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的路上,還要過幾個彎?】政策髮夾彎大事紀
2017年2月,由於白牌車違法經營的爭議,導致我們短暫退出台灣市場。
後來,在交通部的輔導協助下,我們得以用「資訊平台」的角色與租賃業合作。我們相當感激,也相信政府對於創新的支持,並不斷修正平台介面、營運模式,以明確達成「納管」、「納保」、「納稅」的要求。
在同年4月,正式合法營運。
但遺憾的是,隨著交通部長的更迭、部分計程車業代表對政府的陳情施壓、錯誤訊息的散佈,政府竟悖離當初共識,還是轉彎了。
Uber作為一個讓租賃業、計程車隊可媒合、派遣車輛的科技系統,我們本來便不是從傳統交通法規思維中而產生的行業。即便新規強硬施行,也無法解決因網路科技進步,所造成的業態模糊、政府分業管理困難等問題。
而如此說變就變的施政,都不禁讓我們想問:「法律保護的是全民權益,還是特定產業的利益?」
再41天,恐怕台灣就容不下 Uber 了。
從103-1條款公告以來,網路意見已經衝破 5000 條留言,創下「公共政策參與平台」開台以來最熱議的法規預告討論。我們也在各種線上、線下的管道傳達我們溝通、協商的誠意,盼持續參與各界對話。
希望政府能夠知道,為了更好的服務、為了創新進步,我們不會放棄。
#WinTogether
#沒有人應該輸
#新規過關倒數41天
#請支持撤銷第103條之1草案
#請政府不要懲罰努力創新的人
同時也有1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調查說深水埗是全港最窮困的地區,這裏的食店價錢廉宜,走平民化路線。石硤尾街的增煇,是其中一間路邊鐵皮大牌檔老字號,已超過四十年歷史。本由陳絹家庭式打理,十八年前由女婿康寶明接手。他本在荃灣街市幫家族雞檔賣雞,外行人,所以接手時,家人、朋友、行家,幾乎無一人看好他,全都在背後看不起他,甚至賭他幾時結...
「租牌違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Uber Facebook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Uber Facebook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Re: [請益] 關於證照- 看板Civi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太魯閣號出軌】東新違法借牌賺近500萬收李義祥7人頭員工 ... 的評價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考取牌照(證照)出租,創造被動收入?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問卦] 認真問,租牌在業界是常態嗎?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租牌違法 在 [問卦] 認真問,租牌在業界是常態嗎? 的評價
租牌違法 在 Uber Facebook 八卦
【創新的路上,還要過幾個彎?】政策髮夾彎大事紀
2017年2月,由於白牌車違法經營的爭議,導致我們短暫退出台灣市場。
後來,在交通部的輔導協助下,我們得以用「資訊平台」的角色與租賃業合作。我們相當感激,也相信政府對於創新的支持,並不斷修正平台介面、營運模式,以明確達成「納管」、「納保」、「納稅」的要求。
在同年4月,正式合法營運。
但遺憾的是,隨著交通部長的更迭、部分計程車業代表對政府的陳情施壓、錯誤訊息的散佈,政府竟悖離當初共識,還是轉彎了。
Uber作為一個讓租賃業、計程車隊可媒合、派遣車輛的科技系統,我們本來便不是從傳統交通法規思維中而產生的行業。即便新規強硬施行,也無法解決因網路科技進步,所造成的業態模糊、政府分業管理困難等問題。
而如此說變就變的施政,都不禁讓我們想問:「法律保護的是全民權益,還是特定產業的利益?」
再41天,恐怕台灣就容不下 Uber 了。
從103-1條款公告以來,網路意見已經衝破 5000 條留言,創下「公共政策參與平台」開台以來最熱議的法規預告討論。我們也在各種線上、線下的管道傳達我們溝通、協商的誠意,盼持續參與各界對話。
希望政府能夠知道,為了更好的服務、為了創新進步,我們不會放棄。
#WinTogether
#沒有人應該輸
#新規過關倒數41天
#請支持撤銷第103條之1草案
#請政府不要懲罰努力創新的人
