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南北粽之爭已經持續數十年。
這些年來,南北粽的爭議造成無數情侶分手、家庭失和、多年好友反目成仇。
本該是歡慶的節日,卻充滿了仇恨與對立。
愛好和平的我對這種現狀感到十分痛心,大學時候甚至舉辦過一場粽子鑑賞交流會,希望能消除同學之間的文化隔閡。
還記得那天,在西子灣堤防上,我召集了來自不同縣市的同學們。
「端午節又到了,每年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吵架,北部人說南部粽像醬糊,南部人說北部粽像油飯,社會上充斥著謾罵的氛圍。」
「台灣不能再這樣分裂下去了。」
海風吹過我的髮梢,我朗聲說道。
「我今天希望大家放下心中的成見,包容不同的文化,一切粽子的紛爭就在這裡畫下句點。」
「然而!」我指著板橋來的中哥,大聲責備:「這個立意良善的活動,居然有人帶油飯來擾亂秩序,就竟居心何在?」
「靠北喔。」中哥說。
「我宣布,交流會開始!」我高舉雙手。
「嗚喔喔喔!」嘉義人雨淳不知在興奮什麼。
「我只是來吃東西的。」台中人Annie說道
「啊台上怎麼有一顆肉粽在講話?」彰化人寶櫻冷笑。
「鹼粽笑而不語。」一位來自苗栗的同學摩拳擦掌。
「我來當第一棒好了。」台南人傑森懶洋洋地掏著耳朵:「雖然我覺得可能也是最後一棒就是了。」
這位台南代表率先走上前,將一串香噴噴的肉粽放在堤防上。
粽葉打開,粽香撲鼻。
「這就是香綿軟糯的南部粽,如果有人沒見過,現在讓你看看。」
傑森用筷子輕輕撥開濕軟的粽身,露出晶瑩剔透的三層肉、鬆軟的土豆、甘甜的香菇。
「有別於粽子油飯米糕三位一體的北部,我們對粽子的專注與熱愛才稱得上是正統粽子。」
「我在這邊主張,南部粽應該是全台唯一合法肉粽,其他有的沒的糯米料理可以自行了斷了。」
傑森說話的時候,眼睛一直盯著中哥。
「屁放完了?」中哥嗤的一聲冷笑。
「啊,請不要誤會,我不是針對你,我只是想說,在座各位都是油飯。」
傑森環視眾人,嘲諷地抖著眉毛。
「鹼粽笑而不語。」苗栗同學冷冷地回應。
「等等。」我眉頭一皺。
「怎麼了?」
「鹹蛋黃呢?為什麼你的粽子裡面沒有鹹蛋黃?」我質問。
「鹹蛋黃很噁心欸。」傑森一臉錯愕。
「鹹蛋黃油油沙沙的濃郁口感跟綿軟的糯米混在一起才是肉粽的精隨,很遺憾,我給零分。」我搖搖頭。
肉粽竟然沒包鹹蛋黃,簡直丟台南人的臉。
「鹹蛋黃就是肉粽的靈魂,沒有靈魂的肉粽,沒有品嘗的必要,下面一位。」我宣布。
「在台中人面前談粽子的靈魂?」Annie微笑。
「鹼粽笑而不語。」苗栗同學還是那句話。
Annie拎著塑膠袋走上前,蹲下身仔細端詳了一下地上的南部粽。
「不錯。」她滿意地點點頭,從塑膠袋裡拿出一罐東泉辣椒醬,淋了一坨在肉粽上。
「辣椒醬就是粽子的靈魂,現在它是台中粽了。」Annie理所當然地說。
「下面一位。」我直接忽略她。
