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建銘瘋追歷史劇 笑稱與皇帝一起過年】
2019/02/03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3日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被封為國會活字典,朝野攻防頻出招,引經據典堪稱一絕,他說,可能與偏好歷史有關,每年都跟歷代皇帝一起過年,很享受穿越古今追劇或看書的時刻。
走進柯建銘國會辦公室,不論會議室、辦公室牆上、櫃子內,都擺滿各式各樣的書籍、錄影帶、雜誌,友人形容柯建銘「嗜書如命,借錢可以,借書不行,贈書例外」,只要他覺得不錯書籍或劇集,都會跟時事、政局結合,推薦記者們閱讀,譬如電視劇瑯琊榜、少帥。
他說,「過年都跟皇帝在過年」,歷史宮廷劇如三國、雍正王朝、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等等,他都會利用每一年春節期間把宮廷劇看過一遍,有意義的對白,就用手抄起來。
老家在新竹古厝,他說,過年期間除了朋友們拜年外,他都在老家古厝中看書、看歷史劇,空曠的老家都沒有人,只有自己一人在古厝的院子裡,茶花開、牡丹香等,景象瀰漫著濃濃寒冬味,加上此起彼落的鞭炮聲,看起歷史劇或書來,特別有感受,這也是他很享受的時刻。
他說,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對歷史書籍、偉人傳記等特別有興趣,即便立法院忙碌之餘,也會抽空到書店看看有哪些暢銷書籍或新書,涉獵範圍很廣包括兩岸、科技、財經、歷史、建築、勵志、藝術、裝潢等領域,雜誌也是一個月看好幾十本,藉此了解整個社會脈動。
他引用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表示,他從小對知識的追求與保持閱讀習慣,不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療癒。
前總統馬英九被控洩密罪一案獲判無罪,柯建銘引用《論語‧為政篇》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引發關注。柯建銘是少數政治人物信手捻來、引經據典談政治事,他說,這與那個年代從小要背誦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古文觀止等有關,詩詞與歷史是相互結合。
「假如不是小時候生病,要讀醫學院,可能會讀歷史系或哲學系」柯建銘說,政治搞這麼久,反而不會去看有關政治方面的書,政治是實踐,但邏輯訓練很重要,政治人物要有歷史感、人文主義與人道思維。
不僅熱愛歷史劇,外國偉人傳記他也愛不釋手,他以講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事蹟的「最黑暗的時刻」一劇為例說,拒絕與希特勒和談的邱吉爾,面臨困境如何化險為夷,在最黑暗的時刻帶領英軍走向勝利,稱讚邱吉爾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人物,這部影片到現在,他看起來最有感覺。
「我們這一代的政治人物小時候都在看偉人傳記,現在的年輕人有些瘋狂追劇、網路上酸言酸語」柯建銘說,兩者孕育的土地、土壤非常不一樣、時代背景也不一樣,歷經戒嚴威權、國共內戰走向民主,以前讀大學都在看禁書如當代、美麗島等雜誌,投入反對運動、對抗國民黨,一路走來對歷史有深刻的看法,因此,國會辦公室位於不義遺址上,時時提醒自己推動轉型正義任務的重要性。
會讓柯建銘愛不釋手、重複翻閱的書籍,柯建銘說,《曾國藩家書》本名《曾文正公家書》曾國藩以天下為己任,人們常說「為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他都會經常翻閱,對知識的追求有無止盡的渴望,像海綿一樣吸收。
柯建銘說,可能從小就當班長,對於維持團體和諧、領導統御的能力培養,從小就在生命裡播種,長大後,棄醫從政,對於國會議事、朝野政治攻防等領域都有更細緻的研究。
他說,早期當立委就是挑戰國民黨,對於國民黨的提案一定要拿出對案,2000年民進黨執政,他擔任執政黨黨團總召角色改變,必須要對執政黨的政策與提出法案內容很清楚,民進黨內有人形容柯建銘是國會的「活字典」,所有方案都在他腦中。
在國會從法案、朝野攻防、政局研判等等,柯建銘說,他一路跟著台灣政治脈動成長,很多事情都親身經歷,感受深刻,但面對危局、變局、困局要怎麼因應、正確判斷,他認為跟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有關,因此看資料的速度很快、可以迅速掌握重點,也鼓勵民眾養成閱讀好習慣。(編輯:蘇龍麒)1080203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2030065.aspx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北京出事了。中共在一個月之內,兩次用到形容秦始王的「定於一尊」,來說習近平的絕對權威,顯示有勢力,趁貿易戰中共捱打之際,挑戰習近平。 習打貪,沒人敢異議。一方面理所當然,而且中共逢官皆貪,人人忙於自保;但貿易戰不一樣,股市瀉,匯率跌,樓市撐不住了,各路山頭有實質損失,便蠢...
