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市民朋友:
向各位市民朋友報告,我將接受蔡總統的重託,接任總統府秘書長一職,這是一個艱難而重要的決定。
12年來,我最大的喜悅就是看著高雄不斷地改變,高雄越來越進步,越來越有國際大都會的架勢,在市府團隊與市民朋友的共同努力下,高雄的進步成為全台灣矚目的焦點,也成為高雄人的驕傲。
我雖然不是在高雄出生,卻因高雄而成長。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都發生在高雄。我在高雄參與美麗島事件而坐牢,但也在高雄再起,當選國大代表。我在高雄擔任過社會局長,最後連任12年的市長。本來年底就必須向市民朋友告別,但現在我要向各位市民朋友報告,我將提早半年多離開。雖說既定的市政建設都已經規劃好將如期如質完成,但心裡仍然不勝惆悵。
請相信我,我比任何人都想看到每一項重大建設都在我手裡完成,我比任何人都想完成這12年的市長任期,然後漫步田園,自由自在。
但是,我選擇承擔這份責任,我必須協助蔡總統完成改革,凝聚台灣。
因為,台灣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時刻,各項改革全面展開,改革的陣痛引起社會上不同的意見的爭論,但是改革的腳步不能停下,因為這關係到台灣下一代的未來。蔡總統堅持改革的決心及勇氣,需要更多力量的支撐,我不能讓她孤軍奮戰。
在準備到美國CSIS智庫演講的時候,我回想自己過去40年的生命歷程,在每個關鍵時刻,我總是堅信人權正義,堅持追尋台灣的民主自由。19歲投身民主運動,一開始是個黨外小妹,跟著前輩對抗獨裁政權。1978年因為援救政治犯首次被捕,1979年因為美麗島事件被關了六年半。出獄之後,又參與組織民進黨。當時我們是飛蛾撲火,不計一切。但曙光逐漸出現,台灣解除戒嚴,國會全面改選,歷經不知多少人的犧牲之後,終於有了今天的自由與民主。
台灣從威權轉變為民主,我也從體制外的反對者,變成體制內的改革者。我擔任過北高兩市的社會局長、中央的勞委會主委,後來當高雄市長,讓我有機會學習作個積極的建設者。改革比革命困難太多了,我們好像在瓷器店裡熱血舞動,要翩翩起舞又不能打破,要推動社會進步,又要和緩穩定,步步艱難。
但只要持續改革,成果就會逐漸展現。我在高雄,改善生態環境,解決淹水問題,整治河川改善水質,建構大眾運輸系統,並將重工業城市逐漸轉型成多元化的現代都會。這是我和高雄市民共同打造的高雄價值,也是台灣人民共同的成就。
年輕時候的我,常以天下為己任,現在歷經風霜還是維持初心。我有幸能在台灣進步的過程中盡了一己之力,對這樣的一生,我充滿著感恩。
不過,台灣的民主轉型還是個進行式。歷史留下許多不合理的制度,改革刻不容緩,而對外又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
我這次訪美,表達台灣對自由民主價值的堅持,以及蔡總統捍衛台灣、堅持改革的決心,得到美方及旅美鄉親正面的呼應。我很高興有機會替台灣發聲。
民進黨第二次執政,而且是全面執政,人民有高度的期待。蔡英文總統啟動了各項改革,包括年金改革、追討不當黨產等,方向都很正確,只是難度非常高。以前的總統都不敢輕易嘗試,蔡總統卻很勇敢地開始推動。這是重要的時刻。改革成功,台灣才能繼續進步。改革只許成功,不容失敗。
經過市府團隊內部不斷的討論與思考,最近,我就跟總統報告,我願意協助她面對改革的挑戰。
有人說,我擔任過12年的市長,怎麼願意回到幕僚的角色?其實擔任什麼職務,一點都不重要。我一生為別人抬轎,從中領悟到,必須成就別人,才能成就大局,成就自己的使命感。我擔任總統府秘書長,不只是協助總統,更是在成就台灣。我希望能夠協助蔡總統,完成改革,凝聚台灣。這是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一生的追求,我必須奮力達成。
我愛高雄,也愛台灣。親愛的市民朋友,請容許我的暫別。我的市府團隊會努力到交接的那一刻,將來的代理市長也一定會完成所有的既定建設。高雄的發展與台灣的命運,息息相關。我會竭盡所能,繼續協助高雄的發展。讓我們一起努力,讓高雄與台灣,一齊起飛。
謝謝大家,雖然我不忍心跟大家道別,但是十二年的疼惜與栽培,還是要說謝謝大家,高雄是我永遠的故鄉。
陳菊
同時也有15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1萬的網紅文森說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我過去分享的許多心理學作品裡面 最常被引用的書籍就是這本《快思慢想》 在這世界上也活了幾十載 但我是怎麼做決策的我心中卻還沒個譜 而這本書就為這個疑問給出詳盡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會在很有自信時 做了一件明顯不理性的決策? 為什麼早上看見別人在吃薯餅 晚上的宵夜就像吃鹹酥雞? 為什麼我們被問今年工作...
