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開始,突破極限】
《極耐力》的作者哈欽森是位中距離跑者,從十五歲起就為了打破一千五百公尺的四分鐘界線而努力,經過好幾年的努力一直無法突破,始終在四分零一到零二秒中徘徊,但卻意外在一場舍布魯克市的小比賽裡跑出三分五十二秒七的成績,比他當時的個人最佳成績快了九秒。他在書中寫道:「我擺脫了賽前給自己的期望,跑出沒人料想到的好成績。」這是五年來首次大幅度的突破,接著他的個人紀錄就一破再破,緊接著下一場跑出三分四十九秒,再下一場跑出三分四十四秒。他隱約看到「心靈」在運動表現中扮演「戲份吃重」的角色。
當作者以三分四十四秒抵達一千五百公尺的終點線後,他說他當時「感覺既困惑又興奮」,他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突破的,這也讓他開始研究「耐力」這個主題,成就了這本書。
這本書讀起來很過癮,第一部在探討成績突破的關鍵來自心智還是肌肉。接著第二部從「內在」疼痛感與肌肉疲勞度連結身心,再從人類生存所需的「外部」元素——氧氣、氣溫、水與食物切入,引用眾多「忍耐力」的例子,使我認識「耐力」的各種面貌,也見識到人類如何在各種外在環境的限制下不斷突破生理與心理極限的過程,以及科學研究的結果。
但身心之間的角色誰比較重要呢?這一直是本書辯證的論題。到了第三部,主題圍繞在「大腦」與「信念」,似乎說明了作者對於突破耐力極限的見解從一開始在身/心之間的游移,最終更偏向「心」的這一方。
貫穿哈欽森這本《耐力》的是「馬拉松破二計畫」(Nike Breaking2)的主角埃魯德.基普喬格,他是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也是目前最有機會在兩小時內跑完馬拉松的跑者。破二計畫的首席科學家在採訪中說道:「埃魯德有著最強大的心靈,我從沒看過這麼厲害的人,老實說,我完全不知道如何描述。他讓我知道『心靈』對運動表現的重要性……。我們統計了各種生理上的數據,也可以測量出空氣阻力、跑鞋的效率等數據,但還有個未知的領域,那就是該如何量化心靈的強大程度,又該如何量化一個人超越極限的決心,去突破生理學家認為人類身體做不到的事。」(以上出自破二計畫的紀錄片)
東西方對運動表現的典範人物的想像很不一樣,從藝術品和文學作品中皆可看出差異。西方所追求的是「外在」優美肌肉線條與極致運動表現的美感,東方追求的是「內在」心靈成長與境界的提升。在中國傳統的武俠小說中,最強的高手絕不是肌肉虯結的外家高手,而是像《天龍八部》中「精通佛法、長鬚已然全白的枯瘦僧人」(掃地僧)一樣,武功比所有高手都厲害,但從外表卻看不出身具絕世武功。雖然這只是小說家虛構的人物,但這代表東方文化對於「強者」的定義通常不在外在身體或表現,而在強大的心靈。強大的心靈有一個很顯著的特徵是「沉穩平靜」。
基普喬格正有著強大心靈的各種特徵:內斂、安靜、自信且散發出強大的氣場。作者在書中提到在採訪基普喬格時描述道:「他講話非常柔和,小聲到感覺得靠近一點,瞇著眼認真聽才聽得到,另外我和威利都同意,他散發出來的態度和氣場(aura),有一股『沉著冷靜』的自信。我很好奇,是不是贏得了奧運金牌就會有這種『氣場』?還是要先有這種『氣場』才能贏得了金牌呢?」
只要去你網上搜尋書中提到的各種耐力挑戰者的影片,都能從神情與行為中感受到他們的氣場。我自己就曾親身體驗過。二〇一七年在日本授課時曾與幾位亞洲頂尖的跑者有過交流(課堂上有在一九九八年打破超馬一百公里世界紀錄的砂田貴裕,以及五千公尺個人最佳是13分37秒的八木勇樹、一萬公尺最佳成績是28分15秒的三田裕介)。這三位跑者的背景都相當驚人,授課前還不知道他們何許人也,但透過翻譯交流時,明確地感受到這些跑者有著非常「深沉混厚」的眼神,從眼神中可以感覺到他們的氣場非常強大。那是無法量化的強大。
除了長期自律下所鍛鍊出來的「氣場」,「信念」也是突破耐力極限的關鍵。作者把它放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很妙。當作者在破二測驗前打電話問基普喬格最近的訓練狀態如何時,他說:「體能訓練和過去幾年一樣,但我的心態有些改變了。破二的挑戰主要是在心理層面,因此很多人對這次嘗試的懷疑,是一種缺乏想像力的表現。」
想像力,是心的能力。哈欽森從科學的角度出發告訴我們:極限,是人心所想像出來的。想突破極限,不只是身體的訓練,也必須從「心」開始。
--
上文亦為書中的推薦序,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博客來上的更多介紹:https://reurl.cc/E7lrnK
--
註:下圖是從Nike Breaking2紀錄片中截圖下來的,僅供參考。
空氣阻力定義 在 林奈森不睡覺-台紐混血兒在紐西蘭 Facebook 八卦
[ 紐西蘭的武漢肺炎恐慌 ]
其實林爸一兩週前就已經跟我碎念過這個東西,抱怨紐西蘭機場至今都還沒有做任何防範。
我是一直到三四天前開始在媽媽聊天群組上收到大量驚恐的訊息
「#口罩買不到!」
(然後口罩團購如雨後春筍般的爆開)
「下週開學,#從疫區過完年的學生們都要飛回來了,這樣去學校等於直接暴露在風險之中!不去上課了!」
(其實想想唯一不用面對疫區居民年後回流潮的只有台灣,其他國家都有移民。我知道有因為這樣擔憂的媽媽朋友決定延遲回來紐西蘭,雖然我懷疑這是一個延長在台灣爽日子的招數。)
「快看看這個人的朋友圈截圖,#居然提到從武漢回來的親戚感冒了!」
(為什麼從疫區逃出來的人都要在朋友圈炫耀呢?是不知道網路肉搜的恐怖嗎?)
