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充滿滿電連睡了好幾個片段為的就是下週開始到農曆年前滿滿的宣傳行程!
來跟大家分享一下蘇打綠「故事未了」小巨蛋演唱會的觀後感
這次蘇打綠從德國請來六十人交響樂團讓音樂的飽滿度破表,好幾度我聽到熱血沸騰、雞皮疙瘩瘋狂豎起!當然也有絲絲入扣的弦樂引起的淚腺反應。
突然間,你是不是蘇打綠的忠實粉絲這件事已經不是重點,因為在音樂上,蘇打綠已經突破了台灣演唱會的規格和層次,這樣的演唱會是前所未有的流行和古典音樂的強烈撞擊!
通常大家對演唱會會有既定的刻板印象,例如:觀眾的鼓譟、螢光棒、跳舞、動疵動疵、升降台、吊鋼絲、安可曲、整場站起來嗨...等。這些,「故事未了」都沒有!有的是
從頭到尾精緻的節目設計(德國交響樂團管弦樂和蘇打綠樂團音樂上的完美結合,沒有任何一個環節被我聽出不諧和或瑕疵!因為通常管弦樂龐大編制再加上搖滾樂團的撞擊會讓聽者聽覺疲勞,但這場我沒有聽到疲勞,反而讓我「耳朵為之一亮」,驚呼連連!)
主唱青峰對演唱的精準詮釋(許多歌曲連最後一句尾音的呼吸也細膩處理過!並且為了達到最佳狀態他半年來忍耐忌口不吃冰,這點讓我佩服地五體投地,覺得慚愧。)
將管絃樂團鋼琴協奏曲形式搬上大型演唱會舞台展演(阿龔嚇死我!我知道他會拉琴又會彈琴但不知道他會編寫管絃樂團的樂譜!在台上用精湛琴藝對抗整組交響樂團真的是帥透了!)
音樂會的中場休息(一般來說,只有在舞台劇或古典音樂會等演出裡才會有中場休息,這樣的安排著實讓許多習慣看演唱會的觀眾們感到驚喜,也讓我第一次看到小巨蛋廁所前,大家有秩序地男女生各一排,排到無盡的遠方的盛況!)
阿福、家凱、馨儀、小威和另一名吉他手各司其職,各自擔任不可或缺的演出角色!一點也不遜色~
整場下來讓我最驚豔的歌是「小情歌」,一首簡單的歌用最不簡單的配置呈現!讓我覺得幸好我有出席這場演唱會!
感謝 人力飛行劇團 因為青峰的邀請帶著我一起進入觀賞
謝謝 蘇打綠 Sodagreen 、德國交響樂團以及演唱會團隊辛苦付出、精心設計,送給大家這麼棒的聽視覺全新體驗的小巨蛋演唱會!
大家常常嚷嚷著台灣聽音樂的人的音樂層次不夠高,但蘇打綠的樂迷們,這次讓我刮目相看!
同時也有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磯村由紀子 #風の住む街 #二胡 磯村由紀子-風居住的街道 二胡版 by 永安 Yukiko Isomura - Street Where Wind Resides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60846677 ...
「簡單流行鋼琴譜」的推薦目錄: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蔡旻佑 Evan Yo Facebook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李蘋果 Youtube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討論] 編曲比較簡單的流行鋼琴樂譜? - 看板WomenTalk 的評價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流行鋼琴譜簡單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流行鋼琴譜簡單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日本卡通《小蜜蜂》原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由「龍之子」製作,於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富士電視台首播,全部91集,每集30分鐘,台灣則是於1975年9月8日至1976年3月24日在華視首播中文配音版本,之後華視又於1980年2月20日至同年7月11日以及1985年1月1日至同年6月25日重播了兩遍。
華視播映的《小蜜蜂》共有117集,包括了《小蜜蜂》的第一部與第二部;第一部是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共91集),第二部則是它的續篇~1974年4月5日至同年9月27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新孤兒哈奇)(共26集)。而目前坊間販售的《小蜜蜂》DVD,其日文劇名雖與第一部相同,但其實算是《小蜜蜂》第三部(共55集),在日本播映的時間為1989年7月21日至1990年8月31日。