租牌違法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傾聽青年心聲 實現世代正義】
青年本是社會資產,學運反映世代焦慮
在我就職六周年的今天,來到進步快速、校譽日隆的中國醫藥大學,和青年朋友分享我的看法,深感榮幸。
這幾個月來,我不斷與青年朋友對話。不少年輕人告訴我,有些同學擔心畢業後找不到工作、剛進入職場的青年,也煩惱薪資成長跟不上物價、有年輕人因為買不起房子而不敢結婚、也有年輕夫妻擔心養不起孩子而不敢生育。
我必須誠實的說,臺灣不少的年輕人是焦慮的。我一直在想,這樣的焦慮反映的是什麼樣的問題?青年焦慮所凸顯的是結構性問題,以及世代交替的陣痛,執政團隊並沒有忽視,但我們顯然做得不夠好,我們有責任,我們要改進。面對青年的焦慮,我要提出五項回應: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第一、我們要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近20年來,在「廣設大學」的政策下,每年大專校院以上的畢業生人數從民國81年的17萬暴增到101年的33萬,翻了快一倍,以致供過於求,但企業需要的技職人才卻嚴重短缺,造成年輕人失業率無法有效降低、薪資也無法成長。
面對這樣的現象,政府做了什麼?我們除了加速產業結構轉型,也要加強產學合作、提升學生對產業和市場的了解,增進學生專業知識與實作技能,才能使學生畢業後為企業所重用。
政府各個部會,又各自做了什麼?教育部所做的,是積極推動大專校院學生校外實習課程,以增進實務學習經驗。102學年度已有約5萬名學生參與校外實習,預計至108學年度將有約9萬名學生畢業前具有校外實習經驗,提升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所推動的「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給予15至29歲以下的國中、高中(職)、二專及五專畢業生2年到4年的訓練,培訓符合企業需求的優質專業技術人力,每年有5千到7千個學生接受培訓。
去年底推動的「明師高徒計畫」,是勞動部新的構想,讓經驗豐富的師傅帶領青年學習技能、為求職做準備。
各位可能會覺得,這不過是政府推出的一些計畫而已,真的有用嗎?我舉個我親眼所見的例子跟大家分享。有一位24歲原住民青年馬浩然,因為肢障的關係,高職畢業後,就業一直不順利。後來參加了「明師高徒計畫」,跟著屏東縣來義鄉有名的雕刻師塗南峰學習木雕技術有成,為創業鋪路。從去年10月到現在,政府已經幫助了250多位「馬浩然們」學水電、學木工、學鈑金等,增加就業競爭力。
勞動部還有一項「青年就業讚」計畫,針對初次求職或半年內連續失業的青年,政府提供兩年12萬元的職業訓練補助。目前完成資格認定可以參加訓練的有28,802人,已就業19,210人,其中參訓後就業的有5,105人。西方人說「天助自助者」,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我們要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臺灣擁有大量優秀的科技創新人才與新創團隊。臺灣青年很爭氣,政府也必須努力,力挺我們的年輕人。經濟部這些年輔導了許多新穎的動漫和Apps。很多七年級生,憑著創意與創新精神,加上政府從旁協助,開創了一片天。
各位也許要問,這樣的做法成效在哪?各位年輕朋友都常用LINE通訊,一定聽過一個勵志的創業故事。前年有三位清大畢業生,創辦了「走著瞧(Gogolook)」公司,發展出一款叫做「WhosCall 」的軟體,最近被LINE的韓國母公司NAVER收購,收購金額達到新臺幣5.29億元,是公司一年半前成立時資本額(500萬元)的100倍以上。這是政府輔導與投資有創意年輕人的最佳實例,也讓我們對這項政策更有信心。青年朋友的夢想遠大,政府要以有效的政策,建立一個青年可以發揮創意與理想的環境,讓青年放手去闖蕩。
今年三月,行政院端出三年期、總共170億元經費的「青年圓夢計畫」。這個計畫,希望藉由不同的工具,幫助想要就業和想要創業兩種目標不同的青年,在職涯的道路上,都能開創自己的前程,預計三年內將催生2千400多家青創公司,協助15萬青年就業。這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政府在協助青年創業及就業上,力道最大的一項政策。
幾天前,我在總統府和幾位青年「社會企業家」分享他們創業的經驗,這些年輕人讓我打從心底感到既佩服、又驕傲。
