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團隊率先觀測到 史上首張黑洞影像】
文/吳柏緯 攝影/曾原信
人類史上第一張 #超大質量黑洞 的影像,今晚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張一年多前就捕捉到的珍稀影像,#中研院 團隊是第一批觀測到的成員,經過反覆驗證,今晚(4月10日)才正式公布。
由全球超過30個研究團隊共同支持、投入研究,以觀測黑洞為目標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劃,今天晚上9點在全球6個城市同步舉行記者會,公布一個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位在 #M87星系 中心的黑洞影像。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說明,這張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像,不但是人類空前的紀錄,對中研院而言也是重要的成就,在全球參與這項計劃的8個觀測站中,其中3個有中研院天文所團隊的身影,他們總共負責4座望遠鏡的建置與運作。
由於是全球同步記者會,事前對於黑洞的影像、觀測的方式與時間都保密到家,甚至研究團隊成員都婉拒受訪。當晚間9點07分,全球同步揭露這張珍貴影像時,現場響起如雷掌聲,而原本表情較為嚴肅的研究團隊成員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
這次的黑洞觀測計劃,其中天文所博士後研究員小山翔子率領的影像處理團隊,在2017年4月率先觀測到了黑洞影像,在經過1年多的重複驗證,終於確定這就是黑洞的影像。
參與計劃的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說明,這次的成果是藉由黑洞的陰影,間接證明黑洞真實存在。他進一步指出,現有儀器確實無法拍攝黑洞本身,但是光線受到重力波影響而造成轉折時,會形成陰影,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觀測方式,就是追蹤這些黑洞的影子,並透過分析模擬,將影子變成圖像。
這次的發現對於天文學研究也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淺田圭一表示,這次突破對於天文學研究有三個貢獻:
ㄧ、揭開了活躍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面紗。
二、為重力理論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三、為與黑洞有關的天文物理學開創了新的研究可能。
淺田圭一透露,去年中研院的研究團隊早已觀測到黑洞,但由於當時這項計劃仍是機密,因此不能公開,不過當時團隊成員仍難掩興奮,比出了 #空心拳頭,暗示已經看到黑洞。而這個研究團隊成員,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
廖俊智在會後受訪時還「爆料」,整個中研院內除了研究團隊成員外,沒有人看過這個影像,甚至連確定要開記者會後,研究團隊對院內做的簡報,也把關鍵的圖像全部拿掉。「我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黑洞,不過跟我想像中的黑洞蠻像的。」
成功取得成果後,#格陵蘭望遠鏡 計劃也將在2020年邁入第二期。
淺田圭一指出,除了將更新望遠鏡的硬體設備、加入更多國際觀測計劃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將目前在低海拔的格陵蘭望遠鏡遷移至海拔較高的山區,減低觀測干擾讓觀測能力提升。
在今天晚上記者會直播的過程中,除了關注研究成果外,不少網友發現參與研究的中研院研究人員都是日本學者。事實上,中研院天文所確實是院內日本研究人員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有日本研究人員舉家搬來台灣。
來台灣從事學術工作16年的天文所研究員松下聰樹指出,台灣在天文學領域是國際知名的,因此許多日本人在選擇工作地點時,除了日本外就是台灣與美國,加上中研院提供的研究與國際合作機會非常多,因此確實吸引了不少日本研究者前來任職。
■解析黑洞5大謎→http://bit.ly/2Gd6WpP
★支持用心新聞, #贊助報導者>> http://bit.ly/2BgvEEV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天文 #宇宙 #霍金 #報導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70的網紅李婉萍的營養天地-健康與飲食素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懷孕初期一定要補充的營養素!」 常常聽說懷孕期間要補充葉酸, 到底葉酸是什麼? 甚麼食物能吃到葉酸? 對媽媽和寶寶又有什麼影響呢? 葉酸是神經管發展的重要營養素, 可以預防胎兒先天性的神經病變。 媽媽攝取不足容易導致「貧血」, 寶寶初期細胞分裂迅速發展期葉酸不夠, 則容易導致「神經管閉合不足」!!...
空心拳頭 在 O-Bank 王道銀行 Facebook 八卦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出現了!!!
欸看著看著.....居然是....
・
・
・
王道銀行宇宙分行啊~~~
終於解開人類未解之謎!
直播中大家同時比起空心拳頭
#正式宣佈王道銀行宇宙分行成立
O巴如果不在線,一定是在黑洞處理事情
來回需要一點時間,請大家多多包涵!
