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慶,我以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 為主題,發表了演說:
#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見台灣 #堅韌之島 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館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了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時,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的確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大家領唱國歌。當中有許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防疫英雄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的付出。
#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 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完成簽署 #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及印太地區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韌性,政府更會掌好舵,朝三大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體國人共享。
#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也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安全、維護區域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聲謝謝,更要讓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的空軍部隊時,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加速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及戰力。
最近這段時間,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也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的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會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化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變。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 #價值同盟 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及友我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及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結語 #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邀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這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自由民主的價值,對外,我們都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局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著自己的母語,呈現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就是為了讓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起2020的時候,會想起正是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1的網紅陳儀君,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迎接5G萬物聯網和AI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歐美國家近年掀起STEA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ematics數學)教育風潮,英國和愛沙尼亞甚至規定從五歲開始必修程式語言,而台灣教育部最近公布的108年課綱卻要從國中才開始教電腦...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的推薦目錄: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Facebook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柯建銘 Facebook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小季:>lovelyhebe Facebook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陳儀君 Youtube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資訊素養、國小科技素養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資訊素養、國小科技素養在PTT/mobile01 ... 的評價
- 關於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師資培訓1】生活&資訊科技科技領域跨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 的評價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柯建銘 Facebook 八卦
【團結台灣,自信前行!】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蔡英文 Tsai Ing-wen總統致詞全文如下:
大會主席游錫堃院長、現場各位貴賓、電視機前和網路上的全體國人同胞:大家早安,大家好!
一、防疫成果貢獻國際
今天是中華民國109年的國慶日,今年因為疫情,慶典的規模縮小了,但所有的國人同胞,無論身在何處,都發自內心,慶賀中華民國台灣,度過了重重挑戰的一年。
2020這一年,在新型冠狀病毒威脅下,無論對台灣或全世界,都是驚濤駭浪的一年。但是,也因為這場全球性的危機,才讓國際社會看到台灣「堅韌之島」的特質和能耐。
我們沒有封城,沒有關閉學校,也是世界上少數還能夠在管制措施下,開打職棒、舉辦大型藝文活動的國家。我們更展現了傲人的國力,將防疫物資送到世界各地。
從今年三月以來,有超過三千三百篇國際媒體報導,都在談論台灣的防疫表現。台灣在國際上的面貌,越來越清晰,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亮眼。
這樣的成就,要歸功於全體台灣人民的團結、合作。除了最辛苦的醫護和檢疫人員,我們也要感謝,製造業攜手投入防疫物資生產,科技業開發APP,藥師朋友、超商員工協助發放口罩,還有我們所有的民眾,井然有序的配合,各項防疫措施。
我們也看到,海外歸來的國人,依規定居家隔離、檢疫。旅行業者提供防疫旅館,租賃車業者提供防疫車隊,餐廳娛樂場所落實實名制規定。因為全國上下一心,我們守住了疫情的防線,讓台灣成為世界的模範生。
當日本的森喜朗前首相、捷克的韋德齊參議長、美國的阿札爾部長和柯拉克國務次卿,相繼來訪,表達他們對台灣的敬意的時候,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都感到無比的振奮。
透過因應疫情的挑戰,我們證明了國家在逆境中的生存能力,建立了國民的自信。更重要的是,我們團結了,因為我們深刻體會到守護家園的重要。所以這一年,確實是辛苦而險峻的一年,但也是豐收的一年。
今天的大會中,邀請到各行各業的防疫英雄,來為我們領唱國歌。其中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故事,像是賴碧蓮護理師,臉上光榮的口罩壓痕,或者是張莞爾護理師,瞞著家人出任務,陪伴血友病少年返台的感人事蹟。
還有更多無名英雄,不曾被報導,因為這一場戰役,有太多人的投入,有說不完的故事。我要請現場的好朋友,用最熱烈的掌聲,再一次給我們的防疫英雄們滿滿的感謝,謝謝他們為台灣所做的付出。
二、新情勢下的經濟戰略
因為疫情控制得當,台灣成為全球少數可以維持經濟正成長的國家,我們也為疫情後的經濟發展,超前部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正在積極規劃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也已經分期編列特別預算,加速進行當中。
最讓我們感到振奮的,是國人及企業,對台灣經濟發展的信心更強了。台灣資本長期以來外流的趨勢,已經翻轉過來。
我們迎來幾十年來最大規模的資金回流潮,台商返台投資,已經超過新台幣一兆元,還有數以千億元計的海外資金,正在陸續匯回;許多外商及知名跨國企業,也在加碼投資台灣。這些,都是現在進行式。
在國際經貿合作的領域中,我們也有不少實質進展。台灣和美國將進行高層經濟對話,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科技合作、基礎建設等領域,尋求未來合作空間。
上週,台美雙方宣布,已經完成簽署「台美基礎建設融資及市場建立合作架構」,雙方將攜手投入美洲,以及印太地區的基礎建設計畫。台美經濟合作的深化,已經進入到行動階段,這也是我們在國際經貿合作上,尋求全面性突破的開始。
不過,我也要提醒國人。全球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帶給各國在經濟、社會層面的複雜挑戰,仍然很嚴峻。
展望未來,還有更艱鉅的挑戰等著我們去克服。疫情後世界經濟的復原,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全球以及區域貿易情勢的劇烈變化,還有經濟秩序的重整,每一項都考驗我們經濟的續航力,以及整體的應變能力。
