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朝鮮半島危機系列報導:回顧朝鮮核武發展史
【美國1993年掌握朝鮮發展核武情資 老布希第一時間準備動武摧毀 金泳三專程到華府以首爾安全為求勸阻 開啟朝核問題「戰略忍耐」 直到2005年朝鮮成功核試爆 所有無核化措施皆為時已晚】
「這是北韓中程飛彈,南韓稱這個飛彈已有能力攜核彈頭,南韓情報單位分析,平壤的蘆洞中程彈道飛彈,可搭載一噸彈頭,射程遠達1200英里(1930公里),使得南韓,日本,及多個美軍位於亞洲的基地,都曝露在核武攻擊威脅範圍內,」CNN主播。
威力,不怕你知道,就算失敗,也能快速攫取經驗重新壯大,來自北韓核武及導彈威脅,對東亞及全球來說,已如芒刺在背,且金正恩這個外界眼中的獨裁狂人,對於北韓武力的發展顯然有計畫,富節奏,要說當前的朝鮮半島已成火藥庫,絕非虛言。
1998年,金正日統治下的北韓,不過一顆飛越日本領空的大浦洞飛彈,就已造成舉世譁然,當時的國際社會,正先後簽署了禁止核擴散條約,北韓卻是全球唯一仍在進行核試爆的國家,且2005年首度公開宣稱擁有核武技術,06年10月9日首次地下核試爆就宣布成功,北韓正式加入全球「核子俱樂部」,「只要美國維持侵略態勢,我們就不會放棄核武計畫,」北韓中央電視台主播李春姬說。
那時的北韓,民生凋敝,在國際經濟制裁的壓力下,2007年平壤當局一度同意暫停核子計畫,藉以交換國際救援物資,但協議維持時間極為短暫,北韓重拾核武,且2009年5月二度核試爆,威力比第一次增強數倍,「朝中社消息,我們成功實施了,第三次地下核試驗,」北韓中央電視台主播。
2013年2月,北韓第三次地下核試爆成功,北韓掌握的核武科技也越來越先進,西海火箭發射場經過升級翻新,不但擁有地下鐵道及可移動建築,足以掩蓋地下發射台,迴避空中監視,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更大膽預估,照此進度,最快2020年,北韓恐將擁有20到100枚核彈,能攻擊南韓,日本,甚至美國。
「祖國第一次氫彈試驗,在2016年1月6號10點成功,萬歲,」北韓中央電視台主播。北韓第四次核試爆,號稱是技術更高,威力更強的氫彈,核爆當時一度引發芮氏規模5.1地震,這驚天一爆,震驚全球,因為若北韓所言不虛,此種彈頭未來將可配置在導彈甚至戰機上,只消幾顆,就足以摧毀日韓鄰國。
「北韓試爆的早期跡象讓外界起疑,試爆規模偵測到約為6至7000噸黃色炸藥,事實上威力比上次試爆還小,氫彈試爆即使失敗,威力至少相當於1-3萬噸黃色炸藥,依照他們的宣稱,其實很可能是介於這種武器之間,也就是分裂武器,它使用少量氫,提振原子彈中的融合過程,」Joe Cirincione, President, Ploughshares Fund。
儘管外界質疑稱不上氫彈,但北韓絲毫不以為意,且發展核武的路越走越快,八個月後,同年(2016)九月,第五次核試驗圓滿成功,且由於實現了核彈頭的標準化和規格化,連北韓核武研究所都不再像過去只說「核裝備」,他們聲稱已能完全掌握多種,分裂物質的生產及其應用技術,將可按需求製造小型化,輕量化,打擊更大的各種「核彈頭」,「我認為北韓有兩個戰略意圖,一個是要展現給北韓人民看,其次我認為他要提高北韓,構成對鄰國的威脅,透過核爆,逼著國際社會坐到談判桌前,」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亞洲項目主持人John Nilsson-Wright。
北韓所追求的核力量壯大,不僅侷限於核試爆本身,以導彈為代表的火箭投送能力,近年也同步提升,因為導彈一向被視為最有效的核武載運工具,一旦擁有核武,如能搭配先進的導彈系統,將可立即獲致難以估計的加乘效果,且由於導彈技術與材料取得較核武容易,目前全球又普遍缺乏有效的導彈防禦系統,金正恩光是執政前4年,就發射至少33枚彈道導彈,遠超過金正日時代18年發射16枚的記錄。
「3 2 1點火,」對於發展武力,金正恩一直有高度急迫感,2016年開始,無視於聯合國制裁決議,北韓繼年初進行地下核試爆之後,大規模進行了四次飛彈試射,其中一次據稱還進行了再入大氣層試驗,這是發射加裝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所必需的技術,實現飛彈攻擊美國很重要的一環,「在與實際情況相似的壓力,以及五倍的熱力衝擊過後,我們確認了彈頭,在熱力學構造上的安全性,」北韓電視台。「這一點至關重要,要是重返大氣層實驗成功的話,這個導彈就接近完成體了,」九州大學教授八(土反)哲雄說。
除了飛毛腿,舞水端,大浦洞已是固定班底,2016年這兩枚蘆洞,更是北韓導彈飛得最遠的一次,首次直射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北韓企圖證明,他們自製的中程導彈最大射程1300公里,已足以涵蓋日本全境,且導彈發射車可以輕易移動,隨時可以對首爾進行致命打擊,就算美軍部署薩德高空攔截系統,也難以及時封鎖,倘若北韓再搭配火箭和砲擊多種手段並行,鄰近的南韓根本毫無招架能力。