「下一個是我是我!」嘉義人雨淳興致盎然地舉手。
「大家是不是都沒有吃過火雞肉粽!是不是!我跟你們說啦火雞肉包在肉粽裡面那個滋味也是……」
「保安,把這個抬下去,我們沒有邀請她。」我瞥見雨淳手裡的美乃滋,揮揮手將她逐出會場。
「下面一位!」
「下一個是我。」中哥走上前,將帶來的油飯……我是說將帶來的北部粽取出。
北部粽撥開,事先爆香過的紅蔥頭跟金勾蝦散發出別樣的香氣。
中哥傲然開口:「北部粽先炒後蒸,口感粒粒分明,滋味妙不可言,才是粽子中的珍品,更何況……」
「不錯。」Annie點點頭,反手把辣椒醬插進一顆北部粽,射好射滿。
「我還沒介紹完欸。」中哥愣住。
「不重要,現在它也是台中粽了。」Annie漫不講理地說。
「裁判!為什麼她可以我不可以?」雨淳不滿地揮舞著美乃滋,但沒人理她。
「鹼粽笑而不……」苗栗同學還想說話。
「下面一位!」
「先等一下。」
「嗯?」我回過頭,發現說話的人是寶櫻。
寶櫻直直走到Annie面前。
「妳這樣別人怎麼吃?」她寒著臉問:「台中人吃慶記的時候也沾辣椒醬嗎?」
「彰化人又有什麼意見了?」Annie挑眉:「是怎樣?妳們連肉粽都要丟下去炸是不是?」
我這才發現事態不妙。
我心底只惦記著南北粽的紛爭,卻忘了台中跟彰化也是世仇。
本意是要消除隔閡的交流會,怎容得心懷仇恨之人在此爭吵?
「妳們兩個給我尊重一下會場秩序……」我往前踏了一步。
「你閉嘴。」寶櫻瞪了我一眼。
「是。」我退下。
寶櫻轉頭,上上下下打量著Annie。
「學姊,妳是不是看彰化沒有啊?」她瞇起眼睛。
「是又怎樣?」Annie平舉起辣椒醬,瓶口對著寶櫻:「妳現在是嫌西子灣太空曠嗎?」
乓。
Annie一掌拍在辣椒醬瓶底,一坨辣椒醬噴射而出,打在寶櫻臉上。
「還是說,學妹也想要變成台中粽呢?」Annie的語氣很危險。
辣椒醬滑下寶櫻白皙的臉頰,她的眼睛連眨都沒眨一下。
「學長,下一棒讓我來吧?」她輕輕說道。
我聳聳肩,叮嚀道:「妳們打架歸打架,小心不要(讓我)受傷啊。」
交流會被迫暫停,我們往岸邊退了二十公尺。
「傷腦筋,怎麼大家都那麼喜歡吵架。」我搔搔頭。
「你自己還不是從頭批鬥到尾?」中哥撇嘴。
遠方,寶櫻開始翻找起包包內的物品。
「學姊,妳知道嗎?」寶櫻從包包中掏出一疊黃色的紙:「在彰化,有個習俗叫送肉粽。」
我這才看清楚,那是一疊符咒。
「我聽說要辦粽子交流會,特別練習了很久,好像一不小心練習過頭了。」
寶櫻揚手,漫天符咒灑向空中。
碼頭邊的空氣霎時間陰冷了起來,天空中烏雲籠罩,海風一陣一陣地颳著,海面的起伏越來越大。
鈴鈴鈴……
寶櫻搖起不知道哪裡出現的鈴噹。
不是吧寶櫻,妳完全搞錯交流會的主題了吧?
「送肉粽本意是在引導消除吊死者的怨氣,有驅邪鎮煞的功用。」
「但是只要技巧夠熟練,有時候也能做出這樣的事。」
「怎麼樣的事?」我不安地問。
寶櫻沒有回答,她雙指併攏為劍,指著天空嬌斥一聲:「唵嘛呢叭咪吽!」
轟隆!
