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聞,吳焜裕委員在質詢時問中科院,我們研發的武器在科幻片中是哪一等級?我在立法院那麼多年,從來不知道外交國防委員會上要討論的是科幻片,我想在場官員大概都比我更傻眼。
吳委員更要求科技部進行國防基礎科技研究,例如機器戰士、核能潛艦、無人戰機、迷你軍隊,甚至追問有沒有雷射槍,可謂是天馬行空、創意無限,絲毫不被現實技術與知識所束縛。
我非國防專業,自不敢外行充內行,但吳委員認為買了柴油潛艦,就要能做出核能潛艦,實在是強人所難。再者,民進黨主張非核家園,不分區立委首席卻主張開發核動力科技,這是不是有點邏輯錯亂?
缺電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人才斷層則是長遠的隱憂。民進黨自創黨之始即以反核為神主牌,我國唯一的核子工程系,多年前也在反核運動壓力之下被迫改名,以求延續核工人才,供核能產業與研究所需。如今我國硬要走上非核之路,消滅平台、趕走人才,試問如何研發核能科技?
當世界各國興起低碳能源的浪潮,甚至將核能相關產業列入國家發展戰略,曾經領先國際的我們,未來別說是研發,恐怕連保留這項科技都做不到!更別奢求在電力短缺的困境下,還能保留製造業基礎,進一步強化重工業技術。
民進黨再這樣口號治國下去,我們以後看的就不是科幻片,而是災難紀錄片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於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林佳龍表示,明年1月1日開始,原能會將併入科技部,由二級單位變成三級機關「核能安全署」,未負起責任監督台電的原能會,將更為失能,日本福島核災後,各國均提升國內核能管制單位的位階及獨立性,但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把原能會降階;林佳龍質疑,國家看...
科技部 改名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大學退場「痴痴地等」
今天科技部新舊部長交接,新人風光上任,舊人略顯落寞,但前一天科技部的歡送會上,同仁也給前部長楊弘敦肯定與溫暖,讚楊是默默付出,並非如民進黨黨內所批評「施政無聲無息」。科技部的業務本與一般庶民關係較遠,若說因新聞能見度低而下台,似乎不盡公平。只能說「朝中無人莫做官」,官場現實,只要心中坦然,何處不能立足?
對於人氣正旺的新部長,除了祝福還要加上更高的期待。且還要繼續追問,他在教育部次長任內力推的高教轉型何去何從?或許要降低社會疑惑,技職司發布,十年後大一新生將比105年大減10萬人,為降低少子化衝擊,教部擬定「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未來如果私校財務不佳、積欠教職員薪資、生師比過低等情形,將專案輔導限期改善,否則將強制退場。
相較現行即有的「私立大專校院改善及停辦實施原則」,明定四項要求改善、進而啟動退場機制的標準,這次除了財務、欠薪,未來學生數、註冊率不再列為退場條件,但卻增加了「生師比」。我同意「生師比」絕不能過低,但多少比例才是合理?教部並未說明。美國柏克萊大學一班都是三、四百人,美國很多大學還有一大堆網路課程,師生比更難計算。
事實上,大學退場喊得震天價響10幾、20年了,很多苦撐經營的學校就是以拖待變,教育部也消極以對,這次提出「退場條例」一樣是老把戲,又是隔靴搔癢,不敢直指問題核心。若真有魄力處理,102年9月就訂定私立大學改善及停辦原則,據此就可以好好整頓,何必再訂一個新條例?無怪乎去年12月審計部就指出教部「專案輔導10所私立大專校院,其中8校仍處於蒐集資料或研提改善計畫階段,僅2校完成輔導改善」。去年8月監委也批評大學退場機制成效不彰。
例如,至今關門的「高鳳」和「永達」,皆因財務問題主動停辦,由「興國管理學院」改名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也是該校董事會毅然決然決定退場,沒有一家列管學校是由教部強制退場的。
蔡政府聲稱今年準備了大學退場基金,目前仍是紙上談兵,之前審預算時本人已批判甚多,不再贅言。但今又聽到技職司說「列管十校限期未通過改善,就會強制停辦,但期限多長,目前未明定」。當少子化海嘯來襲之際,對於仍像「釘子戶」硬撐的學校,教育部究竟有多大的耐心,還在痴痴地等、痴痴地等……
科技部 改名 在 Technews 科技新報 Facebook 八卦
試圖限制馬雲影響力?湖畔大學改名還不夠,馬雲辭校長職務!
