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送養文
**南投埔里、日月潭、魚池送養 中部地區優先 **
★★貓咪小檔案★★
[姓名] 橘子(雖然他還搞不清楚自己叫橘子)
[性別] 男(已結紮沒蛋蛋了喔!)
[花色] 白肚橘背(白底橘虎斑)
[年齡] 目測約9~10個月或可能是成貓(不確定….)成貓體態
[健康狀況] 白血愛滋過關、體內外驅蟲、除蚤、預防針注射狂犬、已結紮、洗澡過也剪指甲了唷~
[個性&特徵] 很愛說話非常愛說話!非常親人黏踢踢的,喜歡無限摸摸的親人貓,而且橘子雖然尾巴有麒麟尾但是有可愛的皮卡丘閃電尾巴喔。
** 貓咪小故事 **
橘子原先是埔里人社團社友幫忙半救援的貓,半救援的社友以為他是走失就醫後就地原放等待原飼主帶回,後來我跟男友去原放地看貓才發現他疑似棄養的。
橘子當時身上很乾淨,看到人就叫,帶回安置後一段時間讓他自由走動,發現他其實不太會走樓梯;我想應該是前飼主環境影響,目前他都會上下樓梯,尾巴翹高高的四處找人蹭蹭了!
令人大心的是他是隻很愛蹭蹭的孩子,非常親人黏人,每次蹭蹭也是大開呼嚕馬達跟翻肚肚,可以一邊愛講話一邊呼嚕喔!真心歡迎喜歡撒嬌的貓奴們來收服他。
唯一可惜的是他不喜歡人家抱他,是自由主義派系的貓。
以下極重要!!!
※煩請欲認養人將此文看過認真思考過後將自介信寄至以下郵件信箱或用以下方式聯繫(一樣請自介),我們會花點時間跟適合的主人聯繫並溝通確認。※
自介信內容請大致描述您欲認養的原因,對養貓的飼料品牌、貓砂安排,自身職業及飼養環境,並留下您的基本聯絡資料。
認養基本條件:
1.經濟獨立,我們不求你富有但貓的基本開銷跟意外急救金一定要有。
2.不放養、不關籠。
3.需要大量耐心,因棄養緣故貓多少需要磨合期。
4.晶片飼主名轉移,我們為了防止再度棄養、放養走失所以已先施打晶片,請務必轉移飼主名。
5.門窗防護確實。
6.外出時請妥善有牽繩及硬籠,帶貓走時需您自行準備帶回。
7.定期傳照片,我們不會騷擾您只需您給我知道貓是安全無恙並自由快樂的。
8.簽具認養同意。
9.生病請帶看醫生,貓咪的預防針劑請確實定期施打。
10.養貓執手 終生剷屎,不離不棄直到終老。
聯絡人 : 吳小姐、陳先生
行動 : 0978-812278 吳小姐、0972869964陳先生
郵件信箱:z810787z@gmail.com 信件主旨煩請打 認養自介信
FB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
https://www.facebook.com/ebby1914
終南別業主旨 在 中古小姐 Facebook 八卦
第三道門
最近在看日文版「サードドア」(The Third Door,中文譯名第三道門),把腹黑開關開大一點,這本書的主旨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要成就什麼,其實也可以走旁門左道」
「人生、事業、成功,這些場面就像夜店一樣都設置了三道門。第一道門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是你得花時間排隊乖乖買票的入口。第二道是VIP專用入口、第三道門則是多數人不知道也不會選擇的,你得跳脫隊伍,可能去建築物後方猛敲側門、或者撬開某扇窗、甚至從廚房偷偷潛入」
書的內容在描述一位19歲南加大學生渴望找到人生方向渴望成功,但他翻遍市面上所有書籍都尋不著(比爾蓋茲等)名人們成功的真正秘訣,於是異想天開決定憑一己之力去探索去採訪(本書其實著重在路人甲究竟如何採訪到比爾蓋茲等名人的過程)故事內容算有趣,整本書也算有些許啟發性。
關於「第三道門」呢,回首過往,發現我沒走正門的次數其實也不算少。比如某某工作是靠人脈得到、某某好處靠個人魅力(很敢講)或心機得到,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應該都有一些第三道門的經驗吧?!
如何透過第三道門抓住機會?
