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人間市長】
新北有災難,立倫夜遁逃
柯P造神?拜託不要侮辱神好嗎?柯文哲這種台灣賤民出身的工作狂,還不是被嫌到死。請長假劈腿去選總統,選輸又躲起來,民調還會步步高升的那種,才是真的有夠神好嗎。
三峽老街一百週年:招牌石板路卻遭區公所「強拆」改鋪柏油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309309/
「擁有百年歷史的三峽民權老街,2006年在地方人士及文史團體的努力爭取下,花了大筆經費改造老街景觀,保留當地歷史風貌。不過近日卻傳出三峽區公所以「柏油路可防滑」為由,強制拆除石磚與鑄鐵雕版」
為什麼這種事都不會燒到朱立倫。新北油污海岸浩劫,也不會看到朱立倫被連結。說媒體沒有被操控,你信?之前的悟飯挺柱08-11頁
https://goo.gl/otTigb
新北風災水災>>>就這樣吧
北市風災水災>>>柯文哲出來面對
新北塞車>>>就這樣吧
北市塞車>>>柯文哲出來面對
新北拆古蹟>>>就這樣吧
北市拆古蹟>>>柯文哲你他馬的滾出來面對
James Hsieh:
「很多時候一堆柯黑與左膠隨藍人藍媒在幹柯的時候,我實在很想點出:難道你們都沒有看到那隱形的""天龍人統治框架嗎"?這社會就是真存著一個隱性的種姓制度:「天龍人在上,台灣人在下」。現在一堆李富城洪秀柱馬英九等看柯不爽,躲在裡面的情緒是:台灣人憑甚麼出頭?台灣人憑甚麼執政?對阿扁、柯、陳菊、小英都是。這群天龍人對台灣人都是有著這樣的情緒與歧視存在。
這種情緒跟美國川普與一堆南方高等白人一樣,就是看歐巴馬不順眼 , 超不爽黑人執政一樣而已。歐巴馬失敗,就是美國有色種族的失敗。柯文哲失敗,就是台灣人的失敗。如果你自認是有別於天龍(中國)人的台灣人,請不要隨左膠柯黑藍人起舞,請支持每個認真做事的台灣人」
阿扁就是最最最經典的例子。打跨你台灣人總統,把你台灣人自尊和台灣意識放在地上踐踏,結果台灣人欣然接受,毫無察覺。台灣人真的是被中華民國踐踏到自卑成這樣?對國民黨人就好像覺得人家特別高級?惹不起?但是對自己人就要用最嚴格的態度來審視,學中國人那種看下人的角度在挑剔。
什麼事都不用出面,民調就可以提升,馬英九也具備這樣的技能,純種天龍人啊,高級啊。之前做了一堆與民意對幹逼人民上街的事,跌到9.2,後來也沒幹嘛,躲一下,就回血了是在玩Call of Duty喔?非黨國體系能這樣玩嗎?廢話當然不行,林佳龍擔任台中市長後,沒有重大公關活動,大家就頻頻罵他沒做事,「好失望」。支持度就狂降,送你娘鹽巴!怎麼跟朱立倫不一樣?台灣人在中華民國史上執政的比例才多少?對台灣人執政動不動就好失望,阿不就很懷念胡志強?阿不就很懷念兩蔣戒嚴時期?這種力道和可曾拿來監督那些黨國遺毒的重大弊案?台灣人要不要這麼作賤自己?
來看看近日的北海岸生態大浩劫
漏油貨輪殺了北海岸!油污擴散 環境恢復至少要3年
http://www.storm.mg/article/96339
後續報導,漁民生計受到嚴重打擊、欲哭無淚等等等等,OK,然後呢?就沒了。大家難道不納悶?為什麼這些事都不會看到新聞標題連結到「朱立倫」?這種事情發生在台北市,高雄市。那柯文哲、陳菊會不會出來面對?之前台北市悠遊卡波多野結衣這種小事,就燒的好像台北市要完蛋了,所有中華人都要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了。結果輿論搞掉了一個悠遊卡董座,還是止不了血,媒體繼續天天追打柯文哲。請問新北油污,還沒處理完,朱立倫也沒出現,就風平浪靜了,民調還超越柯文哲。2014要是游錫堃當選新北市長,也能這樣擺爛,然後安全下莊嗎?不行嘛~被罵到爛嘛~那台灣人你們是怎樣?
