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總統為難 但蔡總統不說
「總統!會同意馬前總統去香港嗎?會特赦陳前總統嗎?會讓阿扁明天去餐會嗎」?
出席法務部主辦的反毒大會,蔡總統一進場,就面對大批記者拼命喊話,「兩位前總統」的問題,讓蔡總統著實頭疼。一個想出席「感恩餐會」、一個才卸任不到一個月,就申請要出境,「香港一日遊」。棘手的問題接踵而來,蔡總統心裡為難,但蔡總統不說。
阿扁前總統能不能出席凱達格蘭基金會所舉辦的「感恩募款餐會」?審核單位是「台中監獄」,頂頭上司是法務部矯正署,記者要問「放不放」?可以去找邱太三,小英總統基本上,不用回答。
然而,一個前腳才剛剛離開總統府,後腳馬上計畫申請「出境」,到香港演說的馬前總統,蔡總統「依法、依理、依情」,到底要不要准?才真的頭疼。
面對馬英九的「香港一日遊」申請,總統府三日發出新聞稿強調:
1、這是2008年政府總統適用國家機密保護法以來,第一次有卸任總統在管制期提出申請。
2、也是第一次有卸任總統在卸任不到一個月內提出出境申請。
3、府方會依照國家機密保護法,審慎研議。我們非常認真看待本案,相關作業目前進行中。
沒有說可以,也沒有說不可以,儘管外傳「傾向不准」,總統府目前仍未表態。
事實上為了增加蔡總統最後否決馬前總統出國申請的正當性,台南立委王定宇,翻出了「國家機密保護法26條」以及「國家機密保護法施行細則第32條」的規定,強調業務涉機密者,若想出境,應於「出境二十日前」提出申請。
馬前總統6月1日才提出要去香港,6月15日就要出發,作業期不到20天,根本來不及,而且違反規定,小英總統何必為難?直接拒絕就對了。
然而,王定宇所主張的「施行細則」,根本不是總統府的「作業規定」。
總統府的「退(離)職涉密人員申請出國(境)規定」中,「申請時間」的部份,明確寫著:「建議於出境前15日,將申請文件寄至總統府人事處,以便依規定於預定出境當日之10個工作日前,簽奉核准後,函送內政部移民署辦理解除管制事宜」。
白紙黑字,清清楚楚。
不但不是「20日」,而且還只是「建議」於出發前15日提出申請,並沒有強制「提出的日期」。也就是說,馬前總統想去香港,在提出申請的程序上,並沒有「違反規定」的問題。既然程序上OK,接下來給不給去?就全憑蔡總統的「自由心證」了。
當了八年的總統,馬英九的腦袋中,當然「滿是機密」,這點無庸置疑。國家機密保護法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洩密」,而不在規定於「幾天前」提出申請。
一個身懷機密的人,卸任後出境,要去哪裡?做什麼?去幾天?與誰會面?才是國家機密保護法所在乎的。規定要求必須在事前提出的「申請書」上,寫明出境目的與行程細節,也是這個原因。
如今,馬前總統為了「避嫌」,特別選搭6月15日當天下午一點的飛機,前去香港,落地之後,都已三點半。隨後驅車前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出席晚宴,並發表演講,接著約九點前離開,趕去機場,搭當天晚上22:25的飛機,再度飛回台灣。
這樣有如「沾醬油」的行程規劃,扣掉車行,馬前總統等於只在香港待了短短四小時。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可不可能「洩密」?要怎麼「洩密」?可能會「洩密」給誰?才是總統府這次「准與不准」之間,真正應該考量的細節。
如果依法放行,恐怕獨派將會生氣;但若最後決定不放,也得找出一個反對的理由。馬英九才剛卸任不滿一個月,就出了這麼一個大難題給小英總統。
蔡總統心裡為難,但蔡總統總是不說。
暐瀚 2016-6-4 de 台北
#蔡英文 #馬英九 #陳水扁 #出境 #國家機密保護法 #香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9的網紅楊正中,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議會沒刪花博預算,希望市府能照議會附帶意見執行。 2.花博原稱不徵收民地,如今需不需要徵收? 3.台中市成為欠稅天堂?欠稅大戶只要簽奉核准就可免限制出境? 4.台中市未登記工廠無法就地合法,原不比彰化的彈性。...