在我的記憶裡,有關小蜜蜂的歌曲有兩首,一首算是世界名曲,它的歌詞是「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來匆匆,去匆匆,做工興味濃……」,旋律則是鋼琴初學者必彈之曲(So Mi Mi,Fa Re Re,Do Re Mi Fa So So So),而另外一首就是日本卡通《小蜜蜂》的中文主題曲,這首由汪石泉老師填詞譜曲的作品,旋律悅耳動聽、歌詞簡單純真,且具有教育意義,可說是當年相當流行的一首卡通歌曲,臺灣許多五、六年級生至今仍能琅琅上口。
《小蜜蜂》的原作者是日本的名插畫家吉田龍夫。1962年,吉田龍夫與二個弟弟一同攜手創立了「龍之子」製作公司,以動漫畫的企畫製作為主要業務;之後的三十年間,「龍之子」製作超過六十部膾炙人口的動畫影集,其中的《科學小飛俠》、《小蜜蜂》、《救難小英雄》、《鋼鐵小英雄》、《糊塗魔術師》等動畫在臺灣播出時,皆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
《小蜜蜂》主角哈奇(Hutch)是一隻年幼的小蜜蜂(華視的中譯版本直接將他取名為「小蜜蜂」),某日,他所居住的蜂巢被大舉入侵的黃蜂所摧毀;幸運逃過一劫的他(當時還只是一顆卵),在孵化之後,為了找尋未曾謀面的親生母親,展開了一段漫長的冒險旅程。在這一路上,他體驗了無數的嘲諷、痛苦與悲傷;但漸漸地,他也從中學會了愛、耐心、友誼、勇氣和許多能讓生活變得更有價值的美德。在尋母的過程中,天性「助人為樂」的哈奇,不僅會運用智慧化解自身所遇到的危機,當看見別人有難時,他還會見義勇為、冒險救人,其犧牲服務的精神十分值得學習;因此,像這樣主題意識「十分正確」的卡通,在當時可是非常受到家長們的歡迎,也難怪華視會在十年內播了三遍。
隨著小蜜蜂哈奇在大自然的探索旅程,《小蜜蜂》劇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昆蟲,像是甲蟲、螳螂、蝗蟲、蜘蛛……等,因此觀賞這部卡通不僅可以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還能夠認識大自然中的各類花草、昆蟲,並深入了解牠們的生態與習性;此外,《小蜜蜂》卡通裡的各種昆蟲造型既可愛又討喜,十分適合用於教學用途,所以,當《小蜜蜂》首度在臺灣播出時(1975年),北一女中就曾為了科學展覽活動,向華視影片組借用《小蜜蜂》的原版卡通畫片,作為科展的參考資料呢!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小蜜蜂》乃是臺灣電視史上的第一部「卡通連續劇」喲!1975年,華視破天荒地在傍晚時段開闢了一個半小時的帶狀時段來播卡通,每週播出連續五天的《小蜜蜂》,這個安排讓小朋友們大呼過癮!當時,《小蜜蜂》的收視率在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之間,廣告集集滿檔,令華視業務部每天為了「拆檔」而忙得團團轉。
此外,《小蜜蜂》也是臺灣第一部以國語配音播出的外國卡通,在它之前的外國卡通都是只配上中文字幕就直接播出,對於不識字或剛入學的孩童來說,看外文發音的卡通成了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所以,配上國語發音的《小蜜蜂》在播出後立刻廣受小朋友歡迎,也引起一股收視風潮。後來,三台播出的日本卡通全都採用國語配音播出,但此舉並非體貼聽不懂日語的觀眾,而是因為日本與我國斷交,新聞局下令電視節目裡不准講日語也不能唱日文歌,所以當時電視播出美國卡通(例如大力水手)時,仍是以英語原音播出。
當年幫《小蜜蜂》各個角色發聲的幕後功臣,包括了華珊、王彬彬、于國治、王彼得、陳明揚、張萍萍和唐蓉蓉等配音員,在這個七人配音小組裡,每個人得負責配好幾個角色的聲音,而且每集半個小時卡通的配音工作,平均得花上兩個鐘頭的時間才能完成。
《小蜜蜂》
詞曲:汪石泉
演唱:華聲兒童合唱團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不怕雨也不怕風
自立自強有信心
刻苦耐勞勤作工
萬里尋親不怕難
消滅敵人 最英勇
啦啦啦啦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製作團隊】
