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王女士的一封信:
敬愛的王女士
昨晚,在電視機前,看見您的堅強,您的勇氣。在這樣悲傷的時刻,您有條不紊地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要大家記得,社會依然有善良美好的一面時,我相信,很多人都紅了眼眶。
我的心情很悲傷。不過,我知道,此時此刻,任何人說自己感同身受,都無法安慰您。因為這種事,除非親身經歷,否則很難體會那種悲傷有多深。
今天,每一個送孩子上學的爸媽,都緊緊牽著孩子的手,彷彿每放開一秒鐘,孩子就會陷入巨大的危機當中。我感到不捨,更感到責任。
您的呼籲,我都聽見了。我們的社會出了問題,我們的社會也受了傷。我不會只有心痛與不捨,我也不會只有憤怒。憤怒之後該做什麼,我已經有我的答案。
我們的社會安全網,有很多破洞。我的責任,就是讓每一個可能掉出這張網外的邊緣人,都可以被這張網接住,接受公平的教育,擁有穩定的工作,過著正常的生活。
我會用盡全力,把這些洞補起來,並且,在反毒,兒少安全,警力,心理健康和精神醫療這些面向上加倍努力。這是我會去幫您,以及幫所有臺灣家庭完成的艱鉅任務。
冒昧寫這封信給您,希望不會產生您的困擾。我知道您不想被打擾,所以我暫時不會去拜訪您。這封信,您也不用回覆我,專心把家裡的事情照料好。有任何需要,我們都會在您身邊。
這世界有很多不完美,但在不完美當中,依然保持著對善與美的信念,就是人性當中最光輝的一面。您做到了,其他的事,就讓我們替您達成。
敬祝 平安
蔡英文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0萬的網紅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燈泡事件年滿一年,當時,台灣的精神醫療問題也因此受到檢討。然而在這一年中,這些問題是否有所改善呢? 全文請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4134 請支持我們讓更多人看到,來為你喜歡的影片製作外語字幕▶http://tinyurl.com/tnl-...
精神醫療 在 鄧惠文 Facebook 八卦
陰雨綿延的早晨,朋友轉了些連結給你。你大約知道,他們為了憂鬱症是什麼,在大聲爭執。誰歧視了誰,誰霸凌了誰。
『竟然有人不知道?怎麼可以不知道!』還有一些力氣的人,仗義執言。
你覺得好像可以謝謝他們。但你只覺得非常疲憊。
誤解憂鬱,誤解你的人,可多了。吳先生,只是再一次代言了那種看法。你可以在個人生活中輕易指出好幾個這樣想的人。
當你陷在憂鬱中掙扎,目標只能訂在今天必須離開沙發一下的時候,可能收過家人的訊息,指責你多久沒管家裡的事。
你想說抱歉我起不來,我狀況很糟,但你知道如果還想繼續奮鬥活下去,絕對不要說。因為他們會回答『你就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都不管別人才會這樣』『像我這麼辛苦哪有空心情不好』。
你憂鬱的時候,伴侶躲你。
歐,這樣說他們會覺得不公平。他們有盡力安慰你。
可是,他們能盡的力,在巨大的憂鬱面前,就是大象跟前的一隻小螞蟻。安慰無效,然後他們便認為有理躲開。
其實躲開算客氣的,有些只是碰觸到你的憂鬱的萬分之一,就認為他們才是受害者,憤怒地攻擊你,說你在虐待他們。聽過嗎?母親對憂鬱的孩子說:「我是做錯了什麼要被你這樣折磨?』伴侶說:『你心情不好就可以找我麻煩嗎?』
你連辯解也沒有力氣,哪有力氣折磨誰。他們可以大喊受夠了,而你只能繼續受。
人們對憂鬱的排斥,程度不亞於對瘟疫的排斥。然而,很少人會說,瘟疫是個人的錯。但有太多人都在說,憂鬱是你自己的問題。
你在心裡,在紙上,在鍵盤上,在無人處吶喊:到底要我怎樣?
你們做的所謂對的事,我也很努力在做,有些我根本做的還更多。
我在意的、執著的事,不見得只是為我自己。
人生給了我這種試煉,我一直是默默承受....
有正確的聲音出來,有的,憂鬱症是生理因素的疾病,病情牽涉神經傳導激素、多種身體病理、心理機轉,也會受社會文化的因素影響。
這些聲音,你在意的人,會聽嗎?
