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報告】Infiniti Q60S 3.0t Red Sport 狂暴者
【4K UHD l https://youtu.be/-v2eDulFNHs】
每個人心中夢想的跑車不盡相同,嗜愛性能份子,肯定希望有輛動力強悍的猛獸;對於喜愛長途駕駛的成功人士,舒適、安全、既能浪漫遨遊,又可偶爾激情的GT跑車,更是最佳的選擇!
而我們本次試駕的Infiniti Q60S,它究竟能為入門GT寫下什麼樣的詮釋呢?
【搶眼質感】
不同於超跑或視賽道、山道如依歸的跑車,優雅,反而更是GT跑車強調之處,Infiniti Q60的造型不只流暢、滑順,帶來低僅0.28 Cd的風阻值,在原廠的巧手之下,它的空力套件不顯張揚,卻又足以露出跑車應有的侵略感,同時,再搭配平整化的底盤設計,可令這輛車在高速行駛時產生充足的車體下壓,在零抬升力的狀態下奔馳,更確保了車輛巡航的穩定性!
當然,也因Red Sport試駕車款還擁有專屬的雙出排氣尾管、紅色煞車卡鉗與19吋輪圈,並搭配了僅3.0t車型可選配的烈日紅車色,與LED燈具、鍍鉻窗框和Infiniti家族水箱罩相並之下,搶眼中亦帶著高貴的質感,更是我們對於這輛車的第一印象!
【巧思潛藏】
當坐上車後,Q60厚實的8向電調座椅隨即引起了我們注意,它不僅包覆性十足,內藏的泡棉其硬度也相當適中,既可在激烈駕駛時帶來充分支撐,當底盤設定硬跳的本車越過路上崎嶇時,也能適時削減路途中所帶來的不適感。
此外,我們認為,Q60的內裝設計雖然不若某些車型那般炫目,不過,整體設計對駕駛者卻是相當友善,除了像適合激烈操駕的小盤幅方向盤,右下處就裝有了安全防護系統的按鈕,駕駛可依用路環境快速切換功能啟閉,同時,中控台上的雙螢幕設計,也令人無須在進行各式車輛設定時,犧牲導航資訊判讀,可說是個看似單純,卻能帶來大幅便利的設計!
而在長途公路之旅中不可或缺的安全配備,除了車側、車後盲點偵測系統、車道偏移警示、輔助系統、車輛追撞預警系統、360度車輛環景顯示與六氣囊之外,還有能自動維持車距的ICC全速域定速巡航功能、可偵測前方車距,並適時警示或自動煞車至完全停止的FEB與DCA系統,甚至,我們試駕的Red Sport車款上,更有著可於時速70km/h以上啟動,防止因非預期高速側風吹拂影響安全,自動修正行車路徑的ALC主動車道控制系統,讓長途公路之旅能夠更加愜意、安全。
【封印中的暴力】
如果就動力數據來看,Q60的等級算是同級車裡最高者,除了擁有3.0升的V6 Twinturbo引擎,可榨出400hp的最大馬力及48.5kgm的大扭力!純粹FR的配置,只要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燒胎起步的爆發力,會讓人感到癲狂,原廠0~100km/h加速數據雖只需五秒,但我們在Sport+模式下實測則為5.4秒,主要因為動力設定過於狂暴,在循跡控制未解除的情況下,後輪輸出會因瞬間動力過大而被抑制,但關閉後,如果踩住煞車拉轉,又會因為動力太狂暴,劇烈燒胎影響加速成績,最終,我們於未拉轉速的情況下,才測得最佳成績。
就GT跑車而言,FR的設計可以營造最實用的乘用空間,同時又能兼顧後行李廂的實用性,但對我而言,還覺得FR的配置也能夠兼具駕馭樂趣,因在極限狀態又容易修正,如果配上大馬力引擎,更可以享受動力滑胎的樂趣!
為了替Q60打造鮮明的運動特質,原廠特地為其配置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鋁合金懸吊,並且在前中置的引擎配置下,加速時擁有貼近50:50的前後配重,只可惜,這輛小GT的懸吊設定太硬,雖然過彎時的側傾抑制很棒,但通過坑洞路面時,彈跳感也相對明顯,犧牲了部分舒適性。除此之外,這輛雙門跑車的彎道表現相當的精準,尤其出彎再加速的反應迅速,在小夾角彎上,如果出彎時補油太猛,且循跡控制未關閉時,後輪已經會產生躁動,那種感覺,有一點點接近C63 AMG,暴力,但又不會給你快要失控的狂野感!可如果是對於駕駛技術有信心的玩家,只要將動態穩定系統解除,這輛小GT將帶給你解除封印般的樂趣,配合後軸的LSD防滑差速器,出彎時重踩油門,藉由驅動輪滑差調節,車尾會順勢外滑,而且那種瀕臨極限的操控反應是線性的,駕駛者能夠利用方向盤路感回饋及背脊傳來的慣性感受,本能地反修,可以暴力,享受癲狂的滑胎樂趣,而回到市區時,只要再把動態穩定系統開啟,Q60又能立即化身為漂亮靚駒。
【TCar短評】
Q60不只時尚、有型,還有著優異的安全性、狂放的動能以及絕佳的操控魅力!尤其享受著暴力滑胎的癲狂感,會讓人陷入欲罷不能的激情裏。隨心所欲的極限挑戰,正是這輛小GT最迷人的特質。
當然,Q60也和一般GT跑車一樣,遷就於車頂造型,後座無法乘坐身高超過170cm的成人,算是設計上的小缺點。
【Infiniti Q60S 3.0t Red Sport】
引擎形式: 2997c.c. V6 DOHC 24V + Twinturbo
最大馬力: 400hp/6400rpm
最大扭力: 48.5kgm/1600~5200rpm
車身尺碼: 4685x1850x1385mm
軸距: 2850mm
車重: 1772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45/40 R19
國內售價: 319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燈 (附自適型光感應頭燈附主動轉向功能)
LED尾燈、日行燈
RED SPORT S專屬銘牌
RED SPORT S專屬紅色卡鉗
RED SPORT S專屬雙出排氣尾管
19吋跑車化鋁合金輪圈
鍍鉻雙排氣尾管
單觸式電動玻璃天窗附上掀/防夾功能
自發光式儀表板
真皮方向盤附定速、音響控制、電話接聽鍵與4向電動調整
運動化換檔撥片
跑車化鋁合金踏板
INFINITI Intouch雙螢幕主控台
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
雙前座獨立恆溫空調控制系統附電離子殺菌及葡萄多酚粉塵清淨濾網
雙前座8向電動調整真皮透氣座椅(附加熱功能)
BOSE立體聲高功率音響附13具揚聲器(ANC主動噪音控制)
ASC引擎聲浪控制
AVM 360度環景顯影系統(附MOD動態物體偵測功能與停車導引)
VD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
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HSA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PFCW車輛追撞預警系統
FEB自動急停輔助系統
DCA車距控制輔助系統
BSI 盲點側撞預防系統附警示功能
LDP車道偏移預防系統附警示功能
BCI倒車後撞預防系統
ICC全速域智慧定速巡航
ALC主動車道控制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車側氣簾
INFINITI TCar 葉明德
#infiniti #q60s #twinturbo #red #sport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小翔 XI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ony 在台灣時間的 4 月 14 日,發表了 2021 年最新的旗艦手機以及中階新機,而今年也將繼續採用產品精簡化戰術,不過比較特別的是,依照過去來看,上下半年通常會各自發表一款旗艦,但今年除了推出 4K HDR 旗艦的 Xperia 1 III 之外,也把通常在下半年推出的小旗艦提前發表,也就...