來看看賴清德
https://goo.gl/DuxTSg
市長不出席違法的議會。結果大家不會去罵貪污罪證確鑿還死不出庭受審的議長「李全教」。只會罵賴清德。同時期那個落跑自己開假單放3個月長假去批腿選總統的朱立倫咧?沒事耶,回來繼續躲,民調就超越柯P耶,神奇耶中華民國。
台南地震那次,賴清德是四、五天不睡覺做鎮指揮操到眼睛充滿血絲都要變殭屍了,媒體抓不到把柄才安全下莊。要是發生在朱立倫身上,就一如往常的不用出現,支持度也是平平穩穩的。看看當時的新聞吧,媒體風向是怎麼洗的
https://goo.gl/msToRr
正如同他從桃園落跑留下一攤如爛泥般的機場捷運、永遠鋪不平的機場跑道、永遠漏水漏屎尿的機場航廈、桃園航空城鬼城。都不會有事。
「51公里耗20年, 機場捷運通不了車」
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31044.html
大家對於黨國政敵的「惡行」都說不出來,卻恨的牙癢癢的。面對這些大屎坑的製造者,你卻不知道要連結到吳志揚、朱立倫。所以妳就知道主流媒體天天洗你的腦洗的多徹底。不要以為看網路新聞就是你自己的選擇資訊,那些把yahoo當成入口網站的:你已經洗好了。「之前狗報如何弄黃國昌都沒忘吧,現在弄柯文哲就人人沒提防。是狗太厲害,還是民眾太好吹風向?」
近日媒體狂打柯文哲,稍微做點功課就是到又是典型的「三分真,七分假」的垃圾戰術。我非柯粉,他在處理那五大案,還是太多妥協,但是那畢竟是郝馬兩爛留下來的屎坑,郝龍斌還有臉罵人,竟然一群台灣人也跟著罵,大家判斷力是怎麼了。
票選北市5大最佳施政
http://disp.cc/b/1108-9cGy
柯與市府這一年做多少事,點開內文自己滑滑看,對比前朝數據看看。馬的結果一堆人被風向帶著走,要不要信現在把馬英九郝龍斌兩任前市長、加上市長落選人連勝文一起抓來民調,柯文哲還是墊底?是啦,那些天龍中華人,你們就是只配的上那種水準的市長。還沾沾自喜。拖垮的卻是全體市民,全台灣的稅金和建設。
Re: [問卦] 有沒有柯b一天會有近百篇討論串的八卦?
https://goo.gl/jeqxWv
Re: [討論] 為何全面追殺柯文哲?
http://disp.cc/b/163-9eqG
【媒體的惡意】
https://goo.gl/ksozWn
柯P同樣的一段話,在中國時報的報導下,扭曲成完全不同的方向。
Re: [FB] 曾原信:柯文哲說「台灣的言論自由太過」
逐字稿打臉媒體重工業
http://disp.cc/b/163-9l2k
柯文哲擾民?
https://goo.gl/I8qh9D
柯文哲還只是個前哨站,新政府上任後一定要整頓瀆職的NCC和惡質的媒體製造業。否則等520之後你們看看這種玩法會不會為了惡整蔡英文不惜搞垮台灣。八年前的扁案、先知莊國榮、教育部長杜正勝、中華民國史上最大霸凌受害者陳幸妤,到近年宇昌案、MG149案、到現在的翁啟惠案…中華媒體搞些鬼扯假民調假新聞,大家就跟著走?台灣人你怎麼都學不乖?大家還記得2008年的520分水嶺嗎?看看這些媒體怎麼炮轟陳水扁,政黨輪替後又是怎麼鬼扯護航國民黨。「標題殺人」太容易了。台灣人,你們以為2016通過智力測驗了?520之後的每一天,媒體的疲勞轟炸,才是智力測驗真正的開始。
經典回顧:520分水嶺
http://disp.cc/b/163-8gTB
同步刊登於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超級旅行者,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合作邀約:[email protected] #印度貧民窟 #印度旅遊 #印度洗衣場 ★訂閱超旅頻道:https://goo.gl/PLjnVa (記得開鈴鐺喔!) 孟買千人洗衣場,我不想用貧民窟去形容它,因為在裡面你完全感受不到貧困、窮途潦倒、害怕的感覺,印度的貧民窟總被過度...