面對數十年來最大的內、外變局,台灣會持續展現我們的韌性,政府會掌好舵,朝三個策略方向前進,打造大家所期待的新台灣經濟。
首先,我們要全力、全方位投入供應鏈的重組。現在,全球供應鏈的快速解構及重組,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各地台商也正在朝向區隔市場、轉移生產基地、回台投資等方向,加速調整。
我們已經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六大核心戰略產業」、兆元投資計畫、「新南向政策」、台美經濟合作、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等等,都和供應鏈重組息息相關。
我們會將這些相關的政策和計畫串聯起來,並且整合政府和民間的資源,以及跨部會的能量,全力、全方位的投入,讓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不可或缺的關鍵力量。
第二,我們要打造台灣成為國際資本、人才及數位技術匯聚的重鎮。未來供應鏈的重組,最關鍵的元素是資本、人才,以及邁向數位經濟時代的核心技術。
我們將會在吸引國際資本跟人才的環境及法制上,持續深化改革,排除障礙。同時,也會透過國際交流、產學合作,以及雙語國家政策的努力,積極培育國內產業人才。
另外一方面,我們也會運用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物聯網、人工智慧等優勢,開發及掌握核心技術,加速推動產業及經濟的數位轉型。
第三,我們要全力落實經濟與社會的均衡發展。疫情後的經濟、產業發展,可能會有失衡的風險,資金供給大幅的增加,也可能帶來後遺症。
所以,未來政府會更加重視資源的合理分配,照顧因為經濟轉型而受衝擊的弱勢族群,加強促進青年就業,引導資金進行最有效的利用,讓台灣經濟再起的紅利,可以讓全國的人民共享。
三、堅實國防維護國家安全
當然,台灣經濟的前景,是有賴於區域的和平穩定。我們很清楚,示弱退讓不會帶來和平,只有自我準備充足,憑藉著堅實的防衛決心和實力,才能保障台灣的安全、維護區域的和平。
精進國防實力,降低戰爭風險,這是當前我們國防政策的原則。這段時間,面對對岸機艦騷擾,台海情勢雖然比較緊張,但是我們的國軍,都能夠即時掌握和因應,達成防衛固守的任務。
這幾年來,只要我有時間,我就會前往部隊,看看我們的國軍官兵。從高山上的空軍雷達站,到返航靠港的海軍艦隊;從在陣地操練火砲的陸軍部隊,到培養年輕軍士官的學校。
我的目的,不僅是要對這些日夜輪班、保家衛國的軍人,說一聲謝謝,也要讓我們的國人知道,國軍是我們的家人,也是國家主權、自由民主最強的後盾。
在跟國軍官兵的互動中,許多故事堅定了我的信心。我還記得,當我到第一線空軍部隊的時候,警戒室裡,隨時準備緊急出勤的飛官,充滿信心地告訴我「務必將空防交給空軍」。
我也記得,我在陸軍工訓中心,看到我們女性軍官,帶領著工兵同袍,展現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魄。在海軍水下作業大隊,則有穿戴重裝備的弟兄姊妹,奮勇潛入海底,排除障礙。
這就是中華民國國軍。他們不分前線後勤,不分男女,都是我們的子弟,都有共同守護國家的信念。
這段時間以來,也有國軍弟兄姊妹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為國受傷,甚至殉職。我們感念他們的付出,並且以英勇盡責的國軍為榮。
身為三軍統帥,國軍的未來、未來的國軍,就是我最心心念念的事情。
面對對岸的軍事擴張和挑釁,我們會持續強化防衛戰力的現代化,並且提升不對稱戰力。在外購武器裝備的同時,我們仍然堅持加速推動國防自主,高教機國造、潛艦國造,已經有相當的成效。我們將以雙軌並進的方式,來強化我們的防衛實力。
不僅武器裝備性能正在提升,國軍更需要有素質優秀的戰士。除了提升志願從軍的官士兵的專業素養,更要建立有效的後備制度,來強化國軍的人力素質以及戰力。
這段時間以來,相信很多被教育召集的後備軍人都覺得,教召變得更加精實。而在常後一體的原則下,接下來,後備動員制度的改革,將會快速推動。
面對區域和平穩定受到威脅,我們堅守「不畏戰,不求戰」的原則,避免擦槍走火。國防部也會適時發布共軍動態,和周邊國家交換資訊,強化安全夥伴角色;也讓國人明瞭台海動態,讓全民國防更加堅實。
四、積極作為參與區域合作
這段時間,我們都密切注意著區域安全情勢的變動。從南海、東海主權爭議,中印衝突,到台海局勢的變動,乃至於各國關切的港版國安法實施,印太區域的民主、和平與繁榮,正受到嚴峻的挑戰。
區域內的國家,為了確保自身安全和民主體制,不受到外在因素影響,而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合縱連橫,已經導致這個區域,發生前所未有的情勢變化。
我們要把變局的試煉,轉變成歷史的機遇。我們堅持主權以及守護民主價值的原則,不會改變;但在策略上,也會保持彈性、靈活應用。
情勢在改變,只有超前部署,才能掌握未來,才不會在變局中隨波逐流,甚至被別人決定了命運。
我們將積極參與未來的國際和區域新秩序的建立。我們會秉持「價值同盟」的原則,在國際社會廣結善緣,並且跟理念相近和友我的國家,持續提升夥伴關係;我們也會更積極地參與區域及國際的多邊合作和對話。
維持和平、促進繁榮發展,這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在區域中最重要的價值。我們要做良善力量的倡議者,將進步及良善的價值,推廣到全世界。
我也注意到,對岸領導人最近在對聯合國的視訊演說中,公開表示: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範圍。
在區域國家、乃至於全世界,都在擔憂中國擴張霸權的此刻,我們希望,這是一個真正改變的開始。