劇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1)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二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0年4月7日~1971年12月28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91集
原作:吉田龍夫
企畫:鳥海尽三
脚本:鳥海尽三、前里元義、陣野修、吉田喜昭、多地映一、梅田智江、滝三郎
演出:原征太郎、九里一平、鳥海永行、 西牧秀雄、芹川有吾、富野喜幸…等
作畫:田中英二、西城隆詞、水村十司
美術監督:中村光毅
美術設定:五十嵐忠司等人
音樂:越部信義、音樂企畫中心
總監督:九里一平、原征太郎
製作:吉田龍夫與龍之子製作公司
劇名: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2)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五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4年4月5日~1974年9月27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26集
原作:吉田龍夫、龍之子製作企畫室
企畫:鳥海尽三、酒井あきよし
監製:九里一平
腳本:酒井あきよし等人
演出:高橋資祐、富野喜幸
人物設定:天野嘉孝、源田秀夫
作畫監督:岡田敏靖、川端宏、大鹿日出明
美術:中村光毅
音樂:横山菁児
總監督:原征太郎
製作:龍之子製作公司
【認識 龍之子】
以吉田龍夫為首,加上他的兩個弟弟:二弟吉田健二與三弟九里一平(本名吉田豐治),吉田氏三兄弟為了應付在週刊雜誌上刊登漫畫產生的大量事務,於1962年10月19日聯手成立了一間工作室,名為「龍之子製作公司」。他們從創意發想、製作、整合,到完成,全部一手包辦;像這樣的工作室型態在當時可說是絕無僅有,因此震驚了整個日本漫畫界。
當時,美國迪士尼公司製作了全球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吉田龍夫與名漫畫家手塚治虫在看過《白雪公主》之後,對於動畫皆懷著無限的憧憬。1963年1月,日本電視開始播映由手塚治虫創立的「虫製作公司」所製作的《原子小金剛》卡通影集;為了不讓手塚治虫專美於前,吉田龍夫決定帶領「龍之子」團隊著手動畫影片的製作。
吉田龍夫首先請來曾經擔任過手塚治虫助手、畫過《原子小金剛》分鏡表的世川弘加入「龍之子」,然後與「東映動畫」合作製作電視卡通《宇宙ACE》,更從合作當中學習到許多製作動畫的技術;但後來這兩家公司卻因理念不合而中止合作,於是,吉田龍夫決定由「龍之子」獨力製作這部卡通。
在獨力製片的過程中,吉田龍夫雖然遭遇了許多的困難與挫折,但他本著對動畫的熱情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一一克服了這些阻礙。在沒有贊助者的情況下,吉田龍夫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才有足夠的錢來蓋攝影棚。終於在1965年5月8日,《宇宙ACE》開始在電視上播放了,這是「龍之子製作公司」的第一部動畫作品,當時吉田龍夫33歲、吉田健二30歲,九里一平只有25歲,在這三個年輕人的努力下,席捲日本動畫界的「龍之子」終於啟航了!
吉田龍夫常鼓勵旗下的工作人員,要以實驗的精神來創作動畫;因此「龍之子」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令看過的人均留下深刻的印象。1970年,吉田龍夫秉持著「想要將最好的作品送給小孩子們」的理念,發表了《小蜜蜂》動畫影集,並得到十分熱烈的迴響。
1977年,吉田龍夫因肝病去世,對「龍之子」產生了不小的衝擊;群龍無首的「龍之子」內部開始分裂,導致許多人才紛紛出走。不過,「龍之子」的確曾是培養動畫界人才的溫床,許多曾經在「龍之子」工作過的人,例如:富野由悠季、天野喜孝、高田明美、押井守……等,後來都成為日本動畫界的大師級人物。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台灣第一部國語配音的外國卡通,40多年前原汁原味的主題曲與配音,好懷念!
日本卡通《小蜜蜂》原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由「龍之子」製作,於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富士電視台首播,全部91集,每集30分鐘,台灣則是於1975年9月8日至1976年3月24日在華視首播中文配音版本,之後華視又於1980年2月20日至同年7月11日以及1985年1月1日至同年6月25日重播了兩遍。