「系統思考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陳菊(花媽) Facebook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心得] 系統思考-Donella H. Meadows 讀後心得-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系統思考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系統思考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系統思考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系統思考心得 在 曾培祐老師主講系統思考PART 1 (記得開啟字幕喔!) - YouTube 的評價
系統思考心得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八卦
【不要讓八位軍人白白犧牲】
1月2日的早上,機號933的空軍黑鷹直升機在山區飛行、前往蘇澳;8點06分48秒,獲得塔台許可,爬升至4,000呎。同時,直升機逐漸進入雲層,失去能見度。接著在機艙內的對話,從頭到尾不到十秒鐘:
副駕駛跟正駕駛說:「教官高度」。
三秒後,塔台向直升機呼叫:「請問預計抵達蘇澳時間」。
過了不到一秒,副駕駛:「教官現在高度」。
一秒後,正駕駛:「知道」。
過了兩秒半,正駕駛向塔台呼叫:「阿 預計抵達蘇澳」。
再一秒,不明聲響。
再一秒,錄音終止。
根據國防部公佈的數據,在這十秒,直升機離地面的距離從381呎掉到87呎,喪失了294呎(約90公尺的高度)。十秒之後,在上午8點07分01秒,黑鷹撞山。十三人在機上、其中八人殉職。
隨著總統大選的結束、疫情的延燒,三個月前的這場意外已被逐漸淡忘。過去三個月,受難人員獲追贈勳章,國防部召開「初步調查報告」記者會,相關人員的懲處確定,紀念碑也在昨日落成。黑鷹事件看似落幕。
許多人希望放下過去。但是,我們必須記取教訓。
2014年阿帕契直升機在霧中直撞民宅;2018年2月另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墜海,六人喪生;2018年6月F-16戰機撞山,飛行員殉職;這次的黑鷹失事造成八人罹難。飛安事件頻繁發生,幾乎每一次都付出重大的代價:軍人的犧牲、家庭的破碎。現在是政府嚴肅面對系統性問題的時候——深入檢討人員訓練以及組織文化。
【感謝自由時報刊載評論:https://tinyurl.com/unjjxv4 】
▋必須面對的問題
2月15日公布的初步調查報告中,國防部將失事歸因於「環境及人因複合因素」。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在記者會上表示:飛行員以合格的方式操作飛機,在「發生地形以及天候的因素」後,操作「不及應變而發生遺憾的意外」。
但這樣的檢討報告並沒有回應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姑且不論事後的應變與搜救,這一場意外突顯了哪些制度上的缺陷?我們該如何降低意外再度發生的機率?
許多疑問,必然有紀錄可以回答。國防部雖然沒有法律義務對外公開,但若以開放和透明的態度來說明,將提升社會對國軍的信任、回應對國軍的期許。我們也希望立法院儘早要求國防部針對黑鷹事件進行專案報告。全社會——包括每一位軍人——都應該得到更完整的交代。
1️⃣ 成軍過程中的訓練標準
台灣的UH-60M黑鷹直升機分屬三個不同單位。陸軍航特部(陸航)採購的六十架黑鷹裡,其中十五架在2016年移撥給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空總);另有十五架在2017年起,分批移交給空軍救護隊,取代服勤三十多年的S-70C藍海鷗直升機(黑鷹的前身)。而這次失事的直升機是在空軍救護隊的編制下。
陸航與空總在成軍階段都有派學員到美國;也分別聘請由美國退役飛行員組成的「技協小組」來台,協助「飛行」與「後勤維持」的訓練,為期兩年。
空總飛行員的赴美《完訓心得報告》指出:「美方對於系統認識、試講、試教之能力要求甚高⋯對於每一步驟之進行與處置,均要求機組員須正確並提前告知,前後艙之任何行動均在互相掌握與知悉下綿密進行,由其機內外空域視察⋯系統監控與安全視線交叉互補⋯等飛行中潛在危機的掌握,每次飛行後之歸詢檢討由美籍教官講評飛行狀況,並分析缺點或改進建議⋯」。
空軍救護隊為何沒有比照辦理相關訓練?空軍救護隊接裝時的受訓課程,跟陸軍與空總在美國的受訓內容,有什麼不同?接機的兩年多來,空軍救護隊有沒有參考美國「技協小組」給陸航與空總的結案報告?若有,參考了哪些訓練內容、又做了哪些改進?
國防部官員在2月的記者會解釋:空軍救護隊「已經成軍,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恢復到常態的訓練」。之前的訓練與「常態訓練」有何不同呢?