尤其,在全球高度關注印太及兩岸局勢變化的重要時刻,北京如果能夠正視台灣的聲音,改變處理兩岸關係的態度,和台灣共同促成兩岸的和解及和平對話,相信一定可以化解區域的緊張局勢。
面對兩岸關係,我們不會冒進,也會堅守原則。維持兩岸關係的穩定,是兩岸共同的利益;我們有決心維持兩岸的穩定,但這不是台灣可以單方面承擔的,而是雙方共同的責任。
現階段兩岸當務之急,是本於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態度,共同討論和平相處之道、共存之方;只要北京當局有心化解對立,改善兩岸關係,在符合對等尊嚴的原則下,我們願意共同促成有意義的對話。這就是台灣人民的主張,也是朝野政黨的共識。
五、結語:團結合作共度挑戰
這段時間,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台灣人民在對外關係以及國家安全的議題上,彼此的距離正在拉近。台灣人民都希望區域的和平繁榮,能夠安定永續。
朝野政黨之間也是如此。像是最近在立法院,在野黨提出促進台美關係的議案,獲得朝野黨團的支持,無異議通過。還有,六都首長一致對外,共同抗議,成功更正了國際組織矮化台灣的做法。這些都是跨黨派合作,團結表達立場的表現。
我想透過這些例子,呼籲並且請國內各個政黨,一起攜手努力。對內,互相競爭,立場針鋒相對,是民主日常。不過,為了國家的生存發展,為了民主自由的價值,對外,我們應該團結努力,攜手帶領國家度過挑戰。
就如同過去七十一年來,台灣經歷的一切,困境磨練出我們的堅韌,挑戰激發我們的志氣,一場疫情,可以凝聚出台灣人民團結的意識,給我們繼續前進的勇氣。
我們守住疫情防線、發展經濟戰略、穩定區域情勢、捍衛台灣安全,為的是什麼?就是要把一個壯大的國家,留給台灣的下一代。
今年的金曲獎,我們也看到了年輕世代蓬勃的創造力和生命力。他們用各種曲風,自信地唱出自己的母語,呈現出對各種議題的價值觀。尤其是《kinakaian母親的舌頭》這張專輯,獲得了「年度專輯獎」的大獎。
這些年輕的創作者,雖然風格各自不同,但都能夠在舞台上發光發亮,也為台灣的多元文化,做出最好的詮釋。而支撐起這一切的,就是我們民主、自由的環境。
我們現在打拚的一切,都是為了下一代、讓世世代代的台灣人,可以在創作上展現自信,也能對土地的文化和價值感到光榮,並且勇敢的走向世界。
在中華民國國慶這一天,我們也一起許下願望,願二十年後的台灣人,回想2020年的時候,會想起正是在這一年,因為我們在時代中把握機遇,在變局中勇敢前進,克服了挑戰、擺脫了枷鎖,讓他們有真正以自己的意志,選擇未來的機會。
從現在起,就讓我們團結彼此,一步一步,「有路,咱沿路唱歌;無路,咱蹽溪過嶺」,一起朝有光的地方前進。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謝謝大家。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蔡英文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小季:>lovelyhebe Facebook 八卦
((防疫生活不停學之媽媽救星來囉!禾流文創0歲以上開始就能看的童書團/4+的STEAM系列/中國節慶傳統故事系列/防疫相關新書開團囉!))
團購傳送門👉🏻
https://gbf.tw/hrf98
團購期間》6/8~6/15
#現貨團下單後3到5日送到家
#請跟著我的筆記走買好買滿
#這波疫情是一個長期抗戰
🎉 滿 2,990 元 🎉
※ 就贈送《寶貝摸摸看亮片書》隨機出貨乙本 / 定價 500 元� 限量 100 本 ( 贈完為止 )
🎉凡購買︰動手玩實驗囉!★4本一套🎉
※ 贈送《實驗組》乙組 / 定價 199 元� 限量 200 組 紙上實驗室 ( 贈完為止 )
⚠️爸爸媽媽請注意⚠️
昨天宣布直接停學到暑假 大家是不是著急透了? 我在疫情一開始就一直找很多東西讓小孩在家學習、運動
因為孩子24小時貼身守候在你旁邊 又出不了門
一定得安排很多事給他們做才行!
我們家本來就是個書坑
哥哥從小就愛看書 家裡的書至少有百來本
加上定期訂閱的兒童雜誌
為什麼還推薦大家買書呢?
⭐️多國知名出版社翻譯的暢銷書籍:如 英國Usborne(我超愛他們家書,以前都買原文)/英國Igloo publishing/西班牙知名童書出版社COMBEL.
⭐️STEAM類的書籍很多!內容非常豐富!國外很注重,台灣現在也非常風行,108課綱的核心素養就是STEAM!
🥸什麼是STEAM?
STEM是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以及Math4個字縮寫,顧名思義,就是結合科學、科技、工程以及數學4個專業領域的新興教育議題.
外面STEAM的書籍開始多了,但淺顯易懂、好玩、內容不會枯燥的,禾流文創翻譯的這些書籍真的是數一數二
⭐製作部分真的注重細節,邊角圓潤不刮傷孩子、立體書處處細節令人驚艷,品管也做的很好
⭐️囊括0歲~4歲以上的書籍,家有幾寶都能找到適合的
我依照我家大寶跟小寶
來做書籍推薦❤️ 建議大家可以照著買
👦哥哥(5y)
必買系列:
✔️STEAM科普立體書(建議四本都買,絕不會後悔)
✔️想問什麼翻翻書(英國Usborne出版社的,他們家的書真的很棒!)
✔️寶寶不累來Play(給孩子一些有趣的作業!小巧適合攜帶外出,一小本頁數超多,附上專用筆,玩完用衛生紙擦掉可重複使用)
✔️華人傳統故事/節慶(精彩絕倫!一定要買新十二生肖!故事引人入勝但是精緻的立體書+可掃QR code讓mp3說故事,讓孩子一直想拿出來看)
✔️免疫軍團大作戰(作為孩子的第一本醫學科普立體書,精緻內容豐富,在這疫情之下,能讓孩子更了解身體與細菌病毒的作戰機制還有預防方法)
👧🏻妹妹(1y)
必買系列:
✔️never touch 觸覺書系列(建議0歲就開始用,妹妹到現在都還是喜歡喔!)
