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第二波寧靜革命
柯文哲主席|黨員大會致詞完整逐字
來自各地的黨員朋友們,大家午安,大家好。
首先,作為民眾黨黨主席,我要深深的感謝。民眾黨可以持續經營到現在,都是在場的每一位朋友,以及無法到場,但仍願意遞交委託書給我們的黨員朋友的功勞,在這裡我要向大家深深的一鞠躬,謝謝你們願意來到林口體育館,為台灣的未來發展貢獻一分心力。
在黨員大會舉辦之前,李登輝前總統不幸辭世,我常常講,李前總統這一生最偉大的貢獻,就是帶領台灣走向一條沒辦法回頭的民主之路。如果沒有民主自由,我們今天就沒有辦法在這裡開會,也沒辦法共同來思考台灣的未來發展。
過去,民主前輩推翻了萬年國會,推動總統民選,建立台灣主體意識,這是台灣的第一波寧靜革命。但是目前,金權政治泛濫,財政紀律破壞,政治派系分贓,藍綠惡鬥導致國家空轉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展開「第二波的寧靜革命」。
第二波的寧靜革命,就是「建立共融社會、實踐國家治理。」
建立共融社會,我期盼民眾黨團持續在立法院扮演示範的角色,只要符合台灣最大利益、人民最大福祉,民眾黨團在法案和議題上可與不同政黨、不同委員合作,以合作取代對抗。上一個會期,在國土計劃法、公衛師法、紓困預算、考監人事,民眾黨團都能用理性問政取代打架衝突,也讓許多通過的法案納入了民眾黨的主張。
這種理性務實的問政方式,雖然少了一些媒體關注,但是對台灣整體有利。我要請大家給五位民眾黨的立法委員掌聲鼓勵,在藍綠夾殺下,他們辛苦地完成任務。
共融社會要透過溝通、對話來進行,這一次台北與上海的雙城論壇採取視訊方式進行,儘管有人抹紅、攻擊我們,但為了台商台生在大陸的生活,政府不應該因為意識形態而袖手旁觀。有溝通才有善意,有善意才有更多的交流,也才能創造台灣在國際上的彈性空間。
除了建立共融社會之外,國家治理是我們另一個政治主軸。當今政府效能不彰,財政紀律低落,文官體系崩壞,因此,民眾黨將分兩部分來推動國家治理。
首先,民眾黨團將會持續在國會打拼,在預算會期,我們會強力把關,守住人民血汗錢;在憲政改革的議題,包括18歲公民權,廢除考監兩院,都是我們持續倡議的目標;另外,藍綠兩黨不敢碰的居住正義、礦業法,我們通通會處理。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深化台灣民主,讓台灣成為一個公平正義的國家。
第二,黨中央會持續培養人才,從各級民意代表、鄉鎮市長,到縣市首長,要讓清廉、勤政、愛民、愛鄉土的理念,可以推翻黑金、派系、意識形態壟斷的台灣政治。
共融社會、國家治理,這就是我們民眾黨未來發展的目標。
這一次的黨員大會,最主要的任務是通過黨章修訂,建立黨代表制度。制度建立之後,台灣民眾黨才能真正上軌道,未來才能更有效率的廣納各方意見,因此,懇請在場的每一位朋友通力合作,讓這次的修正案可以順利通過。
從創黨到現在,我們走過風風雨雨,我在這邊要感謝大家的不離不棄,依舊相信台灣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第三勢力,依舊相信台灣民眾黨。
2014、2018、2020,有大家的支持,我們才能逐一克服難關,繼續為理想奮鬥。
黨員大會後,除了選舉黨代表,我們也會前進全台各地舉辦小型的黨員座談會,除了收集各地支持者的意見,也讓黨內反省改進的機制可以持續。
最後,我要再一次向大家說聲感謝,我們站在這裡,就是證明:台灣,We do care!
謝謝一年下來每一位辛苦的黨公職人員,謝謝立法院黨團及台北市政府陪著我們實踐理想的每一位夥伴。最重要的,謝謝現場每一位支持民眾黨的好朋友。
謝謝大家!
