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找不到好工作﹖﹞
常常有人跟我吐苦水,說工作不好找,或是找不到理想工作,我都不打算跟著他們一起大歎世道艱難,反而問他們:
「找多久了﹖」
「一個多月。」
「投了幾家履歷﹖」
「五家。」
投五家就想被錄取,以為自己是誰啊!我聽過投履歷最多家的,也不過是十幾家。偏偏這些人說學歷,不過是普通大學畢業;說經歷,也乏善可陳,只是做了幾年基層工作;說績效,覺得自己很厲害,卻是拿不出具體數字…看到我搖頭嘆息,你猜他們怎麼說﹖
「我總不能亂投啊!」
說得也是!可是他們精挑細選這些企業,難道企業不會對他們挑肥揀瘦嗎﹖你挑企業,企業更挑你,結果當然是工作難找啊!接著,我會再問這些求職不易的人是怎麼寫履歷自傳的,答案是同一份履歷通吃,不管對方企業是大規模或小規模﹑不管對方職務主要是做哪一種工作…太令人驚訝!
「你不看求職條件那一欄嗎﹖」
「不是都一樣嗎﹖」
哇咧,意思是說不管考英文或數學,都給同一份答案卷,你說會過嗎﹖當然不會啊!這樣的求職方式,如此不用心與不用腦,我要是企業,一定會重重丟進字紙簍裡,再罵一句「是來鬧的嗎﹖」
有一次我和「HR小周末」創辦人盧世安談到求職這件事,他給了一個想法,令我拍案叫絕。他說,如果是待業中,上班是每天8小時,求職也要每天8小時,把求職當作一份工作來做,專注﹑認份﹑踏實,而且想辦法克服各種困難﹑達成目標,結果很少會找不到理想工作。
按照這個標準,不要說待業,就算在職中,利用假日在家認真8小時,看清楚每家企業的求職條件,針對它們去調整履歷與自傳,一天投3~5家是有可能的,一個月8個假日至少投24~40家,獲得面試機會的成功率便會大幅提高。
說真的,很多人天天叨念著要換工作,只是嘴巴認真而已,在行動上並未付出程度相符的認真,然後東怪西怪,全怪到工作難找,反正千錯萬錯都不是自己的錯。這種人,是典型的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也不會為了求職做出任何改變,反倒是癡心妄想有一份工作是完全為他們量身訂做,這也讓我非常駭異。
最近上課後,有一位護理師趨前跟我諮詢換工作一事,她在醫院做過一年,工作太累,於是換到醫美診所,做了六年。問題是醫美一行競爭慘烈,診所經營越來越差,她的小孩才一歲,擔心工作不保,想換去工廠做駐廠護理師,問題是廠護要的是曾在醫院任職多科的護理師,她的知識與經驗已經遠遠跟不上。
「那麼,妳就回大醫院熬幾年。」
「不行,我孩子還小。」
「那麼,妳繼續在診所待著。」
「我都32歲,萬一失業呢﹖」
這不行﹑那不行,我就問她想要怎樣,她說自己完全沒主張,接著眼眶一紅,快要哭出來,硬是擠出來這一句:
「所以我才請教你啊!」
我的心裡在說,小姐,這是妳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我給再多的意見都沒用,除非你願意為了求職去改變你的條件,否則神仙也幫不了忙。這樣的人有一種奇怪的思考邏輯,總覺得這世界要為他們改變,而自己卻是一點也不需要改變;一旦世界沒為他們改變,就責怪這個世界不公平﹑不正義﹑不關懷弱勢。
找工作這件事,外人是幫不上忙的,除非自己願意幫自己,像是補強自己缺少的條件,並且把求職當個事認真地做,做到徹底,真誠到令人感動,才有可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否則滿天下都是聰明優秀又認真的人,誰理你啊!