天空之中一道紫雷劈入海中,海浪頓時劇烈翻騰起來。
嘩!一道巨浪倏地吞噬碼頭。
浪退去,堤防上多了一個陌生的黑影。
身影散發出一股滲人心魄的淒厲威壓,令我幾乎心悸。
這種等級的氣勢,最少也是擁有千年修為的屍王。
「寶、寶寶寶寶寶寶櫻,這位朋友是?」我強顏歡笑地問。
「呃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身影發出痛苦的呻吟,彷彿想訴說些什麼。
「嗚喔喔喔……滄浪之水清兮……吼啊啊……可以濯吾纓……」
「不會吧……」我嚇得臉色慘白:「妳還真是多才多藝啊寶櫻……」
寶櫻這手不知道哪裡學來的趕屍術,居然叫出了數千年前投江自盡的屈原。
「斬草需除根,解鈴還須繫鈴人,想要解決南北粽的紛爭,這是最快的方式了。」
寶櫻拎著兩種粽子提到屈原面前,趾高氣昂地發問。
「喂,你從死後到現在也被粽子砸兩千多年了,你評評理,到底北部粽美味,還是南部粽好吃?」
碼頭上所有人屏息,等著這位粽子始祖開口。
屈原略帶遲疑地歪著頭。
綠油油的眼睛掃過粽子,乾啞的聲音在海邊迴盪。
「在粽子裡面包栗子?呸。」
語畢,屈原轉身跳入海中。
同時也有2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7萬的網紅欸你這週要幹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耶一直想去的清邁終於在今年七月去了一趟 這次完全自由行接飛國內班機 前面5天清邁+後面3天曼谷=連續玩八天 等影片都釋出後我會再發文提供excel行程表 記得還沒追粉絲團或IG的自己好自為之蛤~ 在...
糯米米心沒透 在 蘿潔塔的廚房 Facebook 八卦
無敵簡單,無敵好吃,超級下飯!我一個人都可以吃掉一盤的 塔塔香茄子。
上週末突然想吃泰國菜,剛好在百貨公司逛街,那就隨便吃那家”哇什麼城“好了。
看到菜單上寫“泰味炒茄子”,感到很好奇,泰味+茄子,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於是很少點菜的塔塔,就點了這道嚐看看。
看到價錢“180元”的持家男馬上就跳腳了:拜託,一盤茄子180你不會自己炒喔?
塔塔:是沒錯,但是我沒做過什麼泰味炒茄子,想吃吃看麻~
後來上菜的第一道,就是”泰味炒茄子“。顏色好美,好紫,而且好好吃喔~~
可是!!我怎沒感覺他是泰味? 反而像是中菜??!!道理說 應該會有魚露。
向餐廳廚房詢問,是否有加魚露呢!?答案是:沒有。。。
所以泰味炒茄子?到底有沒有正宗泰??
不管他是不是正宗泰,我知道這道菜怎麼做,他就叫“塔塔香茄子”吧!!
無敵簡單,無敵好吃,超級下飯!我一個人都可以吃掉一盤。
原先我用過油的方式處理茄子,但是覺得茄子這樣好油,而且要掌握茄子炸多久,還有炸完茄子那油怎辦?好麻煩喔~
於是我就把它改良成用水煮的方式。
雖然口感上跟炸的茄子不一樣,但是他很簡單,也不油膩,比炸的清爽,我好喜歡喔~
怕麻煩的人,可以跟著我這樣做喔!
★像我女兒不吃茄子皮,我刨掉茄子的皮,一樣這樣煮,女兒吃得很開心呢!!
媽媽們可以試試看呦~
茄子我建議選擇糯米茄,尾巴彎彎的就是糯米茄子囉!
有些茄子比較肥美,建議延長一點時間烹煮,如果煮的時間不夠,沒熟透的茄子就會變色給你看!!
