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投江、焚書坑儒
昨天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引來很多討論。
因為端午節是因為紀念屈原投江,既是投江,何來快樂?許多網友提醒我,端午節不可祝人快樂。
其實這個「提醒」,幾年前就有過討論,暐瀚當然知曉端午節的由來是因為屈原投江。但我總覺得,屈原之死,已是兩千年前的事情,如今端午佳節,家人團聚,總是開心的事,似乎已無「哀傷之感」。
想問問大家,會很介意「端午節、祝快樂」這件事嗎?
1、可以祝快樂,請按「讚」。
2、不可以祝快樂,請按「怒」。
另外,歷史小常識:
屈原投河 → 西元前278年
嬴政出生 → 西元前259年
秦始皇統一中國 → 西元前221年
焚書坑儒 → 西元前213年
也就是說,屈原投江之後65年,才有「焚書坑儒」這檔事,如果他當年投江竟是為了「不想被秦始皇坑」?那基本上他得穿越預知65年後的事情才行。
是說他若沒投江,還能再活65年嗎?
暐瀚 2017-5-31 de 台北
圖片:明朝王圻作品「三才圖會」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少康戰情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完整版內容: ◆網友抓到新護照出大包 台灣幻想成為美國第51州?新護照底圖疑用美華盛頓機場 外交部領事局錯很大?外交部:100%桃機第一航廈 死不認錯把人民當傻子?網友批一航廈怎看得到塔台 外交部硬拗睜眼說瞎話? ◆蔡英文夢想3萬基本薪 君無戲言總統青菜講講?昔蔡英文酸朱立倫可拿諾貝爾獎 今有...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黃暐瀚 Facebook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黎明柔 Facebook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知史 Facebook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阿湯趣歷史 Youtube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Re: [假設]戰國沒能統一,中國會變怎麼樣? - 看板DummyHistory 的評價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但秦朝只存在短短15年动画解说中国历史 的評價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秦始皇的武器:考古學家挖出8尊從未見過的兵馬俑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中字)曾滅六國並統一中國!為何秦朝於秦始皇死後三年就滅亡 ... 的評價
- 關於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第十八集:秦始皇统一中国| 大秦賦| Qing Dynasty【中国通史 的評價
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黎明柔 Facebook 八卦
我們現在所用的中文字,又稱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之中唯一沿用至今的文字,擁有四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可說相當珍貴。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文字(書同文)後,讓使用不同語言的民族,能夠以文字達到互相了解,因而促進了不同語族間的文化傳播,對中國的統一以及東亞各國的文化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並形成了廣大的漢字文化圈,包括漢族、大和民族、琉球民族、越南民族、朝鮮民族皆是。此外在漢字發展過程中,也留下了大量詩詞、對聯等文化,並形成了獨特的漢字書法藝術......
周末午後,洪量在台北中山北路林蔭大道旁的餐廳裡談起了漢字文化的種種,並信手揮筆寫下一句古詩,定睛一看,原來是唐代王勃滕王閣序裡的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下句是秋水天長天一色),果然是練家子,有點功力啊!從書法的藝術中,我們似乎更能體會中文字的獨特美感,還有詩詞的意境也是中文的絕妙之處啊。(想必洪量也是飽讀詩書啊)