種姓 英文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八卦
〈兩點回應:關於艾略特.佩吉的相關爭議〉
.
稍早發表的快訊提到艾倫.佩姬(Ellen Page)改名為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以「跨性別者」(Transgender)與「非二元性別者」(Non-binary gender)自居。結果我的發文引發了一些爭論,包括一些嚴厲的質疑,所以統一整理在此回覆,一是針對「姓氏譯法」,二是針對「他與她的中文指涉」,歡迎服用。
.
(釋疑1)
「佩姬不見得是指涉女性,改譯為男性化的佩吉,也沒有必較好。」
.
大家都知道台灣(或者其它使用華文的國家)在翻譯西洋人名時,凡是遇到女性,就有連名帶姓都翻譯成女性用字的習慣。例如費雯.麗(Vivien Leigh)、妮可.基嫚(Nicole Kidman)等。常見的做法是在那個人的姓氏加上草字或女字部首,「羅」變成「蘿」,「威」變成「薇」。
.
英文姓氏“Page”本身沒有性別指涉,如果直接音譯的話,譯者當時譯成「佩姬」明顯是為了要讓它女性化。至於有人回覆指出「姬」姓是中國古老姓氏,字本身也沒有性別指涉。我只想說,等等,你是在跟我抬槓吧?
.
嚴格來說,幾乎所有字都可以作為一種姓氏,甚至有人姓「女」的。如果去一趟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查一查「姬」字,便能查到四種定義,分別是「古代對婦女的美稱」、「古代對妾的通稱」、「舊稱從事歌舞表演的女子」和「姓氏」。就算不用查也都知道「姬」字是在形容女生為主的字眼。
.
如果當時譯者是真的非用這個音不可,也可以翻譯成「基」字,使用「姬」字,當然有其性別指涉的目的。現在他以非二元性別者,使用其它字眼當然比較理想,至於「吉」是不是最好,也就見仁見智。不過如果上網搜尋“Page”這個姓氏,也會查到山姆.佩吉(Samuel Page)這個演員以及其他名人,說明翻譯成「佩吉」,比較符合約定俗成。
.
至於「佩吉」是不是就太男性,這樣的說法不也是預設了一個字眼沒有女字、草字旁,就是只能代表男性嗎?它當然可以是一個中性指涉,至少在我看來是如此,比起女性意味更強的「姬」字當然好多了。相信他本人也不會樂見自己的中文名被譯成跟「婦女」有關的字眼。
.
有時在做翻譯難免會發現這種狀況,弟弟晚於姊姊成名,結果有些譯者就譯成兩種姓氏,一個女性版,一個男性版/中性版。為了避免這種事情再次發生,使用相對中性的譯法自然比較穩妥。至於現在有些人名大家已經用習慣,我也覺得不宜再改。
.
.
(釋疑2)
「改用『他』字來形容非二元性別者,可能也不見得合適!」
.
指涉女性的「她」其實今年誕生滿一百年,這是1920年留英文人劉半農在情詩《教我如何不想她》當中所發明的。受到英文影響的劉半農發現中文無法區隔“He”和"She",所以才將原本指涉全性別的「他」區隔開來。
.
在他之前,國外傳教士就已經發現了中文的侷限,在翻譯英語典籍時一度要用「他男」和「他女」進行區隔,後來一段時間也流行用「伊」來稱“She”。
.
不過民初時的部分進步女性卻很不滿「她」字,認為去掉「人部」換上「女部」,是代表劉半農不把女人當人看,所以還是堅持使用「伊」字。但劉半農卻認為「伊」太文言,不利口語,所以建議使用「她」。不過他也曾倡議讓這個字讀「脱 Tuo」音,卻沒有獲得成功。
.