2️⃣ 模擬機的訓練
模擬機是飛行員訓練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地面上安全地演練各種緊急狀況的應變處置,例如直升機進入雲層或能見度下降而無法目視地面時,從「目視飛行」轉換為「儀器飛行」的標準程序與操作。
空總受訓人員《完訓心得報告》的第一項建議便是「持續模擬機訓練之必要性」。他們的報告說明:「對黑鷹機種之認知,咸知模擬機訓練的重要性,尤其是緊急程序發現的徵候與處置,與儀器訓練及自動化飛行操作,許多情況無法使用實體機訓練,除安全考量外,仍需高額成本與風險顧慮。唯有建立模擬機定期精進課程,獲得專業師資與硬體方能提升人員素質且增進信心與能力」。
在2月的記者會上,國防部官員表示,失事的兩位駕駛去年分別操作了四次模擬機,而最後一次則是在意外發生前的一個月。不過,在民視記者葉郁甫的追問之下,國防部也坦言:兩位飛行官先前所操作的是藍海鷗模擬機;而最近一次到新社營區操作黑鷹模擬機,是在去年三月,距離失事已達十個月之久。
據瞭解,陸航在新社建置了兩套黑鷹模擬機,每週分配固定時間給空總以及空軍救護隊的飛行員。按照陸航的內部規定,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必須達到每季三架次的標準,每架次約莫兩小時。空軍救護隊應該說明:空軍飛行員的標準是多少架次與時數?在事件發生之前,飛行員接受模擬機的訓練頻率為何?藍海鷗跟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內容和操作系統是否有所不同?這次的意外之後,空軍救護隊又做了什麼調整?
3️⃣ 國軍的組織文化
最難以克服的挑戰,或許是國軍嚴明的階級制度與管理文化。
一位現役直升機飛行員和我們表達:「最大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過於僵化的階級制度,或許才是這次事件的主因。訓練面向的問題絕對比文化層面容易解決,但是文化不去改變,再嚴謹的訓練都沒有用。」
根據聯合報記者程嘉文的報導分析,直升機即使進入雲層,只要將高度拉升,並及時轉為「儀器飛行」,也許就不致於撞山。然而,選擇爬升高度後再下降所要耗費的時間,就有可能延誤參謀總長的行程——為了如期達成長官交付的任務,時間壓力或許是駕駛決定維持目視飛行的原因之一。
另外,當駕駛發生空間迷向或判斷失準的狀況,另一位駕駛理應可以要求接桿協助處置。在失事前的最後十秒,雲霧極有可能已覆蓋下來、影響能見度,導致無法掌握離地情況。國防部在記者會所公佈的數據顯示,當時直升機非常接近地面,副駕駛兩度提醒高度,正駕駛雖回答「知道」,飛機高度不但沒有爬升,反倒持續下降。軍中的飛行員提出一個疑問:「是否代表當時正駕駛已經產生空間迷向?副駕駛在此時是否應適時接手操作?」正副駕駛之間的階級落差是否也影響當時應處方式?
實情是否如此,目前的公開資訊(並不包括機艙內的完整錄音檔)無法證實,但也提醒了我們,階級文化也是事件的潛在因素。
我們一直強調,應受檢討的是制度,不是個人;無論駕駛、空軍或國防部,都不該是被責難的對象。我們必須協助國軍改善組織文化,容許下屬做決策的空間——正確的判斷,不應該受到官階高低的影響。
▋紀念碑的意義
昨日,八位殉職軍人的紀念碑正式落成。
也許,面對悲劇,「不追究」被視為一種寬容、或對受難者家屬的體貼。但既有的問題不容擱置,因為各個環節所牽涉的,可能是國軍弟兄姊妹的生命安全。我們必須嚴肅思考所有可能因決策而造成的遺憾,並誠實檢討體制內長期習慣的形式主義。
我們認為,記取沉痛的經驗,勇於改變現狀,才是展現對國軍英烈的尊重。
我們期待,政府向每一位持續為國家效力賣命的飛行員以及軍士官兵承諾:國軍從此時此刻,一切將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軍聞社)
系統思考心得 在 XUAN 劉軒 Facebook 八卦
老婆的這一篇記事,讓長榮的地勤人員哭了...
我稍微解釋一下過程:
老婆原本昨天要帶千川去紐約上夏令營,但就在出發前一天晚上,突然收到通知:因為宣布罷工,紐約班機取消,不知何時復飛!
收到消息時,我太太還陪我在上海錄影。隔天我們兩人搭了一大早的班機趕回台北,降落松山機場後就直奔長榮櫃台。
老婆雖然很著急,但把狀況解釋得非常清楚,完全沒動怒,很理性地與地勤人員討論各種變通方法。松山機場的長榮地勤人員也都很有耐心,想必他們需要面對各種負面情緒,但始終維持著好態度和效率。
我對老婆的危機處理能力實在佩服到不行,也對協助我們的地勤林小姐很感謝。三個小時之後,我們在沒有太多損失的情況下,安排好了去紐約的班機。
大家如果想要知道我們是如何處理票務的(過程中讓我們也學習了不少),可以看我太太寫的這篇OP。
今早,她收到了一位長榮地勤人員的私信,說看到了她這篇之後爆哭了,因為整天壓力實在太大,看到比較理智的客人,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安慰和肯定。
想必有不少朋友的旅行計劃也受到這次罷工的影響,希望大家能理性溝通,也別忘了感謝那些儘力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的客服人員們。
感謝大家的解惑和打氣!!