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代價:22次戰役斬首181萬|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秦國自孝公時,在法家思想指導下,從農戰兩個方面革新內政,爭霸中國,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終於以武力統一中國。在兼併過程中,普遍存在斬首現象,秦漢之際一致認為秦國是崇尚詐力的虎狼之國,魯仲連更明確提出秦是棄禮義尚首功之國。對於秦國的斬首現象,清代史家梁玉繩作過一定研究,統計出秦國有記載的斬首數量是166.8萬人,認為「史所缺略不書者尚不知凡幾,從古殺人之多,未有如無道秦者也」。王玉哲先生認為秦國斬首數量在170萬左右。學者們的統計的數據略有不同。本文力圖針對秦國斬首現象作一考察。
在前工業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數量決定一個國家的張大程度,掠奪人口是戰爭的目的之一。軍隊是一個國家人口的精華部分,擊敗敵軍,將戰俘轉化為本國的軍隊和奴隸是古代戰爭的常規做法。秦國違背常規,實行軍功爵制度,將斬首數量作為調動士氣、衡量軍功和獲得富貴的標準,使秦國成為一架效率極高的斬首機器,加快了兼併六國的進程。
一、秦國斬首的原因考察
戰國七國中何以只有秦國崇尚斬首,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強烈的帝王意識,軍功爵制度和尚利尚勇的民風。
首先,秦國歷代君主具有強烈的帝王意識
秦國僻處中國西部的落後地區,西周末年畜牧業仍是其主要經濟活動。遊牧文明崇尚武力,故秦國多勇士,馬匹又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商周王室積極利用秦的強項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早在舜時,秦之先祖大費負責為舜調馴鳥獸。三代時期至少七人以才力善御和養馬服務於商周王室。身為家臣的秦人很難參與到商周貴族社會生活的核心層面,對禮樂儀式和文物充滿神秘和嚮往。他們嚮往文明,但認識到的僅是禮樂文明的外在形式。由於秦人主要為王室提供娛樂和軍事的服務,秦人理解不了權力地位需要品行和功德的累積。平王東遷,秦襄公因護駕送有功才獲得了諸侯的地位,由家臣上升為貴族,「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終於可以體驗嚮往已久的禮樂儀式,可以和貴族們平等交往了。春秋時期,王室衰微,稱霸為主成為很多諸侯的政治追求,秦穆公更是躍躍欲試。他以挺進中原為目標。但其計畫因崤之戰而被晉阻擋,只稱霸西戎。東方六國以夷狄之國待之,對其持敵對防範的態勢。穆公後秦國內政的混亂到獻公告一段落。秦國兼併天下的大業於獻公時期啟動。其子孝公對「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深以為恥,效祖(穆公)法父(獻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國力大增,奠定了秦國兼併六國的政策和制度基礎。以後的歷代秦君,均以稱王為目標,秦惠文君在為君14年改稱為王,秦武王曾言:「寡人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88年自封為帝,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封禪泰山,巡行全國,刻石立碑。
秦國歷代的統治者對成為帝王充滿渴望,迫不及待,毫無顧慮,只求效率。秦孝公對商鞅提出的帝王霸強的四種不同方案只對強國之術感興趣。任用商鞅實行以法家思想為指導的改革,奠定秦國吞併天下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農戰成為秦國政治的核心。
第二,軍功爵制的推行
爵位起於三代,西周統治者根據血緣親疏,軍功大小和部族勢力強弱等條件來授予爵位而分享亡商的勝利果實,維護新的統治秩序。但西周的分封是一次性的授爵,分封之後便是世襲繼承。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征伐先後由諸侯、大夫、家臣而出。這些新興力量需要新制度調動社會資源為已所用。所以,春秋以後,按軍功貢獻授爵日益代替世襲制,獎勵軍功成為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共同內容。