我跟大家分享幾個例子。「四方報」這家媒體,各位有聽過嗎?許多新移民朋友一定看過。35歲的林周熙先生,民國95年開始協助創辦「四方報」,現在擔任主編。今天他也來到現場,我們請他和大家揮揮手好嗎?四方報以越南文、泰國文、印尼文、菲律賓文、柬埔寨文等五種語文發行,不僅為來臺的新移民提供母國消息與生活資訊、紓解鄉愁,更長期作為弱勢發聲的平臺,促進不同語言文化的族群相互了解、融合,可說是功不可沒。
另外一個以商業模式貢獻於社會公益的例子,是「2021社會企業」的蔡松諭先生,他的個人故事,很讓人感動,也讓人心疼。五年前八八水災時,出身小林村的蔡松諭失去了所有的至親好友、面臨人生最殘酷的打擊。他回到故鄉,毅然地決定要為家鄉做點事。在他的奔走下,從暫時居住在組合屋、到「日光小林」永久社區的完工,從號召村民製作手工鳳梨酥、香皂,到創立老梅膏、老梅餅等特色品牌,他的努力不僅讓鄉親走出悲痛,更讓他們在經濟上能夠自立。他更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創業,希望讓其他懷抱理想的年輕人,也能獲得外界的協助。
這些年輕人改變了世界嗎?我認為他們不只改變了自己的世界,也改變了我們。這些青年朋友從「善念」出發,展現創新思維,在實踐理想的同時也能填飽肚子,這個理念完全符合當前年輕世代重視自我實現的特質。因此,政府要做各位的資源,政府要做各位的後盾,行政院即將提出「社會企業行動計畫」,從法規鬆綁,加大輔導資源及人才培育,建立經驗分享平臺等方面著手,支持大家放手去做!
第三、我們要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過去兩年,政府特別重視居住正義。不動產交易實價登錄制度實施以來,到現在已受理申報並公開85萬6千筆交易資料,有3,329萬人次上網查閱。這使消費者在購屋前,獲得正確的參考資訊,以抑制投機客炒房,這是邁向居住正義重要的一大步。
在居住正義的議題上,哪些人是政府必須優先照顧的?三種人:第一、青年學生;第二、初入社會者;第三、弱勢民眾。我們的租金補貼政策,讓這三種對象每月每戶獲得最高4千元房租補助,目前已有3萬3千多個家庭受惠。
無法獲得租金補貼的弱勢民眾怎麼辦?政府也在大臺北地區推動社會住宅,採用「只租不賣」的方式,用合理租金幫助青年租屋,目前已經完成7千多戶、兩年內會興建完工的社會住宅還有2千戶,2017年臺北世界大學運動會閉幕後,選手村將提供1,800戶作為社會住宅出租。這些加起來,總共將超過1萬戶。
那麼就業一段時間後卻仍然買不起房子的小資族,又怎麼辦?政府正在興建將近1萬戶合宜住宅,包括機場捷運A7站、板橋浮洲的合宜住宅,都以市價7折出售。未來世大運選手村也將提供1,192戶以低於市價的水準,幫助青年買房子。
此外,我的政見「青年安心成家方案」推動的4年(98年~101年)期間,有6萬6千多個青年家庭實質獲得買房的零利率貸款,政府也持續請公股銀行辦理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目前已有近14萬戶受惠,真正減輕青年房貸負擔。
第四、我們要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美國華府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四月底發表世界各國的「痛苦指數」,中華民國在全球90個受評比的國家中排名第三低,反過來說,也就是最不痛苦國家的第三名,比英、美、星、韓、港等國家地區表現都要出色。然而,不少青年朋友擔憂工作不好找、薪水不夠高,青年朋友們的擔心也是事實,政府當然要全力來解決。
我們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做了什麼?從民國100年到今年7月,我們連續4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比6年前增加1,993元,漲幅超過11%;時薪調漲兩次,從每小時95元調到115元,漲幅更超過兩成;6年來,我們也努力增加了62萬人就業。今年三月份的失業率已降到4.03%,距離我上任時的3.9 %,只差0.13個百分點。
這些數字反映的是人民的基本生活,政府不能只做這些。我們必須診斷出臺灣之所以無法大幅調高薪資的真正關鍵所在。我認為,關鍵在現有產業結構下,能獲利的空間已經有限。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我們如果不迎頭面對挑戰,就只能等著被吞沒。