昨天在上海一收到航班取消的訊息,有點不知所措,謝謝好多FB和IG上的朋友給我訊息,我當下就決定了不起就晚幾天飛,今天回台北再處理吧。
上午10點飛回到松山機場,在試過紐約、台北和大陸的客服專線都打不進去之後,想說直接前往長榮服務櫃台詢問,其實等了兩、三位就輪到我了,但這一站也就是三小時,還好最後換得三張週日華航直飛紐約的機票,平均一張票一小時,也算是值得!因禍得福晚兩天出門,還可以好好收行李不用這麼趕了!
不得不說長榮地勤真的好棒棒,態度超好也熱心幫忙,希望無法成行的旅客可以理智些,不要再罵這些實際在幫忙旅客的地勤人員了~
這兩天收到很多朋友的建議,有些幫助很大,也有些和我實際碰到的狀況不太一樣,畢竟我還算順利過關,想說把這次實際處理的結果和心得寫出來,希望大家不會用到,但如果有需要,也有個參考:
很多朋友建議我遇到罷工要先退票,但我這次的狀況卻恰恰相反。因為我是直接在長榮官網訂的票,而且還牽涉到里程升等與不同艙等的問題,思考過如果我要退票,需要先花時間找長榮辦理後,還要自己去找不一定會有的其他公司航班,尤其我是出發前不到24小時才知道。於是我決定直接找地勤人員面對面,清楚客氣地把訴求告知服務我的客服人員,看是否能請她幫忙轉飛其他公司的航班,他們找比自己找快,也不用改付其他航空公司暑假票價的價差,損失也相對較少,但前提是可以彈性日期出發,還好千川的夏令營是下週三才開始,就算晚幾天到也沒關係,在紐約也是住家裡,沒有已經預定要付費的飯店問題。
幸運地,今天松山機場人不多,我先遇到兩位態度親切的男性客服人員,先幫我安排排隊和建議我做法,雖然他們也不太清楚怎樣最好,但至少很有耐心且熱忱地協助。然後又遇到一位笑容可掬的客服小姐,這位小姐認認真真服務我一位,幫我找票和辦理相關手續,前後三小時沒停下一刻(因為我也在她前面站了三小時,所以我知道她真的沒停過XD),試了好多種方法(我的狀況真的有點複雜)終於以最貼近我希望的方式完成,最後她雖然看得出來有點累也沒吃飯,還是笑容甜美的目送我離開,真的很感謝。
其實所有危機處理最重要的,就是清楚有條理地、堅定卻客氣地把訴求告知可以協助的對象,當他們清楚你的需求時,通常能力所及範圍內都會很願意幫忙的。今天當然也看到幾位不太開心的乘客,雖然我不清楚他們的情形,因為他們氣呼呼地要地勤賠償和負責,卻不具體說明要賠什麼和如何負責,當他自己說不清楚時,請問人家怎麼知道如何對應呢?罷工是部分人爭取權益的方式,這確實也影響了很多人的權益,但一味地責怪也不會讓情況更好,還不如理智點去尋求最合理的最佳可能性。
最後我們的結果是:千千的哩程免費票,原本我最擔心會直接被拉掉說掰掰的,長榮客服人員努力在內部系統內先轉為一般票,再分配轉去華航一樣換到豪經艙,我沒多付一毛錢;川川的哩程升等票,我付了六千元從經濟升為豪經,這樣才能和我們坐一起,而原本換取的里程則會還給我,也不算損失;至於原本我想要舒舒服服睡到紐約的升等商務艙這次就算了,乖乖和千川黏在一起15小時,而里程也都還我就留到以後用囉。喔~對了,讓我覺得意外的是,這次飛華航的航程依舊可以累積到長榮的里程,這部分的權益也是保障到了。
罷工第一時間確實讓我有些措手不及,但花了點時間解決之後,不但沒損失還多得到兩天從容在台北的時間,其實蠻好的,不能一起出發的千川爸,多了兩天有我們陪伴的週末,然後我和一早6點半跟我視訊跟我關切罷工新聞和出發狀況的千川,也都上了一課,一堂有點刺激卻也happy ending的課。
希望罷工可以盡快落幕,每一方都可以尋求到合理的最佳可能性~
系統思考心得 在 文森說書 Youtube 的評價
在我過去分享的許多心理學作品裡面
最常被引用的書籍就是這本《快思慢想》
在這世界上也活了幾十載
但我是怎麼做決策的我心中卻還沒個譜
而這本書就為這個疑問給出詳盡的解釋
為什麼我們會在很有自信時
做了一件明顯不理性的決策?
