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之父】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中村修二來台演講
「這個社會很容易被別人看不起,然而,就我的經驗而言,這才是發明具有獨創性的神奇產品的第一步。因此,千萬不要畏懼跳脫常識。」——中村修二《我的思考,我的光》
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因對藍光LED的貢獻,2014年與赤崎勇、天野浩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中村修二對另兩位科學家的研究提出正確的理論解釋,使得LED技術中最關鍵的藍光LED能以較簡單的方式發光,提高藍光LED的實用性,也使得生活照明的白光LED燈得以普及,因此被譽為「藍光之父」。
21世紀人類照明方式發生巨大的變革,LED燈正式取代白熾燈,其發光效率是白熾燈的10倍以上,壽命長達50年。目前全球耗電的1/4用於照明,LED燈可大幅減少能源耗損,根據估算,到2020年LED照明所降低的全球用電量,可望高達60座核能電廠。藍光LED發明至今不過20年,卻已徹底改變照明方式,造福全人類。
中村教授於105年7月當選中央研究院名譽院士,此次來台,中研院將頒贈名譽院士證章。中村教授也將擔任「中央研究院講座」講者,以親身經驗介紹藍光二極體的發展史,並預測人類下一階段照明科技的發展趨勢。
【藍光二極體的發展史 與 照明科技的發展趨勢】
The Invention of High Efficient Blue LEDs and Future Solid State Lighting
時間:106年2月8日(星期三)15:00-16:30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中央研究院 廖俊智院長
線上報名:https://db1x.sinica.edu.tw/ASL/register.php?no=81
延伸閱讀:
💡憑什麼得諾貝爾獎?要你看到藍光LED的與眾不同(泛科學)
https://goo.gl/AMGSCC
💡藍光LED掀起照明的新頁(科學月刊)
https://goo.gl/hBrnyf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PanSci 泛科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瘟疫 #黑死病 #流型感冒 #天花 #伊波拉 #SARS 2020新冠肺炎的疫情讓全世界頓然失序,然而,這已經不是人類第一次面對全球瘟疫了。黑死病、流行感冒、天花、伊波拉、SARS,面對這些致命病菌,人類最終是否取得勝利?而這數場瘟疫戰爭帶給我們的,原來不只有危機? 🥼...
科學月刊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史特勞斯防疫記者會:介紹世界下一個疫苗:Novavax 》
*預計月底送美國FDA批准。
*人口和台灣差不多的澳洲已經訂購5100萬劑,日本訂購5000萬,並且一旦FDA批准,由武田製藥代工生產:這叫超前佈署。
* 這是第一個以蛋白質次單元且特別針對英國及南非變種病毒開發的疫苗。
First to Demonstrate Clinical Efficacy Against COVID-19 and Both UK and South Africa Variants
* https://ir.novavax.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novavax-covid-19-vaccine-demonstrates-893-efficacy-uk-phase-3
美國疫苗公司,Phase 3在英國及美墨做
第三階段,英國二萬人參與,美墨目前正在募集16000人。
* 延續著動物實驗的成果,諾瓦瓦克斯在2020年5月,於澳洲展開了第一、二期的人體臨床試驗。
受試者接種的疫苗分成中/高濃度抗原(每劑5/25μg),同時加入是否使用佐劑的變因,試圖推測在三期臨床試驗中,應選定的抗原濃度,以及佐劑能否人體大幅增加抗體。
澳洲的第一、二期臨床結果發現,在安全性方面,沒有嚴重或危及生命的不良反應。含佐劑之組別感到注射部位疼痛、頭痛、疲倦的比例較高;症狀通常兩天之內會減退。第2劑之產生不良反應的受試者,通常較第1劑普遍。
