計算員額) 盤點本市境內原國立高中職: 7所國立高中:林口高中、新店高中、中和高中、新北高中、泰山高中、板橋高中、新莊高中 4...
組織員額 在 劉櫂豪 Facebook 八卦
總員額法三讀通過 劉櫂豪:台東成功分院員額編制露曙光
劉櫂豪爭取台東醫院設立成功分院,102年12月24日正式揭幕營運至今,該院的醫事人員皆無正式組織編制,昨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修正條文,使公立醫院職員可不受總員額限制,劉櫂豪表示成功醫院的人員編制解套已露曙光,接下來由台東醫院及衛福部儘速研議組織編制,期能讓人員制度正常化,確保成功分院營運服務品質。
劉櫂豪表示,12月3日與總統府秘書長陳菊及衛福部次長蘇麗瓊在台東醫院座談時,台東醫院說明成功分院的正式編制員額,期望包含醫師、護理師以及各醫事人員等合計約58名,因為無正式編制員額,已影響台東醫院的人員調度問題,而專科醫師人員不足,更需由醫福會統一調度支援,長期發展不僅影響醫事人員工作士氣,更可能影響醫療服務品質。劉櫂豪當時即說明總員額法(簡稱)修正條文刻正辦理審議中,俟審議三讀通過,即可不受員額限制,為成功分院組織編制解套。
劉櫂豪說明,昨(10)日立法院召開第9屆第8會期第13次會議,其中議案行政院、考試院函請審議「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第三條」修正案,將原本列為第一類受總員額限制的公立醫院職員,納入不受限範圍,也就是公立醫院的人員調整增加,不必受政府總員額限制。過去成功分院醫事人員受限於員額限制,只能用聘僱人員或支援方式辦理,人員的福利、工作職權等都受到影響,總員額法修正通過後,劉櫂豪要求衛福部儘速研議成功分院的組織員額制度,讓營運服務品質更有保障。
組織員額 在 洪孟楷 Facebook 八卦
「清楚交代數位發展部不會變成「#數位東廠」!否則疊床架屋只會浪費人民納稅錢!」
蔡政府說要落實國家數位轉型,因此行政院要新設數位發展部,整合電信、資訊、資安、網路與傳播五大領域,並且將相關組織法草案送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審查,但是孟楷認為現在民眾疑慮很深,擔心淪為數位東廠部,尤其業務包山包海卻都是現行部會已經在做的,如果轉型定位不明、未來組織員額不明,那政府 #疊床架屋 成立數位發展部,難保不會浪費人民納稅錢!
像是目前國發會年度預算就編列數位發展相關的經費近4億元;經濟部也有推動「#數位內容產業發展計畫」、「#中小型店家數位轉型方案」等;農委會則有建構智農產銷及數位服務體系;文化部則是在「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特別羅列「#數位建設計畫」…。結果政府表示,如果有數位發展部,做整體的政策規劃跟推動,會比較完整???
必須強調,如果現在各部會做的都不完整,那現在是在浪費預算嗎?那如果未來由數位發展部統籌規劃後還是交給各部會去執行,那為何不是成立協調功能的委員會而是「部」的二級單位呢?蔡政府說好的組織精簡再造變成「#越減越肥」,如果不能確認到底數位發展部的定位與功能,以目前只是多一個疊床架屋方便安插人事的部會,實在會浪費人民辛苦納稅錢!
組織員額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評價
《補足高中職學校教師員額》
民國102年國立高中改隸為新北市,原受國教署控管未補足的7~8%教師員額於改隸後依舊未補足。(原台北縣立高中都已依新北市立高級中學組織員額設置基準計算員額)
盤點本市境內原國立高中職:
7所國立高中:林口高中、新店高中、中和高中、新北高中、泰山高中、板橋高中、新莊高中
4所國立高職:三重商工、新北高工、淡水商工、瑞芳高工(已補滿)
1所特教學校:林口特教(已補滿)
總計12所學校總共缺165名教師!
教師員額未補足將造成後果:
教師與行政人員負荷過大
影響教職員健康,降低教學品質
對教學與行政端產生深遠及不良的惡性循環
新北市教師會曾經多次向教育局反應�教育局想補足達法定教師員額
但教育局總回覆市府沒有相關經費能支應
儀君於本期市政總質詢時
請教育局針對各校需求逐年補足
不要一直推、拖、閃、躲、飄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r3rxHL2bQ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