為什麼早上看見別人在吃薯餅
晚上的宵夜就像吃鹹酥雞?
為什麼我們被問今年工作如何時
卻只想到這幾個禮拜如何?
如果你想知道心智上的系統性錯誤
這本《快思慢想》我超級超級推薦
付費贊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join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Spotify/Google Podcast上找到我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E6%96%87%E6%A3%AE%E8%AA%AA%E6%9B%B8/id1513786617
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vincent_reading/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LoveVincentReading
我的Email: readrwork@gmail.com
若喜歡我的影片或頻道,可以訂閱頻道和分享給朋友,謝謝拉
訂閱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gGtH2PxZ9xR0ehzQ27FHw?sub_confirmation=1
若你有任何建議或是想聽到我說哪本書,歡迎可以寫信給我,或在Instagram上傳訊息給我也可以。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I-VX19nYq4/hqdefault.jpg)
系統思考心得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本影片由 村上春樹《1Q84》深度解析系列編號1、2、3共3支影片
合併而成
----
諾貝爾文學獎的資深陪跑者村上春樹歐吉桑在想些什麼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生命有意義嗎?人的存在,是有意義的嗎? 人生的意義,難道就是「每天工作養活自己」這麼無聊嗎?或許你沒想過,其實村上春樹的《1Q84》討論的就是這個問題。本集我們要來講述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愛是唯一的存在價值──村上春樹《1Q84》」,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伊格言說,村上春樹的《1Q84》中,有兩則虛構文本,也就是小說中的小說,關鍵性地支配整部小說的世界觀。一篇是《空氣蛹》,而另一篇則是德國小說〈貓之村〉。兩篇都是我們理解《1Q84》很好的切入點。今天我們要講的是〈貓之村〉的故事。
熱愛旅行的青年背著背包獨自上路,開始他漫無目的的旅程。他搭乘列車,隨機挑選任一小站下車,投宿旅店,愛待多久便待多久,直至失去新鮮感,再搭上火車,前往下一隨機目的地。
某天,青年來到一個古老小鎮。他獨自下車進站,發現車站中並無任何服務人員。出站後漫步大街,發現所有商店都拉下了鐵捲門,整個小鎮一個人影也沒有。青年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座被人們遺棄的廢城,正打算離去,但車班有限,別無他法,只能在此過夜,等待明日上午的早班車。可是當白日逝去,夜幕落下,各樣花色品種的貓兒們便紛紛出現。商店裡的貓兒們拉起鐵門開始營業,市場上的貓兒們彼此討價還價,辦公室中的貓兒們穿上了體面的制服開始辦事。牠們吃食,交談,行走,爭執,飲酒作樂。然而貓兒們似乎對除了貓自身之外的其他生物萬分忌諱。青年害怕極了,連忙躲進鎮上最高的鐘樓塔頂。一夜過去,白晝臨至,貓兒們魚貫離城(只一瞬間,貓之村又回復到原先萬徑人蹤滅的廢城模樣),青年趕忙來到車站,卻眼見列車飛馳駛過月台,對他視若無睹。青年無處可去,只能回到鐘樓塔頂,繼續躲藏。如此日復一日,直到貓兒們聞到了人的氣味,組成搜索隊,進入鐘樓塔頂,來到隱蔽於黑暗中,恐懼不已的青年面前──
沒事。居然沒事。貓兒們居然什麼也看不見。牠們聞聞嗅嗅,搖頭晃腦,無比疑惑(奇怪,明明有人的氣味呀);但終究放棄,轉身下樓,回到小鎮各自的居所,回到牠們原先豐富熱鬧的日常夜間生活之中。青年恍然大悟,帶著巨大的孤獨與悲哀──他明白,這就是「我」浪遊旅程的終點,這就是「我」該消失的地方;那白日的車班終究不會再來,而「我」從來便不曾存在。
故事在此結束。
伊格言說,青年「漫無目的的浪遊」正是生命旅程的隱喻,同時也反映了人的存在本質:虛無。這其實是存在主義的標準說法:人生沒有預設的目的;生命,其實本來就沒有什麼意義。
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時常縈繞著類似這樣「生命沒有意義,而我也什麼都不是」的主題。在《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這樣的概念化身為一句比喻:「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而在《挪威的森林》中,是女主角直子憂傷的請求:「請你永遠不要忘記我,記得我曾經存在過」。為什麼直子會希望男主角渡邊「永遠記住我」呢?因為那就像《國境之南,太陽之西》裡對沙漠的描述:「雨下了花就開,雨不下花就枯萎。蟲被蜥蜴吃,蜥蜴被鳥吃。不過不管怎麼樣,大家總有一天都要死。死了就變屍體。一個世代死掉之後,下一個世代就取而代之。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死。但那都不重要。最後只有沙漠留下來。真正活著的只有沙漠而已。」。。。。
