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月子中心回家之後,我的餐食都是由老劉掌管,他都會上網搜尋哪些食材是發奶的,哪些食材是退奶的,然後去買菜的時候特別注意。
有天他搜尋到說,酒釀蛋對發奶很好,而且還能有豐胸的效果,所以從那天開始他就每天早上煮酒釀蛋+麥片給我當早餐,而我也吃得很開心,畢竟哪個女人聽到「豐胸」二字會不趨之若鶩的?
但吃完一罐他從家樂福買的酒釀之後,老劉就開始研究怎麼自己做酒釀。
「幹嘛自己做啊這麼麻煩,家樂福不是有賣嗎?」我問。
「家樂福一罐賣一百多塊,吃個幾次就沒了。而且外面做的你也不知道他裡面到底摻了什麼。」老劉自己上網買了酒麴(還是酵母?我沒仔細看他到底買了什麼,我只負責吃.....反正就是一小包一小包的東西),然後前天他又去市場買了糯米,用吃完的那個酒釀的空罐子做了一罐。
有時候我是真的滿佩服他的實驗精神,當然也很感動他為了我的那份心.....這證明即便劉小姐出世了我依然沒有失寵。
我說,老公你對我真好,還特地為了我去做酒釀~
他說,那當然啊畢竟你的奶可是要給我女兒喝的~
暗陰羊咧我到底有沒有失寵?
#說到底還是為了劉小姐嘛
#劉小姐才是食物鏈的頂端我只是她的食物嗚
不過這幾天在等待老劉實驗是否成功的過程中,他很擔心酒釀的成長進度,時不時就去關切那罐酒釀。今天他的酒釀已經有出酒味了,他很興奮的拿來讓我聞聞看有沒有酒味,我覺得他好可愛。
我跟他說,等你做成功了也可以賣耶~「老劉愛妻瀨尿酒釀」!然後賺到第一筆錢就開分店,一間變兩間,兩間變四間,四間變八間,八間以後就上市,上市再集資,接下來就炒股票,然後再炒地皮.....接著再分開上市!
到時候,我們收股息就噱翻了!
老劉:「...........」
#我們都好會講幹話
#幹話夫妻
同時也有19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
糯夫正字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 森林裡的瑞典山峰:Anaris 》
二月底那趟難忘的能安縱走,我帶著一頂陌生的帳篷,戰戰兢兢的在零下寒風中度過了4個夜晚(還有1晚在萬大南溪床),成為了全世界第一個,帶著這一頂Hilleberg全新作品進行高山縱走的人——它正是今天在台灣正式上市的山型帳:Anaris。
這是一頂以瑞典Anarisfjällen山區為名的輕量帳篷。
眼尖的你應該有發現這個名字後面藏了一隻小狐狸XD
這也是難得有產品在上市的同時,就有縱走的使用心得文可以參考,和大家分享把它拿去原廠設定環境以外的地方睡個幾晚是什麼感覺。
結論:就算外帳都結冰了,搭配-7度的Pajak 4Z睡袋和Thermarest Z-light睡墊,我一個人依然睡得很香啊!早上起來不會太凍,也沒有預期中的「風一直吹進來很冷」的感覺,有超乎我的預料一些,加上它的使用彈性,是我會給予高評價的作品。
───
「山型帳」並不是一個正式的分類,在帳篷家族裡面,它其實是「金字塔帳」的一種變形,屬於「非自立帳」家族,需要靠繩子和營釘才能搭起,故不適用於硬質地板。和非自立帳的代表「隧道帳」相比,多數金字塔帳就只有一片搭起來呈錐形的布,沒有傳統帳篷的內外帳構造,也沒有營柱,是靠著隨附的中央支柱、登山杖或樹枝撐起;這樣的設計能大幅減輕重量,是近年來在台灣越來越受歡迎的登山住宿選項,BD的Mega Light便是金字塔帳的代表作。
我在2016年中~2017年底,曾以BD雙峰金字塔帳Beta Light作為主力宿營選項,然而因為反潮嚴重、過於低矮、帳內兩根柱子很煩人,加上強度不足在東郡大山頂被強風吹裂等種種因素,丹郡童話那趟下山後就直接讓其退役,投入隧道帳Anjan 3GT的懷抱,爽用至今。
既然因為金字塔帳的缺點而離開,那這回為何又對Anaris動心?
難道,真的是因為HILLEBERG比較香嗎?
對,很香。
不是啦!!!
HILLEBERG本來就是我非常信任的帳篷, 100mountain 百岳 有天丟了一個樣品給我玩,還是全世界的頭香,我豈有不玩的道理XD
只不過,那時全台灣就只有那麼一頂,回來後還要巡迴展示,我大力用之餘還不能讓它受傷或者弄太髒,還真的是戰戰兢兢呀~
Anaris比起眾多金字塔帳,更嚴格說起來,是「有內帳的山形天幕」。多數金字塔帳因為中央有一根柱子要撐起屋頂,帳內空間就被干擾了,顯得很煩人,於是市場上便開始出現使用兩根登山杖撐起天幕的類型,也就是前面提到「山型帳」最精準的定義——「擁有完整帳內空間、沒有登山杖干擾的雙峰金字塔。」Anaris便是以山型帳為基礎,加入完整的內帳元素使之更接近傳統帳篷,擁有更高的舒適性。市面上相同形式帳篷較為知名的,可以參考Hyperlite Mountain Gear的Dirigo 2,雖然鬼神輕,但二人帳價格直逼Anjan 3GT就是了…(沒想過有比HILLEBERG更燒錢的選項齁XDDD)。
背景介紹就到這邊,我們馬上進入心得文部分吧!