我國在迎向自由貿易的過程中,始終優先考慮臺灣人民的就業機會與產業利益,但不能因此故步自封。因為從400年臺灣發展歷史來看,「開放必然興旺,閉鎖一定萎縮」。愈是面對經濟發展的衝擊,愈要解開保護主義的鎖鏈,因為「保護主義不能保護任何人」,唯有讓臺灣成為世界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才能確保臺灣的經濟安全。
然而,在經濟自由開放的過程中,臺灣社會總是針對同一個問題進行爭論:「我們要如何面對中國大陸?」這一次的學運,反映的正是部分年輕人對兩岸關係的疑慮。然而,我們必須了解,中國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也是韓國、日本、新加坡及臺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我們不可能視若無睹或置之不理。政府要做的,是追求機會極大化與風險極小化。我們六年來的兩岸政策,一直都在做這種權衡與拿捏的工作。
其中,兩岸服貿協議是就是最近各界最關心的議題。針對這個爭議,其實多數臺灣人認為服貿對臺灣經濟有利。去年6月25日立法院朝野黨團即已達成服貿協議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決議;根據民調顯示,多數國人都贊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速完成立法,同時進行服貿協議逐條審查。
在此我要呼籲朝野立委能體察民意,請王院長出面協調朝野黨團,讓「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儘早完成立法,用周延的監督審查,讓未來所有對臺灣人民有利的兩岸協議更透明。在野黨也不應該違反「少數服從多數」的民主精神,動不動就霸占主席臺、癱瘓議事,讓立法院空轉內耗,這樣下去只會拖垮臺灣。我們大家應該通力合作,讓「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儘速通過,才能讓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跨出一大步、讓臺灣真正成為自由貿易島,這才是真正愛臺灣。
第五、我們要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往有人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社會冷漠。真的嗎?這樣的評價正確嗎?最近我們看到青年對服貿、對核四等議題的高度關注,可見年輕人一點都不冷漠。我要肯定青年關心公共事務的熱情,但也要再次提醒,任何訴求或意見的表達,都必須要有法治作基礎,否則就會傷害到民主。多數國人絕不會認同破壞憲政法治的違法行為。
如果政府容許任何人以霸占政府機關為手段,要求國家社會一定要接受他們的訴求,那麼一定有人群起效尤,霸占國會、攻占官署,要脅政府,那臺灣的民主政治要如何運作呢?臺灣的前途,不能用這種不民主、不和平、不理性方式來決定!
有些青年朋友確實有想法、有行動力、也有改變社會的巨大能量。我認為,唯有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機制,讓年輕人進入體制內,被看到、被重視,讓政府的政策有年輕人的參與,才能有效拉近政府與青年的距離。
這一段時間,我不斷思考,要如何具體推動這樣的改變?改變要一步一步來,讓我們從第一步開始。我要在此宣布,我已經請行政院江院長研究,在行政院成立「青年顧問團」,邀請對青年議題有專業、有想法,並且具有改革熱忱的人擔任顧問。青年顧問團的成員,將以35歲以下的青年為主,其他則是長期關注青年議題的專家學者或民間團體代表。我希望這樣的組織,不只可以針對青年人最切身的問題提出政策建議,包括教育、居住、求職、創業、結婚生育、國際交流、志工服務等等,而且也能對其他重要公共政策的形成,提供年輕人的觀點。
如果青年顧問團運作順利,下一步是什麼?將來這個制度可以進一步推廣到相關部會,讓更多青年代表得以實地觀察政府的施政,並且在部會政策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諮商建言的功能。
各位青年朋友,一起來改變臺灣吧!一起來創造未來吧!我們期望,青年顧問團的成立,能夠激發更多年輕人與政府的廣泛對話,提出各種政策構想。政府的施政要更有創意、政府的施政要更有活力,政府的施政要更符合公平正義。這些,都需要你的參與!