回到影迷朋友的質疑,現在改用「他」,難道比較好嗎?但事實上,直到現在我也偶爾會看到有些人形容女性用「他」字,而且也不能說這是錯的。因為這個字本身就沒有性別指涉,依據台灣的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也沒有說「他」代表的是男性。
.
所以若以「他」來形容艾略特.佩吉,自然是最適合的選項。中文用「她」指涉女性、「牠」來指涉動物、用「祂」來指涉神、用「它」來指涉無生命的東西,其實就屬男性沒有專用字。「他」是屬於全人類的,不是屬於任何性別的。
.
.
總結來看,無論是討論上一題或這一題,我發現許多人容易落入「非男即女」、「非女即男」的框架之中。跳開這個邏輯,就能比較容易跳脫出思考的死胡同。
.
上一篇快訊的原文: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991714650931258
種姓 英文 在 吳建衡 Ed Wu Photography Facebook 八卦
今天我要來分享一下這部我很喜歡的印度電影,是大概三個禮拜前在印度全國上映,結合時事、愛情、喜劇的好片子。
你沒有看錯,海報上它上面寫的,就是Toilet,這部電影的名字就叫做“廁所”。
那時候剛上映的時候,我常在路上看到大大的這張海報,心想怎麼會有電影就只有一個字叫做“廁所”,這其中一定有什麼誤會,或許是在印度語言中有別的意思。
沒想到,這部電影就是貨真價實在講一個關於愛與廁所(?)的故事........
大家曉得,印度的公共廁所資源稀少,就算有,也可能不能符合我們台灣人的期待,而如果是印度的鄉下地區更慘,可能完全沒有廁所,婦女、小孩、小女生,通常會成群結隊走到田邊小路去解決生理需求,如果你在火車上經過貧民社區,也不難看到幾個小女生就一起蹲在火車鐵道的開放空間,邊上廁所,邊聊著今天天氣怎麼樣之類的,總之廁所,特別是對於女性使用廁所這個議題,在印度是很需要去被注意與改善的。
電影中的女主角,是一名家庭環境還不錯的女老師,在經過一段時間男主角苦苦追求與相親儀式的安排之下,終於嫁到了男主角的家中。
可是在新婚派對的當天,女主角才發現,男主角的家中,竟然沒有廁所,這讓女主角本身以及其他女性親友都感到一陣困擾,女主角更為了這個問題大為光火。
接著女主角就開始激烈的向男主角要求必須在家裡建造一個新的廁所,否則她就不再回來,甚至要脅因此離婚。
起初男主角對此不以為意,但在感受到女主角的意志堅決之後,也開始在保守的村子裡,努力去嘗試在自己的家中建造一間廁所,但沒想到開始連連遭到男主角爸爸的百般刁難與責難,讓男主角夾在親情與友情之間,萬分無奈。
原來在傳統的印度鄉下,人們普遍還是認為廁所依然是不潔、不吉祥的事物,因為在以前的印度,廁所都是由低種姓的印度人負責清掃的工作,但是因為現在法律禁止雇用低種姓的印度人再做這樣子的工作,造成更多人不願意在家裡建造廁所,因為這表示將來必須自己去處理那些排泄物與後續的清潔問題,這對他們來說是恐懼的。
在這部片子之中,可以看到男主角為了挽回女主角所做的種種努力,卻又因為現實問題所遭遇的無奈,而女主角為了堅持自己的原則,必須不斷在男主角與自己的意志間來回,也相當令人不捨。
但是不要因為這樣就覺得這部片子沉悶無聊,整個場子有很豐富的歌曲,還有男主角超搞笑的演出,我在電影院的時候,全場好多次都是笑到“並軌”,真的是一部會令人笑中帶淚的好片子!