2016年8月北韓再度宣布,戰略潛射飛彈試射成功,這意味著可搭載小型核彈頭及可移動式的導彈,未來將可從潛水艇發射躲避雷達監測,<金融時報>報導,這種技術過去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六國擁有,雖然北韓2016年前三度試射,飛行距離都很有限,但整體時程已經比南韓預期要提早兩年,自此,北韓的核威懾力將不再侷限朝鮮半島,確定將擴展到美國本土,「潛水艇潛在水中,你不會知道它在哪裡,要想找到潛艇所在,預先攻擊潛水艇,是非常困難的,北韓想從潛水艇瞄準華府,紐約,以彈道飛彈發動攻擊,已經是十分明顯,這也是為什麼這次北韓的發射,會讓美國感到威脅,」拓殖大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武貞秀士說。
美國始終是北韓的終極敵人,所以無論核武或導彈的研發目標,都得飛得夠遠,金正恩深知,唯有發展衛星,才能大幅提高導彈發射精準度,是擴大核威懾力的必需,但2012年12月,金正恩接班才滿周年,光明星三號衛星成功發射,平壤當局還宣稱只是和平用途衛星,不過眾所周知,北韓向來是以衛星推進器當幌子,做的是遠程導彈發動機的實驗。
2016年2月,北韓發射光明星4號衛星,使用的已經是4個推力為27噸的火箭,另外還有4個3噸的輔助引擎,總推力達120噸,北韓宣稱80噸級的發動機試驗成功,相比光明星4號使用的火箭,推力增加了3倍,南韓媒體分析,如果火箭由4個這樣的發動機組成,推力將可達320噸,以此裝至導彈上頭,射程恐將覆蓋美國華盛頓地區,「他們已經測試這款洲際導彈的發動機,如果他們有新的燃燒讓它飛得更遠,KN-14的距離很可能可以直達華府,」美國IASC資深研究員Richard Fisher說。
KN-08過去一直是,北韓洲際彈道飛彈的研發主力項目,但自2012年第一次亮相以來,外型數度改變,仍無法被證明具有實際功能,外界普遍視為「模型」而已,但金正恩的自信,已從北韓持續壯大的武力中表露無遺,2017新年伊始,回顧核導研發的進展,畫面已全換成了軍演,「尖端武器裝備的研究和開發正在積極進行,洲際導彈測試發射準備工作,正處於最後階段,」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聲音來源)。
再一次,美日韓三國,重兵集結,東北亞戰雲密布,第二次朝鮮戰爭看似一觸即發,外界好奇,北韓不停核試導彈,難道是瘋了嗎,<紐約時報>早在2016年就曾斬釘截鐵地說,這是超理性的選擇,因為北韓的各式挑釁雖然帶來巨大危險,但也正是這種危險,讓他們免於更大的威脅,包括外國入侵或政權崩潰,北韓一點也不想戰爭,他們的算計是,培養出一種持續不斷的戰爭風險,萬一有戰爭,尤其是可能涉及核武的戰爭,他們永遠都做好了不被打敗的準備。
終極三國2017哪裡可以看 在 胡瑋杰 Hu Wei Jie Facebook 八卦
『這是某一種我的終極/也是某一種你們內心深處的終極』
終極一班5
摸著良心講,這是我第一次認真參與終極的拍攝吧!在這之前好像只看過終極一班3的最後幾集,因為當時正在跟 曾沛慈 拍 明若晓溪 ,收工後的大家擠在酒店房間裡看著最後一集,說實話沒想過有機會加入芭樂高中,畢竟終極系列跟我一直以來拍攝戲劇的類型差很多。
很多人說我明明拍過終極三國,但那對我來說只是小小的客串,不算是真正完整參與整部作品。
這三個多月在上海的日子,還真的是回憶滿滿,早早起床梳化,上車睡覺到現場下車尿尿,大家住在同一個酒店裡,收工計畫著要去哪裡浪,沒班的時候走過幾百遍的淮海中路,外賣叫到不知道還有什麼沒吃過,淘寶可以從晚上看到天亮,最幸運的是跟一群認識很久,或著彼此知道很久卻不認識的朋友合作,這是我美好的2017,謝謝各位。
終極一班5,對於我來說,是非常特別的,或許對許多從小看到大的朋友們,有著許多的衝擊,不管是故事的走向,演員的變動,動畫的更新,諸如此類無法一一詳解的記憶,但我相信,這是很特別的終極,也是我很喜歡的終極,有很多故事還沒有交代清楚,因為世界好大好大,60集是不夠的,我期待著還有再見面的時候,我期待著,不管是參與拍攝或是當個好觀眾。
喜歡看彈幕,喜歡你們,每個提出不同觀點想法的你們,讓我從中也發現許許多多在當下沒有發現的小驚喜。
一場戲終有落幕的時候,每次結束都是新開始的可能,終極的世界無奇不有,記得導演常在現場說,只要在終極一班裡面,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嗯,又做完一場美好的夢,謝謝所有幕前幕後辛苦的你們,再次感謝,感謝。
我是尚半身,自認是跟班界裡最帥的,雖然還是個跟班,但也許有一天會超越寶三哥哈哈哈哈。
胡瑋杰huweijie
終極三國2017哪裡可以看 在 【終極三國2017】為什麼沒有第二季?翻拍經典竟讓全數觀眾 ... 的八卦
追蹤IG看更多 flying_fish__j https://reurl.cc/MkA9Vp 點我看文字版 https://www.potatomedia.co/s/XdfM1zHY四年前的 ... ... <看更多>
終極三國2017哪裡可以看 在 終極三國2017 - PttPlay線上看 的八卦
終極三國2017 劇情:|已完結|雷婷、辜戰﹑止戈、執四人在去往銀時空探望孫尚香(小慈)的途中發生了時震。而止戈震回到了金時空的三國時期,意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