第二波寧靜革命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今天,是 台灣民眾黨 創黨一週年的日子。
一年來,在「共融社會、國家治理」的核心價值之下,我們一步一步走,深入每一個縣市,了解基層民眾的生活。有很多人支持我們開創藍綠之外的第三條道路,最終在2020大選得到了158萬政黨票的支持,讓我們有機會進入立法院實踐理念。
坦白說,直到現在我還是不習慣「黨主席」這個職稱,但是眾人的期望和支持,讓我們更堅定的在改變台灣政治文化這條路上邁進。
民眾黨滿週歲的今天,台灣政壇正為立委收賄案而震盪,不分黨派都捲入弊案中。很多媒體朋友都期盼從我口中聽到一些嘲諷或批判,但我認為「哀矜勿喜」,這事件對民眾黨是一個檢討的機會,讓我們重新檢視如何從制度面來杜絕「金權政治」。
選舉費用太高,複雜的政商關係,是一切貪污不法的主要來源。這幾年下來,這些問題變本加厲。當前的執政黨沒有黨營事業,卻創造出一條又一條的政治產業鍊。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動輒上億的選舉資金來源,成為各種複雜政商關係的起點,情節輕的就用政治獻金來包裝,情節重的,就演變成收賄、包庇、違反貪污治罪條例。
民眾黨的「#第二波寧靜革命」,除了讓國會委員的問政與財務更加公開透明之外,也將參考國外的「公費選舉制度」提出選制改革,抑制競選經費的膨脹,杜絕金權政治的黑手,也降低從政門檻,讓更多沒有派系、沒有家世背景的優秀年輕人得以進入政壇實踐理想。
過去一年,民眾黨走得跌跌撞撞,但我們都撐過來了。黨員大會上,很多黨員朋友對黨的建言,我們都一一列管,例如定期公布政黨支出以及各項大型專案的公開,加強與基層黨員的溝通,以及加強宣傳管道等,我們都會儘速改善。
民眾黨,是一個有反省能力的政黨,是一個不斷追求創新與進步的政黨。我們也可能犯錯,所以未來更需要所有黨員朋友的鞭策與鼓勵。
前進的道路上,往往有逆風,但我們仍然堅持做對的事情,並且力求把事情做對,這是我們不變的初衷。
#民眾黨一週年生日快樂
第二波寧靜革命 在 蕪菁雜誌 Facebook 八卦
很多人都說蔡英文是「#李登輝的正宗接班人」,的確,她是從李登輝的核心政策幕僚一路磨練上來;而她對民主制度的尊重、對本土價值的堅持,與穩健求進步的執政風格,都和李登輝有著高度的相似性。
但是,蔡英文不會一天到晚把「我是李登輝的正宗接班人」放在嘴巴上嚷嚷。她本人,也不會把2012年選前之夜,那個大大的擁抱,一直拿出來社群網絡上重播。即使發表追思感言,她也只是以很平鋪直敘的語氣,略述了自己與李前總統的交集點,恰如其份而不僭越。
因為她知道,#政治家應該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而不是以誰的「#接班人」來定義自己。而每一個世代的國家領導人,都面對到不同的時代考驗、執行著不同的歷史任務;李登輝的成功經驗不必、也無法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被複製。蔡英文可以被李登輝啟發,但不會被李登輝左右。
相對而言,柯文哲在民眾黨黨員大會上面,高談「第二波的寧靜革命」,儼然以「李登輝的正統繼承者」自我加持。在我看來,這簡直是畫虎不成反類犬;柯文哲無法繼承李登輝,他愈想挾李登輝的名號自重,就愈顯得自己格調低下。
憑良心講,柯文哲除了要選舉的時候偶爾去「蹭」一下李登輝本人以外,平常是不怎麼提到李登輝的。況且,民眾黨支持者與所謂「柯粉」,親中派及跟韓粉重疊的那一塊,本就視李登輝如寇讎;而比較年輕的那一塊,對李登輝也十分陌生。若不是剛好逢到李登輝過世,網路聲量上漲,我想柯文哲與民眾黨,恐怕也不會想到要拿這個題目來作文比賽。
三天之內,民眾黨黨員大會,能夠以「李登輝」為題目,編出這麼一大套故事,說真的,也難為他們的文宣小組了(苦笑)。
民主社會裡,沒有所謂「正宗接班人」這種概念。可以繼承前輩政治家的價值、氣度,但不能繼承他的正當性;正當性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創造。
而柯文哲繼承了李登輝的價值與氣度嗎?我實在不敢苟同。我無法為賢者代言,但如果要說李登輝在政治上有什麼核心價值觀的話,我認為是「#民主、#本土、#穩健」這三大價值。而柯文哲無一做到。
論民主,李登輝是在國民黨強人威權的陰影下,一點一點地找到破口,以極大的毅力,艱難地推動民主前進,而尚且未竟全功。而柯文哲呢?他在日常言談中,不只一次地顯露出對威權體制的嚮往與崇拜。他崇毛崇蔣、對婦聯會等威權遺緒偏袒、對民主改革鄙薄,而對性別、文化與轉型正義的態度,簡直像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來復刻似的,充滿了家父長式的威權風格。
論本土,李登輝為了守護台灣這個「事實國家(de facto state)」,對外必須扛住中共政權的壓力,對內必須解構外來政權的遺毒,讓台灣一步一步往自我探索、自我認同的方向前進。而柯文哲呢?他對外主張綏靖、屈服於中國的惡勢力;對內則在台北市長的位置上,不斷破壞固有的文化認同,顯然與李登輝的本土化精神背道而馳。
論穩健,李登輝審時度勢、對症下藥、借力使力,只為了能讓台灣能在一個吵吵鬧鬧但不生大事,百家爭鳴但相對平和的環境下,穩健地過渡到一個民主社會。而柯文哲呢?他沒有這種安邦定國的能耐,卻很喜歡興風作浪。「韓流崛起」不正是他為了個人的政治利益,而掀起的社會逆流嗎?煽動韓流、造成社會對立不安,難道是一個穩健的政治家該做的事情嗎?
論氣度,李登輝能忍耐非主流派對他的百般踐踏羞辱,只為了更穩健地推動台灣社會改革。而柯文哲呢?人家還沒針對他,他就已經氣得蹦蹦跳,儼然一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調調。這氣度之差何止千里萬里。
柯文哲大言不慚要「繼承李登輝」、推動「第二波寧靜革命」。但是李登輝的寧靜革命(事實上李登輝本人並不特別認同這個別人加諸在他身上的溢美之辭),是扛住了多少壓力、度過了多少生命交關的驚險時刻、付出了多少毅力,才能取得相當的成果。
而柯文哲壓力很大嗎?有冒著生命危險嗎?他有什麼目標、又付出了什麼努力?老實說,就算是鋼鐵柯粉,恐怕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像柯文哲這樣在民主政黨政治的縫隙中,悠哉游哉、投機倒把、左右逢源,請問他有什麼好辛苦的?又有什麼臉皮可以誆稱自己在「推動第二波寧靜革命」?
蔡英文雖然嘴巴上不談接班傳承,但是能夠把李登輝的核心價值觀與風格氣度發揚光大。柯文哲雖然打著李登輝的旗號招搖撞騙,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個偽物,再怎麼學都不會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