簽奉核准 在 黃暐瀚 Facebook 八卦
馬英九出境釋疑
昨天寫了「蔡總統為難,但蔡總統不說」 https://goo.gl/kZh3GL ,有關這次馬前總統申請前往香港演講的規定與細節,都已經交代清楚了(還沒看文者,煩請先看文,以利此篇討論基礎,謝謝)。然而,一早起來, 還是看到許多網友質疑「規定怎能牴觸法律」?顯然有些細節,可能還是得細列條文,仔細的說。
1 、「施行細則 」高於「總統府規定」?
這個是最多人提出的意見。
既然國家機密保護法的施行細則第32條規定「20日前」提出申請,就算總統府的「退(離)職涉密人員申請出國(境)規定」是「15日」,也沒有用,要以法律優先。
這個說法的概念,基本上應該沒錯,但大家有把「施行細則」第32條看清楚嗎?
=======================
國家機密保護法 施行細則 第32條
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項各款所定人員,包括於本法施行前,依其他法令核定或辦理國家機密事項業務,且該國家機密已依本法第三十九條規定重新核定者。
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項各款所定人員出境,應於出境二十日前檢具出境行程、所到國家或地區、從事活動及會晤之人員等書面資料,向(原)服務機關或委託機關提出申請,由該機關審酌申請人之涉密、守密程度等相關事由後據以准駁,並將審核結果於申請人提出申請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之。但申請人為機關首長,或現任職原服務機關或委託機關之上級機關者,其申請應向上級機關提出,並由該上級機關首長或其授權人員予以准駁。
依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項規定應經核准始得出境之人員,其(原)服務機關或委託機關應於本法施行後三個月內,繕具名冊及管制期間送交入出境管理機關,並通知當事人;有異動時,並應於異動後七日內,通知入出境管理機關及當事人。但機關另有出境管制規定者,依其規定。
=======================
注意看這最後一句「但機關另有出境管制規定者,依其規定」,除了本文的20日規定之外,文末還同時明確規範,「機關另有出境管制規定者,依其規定」,那總統府有沒有「另有規定」呢?
有的。
總統府「退(離)職涉密人員申請出國(境)規定」
建議於出境前15日,將申請文件寄至總統府人事處,以便依規定於預定出境當日之10個工作日前,簽奉核准後,函送內政部移民署辦理解除管制事宜。
1 前15日(含當天)
2 建議於(沒有強制性)
所以,馬前總統辦公室,在6/1提出6/15要出境,這是「完全按照總統府的目前的規定」,完全沒有問題,一直到我的臉書留言「違法」、「命令不能牴觸法律」芸芸的網友,得先搞清楚這個關鍵的基礎。
2、馬英九自肥「修訂」出境規定?
這個論點很有趣,所謂「馬英九為自己量身訂做」,得分別從「自己」跟「量身訂做」兩個角度來談。
A:馬英九自己修訂現在的出境規定?
國家機密保護法,2003年啟用,但2008年才適用於總統,所以有關總統卸任後的出境規定,當然只可能「2008之後」才會制定。2008年之後的總統,就是馬英九,一當八年,所以這個「卸任總統出境規定」,只可能是在「馬英九總統任內」制定,不然還可以在誰的任內制定?
B:量身訂做,「自肥」改成15天?