華視播映的《小蜜蜂》共有117集,包括了《小蜜蜂》的第一部與第二部;第一部是1970年4月7日至1971年12月28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孤兒哈奇)(共91集),第二部則是它的續篇~1974年4月5日至同年9月27日在日本首播的《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昆蟲故事:新孤兒哈奇)(共26集)。而目前坊間販售的《小蜜蜂》DVD,其日文劇名雖與第一部相同,但其實算是《小蜜蜂》第三部(共55集),在日本播映的時間為1989年7月21日至1990年8月31日。
在我的記憶裡,有關小蜜蜂的歌曲有兩首,一首算是世界名曲,它的歌詞是「嗡嗡嗡,嗡嗡嗡,大家一起勤做工,來匆匆,去匆匆,做工興味濃……」,旋律則是鋼琴初學者必彈之曲(So Mi Mi,Fa Re Re,Do Re Mi Fa So So So),而另外一首就是日本卡通《小蜜蜂》的中文主題曲,這首由汪石泉老師填詞譜曲的作品,旋律悅耳動聽、歌詞簡單純真,且具有教育意義,可說是當年相當流行的一首卡通歌曲,臺灣許多五、六年級生至今仍能琅琅上口。
《小蜜蜂》的原作者是日本的名插畫家吉田龍夫。1962年,吉田龍夫與二個弟弟一同攜手創立了「龍之子」製作公司,以動漫畫的企畫製作為主要業務;之後的三十年間,「龍之子」製作超過六十部膾炙人口的動畫影集,其中的《科學小飛俠》、《小蜜蜂》、《救難小英雄》、《鋼鐵小英雄》、《糊塗魔術師》等動畫在臺灣播出時,皆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
《小蜜蜂》主角哈奇(Hutch)是一隻年幼的小蜜蜂(華視的中譯版本直接將他取名為「小蜜蜂」),某日,他所居住的蜂巢被大舉入侵的黃蜂所摧毀;幸運逃過一劫的他(當時還只是一顆卵),在孵化之後,為了找尋未曾謀面的親生母親,展開了一段漫長的冒險旅程。在這一路上,他體驗了無數的嘲諷、痛苦與悲傷;但漸漸地,他也從中學會了愛、耐心、友誼、勇氣和許多能讓生活變得更有價值的美德。在尋母的過程中,天性「助人為樂」的哈奇,不僅會運用智慧化解自身所遇到的危機,當看見別人有難時,他還會見義勇為、冒險救人,其犧牲服務的精神十分值得學習;因此,像這樣主題意識「十分正確」的卡通,在當時可是非常受到家長們的歡迎,也難怪華視會在十年內播了三遍。
隨著小蜜蜂哈奇在大自然的探索旅程,《小蜜蜂》劇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昆蟲,像是甲蟲、螳螂、蝗蟲、蜘蛛……等,因此觀賞這部卡通不僅可以學到待人處事的道理,還能夠認識大自然中的各類花草、昆蟲,並深入了解牠們的生態與習性;此外,《小蜜蜂》卡通裡的各種昆蟲造型既可愛又討喜,十分適合用於教學用途,所以,當《小蜜蜂》首度在臺灣播出時(1975年),北一女中就曾為了科學展覽活動,向華視影片組借用《小蜜蜂》的原版卡通畫片,作為科展的參考資料呢!
不說你可能不知道,《小蜜蜂》乃是臺灣電視史上的第一部「卡通連續劇」喲!1975年,華視破天荒地在傍晚時段開闢了一個半小時的帶狀時段來播卡通,每週播出連續五天的《小蜜蜂》,這個安排讓小朋友們大呼過癮!當時,《小蜜蜂》的收視率在百分之八十五至九十之間,廣告集集滿檔,令華視業務部每天為了「拆檔」而忙得團團轉。
此外,《小蜜蜂》也是臺灣第一部以國語配音播出的外國卡通,在它之前的外國卡通都是只配上中文字幕就直接播出,對於不識字或剛入學的孩童來說,看外文發音的卡通成了一件十分吃力的事;所以,配上國語發音的《小蜜蜂》在播出後立刻廣受小朋友歡迎,也引起一股收視風潮。後來,三台播出的日本卡通全都採用國語配音播出,但此舉並非體貼聽不懂日語的觀眾,而是因為日本與我國斷交,新聞局下令電視節目裡不准講日語也不能唱日文歌,所以當時電視播出美國卡通(例如大力水手)時,仍是以英語原音播出。
當年幫《小蜜蜂》各個角色發聲的幕後功臣,包括了華珊、王彬彬、于國治、王彼得、陳明揚、張萍萍和唐蓉蓉等配音員,在這個七人配音小組裡,每個人得負責配好幾個角色的聲音,而且每集半個小時卡通的配音工作,平均得花上兩個鐘頭的時間才能完成。
《小蜜蜂》
詞曲:汪石泉
演唱:華聲兒童合唱團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不怕雨也不怕風
自立自強有信心
刻苦耐勞勤作工
萬里尋親不怕難
消滅敵人 最英勇
啦啦啦啦
有一個小蜜蜂
飛到西又飛到東
