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的鹽
.
看到有人聊到2020洪慈庸的立委選舉,大意是說洪慈庸選民服務並不夠,而楊瓊瓔的選民服務,則幫當地人搞定了因水管不夠長導致使用井水而不能使用自來水的問題.
.
而台民黨的人並不是敗選原因,他雖然是大雅區的上雅里長,但整個里認為評價不錯,而大雅區因為有眷村跟軍營,所以過去都是藍大於綠,楊瓊瓔本身在地方即有實力,台民黨里長不一定是挖到洪的票,反而楊瓊瓔跑了票給台民黨人.
.
洪慈庸有蔡英文和泛綠大咖輔選,各個名人讚聲,還是贏不了,陳柏惟贏了,賴品妤贏了,難道楊瓊瓔有比顏寬恆還強?是不是洪自己努力不夠?台民黨的報復性提名,其實在這沒有發揮作用.
.
有不少人附和這樣的論點,並稱潭雅神整體偏綠,洪在自己大本營后里大輸,甚至連后里洪姓家族都一面倒,也有人提到對手選前有許多小動作,比如小傳單會出現在家門口的夾報、喬病床,還有說洪任期就是結婚生小孩,對洪的影響也很大.
.
我想這當中有許多迷思,必須一一釐清,首先潭雅神如果都是偏綠,那過往2012年民進黨立委選舉就不會輸這麼慘了,過去童瑞陽參選輸楊瓊瓔20%以上,得票率只有37.39%,洪無論是2016大勝,還是2020些微差距落敗,整體來說,是大幅提升民進黨在台中的實力.
.
再來,洪在自己大本營后里並沒有大輸,是勝利,而我們可以從得票率看出來,台民黨的人在這個選區拉的票是最少的,所以洪在這個地方有守住.
.
至於賴品妤,也不過贏了3000多票,是險勝,陳柏惟,則是以新人之姿空降,乘著罷韓與抗中保台浪潮,擊潰顏寬恆,創造了奇蹟,但這個奇蹟,不會是去責備其他人不努力的理由,奇蹟之所以為奇蹟,是有偶然性的,不可替代性,若以陳柏惟例子,恐怕當時任何一個立委都沒辦法達成他的成就,何況用他做為標準,來拷問其他人有所不足,若不足,也是所有人都不足,這就像你用喬丹來批評其他選手沒有天分一樣.
.
這跟洪慈庸當初擊敗楊瓊瓔,在藍大於綠的版圖上贏得勝選,是一樣的,洪也曾經歷過這奇蹟時分,只不過在厭憎的浪潮下,沒辦法維持住這個奇蹟的延續或讓奇蹟再現,陳柏惟下次要選,恐怕也是面臨當初前輩的「奇蹟過後」的現實考驗.
.
另外,其實選舉完後,也有不少人出來說「台民黨沒有拉到洪的選票」,這包括柯粉,也包含了一些台派,不過如果你仔細看選舉結果,台民黨人在各區的票數,都有一定的數量,是你根本不能忽視的第三方,過往也不是沒有第三個人參選,例如無黨籍的劉坤鱧和軍公教聯盟黃信吉,都沒有台民黨人囊括的票數還多,這很明顯是不同於以往的干擾因素,難道各路專家可以直接否定這個事實嗎?「這個第三方對於本次選舉一點影響也沒有」,只為了去說服其他人「台民黨人沒有拉下洪慈庸」?
.
2016年其實就有對照組了,我們可以從圖上看出,非常明顯,台民黨壯大了,超越以往的第三勢力,這股力量足以影響選舉,而各區都在背後啃食的結果,即是「楊瓊瓔沒什麼變,洪的票數縮小了」,而洪贏了三個區域,卻在泛藍大雅區大輸4千多票,這才是真正的原因,而台民黨推出的,正是大雅區的里長.
.
那麼,因為倒扁出身的這個台民黨人,加上台民黨的兩岸一家親是泛藍光譜,所以只會分到泛藍的票,這是簡單思維的謬誤,事實上,從2016年的得票率來看,大雅區呈現出來的事實,幾乎可以蓋棺論定,楊的得票率都是48%,洪則是大幅萎縮,從50%的得票率掉到40.99%,掉了10%,而台民黨人則多了10.23%的選票,這很明顯就是從洪身上搶來的,依恃著大雅區里長以及柯文哲的加持,台民黨「有種選舉就是讓你選不上」,操作的很成功.