───
優點:
1. 輕:
打包重量只有1.4公斤,以「有完整內外帳」的雙人帳而言,算很輕的(MSR Free lite 2: 1.33kg、BA Fly Creek HV UL2: 1.05kg),相當於一個人背一瓶礦泉水就有帳篷可睡。況且它還擁有和Anjan同樣強度的矽尼龍外帳,只要繩子釘子有拉好,風再大都可以無視,對我來說已夫復何求。
2. 堅固:
外帳5000mm耐水壓、8kg抗撕裂,底布12000mm耐水壓,強度和Anjan一樣,海放同級距的帳篷,不用再多說了,追求「堅固耐用」的唯一解,壽命10年起跳。
喔?你說耐水壓看不太懂嗎?好的,有沒有看到大圖前方有一個帳篷的一角?那就是上面提過的BA(Big Agnes)1.05kg帳,但是布料有夠薄… 說蟬翼還太客氣了,那簡直是過年吃的核棗糕外頭的糯米紙,耐水壓是1200mm,抗撕裂就甭提了。
與其輕量化到要小心翼翼,我寧可多背半瓶礦泉水(350g)換高枕無憂。
3. 價格實惠:
售價19,900元。沒想到有一天我會把HILLEBERG的價格當作他的優點,太新奇了XD是的,因為原創品牌的輕量帳篷本來就貴的原因(某些抄襲的品牌從來不在我討論的名單中,我只欣賞原創。感謝Hank Lii讓我知道不是所有中國牌都抄襲,以後會注意的!只是我還是不考慮任何中國品牌的東西XDD),在「1.4kg雙人帳」這個級距裡,Anaris的價格真的沒什麼好挑惕的,尤其再考量到它的布料強度,CP值就出來了啊…
什麼?你說市面上還有差不多強度卻更輕的帳篷?有啊,只要是「DCF」材質的輕量帳篷,隨便一個都可以屌打Anaris,但如果要找一樣有內外帳分離的,往往售價也...(前面提過那頂整整貴一萬)再者,追求舒適性而選擇有完整內外帳的品項,最後重量也會十分逼近Anaris,但在價格更高的情況下,優勢就沒那麼大了。
4. 有完整內外帳構造:
所有HILLEBERG帳篷都是內外帳一體不用另外搭,而內帳對很多人來說很重要,比起天幕的「以天地為家」,內帳能提供的私密感、防反潮與防蚊蟲叮咬是非常舒適的事。尤其內外帳分離的特色,確保了Anaris不會有單層金字塔外帳那種嚴重反潮「外面下大雨、裡面下小雨」的惱人現象發生,頭碰到內帳也不會濕一大片。另外,比起只有外帳的金字塔帳,Anaris浴缸造型的內帳底部可以確保下大雨時不會淹大水、或者小東西被沖走,又是一個可以高枕無憂的特色。
5. 帳內空間大而完整:
以雙人帳來說,Anaris的帳內空間是我睡過最滿意的。沒有登山杖在帳內礙手礙腳之外,高105cm的天頂一掃以前使用雙峰金字塔時,頭一定會頂在外帳上「一頭霧水」的不悅,甚至比自家自立雙人帳Niak還高一些,是很舒服的。尤其在前庭煮飯的時候,可以挺直腰桿,因為這時頭會位於帳篷最高的地方而不會有壓迫感,很棒。
內帳長220公分、寬120公分,兩個人睡可以剛好擺下兩個蛋殼睡墊,左右各多出9公分可以放雜物,頭頂可以放衣服,在雙人帳的世界裡是中規中矩。
6. 超大雙前庭:
這個就是和諸多輕量雙人帳有著最大差異的地方了,連自家Niak都自嘆弗如。在我的認知範圍裡,沒有看過這種定位的帳篷有雙前庭的,這真的是Anaris很跩的部分,也是讓它成為一頂「真正的二人帳」的最大關鍵:兩個人使用時,各自擁有獨立且夠用的置物空間,前庭擺下背包、鞋子後還有一半可以炊煮、進出,獨立不相干擾。相對於單前庭,Anaris在置物空間方面是海放所有同級對手的。
當然,到能高安東軍的話,這點就不成立,因為水鹿會把東西從外帳偷走。所以要帶Anaris去…東西還是放裡面睡吧,否則早上起床發現背包在白石池裡,不要怪我沒說啊…
7. 比傳統帳篷通風、比天幕溫暖:
由於年初才用天幕走過寒流降臨的神鬼五湖,所以對於天幕在零下低溫中使用的狀況記憶猶新,只要有一點風,就會冷到不行。這一點在Anaris身上是微乎其微的,儘管外帳離地高頗高,風還是吹得進來,但因為內部相對密閉、加上內帳還是有點阻擋的功能,因此在大陸池、3159峰南鞍整頂帳結冰、整夜風吹的天候下,依然不會太冷能一夜好眠,這是我感觸很深的地方。對於比較不怕冷的人而言,沒有雪的話,Anaris毫無疑問可以當作一頂四季帳。
而最後一夜在萬大南溪匯流口紮營時,氣溫很高,馬上感受到它通風的好處:把兩個前庭的門都打開,就不會有傳統帳篷的悶熱感。就算把門都拉上,它也依然能提供比傳統帳篷好的通風效果。
雖然沒有天幕通風,但在台灣這種高低落差、氣溫差極大的多山島嶼上,想要一頂熱不要太熱、冷不要太冷的帳篷,我想Anaris是很適合的選擇。
8. 變化多端的搭設方式:
Anaris蠻好玩的,可以把內帳拆掉,變成一個640g的有門天幕,睡上3個人不是問題。或者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把兩邊的前庭都捲起來,就能有涼爽的風、明亮的光線和遼闊的視野。甚至也可以把半邊的外帳捲收起來…大概是太怕熱的人會這麼做吧(?
總之,可以有很多變化,也不太挑搭設的方向(畢竟有兩個門),這點倒是挺方便的。
9. 美:
個人審美觀,這個造型我喜歡XD
───
缺點:
1. 佔地面積大:
毫無疑問的,超大前庭帶來的就是超大底面積,大約需要「3m x 2m」的搭設空間,幾乎可以搭別人兩頂雙人帳。在台灣這種營地狹小的山區使用,要嘛就遠離人煙、要嘛就走快一點提早到營地佔位。否則很難找到可以搭的漂亮的營地;甚至有可能面臨能打營釘的地方別人早就紮營了,導致根本搭不起來的窘境,非自立帳繩子拉不緊是最大的悲劇呀!