#原來是王道記者會的部分
#版圖擴及全宇宙 #OBank
空心拳頭 在 映心地下放送局 Facebook 八卦
(內文)
這次的發現對於天文學研究也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淺田圭一表示,這次突破對於天文學研究有三個貢獻:
ㄧ、揭開了活躍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面紗。
二、為重力理論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三、為與黑洞有關的天文物理學開創了新的研究可能。
淺田圭一透露,去年中研院的研究團隊早已觀測到黑洞,但由於當時這項計劃仍是機密,因此不能公開,不過當時團隊成員仍難掩興奮,比出了 #空心拳頭,暗示已經看到黑洞。而這個研究團隊成員,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
#人類史上的空前紀錄
#台灣的重要成就
【中研院團隊率先觀測到 史上首張黑洞影像】
文/吳柏緯 攝影/曾原信
人類史上第一張 #超大質量黑洞 的影像,今晚正式出現在世人面前。這張一年多前就捕捉到的珍稀影像,#中研院 團隊是第一批觀測到的成員,經過反覆驗證,今晚(4月10日)才正式公布。
由全球超過30個研究團隊共同支持、投入研究,以觀測黑洞為目標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HT)」計劃,今天晚上9點在全球6個城市同步舉行記者會,公布一個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位在 #M87星系 中心的黑洞影像。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說明,這張超大質量黑洞的影像,不但是人類空前的紀錄,對中研院而言也是重要的成就,在全球參與這項計劃的8個觀測站中,其中3個有中研院天文所團隊的身影,他們總共負責4座望遠鏡的建置與運作。
由於是全球同步記者會,事前對於黑洞的影像、觀測的方式與時間都保密到家,甚至研究團隊成員都婉拒受訪。當晚間9點07分,全球同步揭露這張珍貴影像時,現場響起如雷掌聲,而原本表情較為嚴肅的研究團隊成員臉上,終於露出一絲笑容。
這次的黑洞觀測計劃,其中天文所博士後研究員小山翔子率領的影像處理團隊,在2017年4月率先觀測到了黑洞影像,在經過1年多的重複驗證,終於確定這就是黑洞的影像。
參與計劃的中研院天文所副研究員淺田圭一說明,這次的成果是藉由黑洞的陰影,間接證明黑洞真實存在。他進一步指出,現有儀器確實無法拍攝黑洞本身,但是光線受到重力波影響而造成轉折時,會形成陰影,事件視界望遠鏡的觀測方式,就是追蹤這些黑洞的影子,並透過分析模擬,將影子變成圖像。
這次的發現對於天文學研究也是一個重要里程碑。淺田圭一表示,這次突破對於天文學研究有三個貢獻:
ㄧ、揭開了活躍星系中,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面紗。
二、為重力理論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三、為與黑洞有關的天文物理學開創了新的研究可能。
淺田圭一透露,去年中研院的研究團隊早已觀測到黑洞,但由於當時這項計劃仍是機密,因此不能公開,不過當時團隊成員仍難掩興奮,比出了 #空心拳頭,暗示已經看到黑洞。而這個研究團隊成員,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批看到黑洞的人。
廖俊智在會後受訪時還「爆料」,整個中研院內除了研究團隊成員外,沒有人看過這個影像,甚至連確定要開記者會後,研究團隊對院內做的簡報,也把關鍵的圖像全部拿掉。「我今天也是第一次看到黑洞,不過跟我想像中的黑洞蠻像的。」
成功取得成果後,#格陵蘭望遠鏡 計劃也將在2020年邁入第二期。
淺田圭一指出,除了將更新望遠鏡的硬體設備、加入更多國際觀測計劃外,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將目前在低海拔的格陵蘭望遠鏡遷移至海拔較高的山區,減低觀測干擾讓觀測能力提升。
在今天晚上記者會直播的過程中,除了關注研究成果外,不少網友發現參與研究的中研院研究人員都是日本學者。事實上,中研院天文所確實是院內日本研究人員密度最高的地方,也有日本研究人員舉家搬來台灣。
來台灣從事學術工作16年的天文所研究員松下聰樹指出,台灣在天文學領域是國際知名的,因此許多日本人在選擇工作地點時,除了日本外就是台灣與美國,加上中研院提供的研究與國際合作機會非常多,因此確實吸引了不少日本研究者前來任職。
■解析黑洞5大謎→http://bit.ly/2Gd6WpP
★支持用心新聞, #贊助報導者>> http://bit.ly/2BgvEEV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天文 #宇宙 #霍金 #報導者
空心拳頭 在 李婉萍的營養天地-健康與飲食素養 Youtube 的評價
「懷孕初期一定要補充的營養素!」
常常聽說懷孕期間要補充葉酸,
到底葉酸是什麼?
甚麼食物能吃到葉酸?
對媽媽和寶寶又有什麼影響呢?
葉酸是神經管發展的重要營養素,
可以預防胎兒先天性的神經病變。
媽媽攝取不足容易導致「貧血」,
寶寶初期細胞分裂迅速發展期葉酸不夠,
則容易導致「神經管閉合不足」!!
葉酸通常在深綠色蔬菜可以攝取到
例如:莧菜、菠菜、韭菜、空心菜
孕期中每天的攝取量為「600微克」
約為一個拳頭的大小✊
所以孕婦每天至少要攝取兩盤蔬菜中,
其中一盤要是深綠色蔬菜喔!
葉酸是懷孕初期很重要的營養素,
因此有懷孕計畫的人,
建議在懷孕前三個月就開始補充,
確保媽媽和寶寶都有攝取足夠的葉酸量!
-
衛生福利部廣告 使用菸品健康福利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2bqb-MbNp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