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索寓言之中,有揣蛇懷內取暖,最後被反咬一口的故事。中國版本,則叫「中山狼」。
中山狼被追獵,哀求東郭先生幫忙,讓牠藏身囊中。甫剛脫險,狼就露出利牙,表示東郭先生既為墨家子弟,應當被牠吃掉,以貫徹愛與和平的準則。
這時東郭先生方才醒悟,兼愛天下,不可以包括狼。東郭先生緩急託辭:按國際慣例,決策要依民主,我們請三名長者投票,如果一致認同你吃我,我就給你吃,不然算數。
狼欣然答應,心下早有盤算。牠逼東郭先生先問杏樹,再問老牛,草木禽獸無知,反問東郭先生:我們這樣慘,你憑甚麼過得好?應當被吃。雖然依民主行事,但狼操控了「增加食物中人和肉委員會」的組成,再放任不管,東郭先生難逃一劫。
幸而白眉老人及時出現。東郭先生跪求救命,商議一輪,老人哄騙餓狼重演案件,蜷縮入囊,然後著東郭先生趁機用匕首刺狼。事件有驚無險告終。
包容包出禍,仁陷於愚,君子不為。這是中國的傳統智慧,如同其他中國文化,今日已蕩然無存。
文學史上,「動物小說」別樹一幟:明明是動物的故事,卻離不開人類對動物的理解,移情作用將生未生,卻又似曾相識,戚然有感,因而折射出獨特的文學光譜。由伊索寓言的蝙蝠、中國成語的狡兔、歐威爾《動物農莊》乃至新近改編電影的《狼圖騰》,盡皆借諷人類社會,實則以人為本;而即使是標榜動物視角(《黑神駒》、《天地一沙鷗》)或原始野性(《野性的呼喚》、《白牙》),照樣可讀作人類寓言,畢竟是人族為人族而寫。
Clip 本期以「動物文藝」為專題,現誠徵「廣義動物極短篇」,主角可以是「牛頭犬」(亞瑟米勒),可以是「人頭馬」(薩拉馬戈),更可以是飛鳥俠,甚至是瑞獸麒麟,角色不拘一格,歡迎怪力亂神,冀不吝賜文,共拓動物文學的版圖。
【參加比賽細則】
形式:極短篇故事/片段
字數:350 字以內
遞交作品方法:
將故事存為 doc 檔,傳送至:[email protected];或
傳送至 CLIP 專頁的 inbox:https://www.facebook.com/magazine.clip
檔案中亦請留下創作人的名字/筆名、電郵地址、及作品標題
截止日期:3 月 27 日
以下是 Daniel Lee 創作的故事,僅供參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目:Birdman 4
咚咚鏘──咚哩碌咚鏘!
「呢個係我見過最垃圾嘅戲!」門一閂,飛鳥俠抓狂掟劇本。監製上前勸慰。
「你咪咁啦,嗱,Birdman 1 咪又係合拍片形式?墨西哥導演、攝影、配樂,而家換咗中國班底之嘛,中國市場大呀,票房億億聲,你仲想點?」
「咁出面班友打鑼打鼓係做乜?」
「套戲要加啲中國特色……」
「『飛鳥俠最後表明公安身份,將壞地主繩之於法……』咁嘅劇情你覺得合理咩?拍咗三集,第四集先知佢係臥底 ?!」
「你要知道……」監製兩手一攤,「中國邏輯同美國邏輯係唔一樣嘅……」
「我冇咁多美國時間陪你癲。」
飛鳥俠打開窗,縱身一躍。
門外,一隊戲班在台上繼續落力排練。
咚咚鏘──咚哩碌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獲選刊登的創作者,將收到 CLIP 37 期乙本
**故事須原創,切勿抄襲
移情作用國文 在 無待堂 Facebook 八卦
【盧斯達:從雨傘到反送中的情感核動力 — 當情感由他人回歸自身】
很久以前,英國學者馬寶康就獨具慧眼,開始研究「香港本土主義」。去年他製作了一部紀錄片《香港本色》,訪問了很多思潮和行動相關者。幾年間,我們見過幾次交換意見。向別人分享歷史,也像重新經過歷史,發掘自己都遺漏的細節。
本土運動發展有大形勢配合,但其濫殤還是情感爆發,有時更是負面情感。就像核廢料會毒死人,但用得好也能帶來無限動力。
上世紀香港人向來被視為政治冷漠,67 暴動之後政治事件總是難以開花結果,歷史經驗令很多人陷入失敗主義。政治冷漠不代表沒情緒,只是一直壓抑。偶有發泄,例如《頭條新聞》的戲謔、六四之後類似電影《人間道》的意有所指、達明一派的惶恐和焦慮、討論移民與否……都是負面情緒的移情宣泄,但當然是殘章斷片,無法形成體系。