不過,沒有人規定前庭不可以長草長石頭,所以只要雜物不要太多太高,實際上所需的佔地面積,依然是內帳的底部面積喔~
而在營地真的小到爆的時候,也是會挫咧蛋,就像大圖這張3159峰南鞍營地,是不可思議的狹小,畫面另一面的前庭其實是懸空的,我用了很奇怪的搭設技巧,才勉強在那個小營地上塞進兩頂雙人帳,真是十分考驗使用者的創意呢!
2. 搭設需要練習,且較為費時:
儘管構造簡單,但要靠6根營繩加2根登山杖就快速搭起一座帳篷,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情,尤其一個人搭設更是需要練習。就算熟練了,搭設起來也還是不會比傳統帳篷快,畢竟山型帳是靠著不斷微調登山杖的角度、營繩的角度與長短,來達成最漂亮的形狀,很難一次搭到完美。
搭設速度與難度算是山型帳的大缺點,想要快速搭帳,還是金字塔帳完勝所有帳篷:四根營釘下去,登山杖一撐,收工!其次是隧道帳,再來傳統帳,最後才是山型帳。但山型帳擁有金字塔帳的輕便,與傳統帳的舒適,就看個人怎麼取捨囉!
3. 強迫症患者不友善:
承上,你會一直去微調它,直到形狀漂亮、登山杖完全垂直於地表、內帳形狀漂亮為止,心很累😂。
4. 睡覺時臉離內帳有點近:
由於內帳呈現三角形,所以睡覺的時候會有一點壓迫感,如果東西擺在腳的位置而讓頭太靠近內帳邊緣的話,風太大就會拍到臉喔!所以還是建議把東西放頭頂,讓頭離內帳遠一點比較好。
5. 噴營釘就山崩:
因為Anaris是靠著營繩張力和登山杖巧妙搭起,所以只要有一跟營釘噴掉,帳篷就會嚴重變形,睡覺的時候發生這樣的事還要出來救,會很悲劇。所以搭的時候每一跟營釘都要確實打好,才不會睡到一半被帳篷叫醒喔!
6. 外帳搭太低的話,底布的「浴缸」就不見了:
假如你真的覺得風太大,想要把外帳貼地搭設的話,Anaris有一個缺點是底部會完全貼地,原本作為「牆壁」的地方就不見了,紗網會很靠近地板,萬一下雨的話,水很有可能會漫進來。而且原本作為高度緩衝的「外帳離地高」一旦不見,整頂帳篷的高度就會下降,睡覺的時候臉就離外帳更近了,風太大會被打到喔!
7. 單攻不便:
這是所有金字塔帳的痛。因為登山杖就是營柱的關係,一旦使用這類帳篷,縱走途中要一日單攻的話(ex. 小劍山),那天就會沒登山杖可用,或者只好任由帳篷整頂攤在地上,或者找樹枝來撐,這是選擇這類帳篷要有覺悟的地方,Anaris也不例外。
8. 門只有開紗網的一半:
單側內帳紗網的門只有開半邊,不是全開,因為不是外帳全開模式時,有一邊外帳要固定在地板上,就不能從那邊進出。所以搭的時候要稍微看一下方位,讓門開在對的位置喔!
9. 下雨外帳的東西有濕的可能:
因為我那趟沒遇到下雨,所以只能推測,比較高的外帳離地高會造成與水滴落時的噴濺,所以下雨天放在外面的東西(比如說背包鞋子)有被噴濕的可能,記得要蓋好背包套或塑膠袋,做好防水喔!
───
我的老天,為什麼Anaris的心得文,比Anjan還要大篇?沒道理啊!
總之,我對它的心得是:這是一頂很適合台灣環境的輕量化堅固帳篷。
如果你想找一頂登山用的帳篷,不想揹重但也沒有很講求極致輕量、喜歡傳統帳篷的舒適性、想要同一個東西強度很高、很可靠用很久、高山中級山都會去、預算又夠,也願意花比較多心思搭帳篷… 那麼Anaris將會是一頂適合你、能夠陪伴你走過千山萬水,和你一起欣賞峰巒谷壑的好夥伴喔!
#Anaris官方介紹
https://bit.ly/35Xt2rT
P.S. 想要嗎?綠色的已經賣完了喔... 我又在業配買不到的東西了呢(壞
糯夫正字 在 蕭彤雯 Facebook 八卦
今年過年🧨就吃我這團啦!🤣
‼️金牛年保證牛!絕對牛!合作廠商真的🐂!
竟然能把這些名店全部集合在一起
還讓他們同意每道菜都 #可單點還可併運費!
🔜 https://bit.ly/2W5qkOm
💢我真的很討厭年菜一定要訂全套&一定要同一家這件事⋯ 😶
😩有些菜色我就不想要啊!
而且每家的招牌菜本來就不一樣⋯🤭
🉐這次費盡千辛萬苦找來以下這些名店!
不管是臺菜/川味/魚/肉/雞/滷味/港點/甜點/涼麵⋯
‼️對!就是有超好吃涼麵!
‼️我不相信從除夕初一吃到初二⋯你不會想換換口味!🤣
⭐️林聰明砂鍋魚頭
真的超好吃!即便是冷凍也跟在現場吃一樣好吃! 不必去嘉義排隊, 今年過年在家就吃得到!
㊙️推薦:就砂鍋魚頭啊~🤣
⭐️儂來餐廳
台北老字號餐廳,2018年台北十大推薦餐廳,由榮獲世界名廚比賽總冠軍,黃景龍師傅監製精選!
㊙️推薦:極品鯧魚炊粉
⭐️圓山大飯店
這應該不用多做介紹了吧~不論是台式、江浙,還是廣式年菜料理,都能滿足老饕們的需求!
㊙️推薦:經典甜點 #紅豆鬆糕、鮑貝燉全雞、佛跳牆禮盒
⭐️寶來發
每年過年必吃!!!