總統府的規定,就是15日。某些民眾抱持「為什麼要從20天改成15天」?那是忽略了施行細則早已明定,各機關可以各自規定的原文。有的10天,有的15,還有20天的,都是規定,只要承辦單位有辦法「完成收件與審理」,都不是問題。
部份網友一直拘泥於天數的差別,卻不討論重點仍在「需要報備審查」。如果馬英九真要「自肥」,好方便自己卸任之後「出境」,那他該「自肥」的,絕不是把20天改成15天,而是應該改成「卸任總統出境不需審查報備」,這才算「肥到」,不是嗎?
況且「國家機密保護法」,所規範的「涉密人員」,並非單指「總統」一人,還有很多其他的官員與承辦人員,都在「涉密」之列,卸任或離職後,出境都得備查,這才是法條的真意,一再糾結於「為什麼20天變15天」,甚至變成10天,都沒有意義。重點還是在於需不需「送審」?要不要「報備」?而不是到底該「幾天前」提出申請。
事實上,馬英九卸任之前,就已向總統府人事處,詢問了相關的規定,人事處告訴馬前總統於「前15日」提出申請。所以這次決定要去香港,就按規定,於6/1一早找人親自送件,何來違規之說?
也就是說,蔡總統當然可以下令否決馬前總統的出境申請,他有權。但網友不必一再拘泥於「時間來不及」「違反法律規定」這兩件事情上面,這兩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
至於洩密,需要花多久的時間?甚至需不需這麼大老遠跑一趟去香港,才有「機會」洩密?大家對馬前總統看法不同,評價迥異,自然無法在同一個時空中對話。
就事論事,理直氣和,能去?或不能去?將是蔡總統的決定。不管給不給去,「卸任總統」的出境相關規定,大家都需得明白。
暐瀚 2016-6-4 de 台北
國家機密保護法 (26條)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I0060003
國家機密保護法 施行細則 (32條)
http://mojlaw.moj.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26648
#蔡英文 #馬英九 #國家機密保護法 #15日 #香港 #出境
簽奉核准 在 黃暐瀚 Facebook 八卦
文化部次長邱于芸遭撤換
次長寄存證信函給部長,那是不允許的。
當然,如果部長有不法,他有義務糾舉,不過除此之外,不管工作上有甚麼不愉快,下屬對長官寄發存證信函,那是違反行政倫理的。
簡單的說,邱于芸有不滿應該跟長官溝通,溝通無效,或是不想溝通,那也可以乾脆不幹,這都可以。但只要還在位子上,官僚體系還是應該要有基本的遊戲規則。
兩個只能留一個,晚上邱于芸被火速撤換了,不是請辭,是免職撤換。
現在不當官了,如果文化部真有不法,那就快去跟檢察官檢舉吧!
暐瀚 2015-10-16 de 台北
文化部新聞稿
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40192.html
有關近日媒體報導文化部疑以預算方式撥經費補助執政黨立委、文化部內部文書疑外洩等議題,造成外界的關注、輿論的質疑以及立委與行政院的困擾,文化部長洪孟啟表示深感愧歉。
洪孟啟表示,在本事件發生時,已立即主動交辦政風單位調查,廉政署也進行處理,現已進入司法階段,因此全案應回歸法制層面,文化部亦將全力配合調查,期盼此事儘速平息。
針對邱于芸政務次長以存證信函向他個人表達意見,也引發各界及輿論關注,洪孟啟表示,政務次長協助部長襄理文化部業務,在溝通上必須無礙,才能齊心推動政策,為人民及國家做事。邱政務次長此次透過存證信函方式進行溝通,顯然與部長溝通已存在疑慮,且有違行政倫理,他個人覺得遺憾。為避免文化部政策推動產生困難,洪孟啟表示,經過多日考慮,於今日簽奉核准,政務次長邱于芸已予免職。
洪孟啟說:現階段文化部將全力著重落實藝文政策,做好文化札根與推廣,持續推動各項重要文化事務為首要工作。文化部亦期盼讓文化行政回歸本質及正軌,繼續以務實且實事求是的態度,拓展我國的文化保存與藝文發展事務。
簽奉核准 在 楊正中 Youtube 的評價
1.議會沒刪花博預算,希望市府能照議會附帶意見執行。
2.花博原稱不徵收民地,如今需不需要徵收?
