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事情是這樣的。早上在官田瘟疫區裡醒來的時候,聞聽連上各位弟兄們一早勤奮的咳嗽聲,於是也心有戚戚焉的感到喉間一陣搔癢難耐...
.
...所以我現在已經陣亡在床上了沒有綽啦ㄇㄉ。
.
另外呢,下午還沒ㄘㄨㄚˇ起來的時候,我在寫國王近期的分析,由於比賽實在看了不少場又都壓著沒寫,寫一寫就寫成了就算放到運動視界也是長篇的長度。
.
但想想應該也沒人想在臉書上看到這種靠北長的文章,所以只好著手開始把它慢慢修短...修著修著,就默默地一邊狂咳一邊抱著頭爬上床了((茶
.
因此國王的分析應該會繼續壓著,或是大家可以等待春少大發文 (打這麼好春少大不寫篇甚麼嗎?(敲碗)) 。那麼,以下就簡單來閒聊一下目前NCAA各大潛力股的閒談。
.
對,沒有分析,因為我無力追比賽了,只能閒談我的想法,所以基本上這篇是幻想廢文(゚∀゚)
.
另外,裡面幾位我之前表演賽有專文寫過的球員,我連結直接放這,沒看過的可以過目一下:
R.Langford
https://goo.gl/P8uECF
N.Little
https://goo.gl/dgW29o
Q.Grimes
https://goo.gl/VbomoC
.
好,正文開始。
.
首先我必須說,我真的很久沒看到前段有這麼多可怕側翼的年份了,或說...很可能這是在我短短幾年球齡以來看到最可怕的一年。
.
平常年分被視為是高天賦的側翼,通常都是體能勁爆但技術有待修正與提升的球員。比如說誰? 如果以今年來衡量,那大概就是落在首輪中段、UCLA的Kris Wilkes。
.
6呎8吋的身高搭配優秀的彈跳力與爆發力,以及在第二年有所成長的三分外線,只是運球過人的技術幾乎原始、切入也是直線、更別說進到油漆區後的協調性與對抗性有待觀察。
.
但Wilkes前兩場依舊分別拿下27分與17分,而這,就是我印象中一般年份會被視為不錯側翼的人選。
.
可是今年...不說杜克三王,先把目前放在我很愛的Romeo Langford與Quentin Grimes,兩人都已經有非常高水平的身體條件,水準之上的運球過人技術...
.
看看Langford那個陰柔的瞬間變向、加上狡猾靈活的變速再加速,以及進到籃框周遭後買犯的能力;再看看Grimes具備爆發力的刺探步後變向切入,以及越來越穩定的外線急停跳投。
.
光是這兩人,在天賦不輸甚至更勝之下 (畢竟他們的協調性看來是優於一般球員的) ,目前還是一年級的他們技術水平儼然已經超越二年級的不少學長。
.
那就更別說到RJ Barrett了。他在開幕戰展現出來的主宰力遠勝過熱身賽與表演賽,穩定的運球、詭譎的步伐、變速變向再運用怪物級的對抗性去創造空間,最終還能再以可怕的彈跳力與延展性來作終結...
.
這種水平根本可以直接上NBA去打了,到底在下面虐甚麼菜? 說得誇張一點,第一場RJ的屠殺程度根本就像是LeBron被丟到發展聯盟去打球一樣。
.
更別提被屌打的還是另一間死對頭名校肯塔基。
.
而Zion Williamson...好像沒什麼好再多說,就是天才。原本那個重力加速度的坦克上籃加上像是超越人體極限似的連續彈跳補籃就幾乎已經無人能擋了,現在Zion看起來在運球與處理球的能力上又更加純熟。
.
這種球員除了傷病以外 (幹這位大哥他灌籃都單腳落地我很害怕啊) ,我真的不知道有甚麼東西可以阻擋他。
.
至於Cam Reddish,6呎8吋的身材加上無所不能的基本技巧,我想有在關心的人應該Paul George的模板已經聽到爛了,但就是真的很像,無話可說。
.
只要Reddish可以把運球與左右手的能力持續增強,讓自己的進攻不再有明顯的死角,那麼他就是一位未來的全能明星無誤。
.
對,三個天才、三個放到一般年份都很可能是狀元或前三順位的球員,就是這麼豪洨,絕對不是我病昏頭。
.
又別提除了這幾人外,還有渾然天成的防守怪物、確實是最像下一個Kawhi的男人Nassir Little;雖然當前技術還在高中層級,但攻守都具高度未來性的Keldon Johnson。
.