㊙️推薦:蜜汁火腿富貴雙方
⭐️紅豆食府
榮獲台北市政府頒發台北食尚好餐廳金饌店家,以及台北優質餐廳等殊榮,是台灣的上海料理首選。
㊙️推薦:鳳凰獅子頭
⭐️老新台菜
高雄的台菜品牌「老新台菜」,在兩代掌門人帶領下,號召一群年輕廚師,把老台菜變潮,連CNN都點名報導。
㊙️推薦:金鯧炊粉鍋
⭐️佬港茶餐廳
2020座落於淡水渡船頭,佬港創辦人與擁有香港粵菜國宴主廚美譽的陳錫潘,共同創辦的港式茶餐廳,陳錫潘主廚的掌廚資歷已經超過50年,永遠的第一夫人蔣宋美齡女士、日本明仁天皇夫人美智子皇后都曾品嘗過他的料理。
㊙️推薦:黑蒜燒玉排
⭐️李雪辣嬌
「真正的辣椒要能吃出天然的香氣來,辣味不該是來折磨人的。」這是一位四川媽媽傳授給女兒的香料智慧。李雪辣嬌所有食材原料都是老天爺給的,不含化學香料。
㊙️推薦:麻辣香腸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
以新台北家常菜為主軸,我的老饕朋友讚不絕口!我自己還沒吃過但非常的期待!會跟其他家年菜有區別,不是大魚大肉那種~
㊙️推薦:花椒豬屁股蛋、各式涼/冷/拌麵
⭐️蘭亭和牛
蘭亭和牛極緻燒肉料理成立於2017,以澳洲blackmore及日本和牛為主要食材,照和牛不同的部位及肉質特性,設計出一系列精緻和牛風味料理
㊙️推薦:荷葉好牛(類似荷葉糯米雞的餐點,用糯米包上和牛)
⭐️易牙居
已經開團多次!深受粉絲喜愛!台北25年港點老店,許多餐廳都是跟易牙居合作港點,可說是台北必吃港式點心。
㊙️推薦:各式港點都好吃!
⭐️十得私廚
十得私廚由金獎主廚----林如仕先生領軍。以「古味新意,創新料理」為出發。老台菜的厚實基礎,再加上創新、創意的料理手法融入每個細節。
㊙️推薦:魷魚螺肉蒜
⭐️肉大人
台北大安區精緻火鍋店,將肉品與湯品做成了料理,成為了饕客們下酒的必點商品,
㊙️推薦:麻辣豬腳、煎牛邊腳肉
⭐️迎客松:
超好吃的眷村菜啊!
㊙️推薦:東坡肉、京醬圓蹄
‼️近60道!全部可以單點併運!
🔎年菜詳細介紹看這裏🔜 https://bit.ly/2W5qkOm
——我是分隔線——
🎁不只年菜!也附上今年第一攤伴手禮團!
👉🏻好吃的、好喝的、顧面子的、送長輩養生的⋯通通照顧到了!
⭐️小林山川-懂吃烏魚子
過年🧨怎能沒有烏魚子?去年開這團頗受好評!今年再接再厲,且升級為野生烏魚子!
✅外銷日本!年產五萬公斤!
✅雲林烏魚子老店製作,採慢速熟成,口感紮實綿密~
✅低鹽不死鹹!更健康
✅禮盒設計有趣~扭來扭去的烏魚子!
🉐️烏魚子-野生五兩(附提袋)$1195
‼️第二盒加價購只要$1095
(運費$80滿$3000免運)
⚠️很多人敲碗想當零食吃的一口烏魚子,我今年試了好幾家,選定一家我覺得最好吃, 價格也最漂亮的~
⭐️水喔~千拌麵:
知名直播可以千千的千拌麵,復古禮盒組,份量大又好吃,是市面上少有的 #麵線乾拌麵 喔!
⭐️禮愫-尋花米:
這個超涮嘴!做成一口的米香,獨立包裝一包一口,有花椒/起司/肉鬆 超推!! 這個一開了就會停不下來!
⭐️起士公爵-鳳梨金磚/草莓紅鑽費雪禮盒:
金馬獎連續4年指定甜點品牌,得到無添加美食獎三星,ITQI二星獎章,低卡低糖伴手禮首選。
⭐️珍福宇宙:
半夜想喝珍奶?
人在異鄉的親友想念台灣味?
‼️這是3分鐘就可以DIY珍珠奶茶的禮盒,由鐵觀音奶茶/黑糖/珍珠三部分組成!讓你在任何時空都可以喝到幸福的珍珠奶茶。
(這是今年我家老公跟美寶最想要的伴手禮🤣)
⭐️福里安花神-綜合餅乾禮盒:義大利威尼斯300年名店~四種口味餅乾都好特別好好吃!過年親友聊天配咖啡或茶超搭!
⭐️李雪辣嬌-花椒茶:
過年的現在天氣非常適合,喝完以後全身會暖活起來又可除濕,我身邊一堆女性友人愛不釋手。長輩也很需要喔!一包可以沖泡1000CC以上。
⭐️鴻參-參沛飲禮盒:
郭台銘孝親首選,參源單一(來自美國威州中)無糖配方,降低80%熱量。
⭐️吳寶春-雙冠王禮盒/菠蘿雪月燒
✔️吳寶春x王鵬傑, 兩位世界麵包冠軍聯手打造限定禮盒-鳳梨酥+草莓酥!
✔️菠蘿雪月燒是新式月餅~菠蘿外皮+黃金鳳梨餡搭配Q軟糯米麻糬與鹹香蛋黃
⭐️全台12間百年老店x鳳梨酥樂園:可以一口氣嚐到包括犁記/新台灣餅舖/寶泉⋯等12間百年老店的鳳梨酥!
⭐️妞新聞-名品點點名 半伴伴手禮盒:名店鳳梨酥+蛋黃酥,一次全吃到! 有佳德/小潘/微熱山丘/舊振南/陳允寶泉/高女婿/吳寶春⋯⋯
⭐️獵人谷之夢-年度早摘首壓頂級初榨橄欖油
‼️選什麼送好?這事真的要看對象:
✔️送長輩:建議養生路線-花椒茶/蔘沛飲/橄欖油,或是低糖點心
✔️送平輩:當然就是投其所好看對方愛吃啥~甜點都很受歡迎!不愛糕點的可以送烏魚子/千拌麵線/尋米花
✔️到有小朋友的家庭或送心儀女生:一定要送珍福宇宙的珍奶啊🤣!他們會愛你!