空間化立體聲是什麼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八卦
堪稱300萬等級最狂甩尾機種,試車報告請勿錯過^^
【試車報告】Infiniti Q60S 3.0t Red Sport 狂暴者
【4K UHD l https://youtu.be/-v2eDulFNHs】
每個人心中夢想的跑車不盡相同,嗜愛性能份子,肯定希望有輛動力強悍的猛獸;對於喜愛長途駕駛的成功人士,舒適、安全、既能浪漫遨遊,又可偶爾激情的GT跑車,更是最佳的選擇!
而我們本次試駕的Infiniti Q60S,它究竟能為入門GT寫下什麼樣的詮釋呢?
【搶眼質感】
不同於超跑或視賽道、山道如依歸的跑車,優雅,反而更是GT跑車強調之處,Infiniti Q60的造型不只流暢、滑順,帶來低僅0.28 Cd的風阻值,在原廠的巧手之下,它的空力套件不顯張揚,卻又足以露出跑車應有的侵略感,同時,再搭配平整化的底盤設計,可令這輛車在高速行駛時產生充足的車體下壓,在零抬升力的狀態下奔馳,更確保了車輛巡航的穩定性!
當然,也因Red Sport試駕車款還擁有專屬的雙出排氣尾管、紅色煞車卡鉗與19吋輪圈,並搭配了僅3.0t車型可選配的烈日紅車色,與LED燈具、鍍鉻窗框和Infiniti家族水箱罩相並之下,搶眼中亦帶著高貴的質感,更是我們對於這輛車的第一印象!
【巧思潛藏】
當坐上車後,Q60厚實的8向電調座椅隨即引起了我們注意,它不僅包覆性十足,內藏的泡棉其硬度也相當適中,既可在激烈駕駛時帶來充分支撐,當底盤設定硬跳的本車越過路上崎嶇時,也能適時削減路途中所帶來的不適感。
此外,我們認為,Q60的內裝設計雖然不若某些車型那般炫目,不過,整體設計對駕駛者卻是相當友善,除了像適合激烈操駕的小盤幅方向盤,右下處就裝有了安全防護系統的按鈕,駕駛可依用路環境快速切換功能啟閉,同時,中控台上的雙螢幕設計,也令人無須在進行各式車輛設定時,犧牲導航資訊判讀,可說是個看似單純,卻能帶來大幅便利的設計!
而在長途公路之旅中不可或缺的安全配備,除了車側、車後盲點偵測系統、車道偏移警示、輔助系統、車輛追撞預警系統、360度車輛環景顯示與六氣囊之外,還有能自動維持車距的ICC全速域定速巡航功能、可偵測前方車距,並適時警示或自動煞車至完全停止的FEB與DCA系統,甚至,我們試駕的Red Sport車款上,更有著可於時速70km/h以上啟動,防止因非預期高速側風吹拂影響安全,自動修正行車路徑的ALC主動車道控制系統,讓長途公路之旅能夠更加愜意、安全。
【封印中的暴力】
如果就動力數據來看,Q60的等級算是同級車裡最高者,除了擁有3.0升的V6 Twinturbo引擎,可榨出400hp的最大馬力及48.5kgm的大扭力!純粹FR的配置,只要將動態穩定系統關閉,燒胎起步的爆發力,會讓人感到癲狂,原廠0~100km/h加速數據雖只需五秒,但我們在Sport+模式下實測則為5.4秒,主要因為動力設定過於狂暴,在循跡控制未解除的情況下,後輪輸出會因瞬間動力過大而被抑制,但關閉後,如果踩住煞車拉轉,又會因為動力太狂暴,劇烈燒胎影響加速成績,最終,我們於未拉轉速的情況下,才測得最佳成績。
就GT跑車而言,FR的設計可以營造最實用的乘用空間,同時又能兼顧後行李廂的實用性,但對我而言,還覺得FR的配置也能夠兼具駕馭樂趣,因在極限狀態又容易修正,如果配上大馬力引擎,更可以享受動力滑胎的樂趣!
