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互相的!謝謝妳阿布!我和黑人哥哥在93獲得了難以想像的正能量,這能量強大到足以讓我們不畏風雨繼續做我們認為是對的事!讓我們ㄧ起繼續Lovelife好嗎?❤️
「黑人哥哥你為什麼不生氣?」
近年來的新聞不難發現部分媒體開始使用許多非善意且非真實性的字眼來下標題,然而越是辛辣越是容易引起筆戰的文字他們更喜歡,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民眾會有興趣,會評論,會分享,會筆戰,而這些種種都達到了他們的訴求:要有人氣跟熱潮,已經不管是好與壞,不管是真實或是虛假。
以前的我總認為媒體是傳遞真相傳遞事實的工具,然而現在的我卻認為新聞有時只能當個八卦看看,所謂八卦就是是真是假都由自己決定並不能百分之百相信。
部分媒體帶動風向,引起民亂與恐慌,甚至是傳遞未經過查證等不實消息,只要有話題並能引起討論還有高點閱率,即使播報不實也沒關係因為沒有人會去重罰,但是人們卻常常無條件相信。
從之前的潮T事件到昨日的雨傘事件,相同的事情卻有不同的報導,有的媒體帶風向並且總愛加上:網友認為,但是這些網友的意見真的是全部網友的意見嗎?還是其實只是媒體自己的意見。
三年前的我住進93,開始認識了lovelife計畫還有黑人哥與范范姊,去年我參加lovelife籃球邀請賽,黑人哥不只是包下了低底盤公車讓坐輪椅的病童也能參與,還有擔心我們餓準備給我們和家人一人一個的餐盒,還有紀念衣服告訴我們籃球的信念是什麼,這些他從來不求回報,為的就是帶我們出來透透氣能夠放一天假讓我們開心。
有一次棒球比賽,統一邀請黑人哥去當開球嘉賓,他邀請那天我們有去的93孩子上去當開球嘉賓(因為那孩子是超級棒球迷),後來比賽結束已經很晚,他們直接開車載那位孩子回來醫院,並且將統一做給黑人哥的93號球衣送給他當紀念。
范范姊開演唱會時,他們為了孩子們準備了許多觀眾席,還有準備交通工具以及衣服送給大家紀念,那一天晚上許多孩子回來臉上都掛滿了笑容並且興奮的跟護理師們分享。
有籃球比賽時,只要場地和時間允許,他總會帶著大家一起到球場上讓我們感受籃球的熱情,並且讓我們知道有許多人在替我們加油還有祝福。
我遇到黑人哥的第一年聖誕節,他帶著助理還有Eddie哥一起到93,他們一間一間房的去看每一位小朋友,陪著我們聊天還有一起禱告,並且送給我們范范姊的新專輯。而范范姊也在幾天後帶著朋友來,送給病房的孩子們帽子圍巾還有帶小遊戲跟我們玩,然後一定會抱抱我們給我們加油,大家都好開心好幸福。
我遇到黑人哥的第二年聖誕節(照片),他帶著他旗下的藝人歌手們還有其他哥哥姐姐們來看我們,不僅是給了我們一個小時的歡樂,還有送給我們衣服當聖誕禮物要我們加油不要放棄,無法出來遊戲室的病人們他們也是一間一間去探望他們,並且陪伴他們,一整個下午的時間都在我們這群他既不認識也沒有血緣關係的病童身上。
在93,當我們有任何的願望,只要黑人哥能力允許,他一定會盡力幫忙我們,他們從來不求任何的回報,只要我們開心就好。
但是,他們根本不必這麼做。
他有家庭、有事業、有社交,但是他每一年一定會花時間來抽空到93陪伴我們,即使不能親自處理,只要我們有需要一定會交代其他人給予我們協助,然後一有什麼他舉辦的活動一定會想到我們。
我們曾經納悶,黑人哥為什麼你不生氣,面對外界的批評還有抹黑為什麼不解釋,他總是笑笑說沒關係,這樣的他讓我們心疼也讓我們很愛他。
我相信誤會既然是誤會,那就一定會由時間去解開,或是由其他事件去證明解開,而他也從來不在乎那些誤會,他在乎的是我們有沒有快樂,還有持續對我們付出的很多很多的愛。
這幾年來還有許多許多他默默為我們付出的事情,有些弱勢家庭的重症孩子沒有錢他也會幫忙讓家長們滿是感激。
關於潮T的事情我想說:一件衣服的產生並不是只有布料成本,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廣告成本宣傳成本贈送給弱勢家庭的,這些其實都是看不到的無形成本。
最重要的是,當人們躲在螢幕後面敲著鍵盤嘴裡罵著這些人偽善時,我們又為了這個社會或是身邊的人付出了多少呢?