3.台中市成為欠稅天堂?欠稅大戶只要簽奉核准就可免限制出境?
4.台中市未登記工廠無法就地合法,原不比彰化的彈性。

簽奉核准 在 Re: [討論] 公文**說明項的問題- 看板PublicServa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引述《linchainwen (1000)》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公文**說明項的問題
: 時間: Sun Nov 1 00:50:35 2009
:
: 我當公務員7-8年,每次簽公文的內簽
: 在主旨末端一定是寫"簽請 核示"
: 在說明欄一定是寫:
:
: 1依據....函辦理...
: 2依據....指示辦理...
: 3本案業於X年X月X日奉核在案。
:
: 現在問題來了,大家覺得"奉核在案"---
:
: 是指前案長官已經批准?還是沒批准?還是附帶條件批准?
:
個案認定.
: 又如果是附帶條件批准,
: 說明項下的其他二、三、四應該會提到當時的附帶條件吧....
看你要陰誰.......
: 現在有一個問題,有一份B公文說:
: 本案業於X年X月X日奉核在案(A公文),擬請撥付相關款項...........
:
: 錢也撥了.........首長也核章了...
:
:
: 結果後來調出A公文一看,A公文寫著:核退再議!-----一樣首長有核章
亂七八糟!!
: 嚇死會計、出納、還有我.......
: 後來首長說,承辦人調公文、請他補...核退再議..........
:
: 但是承辦人堅決否認有此事...........
: 整份公文價值500多萬....
:
: 大家覺得要怎麼處理呢?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19.145.119
: → guast:A批示:核退再議,那就是未准撥款吧? 59.117.193.191 11/01 01:52
: → guast:撥款通常都有要件,繳交啥收受啥或驗收之類 59.117.193.191 11/01 01:54
: → guast:如撥款前提未獲准,而是再議,那就不能憑撥 59.117.193.191 11/01 01:55
: → guast:但若後來撥款公文連首長也准了,那就算認帳 59.117.193.191 11/01 01:58
: → steelfinger:這種事本來就該檢附影本,自己白癡 140.116.220.1 11/01 09:56
: 推 yokoyah:請款時就要附核准函的不是? 61.225.121.11 11/01 13:29
: 推 isHsin:查有沒有調案的紀錄不就好了!? 218.169.51.203 11/02 13:17
簡單講,貴機關根本就是一個"亂"字可言,有空從上到下
一起搭遊覽車去調查站喝咖啡算了.
更何況台端已任公職許久,相關簽稿遣字用詞還是廢到這程度
看來可以函請土城幫貴機關留幾間 VIP ROOM 比較妥當
首先:
1.是簽?還是函稿?? 簽就是簽,絕對不是"公文",只有"稿"才可以作為
公文的依據.
就算依照資訊公開法,一般人也只能調函稿,不能調簽.
2.要給錢的簽,都沒有先簽會會計主計??
3.要撥錢的簽,不附上"原本首長簽准"的簽影本??
4.本案承辦人是你還是別人?? 整個看不出來.
簡單講,請先釐清 A 是公文還是簽? B 是公文還是簽?
A 公文(簽?)承辦人是誰? B公文(簽?)承辦人又是誰?
A 公文有無簽轉函稿?還是直接文存? 若有轉發函,內容又是如何??
B 公文有無簽轉函稿?還是直接文存? 若有轉發函,內容又是如何??
若今天 A 公文有簽轉函稿,那既然首長(假設)簽核退再議,那發公文
的內容又是如何? 是不是退再議?
若是退再議,那 B 公文又有何膽量寫說 A 公文核准給錢,所以才來討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39.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