以及同在肯塔基、熱身賽殺爆四方、大有Devin Booker 2.0架式,但開季以來不知為啥超級神隱的Tyler Herro。
.
這樣的年份,就算前幾順位後的天賦稍嫌平凡、整體深度不算大年,但相信仍舊會是眾多坦隊瘋狂競相追逐的一年。
.
畢竟就我看球以來,我覺得前段班這批球員、這樣的天賦,很可能是十年一遇的。
.
所以話說回來,我就非常非常期待老鷹了...((笑
.
Trae Young就我看來,雖然還有很長遠的路、18分你也可以說是今年得分暴漲下的產物,但場均8助攻不會唬人,我認為他已經存在一抹偶像Steve Nash的影子。
.
不是說他會成為MVP級的偉大控衛,而是說Young在處理擋拆與主控球隊上的能力,一樣可能是我近幾年看新秀都不見的高技術性與成熟。
.
而這樣的他、這樣的老鷹,明年只要小牛別坦到前五去...嗯雖然感覺好像不是沒機會?! 總之,要是小牛不幸落在六到十順位,老鷹將會手握兩支前十籤!
.
想像一下,Young加上Remeo Langford在二號還有Nassir Little在三號,同時John Collins在四號?
.
一對類似窮人版Nash + Stoudemire的擋拆組合,旁邊配上一個類似天賦更好但傳球縮減的James Harden,還有Kawhi Leonard 2.0在側...這給不給人打啊?
.
當然,這些都只是幻想而已,現在腦袋微燒得不太清楚,如果再寫下去大概會越來越天馬行空,所以就打住在這吧!
.
只是想說,今年的NCAA、絕對很值得任何球迷去追蹤,因為這個梯次很可能是未來撼動NBA版圖的一個年份。
.
#NCAA #2019NBA選秀 #RomeoLangford #QuetinGrimes #RJBarrett #ZionWilliamson #CamReddish #NassirLittle #KeldonJohnson #TylerHerro #TraeYoung #技術完成度 #NBADraft #2019NBA選秀分析 #2019側翼大亂鬥
「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的推薦目錄:
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八卦
成功高中畢業學長游舜凱,原本念台大生科,但不放棄行醫的抱負,花了1000多天的努力,終於考取心中理想:醫科。
舜凱學長之前分享了數學科重點和準備方法心態,現在分享物理囉!
快tag身邊的學測、指考戰士👍🏼
————————————
高二
▶️直線運動(自己念 不會可以回去國中再學)
▶️平拋 斜拋很重要(二維獨立性:水平方向 鉛直方向)
▶️靜力分析:
先全體,再個別
二維獨立性(水平鉛直 切線法線)
平衡=合力為零 合力矩為零
移動平衡是看合力
轉動平衡是看合力矩
不平行的三力平衡延長線要共點且形成封閉三角形
▶️牛頓定理有三個
常用手法:
東西會動是因為有速度不是因為力(慣性)
靜摩擦力沒有公式 只有最大靜摩擦力有公式
合力(大減小)=選定系統質量 X 加速度
▶️簡諧運動:
等速率圓周運動投影為簡諧運動
討論位移 速度 加速度 絕對不要背公式 用畫圖的 減少記憶負擔
端點:加速度最大 速度為零
平衡點:加速度為零 速度最大
彈簧只會考水平 鉛直彈簧如果不會可以略之
▶️動量守恆的前提系統不受外力(注意是鉛直方向守恆還是水平方向守恆)
角動量守恆的前提是不生力矩
力是動量的時變率 力矩是角動量的時變率
力學能守恆的前提:僅保守力(重力 彈力 電力)做功
▶️天體能量搭配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命題(注意橢圓軌道 or 圓形軌道)
▶️衝量動量定理:F(力)x T(經過時間)=M(系統質量)x 速度變化
功能定理:合力做功=動能變化(注意:做功有正有負 變化量必為末減初)
FT圖面積表示衝量(動量變化) FX圖表示做功
AT圖面積表示速度變化
▶️看到題目有提力有時間基本上考衝動定理
看到題目有提及力和作用的距離通常考功能原理
▶️碰撞只有三種:完全彈性碰撞 非彈性碰撞 完全非彈性碰撞(碰撞合體)
碰撞一定動量守恆 但是力學能不一定守恆
可以把系統動能分成質心動能和內動能(內動能公式強烈建議背)
質心動能永不變 通常都是內動能做能量轉換(轉成彈力位能 或是熱能散失等等)
完全彈碰的速度公式要背(106指考單選有命題)
▶️等速率圓周運動公式要背
會衍生考天體圓周 或是 電子繞原子核做圓周
列式都從:庫侖力或是萬有引力當作向心力 開始想
建議天體圓周的速度公式和週期公式要背
氣體動力論推導一次背結論
氣體混合不外乎利用莫耳數守恆和能量守恆(化學考氣體混合可能會反應)
注意題目是問總能 一個分子平均動能 還是 一莫耳平均動能
▶️波動通常考圖型
看題目一定先看是給 Y-X圖(波形圖) 還是 Y-T圖(波上某點的位移圖)
固定端 自由端圖片判讀
駐波很重要:兩端固定 or 一端固定一端開放
駐波頻率公式直接背(搭配諧音 泛音)
▶️光學偏重考物理光學 幾何光學的部分通常命題點是全反射(考古題很多不贅述)
全反射的臨界角公式一定要背 只有密介質到疏介質才可能全反射
全反射計算可能搭配三角的公式代換 角度大膽假設一定可以消或是代換
幾何光學一定要會斯司奈爾公式
透鏡的題目命題率太低(時間不夠就略看) 但是透鏡公式要會背會用
視深實深問題不常考但106指考單選有命題 稍微注意!!