────
於《《1Q84》之後──特集:村上春樹Long Interview長訪談》中,村上大叔罕見地發表了一段關於小說史的看法,於此整理複述如下:十九世紀寫實主義小說的關鍵是鮮活地呈現「我們」──在彼一時代快速成熟的中產階級大眾,小說的閱聽人;而二十世紀小說的關鍵變化則在於「自我從自己之中脫離出來浮上表面」(雖則有些拗口,但我想對卡夫卡、喬伊斯、吳爾芙等現代主義作者有一定程度熟悉的讀者們或許都看得懂這句話──二十世紀上半葉,現代主義的年代,小說之筆尖正試圖深入「我」之內心捕捉一切可能的意識瞬間,「自我浮上了表面」)。而此刻,當時序進入二十一世紀,村上高度懷疑「時代又變了」:「像《1Q84》這種小說會在短短的時間內賣出上百萬冊,是難以相信的事情喔」、「這跟《挪威的森林》的暢銷是不同的兩回事」。
何以如此?村上大叔給出的意見是,「有過現代,有過後現代,那後現代的軌道繞了一圈之後,是不是一個局面已經又宣告結束了?」、「我有這種明顯的感覺。我個人正在籠統地思考,類似『神話再造』的事,或許會成為關鍵語」──不僅僅關乎小說史,村上在此展現了他的理論素養(笑)。有趣的是,這似乎與米蘭‧昆德拉(藉由對《百年孤寂》的討論)所標舉的小說史斷代若合符節(詳見本書第 頁)。未來將會是個什麼樣的時代呢?未來的小說(以「神話再造」為關鍵詞?這話聽來野心勃勃)其樣貌為何?一九四九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寫出《發條鳥年代記》、《世界末日與冷酷異境》、《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等暢銷長篇,喜愛跑步,偶爾開車到郊區電影院買一千日圓敬老票進場看電影的村上大叔,似乎也對這件事非常有興趣──個人以為,觀諸村上本人的小說創作,此亦顯為一理解村上之關鍵。
#村上春樹 #小說 #書單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2wfFnGQcM/hqdefault.jpg)
系統思考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看更多「財務情商」系列~https://pse.is/FD984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安裝心靈防毒軟體,提升自己的「人際免疫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這是我們「財務情商」系列的最後一集。
延續著前面三篇的軌跡,我們談了一些主題;分別是「稀缺心態」、還有「理財理的不是錢,而是欲望」,還有「修好財庫的三個步驟」。這一切的根基,得建立在你內心的渴望跟想要。
否則啊,我們談的再多,但你對生命是沒有期待的;而這些方法,很容易你當下聽的很觸動、很澎湃,但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放棄了。不曉得為什麼要堅持下去,這樣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呢,今天我想跟你聊一聊,到底怎麼樣在單調、日復一日的工作裡,能夠找到讓你的心,重新跳動的希望還有火花?
先講一個故事喔;從前從前,山裡有一個小村子,村子住了二十幾戶人家,他們共同的困擾,就是用水很不方便。
村長呢,為了解決大家的困擾啊,就僱用了兩個打水工人,我就稱他為工人甲跟工人乙。村長請這兩個打水工人,每天幫所有的村民到隔壁的山頭去打水,以公升數計算,誰打的水多,賺的錢就多。
一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工人都很認真的打水,他們得到的報酬是不相上下的。結果過了一陣子之後啊,工人甲因為身體比較強壯,所以換了更大的水桶挑水,很快的,工人甲的薪水就超過了工人乙。
因此呢,工人甲感覺到很自豪,所以呢在休假的時候,遊山玩水、大魚大肉的犒賞自己,對於這樣的生活感覺到很滿意。
但工人乙不是這麼想的,他在工人甲吃喝玩樂的時候,一天到晚都在想啊,他有一天會老啊,這樣子打水的勞力活動,他能夠幹幾年呢?
於是呢,工人乙做了一個決定,他開始省吃儉用的過生活,把錢先存下來,拿到了錢就去買鐵架跟水管;並且呢利用休假的時候,開始從水源地去搭水管,通到自己家裡面。
過了一年啊,工人乙的水管搭好了,於是呢他只要打開家裡的水龍頭,就能夠賣水賺錢。要是這時候,村民請他接水管到他的家裡,他連睡覺、吃飯、出去玩,都還有錢拿呢,達到真正的財務自由。
但是工人甲呢?他還是用水桶提水啊,過著賺多少、花多少的生活;他渾然不覺得自己的路其實是越走越窄的。
這種「今朝有酒今朝醉」,他看似瀟灑,其實是死路一條。
故事聽到這裡,我想邀請你想一想喔,如果你是工人乙,一旦找到比眼前更長遠的目標,你會知道打水只是暫時的,因此還會覺得每天打水會是辛苦的嗎?