而在生成抗體方面,和無佐劑的組別比較,添加佐劑能讓受試者體內的抗體呈現幾何式成長。有佐劑的協助時,接種者體內的抗體可超過無佐劑受試者的100倍,強度接近曾罹患COVID-19重症康復者體內的抗體;同時也觀察到在佐劑的協助下,中、高濃度抗原所產生的抗體,其強度相似。歸總下來,諾瓦瓦克斯第一、二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
1. 佐劑能協助降低疫苗內抗原所需之用量;
2. 疫苗產生的抗體強度,和曾患重度COVID-19康復者相仿。
高度正向的研究顯示,蛋白質類型疫苗將是擊敗這場世紀大瘟疫的利器之一。
諾瓦瓦克斯於2021年3月11日發布新聞稿宣布第三期試驗的最終結果。英國約一萬五千名受試者顯示,諾瓦瓦克斯疫苗保護力約96.4%(有症狀感染),若檢視英國變異株(B.1.1.7)的保護力,也有約86.3%。此結果帶給人類極大的希望,諾瓦瓦克斯可望成為COVID-19的疫情裡,第一支蛋白質類型的疫苗。(取材自科學月刊)
*其疫苗核心技術正是前陣子某位編劇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轉移給台灣的「棘蛋白」。
* 根據 Novavax 在英國進行的第 3 期臨床試驗共的期中報告顯示,Novavax 新冠疫苗抗變種病毒有效性:英國 變種89.3%、南非 變種為 60%
*日本已訂購5000萬劑,武田製藥去年已敲定與Novavax聯合研發,並且進行分裝填充代工。
根據資料,2021年2 月 20 日日本已開始 Novavax 的新冠疫苗臨床試驗。
去年,2020 年 8 月,Novavax在日本政府協助下, 簽訂與 Takeda 武田製藥合作,在日本開發、製造 Novavax 的COVID-19 候選疫苗 NVX‑CoV2373 。
日本厚生勞動省資助 Takeda,支持技術轉讓、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大生產規模,期盼提供1.25 億人,生產超過 2.5 億劑疫苗。
Novavax 新疫苗NVX-CoV2373 是穩定的預融合蛋白,採用 Novavax 重組蛋白奈米顆粒技術製成。
Novavax 疫苗可以在2 -8 °C 的常規冰箱中儲存。
日本和美國Novavax 合作,研發、製造、填裝,全球包括捷克工廠投入製藥,而且全球歐美可能認証,這才是正常的,不炒股的,有意義的扶植本土生枝產業。
科學月刊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八卦
有別於過去著重單向灌輸知識;108 課綱強調要給孩子面對未來挑戰、帶得走的能力,這樣的轉變,也讓許多家長、老師感到手足無措。
這次泛泛泛科學 Podcast 邀請到台北「私塾」補習班的 Mango 老師,和大家聊聊近期與 科學生 的合作,以及分享他對補習教育與閱讀素養教學的想法!
究竟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呢?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動機?增加閱讀時的思辨?甚至達到「厚閱讀」的境界呢?
*各大教育機構若有興趣,歡迎來信到科學生的信箱,我們會有專人跟你聯絡:student@panmedia.asia
延伸閱讀:
數學差不是你的錯、情緒致勝、漫畫大歷史|科學生陪你讀!12月書單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8271
資訊操弄、終結倦怠、科學思考|科學生陪你讀!10月書單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971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指導孩子,卻沒有適合閱讀的教材嗎?
快訂閱科學生電子報,專業內容、素養試題,隨時替你掌握:http://eepurl.com/hf22m5
泛科學 x 南一‧幸福升學!x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
科學月刊 在 PanSci 泛科學 Youtube 的評價
#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瘟疫 #黑死病 #流型感冒 #天花 #伊波拉 #SARS
2020新冠肺炎的疫情讓全世界頓然失序,然而,這已經不是人類第一次面對全球瘟疫了。黑死病、流行感冒、天花、伊波拉、SARS,面對這些致命病菌,人類最終是否取得勝利?而這數場瘟疫戰爭帶給我們的,原來不只有危機?
