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掉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但要記住他們教會你的事。
Forget about those who have hurt you, once you have learned what they have taught you.
惡女訂製服 (The Dressmaker), 2015
myVideo 影音隨看:http://bit.ly/29f5Dpf
Tilly是出生在澳洲一個小鎮的服裝設計師,雖然已經在巴黎闖出名號,但是童年發生過在她身上的一件往事卻讓她耿耿於懷。於是她回到了這個當年將她趕走的家鄉,並且打算展開一連串的報復。
這部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在劇情上有很多地方不太了解,但再看了一次之後卻有很深的感受。而片中讓人驚豔的是女主角 凱特·溫斯蕾,雖然比男主角年長不少,但是所展現出的魅力與風情卻非常迷人。剛下片不久已經可以在線上看了喔!
myVideo 新朋友免費體驗30天:http://onelink.to/p66x7y
<心得>
「童年往事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Facebook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影評] 聞天祥評/ 童年往事-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童年往事影評、童年往事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童年往事影評、童年往事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影評] 聞天祥評/ 童年往事- 看板movie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童年往事作文2022-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情報] 童年往事&紙牌屋MITQ多明現開賽- 魔法風雲會 - PTT遊戲區 的評價
- 關於童年往事心得 在 聊小姐姐童年往事这是我们出国的重要原因之一【Garden Time ... 的評價
童年往事心得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 Lessons from Movies Facebook 八卦
忘掉那些曾經傷害過你的人,但要記住他們教會你的事。
Forget about those who have hurt you, once you have learned what they have taught you.
惡女訂製服 (The Dressmaker), 2015
中文電影介紹:https://goo.gl/JKvGN2
Tilly是出生在澳洲一個小鎮的服裝設計師,雖然已經在巴黎闖出名號,但是童年發生過在她身上的一件往事卻讓她耿耿於懷。於是她回到了這個當年將她趕走的家鄉,並且打算展開一連串的報復。 這部電影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在劇情上有很多地方不太了解,但再看了一次之後卻有很深的感受。而片中讓人驚豔的是女主角 凱特·溫斯蕾,雖然比男主角年長不少,但是所展現出的魅力與風情卻非常迷人。
這部電影和這句話,都收錄在我們的第二本書《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II》裡喔!
博客來:http://goo.gl/QO6qN1
金石堂:http://goo.gl/bkuLG3
誠品:http://goo.gl/hzbm2C
讀書花園:http://goo.gl/TlJTG1
讀冊:http://goo.gl/umrX7H
<心得>
童年往事心得 在 Facebook 八卦
常聽人說:「編輯是作者的第一個讀者。」這句話我深有所感。我的編輯純玲,是我非常重要的回饋者。
⠀⠀⠀⠀
⠀⠀⠀⠀
我不是一個很乖的作者。記得第一本書《情緒勒索》時,那時候我對於一本書要寫多少字還沒什麼概念。看完我初稿的純玲,讀完告訴我:「慕姿,你寫得很好,不過可以再加一萬字嗎?」
⠀⠀⠀⠀
⠀⠀⠀⠀