⚠️年節伴手禮禮盒除了烏魚子外,一樣也可併運費!
📌團購連結:https://bit.ly/2W5qkOm
糯夫正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冬夜,小食檔強記擠滿人,糯米飯、豬骨粥、腐竹糖水、喳咋……騰騰白煙直送暖笠笠。就憑幾樣小食,強記立足灣仔68年,獲食家青睞、米芝蓮推介。「以前爸爸賣糯米飯,是為我們一家七口飽肚;今日我賣糯米飯,是為強記的招牌。」寒風中,59歲的老闆吳少峰(阿細)僅穿短Tee,利落地裝飯。他在街頭成長,十三四歲就講「雷氣」行江湖;97年接老父棒,始見一個更大的江湖:一碗糯米飯,竟然走出灣仔,享譽十八區。自此投身飲食,他義無反顧。
強記美食位於駱克道和馬師道交界,是個樓梯底小鋪。食物放在幾架車仔上加工加熱;主打外賣,也設堂食;格局簡陋,摺枱膠凳只坐得下十四五人,不過一樣客似雲來,多是被糯米飯勾了魂。
蒸熟的糯米飯,先在熱氣騰騰的車仔上快速打鬆,混入油爆過的臘腸、膶腸、臘肉、蝦米和冬菇,撒上葱花,澆上自家調味豉油翻炒幾下,香氣瞬即飄滿街。
一碗飯紅紅綠綠端上來,很燙口!爽身不膩,香、甜、鹹、糯兼而有之,惹味十分。隨便問問客人,這個吃了40年,那個20年,都稱水準一直保持,難怪不同年代的食家如江獻珠、蔡瀾、歐陽應霽、林澄光都為它撰文。米芝蓮將小店歸入「街頭小食」一類,上月連續第四度推介;「我覺得有種滿足感,有種滿足感,起碼有人認同,這很重要的。」本來一臉嚴肅的阿細,開懷笑。
投入,經驗就出來了
強記一年四季都賣糯米飯,冬天日煮100斤米。「以前在街邊賣更多,最高紀錄在大寒賣280斤。食糯米飯暖胃的習俗,現在後生都不懂了。」阿細說。
阿細選用泰國米,透露新米和舊米有不同浸法。「熱天浸的水暖些,浸出來的米腍些;冬天水溫是冷的,浸出來的米硬些,那就看浸的時間長短。」他師承父親,但父親講得不仔細,選米浸米全憑自己摸索,「當你做一件事,你放心機去做,你會領略到很多經驗出來。」
他用本港一級臘味,蝦米和冬菇也要一級的。「用料要最靚,因為你有更好的師傅也無用,如果無好材料煮不出靚食物,不能腐朽化神奇。」從前父親的糯米飯沒冬菇,現在他一碗放一個,「擺個冬菇仔靚些,最重要是冬菇做得好吃。」阿細得意地解說。
強記賣的貴精不貴多。獨沽一味豬骨粥,用上新鮮連肉豬骨;淡菜洗完又洗去淨細沙,爆香才下煲;粥在車仔再滾時加入少量皮蛋,一碗粥特別綿。
糖水只三款:喳咋,香濃;綠豆沙,煲到起沙,下大把臭草平衡涼性;腐竹薏米糖水,順滑卻不漿口。豬皮蘿蔔炆得入味;來貨腸粉也特別加工煎出一層薄脆。這些烹煮講究分量和時間掌握,全是磨人的工夫。每日阿細六時多起身,煲糖水煮糯米飯三個小時左右,接着開鋪,中間瞌一陣,收鋪已經午夜。阿細坦言年紀大了,愈感辛苦,人做到愈來愈瘦。自己朝朝掌廚免不了,近年樓面就和三弟兩家人輪流做。
牛雜強,闖出名堂
早在父親年代,強記已是灣仔有名的街邊車仔檔。話說父親吳志強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從廣東寶安走難來港,做過電車車長、在羅素街開過大牌檔,因為爛賭輸光,1951年開始在鵝頸橋側賣牛雜和牛雜粥,街坊叫他「牛雜強」。1970年,益新飯店的大廚教他煮糯米飯,同時來自澳門的紅顏知己教他賣喳咋;從此,強記多了糯米飯和糖水。
「我十歲時已經坐在馬路欄杆『睇鬼』。哎呀!走鬼呀!跟着推入後巷。」半世紀前的慌亂,阿細歷歷在目。六七歲他就跟父親開檔,「他賣牛雜時,放下我們幾兄弟,我們是街童,找些紙皮盒已經玩一餐。」一家七口上柴灣公屋前,就住在鵝頸橋側的天棚木屋,「漏水就拿盆來接;我們真是捱過,豬油撈飯捱過,腐乳送飯又捱過。」
父母很早分開了,阿細在街頭長大,十三四歲就進入江湖。「那時灣仔有很多江湖人士,感染到甚麼都講『雷氣』。」阿細憶述輕狂歲月自己「想事不深入,想做就去做」。那時義氣先行,諢號「糖水細」的他,常常為朋友打架群毆。父親為口奔馳,有時勸他幫手看檔,「唔好咁百厭!」
阿細強調,那個階段過去了。「人大了,我已結婚,有兩個兒子,我也要為他們着想。」97年,他建議父親入鋪,「那時街邊檔已經式微,我們被市政拉了很多次,不斷罰錢、充公搵食架生。」就在長期擺賣的馬師道上租了現址小鋪位,同年他正式接手強記,帶着三弟少明做到今天。
「覺得很自豪,因為我爸爸很出名,那種自豪感跟在江湖的自豪感是兩回事。當我站在檔口,我知道客人來自四方八面,有的光顧了很久,我知道我需要放心機下去了。」
執着的基因
阿細第一碗糯米飯是父親煮的,味道早忘了,但父親的堅持深烙腦海:「八號風球或者傷了腿,他也堅持開工。六六、六七年暴動,沒巴士沒電車,周街『菠蘿』他也堅持搭貨車尾,由柴灣來到灣仔。」他發現父親煮得出色,不少人慕名而至。他「不想影衰爸爸」,着實有壓力。幸好他有爸爸的「執着」基因,若然失手食物煮不好,他整天都不開心。「有時回家望望大腿,為何紅了?因為糯米飯不熱不好吃,爐不熱就打不開糯米飯。」寒天企檔,站近火爐一晚,腿也炙紅了。