理性溝通才能面對問題,才能勇敢圓夢
青年是臺灣的希望,青年是臺灣的未來,支持年輕人,就是支持臺灣的希望,就是支持臺灣的未來。我一定會持續傾聽青年的心聲與夢想,擴大青年的政治參與,凝聚進步與改革的共識。
我們需要的參與,是腳踏實地的實踐。嚴長壽先生最近就說,臺灣不缺批評,也不缺看到問題的人,真正缺的是願意捲起袖子實做的人。各位青年朋友,今天我就職滿六周年。對於未來的兩年,我沒有私心,只有誠心。希望大家可以和我一起捲起袖子,打造更公平、更正義、更美好的臺灣。我再次強調,政府會竭盡所能做到前面所講的五項工作:
一、全力改善學用落差,讓青年學以致用;
二、積極促進青年創業,讓青年勇敢圓夢;
三、加速實現居住正義,讓青年住得起臺灣;
四、正面迎向自由貿易,讓臺灣邁向全世界;
五、全面鼓勵青年關心國是,讓青年參與決策過程。
以上就是我在就職六周年要跟大家分享的心得。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個更美好的臺灣。
謝謝大家。
租牌違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有調查說深水埗是全港最窮困的地區,這裏的食店價錢廉宜,走平民化路線。石硤尾街的增煇,是其中一間路邊鐵皮大牌檔老字號,已超過四十年歷史。本由陳絹家庭式打理,十八年前由女婿康寶明接手。他本在荃灣街市幫家族雞檔賣雞,外行人,所以接手時,家人、朋友、行家,幾乎無一人看好他,全都在背後看不起他,甚至賭他幾時結業。但康寶明倔強不認輸的個性,人家愈看不起他,他卻本着愈要做好的心態去做。
可是當時增煇是一個爛攤子。先是菜式,與一般大牌檔的無異,沒特色的菜式,吸引的客人多數想填飽肚皮或是「磨爛蓆」式的打釘消費模式,多是運輸佬或是裝修佬光顧,還有些有背景人士,常吃霸王餐。
再來是大牌檔座位不多,客人多時,很多就違法在街上擺放多幾張枱,希望多做些生意。可是這樣就會招來食環人員的罰單,他當時年少氣盛,時時和食環署理論,甚至打架也試過。愈不服氣,食環就愈盯上他,罰單一張張的罰,罰到他怕,他才學會妥協。
那時剛好對面的一間茶餐廳結業,他就租下來擴充,希望客人能坐舒服些,不用坐在街上。另外在菜式方面,他就出外多試人家的特色菜,試過好的,就回來跟廚師說,希望廚師增添特色。例如大孖頭抽雞、孜然豬寸骨、wasabi魷魚圈等。
他又動用在街市做過多年來積蓄下來的人脈,入到優質又稀有的海鮮,希望客人不用去西貢、流浮山、鯉魚門,在深水埗也可吃到新鮮游泳的海鮮。在他的努力下,客人慢慢多了一批斯文客,包括家庭式、金融人士、生意人等,一傳十、十傳百,慢慢儲了一班客回來。
可是廚師大哥卻跟他唱反調,煮的食物不對路,不好吃。康寶明覺得這麼優質的貨買回來,廚師卻把它炒得糟蹋了,向廚師大發雷霆,廚師大哥就拉大隊離場,整個廚房一下子被真空了。他大受打擊,心灰意冷下,想過放棄,轉他行算了。
可是他那不服輸的個性,令他嚥不下這口氣,他向舊下屬逐個逐個打電話去挽回,令局面穩定了下來。
去年,增煇突然得到米芝蓮推介,他堅持了十八年的努力終於沒有白費,令那些當初看不起他、嘲笑他的人另眼相看。他覺得為自己爭回一口氣,總算吐氣揚眉。
增煇藝廚
地址:深水埗石硤尾街31-33號
電話:2778 8103
營業時間:6pm-2am
租牌違法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Uber臭惹嗎?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54 【共享經濟】
01:33 【 Uber 的爭議】
03:19 【消費者喜歡 Uber 的原因】
04:51 【與租賃業者合作的Uber】
05:44 【計程車的立場】
07:06 【「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修正草案」規定了什麼?】