好不容易寫完的我,就跟交完論文聽到要再重寫兩個章節一樣地晴天霹靂,當時我剛好樂團要去比利時演出,我就默默消失了(編輯崩潰發現作者突然消失半個多月,書排定出版在即😱).......回國之後才又認命地跟純玲聯絡,然後寫完交給她。
⠀⠀⠀⠀
⠀⠀⠀⠀
面對我這個有時有點自我、想法有點多(餘XD)的作者,純玲給了我很大的包容與空間,讓我可以盡情地寫我自己想寫的東西。但對於我寫得好不好,她也是很誠實的。從純玲身上,我學到什麼是「溫和而堅定,誠懇不做作」地表達。
⠀⠀⠀⠀
⠀⠀⠀⠀
我很敬佩,我認為這是身為一個編輯很重要的部分,更不用談她總是很認真對待她手上的每一本書。
⠀⠀⠀⠀
⠀⠀⠀⠀
這也是我在寶瓶看到的精神。
⠀⠀⠀⠀
⠀⠀⠀⠀
這篇,是我的編輯純玲寫下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
⠀⠀⠀⠀
當年紀漸長,已經愈來愈少有一本非文學書會讓自己讀得淚眼模糊,但這本《過度努力──每個「過度」,都是傷的證明》卻讓同事們也都成了淚人兒。
⠀⠀⠀⠀
⠀⠀⠀⠀
書裡有8個不同背景、經歷與工作,但卻同樣為內在所苦(內在的苦楚溢到外在或說顯於外的恐慌症、憂鬱、購物成癮……但這或許也是身體為了保護心理,對外發出的求救訊號)的個案。
⠀⠀⠀⠀
⠀⠀⠀⠀
我們在這8個個案裡,都不約而同看到過往那個哭泣、不安、恐懼的年幼時的自己,而我們從來都沒想過,原來那個小時候稚嫩的自己,至今還在掉著淚、還在疼、傷口也還在滲著血。
⠀⠀⠀⠀
⠀⠀⠀⠀
因為我們早就長大了,因為我們早已用不錯的工作、收入來甩開童年時那個不安的自己了,而且那是久遠以前發生的事,若不是這本書,我們壓根兒不會再步上時光長廊,去敲開時間的門,去憶起年幼時那針扎般的疼痛往事。
⠀⠀⠀⠀
⠀⠀⠀⠀
但記憶是如此難以言說,你以為你忘記了(忘記了多好啊,背負著那樣沉重悲傷的負擔,怎能走得遠?),又或你以為你收藏得很好,你把它妥適收納在記憶的最深處,牢牢封存。
⠀⠀⠀⠀
⠀⠀⠀⠀
而且誰在過往年幼時,沒有一兩件別人看起來,就只是父母難免吵架,而媽媽任性得想離家出走的尋常事,但那時童年的你,哇啦哇啦地大哭在媽媽身後,你怯懦得想拉住媽媽的衣角,但卻驚恐得手都伸不出去……
⠀⠀⠀⠀
⠀⠀⠀⠀
大家口裡的尋常事,對你來說,卻是把你的心撞擊得血肉模糊,你覺得你的世界碎裂成一片片。
⠀⠀⠀⠀
⠀⠀⠀⠀
怎麼辦呢?沒有人幫你,你只能自己開始縫補自己碎裂的世界,於是,你開始拚了命的努力,你努力把媽媽交待的事做好,你努力把爸爸在乎的功課拿到滿分,至於你自己的心情與感受,那一點都不重要。
⠀⠀⠀⠀
⠀⠀⠀⠀
你的世界都碎裂了,你的心情與感受,還重要嗎?
⠀⠀⠀⠀
⠀⠀⠀⠀
而,這成為日復一日的習慣……
⠀⠀⠀⠀
⠀⠀⠀⠀
你拚命的努力,但卻從來不是為了自己,只是你的人生,只有一次,你若不能為自己而活,待走到人生盡頭時,你的心裡會不會滿是無奈與悲傷?
⠀⠀⠀⠀
/
⠀⠀⠀⠀
慕姿心理師以迥異於大部分心理書的方式,細膩同理地陪伴8個個案從防衛、嘲諷、卸下心防,到終於願意述說自己早已遺忘,但其實禁錮著自己的塵封往事,過程充滿懸疑與吸引力,頻頻勾住讀者的心。
⠀⠀⠀⠀
⠀⠀⠀⠀
願大家翻閱此書時,都能在淚水中,給過往受傷又哭泣的自己,一份大大又溫暖的擁抱。
⠀⠀⠀⠀
#你以為你把小時候的自己封存得很好
#但其實
#他還在哭
⠀⠀⠀⠀
(Muse Chang) 寶瓶文化
⠀⠀⠀⠀
博客來:https://reurl.cc/L06nla
金石堂:https://reurl.cc/MZyzjm
誠品:https://reurl.cc/WEx2b7
讀冊:https://reurl.cc/9ZRnnv
童年往事心得 在 童年往事影評、童年往事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童年往事 影評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新聞] 《雷神》童星崩壞23歲成年照眉頭緊鎖滿滿臉愁容; [心得]《童話心理學》:打開潛意識的那扇門! [新聞] 曾被批評不會講英文 ... ... <看更多>
童年往事心得 在 童年往事影評、童年往事分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童年往事 影評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新聞] 《雷神》童星崩壞23歲成年照眉頭緊鎖滿滿臉愁容; [心得]《童話心理學》:打開潛意識的那扇門! [新聞] 曾被批評不會講英文 ... ... <看更多>
童年往事心得 在 [影評] 聞天祥評/ 童年往事- 看板movi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超越個人鄉愁,成為時代、民族記憶的傑作!@聞天祥
