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該注意什麼?看這裡!】
這兩天,新一波疫苗又陸續到貨!除了我國自購的62.6萬劑AZ疫苗昨天傍晚送達之外,今天日本捐贈的113萬劑AZ疫苗也抵台。疫苗開打以來,部分人士不斷質疑AZ疫苗的安全性,後來又開始質疑莫德納。究竟該選擇什麼疫苗?有什麼注意事項?我特別整理上週和烏烏醫師直播交流的內容,讓大家參考。
Q:誰可以打疫苗?
A:18歲以上成年人都可以施打。台灣現有疫苗無論是AZ或是莫德納,都是世界廣用的品牌,AZ更是全球施打最多的疫苗,連英國女王以及藍營反「AZ卻偷打AZ」的AZ特戰隊也是打這個牌子,不必擔心。另外,BNT宣稱12歲以上就可以施打,但仍需有更多實證的資料。
Q:孕婦可以打疫苗嗎?
A:孕婦需頻繁進出醫院,且國外研究顯示,孕婦若染疫,很容易形成重症而造成小朋友早產,醫療成本龐大,因此,孕婦應儘早施打疫苗。至於廠牌的選擇,莫德納在美國有針對3萬名孕婦回溯研究,莫德納對於流產、早產、胎死腹中、胎兒畸形都沒有明顯影響,證據力足夠,因此目前在台灣是讓孕婦施打莫德納疫苗。不過,這不代表孕婦施打AZ疫苗就會有副作用,只是AZ尚未進行回溯研究。另外要特別提醒,若要到中國施打疫苗,由於中國科興疫苗原理是將Covid-19病毒活性減弱,因此不建議孕婦施打科興。
Q:使用藥物可以打疫苗嗎?
A:先前認為,AZ和血栓有關聯性,因此指引是若有服用避孕藥物要先停藥再打疫苗,但後來發現,避孕藥物和AZ造成血栓的機制不同,前者是服用激素造成,後者則是免疫反應,因此現在不必停藥就可以施打疫苗。另外,若有服用糖尿病、高血壓、抗凝劑等慢性病藥物,施打疫苗時也不要擅自停藥,若是進行化療、癌症治療者,則要諮詢主治醫師後施打。
Q:哺乳媽媽可以打疫苗嗎?
A:先前有新聞指出,媽媽接種疫苗後哺乳,結果嬰兒猝死,讓大家非常緊張,但後來證實應該是嗆奶造成大片肺炎死亡。醫學上來說,打疫苗並不會轉到胎兒或乳汁中,而是肌肉吸收後產生抗體,因此哺乳媽媽一定可以施打疫苗。
Q:可以混打疫苗嗎?需要打第三劑嗎?
A: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指出混打的安全性,且藥廠試驗一定都是使用同廠牌,以安全性來說,建議暫時不要混打,待衛福部公布相關指引。另外,AZ第二劑的副作用,在統計上比第二劑的莫德納輕微。至於施打第三劑,英國目前有計畫讓化療中、身體較差的患者施打,但仍要經過指引。
Q:打疫苗會有過敏反應嗎?
A:過敏要看個人反應,通常會發生在半小時內,這也是疫苗接種後要在原地休息半小時的原因之一。若有過敏史的朋友,可以在施打前和醫生反應,但通常都還是可以施打,若施打後半小時內有過敏反應,才可以考慮第二劑更換不同廠牌。
Q:如何分辨自己是不是輕症患者?
A:很難區分。很多人有輕微感冒症狀、類月經初期症狀、頭痛,經過篩檢都可能是Covid-19。如果擔心,目前篩檢能量已經足夠,便利商店就買得到居家快篩,可以自行篩檢。現在和過去「不要快篩」的狀況已經不同,我們準備清零,因此居家快篩可以斬斷隱形傳播鍊,這是必要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天天吸收最正確的健康知識,天天都健康!以下四個問題的正確解答,你知道嗎?一起來挑戰健康金頭腦吧! Q:消化系統中負責分解食物中蛋白質的是胃酸,分解油脂的是膽汁,那膽汁是由哪個器官製造的? A:很多人都以為膽汁是膽囊所分泌製造的,事實上膽汁是由肝臟製造分泌而來的,並非由膽囊所分泌,膽囊只是扮演一個...
糖尿病初期用藥 在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Facebook 八卦
兒童咳嗽咳不停的常見原因(2019更新版):
在孩子生病眾多症狀裡面,除了發燒外,「咳嗽」對於孩子跟父母來說,影響最深、最有感覺。怎麼說呢?
如果孩子咳嗽有痰、晚上可能睡不著、咳到快要吐、臉紅耳赤,晚上咳嗽咳到把全家人都吵醒,隔天精神又不好、父母又要上班,父母是不是心裡面也會很煩惱? !