書中有些建言,像是
■跟組織或他人借信用度:
我近期有一位頗想採訪的對象住在紐約,總覺得單靠我個人去爭取採訪有點難度,所以跟某個媒體要了篇幅借了信用度,對方允諾我可以使用媒體名義爭取採訪。
■寫好第一次接觸的信件:
「一週工作四小時」的名人作家Timothy Ferris給了大學生作者非常實際的建議,若想讓對方確實讀信甚至回信,請直接表明「本封信內容掌控在一分鐘以內,還請您撥時間閱讀」(讓對方知道只要花一分鐘就能看完信件)
不要丟問答題,而是給對方選擇題「關於什麼什麼,不知道您覺得A案XXX比較好,還是B案OOO比較適合」(其實這點在日本職場是常識)
■只聊自己專屬的經驗
社交場合裡講一些場面話或大家都知道的事壓根不會讓人留下印象,而是要講屬於你自己的特殊故事。像我們在經營粉絲頁其實就是用自己的故事在跟大家交朋友。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特別介紹書,而是想聊「第三道門」。
我始終覺得第三道門和邪道還是有莫大差異😒
去年一整年,某間公司的負責人陸續寫過好幾封業配邀約信件來,除了第一次我有回覆,後來所有信件我都決定無視。怎麼說,江湖混久對於心術不正的人還是有些敏感度的。
這家公司讓我覺得只是來探人隱私。
「中古小姐合作價碼多少?美國住址是什麼」對方信件重點只是想知道這些。
反正經過一回合來往,我就再也沒跟負責人交談過,當然也從來沒有合作。退一百步,硬要說有什麼關係,真的就是一次報價詢價的信件聯絡而已,多的沒有了。
我覺得粉絲頁不管經營團購或業配,要去研究使用商品已經得花掉眾多時間,可以的話,一點都不想浪費時間在「人」這件事上……所以選擇能信任的合作夥伴很重要。
我自認夠謹慎,但沒多久還是聽到A廠商說「妳的經紀人怎樣怎樣耶」
「我經紀人是誰呀?」我驚訝
對方講了一個我沒特別印象的名字
「所以那位經紀人跟貴公司報價了嗎?」我質疑
「對喔,而且價格是妳現在報的N倍高」
再沒多久又聽到B廠商表示
「對方知道我們準備跟妳合作很不高興,她認為中古小姐是她那邊的人,怎麼可以不跟她打招呼,還說沒透過她直接找妳有違職業道德,而且只有透過她才可以得到妳特別關照」
WOW!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我有了新的高價碼、有了新的人際關係、還有了新的人格(透過某某我就會特別關照某廠商)不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驚悚嗎😒
究竟是誰跟我還有我不存在的經紀人借了信用度呢??
終於,結果拼湊出來,一直冒用我方名義在跟廠商們周旋的就是當初來探人隱私的某公司負責人(對,她一年內寄了多封信來,我就只回過那麼一次)完全不懂為何演成這樣?
她這第三道門開的夠詭異!
所以,要跟陌生人建立信任感還是很難?
也不見得。現在我很信賴的合作夥伴也是當初從一封mail的詢價、議價邀約關係開始的。那時候誰也不認識誰,可經過幾次合作關係之後,我確定可以把自己和讀者交給對方。
我們跟陌生人接觸的起點常常都是一封mail,結果卻可以千差萬別。心術不正的人只能靠騙術、靠演技謀生。這種起點的合作關係我覺得走不遠,可是選擇能安心合作的夥伴,大家可以一起做更多有趣的事。
比如,現在我們常常拿到的已經不是公關品,而是尚未成形的產品或設計案或未正式代理的海外商品,因為平常開團購,不管在數字(業績)或讀者朋友們的意見回饋上(只要是給我的私訊,我都會看)累積了不少經驗,我們可以把這些意見傳達給品牌廠商,而品牌廠商也可以開發出(代理)更貼近消費者的產品,這部份就我個人而言是很有價值的工作。
總歸一句話,開第三道門取得捷徑之前,請記得現在是「信用社會」!你做的下一件事是在累積信用點數還是摧毀信用點數,其實都會影響成敗。
終南別業主旨 在 中古小姐 Facebook 八卦
第三道門
最近在看日文版「サードドア」(The Third Door,中文譯名第三道門),把腹黑開關開大一點,這本書的主旨用一句話來說就是:「要成就什麼,其實也可以走旁門左道」
「人生、事業、成功,這些場面就像夜店一樣都設置了三道門。第一道門大多數人都會選擇,是你得花時間排隊乖乖買票的入口。第二道是VIP專用入口、第三道門則是多數人不知道也不會選擇的,你得跳脫隊伍,可能去建築物後方猛敲側門、或者撬開某扇窗、甚至從廚房偷偷潛入」
書的內容在描述一位19歲南加大學生渴望找到人生方向渴望成功,但他翻遍市面上所有書籍都尋不著(比爾蓋茲等)名人們成功的真正秘訣,於是異想天開決定憑一己之力去探索去採訪(本書其實著重在路人甲究竟如何採訪到比爾蓋茲等名人的過程)故事內容算有趣,整本書也算有些許啟發性。
關於「第三道門」呢,回首過往,發現我沒走正門的次數其實也不算少。比如某某工作是靠人脈得到、某某好處靠個人魅力(很敢講)或心機得到,我相信大家多多少少應該都有一些第三道門的經驗吧?!