★剛發現煮茄子的時候,水可以加鹽巴跟一點油煮,茄子會油油亮亮,更漂亮。
這大概是我煮掉幾十條茄子的心得~~XDDD
今晚的晚餐,就吃我吧!!塔塔香茄子
準備食材:
橄欖油或是任何習慣的油,油量比平常多一點。
糯米茄子,3條
九層塔,一大把
蒜末,25-30克
辣椒,半條至一條(看個人的辣度)
醬料:
醬油, 1-1.5大匙(依照醬油鹹度做調整)
豆瓣醬,一小匙(喜歡辣的可以加辣豆瓣)
三溫糖,一匙(可以用一般砂糖)
STEP1:
切蒜末,辣椒,茄子,清洗九層塔,備用。
STEP2:
起一鍋滾水,汆燙茄子,晾乾,備用。
STEP3:
起鍋,入蒜末、辣椒、油,小火煸香。
再加入豆瓣醬炒香。
醬油、砂糖,炒香醬料。
STEP4:
放回茄子,拌炒入味。
加入一大把九層塔,拌炒兩下,關火。
完成。
茄子很吸醬汁,拌炒就會入味。
上菜後,擱著,茄子也會繼續吸醬汁入味,冷著吃也好吃。
高畫質影音:https://youtu.be/J58z55LezQ8
****
蠻多粉絲私訊塔塔,有沒有好用的不沾鍋,用不習慣鑄鐵鍋耶~
有關鍋具的部分,今天試用一款鍋子是不沾炒鍋。(他是無毒的塗料層,不用擔心)
他比鑄鐵鍋還要輕很多,非常適合愛甩鍋的廚師們~
我自己也在家練習甩鍋~~哈~~
結果茄子通通都甩出去了~XDDD
他有一個特別設計的手把,很好握,比其他不鏽鋼的手把還要好握,不會滑手,也比一般中國製的不沾鍋質感好。
而且他的不沾表面處理很特殊,好像不太容易刮傷,我有用菜鍋布刷過,沒有什麼明顯刮痕耶??
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老實話,這種不沾鍋的導熱效果還是沒有鑄鐵鍋來的熱,但是它很適合做這種中菜有醬汁的。
鑄鐵鍋它的材質比較容易吸油跟醬汁。不沾鍋的話,就可以做這些有醬汁的料理,讓醬汁充分的吸入食材中。
對鍋子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點賣場看看說明~
(義大利Domo 零重力炒鍋 ,整支鍋子是義大利製的)
http://www.gohappy.com.tw/ec2/product?pid=5737465&cid=138057&sid=167&mid=1
糯米米心沒透 在 Facebook 八卦
早安,夥伴們~!!!
我承認第一眼看到這面牆,一度以為來到蘇格蘭,與高地紅鹿在山林間邂逅,當然也不介意順便喝口威士忌;但身旁的植被,卻當頭棒喝地把我給敲醒,這描繪的分明是台灣山林面貌,然而這頭水鹿,早已躍出牆面,直挺挺地傲然卓立眼前。蘭陽原創館的一面牆,還真讓我在大太陽底下駐足欣賞了一刻鐘的時間。
冷氣房向來是夏日裡的一帖良方,但吸引我進入日式老房舍的,卻是一陣微風徐徐,當中夾雜著剛起鍋的飯香味。說到澱粉對口口聲聲想要瘦身的我來說,可能算得上是大忌,但腦袋瓜子裡浮現出一段話,《孫子兵法》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就這麼輕易沒半點掙扎的被糯米飯香給征服了。儘管口中哼起歌手那英的成名曲 征服,腦袋裡也閃過了我的哥兒們工頭堅,20年前瀟灑入鏡的MV畫面,手指頭卻不爭氣地、不自覺地指向雞絲口味的飯糰。
咀嚼是用餐過程中唯一費力,卻也是感官最聚精會神的一刻。環保意識抬頭,這飯糰捨棄了傳統的塑料袋,改以紙張包覆。握在手中,透過兩層紙的厚度,反能輕易感受到一絲被呵護著的溫度。咬下第一口,糯米在口感上顯得不單純,在特有的黏稠中,卻不時帶有細微的綿滑感,定睛一看,內心言道「是小米,它加了小米。」為意料之外的新奇口感,找到了答案,這飯糰店的阿美族老闆,在飯糰的製作上,果然別出心裁。飯糰以雞絲、小黃瓜兩項食材搭配,不膩、爽口、齒頰留香,讓人不假思索,果斷、火速地解決。