為了替Q60打造鮮明的運動特質,原廠特地為其配置前雙A臂、後多連桿的鋁合金懸吊,並且在前中置的引擎配置下,加速時擁有貼近50:50的前後配重,只可惜,這輛小GT的懸吊設定太硬,雖然過彎時的側傾抑制很棒,但通過坑洞路面時,彈跳感也相對明顯,犧牲了部分舒適性。除此之外,這輛雙門跑車的彎道表現相當的精準,尤其出彎再加速的反應迅速,在小夾角彎上,如果出彎時補油太猛,且循跡控制未關閉時,後輪已經會產生躁動,那種感覺,有一點點接近C63 AMG,暴力,但又不會給你快要失控的狂野感!可如果是對於駕駛技術有信心的玩家,只要將動態穩定系統解除,這輛小GT將帶給你解除封印般的樂趣,配合後軸的LSD防滑差速器,出彎時重踩油門,藉由驅動輪滑差調節,車尾會順勢外滑,而且那種瀕臨極限的操控反應是線性的,駕駛者能夠利用方向盤路感回饋及背脊傳來的慣性感受,本能地反修,可以暴力,享受癲狂的滑胎樂趣,而回到市區時,只要再把動態穩定系統開啟,Q60又能立即化身為漂亮靚駒。
【TCar短評】
Q60不只時尚、有型,還有著優異的安全性、狂放的動能以及絕佳的操控魅力!尤其享受著暴力滑胎的癲狂感,會讓人陷入欲罷不能的激情裏。隨心所欲的極限挑戰,正是這輛小GT最迷人的特質。
當然,Q60也和一般GT跑車一樣,遷就於車頂造型,後座無法乘坐身高超過170cm的成人,算是設計上的小缺點。
【Infiniti Q60S 3.0t Red Sport】
引擎形式: 2997c.c. V6 DOHC 24V + Twinturbo
最大馬力: 400hp/6400rpm
最大扭力: 48.5kgm/1600~5200rpm
車身尺碼: 4685x1850x1385mm
軸距: 2850mm
車重: 1772kg
驅動模式: FR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45/40 R19
國內售價: 319萬元起
【主要配備】
LED頭燈 (附自適型光感應頭燈附主動轉向功能)
LED尾燈、日行燈
RED SPORT S專屬銘牌
RED SPORT S專屬紅色卡鉗
RED SPORT S專屬雙出排氣尾管
19吋跑車化鋁合金輪圈
鍍鉻雙排氣尾管
單觸式電動玻璃天窗附上掀/防夾功能
自發光式儀表板
真皮方向盤附定速、音響控制、電話接聽鍵與4向電動調整
運動化換檔撥片
跑車化鋁合金踏板
INFINITI Intouch雙螢幕主控台
原廠中文衛星導航系統
雙前座獨立恆溫空調控制系統附電離子殺菌及葡萄多酚粉塵清淨濾網
雙前座8向電動調整真皮透氣座椅(附加熱功能)
BOSE立體聲高功率音響附13具揚聲器(ANC主動噪音控制)
ASC引擎聲浪控制
AVM 360度環景顯影系統(附MOD動態物體偵測功能與停車導引)
VDC車輛動態控制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分配系統
TCS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HSA上坡起步輔助系統
PFCW車輛追撞預警系統
FEB自動急停輔助系統
DCA車距控制輔助系統
BSI 盲點側撞預防系統附警示功能
LDP車道偏移預防系統附警示功能
BCI倒車後撞預防系統
ICC全速域智慧定速巡航
ALC主動車道控制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車側氣簾
INFINITI TCar 葉明德
#infiniti #q60s #twinturbo #red #sport
空間化立體聲是什麼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八卦
{{ 伍. 談談樂手教練實務經驗 }}_20
接續上一週聊到的『新光三越第六屆不插電音樂大賽』,決賽前的四組、每組十個小時的樂團培訓過程。這個賽制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主辦方提供給每一組入圍決賽的隊伍,有一位評審做為專任教練,用十個小時的時間,來整備兩首全新的曲目,參加在八月下旬的最後決賽。
當然,每一位評審教練對於各組的十個小時要如何運用、以及在什麼場域進行訓練,完全依照評審的自由意志。我負責的四組隊伍、八首新作的整合訓練,我所規劃的進度是:
第一次培訓 3小時 (各組獨立)~整理第一首曲目內容,包括編曲大方向與演唱、演出方式調整。
(隔幾天)
第二次培訓 3小時 (各組獨立)~整理第二首曲目內容,包括編曲大方向與演唱、演出方式調整。
(隔幾天)
第三次培訓 3小時 (各組獨立)~確認兩首曲目所有音樂細節與執行改進,確認整體演出狀態。
(隔幾天)
第四次培訓 1x4小時 (四組聯合)~ 最後一次的培訓執行方式,會像是『賽前觀摩』,各組將會在其他三組的面前執行完整的演出內容;同時,我也會邀請其他的業界友人擔任評審的角色,針對各組的呈現狀況提出不同觀點的改進建議。
首先,訓練的場地,毫無疑問地,一定是在強力錄音室的羽房。其次,在我的想法裡,前面的兩次三個小時,我們可以針對參賽隊伍已經有的音樂樣貌,分別做深入、細緻的音樂調整;但因為參賽者都還不是職業級別的音樂工作者,所以我們會需要留下第三次的三個小時,來檢查先前的調整動作,樂團們可以執行到的完整度,如果在第三次的查驗過程中,發現確實有難以突破的障礙,我們還可以就現實狀況做難易程度的調整。
而最重要的一個回合,當然是第四次四組聯合培訓的四個小時!在這個回合中,每組參賽隊伍都會在其他三組的面前,做一次類似『成果發表』的呈現,而整個回合的執行要點,更像是一次觀摩性質的『會前賽』,每一個隊伍都可以知道其他的隊伍做了哪些的準備,以及自己的強項與弱項各在哪裡,而能在最後有限的時間內,盡力去做必要的調整,來為決賽的表現,做出最好的準備。
由於前三次的訓練,都是我以『個人主觀』的音樂感知,去分別調整每一組、每一首曲目的呈現樣貌,但在現實的決賽過程中,將會有其他五位的評審,以『各自的主觀所形成的相對客觀』,來檢視每一個曲目的表現。為了求得『更客觀』的視野,所以在第四回合,我都會邀請其他的業界友人來扮演評審評議的角色;我們並不會對於這四組做出成績的排序,但我們會在每一組呈現結束的當下,立刻對於剛剛的表現提出每位評審的看法。在這一屆的第四回合,我非常開心能邀請到『佛跳牆』的三位樂手:鼓手 – 江尚謙先生、貝斯手 – 林奧迪先生,與吉他手 – 黃宣銘先生,來提供他們自身對於各組在於音樂處理、演出狀況、器材應用,以及各種『一定要說』的面向上,許多非常寶貴的意見與建議 --- 在八月二十四號的晚上,很多時候,我都暗自覺得:『啊!如果當時年輕的我,能夠聽到這些評審的意見,該有多好……』。
在我提筆寫下這個活動紀錄的時間點,那『四十個小時』,已經像是飛的一般匆匆倏忽而過;而決賽最後的結果,還是一個『明天的未知數』。我想,正好是一個等待現實前的空檔,可以把一些我所觀察到的『共同症狀』做一點簡單的描述。
[二. 樂手教練的實務筆記]_07
1. 監聽的調整~ 第一個永遠會是監聽的調整!對於地板式監聽喇叭的『音量控制』,我真的覺得會是每一位有志於音樂工作的樂手都應該認真看待的。說到這一點,我必須岔題去說另外一個『事件』,因為這個事件中所發生的一些討論,剛好可以為這一次的專頁文章做一個『相對客觀』的對照。
這一週的一天下午,我應『中子音樂』之邀,去擔任了『流行音樂國際交流工作坊 - TLCMC 2018 演唱會音響設計大師班』的一個工作角色:在這個活動的第三天下午,主講人 - Kenneth Pooch 先生 (https://twitter.com/tourpooch ,世界級的現場音控工程師,你可能知道他現在正在負責 Justin Bieber 的巡迴演唱會) 的講座主題,正好是『演唱會現場的木吉他收音手法』,因此,我實際的工作角色就是一位現場彈著木吉他、用各種拾音器組合、DI Box、木吉他 Preamp 提供聲音來源,讓 Kenneth Pooch 先生可以在『外場』實際講解各種聲音調整方式的『活道具』(關於這個活動,我的廠商友人蔡自強先生在當天有一則臉書動態的文章紀錄,可以窺看整個工作過程的紀實: https://www.facebook.com/faridaguitar/posts/1880083525363598?__tn__=-R )。
很有趣的是, Kenneth Pooch 先生提到了他所面對的許多樂團、樂手 (看來~這是一個屬於跨國際的議題),會希望地板監聽聽起來『就要像是專輯錄製的那樣飽滿、完整』--- 而那是不可能的!
