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柯文哲喻柯建銘「傷痕累累的唐吉軻德 」】
〔記者王駿杰/新竹報導〕 紙風車劇團9日起在新竹市舉辦2015創意園遊會,上午舉行開幕記者會,包括台北市長柯文哲、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都到場擔任貴賓,針對明年立委選舉,柯文哲說,柯建銘身處複雜的政治圈多年,在立院率少數團體對抗佔盡優勢的藍營,實在背負太多惡名,根本是「傷痕累累的唐吉軻德 !」
柯文哲說,柯建銘是位有理想、有抱負的人,過去20多年,柯建銘被人誤解、背負罵名,與其說柯建銘是位「承擔者」,倒不如說是位「受苦者」,他認為,柯建銘在國會,對台灣社會是有幫助的。
柯文哲於上午8點40分抵達新竹市文化公園,由於天空不作美,記者會因雨改在新竹市民進黨立委參選人柯建銘競選總部舉辦,會後前往文化公園展區參觀。
柯文哲說,紙風車劇團從1992年成立到現在已經23年,估計辦過5000場以上的演出、約800萬人看過,他們全台走透透,到各鄉鎮、校園進行演出,帶給孩童歡笑,甚至連他自己在去年大選時,都還去紙風車劇團接受演講、禮儀訓練,因此他非常支持。
柯文哲認為,政治也不一定要以激情悲壯的方式呈現,他在去年的台北市長選戰,就改採快樂、嘉年華式大遊行,因為「增加歡樂、歡笑也是一種社會文明的進步。」
柯建銘說,紙風車劇團的表演結合文化、藝術,給許多孩童帶來歡樂,是重要的時代意義,新竹市民可把握為期3天的展期前往參觀;此外,對於「傷痕累累的唐吉軻德 」一說,柯建銘指出,在立院23年真的傷痕累累,但他會堅持、承擔,但他已經準備好接受更大的挑戰和磨練。
新聞來源: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70218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MPWeekly明周,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璧琦入行以來,鮮有緋聞,原來與圈外男友Adrian低調拍拖五年,直至結婚才宣布戀情。距離七月婚期不足一個月,Becky開始緊張,因為很多婚禮細節仍在籌備當中。日前她到設計師好友Noel Chu工作室揀選婚紗和晚裝,「我腦海有很多意見,好開心可以跟Noel一起構思,今次婚禮主題是『二人總比一個人好』...
禮儀訓練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 胖犬報告 】
前幾天去日本開會,回台後又重感冒,到今天才有力氣整理思緒。
我是劉仕傑,一路走來關心政治,更關心台灣。這次,跟大家報告三件事。
第一,我辭職了。
2008年通過艱難的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部,我曾以為這就是我一生的志業。
對一個來自南部清寒家庭、從未出國、背負學貸、大學半工半讀的小孩而言,還有什麼比這份工作更光宗耀祖?我還記得11年前外交特考放榜的那一天,我奇蹟似地吊車尾考上,當時我又跳又叫,覺得人生將就此改變,家境可以脫離清寒。從小到大我父親不斷跟我說一句話,「我們家沒錢讓你們補習,你們只能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出人頭地!」放榜那一刻,我真的以為我靠著苦讀跟自己的努力,已經預見未來三十年的穩定公務人員人生。
11年以來,我兢兢業業,不曾懈怠,以這份工作為榮。不可否認,外交部內有許多比我更優秀的同事。我歷經英國牛津大學語訓、北美司科員的紮實訓練,30歲那一年外放到洛杉磯時是我人生第一次踏上美國,之後外放帛琉體會到大使館工作的艱辛,2018年回台接任歐洲司科長,原本應該順遂穩當的公務職涯人生,卻因為我選擇成為史上首度參選公職的外交人員,而有了轉折。
2018選後我回到工作崗位,卻開始遇到許多之前沒有的挫折。在我的臉書粉專能量從選前六千到後來四萬粉絲的同時,我也因為媒體曝光量而成為長官眼中的不討喜人物,部內對我的流言暗箭也越來越多。最後我出了一本書《我在外交部工作》,原本目的是要鼓勵青年學子報考外交部,但卻因此讓銓敘部對我緊迫盯人並每天查看我的粉專貼文,我甚至被迫撤文。
我於是決定選擇離開。
我要衷心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我的太太,願意支持我這個艱難的決定。我們兩人用顫抖的聲音討論這件事,不確定這對未來的生活會有多大衝擊。我們的兩個幼子,不再擁有一個外交官父親,但願他們長大後能為老爸的勇氣感到驕傲。
第二,我的護台立場從未改變。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小英總統是檯面上最合適的國家領導人。我雖然送了我的新書給柯文哲市長,但我當面向柯市長及他的幕僚清楚表達我支持小英總統的立場。柯市長的「兩岸一家親」說法,我過去已數度公開表達我的疑慮及質疑,這點在目前及未來都不會改變。我數次向柯市長幕僚表達2020總統這一局我會挺小英的立場,許多外界因為一張照片對我的質疑,希望都能嘎然而止。
我跟柯市長並無交情,他也許完全不認識我,我也沒有義務替他講話。那天是我們首次見面坐下來晤談,他甚至連跟我握手寒暄客套都沒有,這跟我過去的外交禮儀訓練有很大的差異。
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他就跟電視上及網路上的形象一樣,滔滔講他對於breakthrough及improvement的看法。噢,跟各位分享一個趣事,當我們吃到一半時,柯幕僚提到民眾黨的黨辦公室。柯市長當下的反應是:「蛤?我們有辦公室喔?在哪?」
當時我內心覺得很好笑,啊你不是黨主席嗎?怎麼會不知道黨辦公室在哪?