.
真相是,「台民黨人搶了很多洪原本可以得到的淺藍游離票,使洪慈庸無法發揮中間吸票的能力」,泛藍本陣沒有影響,影響的是洪慈庸,那些可能由藍轉綠的人,活生生被掐住了,帶往兩岸一家親,如果說「台民黨人沒有拉下洪慈庸」,這才是自欺欺人的.
.
洪慈庸除了評鑑的績優立委,我敢說,「他的選民服務是紮紮實實的,絕對比楊瓊瓔更優」,無論是自來水、教育、社福、交通路網,霸凌案件、職災案件、軍中事件的陳情,洪慈庸絕對是挑一整個扁擔,大於楊的一湯匙,用常識來想,洪慈庸是中央等級的立委,更有實力去替台中向民進黨中央爭取更多資源,別的不說,拿潭子來說好了,只要是在地人都會知道這兩三年改變得很大,光原本舊營區和舊台糖用地荒廢多年,是洪的努力才把台中市警察總局和潭子區公所遷過去,然後是74快速道路和中清交流道的匝道工程,鴻上任三年,推動這一切,對當地的繁榮都十分重要,不如問問,楊瓊瓔當立委時都做了些什麼?
.
洪在后里洪慈庸爭取設醫院,到現在2021年4月,落選了都還前往關心設置進度,我不認為,對於台中人來說,所謂選民服務通水管可以大過於一間醫院,在疫情蔓延的現在,更顯現出她當時的政見至關重要,何況,洪不只設醫院,還幫忙通自來水,就選民服務一環,怎會輸給只會通水管的?
.
光講最基本的出席率好了,整個被洪慈庸打爆,一個立委連最基本
的上班要到都做不好了,你怎麼會覺得她光靠選民服務就會「十分強大」,足以說服其他人,她做的比洪慈庸還好?若結婚生子立委出席率都高於沒這情況的立委,這是結婚生子的問題還是立委本身瀆職怠惰,藐視選民的問題?當人們相信結婚生子會影響立委績效,然後投給一個不結婚生子但沒有出席率的立委,應該質疑的是,誰告訴其他人判斷一個政治人物優秀與否是「結婚生子」?帶這種風向,叫做可惡,相信這種風向,是為愚蠢.
.
楊瓊瓔本身,自己的爭議就一堆了,她本身和洪慈傭就是個對比,2013年,馬政府將開放八三○項中國農產品進口,嚴重妨礙農民權益,楊是支持者,她對「要求馬政府應正式具體宣示不再開放現行禁止自中國進口之830項農產品」實地投下反對票,另外,她還反對管制中資,反對禁止中資直接或間接介入選舉及政治活動的民主防禦審議機制,簡單來說,她就是2014年服貿方的化身.
.
那麼,洪落敗的關鍵是什麼?她為什麼選不上?當然是「柯粉和深藍支持者對於洪集中性的獵巫行動」,這不是失敗了就怪別人拉下來,而是當時正在發生的事實.
.
舉凡她靠弟、結婚生子、沒在做事,乃或是她被操作的「軍冤陳情太多」,網友痛批「過河拆橋」,事實上,她3年處理300件軍中糾紛,她是一個真正在前線處理事情的人,希望當時的國防部能做的更多.洪慈庸承受的不合理的攻擊,從她上館長直播引起的事件就能知道了,
.
那時,館長出來嗆酸民弱智,為什麼呢?因為洪慈庸被酸結婚生子.
.
選舉時,來自PTT或YAHOO奇摩論壇的攻擊,可以說是鋪天蓋地,特別是PTT的厭女風氣,結婚生小孩、靠弟、沒做事,可以說是當時Kofan掀起的浪潮,選後,還沒放過她,繼續打她酬庸,當郭台銘直接把這些沒營養也沒有建設性的意見,浮上檯面,可以說是這種負面攻擊的最高潮-郭台銘當時挺誰?幫誰作嫁?毫無疑問就是台民黨,郭柯合流,藍白合汙,這就是當時正在發生的現象,不然,我們也不會看到台民黨裡有個人被稱為戰神,因為她很會質疑疫苗買貴了.