這個社會已經有太多了冷漠和酸民,但就像范范姊講的:「天父知道,祂必親自安慰!誠實自然無愧於心,永遠都先看到別人的需要,這就是我認識的他。酸民酸什麼真的不會改變我們做lovelife的決心,走下去就對了!」
謝謝黑人哥和范范姊為93的我們做的一切付出還有愛,還有教導我們要相信愛還有隨時保有正面力量正面思考,吸引力法則必然帶我們走向更多充滿愛的生命。
黑人哥,加油!
#LoveLife4ever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子是駿了點 IT's JUST JUN's LIF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到阿富汗新聞的我們, 除了傷心難過以外, 是不是會有種: 「不知道能怎麼為他們禱告」的感覺。 今天晚上特別邀請到了《輔仁大學宗教系》的彭書穎博士 來跟我們聊聊現在當地的局勢。 敬請鎖定今晚的「子是駿了點」頻道, 讓我們更了解阿富汗現在的局勢, 並且能夠為當地禱告、帶來改變! #禱告之處就是能...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在 Facebook 八卦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的傳統起源於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於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
在中國,很講究孝道,所以常被教導要孝順父母。而在西方文化中,受到《聖經》的影響比較大。《聖經》里說「要孝敬父母」,這裡「孝敬」是指,將敬重、美名、榮譽與價值感,厚厚地加在一個人身上。即用行動尊榮自己的父母。
孝敬需要智慧,養育孩童也需要智慧。《聖經》記錄了歷史,也記錄了家庭和人際關係里的智慧。本期特別整編《聖經》里記載的智慧母親們。
《聖經》里記載的
七位最偉大的母親
▼
1
Jochebed
摩西的母親 / 約基別
信心的榜樣
《聖經》記載並稱讚,約基別是有信心的婦女。她三個兒女無一不被上帝重用。摩西是以色列民族最偉大領袖,亞倫以色列第一位大祭司,米利暗是以色列第一位女先知。這一切都與他們的母親約基別有密切關係。
摩西出生時,恰巧埃及法老吩咐,殺死以色列人一切男嬰。摩西父母在他三個月時,將孩子藏在河邊蘆荻中。恰巧被法老女兒發現,收養了他。後找約基別作摩西的奶媽。所以,他雖被稱為法老女兒之子,實際乳養他的是約基別。
約基別養育摩西,一定在小的時候,就教導、建立他對上帝的信仰。拒絕埃及假神和一切榮華富貴,並讓摩西認同自己以色列的民族身份。如今,一位好母親,除了給孩子最好的生活需要時,也需給予孩子信仰的需要。
2
Hannah
撒母耳的母親 / 哈拿
祈禱的榜樣
先知撒母耳被譽為舊約中最會禱告的人,從小就在聖殿中事奉上帝。他也有一位祈禱的母親哈拿。當哈拿無法生育時,雖心中愁苦,卻依然依靠上帝,祈禱耶和華。這給我們留下一個美好榜樣。
反觀舊約中,以色列人先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妻子,在面臨不能生育時,卻自行其是,不向上帝禱告,也不信靠。可見哈拿確實是一個祈禱的榜樣,因為她不隨從人的方法,只信靠上帝的能力。
3
Naomi
路得的婆婆 / 拿俄米
愛心的榜樣
《聖經》舊約記載,拿俄米是路得的婆婆,雖不是她的母親,卻讓兒媳婦路德死心塌地地跟隨,從此離開自己的家鄉和親族,這樣的婆婆可以說比母親還偉大。她身處囹圄,卻還不忘處處為人著想。
拿俄米寧可孤苦淒涼,也要兒媳離開自己。她敬畏上帝,懂得悔改,也引導路得歸向上帝,得著上帝賜予的福分。《聖經》中的路得記,是拿俄米和路得「婆媳一心」的傑作,因著她們相信同一位上帝。