當然是不可能的!光從物理條件來說就做不到。地板監聽與一般的錄音室監聽喇叭,在頻率響應上就有所差異,更不用說地板監聽是一個 Mono 單聲道的設計,怎麼可能重現『專輯錄製』時的 Stereo 立體聲道的音樂資訊?我想,透過與 Kenneth Pooch 先生的對談討論可以印證:如果你希望在一個不算太大的『箱體』裡要把整個樂團都塞進去,什麼都要聽得到、而且你的聲音還要是最大聲,最後的結果,恐怕是一切都糟透了。
『監聽』的意涵,只是在『提醒』你 --- 現在其他的樂手都進行到哪兒了!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你『需要知道你在彈什麼、唱什麼』的這回事兒,是發生在你自己練習的時候,而進行到與其他樂手團練、或是已經要演出的階段時,你需要的是在那個『箱體』裡聽到足以提示你的樂器資訊即可 --- 很多時候,你很可能只需要送鼓手的 Hi-hat、適量的 Bass 與適量的 Vocal 就可以工作了,你其實還有很多『耳朵』的空間可以去聽『整個舞台』發出的聲音總合,更重要的是,你一定有很多的空間,可以去與你的樂手們進行眼神的交流 --- 不論你相不相信,台下的觀眾要聽到、看到的是你們『共同合作』的結果,而不是單單只想聽你這個人所負責的角色。
但我大概可以理解為什麼你需要聽自己的音量到那麼大 --- 其實只是一種不安全感在作祟。要克服這種心裡障礙,其實真的沒有別的神奇法門:就是在家裡跟著節拍器,把你要彈奏的部份練到滾瓜爛熟吧!而對於 Vocal 來說,如果你 (妳) 不希望永遠都是你 (妳) 的監聽在 Feedback,那麼,請去鍛鍊正確的發聲方式,與熟記你 (妳) 要演唱的每一個字的共鳴位置!
2. 節拍器~ 在這個培訓過程的前兩次、共六個小時,我都會把 Click 送到地板監聽,讓所有人都可以清楚聽到,然後把演奏結果錄製下來,以便隊伍們可以去進行必要的校正。但從第三回合開始,我就會要求只有鼓手聽 Click,而其他樂手要想辦法用聽覺、或視覺去跟上整個樂團的速度。這裡會很講究:
a. 鼓手會不會很聰明地在自己沒有演奏的樂段,用很音樂性的方式去提示其他樂手現在的音樂速度。
b. 所有的樂手們有沒有一種『共同的呼吸速率』。
這已經沒有任何工具書、教條可以協助、改善你們之間的默契了,你只能不斷要求自己有足夠的 Click 訓練,從而鍛鍊出來的『內在時間感』--- 而且還能控制你的肌肉,在瞬間不及反應的時間裡,能夠做出該有的樂器操作力度。
有趣的是 … 這個專頁已經架設一年多,而關於 Click 的討論,篇幅好像也沒有少過;但年輕的樂手走進強力羽房時,這個世界似乎沒有改變多少 ……
一定是我還需要努力!
3. 音樂性~ 這其實牽涉到許多個人式的美感,似乎沒有一錘定音的解答。但參與了這次音樂整備的年輕音樂人應該會發現,我最常做的簡易調整,就是不改變你的和絃,但改變『和絃被處理』的時間點:往前半拍、一拍,或是往後移;其次就是試著去錯開所有樂器的聲部 (把位),去完成一種『織地』的組成。其實這都不是什麼高深的手法,但年輕音樂人往往會只是用『直覺』去處理音樂的『內在構成』,比較少主動而冷靜地去與樂手們交換『音樂織地輕重』的想法與嚐試。
如果真的有興趣想增進自己在音樂組織上的想法,你真的可以找幾首你覺得是經典的作品,認真分析、拷貝一下別人的巧思;或者~ 這個專頁在半年多前寫了一些關於『音樂構成』的、比較枯燥的文章,也許可以給你一些不同的進入觀念。
而音樂,一直是『感性』與『理性』的交織,缺一不可。很多時候,你真的只是需要用一些『理性』去控制你的『感性』。
4. 木吉他訊號放大器材的選擇~ 由於是『不插電』音樂表現形式,所以木吉他幾乎是所有樂器類型的首選;但就像『音響設計大師班』的 Kenneth Pooch 先生所言:即使是世界知名的藝人或樂團、樂手,真的會讓他覺得『好聽』的木吉他訊號放大的人,其實並不多,而大多數人的樂器聲音,其實是『蠻可怕的』!