.
有誰能知道呢?這個被稱為「理性藍」、「知識藍」的嚮往,提出的質疑居然是「洪慈庸結婚生小孩」,自己又說政見是「0-6歲國家養」,若說草包與顛倒是非,可以說,他本身就是不理性的極致展現,如同柯文哲自稱是科學家,郭台銘自詡是知識份子,亦是Smith所稱的「大腦放屁政治」(Brain Fart Politics),當這種風潮蔓延開來,應該檢討的,或許不是洪慈庸不夠好,而是,為什麼人們愛聞政客放的臭屁,還覺得很香.
.
對於台民黨的候選人而言,他是拉誰的票?從他本身的行為和選舉內容,可見一班,他臉書上居然在說洪慈庸籃球場造勢,引來運動人士不滿投訴,接著他自己還跑到現場拍照,問主管機關單位是如何核准給他們使用?說會破壞場地云云,這般雞蛋裡頭挑水泥的論述,居然還有人轉到ptt,可以看出,該名候選人選舉意向,是針對何者而來,事實上,ptt上亦存在一堆他和柯文哲歌功頌德,唱雙簧的逐字稿.
.
當時是這樣的,在ptt上,「呂孫綾、賴品妤、洪慈庸誰比較草包」、「[討論] 四年過去,洪慈庸為何讓選民越來越厭惡?」、「[討論] 為何這麼討厭洪慈庸呢?」、「洪慈庸被黑的點」,可以看出大致的風向,無論是看不下去幫他說話,或者是攻擊她的,都反映出一種「莫名」,意即,人們多少都會為洪慈庸被攻擊感到詫異,而洪慈庸被黑這點,更是廣泛存在的事實.
.
我們可以引用當時人們的說法,理解洪被黑的原因,
.
「1. 藍的恨他 看果凍那種嘴臉就是普遍的板模
2. 因為這兩年黑過柯文哲 跟柯粉結仇 連超級洪粉kk都恨死她了」
.
「所以韓粉柯粉連成一氣 就是前一陣子看到的樣子啊
黑到變成洪是一個一事無成的垃圾立委」
.
該人是傾向不反柯者,他認為柯的市政沒什麼好打,因此從他的言論中可以看出真實性,他判斷這股黑洪的浪潮,「就是無腦的仇恨而已」.
.
常說台派的支持者,應該要保持堅定,不隨他人起舞,神父認為,實際面上,有兩點很重要,第一「不要進入強暴者的邏輯」,以及「避免檢討被害者」.
.
Kofan或者泛藍群集,他們帶的風向是固定的,他們理所當然的會對洪慈庸進行獵巫,這時,台派支持者的角色就格外重要,如果當對方操作,只會結婚生子,不做事,而人們進入這樣的邏輯,相信他「真的沒做事,或選民服務沒做好」,那就是把一個虛假的說法成為真實,理當支持她的人,卻變成偕同打壓的對象,原本承受的傷害是不合理的,對方說的東西也毫無道理可言,如原本支持她的人相信了,就是把能對抗的力道,轉化成和政敵一同打壓的力道,這對台派候選人是最傷的,你原本要承受-2的攻擊,還有+2相抗,交互作用的結果為0,沒有損傷,但我方如果嫌棄自己人被攻擊,開始自我檢肅,+2的反抗力道,跑了,變+1,然後又是附和著對方的觀點,於是攻擊的力道變-3,這「比原本藍白力量單純的攻擊更嚴重」.
.
在洪慈庸選舉時,柯文哲除了出動幫台民黨人站台,台民黨人自己也跑去跟郭台銘合照,洪慈庸批評台民黨,柯文哲則這樣回應,「2016年選舉,自己幫洪慈庸站台好幾次,那你覺得對她是有救,還是沒有救,我就不曉得了」
.
ptt上的kofan則稱「洪姊背刺」,柯p不忍了,當初洪慈庸靠洪仲丘案件博得新聞版面,還有阿北多次南下助選,洪姊背刺,真是選前真香、選後切割.
.
還有柯媽昔日力挺洪慈庸云云,這些都是來自柯一方的觀點和想法,以及操作的方式.