4
Mary
耶穌的母親 / 馬利亞
順服的榜樣
馬利亞最突出的品格,就是對上帝無條件順服。當上帝旨意臨到她,要求還是處女的馬利亞懷孕生子的時候,馬利亞將面臨的是要被誤會、羞辱、遺棄,甚至死亡的威脅。但她願意順服和信靠上帝。
真正的順服,是在違背自己意志的情況下,依然無條件地遵行。而順服,並非就一帆風順。聖經從來沒有應許,順服上帝就事事順利。相反,可能是無盡的苦難。馬利亞順服上帝,就可能被未婚夫遺棄,可能會被當淫婦處置而被殺。
她甚至在馬槽里生產,生育耶穌之後又逃到埃及避難。最終,親眼看到耶穌慘死在十字架上。這就是馬利亞的順服,毫無怨言,愛主到底。《聖經》說「萬代要稱她為有福」,不僅因她是基督的母親,更因她是順服上帝的榜樣。
5
Mary
馬可的母親 / 馬利亞
愛主的榜樣
這裡的馬利亞,是指馬可的母親。在初期教會,她的家便是門徒們聚集禱告的地方。有人推測,她的家也是五旬節,門徒們聚集的地方。當彼得被天使救出監獄的時候,就往馬可的母親馬利亞家去。
可見,馬利亞是位愛主的母親。她把自己的兒子獻給主,隨從門徒彼得、保羅、巴拿巴去傳道,見證耶穌基督的作為。今天,若有人的家願意讓基督作一家之主,父母願意將兒女的一生交託給主,必定蒙受極大祝福。
6
Eunice
提摩太的母親 / 友尼基
敬虔的榜樣
《聖經》對提摩太的母親友尼基和外婆羅以敘述並不多,還是誇獎提摩太的間接描述。在當時猶太社會,女性沒有什麼地位。甚至只有男性才能進入聖殿深處。因此,女性學習上帝話語的唯一途徑透過丈夫或兒子。
因此,女性不太有機會在屬靈的事上有突破。而提摩太的母親友尼基,卻擁有著「純真的信心」,《聖經》說,保羅認為是提摩太的外婆影響他的母親,然後再影響到提摩太身上。
提摩太的父親是希臘人,也就是所謂的外邦人。猶太人看外邦人是不潔的、污穢的。希臘人看希臘人以外的民族是野蠻人、未開化的。提摩太生在這樣的家庭,卻有著純真的信心。保羅把這份功勞歸給他的母親與外婆。
7
Martha
馬利亞和拉撒路的姐姐 / 馬大
料理家務、待人有恩、樂於接待
在離耶路撒冷城不遠的伯大尼,有一家三口,姐姐馬大,妹妹馬利亞、弟弟拉撒路。能幹的馬大既做母親又做姐姐。她料理家務,飲食和穿戴從未叫弟妹缺乏。三姐弟都敬畏主,與一家之主馬大的無私付出分不開。
《馬太福音》記載,主耶穌在耶路撒冷潔凈聖殿、斥責假冒偽善的文士與法利賽人後,便回伯大尼的馬大家休息。雖步行很遠,但耶穌喜愛這個家庭。這裡有主耶穌需要的敬虔和愛,營造這家的就是「好母親」馬大。
《約翰福音》記載馬大是第一位真正認識耶穌是基督、永生上帝的兒子的女性。透過《聖經》了解,馬大做家事利索,也會累和抱怨,但顧家且樂意接待人,同時又是一位愛主並具有屬靈分辨力的人。
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 以弗所書 6: 3 |
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
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
#母親節快樂
#母親們對自己好一點歐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在 周慧敏 Vivian Chow Facebook 八卦
在2018年聖誕夜的睡前禱告裡,知道是時候貼出我的見證文章文字版。
我在2009年決志信主,一年後受浸。
從前,若有人跟我說,人生中要尋求一種倚靠,我會感到不以為然。在信主前,自己的性格很強悍,特別是當成長環境、社會都教人要自強、增加自信才是生存之道,使我曾經有個疑問:依靠宗教會否是表現軟弱的行為?當時的我並不理解《聖經》強調因信才能得救的道理。因為《聖經》說,人得救是本乎恩與信,並不是因為人的行為,免得有人自誇,所以曾經一度我覺得很困惑。