總之,那天讓我印象深刻。
柯市長沒有禮貌?不懂人情義理?歧視女性?自以為聰明?有菁英優越感?這些都可能是對的,而我也就跟他見過一次面,根本沒有機會深入觀察也無從判斷。不過,如果你說他是紅的,我目前暫持保留態度。
與其說他因為親中才去會晤蔡衍明並因而說他舔共,不如說他是因為對自己有高度或過度的自信,讓他不在乎見誰(有點類似「反正我比你們聰明,所以見誰我都沒在怕」之類的)。你當然可以批評他無知或過於自信,但他的態度是不是親中,我目前沒有辦法判斷,我需要更多時間跟資料來佐證。另外一個讓我對於他親中這件事有保留的原因是,柯市長是228受難者家屬。我很難想像這樣的家庭背景會親中,正如同我很難想像美麗島受害者家屬會支持國民黨。
第三,台灣最大的問題不是藍綠,而是政府文化及效率。這一點,比我個人是否參選更重要。
我事實上是以一個在政府體系工作十一年的過來人表達這個憂慮。我跟許多同樣在公務體系工作,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的朋友,不時聊到這個問題。每次聊,大家都搖頭嘆氣。
如果把政府體系比喻成一部機器,有input跟output,現在的狀況大概就是十分input,然後兩分output。這個discrepancy的原因很多,包括官僚文化不鼓勵創意也不鼓勵實話、流於形式表面但不重視實質、馬屁及造假文化盛行等。每一天,不同的部會內有不同的承辦人忙著許多沒有意義的彙整跟表格,在公文上進行無關痛癢的文字遊戲修改,並在面對許多不合時宜規定的同時最後卻決定「因循前例」。
我再說一次,這個問題無關藍綠,但卻將影響台灣的未來甚鉅。令我擔憂的是,即便我認為小英是好的國家領導人,即便我極度欣賞蘇貞昌院長的領導風格,但這都不能改變台灣的政府治理體系充滿僵化及沒有效率的問題。
如果說柯市長真的有哪一點讓我認同,那大概就是他點出了「國家治理」的文化問題。他真的很白目,而也是因為白目,他才會點出這個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的沈痾。
我不否認這幾個月來有不同政黨跟我談過參選的事情,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要在今年倉促參選。唯一起心動念的一次,是前陣子雙北艱困選區沒有台派願意一戰的時候(其實就是汐止跟文山)。我當時跟我太太說,台派不能缺席,這兩個區不能白白送給國民黨,乾脆我辭官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好了。當時,我甚至請我去年的助理,幫忙做了一個圖。
我跟不同黨派之間年紀相仿的朋友,包括時代力量、綠黨、民進黨及民眾黨等,平時原本就會不定期喝咖啡或吃飯,並交換意見。對我而言,我無黨無派,多交一些朋友,多聽一些想法,都是好事。有些朋友對我的參選有期待,但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答應。我還在問我自己,也還在徵詢我家人的意見。
未來的下一步,除了堅守台灣主權跟尊嚴,我也會思考如何在改善台灣的國家治理議題上貢獻心力。
最後,很感謝在過去無數的日子裡面,支持我的眾多好友們。台灣在國際外交上,要往前的每一步路,都異常艱苦;而國內的各樣雜音,又總是讓這個國家失去團結信心。
過去身為外交官,除了工作,我在下班時間努力書寫、演講,總希望能改變些什麼。現在,我沒有了公務體系的束縛,我會持續勇敢發聲,未來不管是哪個戰鬥位置、幕前或幕後,我都會在徵得我家人的同意下,勇於嘗試,當然前提是要能填飽肚子養家活口。
謝謝我的前同事們。It has been an honor. And a lesson, too.