香港人上世紀的政治情緒大爆發,是因為六四事件。浩大的公眾遊行、全港社會賢達和藝人齊聲和應,既是為彼邦人民吶喊,也是為自己即將到來的命運吶喊。這是個得以流傳的共同情感經歷,也是現時公民社會中老年人的共同心理基礎。為甚麼我們是同一班人,因為我們都經歷了一樣的大時代。然而六四情感經歷,像許冠傑的歌,是共同體的初階,遺民卻是不世襲的,世代交替之下,情感會無法傳承。而且情感是跟時間、地理、人物緊扣。北京六四事件,無法成為香港這個政治族群的核動力,因為「地理」、「人物」都是別人的,只有「時間」這一點勉強中港同沾,不過還是逃不過內部世代交替的影響。所以六四之後,香港人對自身薄情,對中國深情。就像吳叡人評反送中,為何本地社科學者普遍缺席,他認為主要是兩個:
「……一個是香港人文社會型知識分子的運動經驗非常少,非常地學院,他們是親西方的產物,一邊優越感很重,拼命掉洋書包,一邊說自己是反殖民,後殖民,這種自我矛盾的意識非常明顯,讓他們陷入一個深度被殖民的意識裡而跨不出來。所以他們沒有辦法面對年輕人很生猛的東西,年輕人不一定讀過什麼《想像的共同體》或其他理論,但卻用實際的生命在日常生活進行鬥爭。這些事情其實是嚇壞了這些我稱為『葉公好龍』的知識分子。」
上世紀交替之間,中國成為威脅香港現狀的最大可能,但卻被香港人投入最多而罕見的情感。這種遙距情感爆發,只是遙相聲援,最多捐錢、幫走佬,但這情感不會成為變革本地的能量。就像六四後的「三罷」,既是司徒華為了保衛大中國、執迷安全社運而取消,但當時人都是服從,因為情感上他們不會為北京的事情,而無故打爛自己的超穩定秩序。畢竟鎮壓不是在香港土地裡面發生。
14 年《白皮書》和人大決議之後,「中國恩准民主」、「又傾又砌」、「民主回歸」作為香港前途解方徹底失敗,「奪回自身」的新嘗試自然進場。從雨傘以來到反送中,都是香港人嘗試在建制已經不恩准恩賜並且缺席的情況下,試圖使社會契約不再懸空、使情感不再懸空。憲政不是一紙空文,而是長期的社會慣例和情感記憶。香港人從反殖民到反警暴,之後再出現文宣網絡、經濟網絡、秘密結社式的手足情誼、國際外交,是重新填劃自六四後一直懸空的自身:香港社會如果不考慮其他權力,會是怎樣?於是想像,於是理論,於是實踐。
在「去懸空」的過程,投入中國的情感自然減少,所以大學生幾年前開始不去支聯會晚會;到了今年六四,大部份人都在維園、在各區置換了當日主題,變成高叫「光時五缺」和獨立口號。這一代香港人對於過去歷史和情感,是轉折性傳承,就像榮格師從佛洛伊德,卻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香港人從仰望中國,變成仰望自身。證據是作為「離岸中國民族主義」核動力的六四活動,終於被「去中國化」。親中報刊《亞洲周刊》在六四之後,神速發文批判這種改變。香港人不再自我懸空,對中國當然是警號。這種改變,大概也應了 2013 年陶傑說的:
「你心繫中國,起碼都覺得大家係『同胞』。如果唔覺得係『同胞』,大家冇血緣之近,就會選擇唔去六四晚會囉。由中共眼中來看,如果今年六四燭光會由去年十五萬人,變成一萬五千人,你都咪話唔驚?咁可以證明香港獨立意識極之濃厚。兩害相權,如果我係中共,我會想多啲人去六四紀念會。」
香港人傳統上被視為政治冷感,其性亦一窩蜂加三分鐘熱度。然而反送中到今日,仍然死不斷氣,不是因為實際在爭取甚麼。我相信大部份人現在已很少在想自己在爭取甚麼,而是情感。香港有很深殖民歷史和商業背景,「情感」總是被污名為亂事無用之物。然而沒有異常的情感,就沒有異常的堅持。既然香港對大國政治沒有即時的槓桿工具,那麼堅持,至少就是國際政治的入場券。香港人的三分鐘熱度被打破了,被新的傳統所取代。因為有人意外死、有人以死相諫、有游泳健將離奇浸死、還有很多人被打被告、有人要流亡;而鎮壓的現場,是香港土地,是香港商場,是香港鐵路,是香港人自身生活環境。被打被殺的,可能是自己認識的人。這種切身感,是由香港警察賦予的。如果說這一切都是 nation building,那麼警察也是參與其中。作為故事的反面,警察扮演了外國的打手和買辦,而香港人則扮演守衛家園和個人尊嚴的鬥士,在鬥爭過程中的犧牲,會成為後人的記憶和情感資源,並通過時間、地點和人物的同性,成為一個近似信仰的體系。