直至一天,我和一位無神論者談論宗教與耶穌,突然意識到如果《聖經》所講的是屬實,我因沒有信耶穌、沒有接受祂的救贖,那即使我在個人修為上到達到甚麼境界,也只是一個沒有資格進入天國的罪人,豈不是莫大的損失?想到這點,我決意用開放的心去看《聖經》,先不去質疑,好好理解《聖經》所強調的「信」是甚麼。我開始返教會、聽講道、認真地去研讀《聖經》。當我踏出了這一步,我發覺我的生命起了很大的轉變,我願意把建立了幾十年的一套信念放下,就像重生般回到孩提的階段,朝另一個方向再出發。
首先有一個很明顯的改變,就是我學懂以謙卑的態度作待人處事的大原則。不要誤會謙卑就是叫人輕看自己,謙卑,是要我們學懂如何放下自己,多看顧別人的感受與需要。原來當我願意放下自己,眼中看到的世界也就不一樣了,我反而看清了很多自身的不足、人的局限和軟弱,也就放下了不少過往的執著。現在,我再不需要以屬世準則作自己的生活指標,因為普世價值並不等於真理,我不再需要執著於別人的目光行事。信念明確,不但讓我清楚如何在生活大小事上去取捨,更重要的,就是找到真正喜樂平安的根源,與一份從前單靠個人力量無法得到的信心。原來一直以來,肩頭上的重擔都是我加諸自己的壓力,原來當我不再執意由自己操控生命,把生命的操縱桿交還給神去看管,是一件如此幸福快樂的事。
這一切都出於神的恩典。神早已為每個人預備了無需辛苦修煉賺取的救恩,只等我們何時願意去領受。
在神的恩典裡,祂讓我知道祂的同在、祂的帶領。在我母親過身前的一段日子,我深深看到祂如何在前面為我開路,成就人認為難成的事。
2015年初,當時91歲的母親因為肺炎與氣管炎入院。醫生表示,雖然母親並非大病,但畢竟已年邁,加上有長期病患,家人要有心理準備,不要對病人出院抱太大期望。其實眼見母親日漸年老,身體一天一天的差下去,自己都加緊為母親信主一事禱告,很渴望她也能得到我享有的這福份。可是很多時,作為母親的反而不容易把女兒的說話聽進去,所以我一直希望神可以差派一位合適的人去給她傳福音。一位有心的鄰居曾經帶母親返教會,但因母親坐輪椅出入不太方便,加上她覺得講道內容很難明白,聽道時間長了她又會累,不單不肯再去,還生氣得令我們都不敢再提此事。直至她入院,我內心頓時有種逼切的感覺要親自向她傳福音,因為可能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但是我實在不知從何入手,唯有持續禱告,讓神去帶領我。
有一天在醫院,我突然有一份感動,很想拖著母親的手禱告,於是鼓起勇氣問:「媽媽,我可以為你祈禱嗎?」母親竟然不抗拒而說好。其實當時我根本不懂要如何為她禱告,完全是神帶領我去說出我平時不敢對她說的話:「求天父讓媽媽知道我很愛她,一家人希望她可以早點康復回家,而且我知道天父亦很愛媽媽,因為她同樣是天父的女兒,我祈求神可以帶領媽媽去認回天父爸爸。」母親聽著聽著,突然向禱告中的我說:「大聲一點!」於是我無視周圍的人,放聲重複說我很愛她、天父很愛她,最後,母親竟奇妙地主動跟我一起說:「阿們!」
翌日,我再去醫院為母親禱告,我繼續對她說我有多愛她、天父有多愛她、天國有多美好,禱告完她同樣的跟我一起說「阿們」。那天晚上,我興奮地與先生分享這件事,先生說既然如此,不如打鐵趁熱,明天就帶母親決志。當時我想:會否太急進呢?但先生再三鼓勵我,說無論如何也要準備一篇決志禱文在身,神自會帶領。
第三日,我繼續到醫院為母親禱告,那天她心情很好,於是我把握機會問她,會否願意做一個決志禱告,接受耶穌基督的救贖。沒想到,母親竟然一口答應,旁邊的幫傭卻突然說:「婆婆,那麼你得把那些燒香拜神的東西全部丟掉啊。」我正擔心母親的反應,誰知她只猶疑了片刻就說:「丟就丟吧!」這刻,我滿滿感到母親信主的決心。