嗡嗡嗡嗡 嗡嗡嗡嗡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有恆一定會成功
【製作團隊】
劇名:昆虫物語 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1)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二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0年4月7日~1971年12月28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91集
原作:吉田龍夫
企畫:鳥海尽三
脚本:鳥海尽三、前里元義、陣野修、吉田喜昭、多地映一、梅田智江、滝三郎
演出:原征太郎、九里一平、鳥海永行、 西牧秀雄、芹川有吾、富野喜幸…等
作畫:田中英二、西城隆詞、水村十司
美術監督:中村光毅
美術設定:五十嵐忠司等人
音樂:越部信義、音樂企畫中心
總監督:九里一平、原征太郎
製作:吉田龍夫與龍之子製作公司
劇名:昆虫物語 新みなしごハッチ(小蜜蜂 PART 2)
播映:富士電視台
播映時間:每週五7:00PM~7:30PM
播映期間:1974年4月5日~1974年9月27日
形式:每集30分
集數:26集
原作:吉田龍夫、龍之子製作企畫室
企畫:鳥海尽三、酒井あきよし
監製:九里一平
腳本:酒井あきよし等人
演出:高橋資祐、富野喜幸
人物設定:天野嘉孝、源田秀夫
作畫監督:岡田敏靖、川端宏、大鹿日出明
美術:中村光毅
音樂:横山菁児
總監督:原征太郎
製作:龍之子製作公司
【認識 龍之子】
以吉田龍夫為首,加上他的兩個弟弟:二弟吉田健二與三弟九里一平(本名吉田豐治),吉田氏三兄弟為了應付在週刊雜誌上刊登漫畫產生的大量事務,於1962年10月19日聯手成立了一間工作室,名為「龍之子製作公司」。他們從創意發想、製作、整合,到完成,全部一手包辦;像這樣的工作室型態在當時可說是絕無僅有,因此震驚了整個日本漫畫界。
當時,美國迪士尼公司製作了全球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吉田龍夫與名漫畫家手塚治虫在看過《白雪公主》之後,對於動畫皆懷著無限的憧憬。1963年1月,日本電視開始播映由手塚治虫創立的「虫製作公司」所製作的《原子小金剛》卡通影集;為了不讓手塚治虫專美於前,吉田龍夫決定帶領「龍之子」團隊著手動畫影片的製作。
吉田龍夫首先請來曾經擔任過手塚治虫助手、畫過《原子小金剛》分鏡表的世川弘加入「龍之子」,然後與「東映動畫」合作製作電視卡通《宇宙ACE》,更從合作當中學習到許多製作動畫的技術;但後來這兩家公司卻因理念不合而中止合作,於是,吉田龍夫決定由「龍之子」獨力製作這部卡通。
在獨力製片的過程中,吉田龍夫雖然遭遇了許多的困難與挫折,但他本著對動畫的熱情和勇於挑戰的精神,一一克服了這些阻礙。在沒有贊助者的情況下,吉田龍夫甚至抵押了自己的房子,才有足夠的錢來蓋攝影棚。終於在1965年5月8日,《宇宙ACE》開始在電視上播放了,這是「龍之子製作公司」的第一部動畫作品,當時吉田龍夫33歲、吉田健二30歲,九里一平只有25歲,在這三個年輕人的努力下,席捲日本動畫界的「龍之子」終於啟航了!
吉田龍夫常鼓勵旗下的工作人員,要以實驗的精神來創作動畫;因此「龍之子」多樣化的表現手法,令看過的人均留下深刻的印象。1970年,吉田龍夫秉持著「想要將最好的作品送給小孩子們」的理念,發表了《小蜜蜂》動畫影集,並得到十分熱烈的迴響。
1977年,吉田龍夫因肝病去世,對「龍之子」產生了不小的衝擊;群龍無首的「龍之子」內部開始分裂,導致許多人才紛紛出走。不過,「龍之子」的確曾是培養動畫界人才的溫床,許多曾經在「龍之子」工作過的人,例如:富野由悠季、天野喜孝、高田明美、押井守……等,後來都成為日本動畫界的大師級人物。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評價
#磯村由紀子 #風の住む街 #二胡
磯村由紀子-風居住的街道 二胡版 by 永安
Yukiko Isomura - Street Where Wind Resides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60846677
《風居住的街道》是2003年磯村由紀子
與日本著名二胡演奏家阪下正夫合作的經典曲目,
二胡與鋼琴的搭配對話,令人耳目一新。
整體上來說,感覺二胡的比重大於鋼琴,
或者說是感染力超越了鋼琴,
二胡的憂傷在這裡勝過了鋼琴的浪漫...
鋼琴和二胡交織在一起,相互傾訴,相互愛慕,
但永遠不會重合,仿佛兩個永遠都不能在一起的戀人...