阿細回憶,入鋪初時自己很火爆。「我當這裏是武館,請了夥計,枱椅抹得不乾淨,我即刻反枱。」今天,24歲的大兒子Elvis有意接手家業,放工放假主動來跟他學師,第一樣就是學抹枱,「做飲食業一定要乾淨企理。」Elvis很認同。阿細指兒子降龍十八掌,一式也未得。12歲開始就來店幫手的Elvis道來實情:「我只能從旁看他煮飯。他對出品很執着很嚴格,最多讓我打飯——打鬆糯米飯。」
時間 親情
今天,強記的食客版圖由父親的香港十八區,拓闊至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遊客常常十盒八盒的外賣糯米飯。只是,近幾年米芝蓮的加持,父親已經看不到。
夜風吹來,店前樹搖、影動。阿細憶述:「我好記得爸爸走前一個月,我去拜阿嫲和祖先。爸爸搭着我膊頭。他說:『少峰,你如果不是選擇江湖那條路,你會很成功。』」父親一直無病無痛,2011年中風遽然離世。
日復日蒸煮煲,是漫長的修煉,火爆的阿細變得沉着內斂。「在江湖上有得有失:得的就是多了很多朋友兄弟;失是失去了時間,其實我應該放時間在爸爸的生意上。」往事並不如煙,父親一直在心頭。
「多少位呀?裏面有位坐的!」每次經過強記,都聽到老闆娘賣力揚聲,炒麵煎腸粉收錢如三頭六臂。阿細有時累了,走到馬路邊點煙提提神,但雙眼一直留駐小店,「我甚麼運氣也沒有,最好是娶了一個最好的老婆。」當年因為妻兒,他才決意轉投飲食江湖。
「以前很懶惰,常不開鋪。」兄弟其中一個想休息,就齊齊放假。客人經常摸門釘,又愛又恨。「現在大家有共識,都想留些東西給下一代,也不想爸爸辛苦留下的名字,或者這麼好的食物失傳了。」一年前,阿細榮升爺爺,對血脈親情、店號傳承更加在意。
在廚房,手只一對。當年阿細放棄了父親起家卻工夫繁瑣的牛雜,只是20年來不時有老街坊問他何時再賣。「以前牛雜很便宜,幾毫子一斤;現在一副賣千多元,來貨貴,賣不起錢……將來有機會,我會開一間正式的店鋪賣牛雜,讓街坊緬懷一下。」二十多個寒暑,阿細守着強記,將老父的美食發揚光大,但心裏,像一幅砌圖,尚欠一塊。
撰文:韓潔瑤
攝影:關永浩、梁偉德、陳秉謙
強記美食
地址:灣仔駱克道382號莊士企業大廈地下
電話:2572 5207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2:00nn-1:00am
http://bit.ly/2QJwQ7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Jr7IT0nWAg/hqdefault.jpg)
糯夫正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岑老先生以五仁伴上半生,姪子承其念默默耕耘。 若稱苦瓜為半生瓜,那五仁月餅就是半生月餅了。年少不懂,嗤之以鼻,閱歷加深,才識甘香。當冰皮、奶黃、榴槤月當道。
位於皇后大道西的老餅家,仍舊只做傳統月餅,其中五仁果子月,更是台柱,用足欖仁、杏仁、核桃、瓜子、芝麻, 堅持人手製作,吃起來,口感複雜,有軟有硬,味道細膩,連甘帶甜,直如半世人生, 順逆相纏,甜苦交錯,形成百般滋味,點滴在心頭。 西環,屬舊社區。所謂的舊,不限於建築外觀,更指內涵。不少傳統老店,動輒半世紀歷史,老味盎然。 皇后大道西這家老舊中式餅店,每逢立秋過後,總見水洩不通。 「一個豆沙燒餅唔該!」「兩件桂花(糕)兩件芝麻(糕)。」「五仁月點賣?」
餅店名叫卓越,每年臨近中秋,都在忙個不停做月餅。門外餅櫃,除了各式唐餅、南瓜燒餅、缽仔糕、豆沙酥餅外, 早已騰出一半空間放售月餅,五仁、金腿、豆沙、豆蓉、蓮蓉蛋黃,盡是傳統款式,每款數量不多,都是即做即賣,確保新鮮熱辣。月餅都在舖後工場做,兩旁各有一張工作枱,工具和材料放得井然有序,乾淨企理。工作枱前,只見一個人,穿汗衣、低着頭、全神貫注地工作, 將一個又一個的圓粉糰壓進模中,用力敲打,啪一聲,敲出一個餅印清晰分明的月餅來。
他是老闆岑俊傑,卓越由他叔叔岑兆卓於四十多年前創立,最初在土瓜灣,後來搬至西環,兩叔姪拍住上製餅,六七年前,年約七旬的岑兆卓打算退下火線,由於兩名女兒無意接手,餅店續交阿傑打理。
入行前,阿傑只是普通打工仔,在地盤做測量工作。直至2003年沙士來襲,面臨失業,徬徨之際,叔叔跟他說餅店師傅想辭職不幹,叫他回去幫手,「咁我又無工開,咪試吓囉。」就這樣,放下測量尺,拿起麵粉棒,由低做起,成了餅店學徒。
十幾年過去,學徒變成老闆,身份變了,責任大了。雖然阿叔最初經常落店助陣,但阿傑直言壓力好大,不信自己有能力傳承,又怕不能達到阿叔要求。可是每當想到,如果不接手,餅店就結束,便捨不得,硬着頭皮撐下去。繼承了餅店,也繼承了傳統,每年堅持手做月餅,未曾間斷,因為單靠機器做不到最佳口感,惟有人手才能達到要求。月餅一盤接一盤出爐,要數最受歡迎的,定是招牌五仁月。
五仁月製作工序繁複耗時,加上口味複雜不及蓮蓉討好,這年代沒太多人懂欣賞,市面也較少有。但阿傑自知小店,做蓮蓉月不夠大品牌鬥,倒不如專心做自己最耍家的五仁月,期望殺出一條血路。