所以當我們不是條件特別突出時,就認份吧!勤能補拙,天道酬勤,天底下的道理不過如此。每一個在就業市場待價而沽的人,沒有懶的權利。
#职场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圖/網站
「管理學院 英文 怎麼說」的推薦目錄:
管理學院 英文 怎麼說 在 洪雪珍 Facebook 八卦
﹝成功的人,不太愛用腦子﹞
今天早上上線上英文課,講到一般人有個迷思,以為大腦只能用到10%,可是事實上,科學指出能夠用到35%,高達3.5倍。老實說,是10%或35%,都是抽象數字,都難以體會。所以這個說法的重點是,鼓勵大家多用腦,以及每個人的學習能力遠比想像的來得多很多。
課程結束前,老師問:「你會不會想要把腦子用到100%」。根據文章的數據看來,這是不可能的,我就說:
「腦子會燒壞的,身體會崩潰掉。」
這個回答,引來哄堂大笑。但是這是有根據的,全身最耗竭能量的不是別處,而是大腦。特別是要做選擇與決定的時候,我們常說「費神」,這是事實,尤其有選擇困難症的人。
因此你看看大公司的大老闆永遠穿一樣的衣服,賈伯斯是典型的例子,一律黑色套頭衫,我們還是很崇拜他呀!我們崇拜的是他在套頭衫上面的腦子,從來就沒人會去懷疑賈伯斯到底有沒有洗澡或換衣服。這些決策者的理由只有一個,不想浪費腦子在小事情上,比如早上要穿哪件衣服出門。對他們而言,腦子是要用來—
「決定大事。」
有一次我讀到前7-11董事長徐重仁接受訪問,他在穿著上則有變化多了,不過仍然維持一套模式。他先是在時尚雜誌挑出7款喜歡的穿著打扮,接著去買相同的衣服,再分為星期一至星期日,只要挑日期穿著即可,星期一穿星期一的款式,既有多樣的變化,不致重複,又不必花腦筋,是很聰明的做法。
這讓我想到20多年前新到一家公司上班,憑著女人對穿搭的敏感,我很快注意到這家公司管理保守,高階都是男性,而且每天都穿相同的白色襯衫,無一例外。我感到好奇,便問其中一位主管為什麼天天穿一個樣,他好像從來沒發現這是不尋常的事,還反問我:
「這樣不對嗎﹖」
呃呃…怎麼說呢﹖結果我居然冒出一句不太得體的話:
「嗯,是有點無聊。」
後來我再多見幾次老闆,才知道怎麼一回事,原來老闆365天也是一件白襯衫。你知道的,要讓別人喜歡你,就是讓對方覺得好像在照鏡子。有一次糗了,在老闆面前,有位主管調侃我說:「她覺得我們很無聊。」老闆還特別看了我一眼。唉…我真恨自己的白目!
老闆有多愛白襯衫呢,從一個例子就知道。有一天他在辦公室裡來回踱方步,一副苦惱的樣子,這是很難得見到的畫面。我的老闆白手起家,創建的事業帝國讓他財富驚人,每次台灣首富排名都會列榜,見過的大風大浪何其多啊!公司的顧問長他10多歲,便問他怎麼了,他說:
「我穿的這家白襯衫公司,倒了。」
這是一個美國品牌,按照我們普通人的邏輯,換一家不就得了嗎﹖白襯衫就肉眼看來都很像呀!換作我們女生更高興啦,就會更進一步換其他顏色或款式,不是更好嗎﹖講到這裡,讓人不得不慨嘆:「有錢人的煩惱,真的和沒錢人不一樣!」不過顧問畢竟是顧問,腦袋就是高人一等,他洞悉到老闆不想更換襯衫品牌,便建議他:
「那,你就把它買下來好啦!」
說的口氣有如閒話一句,一陣和風吹過。想想也是,對於老闆來說,最不是問題的就是錢,買下這個品牌才是釜底抽薪﹑徹底解決問題的辦法。你看吧,有錢人問題跟我們不一樣,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相同,真是兩個平行世界的人哪!