如何透過第三道門抓住機會?
書中有些建言,像是
■跟組織或他人借信用度:
我近期有一位頗想採訪的對象住在紐約,總覺得單靠我個人去爭取採訪有點難度,所以跟某個媒體要了篇幅借了信用度,對方允諾我可以使用媒體名義爭取採訪。
■寫好第一次接觸的信件:
「一週工作四小時」的名人作家Timothy Ferris給了大學生作者非常實際的建議,若想讓對方確實讀信甚至回信,請直接表明「本封信內容掌控在一分鐘以內,還請您撥時間閱讀」(讓對方知道只要花一分鐘就能看完信件)
不要丟問答題,而是給對方選擇題「關於什麼什麼,不知道您覺得A案XXX比較好,還是B案OOO比較適合」(其實這點在日本職場是常識)
■只聊自己專屬的經驗
社交場合裡講一些場面話或大家都知道的事壓根不會讓人留下印象,而是要講屬於你自己的特殊故事。像我們在經營粉絲頁其實就是用自己的故事在跟大家交朋友。
不過我今天不是要特別介紹書,而是想聊「第三道門」。
我始終覺得第三道門和邪道還是有莫大差異😒
去年一整年,某間公司的負責人陸續寫過好幾封業配邀約信件來,除了第一次我有回覆,後來所有信件我都決定無視。怎麼說,江湖混久對於心術不正的人還是有些敏感度的。
這家公司讓我覺得只是來探人隱私。
「中古小姐合作價碼多少?美國住址是什麼」對方信件重點只是想知道這些。
反正經過一回合來往,我就再也沒跟負責人交談過,當然也從來沒有合作。退一百步,硬要說有什麼關係,真的就是一次報價詢價的信件聯絡而已,多的沒有了。
我覺得粉絲頁不管經營團購或業配,要去研究使用商品已經得花掉眾多時間,可以的話,一點都不想浪費時間在「人」這件事上……所以選擇能信任的合作夥伴很重要。
我自認夠謹慎,但沒多久還是聽到A廠商說「妳的經紀人怎樣怎樣耶」
「我經紀人是誰呀?」我驚訝
對方講了一個我沒特別印象的名字
「所以那位經紀人跟貴公司報價了嗎?」我質疑
「對喔,而且價格是妳現在報的N倍高」
再沒多久又聽到B廠商表示
「對方知道我們準備跟妳合作很不高興,她認為中古小姐是她那邊的人,怎麼可以不跟她打招呼,還說沒透過她直接找妳有違職業道德,而且只有透過她才可以得到妳特別關照」
WOW!在我不知道的地方,我有了新的高價碼、有了新的人際關係、還有了新的人格(透過某某我就會特別關照某廠商)不覺得這件事情非常驚悚嗎😒
究竟是誰跟我還有我不存在的經紀人借了信用度呢??
終於,結果拼湊出來,一直冒用我方名義在跟廠商們周旋的就是當初來探人隱私的某公司負責人(對,她一年內寄了多封信來,我就只回過那麼一次)完全不懂為何演成這樣?
她這第三道門開的夠詭異!
所以,要跟陌生人建立信任感還是很難?
也不見得。現在我很信賴的合作夥伴也是當初從一封mail的詢價、議價邀約關係開始的。那時候誰也不認識誰,可經過幾次合作關係之後,我確定可以把自己和讀者交給對方。
我們跟陌生人接觸的起點常常都是一封mail,結果卻可以千差萬別。心術不正的人只能靠騙術、靠演技謀生。這種起點的合作關係我覺得走不遠,可是選擇能安心合作的夥伴,大家可以一起做更多有趣的事。
比如,現在我們常常拿到的已經不是公關品,而是尚未成形的產品或設計案或未正式代理的海外商品,因為平常開團購,不管在數字(業績)或讀者朋友們的意見回饋上(只要是給我的私訊,我都會看)累積了不少經驗,我們可以把這些意見傳達給品牌廠商,而品牌廠商也可以開發出(代理)更貼近消費者的產品,這部份就我個人而言是很有價值的工作。
總歸一句話,開第三道門取得捷徑之前,請記得現在是「信用社會」!你做的下一件事是在累積信用點數還是摧毀信用點數,其實都會影響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