http://youtu.be/BCwysQU94Y0
上面影片是『磯村由紀子』與『坂下正夫』合作的發行版本,是不是真的很美呢?這首『風居住的街道』是在無意間網路上聽到的,簡單的二胡與鋼琴組合,卻帶給我內心強烈的震撼。聽到之後的幾年間,一直在網路上找尋鋼琴伴奏,找到的大部分都是MIDI、或消音版,都不是很滿意。直到最近發現土豆網網友johnchench上傳自己所彈的鋼琴,琴聲乾淨、強弱變化很棒,所以就決定開始錄音。
這首歌是bB與bD調的交替變換,和我之前所錄的流行音樂比起來,多了一些較困難的琶音。但是仔細聽出簡譜後,發現並不難練,其實是很自然的上行音階。另一個特別的地方是長顫音,要在長顫音中表現出感情,我覺得也挺困難的。
五月中從上海回台灣後,馬上又要去美國了,利用短暫的空檔匆促地錄音,很多拉得不好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指點包涵。這首歌很適合二胡(廢話... 是寫給二胡的XD),希望二胡朋友們都能一起玩喔~ ^O^
========================
磯村由紀子-風居住的街道 二胡版
原名:風の住む街
Street Where Wind Resides
作曲:磯村由紀子
原奏:鋼琴/磯村由紀子
二胡/坂下正夫
原曲發行時間:2003年11月21日
翻奏:鋼琴/johnchench
二胡/永安
簡譜:永安
1=bB
(鋼琴)
123 53 2161
352 123
123 53 2161
35276
(二胡)
61323 53621
61323 6523
61323 53621
6112 656
(鋼琴)
61323 53621
61323 6523
61323 53621
6112 656
1=bD
(二胡)
61323 53621
61323 6523
61323 53621
6112 656
361 1236
361 1253
35656 17653
361 1236
(鋼琴)
361 1236
(二胡)
6532 353
6532 35 3
3356 321
6612 6612
6612 32165
3532 3551
634 3452 3456
1=bB
2345 6 6 5 3 3 35
6 617673
35 665 653
6 1 3 65 6
6~ 6~ 5~ 6~
631765 6 7 6
1=bD
61323 53621
61323 6523
61323 53621
6112 656
61323 53621
61323 6523
61323 53621
6112 656
6112 656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NlOUNHkGp0/hqdefault.jpg)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永安的心情二胡 YungAn's Erhu Fantasy Youtube 的評價
#吉田潔 #NewAge #二胡
吉田潔-望鄉 二胡版 by 永安
Kiyoshi Yoshida - Bokyo (Erhu Cover by YungAn)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299974766
《日本人的遙遠旅途》(日本人はるかな旅)是NHK綜合放送的一部關於日本人起源的記錄片。本片的配樂,由吉田潔作曲,眾多名家合力演奏,有賈鵬芳的二胡、吉田兄弟的三味線、小宮瑞代的箏、渡邊雅二的鋼琴等,讓本專輯的層次達到非常高的境界,每一首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向人們訴說著日本人旅途中的艱辛、快樂、和發生的故事。空靈縹緲的主旋律,加上獨特濃郁的民族風味,是Pacific Moon系列中,我最喜歡的專輯。
作曲家吉田潔出生於1964年,十餘歲時開始學習鋼琴,1985年留學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主修專業為音樂編排和電影配樂。1987年他回到日本,成為一名電子合成器演奏者。他的音樂作品涉及了多種音樂門類,包括流行音樂、商業音樂、電視劇配樂、電腦遊戲配樂等,此外,他還為多位藝術家創作演奏曲目並為其編排。由吉田潔創作的專輯主要有《旅》、《打》、《打II》、《祭》等。
二胡演奏家賈鵬芳,1958年生於黑龍江,是中國當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我喜歡他的《平和之月》系列、電影《臥虎藏龍》、電玩《莎木》等等的二胡音樂,平日工作的時候,都會反覆地播放,讓我心裡覺得特別平靜。在《日本人的遙遠旅途》專輯中的這首二胡曲《望鄉》,也是由他所演奏,鄉愁纏繞的二胡音色,幽美斷腸、悠遠而療癒的。下面介紹給大家聽聽:
https://youtu.be/Vh-1IF12hp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5AQCXayV2E/
這首《望鄉》是C調,指法簡單、音域也在適當的高度,很適合二胡演奏,但要拉出賈鵬芳老師那種悠遠史詩的氣勢,是非常困難的。我盡量把弓子用滿,加上弓速與揉弦的變化來模仿,不過火候還是差太遠了。演奏上諸多不足的地方,還請各位朋友繼續給予指點。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平和之月》的音樂,在我從浮躁走向沉著的年紀裡,這樣的音樂很定神,也很貼心。讓我們拿起二胡,找回屬於自己的那份平靜吧~
========================
吉田潔-望鄉 二胡版
中文:吉田潔-望鄉
英文:Kiyoshi Yoshida - Bokyo
日文:よしだ きよし-ぼうきょう
作曲:吉田潔
鋼琴:渡邊雅二
二胡原奏:賈鵬芳
原曲發行:2001年9月21日
二胡翻奏:永安
翻奏錄製:2015年9月21日
簡譜:永安
http://blog.xuite.net/wangan/njb/299974766
1=C
356 17 17653 53
356 1232 123
216 17 17653 53
356 12321 656
356 17 17653 53
356 1232 123
216 17 17653 53
356 12321 656
356 12321 656
END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PszRazVlU0/hqdefault.jpg)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李蘋果 Youtube 的評價
李蘋果首部MV【簡單生活】HD
【簡單生活】曲目介紹:
期待能透過青春洋溢的旋律,將充滿歡樂與活力的正面能量傳達給大家,希望那些在愛錯裡獨自傷心難過的人,能夠放下執著,甩開寂寞、找回笑容,簡簡單單開心的生活!