$500斤欖仁做餅
他也真的跟足傳統做,五仁包括欖仁、杏仁、核桃、瓜子及芝麻,只挑最高質素。欖仁最貴,只買西山出產,質量最好,今年約$500一斤,每手月餅就得用上四五斤。百物騰貴,不少餅家或會選擇降低用料質素和份量以節省成本,阿傑卻不這樣做,因他深信客人食得出,亦過不了自己那關,只好實牙實齒幹下去。果仁要先放到焗爐烘香,核桃焗完更要以人手把外衣捽走,以免苦澀味影響成品。只是市場有去衣核桃供應,何不使用呢?「去咗衣嗰啲食落去就無咁重嘅核桃味,所以到最後都係唔用,自己辛苦啲啦,嘥啲時間啦!」
除了果仁,金華火腿更是麻煩,斬件後去走肥肉,蒸約一小時至軟身。待腿肉稍涼,再把肉塊拆絲,放機器中打成肉鬆才能使用,如此工序,又花大半小時。「始終金華火腿有個硬度,畀啲老人家食,食落去好似食咗支牙籤咁,打成肉鬆食落鬆軟啲。」他續解釋。還有冰肉,即肥豬肉,份量少卻效果大,加了便如畫龍點睛。「加咗令個餅潤啲、好食啲。」但處理冰肉,又是工夫,切粒加入酒和糖醃過夜,才可辟走臊味。他又下桔餅,要先搣成小顆粒才可用;檸檬葉又要切成碎,樣樣都是工夫竇。
材料備好,好戲才來,要把大盤散收收的材料黏合,得落糕粉,即熟糯米粉。而開糕粉必需用水,此舉最考師傅功夫。糕粉非常吸水,粉落太少,餡硬如磚;粉落太多,又不成形。阿傑笑指老師傅最怕這個工序,「做到叫救命㗎!」阿傑邊說邊從工作枱拿起一盤糕粉,慢慢撒在材料上,再加水,加點麻油、糖、玫瑰露,着手搓捏。只見他一聲不吭,專注的搓呀搓,力度時重時輕,從容自若,手法純熟,就如當年阿叔一樣有氣勢有功架。不消一會,餡料搓成小球,棒球般大小,非常足秤。餡料做好,開始做皮,糖漿加麵粉搓勻即成。糖漿也是自家製,用砂糖慢火煮稠,得花三四小時,要有耐性睇火,否則煮過頭變硬,不能搓捏。煮好的糖漿攤涼至少一整日,絕不可以沾到水,不然會「返砂」,即糖又凝結回砂粒狀。
堅持人手打月餅
月餅皮搓好再分成小球,包好餡料就可以入模。一按一壓,用力在枱邊敲兩敲,月餅就輕易的敲出來了。過程看似輕鬆,但其實壓模時力度要得宜,用死力會塞實餅模,不易敲出。敲打也如是,太用力會打鬆月餅結構,太細力又敲不出來,好考技術。月餅旺季,日打數百個,阿傑笑指年年打到手肘痛。一個一個倒模的月餅,放上鐵盤,餅與餅之間留合宜空間,月餅才能平均受熱,入爐前再髹上兩層蛋液,以添焦色。烘餅仍用舊式電焗爐,三層分為三段火力,焗月餅還得搬爐,先用大火焗出皮色,再搬到中火層慢烤。有別於現代化的焗爐,校好時間就會熄火,阿傑需要不時觀察爐內月餅的變化,一切全憑經驗。
約四十分鐘後,月餅終於出爐,餅香四溢,令人垂涎。卓越的月餅,色澤均勻,表皮偏褐色,側皮呈金黃。顏色明顯比起電視廣告上見到的深兩度,以致不少客人認為是焗燶了。原來這顏色為最好,太淺色的其實未焗透。「一個月餅好唔好食,最基本要求,睇個餅夠唔夠熟。」要判斷熟透與否,要看側皮是否帶青,淺黃色都不合格。餅焗不透,除了影響口感,裏頭仍有水分,自然就容易發霉。就連食月餅都有學問,建議最好「涼一晚冷氣」,讓內餡回油,口感更潤。
五仁月怎樣為之好食,未必人人都有相同答案。坊間的五仁月,總是硬邦邦,味道偏鹹,又或是果仁太少,口感層次不夠。但切開卓越的五仁月餅,只見餅皮透薄,餡料分佈平均。吃來潤而不膩,夾雜香脆果仁,軟硬適中。細嚼慢嚥,滲出橘子般的清甜,又有絲絲金腿鹹香,味道均衡,層次分明。有質量,自然有客人支持,難怪餅櫃的五仁月賣得特別快。真材實料,每年一到中秋,就吸引不少老街坊前來捧場。不過他們總在尋找岑兆卓的身影,求個「質素保證」。阿傑形容阿叔是店鋪「吉祥物」,只要阿叔出現,客人就認為月餅質素一定最好。
口硬心軟叔姪情
曾經有客人向阿叔投訴,指姪兒接手後,月餅味道變差了。阿叔總替姪兒護航,「佢咪話,『唓!呢幾年你食嘅餅咪又係佢(阿傑)整嘅!』」對客人評價,阿傑往往一笑置之,並不會放在心上,認為只需用心、盡力做好自己就夠。直到近兩三年,都再沒有聽到類似說話了。其實岑兆卓平日較少現身,但卻非常緊張中秋,最重視月餅出品,每年此刻都會落店幫手。惟都只是輔助,畢竟年紀已長,不能操勞。阿傑一貫幽默,指阿叔現時已成為一位好學不倦的「學生」,每日都要留意着股市狀況,通常收市才看到他。語音未落,門外有位老人站在餅櫃前,正凝視着那堆月餅——原來阿叔剛「下課」,回到店舖巡視業務。頭髮花白、身形瘦削的岑兆卓,甫進店就直奔餅房。仔細檢查工作枱上剛出爐的月餅,五分鐘過去,仍一言不發,阿傑慢慢走到他身旁,隨即揚聲挑剔,「呢件髹得唔夠蛋漿啦,睇吓啲字!」及後又着阿傑一同走到焗爐,繼續指點。工作上,即使是兩叔姪都無面畀。岑兆卓對阿傑更是嚴苛,諸多挑剔,沒半句讚賞,有時又嫌姪兒手腳慢,「佢就他他條條(做餅),以我咁嘅年紀,舊年我嚟幫佢開工,我快過佢好多!」