🥼【章節重點】
00:00 人類史上的大瘟疫
00:54 文明末日——黑死病
03:57 糾纏夢魘——流感
07:15 橫掃千軍——天花
09:08 殺人一舉——伊波拉
11:27 會呼吸的痛——SARS
13:56 未來的瘟疫是什麼?
🥼【追蹤我們】
如果你喜歡我們💙
除了按讚影片、訂閱頻道,開啟小鈴鐺🔔
還可以到這些地方和我們一起聊生活中📱、時事裡📰、課本上📚沒有的科學 ↓↓↓
PanSci 科學新聞網|https://pansci.asia/
FB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anSci/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pansci/
Telegram|https://t.me/pansciasia
🥼【參考資料】
👉政府公開資訊
(1)全球流感的流行病學_疾管署|https://reurl.cc/nzmXN2
(2)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_疾管署|https://reurl.cc/Wd0WAZ
(3)天花_疾管署|https://reurl.cc/QdYDEq
(4)鼠疫_疾管署|https://reurl.cc/AqMD6j
(5)新型A型流感_疾管署|https://reurl.cc/Wd0W0Z
(6)伊波拉病毒感染 Q&A_疾管署|https://reurl.cc/3DKZLj
(7)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https://reurl.cc/1xKpmV
(8)我國因應流感大流行準備第三期計畫|https://reurl.cc/3DKZ38
👉論文或研究報告
(1)Plague, arsenic, and a dried toad|https://reurl.cc/exMaQW
(2)Smallpox and the Native American|https://reurl.cc/8GD7ad
(3)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Pandemic Influenza: Understanding Patterns of Emergence and Transmission|https://reurl.cc/qdGXlD
(4)The pig as a mixing vessel for influenza viruses: Human and veterinary implications|https://reurl.cc/d0Q8Nk
(5)Smallpox and the Native American|https://reurl.cc/8GD7ad
(6)Discovery and Description of Ebola Zaire Virus in 1976 and Relevance to the West African Epidemic During 2013–2016|https://reurl.cc/D9q815
👉其他相關網站或資料
(1)Could the Black Death (The Plague) Happen Again?|https://reurl.cc/8GD7RX
(2)Cures for the Black Death|https://reurl.cc/0oKnyx
(3)「黑死病」再現?談鼠疫的流行病學與防治追蹤──《科學月刊》|https://reurl.cc/QdYDOO
(4)Plague|https://reurl.cc/0oKnlK
(5)1968 Pandemic (H3N2 virus)|https://reurl.cc/GVnDyD
(6)Influenza|https://reurl.cc/E7VD5a
(7)1918 Pandemic (H1N1 virus)|https://reurl.cc/pdaXR8
(8)First Global Estimates of 2009 H1N1 Pandemic Mortality Released by CDC-Led Collaboration|https://reurl.cc/mnxXjA
(9)1957-1958 Pandemic (H2N2 virus)|https://reurl.cc/L3aDr7
(10)1968 Pandemic (H3N2 virus)|https://reurl.cc/GVnDyD
(11)What is Smallpox?|https://reurl.cc/R4YDAD
(12)History of Smallpox|https://reurl.cc/GVnDzW
(13)天花防疫的先驅–孟塔古夫人|https://reurl.cc/O1Yeb7
(14)Ebola virus disease|https://reurl.cc/1xKp4D
(15)Ebola outbreak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declared a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https://reurl.cc/QdYO6O
(16)重返和平──SARS隔離黑洞中難以告別的記憶|https://reurl.cc/oL8q1q
_
#COVID19 #疫苗 #疫情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武漢肺炎 #篩檢 #檢測 #快篩 #PCR #pcr #施打 #打疫苗 #健保快易通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vKQ6a61dOo/hqdefault.jpg)
科學月刊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記得打開CC字幕 #山竹回來啦!
✔︎ 成為志祺七七會員:http://bit.ly/join_shasha77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 の 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志祺七七 の 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各節重點:
00:59 甜美果后山竹
02:14 都是果蠅惹的禍!