.
這反映出兩點現象,第一點,台民黨派出人選,不對洪慈庸造成影響,這是不可能的,如果對方選時稱你的支持來自自己,選後卻稱自己沒有拉你的票,邏輯上是矛盾的,而這影響是確實存在的,在膠著的狀況下,發揮出影響力,而這個影響在各地都有發生,洪慈庸是一個明顯的受害對象,「有種選舉就是要讓你選不上」,洪就是負面效應中其中一個被影響的人.
.
第二點,後太陽花時代,墮落一環的浮現,很明顯,當初支持太陽花運動的人群,有一支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或者,被危險親中候選人迷惑,陷入了錯亂的情結裡,柯文哲聲稱的「白色力量」,就是一個鳩佔鵲巢,乞丐趕廟公的產物,眾所皆知,真正的白色力量,起源自1985,起源自洪仲丘,而這股力量某部分,被政客收割,吸收而且墮落化,結果,當初這些人支持洪仲丘,現在被洗腦成對洪仲丘姐姐的獵巫,批評她「靠洪仲丘搏版面」,然後稱這個發起人也就是受害者是「背叛他們」,然後柯文哲才是「白色力量」,這種想法,可以說是民粹政治的體現,也是群眾盲目的集大成,套一句前路透社編輯Phil Smith所稱的,「酒吧裡的人」,一群人毀棄了初衷,而沒有自覺,然後指著當初全然沒變的人,認為都是他們的錯,他們變了,他們背叛了自己,他們以前不是這樣的.
.
如同柯文哲所說的「我沒變,都是大家在跑來跑去」,如同一個人逆向行駛,卻在指控他人怎麼逆向,車子都在撞他一樣.
.
不要把自身的錯誤,轉嫁到洪慈庸身上.
.
無論是從太陽花以來,自己擅自期待,擅自失望,框架以社運人士莫須有的道德標準,因為改變的結果不符合自己期望,開始狩獵「覺青」,或者是將自己的不滿,流於攻擊「台獨吉娃娃」,然後開始推崇兩岸一家親,因為「統獨都是假議題,我只想買車買房」,這都透露出一股無責任的思想,然後把代價轉移到無辜的人身上.
.
進而,相信強暴.
.
你可以尋求更好的,你可以要求更多,甚至能說,「她不夠好」,(你知道的,不夠好這點是永無止盡也漫無目的的索求),但這絕對不會是,你讓一個更爛的,更差的,取代你的選擇的藉口.
.
即使把對方講得很爛,講得跟真正爛一樣爛,這看起來可以求取某種心理平衡,但這是在掏空事實,讓好人出不了頭,爛人佔據鋒頭,一同墜落的相敗邏輯.
.
「藍綠一樣爛」.
.
歷史總是不斷重演,但我們可以在他即將開始時,根據那個徵兆,避免重蹈覆轍.
.
柯文哲和台灣民眾黨,成功的地方,就是逐步的滲透,毀壞第三勢力這個層次,人們多少都會想投第三個,而這第三方的位置,也一直都存在選民的腦海中,作為一種自由,一種超越藍綠的自由.
.
選民之中,也一直存在分裂投票的現象,當蔡英文和韓國瑜,這個理所當然的選擇題,即使他們無比厭綠,也會投下去,作為一種談資,或者怕被抹紅,他們的選擇是很自我的,以自我的政治利益為重.
.
也正因為如此,存在著「無條件相信」,「擱置懷疑」的風險,不藍不綠,投第三個好了,那第三個什麼都可以,所以當搶上那個位置的,「誰都行」.
.
柯文哲毫無疑問,比國民黨還差,兩岸一家親,更靠近紅統,但是,他們可以讓你「不這麼以為」,這關乎於他們的手法,也和你自身的迷濛相關.
.
所以出現了,總統投給蔡英文,票投給台民黨人的現象,那個台民黨,原本應該是時代力量,或是anyother,如今,卻變成更差的選擇.
.
當這個更差的選擇佔據了第三個位置,或許你應該思考的是,「那東西真的配當個第三方嗎?」、「真正的第三到哪去了?」,「為什麼連選第三個欄位都變成那麼紅,那麼統?」、「這是哪裡出了問題?」
.