如果這部片能到台灣就太棒啦!其實我覺得會有不錯的票房潛力!因為內容與娛樂都有!可惜大家現在在印度可能比較看不到了,大概快下檔了。
那我在這邊提供一首很好聽的電影MV,讓大家感受一下男女主角之間的愛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Im3PLAo-w
#重點我在電影院是看全印度文無英文字幕版
#我竟然還可以寫出這麼有愛的心得
#之前還在印度看了猩球崛起三印度文版
#開場一講話我就傻了
種姓 英文 在 超級旅行者 Youtube 的評價
合作邀約:supertrampstar@hotmail.com
#印度貧民窟 #印度旅遊 #印度洗衣場
★訂閱超旅頻道:https://goo.gl/PLjnVa (記得開鈴鐺喔!)
孟買千人洗衣場,我不想用貧民窟去形容它,因為在裡面你完全感受不到貧困、窮途潦倒、害怕的感覺,印度的貧民窟總被過度醜化。
在洗衣場裡,我們看到一群很努力生活、雖然辛苦但卻帶著笑容的人,他們用勞力、用技能換取所需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
可能有些人認為在門口等待收取入場費的人,輕易的可以在一個小時內賺取別人洗衣服一天的價錢,
但我認為,Why not? 有何不可?如果他有英文對話這個技能,難道要叫他埋沒自己的技能去洗衣才是平等?
這社會本來就不平等,
很多報導悲情地說著洗衣人屬於印度的的低種姓制度,所以出生就必須以洗衣維生,
但至少他一出生就可以洗衣,有一份工作維生不是嗎?
比起睡在泥土地上,至少他們還有水泥牆、屋簷、有水有電不是嗎?
他們也有不接受自己命運,出去努力和生活搏鬥的人不是嗎?
印度人的堅毅是讓我最敬佩的地方。
我一直相信,沒有人能限制你,只有自己可以放棄自己,也只有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
這次的印度孟買行我們也去造訪了全亞洲最大的「達拉維貧民窟」,是這次印度行令我難忘的地方,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短短半天的行程,但是視覺及嗅覺還有心理上的衝擊,真的到死前都不會忘記,
走進一間又一間狹小陰暗的廠房,導遊說他們一天工作十到十二小時,可以賺到約300盧比,
但是有些工作是有毒的,所以最多只能做到六年就沒有辦法再工作下去了,
接著我們聊到電影「貧民百萬富翁」,導遊的臉上似乎很不以為然,他說達拉維的人幾乎都不喜歡這部電影,
因為是在醜化他們,也說這裡並不像電影演的那樣誇張,這是大家對他們的誤解,你絕對想不到貧民窟裡還有冷氣健身房,
孟買的「達拉維貧民窟」住的都不是當地人,大多數都是來自印度各地的追夢者,他們在達拉維這個地方落地生根,
有皮革、鐵、陶器工廠、食品加工廠等超過一萬個產業、提供數十萬的工作機會,每年替孟買賺進超過六億美元的產值,
最後我們要結束行程前看著旁邊政府替他們蓋好的大樓,我問為什麼他們不想搬過去,
導遊說很多人世代生活在達拉維多年了,即便小孩成為醫生或是工程師,他們還是習慣生活在這裡,因為這裡就像是大型社區,大家自給自足,
聽到這邊真的很慶幸我們有參加這間Reality tours的行程,可以聽到這些我們不知道的訊息,
我們總是用自以為的角度去看世界,但是我們看到、聽到的這些是真的嗎?
只有你自己踏上這趟旅程才會是最真實的。
超旅FB:https://www.facebook.com/supertrampstar
印度相關文章:https://goo.gl/9EVU8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F0Y6SYB9i4/hqdefault.jpg)
種姓 英文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評價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goo.gl/Ls7BzT
主題:各國都有"怡君"和"志豪" 老外也有菜市場名?!
來賓:貝童彤、蔣偉文、阿諾
各國型男:杜力、賈斯汀、湯姆士、佩德羅、阿龍、大久保勇太
各國都有"怡君"和"志豪",老外也有菜市場名?!美國超級菜名是瑪莉與約翰,全美多達四百萬人使用?!賈斯汀因為名字太菜市場,從小竟用的另一個名字?!美國黑人白人取名哲學不一樣,杜力本名太白人,因此被取笑?!西班牙命名愛承襲長輩,佩德羅其實是費南多三世加佩德羅四世?!菜市場名百百種,各種姓名的長相和性格,竟然有雷同之處,讓台灣來賓好驚訝?!到底各國的菜市場名是哪些?因為名字太普遍,又會引發多少誤會糗事?!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00《二分之一強》!