尤其是吃了一陣子的藥,若沒什麼改善,更是頭大,「到底為什麼?」
奶爸Dr.把兒童常見的原因整理一下:
#黴漿菌
在臨床當中,咳嗽咳了一兩個禮拜以上,吃過藥卻沒有太多改善,但是孩子卻精神很好,沒有太明顯的流鼻涕,則要考慮是否黴漿菌的可能性
在國外,黴漿菌這個細菌標準的年齡層為:學齡兒童,但是在台灣的密集都會型態的團體生活:安親班,托兒所,幼幼班的體系當中,已經把年齡層往下擴及。
教科書上說,典型會引起肺炎,但是有個統計顯示:大約只有3-10%會進入肺炎皆段,大多數是支氣管發炎,並非所有都會嚴重肺炎
黴漿菌有一個特點,它少數會合併關節疼痛或肚子痛、皮膚疹、甚至中樞神經系統症狀。
黴漿菌初期會喉嚨痛,可能會發燒,很像一般的感冒。
「黴漿菌不治療不吃藥,會不會好?」
會好,遲早的事,但是要有心裡準備,要咳好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
如果真的已經咳嗽咳到吐,也用過支持性療法(症狀治療),而效果不甚理想。小朋友晚上睡眠不安穩,也同時影響到爸媽的身心靈,體力、精神已經透支的話,那就乾脆咬牙治療一下吧。
治療方式,不外化痰、適當的止咳、以及紅霉素或日舒等抗生素。
#氣喘
說到氣喘,大家一定很恐懼,而且大部分的家長的心態是:「我的孩子,不會是氣喘,你嚇不倒我的!」
「氣喘跟我家小孩,一點都扯不上關係」
「什麼?你說我小孩有氣喘?你去吃___吧!沒醫德的醫生!」
要一個父母接受自己的孩子是氣喘,的確是不容易,因為「氣喘」在大家的印象裡面,有點像糖尿病一樣,好像是很嚴重的慢性病,要一輩子用藥,或者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偏偏他卻又是常常被低估的診斷,而且是慢性咳嗽一個很常見的原因。常常會被忽略。
在大家的印象裡面,氣喘就是喘、呼吸困難而已,但其實氣喘發作,常常會以咳嗽來表現。
特徵是:沒太多痰(也可能會有痰),沒什麼感冒症狀,有家族過敏病史(但不一定是氣喘),通常是晚上乾咳,運動之後更加厲害。
在理學檢查當中,典型的例子呼吸會聽到咻咻的喘鳴聲。
治療方式:支氣管擴張劑、吸入型或口服類固醇、茶䃫鹼類。還有現在在媽媽社團當中,討論度非常高的「#欣流 」。
如果是運動型的氣喘,可以在進行運動之前,先噴吸入型的支氣管擴張劑。
#胃食道逆流
也是另外一個被低估或是忽略的常見原因。
「不是只有大人才會為食道逆流嗎?」
其實在小孩子當中,也蠻常見的。以前在長庚,做支氣管鏡/內視鏡的時候,發現孩子食道發炎、胃食道逆流的比例還比想像中都要高。但是這個原因,不好診斷,倒是有一些臨床的特徵可以輔助判斷
#鼻竇炎
「鼻竇炎也會咳嗽?」
對,還有典型的甚至會表現出臉部腫脹/額頭疼痛,眼窩疼痛,口臭的症狀。
特徵是大部分在晚上會發生
咳嗽的聲音,可能會乾咳、也可能會有痰的聲音。
中耳炎:
「中耳炎為什麼會引起咳嗽呢?明明是耳朵的問題呀!」
在人體裡面,咳嗽感應神經,分布在很多地方,除了喉嚨、氣管、肺部以外,還在橫膈膜、食道、胃和耳朵裡面,也有分布著咳嗽感應的神經。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挖耳朵時,也會有想咳嗽的奇特感覺。
中耳炎是一個很討厭的疾病,一旦發生,不少比例以後會反反覆覆出現,困擾著孩子跟父母。
「中耳炎一定會痛嗎?」不一定。
「中耳炎一定會發燒嗎?」不一定。
跟大家印象當中:「中耳炎一定會又痛又燒」,是不一樣的,所以增加了父母察覺上的困難。這需要借助耳鏡才能確定診斷
#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也是常常造成兒童咳嗽的原因,特徵是有痰音,也可能會夜咳
細支氣管炎,大部分在一歲半至兩歲以內的小嬰兒會出現,比較細小的氣管因為感染,暫時性的氣管收縮,表現很像氣喘,通常都會把父母弄得神經緊繃。
#空氣污染
這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二手煙/三手煙、空氣污染也會造成咳嗽。奶爸Dr.在門診有留意到,只要空氣品質很差,咳嗽的病患就會大增。這些當然有一部分是過敏,有一部分真的是感冒,也有部分卻是單純因為空氣品質不佳,刺激到呼吸道。
但是這種咳嗽最難解決。因為空氣是無形、而且到處都有。而且要身邊的家人/長輩/鄰居戒煙,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情。
你說空氣清淨機有沒有幫助?