✔️寶貝摸摸看亮片書系列(建議0歲就開始用,妹妹到現在都還是喜歡喔!)
✔️寶貝想聽系列(建議0歲就開始用,動物系列我是最優先,男女通吃!交通工具系列很多男孩超愛,像我兒子就會搶他妹的來玩😂)
👦👧🏻哥哥妹妹兩者都可共讀👦👧🏻
✔️神奇星星燈系列
✔️神奇膠片動畫
這倆個系列我覺得哥哥也很喜歡玩!因為非常有趣!內容也有包含一些小知識,重點是膠片/星星燈可以跟孩子有更多互動。印象中之前他們都賣到缺貨😂別錯過囉!
我大致整理出這些是我覺得必買的部分
當然還有很多漏掉的,也都相當精彩😂
以上 大家趕緊買好買滿
照片內會慢慢更新上解說
留言處也會整理幾個小影片出來喔!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評價
為迎接5G萬物聯網和AI人工智慧時代的挑戰,歐美國家近年掀起STEAM(Science科學、Technology科技、Engineering工程、Arts藝術、Mathematics數學)教育風潮,英國和愛沙尼亞甚至規定從五歲開始必修程式語言,而台灣教育部最近公布的108年課綱卻要從國中才開始教電腦程式語言,腳步遠遠落後世界潮流,我們下一代要如何面對先進國家競爭?
為此30日儀君特邀新北市教育局、新北市中小學家長協會文山區總會、新北市中小學家長會長協會(文山分區)至北新國小附幼教學現場觀摩幼兒園學生學習ScratchJr程式語言實況,藉此期望能推動程式教育向下扎根,提早至幼兒園開始接觸程式語言。
自107學年開始,北新國小附幼中大班開辦實驗課程,每週二、四社團課程4:00-5:00pm讓五歲幼兒園大班學生透過Scratch Jr 也能在平板電腦上輕鬆編寫程式創作遊戲和動畫故事!證明台灣的孩子跟先進國家一樣聰明,從小儲備智能化未來世界的競爭力。
儀君期許教育局協助專業師資培訓,招募種子教師,讓多數國小和幼兒園帶班老師視程式語言為天書,也能透過這套簡單圖像化的程式語言結合數學、自然、語文、社會等,讓學生編學程式便擴充不同領域基本知識,具體落實108課綱資訊融入各領域的精神。
更重要,鼓勵支持國小各校開辦ScratchJr 課後社團,尤其幼兒園,因為五歲孩子開始啟蒙。如果幼兒園學童可以輕鬆學電腦程式,為什麼要等到國中才教?
💡ScratchJr是麻省理工學院Lifelong Kindergarten「終身幼兒園」團隊和塔虎莰大學DevTec「發展科技」團隊針對5至8歲幼兒共同研發的視覺化積木程式語言,五歲幼兒能夠學習消化的課程,所有大人都可以克服恐懼,輕鬆駕馭,所有國小和幼兒園教師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輕鬆學會,只要政府下定決心,有系統辦理師資培訓,可以很快儲備大量師資在國小和幼兒園推動程式教育,讓我們的下一代具備和未來接軌的能力,不致於輸在5G+AI+大數據的智能化世界起跑點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jRaNCH2Hd8/hqdefault.jpg)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跟史家一起創作:近代史學的閱讀方法與寫作技藝」介紹
訪問作者:皮國立
內容簡介:
如何寫歷史?最強的實作力!
第一本以臺灣及華文視角,
談論史學閱讀、寫作與教學的整合性專書,
文史學生和人文愛好者的必備工具。
以嶄新的視角重新認識史家的閱讀與寫作,
用通俗筆調詮釋高深的史學方法,
將人文素養轉化成執行實務的基本功。
讓史家的技藝,貼近真實生活,
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實作和訓練,
應用於文史系所、中學新課綱,
甚至職場、學術江湖、生命態度,
一般人都能受用的實務史學方法。
非虛構的閱讀與寫作,有核心,有步驟,
解決問題,提升思考力,
改變看世界的眼光。
史家的閱讀與寫作不只是技巧與方法,更是一種真切的日常態度與精神!