當蔣月惠在屏東擺攤時,準備拉起她的提琴,在馬路上唱平安曲,卻也一群台民黨人跑來,打招呼聲稱要一起拍照.
.
然後跑到離她不遠的地方,開始開起擴音器宣傳,「請大家政黨票一定要投給台灣民眾黨」,蓋過了她的琴音.
.
然後揹著大氣球,經過她身旁,像是在炫耀一樣.
.
他們10多個人,人多勢眾,蔣月惠只能被逼得離開.
.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洪慈庸身上.
.
洪慈庸在台中辦了四場紙風車的活動,她一次也沒有上台,沒有拿過麥克風講一句話.現場,也沒有任何一張洪慈庸的海報或旗幟.
.
不過,台民黨的人來了,那位台民黨的里長,台中市立委參選人,大辣辣的背著一個寫著他名字的氣球,在門口發面紙,恩,好像讓民眾誤以為這活動是他辦的.
.
為何他不去楊瓊瓔的場子裡,搖晃他的大氣球呢?
.
「台民黨人沒有要拉下洪慈庸」、「沒有分到洪慈庸的票」
.
我笑了.
.
有某種替代正在發生,伴隨著某種混淆,那人,那個黨,如同寄生蟲一樣爬了上來,遮住了你的眼睛,糊弄了你的判斷.
.
這是種警戒.
.
剝奪你選擇權的紅色警戒.
.
你應該要讓好的人留下,不要讓不好的人,遮住你的眼,假裝那就是他,那就是你理想中的人,理想中的樣子,
.
然後,讓你心中的理想逐漸腐敗,變成完全不同的樣子.
.
理想的人一直都在,請認真的,打起精神,去看看她,
.
那才是你要的樣子,brother.
籃球起源哪個國家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八卦
【是否向美國索賠10萬億?美國國會首次承認:武漢軍運會美國選手曾疑似感染新冠 】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美國近日首次承認2019年來到中國武漢參加軍運會的幾名軍方運動員被發現感染疑似新冠肺炎的疾病。
據報道,在2019年10月武漢軍運會期間,美國軍方幾名參賽運動員曾出現疑似感染新冠肺炎的癥狀,不久之後武漢就被新冠疫情的陰雲籠罩,在這之後就是全世界都卷入新冠疫情的漩渦之中。
後來,通過蛛絲馬跡得知,前往武漢參加軍運會的美軍運動員來自美國臭名昭著的德特裏克堡,早就感染了疑似新冠肺炎的疾病。
當地時間6月23日,不知是良心發現,還是另有所圖,美國國會終於承認了此事。
其實,美軍運動員參加武漢軍運會一事本就十分蹊蹺,禁不起反復推敲。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不僅軍事力量強大,體育事業也發展非常紅火。美國的足球、籃球、排球、橄欖球等球類運動不說每一項都能夠名列前茅,至少綜合實力全球領先。美國軍方也十分重視體育,肌肉發達的美國大兵搞體育也很有實力,經常在軍運會上摘金奪銀。
然而,在2019年的武漢軍運會上,實力強勁的美軍運動員的表現卻差強人意。100多個國家參加了這次軍運會,奪得獎牌的有56個國家,而美國在獎牌榜中屈居第35位。至於金牌,那更是顆粒無收,幾乎都是銀牌與銅牌。
很難想象,軍事實力和體育實力都如此強大的美國,居然會鎩羽而歸,難道不值得懷疑嗎?