07:33 【 Uber 對法案的質疑與我們的查證】
09:05 【我們的觀點】
09:59 提問TIME
10:15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羊羊
|腳本:羊羊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絲繡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Uber退出之後,給台灣計程車運輸服務的兩點建言:https://bit.ly/2FiF1mE
→ 開Uber真的比較好賺嗎?一個小黃運將的親身實驗:https://bit.ly/2FnZgR8
→ 坐 Uber 應付「塞車費」?:https://bit.ly/2UMEDUa
→ 跟你想的不一樣!Uber、Lyft共乘 塞車反更嚴重:https://bit.ly/2Y8bZyS
→ 共享經濟還是「掠奪」經濟?Uber退出台灣的利弊:https://bit.ly/2gkMNBh
→ Uber回歸殺了Uber?台灣Uber重新營運的兩難:https://bit.ly/2HOBwYj
→ 零工經濟下的隱憂:現在的Uber完全合法了嗎?:https://bit.ly/2BNae0Z
→ 「Uber條款」與計程車借牌營業兩件事,可說是台灣運輸業轉型的契機:https://bit.ly/2tZxDYg
→ Uber 計費將以「小時」來算,交通部是想逼大家搭小黃?:https://bit.ly/2CvE0Hw
→ 交通部擬訂UBER條款禁巡迴攬客 租賃業後天上街抗議:https://bit.ly/2W8QJah
→ Uber和計程車,究竟一不一樣?:https://bit.ly/2W8RqAp
→ 【懶人包】全台4種「搭車服務」究竟有何不同?:https://bit.ly/2YilOdI
→ 呱吉FB貼文:https://bit.ly/2JoZ8oH
→ Jiasin Yu FB貼文:https://bit.ly/2UNTBsY
→ Uber在台營運爭議之說明:https://bit.ly/2UG3lFA
→ 計程車管理相關規定:https://bit.ly/2HGYZu9
→ 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https://bit.ly/2Y7AVGy
→ Uber被追稅和罰鍰共1億3000萬 打官司敗訴:https://bit.ly/2HJh7DC
→ 多元計程車法規:https://bit.ly/2Fe5j9Q
→ 交通部公告:預告「汽車運輸業管理規則」第103條之1修正草案:https://bit.ly/2JqpB55
→ Uber懶人包:https://reurl.cc/70qRQ
【從各國看uber】
→ 從紐約立法停發Uber新牌照,看共享浪潮之下是誰在混水摸魚:https://bit.ly/2TkiESK
→ Uber違法?看看各國政府怎麼接招:https://bit.ly/2FqXRbB
→ 從倫敦撤銷Uber營業許可,對比台灣「指鹿為馬」的交通政策:https://bit.ly/2Wb59qo
→ 「入境隨俗」的 Uber 科技(二):全球在地化的 Uber:https://bit.ly/2OeHeDT
→ 歐盟法院裁定 Uber 是運輸業,衝擊零工經濟:https://bit.ly/2TOakQv
【Uber/計程車 經驗分享】
→ [閒聊] UBER高雄駕駛心得 2018版:https://bit.ly/2ufGXY3
→ 台灣運將經驗分享:我開過小黃,也開過 Uber,都有必須承受的生活壓力:https://bit.ly/2TjaLgx