秦國歷代皇帝 在 柯建銘 Facebook 八卦
【柯建銘瘋追歷史劇 笑稱與皇帝一起過年】
2019/02/03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3日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被封為國會活字典,朝野攻防頻出招,引經據典堪稱一絕,他說,可能與偏好歷史有關,每年都跟歷代皇帝一起過年,很享受穿越古今追劇或看書的時刻。
走進柯建銘國會辦公室,不論會議室、辦公室牆上、櫃子內,都擺滿各式各樣的書籍、錄影帶、雜誌,友人形容柯建銘「嗜書如命,借錢可以,借書不行,贈書例外」,只要他覺得不錯書籍或劇集,都會跟時事、政局結合,推薦記者們閱讀,譬如電視劇瑯琊榜、少帥。
他說,「過年都跟皇帝在過年」,歷史宮廷劇如三國、雍正王朝、大秦帝國之崛起、大明王朝等等,他都會利用每一年春節期間把宮廷劇看過一遍,有意義的對白,就用手抄起來。
老家在新竹古厝,他說,過年期間除了朋友們拜年外,他都在老家古厝中看書、看歷史劇,空曠的老家都沒有人,只有自己一人在古厝的院子裡,茶花開、牡丹香等,景象瀰漫著濃濃寒冬味,加上此起彼落的鞭炮聲,看起歷史劇或書來,特別有感受,這也是他很享受的時刻。
他說,從小就養成閱讀習慣,對歷史書籍、偉人傳記等特別有興趣,即便立法院忙碌之餘,也會抽空到書店看看有哪些暢銷書籍或新書,涉獵範圍很廣包括兩岸、科技、財經、歷史、建築、勵志、藝術、裝潢等領域,雜誌也是一個月看好幾十本,藉此了解整個社會脈動。
他引用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的名言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表示,他從小對知識的追求與保持閱讀習慣,不僅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生活療癒。
前總統馬英九被控洩密罪一案獲判無罪,柯建銘引用《論語‧為政篇》說:「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引發關注。柯建銘是少數政治人物信手捻來、引經據典談政治事,他說,這與那個年代從小要背誦唐詩三百首、成語故事、古文觀止等有關,詩詞與歷史是相互結合。
「假如不是小時候生病,要讀醫學院,可能會讀歷史系或哲學系」柯建銘說,政治搞這麼久,反而不會去看有關政治方面的書,政治是實踐,但邏輯訓練很重要,政治人物要有歷史感、人文主義與人道思維。
不僅熱愛歷史劇,外國偉人傳記他也愛不釋手,他以講述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事蹟的「最黑暗的時刻」一劇為例說,拒絕與希特勒和談的邱吉爾,面臨困境如何化險為夷,在最黑暗的時刻帶領英軍走向勝利,稱讚邱吉爾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人物,這部影片到現在,他看起來最有感覺。
「我們這一代的政治人物小時候都在看偉人傳記,現在的年輕人有些瘋狂追劇、網路上酸言酸語」柯建銘說,兩者孕育的土地、土壤非常不一樣、時代背景也不一樣,歷經戒嚴威權、國共內戰走向民主,以前讀大學都在看禁書如當代、美麗島等雜誌,投入反對運動、對抗國民黨,一路走來對歷史有深刻的看法,因此,國會辦公室位於不義遺址上,時時提醒自己推動轉型正義任務的重要性。
會讓柯建銘愛不釋手、重複翻閱的書籍,柯建銘說,《曾國藩家書》本名《曾文正公家書》曾國藩以天下為己任,人們常說「為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他都會經常翻閱,對知識的追求有無止盡的渴望,像海綿一樣吸收。