鋸成多根不等長的木條,再依序排列,當下成了再簡單不過的樂器,我喜歡木製品的敲打聲,聲音乾脆,絲毫不拖泥帶水,但親身上陣演奏一回,卻又破壞了自己原以為對音樂能從容駕馭的想像。眼前琳琅滿目且具實用性,及擁有精緻雕工的系列木製品,又將我從挫折的情緒中抽離。
說到實用性,拐個彎進入了一處織物間,對於線與色澤的排列組合,絕對能玩出一波視覺上的高潮。織物上的山形與菱形圖案,彷彿述說著泰雅族人的日常,而這些完成品及半成品的日常用具,也真實反映出族人的生活樣貌,這個空間透露出許多在山裡生活的那些年,曾經存在的故事。
延續著對泰雅族人傳統工藝的讚嘆,這回卻又對著隔壁間,同樣是在織品工藝上表現可圈可點的服裝店嘖嘖稱奇。店裡這位太魯閣族的大姐,早些年因緣際會下,在日本習得一身織品相關的好本領,透過創新與嘗試,編織出自己的傳奇性。有別於印象中傳統服飾的簡單俐落線條,大姐不僅利用線材的特性,在布料上拼裝出千變萬化的可能性,也讓每一件作品的線條,依照人體身形,做了最恰當、最合宜的處理方式。聊服裝、聊線材、聊創意,在相談甚歡的午後,再喝杯專業茶道老師所沏的茶,這充滿知性的氛圍在感受上舒服極了。
整塊牛胸部位,採獨家秘製香料醃製,以台灣龍眼木低溫煙燻,歷經16小時110度慢烤,醞釀出多汁、軟嫩的口感。焦糖化的外層,具酥脆感,並帶有淡淡的炭香味,厚實的份量,油花分布的恰到好處,儼然是牛排等級;再搭配著煙燻手撕豬肉,肉質鮮嫩,入口隨即鬆散化開。兩樣皆能獨當一面的主要食材,這回卻稱兄道弟,成就出一道具美式硬漢風格,又結合原民精神的獨特料理。
多元豐富的體驗,充滿讚不絕口的驚奇,職人們的堅持,造就感官上的多重饗宴,也為蘭陽原創館注入極具魅力的生命力。
蘭陽原創館
#宜蘭景點 #宜蘭景點推薦
糯米米心沒透 在 欸你這週要幹嘛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IG日常:https://www.instagram.com/arielsvlog_816/
耶一直想去的清邁終於在今年七月去了一趟
這次完全自由行接飛國內班機
前面5天清邁+後面3天曼谷=連續玩八天
等影片都釋出後我會再發文提供excel行程表
記得還沒追粉絲團或IG的自己好自為之蛤~
在這裡的下面留言我是不會理你的啦
Ep.1重點整理:
1.落地簽
清邁的落地簽需要200塊泰銖手續費+一張白底兩寸大頭照
建議從台灣就帶大頭照過去
不然到那邊拍好像三百塊而且人多還要等 麻煩
曼谷落地簽則不用費用 (我也不知道為何)
2.從機場到飯店
清邁機場Grab不好進來
建議直接機場內停靠的搭計程車就好
反而還比Grab便宜 (但可能還是要看時段)
3.清邁第一間飯店:HOTEL NOIR
我大推到不行!CP值極高!
便宜舒服文青質感
還有24小時的mini bar+房間內給你Apple TV
4.早餐GoPuek GoDam
非常推!好吃又便宜!
當時看到幾乎也都是泰國當地人去吃的!
最推的就是那顆煎蛋 好想學回台灣創業啊啊啊
5.Visa卡的方便
我想說趁這集跟大家建立幾個刷信用卡的觀念
不要嫌我撈叨 是為了你們好
希望你們可以跟我一樣出去旅遊聰明消費
✓刷信用卡的匯率幾乎都會比現金換匯好
✓手續費可以透過很多回饋抵掉或得到更多
✓去過歐洲就知道現金帶大把在身上多可怕
✓有明細可以知道到底這趟花了什麼
6.手標泰奶
就是最有名的泰奶(廢話哈哈哈哈)
我自己喜歡奶茶色啦~崇崇很愛綠色
但我覺得綠色喝起來就像奶綠
它就不是泰奶了!有失初衷我不能J受!
你們可以都喝喝看
7.Let’s Relax 按摩店 (可以刷卡)
是連鎖的 很多地方都有
以泰國來說偏貴!且手法我覺得普普!
但這很靠運氣 所以你們還是可以嘗試看看!
不過按完的芒果糯米飯真的好吃!
8.印度煎餅 Guu Fusion Roti & Tea
好吃又不貴!
逛尼曼路逛一逛有點小餓可以去吃當點心!