→ 教你如何成為Uber優步司機(代僱駕駛) - 註冊拿萬元開通獎勵!:https://bit.ly/2HGZV1D
→ [計程車觀察日記] 多元化計程車 V.S. Uber:https://bit.ly/2OgZa0q
【計程車立場】
→ 計程車產協秘書長:Uber仍是「假租賃、真載客」:https://bit.ly/2WbKYZG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租牌違法 在 館長成吉思汗 Youtube 的評價
萬眾矚目的漢漢水餃明天20.00限量開賣
以下開賣資訊,請各位務必注意喔
開賣時間:2/16 20:00開始販售
❤️商品:台灣G霸-漢漢水餃 高麗菜豬肉猛漢組 (3盒/組)
📎連結:https://reurl.cc/lL8d99
❤️商品:台灣G霸-漢漢水餃 韭菜豬肉猛漢組 (3盒/組)
📎連結:https://reurl.cc/yy2gQM
價格:350元/3盒/組
淨重:560公克(20粒)
❗️注意事項:
1. 水餃系列無法與其他商品併單,
運費為1-6盒/150元,運費為7-12盒/300元,以此類推。
2. 兩種口味單筆最高訂購量為各4組 (也就是一筆訂單最多可以訂四組高麗菜,四組韭菜)。
3. 水餃為限量商品,無免運門檻。
剛吃完一盒韭菜的小編表示😲
惡名昭彰全新官方網站
https://notorious-2019.com/
語音斗內請點我(最低100NT)
https://p.ecpay.com.tw/43C5B
加入頻道會員享有徽章和特殊貼圖符號以及非公開影片
FB搜尋 - 飆捍 按讚搶先看 獲取最新消息
惡名昭彰 官網 - https://www.notorious-npng.com/
飆捍粉絲團 - https://goo.gl/urXSnz
成吉思汗粉絲團 - http://t.cn/EqUJvNn
IP乳清連結 - https://www.infinitepowershop.com/|
租牌違法 在 【太魯閣號出軌】東新違法借牌賺近500萬收李義祥7人頭員工 ... 的八卦
東森新聞直播搬家了~大家快按讚新直播連結http://www.youtube.com/c/newsebc/live訂閱【東森新聞】現在就加入》https://pse.is/396256加入【東森 ... ... <看更多>
租牌違法 在 考取牌照(證照)出租,創造被動收入? - Mobile01 的八卦
其實租牌現在真的很少了,不過現在老板都不想訓練員工去考照,租牌應該很有市場…… 以上只是說說,歡迎樓下補充…… 0. 引言 ... ... <看更多>
租牌違法 在 Re: [請益] 關於證照- 看板Civi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有技師牌
只是多了一些選擇
但這些選擇 有技師身分的敢不敢選才是重點
合法的
1.受聘營造廠專任人員
(人照合一)自從營造業法修正後
專任人員是營造場必須的人員
但是扣除"非法租牌"的營造廠.
和被老闆欺負的技師(也就是那種雖然人照合一但設計別人做只是把你當租牌使用XD)
真正受聘負責"設計及簽證"的技師缺只剩幾個?
甲級營造廠印象中也只要"個位數"專任人員
所以很多考上技師照的人 根本沒有使用技師的簽證權利
而當技師不使用簽證權利時 在老闆眼中不過只是工程師(一般員工)
新鮮人有技師沒技師的起薪不也只差幾千元?
部分受聘營造廠負責設計和簽證的技師所取得的地位不只是員工...
有點類似國外"合夥人"的概念(不是股東合作那種金錢合夥人)
是有點公司分紅少不了你的那種關係...
而這種人在營造廠中 可能就只有1-2個(而且這類營造廠不多)
我想很多人會覺得同事(同學)有N張照 有啥了不起
還不是跟我一樣只是幫老闆畫設計圖 跑結構計算....
我態度還比你好..老闆還比較喜歡我ㄟ....