柯建銘說,可能從小就當班長,對於維持團體和諧、領導統御的能力培養,從小就在生命裡播種,長大後,棄醫從政,對於國會議事、朝野政治攻防等領域都有更細緻的研究。
他說,早期當立委就是挑戰國民黨,對於國民黨的提案一定要拿出對案,2000年民進黨執政,他擔任執政黨黨團總召角色改變,必須要對執政黨的政策與提出法案內容很清楚,民進黨內有人形容柯建銘是國會的「活字典」,所有方案都在他腦中。
在國會從法案、朝野攻防、政局研判等等,柯建銘說,他一路跟著台灣政治脈動成長,很多事情都親身經歷,感受深刻,但面對危局、變局、困局要怎麼因應、正確判斷,他認為跟從小養成的閱讀習慣有關,因此看資料的速度很快、可以迅速掌握重點,也鼓勵民眾養成閱讀好習慣。(編輯:蘇龍麒)1080203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2030065.aspx
秦國歷代皇帝 在 蔡正元 Facebook 八卦
ㄧ群無知的台獨
台獨都很怕提到「中國」
例如台獨會說
孔子是魯國人 不是中國人
或魯國是周王國轄下的邦國
孔子是周國人 不是中國人
1915年日本政府要求日本人
不得稱「中華民國」叫「中國」
要稱「支那」
因爲日本自己有個「中國地方」
日本也不准稱呼
自己原來的國名叫「倭國」
日本人稱「大清帝國」叫「清國」
所以台獨跟著稱清朝統治台灣
叫「清國領台」
中國人當時大舉移民來台
不叫「中國移民」
改叫「漢人移民」
因爲台獨真的很怕提到「中國」
台獨談到他們自己的祖先
若是明朝來台
祖先是「明國人」
若是清朝來台
祖先是「清國人」
都不是「中國人」
因為台獨不敢面對
「中國」這個字眼
能迴避就盡量迴避
台獨的心理狀態這麼扭曲
當然不敢講
「我和我的祖先都是中國人
但我就是想搞台灣獨立」
台獨的知識狀態也跟著痴呆
不敢面對一個歷史及法律事實
司馬遷的史記就用「中國」
形容夏商周秦漢等朝代
所統治的「領土」叫「中國」
僅管歷代中國領土上
出現很多「國家組織」
但沒有一個「國號」叫「中國」
但都自稱所統治的領土叫「中國」
所以「中國」是「主權領土」
不是「國家組織」的「國號」
最經典的是蒙古皇帝忽必烈
他自稱「蒙古國」
但他又稱自己統治的領土
叫「中國」
所以當時的蒙古人也是「中國人」
這份國際文獻叫「蒙古國牒狀」
現存日本奈良東大寺尊勝殿
明帝國朱元璋也是如此
自稱「大明皇帝」
但稱統治的領土叫「中國」
清帝康熙和俄國簽尼布楚條約
乾脆白紙黑字自稱「中國皇帝」
所統治的領土是「中國」
領土上的人民都是「中國人」
當時台灣島就是尼布楚條約
所規定的「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當時的台灣島民都是「中國人」
注意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歷史上
最重要的符合國際法的第一份條約
這就是鐵的歷史
不管「中華民國」或
「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兩個「國家組織」以後會怎麼樣
國際法上已經定案的「中國」
就是ㄧ塊特定的領土
領土上的人民就是「中國人」
不管什麼「國家組織」
統治這塊領土
這個歷史和法律事實不會變
也不管台獨如何論述
「台灣國」沒有出現前
台灣人還是「中國人」
而現在及未來
都還看不到「台灣國」出現的機會
秦國歷代皇帝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評價
Wong Wai Man