這也是為什麼有錢人會有錢,是因為有錢人對賺錢的想法,都是這種「接水管」的思維。他們有興趣的是打造賺錢的系統,而不是賺一桶一桶的水啊!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擁有財務的自由,有意識的學習工人乙,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把存下來的錢好好的去管理、去投資,幫自己接水管,你的生活就是有可能翻轉的。
可以讓你辛苦一陣子,但是逍遙一輩子。
只是啊!如果你的工作很穩定,或者是你對於「接水管」這個概念沒什麼興趣,也沒有關係。
我可以提供給你第二個方法,讓你找回工作動力的方法,那就是去「實踐你的夢想」。
無論你的夢想是開咖啡廳、買房子,或者是出國留學。只要你懂得跳開「稀缺心態」的陷阱,做好「理財的規畫」,任何夢想都是有可能實現的。
而關於「稀缺心態」和「理財規畫」,我很建議你喔,可以參考我的另外二支影片。
分別是「想要離開鳥工作,你一定要知道這件事」,還有呢「到處拜財神,不如先修好自己的財庫」,這兩段影片裡,都有詳盡的說明。
但你可能會抗議喔:「啊夢想,根本就是拿來作夢的嘛!根本就做不到啊!」其實呢,這並不是做不到,而是你太想要「一步到位」,沒有先從簡單的第一步下手。
而什麼是「第一步」呢?就是搞清楚你的夢想到底有多大啊?
舉個例子喔,我有一個學員,她是個小資女。
她很想要買房子,但她直覺覺得台北的房價實在太貴了,買不起啊!所以,她連很基本的去查實價登錄、了解自己的需求,她所有的功課都沒有做。
她就先覺得不可能,打定主意一輩子租房,覺得呢不用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手頭鬆的時候就出國旅行,她認為這樣子,就是「愛自己」。
一直到喔,我很認真的問她:「你一定要買在台北市嗎?」,或者是:「你想要買多大的坪數呢?」、「你對於這個房子的期待和需求是什麼呢?」
當我問她這些具體的問題之後,她才意識到,她雖然很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卻從來沒有好好的想過這些問題,沒有做功課。
所以經過一番的討論之後,她發現她自己能夠接受住在新北市嘛,而且按照她的需求,只要七、八百萬,就能夠買到地點還不錯的房子。
她因為看清楚了自己的夢想,而看清楚之後才會知道,它不是遙不可及。而且以她的薪水,每個月只要有固定的存款,三、五年之後,就一定存得到頭期款啊。
而如此這般一步步的算下來,她忽然領悟到原來這件事情真的不難,難啊!是難在於她被自己的想像困住了。
於是呢,在目標的驅使之下,她就更有動力存錢,對於工作的企圖心也就更高了。而更讓她意外的是,她從來沒有想過要找回對工作的熱情,居然啊是靠要「存錢買房子」這件事。
這是發生在我身旁,一個真實的小資女的故事。
但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佛系青年」,對於財富、房子、夢想,完全沒有興趣,無欲無求,那麼我還有第三個建議。
這第三個建議喔,幫助你找到對工作的熱情,那就是兩個字「創造」。
蘋果的創辦人賈伯斯,在他創造iphone之前,他只知道自己想要顛覆微軟,展現自己的設計。
祖克伯在創造臉書之前,他也只是因為愛玩電腦啊,而沒有朋友,所以寫了一個程式,放上學生的照片,供大家票選,藉此呢跟同學做進一步的交流。
那以上這兩個例子,在當時的年代,都是史無前例的,不是嗎?
這就像是近年來,有一些新興的行業,比如說:媒體的小編啊、Youtuber啊、電競選手啊…這些。這些都是過去根本不存在,而最近十年才產生的新工作。
所以如果你現在的工作,讓你感覺到很不開心、沒有靈魂,只為了一份穩定的薪水,一到了下班時間,就像逃難一樣的離開公司,那麼我很邀請你想一想喔,「在你的生命裡,有什麼是你真心想做的呢?」
如果你心裡還沒有答案,沒關係,只要保持觀察和思考,你遲早會找到它的。
但假如你心中已經有答案,只是這個工作暫時還不存在,那麼更沒關係了,因為下一個「未來工作」的創造者,就是正在看影片的你啊。
未來啊!是個經營個人品牌的時代,所以如果你的想法還只停留在「做自己啊、愛自己啊」還停留在這樣的想法裡,其實太落伍了!
以經營個人品牌的格局來說,現在最新的思潮是什麼?~「感動自己」啊!