謝謝我的家人,包括我的太太及我的父母與哥哥,讓我在40歲的當口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也謝謝你們,願意看完這篇長文。
我還是原本的胖犬,我會說真話,但不一定討喜。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蔡英文 Tsai Ing-wen
柯文哲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新書:我在外交部工作
📖 博客來 https://bit.ly/33iUajl
📖 誠品 https://bit.ly/2YpAFGI
📖 金石堂 https://bit.ly/2Kj2QyH
📖 讀冊 https://bit.ly/2T7zGFr
📖 三民 https://bit.ly/2YvjDHt
禮儀訓練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八卦
【 胖犬報告 】
前幾天去日本開會,回台後又重感冒,到今天才有力氣整理思緒。
我是劉仕傑,一路走來關心政治,更關心台灣。這次,跟大家報告三件事。
第一,我辭職了。
2008年通過艱難的外交特考進入外交部,我曾以為這就是我一生的志業。
對一個來自南部清寒家庭、從未出國、背負學貸、大學半工半讀的小孩而言,還有什麼比這份工作更光宗耀祖?我還記得11年前外交特考放榜的那一天,我奇蹟似地吊車尾考上,當時我又跳又叫,覺得人生將就此改變,家境可以脫離清寒。從小到大我父親不斷跟我說一句話,「我們家沒錢讓你們補習,你們只能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出人頭地!」放榜那一刻,我真的以為我靠著苦讀跟自己的努力,已經預見未來三十年的穩定公務人員人生。
11年以來,我兢兢業業,不曾懈怠,以這份工作為榮。不可否認,外交部內有許多比我更優秀的同事。我歷經英國牛津大學語訓、北美司科員的紮實訓練,30歲那一年外放到洛杉磯時是我人生第一次踏上美國,之後外放帛琉體會到大使館工作的艱辛,2018年回台接任歐洲司科長,原本應該順遂穩當的公務職涯人生,卻因為我選擇成為史上首度參選公職的外交人員,而有了轉折。
2018選後我回到工作崗位,卻開始遇到許多之前沒有的挫折。在我的臉書粉專能量從選前六千到後來四萬粉絲的同時,我也因為媒體曝光量而成為長官眼中的不討喜人物,部內對我的流言暗箭也越來越多。最後我出了一本書《我在外交部工作》,原本目的是要鼓勵青年學子報考外交部,但卻因此讓銓敘部對我緊迫盯人並每天查看我的粉專貼文,我甚至被迫撤文。
我於是決定選擇離開。
我要衷心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我的太太,願意支持我這個艱難的決定。我們兩人用顫抖的聲音討論這件事,不確定這對未來的生活會有多大衝擊。我們的兩個幼子,不再擁有一個外交官父親,但願他們長大後能為老爸的勇氣感到驕傲。
第二,我的護台立場從未改變。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小英總統是檯面上最合適的國家領導人。我雖然送了我的新書給柯文哲市長,但我當面向柯市長及他的幕僚清楚表達我支持小英總統的立場。柯市長的「兩岸一家親」說法,我過去已數度公開表達我的疑慮及質疑,這點在目前及未來都不會改變。我數次向柯市長幕僚表達2020總統這一局我會挺小英的立場,許多外界因為一張照片對我的質疑,希望都能嘎然而止。
我跟柯市長並無交情,他也許完全不認識我,我也沒有義務替他講話。那天是我們首次見面坐下來晤談,他甚至連跟我握手寒暄客套都沒有,這跟我過去的外交禮儀訓練有很大的差異。
一個多小時的談話,他就跟電視上及網路上的形象一樣,滔滔講他對於breakthrough及improvement的看法。噢,跟各位分享一個趣事,當我們吃到一半時,柯幕僚提到民眾黨的黨辦公室。柯市長當下的反應是:「蛤?我們有辦公室喔?在哪?」
當時我內心覺得很好笑,啊你不是黨主席嗎?怎麼會不知道黨辦公室在哪?