李悝在魏國變法,「食有勞而祿有功」,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絕減百吏之祿秩」,燕國有「公子無功不當封」的制度。秦國實行的軍功爵制最系統最具體最可操作,基本特徵如下:軍功爵位有20等,授爵和增爵一級的一般條件是斬首一個。不同爵位佔有相應數量的土地、宅地、賦稅、奴隸,在公共活動中享有相應的飲食標準。
爵位還可以用來為自己或家人贖罪贖身等。這樣士兵一斬首一富貴(土地財富權利)三者形成了一個循環。秦國的軍功爵制授爵的唯一標準是士兵斬首的數量,佔有土地奴隸,獲得賞賜,贖罪贖身都和爵位有直接關聯。爵位成為富貴權力的核心,生活所有的一切都附著在爵位上,而獲得爵位的唯一條件是斬首數量,這樣軍隊的戰爭熱情便被調動起來。秦國軍功爵制度配套政策完備。
軍功爵制的目的是壟斷人們的改善政治經濟地位的手段,如果獲利多途,軍功爵制度的作用就會被消解。秦國在經濟上重農抑商,要想致富必須依賴土地,要獲得土地必須去上戰場上斬敵之首以換取爵位。
秦國建立了以十伍為單位的戶籍制度,實行連坐讓國民互相監督;焚燒詩書以愚昧國民。而齊國文化和商業發達,趙國盛行盜墓和娛樂業,秦國則不存在這些消解軍功爵製作用的問題。秦國的相關政策為軍功爵制構成堅實的支持,不會因其他的漏洞脫空。
第三,重農尚武華戎雜糅的民風
秦國地處西陲,本為遊牧之國,穆公稱霸西戎,增加了少數民族文化在秦國的成分。因此秦國的文化雜糅華戎。重農尚武,民風質樸彪悍。核心地區在並渭谷地,好稼穡植五穀,農業發達,民風樸質無華,不崇文禮。秦國版圖廣闊,很多地區戎狄之風濃厚。
「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以秦尚農好武樸質無華之民風,加之以嚴格的管理,形成驚人的組織力量。
荀子說:「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口,古之吏也。人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人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日: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關於其他各國風俗的大致情況,嚴耕望先生概括說:「齊國濱海,工商發達,政治無約束,其民活潑,較富厚,富知識。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為業,其民又深濡舊文化傳統,故節儉好蓄藏,惇厚重義多君子。衛及三晉地在太行東南,大河內外,居天下之中,四方交匯,民風不純。其舊風大抵剛武尚氣,輕於走險,趙衛尤甚。楚民輕剽,悍勇而伐韌性。」
由於民風不同,秉性各異,加之以不同的管理手段,便造成了各國軍隊戰鬥力的不同。其中秦國的民風對軍功爵制最為支持。從獲利致富的角度言,齊國靠工商魚鹽,趙國靠搶劫盜墓,賣藝王侯。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為業,其民又深濡舊文化傳統,故節儉好蓄藏,楚越南方氣候條件好,資源豐富,無凍餓之患。秦國重在農業和畜牧,農重土地,畜牧尚弓馬,商業不發達。
比較而言,除了秦國以外,其他國家獲得生存資料致富渠道較多,唯獨秦國只能依靠農業。只要秦國政府控制住土地的分配,也就控制了國民的生存問題。秦國實行軍功爵制,以斬首數量授予爵位,以爵位分配土地。秦國國民要想佔有土地致富必須去打仗,荀子說這是非鬥無由。而在其他國家除了鬥以外還有其他手段。
在習性上,齊國政治自由,文化發達,怯於公戰,魯宋尚儒,楚人缺乏韌性,趙人慷慨悲歌,很難有效地組織起來,在戰場殺敵斬首。而秦民質樸無華,重農尚勇,不尚文禮,追求現實利益。推行軍功爵制難度較小。秦國的軍功爵制既適合秦國重農尚武的民風,又壟斷了秦民致富的途徑,所以秦國人民將戰爭視為獲利之途,聞戰相賀,戰鬥熱情被大大激發。
苟子在比較了各國的制度後說:「秦人其生民郟口,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口,隱之以口,忸之以慶賞,酋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鬥無由也。口而用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各國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是秦國,而強的根源在於秦國的制度創新,將戰爭簡化為斬首數量,將社會生活簡化為爵位,使斬首成為授爵的唯一條件。這樣秦國就被制度改造成一架動力十足便於駕駛的斬首機器,通過吞噬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實現了對全國的兼併。