你希望他們至少聽到,你每天都努力的,用僅有的力氣,默默承受不知何時才會過去的煎熬,做該做的事。
你希望他們知道:你承擔了很多他們不承擔的事,
或許,某些他們能知的足,建立在只有你願意知的不足。
如果你看到這裡,請至少相信一件事:你不是唯一在憂鬱症這世紀大病裡掙扎的苦行者。
無論你周圍的人如何因自己的狹隘和恐懼,為了排斥憂鬱而扭曲你,請看看,有更多人知道憂鬱,體驗著憂鬱,治療著憂鬱,也有很多人,在漫長的暗無天日之後,拿回了自己的生活。
如果憂鬱影響了你的生活,請讓精神科醫師診察,身體生病要吃藥,現在是2020年,你接受所有科技,也請讓醫藥科技幫一點忙。
醫生也許會建議你進行心理治療。心理治療並不是由治療師教你怎麼快樂(你光想就倒彈,因為你最不需要的就是再有人教你什麼),心理治療是龐大細緻的工作,基本是:和你一起認識自己的真實,尋找屬於你的生命創造力。
心理治療不是回答問題,回答通常也沒有用。心理治療是一個需要在密切治療關係中進行的深度探索。也請不要拿他人輕率的建議對待自己的心情。
雨仍然很大。世界繼續在瘟疫前一塊一塊分裂與隔絕。但那不一定代表人與人之間只能疏離,當我們對分裂我們的原因有共感時,就是重新連結的時刻。
你我是陌生人嗎?如果有一點了解,一點共鳴,此刻我們就是互相陪伴著。親愛的不要怕,不要放棄,不管你是為了愛,為了過往,為了誰,為了未來,而讓你纖細的心靈這樣疼痛,深信你存在的價值,請照顧自己。
(有一種應該,是這種時候應該大力解釋憂鬱症的正確觀念。昨夜我失眠了,愈寫愈感傷,願懂的人何須多一篇急就章,網路上已有多少專業醫師和心理師們完備的解說,不願懂的就是不願懂。
有另一種應該,是與其只對那些簡單化憂鬱的『他們』喊話(他們從來不缺人們的注意力),我們更需要和身處憂鬱的朋友一起觸摸這難以言喻的孤獨感。
我們是值得的。
是的,是『我們』。
-------------------------------------------------------
如果你願意對朋友表達你願意試著了解,請分享這封信給他,可以加上 #我可能不夠了解你但請相信我在
-------------------------------------------------------
搜尋各醫院診所精神科/心身科以及心理諮商所,非常容易找到你住家附近的可及點。憂鬱的治療不在天邊,在身邊。精神醫療與心理治療都須符合專業的倫理和規範,請不要以非正式的網路和人際詢問尋求答案而耽誤治療,
下一篇貼文為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理事長對此事件的呼籲和精闢的憂鬱症專業知識,也請大家閱讀轉發(請仔細讀,不只發給別人讀),傳播正確的觀念。
--------------------------------------------------------
精神醫療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今天上午我訪視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很感謝靜和醫院一直以來對精神病患的愛心照顧。相較20年前,我國精神醫療資源現已有長足進步,目前精神醫療機構有260家,成長2.3倍;病床數約2萬餘床,成長76%;醫療照護人力達5,700餘人,也成長2倍多;加上全民健保將慢性精神病納入重大傷病範圍,對精神病患照護的程度已大幅增加。
精神疾病並非無法治療的疾病,只要經過適當的醫療行為與復健照顧,病患即能夠回復正常生活。只要我們用心、耐心、有愛心,一般認為很麻煩的疾病,其實不見得沒有解方。對於仁愛之家,我衷心感謝。
為了促進全民的身心健康,我也要求主計總處著手訂定「國民幸福指數」,事實上,「幸福不等於錢多或成長快,而是生活讓人感覺有幸福存在」。民眾幸福感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經濟發展,希望未來能逐年發布,並在此領域與世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
精神醫療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Youtube 的評價
小燈泡事件年滿一年,當時,台灣的精神醫療問題也因此受到檢討。然而在這一年中,這些問題是否有所改善呢?