#馬雲 #湖畔大學 #阿里巴巴
科技部 改名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評價
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於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蔡春鴻,林佳龍表示,明年1月1日開始,原能會將併入科技部,由二級單位變成三級機關「核能安全署」,未負起責任監督台電的原能會,將更為失能,日本福島核災後,各國均提升國內核能管制單位的位階及獨立性,但台灣卻反其道而行,把原能會降階;林佳龍質疑,國家看待核能的態度有誤,政府把原來隸屬於原能會的「核能研究所」,併入「經濟及能源部」,並改名為「能源研究所」,這代表的,是一種價值觀的錯亂,原來原能會下的「核能研究所」,至少是一個監督的力量,對國內核能電廠安全維護,及研究放射醫療設施與醫藥使用,如今併入「經濟及能源部」,不再進行核能的安全控制,將核能視為「潔淨能源」,以經濟為唯一導向,令人覺得台灣離「非核家園」越來越遠;林佳龍說,明年1月1日可以幫原能會辦一個告別式,正式敲下台灣核能管制的喪鐘。
林佳龍另外質疑,核四廠需試行運轉共126個系統,其中53個由原子能委員會審查,但原能會卻沒有審過核一、二、三廠的經驗(2012年5月4四在核四廠蔡主委親口說),該如何讓人相信原能會有能力審核核四廠?
林佳龍強調,最讓他震怒的,是在核四廠防海嘯研究中,有三大問題:
一、2012年8月原能會完成的「國內核能電廠現有安全防護體制全面體檢方案總檢討報告」,要求台電依據NTTF建議事項重新評估海嘯危害,同時用「Historical Tsunami Records」及「Paleo tsunami Evidence」等兩個方式評估海嘯,然而,台電一直沒有進行Paleo tsunami Evidence,對古前時代的海嘯進行地層分析,原能會失職且縱容台電,萬一海嘯真的發生了,人民到底如何是好?
二、原能會最大的問題,是無視核電廠海嘯調查的前後矛盾,核四廠的廠址設計高度為12公尺,民國72年台電委託成功大學所做的「台灣電力公司核四廠海嘯研究報告」顯示,海嘯溯上高度可能高達24.81公尺,而後為了讓核四廠可以通過評估,刻意忽略該報告,另於民國74年做一份報告,向外宣稱72年所做的報告不準確,然而,核一核二廠,均是使用72年所做的報告來評估海嘯。
三、原能會所印製的「核電總體檢 安全再升級」,當中所寫的,核一、二、三及四廠的歷史上最高可能海嘯高度分別為10.08、10.3、11及8.1公尺,然而國科會的評估結果,卻是2.8、2.5、10及3.4公尺,這樣的差異,令人無法接受。
林佳龍表示,台電在30年前,以不當方式,將放射性廢料放置於蘭嶼,並設置廢料儲存場,直到十多年前才開始向達悟族人租借廢料儲存場址,但去年12月租約已到期,迄今逾期未續租借,明顯是違法佔用,15年前綠色和平組織到蘭嶼監測,發現廢料儲存場嚴重輻射外洩,13年前達悟族人邀請陽明大學張武修教授協助環島測量輻射,發現環境土攘、農作物有高放射線含量,約6年前,台電委請中研院針對台電指定的地點檢測,2008年至今,廢料儲存場外的鈷60及銫137含量上升數倍,將近法規的容許限度,廢料儲存場輻射外釋的情形更為嚴重。
甚至,今年8月底,達悟族人邀請日本大學教授協助蘭嶼島全面測量,有十多個環境熱點放射強度超過背景輻射,甚至在朗島國小附近發現一小時高達67微西弗的放射熱點 ,原能會負責放射防護管制安全,卻放任台電長期污染管制不當, 近期雖有邀民間分專業人士前往平行監測,卻未邀國內外具公信力的輻射專業人員,也未公開詳細說明,有失職責;日前馬英九總統前往蘭嶼勘查天秤颱風災情,也未勘查核廢料貯存場,令人覺得馬總統「作秀」,林佳龍表示,本月將與教委會立委及原能會官員,至蘭嶼視察核廢料的儲存狀況。
原能會於昨日寄發新聞稿,表示有媒體引述報導蘭嶼有輻射污染,發現蘭嶼有部分區域的輻射值超過背景值500倍,原能會重申,蘭嶼地區環境輻射並無異常情形,並譴責台灣輻射安全促進會理事長張武修,林佳龍對此表示,原能會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媒體及學者引用日本共同通訊社的報導,不知原能會有什麼權力譴責專家學者,令人感到莫名其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9DyP9UCCM/hqdefault.jpg)
科技部 改名 在 [新聞] 史上最短命? 科技部將廢回復國科會 - PTT八卦政治 的八卦
行政院在會中指出,將不再設科技部,而是改制為前身國科會, 主任委員由政委兼任。 ... 152 F 噓BreezeMaple: 改制改名花的行政費用賺飽囉 11/02 10:03. ... <看更多>
科技部 改名 在 [新聞] 史上最短命? 科技部將廢回復國科會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八卦
科技部 將廢回復國科會 4.完整新聞內文: 2020-11-02 02:46 聯合報/ 記者陳熙文/台北報導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據了解,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拍板廢除科技 部,回復設立國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