————————————
❤️其他重點放在留言區哦!
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八卦
【物理選擇題答案】一連幾道物理選擇題,我都選擇了比較多誤解的問題,希望以此糾正錯誤觀念,以及提醒大家一點:我們習慣的解釋、或者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事,其實並不必然正確。
這一題應該是比較困難的一題,只有16%答對,而選了慣性原理(C)的比例更達76%。前港大理學院院長郭新教授也曾指出,簡單搜尋網絡上的「答案」,基本上是完全找不到正確解答。
地球環繞太陽公轉,而太陽亦環繞銀河系中心公轉,因為地球運動並非「直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原理」並不適用。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B)純粹描述行星運動軌跡。哈勃定律(D)則是描述宇宙膨脹的法則。
能夠解釋我們感覺不到地球在宇宙中運動的原理,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等效原理(A)。由於地球整體處於往太陽的自由落體狀態,根據廣義相對論,在局域情況下,沒有實驗能夠分辨重力和加速度。當然,實際上地球並非一個點,如果使用非常非常精密的儀器還是可以探測得到,在地球表面不同地方落下的物體,相對太陽落下方向有所不同。
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在 (12) 丙 的八卦
A瞬時加速度之方向不一定與瞬時速度之方向相同B等加速運動必為直線運動C在等速直線運動中,(初速+末速)÷2=平均速度D在等加速運動中,任一瞬間之瞬時加速度等於全程 ... ... <看更多>
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在 等加速度直線運動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等加速度直線運動. 62 views 1 month ago. TS Physics. TS Physics. 173 subscribers. Subscribe. 1. I like this. I dislike this. ... <看更多>
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在 Re: [請益] 國中等加速度運動的問題- 精華區CS_TEACHER 的八卦
※ 引述《gizi (夕陽無限好)》之銘言:
老師你好,我來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 想請問大家:「等加速度運動」的定義為何?
: 會有這樣的疑問是因為發現不同的教材有不一樣的定義
基本上我認為老師說的沒錯,加速度本來就是一個向量
,應該要考慮到大小與方向。
但我在想為什麼兩版自修會有不同的說法,
我猜測康軒版的,在說明等加速運動之前,可能會有某一句話,
告訴你現在討論的範圍僅在「直線運動」的部分。
如果有以上的前提的話
等加速度為:加速度的「量」保持不變者
這句話就不會有問題了。
因此等加速度運動不一定為直線運動
因此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補充一下:我的意思是說 若兩本自修分別出現上面兩句話 就很奇怪了)
上面這兩句話是自修寫的還是老師自己加上去的呢?
如果自修這樣寫,就真的有些奇怪了。
小弟拙見,希望對你有幫助。
: 在康軒版與直說講義中,等加速度為:加速度的「量」保持不變者
: 因此等加速度運動不一定為直線運動
: 但在南一版中,等加速度為:加速度的「大小與方向」皆保持不變者
: 因此等加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 究竟等加速度運動要不要考慮方向?
: 我個人是傾向要的,因為加速度本來就是一個向量,包含值與方向
: 而拋物線、水平拋體只是在鉛直方向具有等加速度的性質
: 如果等加速度不用考慮其方向,那不就跟等速率運動一樣了嗎?
: 還期盼板上的老師們可以說說你們的想法,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46.19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