因為我剛好也在一些新加坡的台灣媽媽群組,那個的對話的恐慌就更加升級:
「新加坡口罩可能會缺貨!#因為有人狂買運回去疫區阿!!」
然後就是一些出門前的自拍照,大家都變成都市養蜂人。
一開始我是老神在在,因為我家生活圈相當單純,工作(同事最近都沒有旅遊),幼稚園(只有12個孩子 + 都在上班的家長),林爸(在家工作沒有朋友),賣場(沒有什麼人,林奈森也不是很常去),殺時間的地方(戶外居多)。
但在閱讀驚恐訊息兩天之後我也開始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去買些口罩以防萬一。畢竟紐西蘭的防疫工作通常是慢一拍,澳洲都已經淪陷了我們現在好像還沒有甚麼作為。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段時間我看到覺得比較有用的訊息:
1.#N95口罩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並非防疫必要,不用一窩蜂搶購,選用醫療用口罩即可
2.面對武漢病毒不需過度恐慌,除了進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也要記得做到確實洗手,不摸口鼻眼,少接觸人群。
其實最好的防疫方式就是不出門啦,有小小孩的你們應該知道小孩口罩戴不住,家看電視度過這幾天吧。
最後,我身為一個母親,要詛咒那種明明從疫區回來來跑去人多地方場合跳舞的人,#你雞雞會爛掉
-\-\-\-\-\-\-\-\-\-\-\-\-\-\-\-\-\-\-\-\-\-\-\-\-\-\-\-\-\-\-\-\-\-\-\-\-\-\-\-\-\-\-\-\-\-\-
[ Bumkins 美國嬰幼兒必備可機洗防水圍兜 + 必備防水袋 + 咬咬餐具 + 超吸餐盤 ]
(本團購因為武漢肺炎大家沒出門在家滑手機有了奇妙的銷售量。請有興趣的人不要等到最後一天因為賣完就賣完了~)
奈森心得:https://nathandoesnotsleep.com/2020/01/12/bumkins/
購買連結:https://gbf.tw/orbjp
【你戴對口罩了嗎?】
隨著關於武漢病毒的新聞播出,一整天來到藥局買口罩的顧客絡繹不絕。
不少人對當年SARS風波仍記憶猶新,一進到藥局就問:「請問你們有賣N95口罩嗎?」
防疫視同作戰,面對武漢病毒這個趁著新年搗亂的大敵,我們是否有選對口罩,做好防護了呢?