全文請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64134
請支持我們讓更多人看到,來為你喜歡的影片製作外語字幕▶http://tinyurl.com/tnl-subtitle
訂閱《關鍵評論網》▶http://tinyurl.com/tnl-subscribe
看更多《動畫看新聞》▶http://tinyurl.com/tnl-animation
更多《關鍵評論網》影音▶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tnlvideo/
Instagram: http://instagram.com/thenewslens
Website: https://www.thenewslens.com/video/all-video
來信給《關鍵評論網》▶contact@thenewslens.com
精神醫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 #聽見力量的聲音 #吳舒敏 專訪
現職: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臨床個案管理師、基督教論壇報副刊同工作者
高雄左營人,家中有四個手足,小時因家中經濟不寬裕,而較為自卑。國小因參加國語日報徵文比賽獲獎而開始接觸文學創作,國中時因在演講比賽中不斷得獎,自覺贏回自信。但也因為一直把重心放在比賽而忽略了功課,最後導致高中聯考失敗,還好勉強有護理學校讀。護專求學期間不再參與任何校內外非功課外比賽,成績表現優異,畢業後考入台北三總工作至今,並包大夜班用意志力將大學學歷完成。
期間經歷了結婚、生子,卻在婚後不久家中開始遭遇許多變故,一連串的生活打擊,徹底擊垮她的意念,從此之後有很多年的時間,她過著行屍走肉的生活,每日活在悲傷中。有一天在兒子的一句話,才讓她突然清醒,開始省思她過去的日子,於是開始振作起來,列出生命該做的事的清單,一步一步的重新開始再出發,同時也在信仰中得到更大的力量。選擇報考碩士在職專班,回學校再唸書,打開自己思想的廣度。另外開始跟基督教論壇報同工,將有生命力的文字用媒體的力量傳達出去。也因為在臨床是做精神醫療工作,所以開始義務幫忙身邊需要幫忙的人,並用文字將自己與他人的生命故事寫出來,期待需要力量的人能看到,並因此有啟發到,也是神給的祝福。
精神醫療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大霧中人:思覺失調工作錄」介紹
訪問作者: 余欣蓓
內容簡介:
王小棣導演、王增勇 政大社工所教授、吳嘉麗 女書店董事長、林君陽 《我們與惡的距離》導演、胡淑雯 作家、郭念洛 《銀髮新視界》主持人、張娟芬 作家、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蔡盧浚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任 真誠推薦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讓思覺失調症再度引發討論與重視。戲劇會迎來結局,但是身受精神疾病所苦的真實人生仍得繼續與疾病奮戰。
你知道嗎?思覺失調症(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於二○一四年推動正名)在台灣,每千人約有三個人罹患,這種疾病會導致思考、認知與知覺功能失調。在精神科並不少見。
如果精神病人是身處大霧、無窮迴路的渾沌謎團,那麼,翁美川就是提燈人,在迷宮的前方提著燈,看夢境中的病友打轉,她堅忍地風雨中守著,用耐心和希望等待病友們走出迷霧。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翁美川長達三十多年來,不畏外界質疑和異樣眼光,默默從事協助精神病患落實職業復健的工作,幫助他們努力找回重回世界的鑰匙。而一踏入精神障礙照護領域,就再也沒有回頭。從「有何不可」咖啡屋、「士林好所在」工作站、「生活者工作坊」,到「智立勞動合作社」,精障病友的工作訓練也持續不斷地進行著。
至於為美川開啟精障照護之路的羅春嬌督導持續堅守在線上,所奉獻的醫療工作歲月也是台灣四十年來精神醫療史的小小縮影。在精神病友的世界裡,醫護人員的奉獻如同風雨中的燈塔,保護病友們在淒風苦雨中,尋回上岸的路。
這本書裡的故事訴說愛、寂寞、孤獨與奮鬥,更記錄了精神障礙朋友重回社會的工作復健路。在被遺忘的人間角落,有許多家庭正在進行困獸之鬥,我們能做的,是在人生的路上互相扶持,可以的話互相拉一把,明白在危難的時候,自己終將不會被世界遺棄,如同我們不會遺棄世界一樣。
作者介紹: 余欣蓓
東吳大學哲學系、淡江大學中文系碩博士畢業。曾旅法四年,從事詩學研究與華語教學。旅行成為生命的主軸,在國度與國度間探索文化的樣貌,對一切與人相關的事物著迷。喜歡大海、森林、動物,無可救藥愛上貓。著有《台灣伴手禮旅行》。
策劃者簡介:綠主張
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綠主張是主婦聯盟基金會三十年前運動文宣響亮口號,變成共同購買運動組織的公司名稱,當初幾位環保媽媽的闢室討論,竟成立了一家社會企業的模式:綠主張股份有限公司,許多後繼者接棒努力,另外成就了今天的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共同為將環境保護的理念落實生根於生活而努力。
精神醫療 在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課程介紹(110學年度上學期課程) - YouTube 的八卦
國立空中大學110學年度上學期課程介紹】 精神醫療 社會工作/ 社會科學系 課程目標一、瞭解 精神醫療 社會工作領域主要精神疾病與診斷工具。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