二、秦國斬首統計表
關於秦國的斬首的材料主要在史記中,公開的出版物中只有梁玉繩先生根據史記作過統計,筆者依據中華書局出版十捲標點本《史記》作出完整的秦國斬首數量統計表如下(上頁圖)
上表囊括了在《史記》當中透露出的秦國斬首的所有信息,22個戰役斬首累計181萬人。據《史記六國年表》統計,秦國發動的戰役共有93次,由六國發動的戰爭有38次。
71次戰役沒有透露斬首數量。目前關於秦國斬首數量記載的制度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71次戰役不可能不斬首。由於秦斬首數量巨大,並使斬首制度化,魯仲連才說秦是棄禮義尚首功之國,「裴因集解」引用了蜀漢文臣譙周的話:「秦用衛鞅計,制爵二十等,以戰獲首級者計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戰勝,老弱婦人皆死,計功賞至萬數。天下謂之‘上首功之國’,皆以惡之也。」
《秦律封診式》中記載兩件事,一是士兵為爭奪首級而自相殘殺,另一個是秦國士兵割下陣亡戰友的頭顱以充戰功。這兩個案例為魯仲連和譙周的分析作了最有力的旁證。為增加斬首數量不惜自相殘殺和宰割陣亡戰友,足見秦國軍隊的斬首熱情。秦國在兼併戰爭中,斬首的實際數量遠遠超過可查的181萬,既不利於當時生產力的發展,為當時無數個家庭帶來難以彌補的身心痛苦。
秦國以武力吞六國,實現了對全國的佔領。為美化戰爭,使秦朝合法化,秦始皇將兼併戰爭描述成從戰亂的六國中解放人民的戰爭,並在各地的刻石大肆宣揚。琅琊石刻日:「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
據《史記六國年表》統計由秦國發動的戰爭有93次,六國平均每個國家發動戰爭6.3次;秦國在22次戰爭中斬首數量就達181萬。戰亂死亡本由秦國造成,秦始皇卻將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給社會造成的災難加到六國頭上以作為武裝兼併合法化的理由。先秦至漢初的人們普遍認為秦國是尚詐力棄禮義的虎狼之國,可見,秦始皇通過巡遊刻石美化自己的宣傳作用並不大。武帝以後,人們認可了大一統的皇權專制形式,因而對開此政局的秦國統一全國的真正原因和手段不再深究,而是以「馬上打、馬下守」的觀點肯定秦國武力兼併的合法性。
關於秦國統一的原因流行的觀點是:順應了人民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願望,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將秦始皇的幾幅石刻所表達的思想和上面的觀點比較,就會發現流行的觀點是在按照秦始皇的思路理解問題,只不過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劉澤華先生對此提出質疑(參見劉澤華先生的《中國王權主義》一書)。
如果沒有間諜活動配合下的戰爭和大規模的斬首,秦國兼併六國的過程可能極為漫長。認識到戰爭和斬首的作用,會使我們對秦國勝利原因的認識更接近歷史真實。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少康戰情室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完整版內容:
◆網友抓到新護照出大包 台灣幻想成為美國第51州?新護照底圖疑用美華盛頓機場 外交部領事局錯很大?外交部:100%桃機第一航廈 死不認錯把人民當傻子?網友批一航廈怎看得到塔台 外交部硬拗睜眼說瞎話?
◆蔡英文夢想3萬基本薪 君無戲言總統青菜講講?昔蔡英文酸朱立倫可拿諾貝爾獎 今有臉夢想3萬薪?商總打臉不可能做到 蔡英文夢想3萬薪癡人說夢?法官藉過勞判決打臉賴清德 加班不是作公德成判例?最新民調:過半不信任蔡英文 執政19個月不得民心?蔡總統、賴揆滿意度雙雙重挫 青壯年不滿英德體制?蔡丁貴批用人難甩派系分贓 民進黨政權快完蛋了?
◆國防報告首釋重層嚇阻 共軍敢越雷池來一殺一?敵軍來犯濱海決勝灘岸殲敵 中共攻台不再守勢?國防報告書巡弋飛彈入列 兩岸走向正式軍事對壘?漫畫版內頁供查動員資訊 百萬後備軍人隨時應戰?劉軍川:膽敢台獨果斷出手 國台辦發聲對台趨強硬?國台辦:沒統一台灣中國夢不圓 兩岸關係如坐針氈?