此外,據報道,早在2019年7月,美國曾暴發了一場電子煙肺炎,其癥狀與新冠肺炎相似度極高。雖然該疾病造成不少人死亡,卻罕見有媒體對其進行深度報告,有關專家也沒有對其進行調查,此事後來被美國方面給壓下去了,很少有人再提及。
當地時間6月15日,在對2.4萬名美國人的血液樣本進行最大規模的研究後,美國的專家們發現,在去年聖誕節之前,美國就已經出現新冠肺炎病例,這比美國官方公布的美國首例新冠病例的時間要提前了一個多月。
此外,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意大利等多國發現,本國出現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比中國武漢發現的首例新冠肺炎病例要早一些,這至少證明中國武漢並非新冠疫情的起源地。
那麽,哪裏才是新冠病毒的“老巢”,很多人將懷疑的目光投向美國,投向美國的德特裏克堡生物實驗基地。
美國德特裏克堡生物實驗基地的醜事被曝光後,後來陸續傳出該基地的工作人員在爆料後不明死亡,以及曾不止一次發生病毒泄漏事件,致使離該基地較近的社區居民無辜慘死。
至於美國德特裏克堡到底是不是新冠病毒的“老巢”,至今仍沒有定論,但它無疑是最大懷疑對象,一切謎團還要交給世衛組織等專業組織和專業人士去解答。
美國總統特朗普不久前曾以“中國是新冠疫情發源地”為由,叫囂向中國索賠10萬億美元,不過這只是過氣總統刷存在感的卑鄙伎倆罷了。
如果經過科學調查後發現,美國確實是新冠疫情的起源地,那麽我們是否可以以牙還牙,向美國索賠10萬億疫情賠款呢?
籃球起源哪個國家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八卦
一位住在東京的美國人投書台灣英文媒體,呼籲支持東京奧運台灣正名。
連外國人都想要見到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名稱站上國際體壇,獲勝的選手能以國家的名義接受表揚,而不是繼續委屈使用「中華台北」、「中屬台北」、「中國的台北」這種華殖羞辱性用語,不被承認原有名稱與國家地位。
感謝 Lindell Lucy撰文為台國家體壇代表隊感到不平,主動呼籲為台灣正名。
Let Taiwan be Taiwan at Olympics
Taipei Times 新聞網址:
https://s.yam.com/pzMR9
《全文翻譯》
讓台灣成為奧運會的台灣
Lindell露西
《奧林匹克基本原則》第六條中的《奧林匹克憲章》禁止基於國籍或政治見解的歧視。它還要求國際奧委會(IOC)保持政治中立,並採取行動打擊影響奧林匹克運動的任何形式的歧視(規則2.5、2.6和16.1.3)。
日本奧委會必須確保遵守憲章,並採取行動對付在日本境內進行的歧視(細則27.2)。
這些委員會沒有執行任務。來自台灣的運動員因其國籍而受到歧視,必須停止。
每個參加奧運會的國家都可以使用其名稱,旗幟和國歌。
台灣是唯一的例外。40年來,台灣運動員一直被迫忍受作為一個假想國家“中華台北”的代表參加比賽,並帶著假國旗,而背景中卻奏著另一首國歌的恥辱。
台灣歷史上最偉大的女子籃球運動員之一錢薇娟(Rosa Chien)感到如此可恥,她說她在台灣獲勝後哭泣,不是因為她很高興,而是因為中國台北奧運會的旗幟而不是台灣的旗幟在勝利典禮上升起。
在東京奧運會上,唯一不被允許使用其國旗和國歌的國家是俄羅斯,作為對實施興奮劑計劃作弊的一種懲罰。
台灣陷入同一個類別實在令人髮指。
國際奧委會歧視台灣的依據可以歸結為一個主要原因:國際奧委會已經放棄了政治中立,並支持中國的專制政權,該政權錯誤地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並威脅要入侵並發動戰爭。
中國共產黨頑固地反對台灣以任何暗示自己是一個獨立國家的名義參加奧林匹克運動,即使台灣從未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
由於北京將舉辦2022年冬季奧運會,因此中共有能力對國際奧委會施加重大影響,以取得自己想要的。
國際奧委會強迫台灣繼續競爭,因為中國台北的決定不僅具有歧視性和政治動機,而且違反了《憲章》第30.2條,該條規定:“國家奧委會的名稱必須反映國際奧委會的領土範圍和傳統它的國家。”
“中華台北”這個名字並不反映台灣的領土範圍。台灣的首都面積為272平方公里,不到全國土地面積的1%。此外,去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台灣只有2.4%的人標識為“中國人”,而絕大多數人則標識為“台灣人”。
“中國台北”這個名字起源於1981年國際奧委會與當時統治台灣的專制政府之間的妥協,該政府在1949年結束的中國內戰中仍然感到痛苦。
自那時以來,發生了許多變化。在中國仍然堅持過去的同時,台灣也在前進。它是世界上最自由,最民主的國家之一,而中國則是最少的國家之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錯誤地聲稱台灣是一個流氓省,他威脅要武力接管台灣,而蔡英文主席則沒有提出任何相互的主張或威脅。相反,她呼籲“在平等和尊嚴的條件下”進行對話。