當然,如果你希望你的木吉他聽起『像是一把木吉他』,那麼,解決的源頭一定是從你手上的那把琴開始。不過,我根本不是在說你應該要有一把貴到什麼程度的琴 --- 就像 Kenneth Pooch 先生的經驗談,我也看過、聽過許多名貴的廠牌名琴,在聽自然原音的時候很優秀,但一旦使用了『拾音器』系統之後,真的變得『蠻可怕』的。所以,我其實更在意的是你所選用的拾音器與 DI Box 的組合。
我一直都是使用『法麗達』這個品牌的木吉他做為現場演出的樂器, Kenneth Pooch 先生問我選擇的原因,答案是:『首先,這是我們臺灣自己的品牌;其次,她很穩定。我曾經上一週還在杜拜沙漠四十幾度的高溫戶外進行 Sound Check 與彩排,隔週就在北京零下好幾度的場館進行排練,而她的琴頸完全沒有彎曲』。
但她所搭配的 Fishman 拾音器是 Piezo 式與 Mini Mic 式混合的雙系統 --- 甚至連 Kenneth Pooch 先生都覺得只使用 Piezo 式的收音系統,他也很難把琴音調整得好聽。
然而,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問題。我注意到許多的參賽者在上到舞台之後,並沒有自備自己的 AG Preamp/DI,而是將吉他訊號直接接進音響廠商所準備的共用標準型 DI Box --- 也就是它無法提供任何的音色修整,只能將『非平衡』訊號轉變成『平衡』訊號,做為現場訊號放大的來源。如果那一場的演出或比賽,所有人都是使用這一顆廠商的 DI Box,那麼,情形只會是我們要忍受整個過程中大家都一樣難聽的音色;但萬一,有人帶了自備的器材,能夠提供音色修整的功能,那麼~ 在這種 A、B test 的情況下,他會有非常高的機率把琴音調整得比你好聽很多。
如果你是一個比賽的評審,你的先決判斷會是什麼?
所以,只要是參加我的整備訓練,我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吉他手一定要自備有足夠功能的 Preamp/DI Box,來讓自己的音色至少立於不敗之地。而近代的這類型器材,已經由原本比較單純的『等化器』(EQ) 調整音色的方式,進化到附加『IR』(Impulse Response, 脈沖響應) 功能,讓你手上的吉他可以發出『類近』著名廠牌特定型號的吉他,在特定型號麥克風下真實收音的聲音樣貌 --- 而我們所說的器材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天價,像是 Fishman Aura 系列,或是 Zoom A3 系列的木吉他訊號放大產品,都可以提供到這樣的條件。
如果你還不太熟悉『IR』這個聲音技術,我覺得你應該要在網路上好好搜尋一下這個相關資訊,它應該會是下一個十年在音訊工程上最重要的技術,而且已經廣泛應用到許多樂器模擬與場景模擬的作品上了 (http://a85115230.pixnet.net/blog/post/390104224-%E9%9B%95%E5%A1%91%E6%9B%B4%E7%9C%9F%E5%AF%A6%E8%B2%BC%E5%88%87%E7%9A%84%E7%A9%BA%E9%96%93%E5%8F%96%E6%A8%A3%E9%97%9C%E9%8D%B5%EF%BC%8Dimpulse-respons )。
5. 上台的緊張感~ 最有趣的是:其實只是在強力的一個四組觀摩演出訓練,每一組在呈現時,都比第三回合結束時要來得『失常』一些,因為:你只有一次的機會,而且你有得失心。
這大概是第四回合中第二有意義的事了 --- 最有意義的事當然是那三位已經拿過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編曲的評審所給出的建議!這『第二有意義』的事就是:你會發現不是只有你一個人在緊張,是所有人都在緊張!
那不是很棒嗎!你就知道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了!在比賽的那一天,每一個踏上舞台的人 --- 都。很。緊。張。那麼~ 還有什麼好怕的呢?
如果你的大腦只能運作『緊張』這件事,那麼,你就很容易錯失『享受這個舞台』的美好機會。我覺得,只要是比賽就會有輸贏,獎項究竟是誰能拿到,其實本來就不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的;如果很可惜的,你並沒有拿到獎項,而且你也沒有享受到這個舞台,那 … 不是輸了兩次嗎?
所以~ 不論是對 D Power、對『佛跳牆』,對這些年輕的隊伍,我真的只有最後的一句話:『上台,就要玩兒得開心!』。
因為,你該努力的,你已經努力了。
------------------------------------------------------------------
四十個小時真的一眨眼就過去了,我看著四個隊伍漸漸把兩首創作整合成足以呈現給觀眾的作品;然後明天他們會盡力在舞台上做出最好的表現,然後他們會繼續他們的人生;強力明天會有新的班表、新的音樂製作案,協助我們執行這個整備訓練的倆位強力的小兄弟:冠勳與阿彥,又要焦頭爛額去支援其他他們還無法預見的艱難挑戰;我的九月即將開始第二代樂手訓練,以及北藝大第三屆 IMPACT 學程的新一批學生與學期課堂 …
人生,也就是這樣一段一段的旅程;我只希望,在這些旅程中,我們彼此都從對方身上學習到了一些事物 --- 最後,會陪著我們走下去的,就是這些回憶的點點滴滴。
所以我們會要學著『活在當下』,每一天,都像是在活在自己的舞台上。
不是嗎?
空間化立體聲是什麼 在 小翔 XIANG Youtube 的評價
Sony 在台灣時間的 4 月 14 日,發表了 2021 年最新的旗艦手機以及中階新機,而今年也將繼續採用產品精簡化戰術,不過比較特別的是,依照過去來看,上下半年通常會各自發表一款旗艦,但今年除了推出 4K HDR 旗艦的 Xperia 1 III 之外,也把通常在下半年推出的小旗艦提前發表,也就是主打單手好掌握的 Xperia 5 III,再來也發表了最新的防水中階機 Xperia 10 III,那麼這三款新機究竟有什麼差異?以及該怎麼選擇?我們趕緊看下去吧!