當教友聽到這件事,建議我盡快邀請牧師到醫院為她施行洗禮。當我向母親提及洗禮的事,她堅持洗禮可以,但不要在醫院:「我們回家才做吧。」數天後,醫生竟然真的通知我們母親的指數回復正常,能出院了!
回家後,我馬上邀請牧師親臨為母親施洗,我很清楚記得牧師問她:「妳願意接受耶穌做妳生命的救主嗎?」母親充滿欣喜,大聲又堅定的回應:「我願意!」那一刻,我感動得無法止住淚水。
一個月後,母親多年的腦瘤問題開始影響說話能力,她無法說出完整的句子,也未必能理解別人的說話。我不禁想:如果這個時候才向她傳福音,那就太遲了。這次把握到機會親自領她信主,是我和母親多年相處中最親密的時刻,也成為了我寶貴的回憶。母親在受浸後八個月便過身了,但我知道我們將來會在天家永遠相聚。
馬太福音19:26: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
神的工作總是超乎我們的所想所求,只要我們作祂喜悅的事,恆切禱告,神總會為我們開路,會按祂的時間和計劃帶領我們去成就以為不可能的事。如今,在神的家,以一顆僕人的心去侍奉祂,是我每天生活的功課,也是我靈命的依歸。
周慧敏 2018
#周慧敏見證2018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在 子是駿了點 IT's JUST JUN's LIFE Youtube 的評價
看到阿富汗新聞的我們,
除了傷心難過以外,
是不是會有種:
「不知道能怎麼為他們禱告」的感覺。
今天晚上特別邀請到了《輔仁大學宗教系》的彭書穎博士
來跟我們聊聊現在當地的局勢。
敬請鎖定今晚的「子是駿了點」頻道,
讓我們更了解阿富汗現在的局勢,
並且能夠為當地禱告、帶來改變!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PrayforAfghanistan
#子是駿了點
--------------------------------------------------------------------------------------------------------------------------------------------
若您喜歡我們的信息,想支持我們的事工,請為我們奉獻
(奉獻時, 請點選『為網路媒體事工奉獻』):
https://revival.eoffering.org.tw/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在 子是駿了點 IT's JUST JUN's LIFE Youtube 的評價
今晚8點子駿牧師邀請到周巽正牧師
一起聊聊阿富汗
原來巽正牧師也去過阿富汗
我們邀請他來聊聊在阿富汗所見到的
讓我們一起來為阿富汗禱告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PrayforAfghanistan
#子是駿了點
--------------------------------------------------------------------------------------------------------------------------------------------
若您喜歡我們的信息,想支持我們的事工,請為我們奉獻
(奉獻時, 請點選『為網路媒體事工奉獻』):
https://revival.eoffering.org.tw/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在 #禱告之處就是能力之處- YouTube 的八卦
You're offline. Check your connection. Retr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