9.AS Cafe
可以做人臉的鬆餅真是太新奇
想要拍照PO文就過來吧 也不貴啊
一套才兩百多塊台幣吧~
以上整理給你們!
下集要去夜間動物園啦!認真超好玩!
清邁推!

糯米米心沒透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雷氣」行江湖;97年接老父棒,始見一個更大的江湖:一碗糯米飯,竟然走出灣仔,享譽十八區。自此投身飲食,他義無反顧。
強記美食位於駱克道和馬師道交界,是個樓梯底小鋪。食物放在幾架車仔上加工加熱;主打外賣,也設堂食;格局簡陋,摺枱膠凳只坐得下十四五人,不過一樣客似雲來,多是被糯米飯勾了魂。
蒸熟的糯米飯,先在熱氣騰騰的車仔上快速打鬆,混入油爆過的臘腸、膶腸、臘肉、蝦米和冬菇,撒上葱花,澆上自家調味豉油翻炒幾下,香氣瞬即飄滿街。
一碗飯紅紅綠綠端上來,很燙口!爽身不膩,香、甜、鹹、糯兼而有之,惹味十分。隨便問問客人,這個吃了40年,那個20年,都稱水準一直保持,難怪不同年代的食家如江獻珠、蔡瀾、歐陽應霽、林澄光都為它撰文。米芝蓮將小店歸入「街頭小食」一類,上月連續第四度推介;「我覺得有種滿足感,有種滿足感,起碼有人認同,這很重要的。」本來一臉嚴肅的阿細,開懷笑。
投入,經驗就出來了
強記一年四季都賣糯米飯,冬天日煮100斤米。「以前在街邊賣更多,最高紀錄在大寒賣280斤。食糯米飯暖胃的習俗,現在後生都不懂了。」阿細說。
阿細選用泰國米,透露新米和舊米有不同浸法。「熱天浸的水暖些,浸出來的米腍些;冬天水溫是冷的,浸出來的米硬些,那就看浸的時間長短。」他師承父親,但父親講得不仔細,選米浸米全憑自己摸索,「當你做一件事,你放心機去做,你會領略到很多經驗出來。」
他用本港一級臘味,蝦米和冬菇也要一級的。「用料要最靚,因為你有更好的師傅也無用,如果無好材料煮不出靚食物,不能腐朽化神奇。」從前父親的糯米飯沒冬菇,現在他一碗放一個,「擺個冬菇仔靚些,最重要是冬菇做得好吃。」阿細得意地解說。
強記賣的貴精不貴多。獨沽一味豬骨粥,用上新鮮連肉豬骨;淡菜洗完又洗去淨細沙,爆香才下煲;粥在車仔再滾時加入少量皮蛋,一碗粥特別綿。
糖水只三款:喳咋,香濃;綠豆沙,煲到起沙,下大把臭草平衡涼性;腐竹薏米糖水,順滑卻不漿口。豬皮蘿蔔炆得入味;來貨腸粉也特別加工煎出一層薄脆。這些烹煮講究分量和時間掌握,全是磨人的工夫。每日阿細六時多起身,煲糖水煮糯米飯三個小時左右,接着開鋪,中間瞌一陣,收鋪已經午夜。阿細坦言年紀大了,愈感辛苦,人做到愈來愈瘦。自己朝朝掌廚免不了,近年樓面就和三弟兩家人輪流做。
牛雜強,闖出名堂
早在父親年代,強記已是灣仔有名的街邊車仔檔。話說父親吳志強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廣東寶安走難來港,做過電車車長、在羅素街開過大牌檔,因為爛賭輸光,1951年開始在鵝頸橋側賣牛雜和牛雜粥,街坊叫他「牛雜強」。1970年,益新飯店的大廚教他煮糯米飯,同時來自澳門的紅顏知己教他賣喳咋;從此,強記多了糯米飯和糖水。
「我十歲時已經坐在馬路欄杆『睇鬼』。哎呀!走鬼呀!跟着推入後巷。」半世紀前的慌亂,阿細歷歷在目。六七歲他就跟父親開檔,「他賣牛雜時,放下我們幾兄弟,我們是街童,找些紙皮盒已經玩一餐。」一家七口上柴灣公屋前,就住在鵝頸橋側的天棚木屋,「漏水就拿盆來接;我們真是捱過,豬油撈飯捱過,腐乳送飯又捱過。」
父母很早分開了,阿細在街頭長大,十三四歲就進入江湖。「那時灣仔有很多江湖人士,感染到甚麼都講『雷氣』。」阿細憶述輕狂歲月自己「想事不深入,想做就去做」。那時義氣先行,諢號「糖水細」的他,常常為朋友打架群毆。父親為口奔馳,有時勸他幫手看檔,「唔好咁百厭!」