愛之深,責之切。阿傑心底裏其實毫不介意,「長輩啊嘛,咪留返啲空間畀佢?囉!」年少時期父親離世,阿傑早已當阿叔是「半個老竇」,對他敬而重之。 男人老狗嘛,都是口硬心軟。儘管在百般刁難,但看着阿傑做的餅,岑兆卓面上不時流露着笑容,堅定地說:「我哋呢個(五仁月)夠膽去打擂台㗎!」言談間就知道他對姪兒的出品絕對有信心。阿叔將畢生心血交託於手,阿傑當然不敢做壞招牌,「始終間舖係阿叔開,我點都有個責任維持住,真係唔想喺我手衰。」他自言稱不上大師傅,沒有阿叔十成功力,「始終我阿叔都累積咗咁多年經驗,如果你話做嗰十幾年就可以Cover咗佢,我就覺得,我有啲自大囉!青出於藍,我應該未去到呢個境界」,謙虛的他總在自嘲,「學到呢門手藝呢,就係對於一個以前讀書唔得嘅人,總算攞番啲技能喺身,唔使話將來靠乜搵食啦,呢樣真係要多謝阿叔嘅!」岑俊傑自知做唐餅不能發大財,已是夕陽行業,可自己不是搵錢至上的人,縱使前路難行,只要仍有能力,他都堅持守住招牌,保住阿叔的心血。
夕陽西下,他繼續走進餅房默默打拼,把僅有的傳統味道,傳承下去。
撰文:張芷澄
攝影:謝致中
卓越食品餅店
地址:西環皇后大道西183號地下
電話:2540 0858
詳情: https://bit.ly/2lD1lkP
足本訪問:https://bit.ly/2QLEAYo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相關影片:
【生命鬥士】值得鄭秀文都讚 前女歌手車禍癱足27年 靠聲控製花椒辣椒油:即使手腳不能動 腦袋仍可很靈活(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gREGjaLELTg)
【大廚出軌實錄】居酒屋大廚挑機做小炒 堅持飲住酒開工 蟶子炒到又燶又韌 自家製辣霸鮑魚好惹味 (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hdKT95_zh3E)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問問日本人】點樣分辨中國人VS香港人中國旅客經常大聲說話? (果籽)(https://youtu.be/MaMNuX7464I)
【白化病】全身白色途人見到即彈開 白化三兄弟:變相唔使排隊都幾好 (果籽) (https://youtu.be/eZfM1wgm84w)
【的士急色男女】 男女車廂纏綿全城睇晒 業界轟放片者累死同行 20200712 (壹週刊) https://youtu.be/qCtU5Lc07Sg
#月餅老字號 #西環餅家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sQ5jbNtOu4/hqdefault.jpg)
糯夫正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能力是逼出來的。深水埗春潤堂的翟氏姊妹,天天埋頭食物車前,不看客人一眼,聽着各項點餐,豬油渣配上海麵還是蛋麵?車仔麵要不要走葱花?甲要韭菜豬紅豬大腸,乙點雲南米線大辣加串魚蛋牛柏葉……不費一筆一紙,最後總能準確地把食物捧到客人前。姊姊思敏說:「店小,沒有空間置放電腦系統。」眾人唯有光靠腦力,記下柯打。習以為常的謀生技能有時竟是別人眼中的蔚為奇觀,有客人問:「你們記性這麼好,讀書一定很棒吧?」
其實最有效的課堂是生活。思敏說,食店人流快且多,記性一差,手腳一慢,投訴就來。不欲多生麻煩,小宇宙就自然產生奇妙的力量,逐個柯打無一遺漏地記下來。
奇妙力量也傳承自走鬼基因。春潤堂由翟氏姊妹母親劉潤勤創辦,廿多年前,她在桂林街一帶推車仔,賣糯米飯,練得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本領。2005年,香港才剛剛走出沙士疫症陰影,市況低迷,小婦人膽粗粗入市,買下深水埗大埔道現址,正式結束走鬼歲月。
春潤堂賣的是碗仔翅、生菜魚肉、油渣麵等街頭小食。食物尋常,但做得頗有心思。碗仔翅的肉絲、木耳絲足料;蔬菜不仰賴供應商,親自到街市選購,確保品質;米線酸辣粉調味得宜,風味拍得上著名連鎖店;豬腸新鮮,光在熱湯中灼熟,已經滋味無窮。漸漸,小店累積了口碑,在區內站穩了腳步。
生意愈做愈好,似乎是安身立命之地。劉潤勤看到小店有明天,鼓勵一對女兒思敏及思燕接手。結果,這家間,天天有數雙纖纖玉手剪呀剪,切呀切,玉鐲碰玉鐲,叮叮噹噹,真是道可人的風景。女兒家功夫確是特別纖細玲瓏,麵條輕輕從熱湯中夾起,細細置在碗中央,還巧手挑一挑,讓麵條在碗中高聳起來。韭菜切成平均的節段,沉進碗底,讓熱湯略略灼,不致過熟。
在扭曲而瘋狂的營商生態中, 依靠着這股溫柔而堅韌的力量,小店逃過被吞噬的命運。
春潤堂
地址:深水埗大埔道 14-16號華都大廈 2號鋪
電話: 2788 2383
詳情: http://bit.ly/2mrF5Y8
記者:周燕
攝影、剪接:謝致中
註:影片字幕有誤,00:20處正確應為「係」,特此更正。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GaCiRDzPt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