—————————————-———
【簡單生活 】
葉子在窗外輕輕擺動
冰涼的夜裡 讓眼淚它溫熱我
鏡子裡的我很不像我
你離開了以後 我變得好軟弱
甩開了寂寞 我大步向前走
一無所有反而輕鬆
找個人愛了 到底有沒有錯
我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丟掉了執著 我要找回笑容
偶爾放肆一下真快活
隨便人去說 別再囉哩叭唆
我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你的影子在每個角落
像提醒著我 沒有你我多寂寞
愛情怎麼是這種結果
你離開了以後 我變得好脆弱
甩開了寂寞 我大步向前走
一無所有反而輕鬆
找個人愛了 到底有沒有錯
我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丟掉了執著 我要找回笑容
偶爾放肆一下真快活
隨便人去說 別再囉哩叭唆
我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簡單的生活
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簡單的生活
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簡單的生活
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丟掉了執著 我要找回笑容
偶爾放肆一下真快活
隨便人去說 別再囉哩叭唆
我只要過簡單的生活
—————————————-———
數位平台收聽🎵
KKBOX→https://www.kkbox.com/tw/tc/album/rl56-YKsLkDt10F54eK3009H-index.html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0TI4QMjvX4iJXlm9627LnA?si=NuxyOOFPRYuwgeG_2TFZsA
friDay音樂→https://reurl.cc/5qlKQn
MyMusic→ https://reurl.cc/avreD3
蝦米音樂→https://reurl.cc/0OoKrY
QQ音樂→ https://reurl.cc/0OoK76
酷狗音樂→ https://reurl.cc/Y613WX
酷我音樂→ https://reurl.cc/Ez7Q2v
—————————————-———
製作人| 李蘋果
詞曲| 李蘋果
編曲| 姜道
錄音| 姜道
合聲編寫| 姜道
混音| 姜道
—————————————-———
MV友情客串
吉他手|武靖
貝斯| 阿京
鼓手| 小芳
完美工具人| 小木子
貓貓| 圓圓、萌萌
—————————————-———
MV製作團隊
Foolkids Film Studio
導演 | 呂小猴
製片 | 鄭城庭
攝影 | 張永日
攝影助理 | 廖柏竣
燈光 | 梁敦學、廖景棟
美術 | 林宗賢
美術助理 | Anna Huang
剪輯調色 | 鄭閎仁
妝髮|許家綺 Bonnie Hsu
妝髮助理|林慧雯
—————————————-———
【關於】
🍎李蘋果:詞/曲+Vocal+Guitar
一個個子嬌小,卻對音樂懷抱著熱情的女孩。從小學習古典鋼琴,2009年開始嘗試歌曲創作,自學吉他以及編曲,至今已累積百首以上作品!
2011年接觸各類表演工作,2012年取得街頭藝人證照,個人演出次數超過百場,翻唱過百首以上流行歌曲!
2013年獨立發行首張迷你創作專輯『嚇一跳』
關於愛情、還有生活的美好與失落,歡笑及感動。每段故事裡,訴說著她想傳遞給大家的各種心情。
像沉溺在陽光溫暖的午後,那麼放鬆自在;像陶醉在戀人的懷抱,幻想著去環遊世界!微笑哼著歌曲,拋開生活中的煩惱和壓力,只要聽她唱歌,就是那麼容易感覺到幸福!喜歡大聲笑鬧,自然清新的曲風,搭配著甜美的歌聲,李蘋果和她的吉他,要唱出讓你”嚇一跳"的音樂!