#菜市場名 #取名 #最常見名字 #英文名字 #長相 #台灣 #美國 #西班牙 #日本 #英國
★最新《太太狠犀利》節目收看►►https://goo.gl/Sv54ip
★最新《媽媽好神》節目收看►►https://goo.gl/qSRc6V
★最新《醫師好辣》節目收看►►https://goo.gl/PKVXCu
★特別推薦《請你跟我這樣過》►►https://goo.gl/ykjgk8
★訂閱【太太狠犀利】Youtube►►http://bit.ly/2lbI3z5
★訂閱【東森超視】Youtube►►http://bit.ly/2yMxdIa
★訂閱【媽媽好神】Youtube►►http://bit.ly/2yKl06l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xEGGro_-l4/hqdefault.jpg)
種姓 英文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用電影說印度:從婆羅門到寶萊塢,五千年燦爛文明背後的現實樣貌」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黃偉雯
內容簡介:
印度,人類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給人各式驚豔的國度,它有千萬種面貌,包括文化、宗教與民族等多元表現。
特別是提到電影,那繽紛又衝擊的景像總讓人忘不了,還有那深邃、神祕的臉龐,以及搖頭稱是的特殊表達。
印度,一個多種族、多文化、多語言且歷史悠久的國家,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脫離英國獨立後,發展至今已70年;可是,這塊孕育出燦爛古文明與世界性宗教的肥沃大地,卻始終給人謎樣、看不清,信仰矛盾導致衝突不斷的印象……
要懂印度,其實可簡單從種姓制度、印度教、英國殖民時期理解,
這些,在印度電影裡都有完美呈現,而且你還看得興致盎然……
《美味情書》見識到精準的「達巴瓦拉」,其實是因英國人而起?
《三個傻瓜》除了討論高等教育議題,也有演到傳統社會的嫁妝問題。
《我和我的冠軍女兒》思考性別歧視等問題,還呈現出了印度飲食文化!
《帝國戰神:巴霍巴利王》史詩大片除了奇幻之外,還有唐代的崇佛元素?
《亂世傷痕:末代總督的祕密》說的就是現今印巴邊境衝突、國際政治角力。
《救救菜英文》挖掘印度女性關心的自信和家庭問題,還講到印度習俗與甜點。
《廁所:一個愛情故事》直擊種姓制度下的陋習,更反映政府「潔淨印度」計畫。
印度不難懂,也獨一無二!
即使銀幕裡的樣貌總讓人驚嘆,覺得不可思議,
但只要正確解讀其歷史與多元的宗教文化,
關於印度人舉止、印度文化,你必能心神領會。
作者簡介:黃偉雯(瑪杜莎)
資深印度粉絲;曾至馬來西亞任職該國第一位臺灣籍華文獨立中學校長。現職為作家、歷史文化講師、印度彩繪師(具有台北市街頭藝人執照)、深度文化旅遊規劃及達人帶團。因為喜歡印度電影所以擁有一個觀影心得超過百部的部落格,也曾經擔任印度電影特派員,至印度海德拉巴訪問電影賣座強片《巴霍巴利王:磅礡終章》的製片與男主角。
目前活躍於「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Yaoindia就是要印度」網站、定期講座於各大校園、藝文空間及企業講堂。擔任國高中的「東南亞美食社」與「異國風情社」社團指導老師。
出版過《個人旅行:吉隆坡》、《誤闖叢林的校長:浪漫遊東馬》、《遊戲北京:穿越清宮步步行》、《遊戲絲路:穿越西安大漠行》、《校園崩壞中:連孔子都傻眼的教育亂象》、《遊戲上海:穿越魔都百年行》、《開始在馬來西亞自助旅行》等十餘本作品。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_Tlcyo-8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