本土主義和激進抗爭一開始受到民主陣營批評,其實是因為一方情感濃烈,一方太無情。前者是受到尊嚴受挫的反作用力所驅動,而後者在多年的英殖和特區經驗中,患上習得無力感,他們總是問,退聯之後,然後呢?打爛玻璃又如何?打了警察又如何?談了身份認同又如何?去向西方救援會得到回應嗎?……他們很多都是學富五車,理解世界很多事情,但都是彼邦的事情,對於自身卻是不敢想像、像一個深櫃的同性戀者,非常的壓抑,他們窮得剩下功利,可能是因為他們最激烈最青春的感情已經留了在過去,留了在北京。步入中老年之後,他們相信政治是妥協的藝術,然而對於大多數運動參與者來說,群眾運動就是不妥協的藝術,自己都不知道會走到哪裡,但總之要努力拉闊形勢、不斷改變戰術、不斷引入新想像;而且他們死不斷氣,因為情感從本地共同經歷源源不絕地輸出,那是核動力,用之不絕,而且裝置在本地。
7.21、8.31 之類慘劇,會留下情緒的精神核彈,然而創傷也是定義一個群體的材料,可能會糾纏這裡一生,然而也定義了我們與別不同的性質。如果說存在先於本質,那麼香港人其實也沒有本質,但後天的形成,卻是決定性。也許 7.21、8.31 之後,標誌著「新香港意識」的誕生。共同情感(特別是創傷)是苦澀的,卻也是綑綁一群人的心之繩。林夕的歌詞問:「難道愛本身可愛在於束縛」,信焉。
中國歷史學家葛兆光曾經說過:
「任何國家的學術,特別是文史之學,必然是與本國問題有關的領域才是主流,沒有哪一個國家,研究外國文學、歷史、哲學可以成為主流的,即使是研究外國的,這個『外國』也要和『本國』的問題相關,否則就是屠龍之術,是紙上談兵,是隔靴搔癢,就好像古詞裡說的,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 除非是沒有建立文化主體性的殖民地區,被人家控制了經由學術研究上升為上流階層的管道,你才會『錯認他鄉是故鄉』。」
香港長期來說都是「錯認他鄉是故鄉」,然而經過實踐和受難,通過更深邃的反省,錯認他鄉、無法對自己產生感情的精神障礙,可望步向終結。這是最壞的時代,但同時也是最好的時代。
移情作用國文 在 無境文化-精神分析系列 Facebook 八卦
👉2018高雄精神分析讀書會 開始報名
主題:母親,父親,以及他們的所有一切
All about Mothers, All about Fathers
【課程內容】
一. 01/27愛在時光隧道光合作用/講師:莊慧姿
電影:《鋼鐵英雄》
文本:D. W. Winnicott (1963)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acity for Concern."
*二月休假
二. 03/24是誰的戰爭?如果移情如同戰爭/講師:蔡榮裕
文本:《勇氣媽媽》
三. 04/28家庭的現在進行式/講師:王盈彬
文本:《給媽媽的貼心書:孩子、家庭和外面的世界》
電影:1. 《寶貝老闆》 2.《尖叫旅社 2》
四. 05/26當妄想出現 — 重新呼喚對母親的未完成的愛/講師:林俐伶
文本:1. Kohut, H. (1962) Acting-Out Differentiated From Action Under the Dominance of the Ego. In The Kohut Seminars (pp. 260-278)
2. Winnicott, D. W. (1951)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In Playing and Reality (pp. 1-25).
電影:《充氣娃娃之戀》
五. 06/23在幻想中遇見現實/講師:許宗蔚
文本:《哈利波特》系列小說
電影:《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七月休假
六. 08/25母女之間的「情人」/講師:楊明敏
文本:1. 《情人》
2. Klockars, L., Sirola, R. (2001). The Mother-Daughter Love Affair Across the Generations.Psychoanal. St. Child, 56:219-237.