今天,就趕緊帶大家來認識各種市售常見的口罩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開始之前我們先稍微認識幾個關鍵數字:
1.飛沫大小5微米
2.PM2.5是小於2.5微米的懸浮微粒
3.結核桿菌大小0.3~0.6微米
4.病毒大小0.08微米
口罩種類:
●紙口罩
-功用:防止飛沫噴濺
-使用時機:美容美髮、食品餐飲業佩掛,或面部遮瑕
-材質:一般為單層或雙層紙質製成。
-說明:透氣性良好,主要防止肉眼可見的飛沫噴濺以免觀感不佳,但沒有防疫功效及任何保護功效。
●棉布口罩
-功用:保暖、隔絕較大顆粒粉塵
-使用時機:騎車或天氣寒冷時保暖
-材質:棉布、不織布或其他布類材質
-說明:由於為布類材質,通常可水洗重複使用,有保暖功能但因為孔隙大不具有防疫及隔絕空汙微粒功效。
●醫療口罩
-功用:防止感染者飛沫散播,以及保護佩戴者減少飛沫吸入
-使用時機:醫療人員執業、呼吸道感染者或預防飛沫傳染疾病
-材質:標準醫療口罩有三層,防潑層、過濾層和親水層
-說明:標準醫療口罩必須有醫療器材字號,有顏色的為外側防潑層,可以有效阻隔飛沫;中間過濾層可隔絕90%以上5微米的顆粒(也是飛沫的大小);內部親水層則為具有吸濕性的柔軟不織布,攘皮膚接觸較為舒適且不易潮濕。
需注意醫療口罩並非完全密合,邊緣仍會有一定程度的洩漏,也與配戴的正確度有關。儘管如此在多數的場合已經可以降低疾病傳染比率。
市面上的醫療口罩有許多變化型,除了平面醫療口罩外,立體式的醫療口罩相對會更與臉型密合,減少洩漏比率。而掛耳的部分傳統的鬆緊帶戴久可能會造成耳朵疼痛,因此衍伸出扁繩或布式的掛耳。但同樣需注意太鬆的掛耳會增加洩漏率減低保護效果。
●活性碳口罩
-功用:隔絕異味、揮發性氣體
-使用時機:油漆、騎車、清潔打掃時使用
-材質:在口罩中加入一層混有活性碳的布料
-說明:一般活性碳口罩僅用來阻絕氣味或揮發性氣體,但對於粉塵沒有用。因為活性碳本身表面是有許多無極性的微細孔洞,會吸附無極性分子(通常具有異味),但粉塵等懸浮微粒過大活性碳無法吸附。
市面上也有醫療用活性碳口罩,就是將一般醫療口罩中再加入一層活性碳,達到防疫又吸附異味的功效。但需注意變成四層的醫療用活性碳口罩呼氣阻力會大為增加,可能增加配戴不適感。
●PM2.5口罩
-功用:隔絕PM2.5空氣污染
-使用時機:空汙嚴重時、騎機車、微細粉塵作業
-材質:同樣為三層,主要差別在於中間層通常使用靜電吸附層,可以利用靜電吸附較微小的懸浮微粒。
-說明:目前台灣PM2.5口罩的檢驗標準是依照經濟部檢驗局公布的CNS15980標準,分為A~D四個等級。
PM2.5口罩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必須完全密合才能達到防止吸入懸浮微粒的效果,否則只要有洩漏都會從邊緣吸入。由於PM2.5口罩的密合要求,會造成呼吸阻抗提高以及悶熱的問題,所以有些產品增加了單向呼氣閥,協助熱氣與濕氣排出減少不適感。
PM2.5口罩是否可以拿來防疫呢?理論上是可以的,因為它可以阻擋小於飛沫(5微米)的顆粒。然而設計上並不適合拿來作為防疫用途,主要是因為呼吸阻抗高,不易久戴;而且原本大約可以重複使用,如果針對防疫用途則需要每天更換,相對成本較高。
●N95口罩
-功用:隔絕大於0.3微米的微細粒子
-使用時機:微細粉塵作業、醫療人員於高危險空氣傳染作業時
-材質:同樣是採用中間靜電層來達到過濾懸浮微粒的作用
-說明:N95的定義是可以過濾可阻擋95%以上0.3微米的非油性懸浮微粒,在工業用途上常作為人員粉塵保護裝備。在醫療中,N95口罩用於醫療人員接觸結核病人時的保護措施,這是因為結核桿菌長約1~10微米,寬約0.2~0.6微米,且可以不藉由飛沫而是透過空氣傳播,因此使用N95口罩可以隔絕結核桿菌保護醫療人員。
在2002年SARS事件期間因為當時尚無法確定該病毒是否會透過空氣傳染(後來認為極不可能),因此建議採高規格N95口罩作為醫療人員防護措施。
需注意的是,並不建議一般民眾使用N95口罩作為防護SARS和本次的武漢病毒,原因是N95口罩的呼吸阻抗極高,使用上會很不舒服,因此常造成配戴不正確而喪失保護作用甚至提高感染風險,倒不如使用一般醫用口罩即可達到足夠的防護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總結:
1.N95口罩對於一般民眾來說並非防疫必要,不用一窩蜂搶購,選用醫療用口罩即可
2.面對武漢病毒不需過度恐慌,除了進入公共場所配戴口罩,也要記得做到確實洗手,不摸口鼻眼,少接觸人群。
空氣阻力定義 在 岱宇跑健室 Facebook 八卦
【運動的基本體能 不看不專業!】
不論是跑步,還是從事其他專項運動,都得對「體能」的定義有清楚的認知,一般而言,體能大致可以分成下列 3 項:
1、心肺耐力:
顧名思義,指個人的肺臟與心臟,從空氣中攜帶氧氣,並將氧氣輸送到組織細胞加以使用的能力。
2、肌力:
指肌肉對抗某種阻力時所發出力量,一般而言是指肌肉在一次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力量。
3、肌耐力:
指肌肉維持使用某種肌力時,能持續用力的時間或反覆次數。
其中「心肺耐力」可以透過快走、慢跑、單車、登階、游泳等持續性且維持一定心率的方式來提升;「肌力」可以透過阻力(自身重量或外來負荷)來增進;「肌耐力」訓練方法則可以比照肌力訓練,不同的是以低重量、高次數為主,比如用輕重量做20下左右的深蹲,也屬於肌力訓練的範圍哦!
#心肺能力 #肌力 #肌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