【影片更新】
15:16 - Xperia 10 III DisplayPort 有線輸出畫質只到 2560 x 1440 / 60fps。
【影片推薦】
►Xperia 1 系列三代同堂!Sony Xperia 1 III 開箱評測
https://youtu.be/cTYUak2IrGQ
► Sony Xperia 1 III vs Xperia 1 II / Xperia 1 - 你該升級嗎?
https://youtu.be/TkkhfAL_cKI
► Sony Xperia 10 III vs Xperia 10 II / Xperia 10 - 你該升級嗎?
https://youtu.be/3zDG5xXFNXo
【影片指引】
00:00 前言
01:00 設計 (尺寸、材質、機身顏色)
03:43 感應器 (側邊指紋辨識)
04:03 螢幕 (HDR OLED、120Hz刷新率、240Hz觸控採樣率)
05:23 主相機 (蔡司鏡頭、20fps高速連拍)
06:33 主相機 (潛望式望遠變焦鏡頭、AI超高解析度縮放)
07:56 主相機 (眼部追蹤對焦、物件追蹤對焦、Photo Pro)
10:03 主相機 (4K HDR 錄影、Cinema Pro、FlawlessEye)
11:06 前相機
11:26 音訊 (全段立體聲前置雙喇叭、360 空間模擬音效)
12:29 硬體 (系統、遊戲增強器、高通S888 / S690處理器)
14:08 硬體 (12GB記憶體、4500mAh電池、30W快充)
15:05 連結 (Wi-Fi 6、藍牙 5.2)
15:40 通訊 (5G+4G 雙卡雙待、5G頻段)
16:05 總結
【產品資訊】
►Xperia 1 III:12GB+256GB (黑/灰/紫)、NT$。
►Xperia 1 III:12GB+512GB (黑/紫)、NT$。
►Xperia 5 III:8GB+256GB (黑/粉/綠)、NT$。
►Xperia 10 III:6GB+128GB (黑/白/粉/藍)、NT$。
【影片類型】
小翔評測:「實機體驗」讓你更深入了解3C科技產品
小翔大對決:透過「規格表」讓你弄懂3C科技產品差異
小翔聊科技:整理「多方資訊」讓你弄懂科技產品、技術
小翔短新聞:整理「多方資訊」讓你提早獲得3C科技新消息
小翔來報榜:透過「排行榜單」讓你知道手機銷售趨勢
【影片聲明】
業配:無。
感謝:看影片的每一個朋友
來源:Sony…
製作:小翔 XIANG
【小翔專區】
小翔FB:https://www.facebook.com/Xiangblog/
小翔IG:https://www.instagram.com/xianglin0222/
小翔Twitter:https://twitter.com/xianglin0222
小翔痞客邦:http://xianglin0222.pixnet.net/blog
小翔信箱:xianglin0222@gmail.com
【官方網站】
※影片資訊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請前往
Sony:https://www.sonymobile.com/tw/
網路頻段查詢:https://www.frequencycheck.com/
-------------------------------------------------------------------------
【CC Music】
Nicolai Heidlas: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MBB:https://soundcloud.com/mbbofficial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Tobu:http://www.youtube.com/tobuofficial
Peyruis:https://soundcloud.com/peyruis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Lyfo:https://soundcloud.com/lyfomusic
A Himitsu:https://soundcloud.com/argofox/a-himitsu-adventures
Ehrling:https://soundcloud.com/ehrling
-------------------------------------------------------------------------
【索引】
#SonyXperia1III #Xperia1III #Xperia5III #Xperia10III #SonyXperia #Sony2021 #Xperia2021 #Sony手機 #Sony新機 #小翔大對決 #小翔XIANG
【關鍵字】
手機規格比較、手機推薦、你該選擇誰、透過規格比較、讓你了解究竟該選擇 Xperia 1 III、Xperia 5 III 還是 Xperia 10 III。外型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 5 III / 10 III 延續21:9螢幕設計,1 III / 5 III 採用雙面玻璃結合鋁合金邊框,其中 I III 正面使用康寧 Victus 玻璃,10 III 則是採用雙面玻璃結合塑膠邊框,背面則搭載了主要的三鏡頭設計,而 Xperia 1 III 則還多出 3D iToF 鏡頭,其中旗艦機都具備實體相機鍵,Xperia 1 III 機身顏色消光黑、消光灰以及消光紫,Xperia 5 III 機身顏色鏡黑、鏡粉、鏡綠,Xperia 10 III 機身顏色水漾藍、水漾粉、水漾黑、水漾白,三款都側邊指紋結合電源鍵。螢幕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採用 4K HDR OLED 螢幕、Xperia 5 III / 10 III 採用 Full HD+ HDR OLED 螢幕,X1 影像處理引擎、Bravia技術、Triluminos、導演模式、10 bit 平滑技術、120Hz 螢幕刷新率、240Hz 降低動態影像模糊、240Hz 觸控採樣率。主相機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 5 III 主要搭載三鏡頭 (1200 萬畫素的廣角鏡頭、IMX555、1200 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1200 萬畫素 潛望式望遠變焦鏡頭、1 III 多出 3D iToF),Xperia 10 III 也採用三鏡頭 (1200 萬畫素的廣角鏡頭、800萬畫素超廣角、800萬畫素 2 倍光學變焦望遠鏡頭)、20fps 高速連拍、60fps 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計算、Dual Pixel PDAF、4.4 倍光學變焦、混合式變焦12.5 倍、AI 超高解析度縮放、OIS 光學防震、蔡司光學鏡頭、蔡司鍍膜、即時眼部追蹤對焦、物件追蹤對焦,Photo Pro 新增 Basic 模式、智慧場景辨識、RAW 檔、寵物辨識、夜間模式,4K HDR 60fps 影片、4K HDR 120fps 慢動作影片、Cinema Pro、光學智慧防手震錄影 Optical SteadyShot、FlawlessEye。前相機規格比較:800萬畫素、f/2.0、手勢自拍、人像自拍、5軸數位防手震。音訊規格比較:全段立體聲前置雙喇叭、劇院級立體聲雙喇叭、360 reality audio、360 空間模擬音效、3.5 mm 耳機孔、杜比全景聲、DSEE Ultimate、Hi-Res、LDAC、aptxHD。系統規格比較:Android 11、遊戲增強器、H.S 電源控制。硬體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 5 III 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88、Xperia 10 III 採用 Qualcomm Snapdragon 690、 Xperia 1 III 12GB RAM/512GB ROM、記憶卡擴充。電池規格比較:4500 mAh 電池、30W 快充、XQZ-UC1快速充電器、無線充電、無線電力分享、PD 快充。連結:Wi-Fi 6、藍牙 5.2、NFC、Displayport。通訊:5G+4G雙卡雙待、載波聚合、5G通訊、5G手機、5G頻段。Xperia 1 III / 5 III / 10 III 價位。小翔大對決。小翔透過規格比較讓你更了解手機的差異。