電影:《情人》
七. 09/29為何我沒埋在這裏?/講師:林建國
文本:Musiał, M. (2016). The Story of Ida: Salvation Not Mourning. Int. J. Psycho-Anal., 97(2):511-520.
電影:《依達的抉擇》
八. 10/27從孩子的視角,看父親…/講師:李俊毅
文本:1. 《噢!父親》(作者:卡夫卡)
2. 〈一位隱形人的畫像〉
九. 11/24在與不在的父親/講師:周仁宇
文本:Mary Target and Peter Fonagy (2001). Fathers in modern psychoanalysis and in society: the role of the father and child development. In J. Trowell and A. Etchegoyen (eds.) The Importance of Fathers: A Psychoanalytic Re-evaluation. London: Routledge.
電影:《我的意外爸爸》
十. 12/08被出賣的小孩/講師:葉怡寧
文本:《白夜行》(作者:東野圭吾)
電影:1.《白夜行》2.《神隱少女》
【招生對象】對文學、小說、電影、人性探究、精神分析有興趣者
📚詳情:http://www.utopie.url.tw/
移情作用國文 在 《心靈安歇》諮商停看聽EP6 移情作用 - YouTube 的八卦
靈糧神學院#牧靈諮商#伍育英#諮商#心靈# 移情作用 心靈安歇-諮商停看聽融合諮商與聖經的多元角度, 藉由對話方式解析生活中大小事。 ... <看更多>
移情作用國文 在 [問題] 學測國文幾題請教- 看板SENIORHIGH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17. 右圖 是 一 則戒 菸 廣 告,「 持 槍 」的 剪 影 用來 類 比 「持 菸 」
的手勢,意謂兩者 同具危險 性。下列 文句「;」的前後,
具有類似 表意方式 的選項是 :
(A)居 廟 堂 之 高 , 則 憂 其 民 ; 處 江 湖 之 遠 , 則 憂 其 君
(B)物 不 產 於 秦 , 可 寶 者 多 ; 士 不 產 於 秦 , 而 願 忠 者 眾
(C)欲 流 之 遠 者 , 必 浚 其 泉 源 ; 思 國 之 安 者 , 必 積 其 德 義
(D)貨 惡 其 棄 於 地 也 , 不 必 藏 於 己 ; 力 惡 其 不 出 於 身 也 , 不 必
為 己
(E)松 柏 後 凋 於 歲 寒 , 雞 鳴 不 已 於 風 雨 ; 彼 眾 昏 之 日 , 固 未 嘗
無 獨 醒 之 人 也
我的想法
A前後都是要(憂天下)
B則是表達秦是個好地方
C要使事情成功 要溯其根本
D前後視作(無私)
E亂世中亦有君子存在
這題答案BCE
AD是我過度解讀嗎?還是題意有哪裡我沒注意到的 QQ
18. 文學作品 常 將 個 人 的 情 感 投 射 到 外 在 景 物,再 透 過 對 景 物 的
狀 寫,反 映 出 人 物 的
情 思 。 例 如 〈 聽 海 〉 的 歌 詞 :「 聽 海 哭 的 聲 音 , 嘆 息 著 誰 又
被 傷 了 心 , 卻 還 不 清
醒。…… 聽 海 哭 的 聲 音,這 片 海 未 免 也 太 多 情,悲 泣 到 天 明。」表
面 上 是 海 在 悲
泣 , 其 實 真 正 哭 泣 、 嘆 息 的 是 聽 海 的 人 。 下 列 文 句 , 運 用 這
種 手 法 的 選 項 是 :
(A)白 雲 迴 望 合 , 青 靄 入 看 無
(B)青 青 河 畔 草 , 綿 綿 思 遠 道
(C)紅 燭 自 憐 無 好 計 , 夜 寒 空 替 人 垂 淚
(D)千 里 鶯 啼 綠 映 紅 ,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風
(E)行 宮 見 月 傷 心 色 , 夜 雨 聞 鈴 腸 斷 聲
這題我想問B 其中不是喻含綿長的思念 用景託情嗎?
順便問下 有加強國文的方法嗎?
去年指考就是死在國文 今年國文甚至比去年學測更爛
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20.1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NIORHIGH/M.1453550200.A.E5F.html
※ 編輯: cleverlomb (115.187.78.254), 02/15/2016 16:00:1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