那是因為 他沒使用技師權利...原因可能不敢或不想負簽證後的責任...
或是沒門路 或是....等等原因
但哪天他覺悟 敢做簽證...它的選擇絕對比沒照的人多...
2.自己開業
有技師照 外加能力足夠(專業外 公司管理...等)
自己開業出來的技師 那已經不是以員工角度討論的範疇
基本上 有很賺錢的事務所 也有恰恰過得去事務所 當然也有失敗的..
但沒技師照 就沒自己開業這個選項了
非法的
大家都知道的租牌
但租牌容易嗎?一點都不...
門路找到後牌租出去後(尤其要掛專任人員)
你的"勞健保"公會資料全都要在租出去的那間公司下
你想找第二份工作 公司不能掛勞健保...等等
你能找啥? 甚至連薪水都只能領現金...
你的第二家公司 會准許這種事情嗎 ?
就算準了
你租出去的牌 所有簽證的法律責任 你敢負嗎?
(當然租牌的形式有很多 還是步要討論好..)
但不可否認 有照 還多這個選項.....
一年還是可以多個幾十萬....只要你敢
勞安衛的照
等你熟悉公司後再來考慮要不要考吧
不然你掛各 勞安衛負責人
工地出事 9成跟你有關
你什麼都按規定來...還是跑不掉法律程序
公司黑心一點的話
家屬找公司 推給你"接待" 談不攏
丟去 調解委員會 你還是"代表"
談不好 再去法院 好一點就是民事賠償
嚴重一點 再加個什麼業務過失致死.....等等
--
我朋友(新人去考勞安衛后就掛負責)
公共工程全部都依規定來
但是 還是走了一遭法院....
原因很簡單 就只是某操作員...偷喝酒精飲料
...就是有辦法攜帶進去 即使進場時已經全面安檢....XD
(閱兵那種 所有人集合 幹部親自一個一個看過...)
(到現在...怎麼帶進去的還是個謎...)
結果操作出錯...把自己及兩三個本勞和外勞弄傷...
恩~~.和解不成後.一堆訴訟...
我聽到時 我朋友已經法院跑了快一年半
這案子 剛好那天他們公司有人照記錄片(做大型公共工程的應該知道..為什麼)
也剛好有照到 進場時 勞安衛人員檢查畫面
在法院上不是那麼沒力 不然工安事故中"飲酒"勞安衛絕對有各不確實督導之責
PS 不過對方也提出 此畫面沒照到當事人及無法證明拍攝日期....
但是 ... 法律程序 不是 你說沒事就沒事..
對方就是能跟你耗...程序上不斷上訴...私底下 來黑的都有...
如果公司狠一點..啥都不幫忙...我想我朋友大概...
(抱歉 因為不想講明是哪個工地 故部分敘述很模糊)
個人覺得 考上技師只代表你會考試
真正用技師照賺錢 除了會考試外 還要有足夠的能力(違法的不論)
技師照無用論...
只是你看到太多有照不敢用的技師..XD
這只能怪制度 技師是以考試取捨
而考試的黃金時期 是學生時代附近...
自然 很多連技師是幹麻的 都還不清楚就去考了..
考上了 在未來工作環境又沒使用簽證的權利...
自然 就跟沒照的做差不多的事情...
而部份考上證照的 又自負自己能力比較強..人際關係反而不如其他人...
所以技師照 有它的優點
只是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有一張(除非你想簽證) XD
--
我從來沒討厭過記者,只是不喜歡一部份自稱記者的寄生蟲。我討厭的是那些對可能受到
政治力的事避而不提,而專寫會傷害一般市民的隱私及名譽的記者;更過分一點成為當權
者的利益代辯人的傢伙而已。 ~ 宇宙曆 797.1.26 楊威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127.164
只是 政府要抓的是租牌...
完全沒看就簽證的那種... XD
--
還有 別再繼續討論租牌了..
應該還會再查一波...
※ 編輯: AHELF 來自: 122.121.202.59 (12/26 11: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