空氣清淨機固然有多少幫助,但是絕對不是一個根治或治療的方法,而且就算是關在家裡不出門,還是沒辦法完全阻隔。
#抽搐 #托瑞氏症
過渡性(暫時性)抽搐provisional tic。他們的確會有些擠眉弄眼、喉嚨發出奇怪的聲音,表現會很像過敏性結膜炎、鼻子發炎、慢性咳嗽。也常常會被當作「壞習慣」
顧名思義,過度/暫時性抽搐的症狀,是暫時的,不超過一年,但在臨床上有些時候被過度解讀成托瑞症Tourette Syndrome 。
奶爸Dr.近幾年在門診中發現,往往在還沒有超過一年的時候,孩子就可能會被貼了托瑞氏症的標籤。
臨床上觀察到不少比例的孩子,在不到一年的時候,就自動緩解。所以托瑞氏症的比例應該是比實際上的低
#左手戴口罩_右手按追蹤我的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drblackeye
#加我line好友唄_在lineID打: @drblackeye
糖尿病初期用藥 在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Facebook 八卦
這幾天量血壓結果都正常,降血壓藥可以先暫停服用吗?
有高血压,不吃药,可以吗?
蛤 吃血壓藥可以保護腎臟??不是一堆副作用咩?
这是我最最最常被问到的问题
還有千萬千萬不要用保健品取代藥物 嚴重後果請看下去
.
.
随着时代的改变和生活方式改变 高血压越来越年轻化
但很多年輕人其实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突然心臟病爆發才發現有高血壓
或者老人家知道自己有高血压 可是不敢吃药
害怕对药物有依赖性
害怕有肝肾的副作用
又或者吃到一半 觉得自己感觉良好 血压正常 就不想吃药了
.
.
.
❓什麼是高血壓❓
血壓是心臟收縮時將血液pump进血管,施加在血管壁的壓力
壓力是以毫米水銀柱(mmHg)為單位
心臟pump時的壓力稱為「收縮壓」或「上壓」
心臟relax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或「下壓」
❗️高血壓是指上壓持續地高於140 mmHg,或下壓持續高於90 mmHg
✅理想的血压是:120mmHg/80mmHg
.
.
.
❓为什么会得到高血压❓
有两种因素:可改变因素和不可改变因素
1️⃣可改变的风险因素有:
🔺不健康饮食(盐摄入量过多、食用富含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品、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偏低)
🔺缺乏运动
🔺吸烟
🔺饮酒
🔺超重或肥胖
🔺壓力
🔺睡眠不足
.
.
2️⃣不可更改的风险因素有:
🔺高血压家族史(父母有高血压)
🔺65岁以上
🔺患有糖尿病
🔺患有肾病
.
.
.
🤔重點1: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高血壓 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高血壓是指上壓一直持續地高於140 mmHg,或下壓持續高於90 mmHg
症狀比如:清晨头痛、流鼻血、心律不齐、视力变化和耳鸣等
严重高血压還可能导致疲劳、恶心、呕吐、神志不清、焦虑、胸痛和发抖
.
.
.
🤔重点2:我有高血壓 可是可以不吃藥嗎?
✅以下情況可能不需要吃藥:
1️⃣白大衣高血压 White Coat Hypertension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在医院诊所测量時血压高(可能看到醫生/護士很緊張害怕 )
但在家自己test又正常
2️⃣调整生活方式后血压正常者
很多病人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比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
避免熬夜、减体重
血壓就正常了 就不需要吃藥了
3⃣️知道明確導致高血壓的病因
比如患有腎臟問題、內分泌疾病、睡眠問題或者精神疾病
查清病因并有效去除或控制病因后,高血壓就可以被解決/控制
.
.
.
💊必须吃降血压药的情况: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血压還是高于140/90mmHg的人
❌已經出现心、肾、脑等器官受损的病人
.
.
.
💀不控制高血压/不吃藥可能会带来哪些嚴重的并发症?
➡️压力太高会造成动脉的硬化(就是pump血的血管)
➡️使流向心脏的血液和氧气减少
🫀导致心臟以下問題:
1. 胸痛,也叫做心绞痛。
2. 心脏供血受阻,心肌细胞也會因缺氧而死亡,就会发生心脏病
3. 在心脏不能向身体其他重要器官输送足够血液和氧气时,发生心脏衰竭。
4. 心律不整,也導致猝死
🧠高血压还可导致提供血和氧氣給大脑的动脉破裂或阻塞,導致中风
‼️高血压也會导致肾脏损伤,导致肾衰竭
(所以吃藥 不是損害腎臟 而是保護腎臟)
‼️太高的高血壓也會傷害到我們的眼睛血管爆裂
.