03:52 台灣其實也有種山竹!
05:08 有條件重新開放,山竹回來啦!
06:45 我們的觀點
08:08 提問
08:21 掰比~別忘了訂閱!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絲繡 & 范范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 山竹開放進口網友全瘋了!一張圖告訴你山竹到底在紅什麼? 網路溫度計:http://bit.ly/2nbmEuV
→ 睽違多年的好滋味!果后「山竹」到底是什麼水果?:http://bit.ly/2o6WGJy
→ 《台灣及東南亞熱帶果樹害蟲》陳仁昭著,植物重要防檢疫害蟲診斷鑑定研習會,2001:http://bit.ly/2oLCQDA
→ 《美味的泰國山竹想進來台灣,要通過哪些檢疫關卡?》科學月刊 :http://bit.ly/2px7rVM
→ 進口山竹檢驗項目 台美檢驗公司:http://bit.ly/2oIfYFc
→ 山竹鮮果您終於回來啦!這是種什麼樣的水果呢? 泛科學:http://bit.ly/2oHWSiv
→ 木瓜果實蠅 - 農委會動植物防檢局:http://bit.ly/2oGII0V
→ 東南亞15種鮮果禁止進口 - 蘋果日報:http://bit.ly/2oGJkDL
→ 「山竹」消失10年 高雄成功種植-民視新聞:http://bit.ly/2o6aELC
→ 泰國山竹暌違16年再相逢,首批進口「檢疫不合格」禁止放行 - 上下游:http://bit.ly/2pCF4Wh
→ 好市多也賣起「山竹」!價格曝光 網驚呼:太佛了 - TVBS:http://bit.ly/2nY0Y67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InQZdeeTZo/hqdefault.jpg)
科學月刊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手機電磁波 #電磁波是致癌物嗎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2:24 電磁波是什麼?
03:51 哪一種電磁波最危險?
05:08 手機跟微波爐會傷身嗎?
06:09 長期暴露有害嗎?
07:41 手機電磁波是致癌物嗎?
09:12 我們的觀點
【 製作團隊 】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范范、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民眾誤信5G傳播病毒謠言 英國基地台被燒毀 - 中央社:https://bit.ly/32Y9gN6
→歐洲「去他的5G」?繼英國之後 荷蘭基地台也遭燒毀 - 新頭殼 :https://bit.ly/3hxSlFg
→5G基地台散播病毒「謠言」燒到美國 基地台頻遭縱火 - 新頭殼:https://bit.ly/39CfmEj
→ 誤信「病毒靠電磁波傳播」英國 5G 基地台遭縱火,逼得官方出面闢謠 - 科技新報:https://bit.ly/3f3JDNe
→氣象雷達蓋不蓋 - 泛科學:https://bit.ly/39sJPES
→電磁輻射與健康 - 維基百科:https://bit.ly/3g88HEk
→行動電話被列入「潛在致癌名單」 - 泛科學:https://bit.ly/2P4AOYZ
→別輕忽電磁波的危害,學會4招保證從此遠離它 - Heho健康:https://bit.ly/2P0SB3v
→那些對電子產品和 Wi-Fi 過敏的人,整個人生被「隔離」 - 科技新報:https://bit.ly/2CPoYzC
→微波爐加熱食物會產生危害嗎? - 泛科學:https://bit.ly/32Z2F5o
→會致癌?有輻射?各種微波爐謠言一次破解 - 關鍵評論網:https://bit.ly/39tRaUJ
→手機電磁波會影響健康嗎?你可以這樣做 - 照護線上:https://bit.ly/3g3z2mN
→百萬人被唬爛了!?電磁波尚未被證實對人體致癌 - 泛科學:https://bit.ly/30OmglY
→《電磁波健康效應之評估報告》 - 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https://bit.ly/30SpTr5
→電磁波會造成癌症嗎 - 台灣癌症防治網:https://bit.ly/39xQu0g
→國民健康署-電磁波宣導專區(WHO文件):https://bit.ly/3hwsZHY