鏡頭再轉回一般女性,一早醒來,花了一個小時挑衣服,在床上攤了一堆衣服,七橫八豎,亂不可言,再一一掛回衣櫥。光是這件事就整死人,消耗掉一半的精力,哪裡還有力氣應付未來8個小時的職場戰役﹖因此不論在捷運或公車上,環顧一周,便會看到不少上班族都在假寐。他們不才剛睡醒,怎麼會累成這樣呢﹖因為他們把力氣都在穿哪件衣服上用盡了…
所以像我昨天才結束在台中的兩天斜槓進階班,便特別叮嚀學生要把生活與工作儘量做到兩個原則:
1. 模式化
2. 習慣化
原因很簡單,上班已經昏天暗地忙了8小時,下班後,時間與精力都有限,還要做斜槓,就必須比一般上班族更懂得提高效能,以及節省能量。
模式化,是歸納整理的結果。每天不論職場或家庭,8成以上都是例行事務,不必每天變花樣,而是找出一套最有效的處理流程,每天依樣盡葫蘆照做一遍即可,減少用腦子去分析﹑判斷﹑選擇與決定,感覺上會輕鬆很多。
習慣化,是把模式化的事情日復一日地養成反射性動作。想想看,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做什麼﹖就是刷牙洗臉呀,不必再去想今天要刷牙或不要刷牙。接著幾點鐘出門﹑幾點鐘到辦公室等作息都固定化﹑習慣化,順順地做,不致手忙腳亂。
模式化的一開始,的確要用腦筋,並花上一段時間摸索,像是觀察﹑紀錄與分析,找出共同點,訂出一致性的流程,接著還要試行,並校準與調整。但是寧願一開始多費神,一次性解決問題,也不要天天問題層出不窮﹑天天傷神。
有一種說法,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也就是三個星期天天做它,不斷練習,直到肌肉有記憶,成為反射性動作,就不必用到腦子了。
我們都以為成功是多用腦子的關係,其實未必,而是成功者會做一件事,先決定這一生有哪些事是重要的﹑哪些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事用心做,就用腦子;不重要的事用力做,就用肌肉。平凡人恰恰相反,大小事一把抓,不分輕重,全都用腦子,腦子當然不夠使,自然會排擠掉重要的事。所以這兩種人的差別在於—
1. 排出順序:成功者在做事前先用腦子,平凡人在做事時再用腦子;
2. 排出比例:成功者看事情用腦子,平凡人事事都用腦子;
3. 養成習慣:成功者將大多數的事情模式化﹑習慣化;平凡人想在每件事上都追求變化。
圖:台中歌劇院6樓的花園,感覺到春天的腳步已經到了
#職場斜槓
#尹星知識管理學院
*** ***
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教你強大 Be A Star】課程資訊:https://lihi.cc/KM8OI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I
管理學院 英文 怎麼說 在 打臉名嘴 Facebook 八卦
其實我不認識這個教授,在八卦版上看到,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稍微google一下:
沈榮欽(1969年-,James Sheen)是一名台灣學者、戰略顧問,目前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兼任助理教授、約克大學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早年畢業於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大學機械系學系,後先後取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研究所碩士、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博士
我覺得很怪的是,這個教授講述的方法跟周玉蔻其實差不多。用一種無法求證的敘述來講論他的表達。
比如周玉蔻說:柯文哲是中南海選擇的特首耶~~(請問中南海誰講過?)
比如周玉蔻說:我北京的朋友都跟我說柯文哲已經是........(請問怎麼求證?)
講起來周玉蔻的學歷也不會比這位沈教授差到哪裡去,結果講話的方式竟然一模一樣?
也許機械系學的都是力學,所以對資通訊比較不清楚。我在這個行業二十幾年(如果大學也算的話)可以負責任的跟大家說,每個人用Line有沒有被監看?每個人用Facebook有沒有被監看?每個人用IG有沒有被監看?然後被誰監看?
請問沈教授,您怎麼說明這些狀況呢?
所以您不建議大家都把網路線拔掉把手機扔掉回去過
1980年代的生活?
更不要說您在美國加拿大生活使用的大部分網路設備,像是wifi router, IP cam, 甚至家用的IoT設備(其實全世界都是一樣)Firmware都是Linux Base開發出來的,稍有資通訊工程經驗的簡簡單單的就可以找到後門開門進去,這不是什麼太難的事情。
各大家用商用網路設備都有被發現過後門,新聞很多,請自行google。
所以怎麼辦?
當一個學者受社會崇仰,領高薪,應該公允地把所有的真相告訴大眾。不是嗎?
當然沈教授不領台灣薪水,台灣死活關他屁事。他的行為言論不用為台灣人負責任那倒是情有可原。
就是個....教授~~吧!
史君是我在臉書的中國網友,我的臉友之中很多人都知道他,他因為公開發表了支持台灣獨立與蔡英文的言論,而遭到微博一位與台灣相關博主的黃安式舉報,按照柯文哲的「喊台獨就不可以在大陸賺錢」的中國式邏輯,史君在中國工作,卻又支持台獨,自然不可原諒,因此被捕入獄,成為極少數中國人為台獨而入獄者。
在獄中自然免不了逼供,他說:
「我在審訊室的時候,警察為了逼我說出更多,讓我看了網絡安全室。
他們把我的微信界面投影放大,聊天框中,我的女友正在焦急的找我。
她的手機號、她在台北的位置和周圍的建築物都看得見。
他們還給我看了一個陌生人的,以確保我相信曾經我在微信上一切的言論他們都已經掌握。
只要你用了這個軟體,你的個人資料都會在中國網絡警察的硬盤中。」
杜紫宸近日對於中國手機監控的無知,固然可以一笑置之,只是一代不如一代的又一例證,但是史君希望藉由他親身的慘痛經歷,傳達給台灣人一個明確的訊息:
購買華為、OPPO、Vivo和小米手機要三思,立即刪去包括微信在內的所有中國通訊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