空間化立體聲是什麼 在 小翔 XIANG Youtube 的評價
去年華碩推出首款以遊戲為取向的 ROG Phone,不但螢幕具備 90Hz 刷新率,在效能上更是搭載升級版的 S845 處理器,除此之外週邊配件更是齊全,這也讓 ROG Phone 在遊戲手機中,取得相當好的評價。而到了 2019 年,華碩正式於 7 月 22 日,並在台灣發表第二代電競手機「ROG Phone II」,那麼究竟這兩款前後代機種,在規格上有哪一些升級?以及新一代「ROG Phone II」有什麼樣的特色?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影片更新】
04:00 - 04:00 - 2K 解析度這裡更改成 Full HD+。
12:32 - TwinView II 售價為 NT$ 6,990。
【影片指引】
00:45 – 設計、感應器
03:51 – 螢幕
06:05 – 主相機
08:09 – 前相機
08:29 – 音訊
09:01 – 硬體
11:30 – 連結
11:52 – 通訊
12:07 – 配件
13:37 – 總結
【產品資訊】
►ROG Phone II:12GB+512GB (黑)、NT$26,990。
►ROG Phone配件:https://www.asus.com/tw/Phone/ROG-Phone-II/
華碩公布 ROG Phone 2 將於 8 月 1 日起在指定通路(ASUS 三創體驗店、全台華碩手機專賣店、ASUS Store / momo 購物網 / PChome 24h 購物 / Yahoo 奇摩購物中心 / 蝦皮商城 / 東森購物)開賣,建議售價 26,990 元(12GB+512GB)。
另外,8 月 1 日至 8 月 14 日止於購買 ROG Phone II,並於活動期間內線上登錄,即可獲得「GamePad 遊戲控制器」(價值 NT$3,990,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於指定通路 (ASUS 三創體驗店、華碩手機專賣店) 購買 ROG Phone II,再加贈「炫光智慧保護殼」(價值 NT$1,490)。
【影片推薦】
#小翔評測:「實機體驗」讓你更深入了解3C科技產品
#小翔大對決:透過「規格表」讓你弄懂3C科技產品差異
#小翔短新聞:整理「多方資訊」讓你提早獲得3C科技新消息
#小翔來報榜:透過「排行榜單」讓你知道手機銷售趨勢
【影片聲明】
業配:無
感謝:看影片的每一個朋友
來源:ASUS、Qualacomm、Sony…
製作:小翔 XIANG
【小翔專區】
小翔FB:https://www.facebook.com/Xiangblog/
小翔IG:https://www.instagram.com/xianglin0222/
小翔Twitter:https://twitter.com/xianglin0222
小翔痞客邦:http://xianglin0222.pixnet.net/blog
小翔信箱:xianglin0222@gmail.com
【官方網站】
※影片資訊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請前往
ASUS:https://www.asus.com/tw/Phone/
網路頻段查詢:https://www.frequencycheck.com/
-------------------------------------------------------------------------
【CC Music】
Nicolai Heidlas: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MBB:https://soundcloud.com/mbbofficial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Tobu:http://www.youtube.com/tobuofficial
Peyruis:https://soundcloud.com/peyruis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Lyfo:https://soundcloud.com/lyfomusic
A Himitsu:https://soundcloud.com/argofox/a-himitsu-adventures
Ehrling:https://soundcloud.com/ehrling
-------------------------------------------------------------------------
【索引】
#AsusROGPhone #ROGPhoneII #ROGPhone2 #ROGPhone #華碩ROG手機 #華碩ROG #ASUS2019 #ROGPhone2019 #華碩手機 #華碩新機 #小翔短新聞 #小翔XIANG
【關鍵字】
手機規格比較、手機推薦、你該選擇誰。透過規格比較,讓你了解究竟該選擇 ASUS ROG Phone II 還是 ASUS ROG Phone。ROG Phone 2 外觀上延續上一代 ROG Phone 設計風格,也同樣具備「AirTrigger II 超聲波感測器」,但移除掉背面指紋配置、改用光學螢幕式指紋,而為了強化散熱,並搭載「GameCool II」冷卻系統,同時還可搭配AeroActive II 空氣動力風扇。螢幕規格比較:ROG Phone 2 搭載 6.59 吋 Full HD+ (2340 x 1080) AMOLED 面板,並具備 120Hz、90Hz 刷新率、1ms 螢幕反應時間、240Hz 觸控採樣率、Delta-E 小於 1、10-bit HDR、SDR2HDR。主相機規格比較:雙主鏡頭設計 4800 萬畫素、IMX586、1300萬畫素、HDR+ 增強技術、Zenfone 6 鏡頭、超級夜景模式。音訊規格比較:3.5mm 耳機孔、前置立體聲雙喇叭、DTS:X Ultra 虛擬環繞音效、Hi-Res 高解析音訊。硬體規格比較:ROG Phone II 搭載 Qualcomm Snapdragon 855 Plus、12GB 記憶體、512GB儲存空間、無記憶卡擴充、6000 mAh 超大電池、30W 快充、續航時間、NFC、BT 5.0、4G+4G 雙卡雙待、載波聚合。ASUS ROG Phone 2 售價、ROG Phone 2 發表時間、炫光智慧保護殼、TwinView II 雙螢幕基座、Gamepad 遊戲控制器、WiGig 底座、遊戲擴充底座、ROG Phone 配件。小翔大對決。透過規格比較讓你更了解手機的差異。
空間化立體聲是什麼 在 小翔 XIANG Youtube 的評價
自從前年 Sony 將手機部門,與旗下多個消費電子產品部門,共同整合成「電子產品與解決方案事業部」後,確實看到更多的技術轉移到 Sony 旗艦機,尤其以相機方面的進展最為明顯。那麼 2021 年最新推出的 Xperia 1 III,則是再度強化了對焦上的追蹤能力,以及首度搭載「潛望式望遠變焦」鏡頭,同時螢幕方面也帶來了更流暢的體驗,而究竟 Xperia 1 III 跟前兩代間,還有什麼樣的提升,我們趕緊來看看吧!
