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理解國人對經濟的憂心,市府團隊從二月份開始已經針對新北市的民眾、企業及攤商宣布兩波的紓困計畫,其中在第二波也加強力道,除了 #稅負補貼,也採較低稅率或稅額:
💰 租金優惠:
- #BOT廠商、#市有房地承租者 及 #設定地上權業者 的土地租金減收50%及營運權利金最高減收35%。
- #公有市場攤商 之前打八折,現在四到六月使用費打五折,#市有房地承租戶 ,租金打五折。
💰 租稅優惠:
- 業績受到影響,業者可以依照衰退情況和營業天數申請調降 #營業稅。
- 因疫情造成某樓層歇業,或減少使用營業面積的 #飯店、#旅館 業者,可向財政局稅捐處申請 #私有房屋稅率 由原從3%降至2%。
- 查定課徵 #娛樂稅 業者(如:網咖等),自109年4至6月娛樂稅減徵30%。
💰 利息及行銷補貼:
- #中小企業 前六個月配合中央免息,第七個月起新北市府與銀行合作加碼延長。
- 合法立案的 #單一商圈組織 補助最多30萬,辦理線上行銷活動或疫情趨緩後實體戶外活動。
- #單一公有市場組織 補助最多20萬,辦理線上行銷活動或疫情趨緩後實體戶外活動。
- #遊覽車客運、#小客車租賃 業者補貼牌照稅應納稅額50%。
市府團隊的紓困計畫以「急、速、寬、減、補、平」為六大原則,除了提供經費補助外,更與 #東森、#蝦皮、#PCHOME 等電商平台合作洽談,順勢推出「#新北商品專區」,協助業者拓展虛擬通路商機;在穩固工業方面,將持續推動「#招商一條龍」政策,並加強出口拓銷與視訊方式擴大採購,提高企業信心,加速投資落地新北。面對疫情艱困時刻,市府傾聽企業與民眾訴求,以「照顧企業」與「安定民心」為首重目標,除滾動式修正紓困措施,後續亦會推動各項產業發展計畫,也將經由產諮會平台,達到企業互助、資源共享,集眾家企業之力整合運用資源,成立合作圈,公私部門共同抗疫。市府與企業同一陣線,要共同打贏這場防疫勝仗。
想了解更多申請資格及方式,請於平日上班時間聯繫 稅不著-呼叫暗光鳥 市府財政局、 來趣新北金發局 經發局及 來新北逛菜市 市場處或1999市民專線。
#新北市超前部署 #行動治理 #侯友宜
稅負補貼 在 高虹安 Facebook 八卦
昨天下午,我與 蔡壁如 委員一同出席 邱臣遠 委員主辦的【#運動產業紓困建言座談會】,邀請了不同性質、規模的運動產業經營者代表,與教育部體育署官員意見交流。
現場參與的業者代表表示,目前普遍受到的影響為民眾不敢來店消費課程或使用設施,長此以往租金與員工薪資將難以負擔,恐將採取無薪假和減少計時人力等措施。目前政府若以減免稅負、補貼或展延貸款利息等方式挹注資源,對於當下的營運困境和營收斷流幫助有限。大家都提出了許多希望政府解答或協助的需求,樂意配合防疫需要,也對主管機關提出的紓困振興方案和規模有所期待。
現場也有業者提到,是否可以授權於健身或運動中心,加設旅遊史查驗站,避免有國外旅遊史的民眾進入,確保消費者安全使用場地。這部分現場我有解惑,目前授權以健保卡存取TOCC僅限於醫療院所(醫療行為),若要開放其他單位調閱,畢竟有個資法疑慮,可能需要疾管中心以紓困條例第七條,認定為緊急應變措施,才能合法合規執行,將轉請其考量評估。
而體育署身為運動產業主管機關則表示,他們雖未編列紓困特別預算,但將於運動發展基金編列三億多預算,可能以振興券性質投入產業支援。可惜現場官員代表卻表示還無法更具體說明發放方式與使用範圍,無法直接回應業者的疑慮,也未能對於當下的營運困境,提出立竿見影的紓困資訊說明。
針對體育署的說明,我也提出了幾個問題:
✅運動發展基金原設立目的,為培養運動人才及產業發展支用,若撥為產業紓困,是否影響既有之基金募的?為何不比照其他產業主管機關,一開始就於紓困特別預算編列處理?
✅體育署需盤點運動產業受創嚴重程度,作為優先補助或補助權重參考。例如室內與戶外的受創程度不同,設備共用需要防疫程度更高等,都應該事先評估以利資源分配之公平效率。
✅日前我才質詢行政院的發券之亂,有經濟部、客委會、原民會、文化部等各部會多頭馬車之疑慮,所以請行政院要統籌辦理,以提高票券使用率,落實振興效果。現在再來一個運動抵用券,請體育署要後來居上,主動跨部會協調了解,不要又成為橫空出世、獨樹一格的票券。
下週的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將邀請教育部針對「#運動產業紓困及振興方案」進行專題報告,我也會將業者的疑問與意見提出,敦促教育部提出更具體的說明,並針對相關建議調整,以切合運動產業的實際需求。
稅負補貼 在 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Facebook 八卦
前一陣子已經轉貼另外一篇文章談過這件事情了, 不過那時的重點在於"打算透過稅負補貼來鼓勵企業加薪的政府官員實在是不用功", 今天我想要說的則是另外一件事情: 所謂的加薪四法根本就不會有效.
從人力資源實務上, 這當中可以操弄的空間還很大, 結果就會是, 那些願意加薪的企業還是會加, 那些不願意為員工加薪的企業還是有辦法逃得掉, 要說這是個切實可執行的手段, 還不如說這只是在政治正確的氛圍之下不得不然的政治盤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