在過去的幾年中,“中華台北”一詞被台灣人視為中國恥辱和壓迫的象徵。
《紐約時報》 2017年的一篇文章要求美國讀者想像一下,如果美國必須參加“英國華盛頓”這樣的國際體育賽事,他們會有怎樣的感受。
可以理解的是,“中華台北”這個名字引起了台灣人的消極情緒,而世界其他地方卻成為混亂和誤解的源頭,因為它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在地圖上找到的地方。
這是歷史垃圾箱裡的名字。除了中共對它的頑強堅持之外,沒有任何合理的解釋可以說明它的存在。
台灣在2018年舉行了公民投票,要求選民決定該國是否應以“台灣”而不是“中華台北”的身份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
在投票前幾天,國際奧委會公然干涉,發出一封信,暗示如果試圖以“台灣”身份參加比賽,台灣將被禁止參加奧運會。
由於國際奧委會的壓力,許多台灣著名的奧林匹克運動員公開投票反對全民公決,因為他們擔心自己的職業生涯會遭到破壞。他們認為,在歧視性環境下競爭總比完全不競爭好。
結果,全民公決失敗了,但不是很多。儘管知道台灣可能會被禁止參加奧運會,但仍有百分之四十五的人仍然投票支持台灣使用自己的名字參加比賽。
沒有其他國家面臨這樣的選擇,只有台灣。這是不公正的,必須立即結束。
東京上一次主辦奧運會是在1964年,台灣以“台灣”的身份競爭並使用自己的國旗。台灣應該有機會在東京再次進行自身競爭,而不必擔心被驅逐。
自2013年以來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應該對台灣運動員的歧視待遇負責。在他的領導下,國際奧委會未能履行其使命並遵循自己的規則。沒有任何藉口。
作為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分裂國家時贏得金牌的德國人,巴赫肯定知道當時的西德和當時的東德都可以使用各自的名字,國旗和國歌進行比賽。今天,朝鮮和韓國也是如此。台灣不應有任何區別。
如果“ #BeijingBach”沒有勇氣站出來反對中共,結束國際奧委會對台灣的歧視,他就不應該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他應該辭職並為新的領導者騰出空間,新領導者將堅持以下原則:無論來自哪個國家/地區,所有運動員都有權受到平等和尊重。
Lindell Lucy是哈佛大學擴展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並在東京的一所高中任教。他向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和其他七個人(https://www.change.org/let-taiwan-be-taiwan)發起了這份請願書。
❤️感恩🙏
#台灣就是台灣 #台灣隊加油 #台灣人加油
籃球起源哪個國家 在 【冷飯說】籃球之神的第六章:92年夢之隊的Michael Jordan ... 的八卦

【冷飯說】 籃球 之神的第六章:92年夢之隊的Michael Jordan,究竟什麼水平?6分鐘“隔離式”防守,讓 國家 隊主控接不到球!兩天一夜不睡覺,決賽輕鬆拿下得分 ... ... <看更多>
籃球起源哪個國家 在 「國防線上」飛駝薪傳-國軍籃球隊的故事(上) - YouTube 的八卦

... 籃球 隊的存在,對選手個人及整體籃運推展的影響,讓大家瞭解這一段逐漸被人遺忘的軍中 籃球 史,以及它對 國家 ... 《英熊 起源 》| EP.1 你聽過公賣金龍嗎 ... ... <看更多>
籃球起源哪個國家 在 [閒聊] 籃球的起源- 看板basketballTW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籃球的起源|籃球史 EP0:導論,愛的歷史
https://youtu.be/JrmdpbigDEc
簡單介紹「籃球之父」Naismith博士生平
以及籃球發展之初的相關訊息。
由於是導論,
所以會花一些時間從不同角度(文化、實務、創作等)
闡述為何必須認識台灣籃球史,歷史的重要性。
希望以科普起頭,讓更多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參與
下週第一期將是日本時代的發展
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36.18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ketballTW/M.1631879128.A.A5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