【影片更新】
14:45 - 潛望式望遠變焦鏡頭更正為 105mm。
【影片推薦】
►Xperia 1 系列三代同堂!Sony Xperia 1 III 開箱評測
https://youtu.be/cTYUak2IrGQ
►Sony 2021 三新機登場!Sony Xperia 1 III、5 III、10 III
https://youtu.be/h0bPRVCPEKs
►Sony Xperia 1 深入評測!擁有大師功力的攝錄旗艦
https://youtu.be/Z778WY08aDY
【影片指引】
00:00 前言
00:53 設計 (21:9 螢幕設計、尺寸、材質)
02:45 感應器 (側邊指紋辨識)
02:58 螢幕 (4K HDR OLED、120Hz刷新率、240Hz觸控採樣率)
04:27 主相機 (廣角、超廣角、高速連拍)
05:13 主相機 (潛望式望遠變焦鏡頭、AI超高解析度縮放)
06:20 主相機 (即時物件追蹤對焦、Photo Pro)
07:41 主相機 (4K HDR 錄影、Cinema Pro、FlawlessEye)
08:57 前相機
09:16 音訊 (全段立體聲前置雙喇叭、360 空間模擬音效)
10:12 硬體 (系統、遊戲增強器、高通S888處理器)
12:24 硬體 (12GB記憶體、4500mAh電池、30W快充)
13:21 連結 (Wi-Fi 6、藍牙 5.2)
13:37 通訊 (5G+4G 雙卡雙待、5G頻段)
13:58 總結
【產品資訊】
►Xperia 1 III:12GB+256GB (黑/灰/紫)、NT$。
►Xperia 1 III:12GB+512GB (黑/紫)、NT$。
【影片類型】
小翔評測:「實機體驗」讓你更深入了解3C科技產品
小翔大對決:透過「規格表」讓你弄懂3C科技產品差異
小翔聊科技:整理「多方資訊」讓你弄懂科技產品、技術
小翔短新聞:整理「多方資訊」讓你提早獲得3C科技新消息
小翔來報榜:透過「排行榜單」讓你知道手機銷售趨勢
【影片聲明】
業配:無。
感謝:看影片的每一個朋友
來源:Sony…
製作:小翔 XIANG
【小翔專區】
小翔FB:https://www.facebook.com/Xiangblog/
小翔IG:https://www.instagram.com/xianglin0222/
小翔Twitter:https://twitter.com/xianglin0222
小翔痞客邦:http://xianglin0222.pixnet.net/blog
小翔信箱:xianglin0222@gmail.com
【官方網站】
※影片資訊僅供參考,想了解更多請前往
Sony:https://www.sonymobile.com/tw/
網路頻段查詢:https://www.frequencycheck.com/
-------------------------------------------------------------------------
【CC Music】
Nicolai Heidlas:https://soundcloud.com/nicolai-heidlas
MBB:https://soundcloud.com/mbbofficial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Tobu:http://www.youtube.com/tobuofficial
Peyruis:https://soundcloud.com/peyruis
FortyThr33:https://soundcloud.com/fortythr33-43
Lyfo:https://soundcloud.com/lyfomusic
A Himitsu:https://soundcloud.com/argofox/a-himitsu-adventures
Ehrling:https://soundcloud.com/ehrling
-------------------------------------------------------------------------
【索引】
#SonyXperia1III #Xperia1III #Xperia1II #Xperia1 #SonyXperia #Sony2021 #Xperia2021 #Sony手機 #Sony新機 #Sony旗艦機 #小翔大對決 #小翔XIANG
【關鍵字】
手機規格比較、手機推薦、你該選擇誰、透過規格比較、讓你了解究竟該選擇 Xperia 1 III、Xperia 1 III 還是 Xperia 1。外型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 1 II / 1 延續21:9螢幕設計,採用雙面玻璃結合鋁合金邊框,其中 I III 正面使用康寧 Victus 玻璃,背面則搭載了主要的三鏡頭設計,而 Xperia 1 III / 1 II 則還多出 3D iToF 鏡頭,至於側邊按鍵,Xperia 1 III 多出 Google 助理鍵,不過三者都具備實體相機鍵,同時都具備側邊指紋辨識,Xperia 1 III 機身顏色共有消光黑、消光灰以及消光紫。螢幕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 1 II / 1 採用 4K HDR OLED 螢幕,X1 影像處理引擎、DCI-P3 色域、Bravia技術、導演模式、10 bit 平滑技術、120Hz 螢幕刷新率、240Hz 降低動態影像模糊、240Hz 觸控採樣率。主相機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 1 II / 1 主要搭載三鏡頭 (1200 萬畫素的廣角鏡頭、1200 萬畫素的超廣角鏡頭、1200 萬畫素 望遠或潛望式望遠變焦鏡頭、1 III / 1 II 多出 3D iToF),20fps 高速連拍、60fps 自動對焦&自動曝光計算、Dual Pixel PDAF、4.4 倍光學變焦、混合式變焦12.5 倍、AI 超高解析度縮放、OIS 光學防震、蔡司光學鏡頭、蔡司鍍膜、即時眼部追蹤對焦、物件追蹤對焦,Photo Pro 新增 Basic 模式、智慧場景辨識、RAW 檔、寵物辨識、夜間模式,4K HDR 60fps 影片、4K HDR 120fps 慢動作影片、Cinema Pro、光學智慧防手震錄影 Optical SteadyShot、FlawlessEye。前相機規格比較:800萬畫素、f/2.0、手勢自拍、人像自拍、5軸數位防手震。音訊規格比較:全段立體聲前置雙喇叭、劇院級立體聲雙喇叭、360 reality audio、360 空間模擬音效、3.5 mm 耳機孔、杜比全景聲、DSEE Ultimate、Hi-Res、LDAC、aptxHD。系統規格比較:Android 11、遊戲增強器、H.S 電源控制。硬體規格比較:Xperia 1 III 搭載Qualcomm Snapdragon 888、12GB RAM/512GB ROM、記憶卡擴充。電池規格比較:4500 mAh 電池、30W 快充、XQZ-UC1快速充電器、無線充電、無線電力分享、PD 快充。連結:Wi-Fi 6、藍牙 5.2、NFC、DisplayPort。通訊:5G+4G雙卡雙待、載波聚合、5G通訊、5G手機、5G頻段。Xperia 1 III / 1 II / 1 價位。小翔大對決。小翔透過規格比較讓你更了解手機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