阿細強調,那個階段過去了。「人大了,我已結婚,有兩個兒子,我也要為他們着想。」97年,他建議父親入鋪,「那時街邊檔已經式微,我們被市政拉了很多次,不斷罰錢、充公搵食架生。」就在長期擺賣的馬師道上租了現址小鋪位,同年他正式接手強記,帶着三弟少明做到今天。
「覺得很自豪,因為我爸爸很出名,那種自豪感跟在江湖的自豪感是兩回事。當我站在檔口,我知道客人來自四方八面,有的光顧了很久,我知道我需要放心機下去了。」
執着的基因
阿細第一碗糯米飯是父親煮的,味道早忘了,但父親的堅持深烙腦海:「八號風球或者傷了腿,他也堅持開工。六六、六七年暴動,沒巴士沒電車,周街『菠蘿』他也堅持搭貨車尾,由柴灣來到灣仔。」他發現父親煮得出色,不少人慕名而至。他「不想影衰爸爸」,着實有壓力。幸好他有爸爸的「執着」基因,若然失手食物煮不好,他整天都不開心。「有時回家望望大腿,為何紅了?因為糯米飯不熱不好吃,爐不熱就打不開糯米飯。」寒天企檔,站近火爐一晚,腿也炙紅了。
阿細回憶,入鋪初時自己很火爆。「我當這裏是武館,請了夥計,枱椅抹得不乾淨,我即刻反枱。」今天,24歲的大兒子Elvis有意接手家業,放工放假主動來跟他學師,第一樣就是學抹枱,「做飲食業一定要乾淨企理。」Elvis很認同。阿細指兒子降龍十八掌,一式也未得。12歲開始就來店幫手的Elvis道來實情:「我只能從旁看他煮飯。他對出品很執着很嚴格,最多讓我打飯——打鬆糯米飯。」
時間 親情
今天,強記的食客版圖由父親的香港十八區,拓闊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遊客常常十盒八盒的外賣糯米飯。只是,近幾年米芝蓮的加持,父親已經看不到。
夜風吹來,店前樹搖、影動。阿細憶述:「我好記得爸爸走前一個月,我去拜阿嫲和祖先。爸爸搭着我膊頭。他說:『少峰,你如果不是選擇江湖那條路,你會很成功。』」父親一直無病無痛,2011年中風遽然離世。
日復日蒸煮煲,是漫長的修煉,火爆的阿細變得沉着內斂。「在江湖上有得有失:得的就是多了很多朋友兄弟;失是失去了時間,其實我應該放時間在爸爸的生意上。」往事並不如煙,父親一直在心頭。
「多少位呀?裏面有位坐的!」每次經過強記,都聽到老闆娘賣力揚聲,炒麵煎腸粉收錢如三頭六臂。阿細有時累了,走到馬路邊點煙提提神,但雙眼一直留駐小店,「我甚麼運氣也沒有,最好是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當年因為妻兒,他才決意轉投飲食江湖。
「以前很懶惰,常不開鋪。」兄弟其中一個想休息,就齊齊放假。客人經常摸門釘,又愛又恨。「現在大家有共識,都想留些東西給下一代,也不想爸爸辛苦留下的名字,或者這麼好的食物失傳了。」一年前,阿細榮升爺爺,對血脈親情、店號傳承更加在意。
在廚房,手只一對。當年阿細放棄了父親起家卻工夫繁瑣的牛雜,只是20年來不時有老街坊問他何時再賣。「以前牛雜很便宜,幾毫子一斤;現在一副賣千多元,來貨貴,賣不起錢……將來有機會,我會開一間正式的店鋪賣牛雜,讓街坊緬懷一下。」二十多個寒暑,阿細守着強記,將老父的美食發揚光大,但心裏,像一幅砌圖,尚欠一塊。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梁偉德、陳秉謙
強記美食
地址:灣仔駱克道382號莊士企業大廈地下
電話:2572 520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00am
http://bit.ly/2QJwQ7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糯米米心沒透 在 Rosalina's Kitchen 蘿潔塔的廚房 Youtube 的評價
無敵簡單,無敵好吃,超級下飯!我一個人都可以吃掉一盤的 塔塔香茄子。
(文下面有食材表跟做法喔!)