◆扯!北市體總罵李新短命無知 鞭屍函泯滅人性?被李新之子:萬年會長為圖私利 挾怨詆譭已故議員?北體總:有人對號入座沒辦法 民間團體囂張至極?柯文哲:還是支持這個做法 擁抱高牆站人民對立面?柯P粗口:我X!幾千名警會累死 築高牆來真的?柯文哲解陳抗籲拉高圍牆 遭酸可比秦始皇修長城?
今日來賓:
立法委員(民) 郭正亮
立法委員(民) 黃偉哲
資深媒體人 蘭 萱
前立法委員(國)林郁方
立法委員(國) 柯志恩
✔密切鎖定【少康戰情室】快來訂閱➔http://bit.ly/2fXdOIH
每週一至週五21:00至22:00 TVBS 56台首播
●TVBS官網:http://2100.tvbs.com.tw/
●按讚粉絲頁:http://bit.ly/2fMs1u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1BVr_GtFag/hqdefault.jpg)
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秦始皇嬴政统一中国但秦朝只存在短短15年动画解说中国历史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秦朝在 秦始皇 嬴政领导下灭6国 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完成 统一 但是所向披靡的秦仅仅存在15年秦朝都经历了什么? ... <看更多>
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秦始皇的武器:考古學家挖出8尊從未見過的兵馬俑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相關視頻秦始皇陵第一集→https://youtu.be/pLxs6WclNMw秦始皇陵第二 ... 未見過的兵馬俑,發現了他們手中的武器,原來,這才是 秦始皇統一中國 的秘密… ... <看更多>
秦始皇統一中國 在 Re: [假設]戰國沒能統一,中國會變怎麼樣? - 看板DummyHistory 的八卦
※ 引述《otis1713 (segayu)》之銘言:
: 假設各國戰略傾向對蠻夷擴張,個人認為北方會走向陸權強國,軍隊偏向遊牧的騎兵,經
: 濟會偏農礦業,而東南方國家不知道有沒有可能走向殖民海權,不過地處中央的魏韓兩國
: 感覺很不妙,沒擴張方向,能發展的好像只有貿易?
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
中國有時候是大一統政權
有時候是諸國林立
但整體來說 中國是大一統中央集權的時候多一些
地方諸侯林立的時間少一些
戰國時期中國會慢慢走向大一統有幾個原因
我個人認為影響較大的是科技的進步 還有中原的地形
科技的進步主要指的就是鐵器的發明跟使用
東周從春秋進入戰國時期 中國也在同時進入鐵器時期
鐵器的量產讓大規模的武裝成為可能
也讓士兵的大量屠殺成為可能
鐵器也同時讓修築道路變得容易 讓馳道得以誕生
https://blog.udn.com/TomasTso/5246531
這篇文章裡同時有秦國實際控有土地的真正範圍 (而不是教科書亂畫的範圍)
還有馳道 直道 棧道的路線圖
對於馳道有兩種說法
一 是只有秦始皇可以使用 其他人都不可以使用 (這種說法其實有些問題存在)
二 是秦始皇皇使用馳道的中央 其他人使用馳道的兩側 (這說法可能較合邏輯)
因為蓋馬路 尤其是蓋高出一般土地 方便排水 用鐵器舂實 上面鋪上沙石再舂實
的可以在下雨時一樣能夠使用的夠寬的道路
在兩千兩百年前 是非常非常貴的
這麼貴的東西 當然是提供給軍事跟補給還有徵稅使用最為划算
如果只給秦始皇一個人使用 那秦始皇的腦筋一定不正常!!!
總之 鐵器的使用 讓大規模的殺人 大規模的武裝
大規模的蓋馬路以方便運輸成為可能
而東周時的中原範圍指的是黃河到淮河 淮河到長江兩岸為主
這一整個區塊大多是平地
因此 科技的進步加上中原是一大塊平地
所以秦始皇才有能力運輸補給數十萬的秦國黑衫軍去侵略六國 得到天下~~~~
秦始皇邊侵略天下就邊鋪馬路
目的當然是為了統治方便
一方面方便軍隊移動
一方面方便資訊傳遞
一方面方便徵稅(當時的稅金 主要指的還是穀物 穀物是很重的!!!)