→國民健康署-電磁波宣導專區(國外機構立場聲明):https://bit.ly/3f3sp2D
→射頻電磁波是否可能致癌? - 解讀 IARC 的評估報告 by 台大電機系教授 吳瑞北:https://bit.ly/2WVv3Bd
→化學殘留、疑似致癌物讓人心惶惶?劑量才是關鍵!—食安基本功(上) - 泛科學:https://bit.ly/2OWiUrl
→這個致癌、那個也致癌 食品致癌物質誰說了算? - 食力:https://bit.ly/2DccGRv
→如果手機訊號安全,為甚麼會被列作「可能致癌」? - 關鍵評論網:https://bit.ly/39sKZAe
→IARC 2011年電磁波列入2B級致癌物 新聞稿:https://bit.ly/3f2NcU7
→IARC 2016年咖啡、熱水調整致癌物分級 新聞稿:https://bit.ly/3g5c1jp
→抗議基地台「被斷訊」後悔了!十年前台東有先例 網嘆諷刺 - 三立新聞網:https://bit.ly/2WUPbna
→水上鄉民抗議基地台手機沒訊號崩潰 蔡易餘協調將恢復:https://bit.ly/39sKCpi
→水上鄉民3個月前抗議基地台 現在手機沒訊號又喊崩潰:https://bit.ly/2EmPXD8
→抗議基地台後悔了!網憶「當年台東新化村」慘例...嘆台灣2大奇景:很諷刺:https://bit.ly/2EqirMp
【 延伸閱讀 】
→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有多強,WHO告訴你 - 泛科學:https://bit.ly/3jHJrqy
→晚上睡覺手機放床頭?輻射無傷但可能有其他危害 - 元氣網:https://bit.ly/2WZOnNV
→用Line打電話小心電磁波?立委實測飆500倍 環團:最高50萬倍:https://bit.ly/2CPRvoJ
→基地台恐大增 學者籲訂電磁波長期暴露標準 - 自由電子報:https://bit.ly/303DMmQ
→燒毀基地台防堵新冠疫情?科學素養當道下的省思 - 科學月刊:https://bit.ly/2WYayEg
→行動電話基地臺電磁波 問答集(Q&A)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https://bit.ly/2EjUpCt
→電磁波知多少 - 國民健康署衛教摺頁:
https://www.google.com/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ved=2ahUKEwih1Or0qs3qAhWMBKYKHZSsAbIQFjADegQIBhAB&url=https%3A%2F%2Fwww.hpa.gov.tw%2FPages%2Fashx%2FFile.ashx%3FFilePath%3D~%2FFile%2FAttach%2F296%2FFile_256.pdf&usg=AOvVaw3BwcCZwR3OgWG9ka-rBx5i
→手機電磁波致癌!?專家教你如何降低3C危害保護家人健康! - MedPartner :https://bit.ly/2WZOsBd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aPFlxyJWOeQ/hqdefault.jpg)
科學月刊 在 科學月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科學月刊》(Science Monthly)由臺北市科學出版事業基金會發行,是臺灣通俗科學界自編的代表性刊物,由林孝信與李怡嚴等人於1970年1月1日創刊,迄今從未缺期,為臺灣 ... ... <看更多>
科學月刊 在 科學月刊Science Monthly - Home | Facebook 的相關結果
科學月刊 Science Monthly, 台北市. 33939 likes · 245 talking about this. 《科學月刊》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科學雜誌,專業但不艱深,已經邁入第52 年,我們堅持用臺灣 ... ... <看更多>
科學月刊 在 科學月刊Science Monthly 的相關結果
1970年創刊的《科學月刊》,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科普雜誌,專業但不艱深。我們堅持原創科普文章,以本土的力量,接軌國際科學專業。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