2017年獨立發行第二張數位創作專輯『睡美人』
睽違四年,見證李蘋果的蛻變,從事音樂創作與街頭演出,累積不少歌迷的李蘋果,在2013年發行第一張專輯後因聲帶萎縮,找不到人生方向,一度萌生放棄音樂的念頭,期間更罹患躁鬱症。在製作人、家人、粉絲們的鼓勵,與出國散心累積創作能量,將走過人生谷底的經歷譜成音符,用歌聲詮釋更成熟的的人生觀。
2020年獨立發行第三張數位創作EP 『簡單生活』
創作音樂至今已經十多年的李蘋果,為了發行第三張創作EP,她拍了生平的第一部MV。為了籌備這部MV的資金和製作宣傳,她付出相當大的努力!因遭逢疫情,演出和收入也跟著受到影響。為了讓更多人注意到她的音樂和創作,她開始嘗試轉型,沒想到竟意外的增加她的曝光度及點閱率!粉絲們看到她轉型,誤會她已經放棄音樂,其實她會轉型也是為了音樂。因為沒有在做音樂的人,很難體會做音樂有多燒錢,加上現在音樂數位化,會去買實體唱片的人是寮寮可數;想靠音樂賺錢生活更是難上加難!甚至去向銀行貸款做專輯。這十多年來,李蘋果沒有唱片公司、經紀公司,全都是自掏腰包。這條路上跌跌撞撞,也曾有過好幾次想放棄的念頭⋯但她還擁有最後一絲的夢想,還想繼續走下去。為了音樂她會繼續努力,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李蘋果的副業,讓她能繼續創作更多好聽的音樂給大家聽!
—————————————-———
【表演傳記】
河岸留言、女巫店、覺響Live house、樹樂集
台中迴響、台南Room335、台東鐵花村、三峽甘樂文創
SNAPPP、A House、阪急音樂花房、7-11門市開幕演唱
D.Cafe 、Trip Cafe、Somebody Cafe、口袋咖啡、桃園There Cafe
信義誠品店、天母店、台中店、台南店、高雄店等文藝空間或咖啡店演出
【駐唱經歷】
公館PIPE水岸廣場、131 pub
漁人碼頭、紗帽古溫泉音樂餐廳、好客燒烤餐廳、碧潭水灣、淡水榕堤、巴塞隆納
內湖737巷夜市、桃園御花園夜市、八德興仁夜市、西門町、信義區等街頭表演
【電視經歷】
2006年8月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網路美女
2010年3月國光幫幫忙-音樂美女
2011年11月鑽石夜總會-吉他彈唱大賽
2012年7月超級偶像七-前20強
2013年12月中天、東森新聞採訪報導
2014年7月我要當歌手-3集
【電台經歷】
警廣-播音747專訪
飛碟-阿宅的反抗軍
News98-愛你22小時
教育電台-麻辣學堂
【發表作品】
寶島鐘錶55週年廣告曲
超視偶像劇『33故事館』插曲
警察廣播電台台呼製作-入圍電台廣播金鐘獎
2013年3月獨立發行首張迷你創作專輯『嚇一跳』
2017年獨立發行第二張數位創作專輯『睡美人』
2020年獨立發行第三張數位創作EP 『簡單生活』
【活動代言】
2013年代言網路遊戲『劍俠Q傳』,創作兩首遊戲主題曲,網聚活動自彈自唱演出
—————————————-———
🍎李蘋果🍎
YouTube➤ https://reurl.cc/0OgOlM
Facebook➤ https://reurl.cc/r8d89r
Instagram➤ https://reurl.cc/GrZrpZ
Twitter➤ https://reurl.cc/av0veD
街聲Street Voice➤ https://reurl.cc/Ld13ba
蝦皮➤ https://reurl.cc/8n4n8M
🔎演出、教學、婚禮、商演、駐唱、活動邀約歡迎來信:mrsapple7763@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S481GegzxU/hqdefault.jpg)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流行鋼琴譜簡單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八卦
流行鋼琴譜簡單 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流行鋼琴譜簡單,流行歌鋼琴簡譜,鋼琴譜,鋼片琴演奏方法在Youtube ... ... <看更多>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流行鋼琴譜簡單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八卦
流行鋼琴譜簡單 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流行鋼琴譜簡單,流行歌鋼琴簡譜,鋼琴譜,鋼片琴演奏方法在Youtube ... ... <看更多>
簡單流行鋼琴譜 在 [討論] 編曲比較簡單的流行鋼琴樂譜? - 看板WomenTalk 的八卦
最近又開始重拾興趣學鋼琴
我81年次
小時候從快升國中 學到快高三左右
約5年時間
只有考過一次檢定 同時報兩種
國際鋼琴檢定是報C級
史坦巴哈是10級
有上網找找編流行鋼琴樂譜的書
目前看到是
itouch 就是愛彈琴 跟 流行豆芽譜
不知道哪一本的編曲比較簡單
想先找簡單的來練
雖然每本差不多也只有2 3首喜歡的
赫然發現 現在新出的流行歌
竟然那麼多沒聽過 跟國中時期差很多
或是大家有推薦別家出版社的書
雖然知道也有線上的鋼琴譜資源
不過網友自編的 難度有些也有點高
所以比較偏向
找專業有針對程度的書
先感謝大家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A515F.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72.2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60523829.A.F7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