★喜歡我創作的料理影片嗎?不要忘了訂閱我的頻道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b9uxCoIgw7RQjQnlgd0Xw
追蹤我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rosalinakitchen/
上週末突然想吃泰國菜,剛好在百貨公司逛街,那就隨便吃那家”哇什麼城“好了。
看到菜單上寫“泰味炒茄子”,感到很好奇,泰味+茄子,不知道是什麼味道?
於是很少點菜的塔塔,就點了這道嚐看看。
看到價錢“180元”的持家男馬上就跳腳了:拜託,一盤茄子180你不會自己炒喔?
塔塔:是沒錯,但是我沒做過什麼泰味炒茄子,想吃吃看麻~
後來上菜的第一道,就是”泰味炒茄子“。顏色好美,好紫,而且好好吃喔~~
可是!!我怎沒感覺他是泰味? 反而像是中菜??!!道理說 應該會有魚露。
向餐廳廚房詢問,是否有加魚露呢!?答案是:沒有。。。
所以泰味炒茄子?到底有沒有正宗泰??
不管他是不是正宗泰,我知道這道菜怎麼做,他就叫“塔塔香茄子”吧!!
無敵簡單,無敵好吃,超級下飯!我一個人都可以吃掉一盤。
原先我用過油的方式處理茄子,但是覺得茄子這樣好油,而且要掌握茄子炸多久,還有炸完茄子那油怎辦?好麻煩喔~
於是我就把它改良成用水煮的方式。
雖然口感上跟炸的茄子不一樣,但是他很簡單,也不油膩,比炸的清爽,我好喜歡喔~
怕麻煩的人,可以跟著我這樣做喔!
★像我女兒不吃茄子皮,我刨掉茄子的皮,一樣這樣煮,女兒吃得很開心呢!!
媽媽們可以試試看呦~
茄子我建議選擇糯米茄,尾巴彎彎的就是糯米茄子囉!
有些茄子比較肥美,建議延長一點時間烹煮,如果煮的時間不夠,沒熟透的茄子就會變色給你看!!
這大概是我煮掉幾十條茄子的心得~~XDDD
今晚的晚餐,就吃我吧!!塔塔香茄子
準備食材:
橄欖油或是任何習慣的油,油量比平常多一點。
糯米茄子,3條
九層塔,一大把
蒜末,25-30克
辣椒,半條至一條(看個人的辣度)
醬料:
醬油 1-1.5大匙(依照醬油鹹度做調整)
豆瓣醬 一小匙(喜歡辣的可以加辣豆瓣)
三溫糖 一匙(可以用一般砂糖)
作法:
1.先將蒜頭切成蒜末,辣椒切丁,清洗九層塔,茄子斜切,準備一盆水加入一點醋,將茄子先泡在醋水裡面,蓋上保鮮膜靜置5分鐘左右。(*泡過醋的茄子 更不容易變色)
2. 起一鍋水,煮沸後,將茄子放入滾水中汆燙,並且將茄子徹底的壓在水底,大約3-4分鐘左右,撈起來晾乾,備用。
3.另外起一個鍋,冷鍋入蒜末、辣椒、橄欖油,小火煸出香氣後,加入豆瓣醬炒香,再加入醬油、糖一起煮滾。
4.將晾乾的茄子倒回鍋中跟醬料拌炒均勻,隨後放入一大把的九層塔,拌炒一下,立刻關火起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