所以戰國會結束 秦始皇會得天下 主要的因素之一 就是科技的進步
科技的進步在空間上縮小了秦國跟六國間的移動距離跟移動時間還有難度
所以中國才會出現大一統王朝
當然 秦始皇的大一統王朝 其實規模是很小的
地形比較破碎的地區 秦始皇都沒有能力進行侵略
因為馬路蓋不過去!!!!
比如 山西陜西以北 四川的山區 長江以南
這些區塊都是山地丘陵地居多的區塊
秦始皇的馬路系統蓋不過去 當然也就沒有侵略跟統治的可能
所以當時的中原範圍是很小的 各地的原住民是不必聽秦始皇的號令的
--
鬼島大學 虎爛系 書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98.1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ummyHistory/M.1457174956.A.824.html
我這邊的資料不是很足
但鐵器必然的讓敲石頭 舂實地面變得容易
青銅器的抗擊力不佳 很容易斷裂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19:20:40
秦滅楚 只有滅掉楚國的中央政權
散居於長江以南丘陵地的楚國諸侯並沒有被消滅 也沒有服從秦國的統治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19:22:11
漢初分封諸王 很大的原因就出在交通跟運輸能力的限制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19:36:53
是的 秦國已經全面採用首功制 即使是不識字的庶民
只要有軍功 就可以得到封地奴僕還有爵位
因此 秦國的士兵的士氣很高 殺傷力也強
反之 六國的貴族分封制的動員能力就跟秦國差了一大截
因為六國的老百姓因為戰爭而可以得到的好處很少
好的制度的影響力是很大的
但我還是認為科技的進步是很重要的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19:49:58
秦始皇有蓋水路建設 但並不多
兩千兩百年前的造船能力跟用水路運輸的能力並不佳
中國開始重視水路的使用 應該在東漢之後 (水路運輸 運量大 運費相對較低
但需要造船的科技 )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19:53:24
資料我去找找看
秦朝的陸運資料好找 水運資料就難找了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19:56:19
分封諸王的好處就在於
地方如果發生原住民叛亂
地方上的封王可以就地鎮壓 便宜行事
如果地方上沒有半獨立的武裝王侯
地方上一但發生叛亂 中央政權會很容易陷入被動
在交通不便的兩千多年前
分封諸王可能是必要的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20:08:38
這也產生了一個問題
地方發生叛亂時 秦朝的軍隊就陷入了被動 (地方的縣長是無權組織軍隊鎮壓的)
這也是秦帝國滅亡的原因
我舉楚國為例
楚國的王權的直接控有範圍其實只在長江兩岸到湖北一帶
其他的土地都是間接統治地方上的封建諸侯
秦始皇擊滅了楚國 但並沒有擊滅楚國南方的地方諸侯
因此秦始皇實際上的治權範圍是很有限的~~~~
楚國一大半以上的區域都沒有投降 也都沒有服從秦朝的統治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20:21:49
是的 地方的原住民不一定會真正的低頭接受統治
因此 中央政權考慮到軍事成本太貴 多半還是對地方政權進行間接統治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20:23:3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China_Qin_Dynasty.jpg
秦朝的實質控有範圍是跟交通高度相關的
交通不便的區域 秦朝實質上無法控管~~~~
※ 編輯: mmc109815038 (220.136.198.195), 03/05/2016 20:51:00
是的 在馬路還很爛的年代 直接統治朝鮮 成本太高 所得卻不多
並不划算 因此可能是間接統治
※ 編輯: mmc109815038 (118.168.65.97), 03/07/2016 16:14:41
這部份有點爭議
因為中國的科技 是在明朝中後期之後才被歐洲追上的
在此之前 中國的科技水準都比歐洲要高
而中國大部份的王朝都是採用外儒內法的中央集權制
※ 編輯: mmc109815038 (1.169.225.8), 03/07/2016 19:19:10
^^
※ 編輯: mmc109815038 (1.169.231.179), 03/07/2016 21:59: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