https://tinyurl.com/y5unmpd3
2009 - 11 - 02
--
陳國富曾形容《童年往事》是一部超越無關緊要的個人鄉愁,
成為時代、民族記憶的傑作。侯孝賢卻自認當時對政治並不敏感,只是覺得像祖母這樣,
明明台灣和大陸隔個海峽,她卻以為過條橋就能回去,有點荒謬。
這個部分倒是意外引來當時執政的國民黨御用寫手在媒體上大加攻擊,
認為侯孝賢在散佈反攻大陸絕望的訊息。
正如本片英文片名所示「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侯孝賢對成長與死亡的細膩刻畫,早已超越個人的成長史:
譬如阿孝咕(游安順飾)半夜遺精,起床洗內褲,
撞見母親(梅芳飾)一個人在燈下寫信告訴在臺北教書的大女兒患病的消息,
眼淚撲簌滴在紙上,和相片中亡夫的影像相映:遺精/成長 vs.腫瘤/死亡,
彷彿造物者玩弄排列遊戲的殘忍玩笑,生與死就這樣自然地並置在銀幕上。
而阿孝咕陪母親等待往臺北的火車時,母親在月台上拋下的那個眼神,
像是責備兒子逼她離開,又像擔心此行命運;
無聲言語後,緊接一根電線桿在濃雲下佇立的空鏡,是少年躲避壓力的眼角餘光,
也是強做鎮定其實內心無依的感觸,更是電影抒情語言的高妙表現。
阿孝咕的母親不肯聽醫生的囑咐割舌頭,寧可回老家嘔吐到死,侯孝賢把鏡頭放遠遠的,
失措的少年呆立在一旁,只能看大姊撫著母親的背,自己也忍不住想吐。
攝影機站這麼遠是有道理的,
你永遠不明白這個膽敢械鬥的莽撞少年這時候需要多大的勇氣,他根本不曉得該對抗誰。
而鏡頭前面這一大塊空隙,更讓母親的體弱與男孩的心虛,
不落言詮地表達出來,場面調度已臻大師手筆。
侯孝賢曾說拍完《童年往事》有個好處,就是對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來源、
自己的種種,重新做了整理,才了解到上一代的處境及心情。如果沒有經過這樣的整理,
就沒有自己的眼光來看別人的家庭(例如後來以吳念真成長經驗為藍本的《戀戀風塵》)。
然而我們也發現他細膩的手法當中所凸顯的道德複雜性,
讓他視界的遠闊,很自然地就流露出來。
舉例來說,電影開始沒多久,還是小男孩的阿孝咕在外面賭贏彈珠,
把戰利品以及出門前偷來的鈔票,一塊埋在屋旁的大樹下;回家後被媽媽揭穿偷錢行為,
當他硬著頭皮帶大人到樹下找錢時,卻發現所有東西已不翼而飛。
是不是剛才騎單車經過的鄰居小孩拿走的?不知道;
但是當媽媽立即處罰他時,做為觀眾的我們卻瞭解:
這個小孩確實偷了錢,但藏在樹下這件事他倒是誠實的。
大人的雙罪齊加,不見得全然正確。
同理,後面有個段落是收音機傳來副總統過世的消息,外省老兵傷痛之餘,
回大陸的希望又更渺茫了,忍不住罰站那些還在一邊嬉鬧一邊打撞球的青少年,
責問他們知不知道這是多嚴重的事;此時你忍不住有點同情那些無辜的男孩。
但是這些男孩趁隙逃走,隨後拿石頭回來砸店,又教你的道德天平,不由得改變衡量。
都有理,也都有過,然而世代的差異、觀念的變化,卻也從中凸顯而出。
另外,我也很喜歡媽媽追打阿孝咕,兩人追跑經過客廳榻榻米時,
在椅上閉目養神的父親,在桌上振筆疾書的哥哥,都只有抬頭舉目一下。
既表現了調皮的阿孝咕被揍是家常便飯、見怪不怪;
廳堂裡或休息或讀書的男性,對比廚房中勞動的母女(姊姊還穿著制服幫忙家事),
也凸顯了性別差異以及家庭秩序。侯孝賢對人物與環境的觀察、掌握,
完全超越簡單地提供情節衝突,在這些東西背後,總有更豐沛的情感與訊息。
大部分人拍自傳式電影,很容易陷入自溺而縮小格局;
《童年往事》卻在淡淡耙梳荒唐少年的舊憶時,翻騰出巍然大器。
諷刺的是當年這部片幾乎成了「擁侯派」、「反侯派」爭論的中心,
並在金馬獎最佳影片失利,卻在香港電影金像獎十大華語片名列第一,
並得到柏林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鹿特丹影展的最佳非歐美電影獎,
也是侯孝賢第一部被品味嚴苛的紐約影展選入的作品。
過了快四分之一個世紀,現在的台灣觀眾,
應該不至於繼續埋沒這部早該步入經典殿堂的自家電影了吧!
(根據「聯合文學」時間的喉改寫)
--
原文結束。
--
⊙ ⊙ 卡,收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28.131.2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65553377.A.27C.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