北京出事了。中共在一個月之內,兩次用到形容秦始王的「定於一尊」,來說習近平的絕對權威,顯示有勢力,趁貿易戰中共捱打之際,挑戰習近平。
習打貪,沒人敢異議。一方面理所當然,而且中共逢官皆貪,人人忙於自保;但貿易戰不一樣,股市瀉,匯率跌,樓市撐不住了,各路山頭有實質損失,便蠢蠢欲動了。
習近平不惜修憲續權,顯示信心十足,黨內無人敢挑戰其權威;但和美國的貿易戰,仿似當年老毛的三面紅旗經濟政策,超英趕美的幻象破滅,便有人趁機提出清君側的意見。
近日北京盛傳,元老院要用汪洋取代劉鶴,主管經濟;胡春華入常,踢走王滬寧。
誰都知道,今日習近平身邊的兩大寵臣,就是劉鶴和王滬寧。
王是國師,劉掌經濟政策。動這兩人,就是動習的權威。習無力保住這兩名愛將,以後的挑戰便接踵而來。
當年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軍隊趁安史之亂,在馬嵬坡兵變,逼李隆基親手賜死身邊最愛女人。保不住身邊愛人,就保不住權力了。
所以楊妃一死,他便要退位。軍隊的目標不在楊玉環,而在李隆基的絕對皇權。
習近平怎會不知是什麼回事?保不住王滬寧劉鶴,他便等同當年的胡錦濤了。
所以,由栗戰書出聲,說習權威,如秦始王,定於一尊。
這話出於《史記.秦始王本紀》:
李斯曰,語皆道古以害今,飾虛言以亂實,人善其所私學,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並有天下,別黑白而定於一尊。
簡單點說,習就是一切標準。
歷史上,很少王朝用秦始王為榜樣。
秦統一六國,威震天下。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殺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鍉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
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對,這就是中共的追求,棄王道,求霸道。
但歷代史家不用,因為秦王朝,無論如何金城千里,始終只經歷二世,國祚十四年。
歷史告訴我們,用軍隊和特務,來維持安全感的政權,從不長久。
周易用第四十九卦革卦和第五十卦鼎卦,這一組卦,訴說時代的更替,革卦是革故,鼎卦是鼎新。
革故鼎新,就是革命推翻舊政權,鼎新建立新秩序。
一旦社會失去公義,民不聊生,就有人革命,舊政權無法阻止天下大亂,便會被推翻,新的政治勢力上台後,要設法維持穩定局面,因為原先的革命者已經變了當權者,他們最怕的,就是別人再來革他的命。
新的政權就像一個鼎,要穩當,調和各種人才,烹調出來的肉湯——政策,適合每一個人。
鼎卦六支爻,代表政權上不同的位置,不同的人才。其中最著名的,是第四支爻:
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第四爻,在君位五爻下的位置,是位高權重的宰相位置。
初爻是基層,二爻是懷才不遇的地方中堅,三爻是恃才傲物的失意政客,四爻腐化的權臣。
四爻陽居柔位,失位不中,在君位之下,六五君位也是失位,與四爻陰陽合,感情好。和老細感情好,失位不中,沒有做好他的本份工作。
所以爻辭一開始就說:鼎折足。四爻爻變便成山風蠱卦,鼎中生蠱,鼎中的肉,政權中的人腐爛了。腐敗會形成共犯結構,最後動搖國本,所以便鼎折足,政權將垮掉了。
隨之而來的,是覆公餗。餗,是肉湯,鼎中肉湯,即政權下的實質建設和制度,因為鼎足一折,就傾覆,打翻了,肉湯流了一地。
其形渥,凶。肉湯倒在地上,一塌糊塗,不能吃,當然是凶了。
小象傳說,覆公餗,信如何也?