.
.
🤔重點3:這幾天量血壓結果都正常,降血壓藥可以先暫停服用吗?
服用藥物和搭配調整生活方式將血壓控制正常後
降血壓藥還是必須按時地持續服藥
千千萬萬不可以擅自停藥 不然血壓又會高起來
.
.
.
最後
服藥注意事項⚠️
💊如果忘記吃藥,在想起來時儘快吃
但如果記起來的時候已接近下次吃藥的時間,就不要吃
等下一個吃藥時間才吃,千萬不要服用雙倍劑量的藥物喔❗️
💊還有藥物不可以和酒精類飲品一起服用❗️避免引起頭暈那些副作用
💊有些抗高血壓藥物可能致頭暈或昏昏欲睡
這些情況在於一開始服藥初期或在藥物劑量有更改後比較常見
💊如果你覺得頭昏眼花或者眼睡,就不要駕駛或著操作機械喔
.
.
.
❓如何避免/改善高血壓❓
✅预防
▶️减少盐的摄入量
▶️多吃天然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经常運動(150分鐘/星期)
▶️減重:維持BMI在 18.5-24,男生腰圍不超過90cm,女生腰圍不超過80cm。
▶️不吸烟/戒煙
▶️减少饮酒
▶️在饮食中减少反式脂肪
.
.
✅管理
▶️减轻和控制精神压力
▶️定期检查血压
▶️治疗高血压
▶️管理其他疾病(糖尿、腎臟疾病等等)
.
.
🔹Instagram:
lyhuylau
https://www.instagram.com/lyhuylau/
🔹Ly Huy The Pharmacist 藥劑師不只是會派藥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3nnyBdOxpnDLcTWsYk86Vw
糖尿病初期用藥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天天吸收最正確的健康知識,天天都健康!以下四個問題的正確解答,你知道嗎?一起來挑戰健康金頭腦吧!
Q:消化系統中負責分解食物中蛋白質的是胃酸,分解油脂的是膽汁,那膽汁是由哪個器官製造的?
A:很多人都以為膽汁是膽囊所分泌製造的,事實上膽汁是由肝臟製造分泌而來的,並非由膽囊所分泌,膽囊只是扮演一個暫時儲存膽汁的容器。
Q:「腸漏症」是指腸子破掉、斷掉,甚至導致血流不止,這個說法是對還是錯呢?
A:錯。腸漏描述的是一種現象。腸胃道最內層是由黏膜組成,而黏膜是由薄薄的一層細胞所構成,細胞跟細胞之間有緊密連結,而腸漏指的是細胞間的緊密連接被破壞,細胞功能缺損不彰,產生的滲漏現象。
Q:當我們自覺身體快要「整組壞了了」而尋求中醫調養體質,有時候會聽到這句話:「你的體質,濕氣很重喔。」請問中醫常說的「身體有濕氣」是因為我們喝太多水嗎?
A:錯!通常不會因為喝水而導致濕氣過重,因為喝水反而有助於體內代謝,最主要的因素為:天氣及飲食習慣,包含燒烤炸辣、油膩、反式脂肪等等。
Q:「長針眼」初期,眨眼睛的時候有一點疼痛,或是在眼皮上看到有一點紅腫的時候,除了使用抗生素藥膏外,同時要伴隨「熱敷」還是「冰敷」呢?
A:熱敷。長針眼初期可以使用藥膏搭配熱敷,若後續針眼膿包出現,必須尋求眼科醫師協助處理針眼膿包!
以前長針眼常聽人家說要拉眼皮,醫師也說不建議這麼做。因為用手拉眼睛會幫助眼睛附近的皮脂腺開口通暢,但這只對阻塞情況不嚴重的人有用,如果完全塞住了,用手拉眼睛會讓膿包磨擦而破裂,若沒有適時使用藥物,反而會讓感染情況更嚴重。
相關文章
腸漏引起脂肪肝、糖尿病!醫師教你吃出健康腸道遠離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269
針眼惱人!眼科醫師:這樣處理才不會反覆長膿包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284
三高、腫瘤...都是體內濕氣惹的禍,美女中醫師教你除體濕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media_article/223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CAF0han1UI/hqdefault.jpg)
糖尿病初期用藥 在 專業醫師傳授!糖尿病這樣控血糖比吃降血糖藥更有效 - YouTube 的八卦
糖尿病 患在飲食上,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控制血糖,到底血糖如何控制好?從小就罹患 糖尿病 的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林嘉鴻醫師,不藏私公開控血糖祕訣,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