就在去年的暑假,我有一個學生,因為重新找到自己心中的熱愛,他辭掉大公司的會計工作。
而且呢,他還曾經待過台灣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他其實已經有很好的社會成就了;別人是會羨慕這樣的人的,但他卻選擇放棄,重回校園來追求自己的夢想。
這樣的決定聽起來很熱血喔,但過程很辛苦。
所以呢,我主動關心他的近況,沒想到一問之下,我的這位學生不僅不覺得辛苦,反而很成熟的告訴我說:「老師,我現在每天起床,都是被自己感動醒的。」在他說話的同時,我在他眼中看到「重生」的喜悅。
你會不會覺得自己才華洋溢,可是每天都在做著很無聊的事情;所以過得很沒有滋味、沒有靈魂?
那麼,請你試著做一件能夠感動自己的事情,相信你很快的就能夠看見自己靈魂的模樣,找到你生命的希望跟火花。
很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AI6XSiYAA/hqdefault.jpg)
系統思考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系統思考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八卦
2022系統思考心得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系統思考心得在Instagram影片與照片(Facebook/Youtube)熱門討論內容就來大學國高中學習補習 ... ... <看更多>
系統思考心得 在 網路上關於系統思考心得-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八卦
2022系統思考心得討論資訊,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考試資訊整理,找系統思考心得在Instagram影片與照片(Facebook/Youtube)熱門討論內容就來大學國高中學習補習 ... ... <看更多>
系統思考心得 在 [心得] 系統思考-Donella H. Meadows 讀後心得- 看板book 的八卦
這本書"系統思考 Thinking in Systems: A Primer"是由Donella H. Meadows所著
它的副標題是"克服盲點、面對複雜性、見樹又見林的整體思考"
當初看到書名時,就很吸引我去買它,因為我有念過2個學士,1個是公行,
1個是法律;而公行整體而言就是在講述"系統思考和見樹又見林的邏輯方式"
所以一看到書名斗大的字體寫"系統思考",便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
其實就我對系統的粗淺認識,是指"簡化一連串的流程與結果"等於說
把"Thinking in Systems"縮寫成"Systematization"
也就是一種"換言之"的感受,基本上我的認知是如此。
書中內容也在起頭就提及了一些很重要的簡化觀念
例如: 總體大於部分之和、目標錯置、反饋、模型
其中有一段在說明parable(寓言)
...在過去至少四百多年時間裡,每隔一段時期北美地區雲衫色卷蛾就會氾濫成災....
所以,從1950年代開始,北美北部林區開始每年噴灑DDT....
後來人們意識到殺蟲劑不能徹底解決蟲害問題,但它們仍然被認為是不可缺少的。
....他們發現,在開始使用農藥之前,在大多數年份裡,雲衫色卷蛾的數量都很少...
色卷蛾傾向於先侵害香脂冷衫,其次是雲杉。.....
...色卷蛾的繁殖能力很強....成長太快....非線性的....
現在,只有一件事可以阻止蟲害的爆發,那就是:色卷蛾吃掉大片冷杉,
導致自己的食物減少。到這個時候,色卷蛾數量會迅速減少(這也是非線性的)....
當人類開始使用殺蟲劑之後,打破整個系統的平衡.....
繼續用藥的話,只能勉強維持,疲於應付;而如果放棄用藥,色卷蛾的反撲力度
又將空前強大.... ............P.163~P.166
這本書主要在於說明系統思考的邏輯方法,
以上述引述為例,一開始說明色卷蛾的發生事件,並且說明噴灑DDT的解決方法,
但又開始敘述殺蟲劑不能解決問題,接著岔開話題說到色卷蛾本來很少,
後來因為樹木數目增加才引發蟲害,然後說色卷蛾繁殖力很強,
再說殺蟲劑是違反生態平衡系統的源頭,
換言之,從起初的命題,開散了分別(respectively)各自的敘述說明(類似問A回答B)
又為了不離題,說了噴灑DDT也是被認為不可或缺的,
接著又離題說色卷蛾繁殖力很強,人類殺不完,
殺蟲劑是違反生態平衡的元兇,兩邊都打了屁股之後,
最後結論才正式回到原命題,殺蟲劑可以讓蟲害維持在"亞爆發"的狀態,
(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不然色卷蛾會繁殖力更強,造成更多蟲害。
可以知道的是,系統思考大部分是在一種較為客觀的論理方式去陳述現況。
並且作為一種系統化思考,必須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加以解決。
而不說破的道理之下,潛意識中,論理的基礎就相對較為散漫,
其實系統思考只是一種說理方式,正如同老師所提到,係為"自圓其說"之方法。
其實我讀完之後,沒有特別的想法,因為我大學時都在讀這些原理原則,
例如: 見樹不見林、反饋、調節、典範、模型。
但因為後來又讀了法律系,才會開始有不同的角度去觀看此一方法,
目前的心得感想如上述,會不會太過客觀而成為一種鄉野傳說? 則是我比較疑惑的部分。
這本書內容還不錯看 是一本很甘味的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2.139.2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91565951.A.FA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