當初信任這樣的人,把他們推上執政舞台,結果如何呢?
代表革命的革卦九四爻改命之吉,小象傳說是「信志也」,鼎卦九四爻則是「信如何也」。
革命的時代,大家都正氣凜然,為人民服務,民主共和。到現在,鼎折足,覆公餗,鼎被打翻了,信義無存。
這是人性墮落的公式。
一旦掌握權力和資源,人就自然的淪落了。
覆公餗,公是公帑;其形渥,渥是沾污。公帑浪費在貪腐的地方了。用各式名目,大白象工程,在層層行政程序中,浪費去了。
孔子目光如炬,他在繫傳中,用這個爻,指出革故鼎新,改朝換代的過程中,必然遇到的難關。
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有一番理想,廉潔自守,然後有人有權,有人失意,開始時不貪,但周圍的人都腐化了,一個貪,二個貪,到人人都貪,然後官官相衛,互相包庇,讓革命的鮮血白流了。
繫傳說:
德薄而位尊,
知小而謀大,
力小而任重,
鮮不及矣。
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勝其任也。
德行淺薄但位置高;智慧不足而參謀國事;能力不及卻要擔當重任。加上沒有正確的價值觀,鮮不及矣,很少不出事的。
即是說,一開始不能用錯人,尤其是高層官員,德行最為重要,其次才到智慧,安守本份,至少不貪腐,然後才到實際能力。
第一德,第二智,第三力,排名一定要分先後,尤其是政府、企業的高階位置。
鼎卦四爻之上,還有五爻提到金鉉,和六爻提到的玉鉉。
鉉,是通過鼎耳的擔桿。有了它才可以抬起鼎到處去,提供食物給需要的百姓。
金,是可以量化的貴重金屬,凡是物質、經濟財產、GDP等,都是金鉉;精神、文化、教養等抽象價值的,便屬於玉鉉。因為玉是無價之寶,不是用重量、大小衡量價值。
鼎卦最後的上九爻辭是:鼎玉鉉,亦即是一個政權的永恆的立國精神,這爻爻變為雷風恆,只有文化精神才能使一個政權永恆不朽。
第五爻的君位,執政者,往往關注實質的建設,但當鼎卦所代表的政權,只誇耀富國強兵,缺乏文化教養,總有一天會毀滅。物質建設,科技建設,經濟建設,沒有最上一爻的文明建設,富而無教,富而無禮的國家,遲早只會滅亡。
所以鼎卦最後一支爻的爻辭:
鼎玉鉉,大吉,無不利。
#毒疫苗 #習近平修憲 #曾蔭權案
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秦國歷代皇帝 在 城寨 Singjai Youtube 的評價
細看歷史(六):法家帝王術下的抑商政策
意大利中古後期城邦商人取得了自治權,建立政治聯盟,催生了文藝復興及歐洲資本主義文明,Netflix電視片集《麥迪奇家族》令大家既有娛樂,亦可認識當時的政治歷史:商人支配下的城邦自治。中國歷代皇朝貶抑商人,背後是害怕富商與地方勢力結合,變成豪強挑戰中央。對法家而言,商人是危險階層。《史記》記載了鄲邯商人呂不韋成功「打造」秦異人為莊襄王的故事,每當讀到這?均令歷代皇帝汗流浹背。我們一直誤以為「抑商傳統」是因為儒家思想,這大錯特錯,以農為本的儒家重農思想是農業國家必然產物,但抑商去到一切均國有化,將富人集中遷徙至首都,根本就不是儒家那一套,而是法國權術。
Facebook:
https://facebook.com/kowloonsingjai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秦國歷代皇帝 在 侯漢廷為民請命 Youtube 的評價
【每天三分鐘,多懂一點歷史掌故】
第八集,周朝開啟的天下觀(下)
影片搞笑,文字有料。
有人認為,元清非中國。正如同「英國殖民印度,難道英國會成為印度的朝代嗎?」那麼我們要問,英國在印度統治時期會承認自己繼承印度阿育王以降的歷史傳統嗎?