本書從「個人的歷史經驗」與「近代歷史人物的經驗」兩者出發,以歷史學者的閱讀和寫作技藝為主,用實際的情境案例,搭配歷史人物的經歷,來為讀者闡釋史家的閱讀、寫作和日常生活、心靈與思考等方方面面的故事,讓讀者讀過後能習得方法並有實際的收穫,進而增強寫作力,並將閱讀融入自己的學習與日常生活中。
作者簡介:皮國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研究興趣為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身體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領域。
著有《近代中醫的身體與思想轉型:唐宗海與中西醫匯通時代》、《臺灣日日新:當中藥碰上西藥》、《「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國族、國醫與病人:近代中國的醫療和身體》、《中醫抗菌史:近代中西醫的博弈》、《虛弱史:近代華人中西醫學的情慾詮釋與藥品文化(1912-1949)》等專書,並合編《衛生史新視野:華人社會的身體、疾病與歷史論述》、《藥品、疾病與社會》等論集。另有學術論文、專書篇章等70餘篇。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jdZoANUdcE/hqdefault.jpg)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本集主題:「課綱裡的科技輕鬆搞懂:15位資訊專業的父母親,以案例和說故事為國高中重新解構及釐清108科技領域課綱」介紹
訪問作者:曾旭君(教育產品 總監)
內容簡介:
【全國第一本!解開108科技課綱的金鑰匙】
學AI究竟是要學什麼?
您知道「資訊素養」嗎?
如何更能生存在未來AI世代?
進入AI世代的全民科普書
【一本解決「如何閱讀科技」難題的好書】
AI教育的話題沸騰,但學AI究竟是要學什麼?
108課綱特別強調「素養」的培養,但「資訊素養」讓人摸不著頭緒?
人人都必須要會寫程式才能在未來世界生存嗎?
新課綱帶來太多的疑問,不只學生、家長感到恐慌,也引起社會一連串的誤解與不安。
本書為您破解108科技領域課綱,帶您輕鬆理解資訊科技的內涵,是一本人人看得懂的資訊入門書,讓您掌握最實用的資訊科普;陪伴青少年、師長父母及科技門外漢,踏穩AI時代的第一步。
在AI時代即將來臨的現在,其實不只學生,人人都應該理解資訊科技與我們生活的鏈結。學生要趁早打下學習基礎,家長、老師要能陪伴或引領孩子學習,而一般大眾也不能自排在這股潮流之外,這不是需不需要考試的問題,而是網路時代的我們必須面臨的生活問題。
在這本由業界的資訊人所共同撰寫的書中,以108科技領域課綱為基礎範疇,用最平常的語言,介紹最被知曉的案例,用說故事的淺顯方式引領大家理解資訊科技的基礎知識以及資訊素養拗口的意涵,期待讀者能以看故事書,或翻閱新聞資訊的輕鬆心態,閱讀並理解,讓大家都能變身成具有資訊素養的人,並有能力判別解讀網路世代各種現象背後的真相及做好進入AI世代的心理準備。
作者簡介:資訊素養聯盟
資訊素養聯盟是由一群橫跨資訊科技業、教育界與學術界的專業人士所組成。彼此來自不同的背景,具備不同的專業技能,但對於臺灣未來的資訊科技教育有著相同的願景。
各成員在不同領域經歷了許多資訊科技轉型的改變,相信各種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會對未來的孩子們有著不可逆的影響。因此,相較於現在的教育著重在教導已知問題的升學考試能力,資訊素養聯盟更冀望能透過資訊素養教育與學習,引導青少年學習解決未知問題的能力,以面對未來未知世界,並擁有創造更美好生活的核心競爭力。
作者粉絲頁: 資訊素養聯盟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ushp0j9J_A/hqdefault.jpg)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資訊素養、國小科技素養在PTT/mobile01 ... 的八卦
在科技領域核心素養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dychiang也提到【1/14(五)線上講座】成為孩子的伯樂——從自主學習培養孩子未來關鍵能力時間:1/14( ... ... <看更多>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師資培訓1】生活&資訊科技科技領域跨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 ...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師資培訓1】生活&資訊科技- 科技領域 跨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_0922_2020課程 ... 講議的瀏覽及重點回顧- 核心素養 與學習重點的呼應說明#金山高中 #科技 ... ... <看更多>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 在 科技領域核心素養、資訊素養、國小科技素養在PTT/mobile01 ... 的八卦
在科技領域核心素養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jodychiang也提到【1/14(五)線上講座】成為孩子的伯樂——從自主學習培養孩子未來關鍵能力時間:1/14(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