昨天談到,中原因為使用漢字、有文化及經濟優勢,吸引周邊部族捲進中國。
因此,周邊部族逐鹿中原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以漢字為主體的文化世界,就是周朝開啟、傳承至今的天命觀與天下觀,獲得中國的正統,才能算掌握權力的正當性,因此元朝和清朝,都認為自己是「中國皇帝」。
1271年,忽必烈頒布〈建國號詔〉,明確承認「大元」繼承了三皇五帝、秦漢隋唐歷代中華帝王的正統,對外如〈奉書日本國王〉〈詔諭禃送使通好日本〉都自稱中國。明朝承認繼承元朝、將元皇帝祭祀於歷代帝王廟中,並修《元史》。清朝同樣表明自己繼承三皇五帝,修建帝王廟,康熙對外稱中國,雍正〈大義覺迷錄〉,乾隆則說「中華統緒,絕不斷線」。元清兩朝持續用漢文、開科舉、尊孔朱,文明並未從此斷裂。不僅元清,就連遼國都認為自己是中原之正統,溯源「元清非中國」的學說從何而出,是政治目的。日本在二戰前提出「滿蒙非中國」、「元清非中國」,只是為侵略中國東北提出的理論基處。現今出此論者,多是抱著抹黑跟噁心中國的目的。
我們現在了解的「國家」,其實是1648年〈西發里亞條約〉才逐漸確定的體制,有主權、政府、人民及領土等四要素。然而,西方這套觀念無法解釋中國千年以來的變遷,領土不是外擴,而是漩渦般地吸納捲入。為什麼不同的種族都願意爭相加入,最後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錢穆大師在《民族與文化》中提到,古代中國,劃分民族的標準並非血統,而是文化。只要大家擁有同一種文化,那就是同一個民族。中華民族的文化所到之處,都可稱為「天下」。對於完成大一統而言,民族的先天血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後天陶冶養成的文化。這與余光中所言不謀而合。「中國或者中華文化是一個奇大無比的圓,圓周無處可尋,圓心無所不在,這個半徑是什麽,半徑就是中文。」
中國自古便是一個文化、文明型的國家。而這一切的起源,便是周人建立天下體系。讓任何人都願意加入,並且持續擴大這個體系。而一家好的企業,也必定是開放的、共享的、協作的、多贏的。加入我的體系,你的收益會大於成本。蘋果、亞馬遜、騰訊、阿里巴巴,都打造了自己的體系。所有人都能將自己的產品放到APP STORE,生產者與消費者越來越多人加入,更鞏固蘋果的地位。亞馬遜開放其他商家都能使用AWS雲服務,並讓商家使用自己的物流系統、上架到自己的網站,用戶可選擇的商品和服務越多,亞馬遜的會員就越值錢、亞馬遜又能獲得更多的客戶。騰訊放棄早期併吞的策略,而是投資、佔股,反而讓騰訊更加成長。阿里巴巴的目標是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全球買、全球賣,認為平台的目標就是盡力幫助所有的商家。
開放,不會自我消滅,而會換種方式,昇華永存。
歡迎大家一起留言思考討論:
你覺得中國傳統對於「國家」的定義與現在西方的定義有何不同?天朝体系在當今的國際社會,可能有哪些啟發或應用呢?
秦國歷代皇帝 在 當亞歷山大帝碰到秦國軍隊時-- - Mobile01 的八卦
補充2中國網友會幻想秦國會贏, 是因為中國把秦國的武器吹上天中國不只吹現代武器, ... 沒看中國歷代皇帝,包括捨摸偉大的毛澤東也不敢亂挑釁美俄!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