總之,那天讓我印象深刻。
柯市長沒有禮貌?不懂人情義理?歧視女性?自以為聰明?有菁英優越感?這些都可能是對的,而我也就跟他見過一次面,根本沒有機會深入觀察也無從判斷。不過,如果你說他是紅的,我目前暫持保留態度。
與其說他因為親中才去會晤蔡衍明並因而說他舔共,不如說他是因為對自己有高度或過度的自信,讓他不在乎見誰(有點類似「反正我比你們聰明,所以見誰我都沒在怕」之類的)。你當然可以批評他無知或過於自信,但他的態度是不是親中,我目前沒有辦法判斷,我需要更多時間跟資料來佐證。另外一個讓我對於他親中這件事有保留的原因是,柯市長是228受難者家屬。我很難想像這樣的家庭背景會親中,正如同我很難想像美麗島受害者家屬會支持國民黨。
第三,台灣最大的問題不是藍綠,而是政府文化及效率。這一點,比我個人是否參選更重要。
我事實上是以一個在政府體系工作十一年的過來人表達這個憂慮。我跟許多同樣在公務體系工作,無論是中央或是地方的朋友,不時聊到這個問題。每次聊,大家都搖頭嘆氣。
如果把政府體系比喻成一部機器,有input跟output,現在的狀況大概就是十分input,然後兩分output。這個discrepancy的原因很多,包括官僚文化不鼓勵創意也不鼓勵實話、流於形式表面但不重視實質、馬屁及造假文化盛行等。每一天,不同的部會內有不同的承辦人忙著許多沒有意義的彙整跟表格,在公文上進行無關痛癢的文字遊戲修改,並在面對許多不合時宜規定的同時最後卻決定「因循前例」。
我再說一次,這個問題無關藍綠,但卻將影響台灣的未來甚鉅。令我擔憂的是,即便我認為小英是好的國家領導人,即便我極度欣賞蘇貞昌院長的領導風格,但這都不能改變台灣的政府治理體系充滿僵化及沒有效率的問題。
如果說柯市長真的有哪一點讓我認同,那大概就是他點出了「國家治理」的文化問題。他真的很白目,而也是因為白目,他才會點出這個大家都不願意面對的沈痾。
我不否認這幾個月來有不同政黨跟我談過參選的事情,事實上我從來沒有想要在今年倉促參選。唯一起心動念的一次,是前陣子雙北艱困選區沒有台派願意一戰的時候(其實就是汐止跟文山)。我當時跟我太太說,台派不能缺席,這兩個區不能白白送給國民黨,乾脆我辭官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好了。當時,我甚至請我去年的助理,幫忙做了一個圖。
我跟不同黨派之間年紀相仿的朋友,包括時代力量、綠黨、民進黨及民眾黨等,平時原本就會不定期喝咖啡或吃飯,並交換意見。對我而言,我無黨無派,多交一些朋友,多聽一些想法,都是好事。有些朋友對我的參選有期待,但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答應。我還在問我自己,也還在徵詢我家人的意見。
未來的下一步,除了堅守台灣主權跟尊嚴,我也會思考如何在改善台灣的國家治理議題上貢獻心力。
最後,很感謝在過去無數的日子裡面,支持我的眾多好友們。台灣在國際外交上,要往前的每一步路,都異常艱苦;而國內的各樣雜音,又總是讓這個國家失去團結信心。
過去身為外交官,除了工作,我在下班時間努力書寫、演講,總希望能改變些什麼。現在,我沒有了公務體系的束縛,我會持續勇敢發聲,未來不管是哪個戰鬥位置、幕前或幕後,我都會在徵得我家人的同意下,勇於嘗試,當然前提是要能填飽肚子養家活口。
謝謝我的前同事們。It has been an honor. And a lesson, too.
謝謝我的家人,包括我的太太及我的父母與哥哥,讓我在40歲的當口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
也謝謝你們,願意看完這篇長文。
我還是原本的胖犬,我會說真話,但不一定討喜。
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ROC(Taiwan)
蔡英文 Tsai Ing-wen
柯文哲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新書:我在外交部工作
📖 博客來 https://bit.ly/33iUajl
📖 誠品 https://bit.ly/2YpAFGI
📖 金石堂 https://bit.ly/2Kj2QyH
📖 讀冊 https://bit.ly/2T7zGFr
📖 三民 https://bit.ly/2YvjDHt
禮儀訓練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李璧琦入行以來,鮮有緋聞,原來與圈外男友Adrian低調拍拖五年,直至結婚才宣布戀情。距離七月婚期不足一個月,Becky開始緊張,因為很多婚禮細節仍在籌備當中。日前她到設計師好友Noel Chu工作室揀選婚紗和晚裝,「我腦海有很多意見,好開心可以跟Noel一起構思,今次婚禮主題是『二人總比一個人好』,設計師幫我想到將圖案分別放在我們的禮服上,當我們站在一起時,就可以看到這個設計。」為了環保,她選用video代替請帖,希望大家不要誤會她沒有誠意,這個video是大學師兄用心製作,由於部分家人在外國,過大禮儀式會在婚前一星期才進行。結婚當日,中午先在教堂行禮,邀請一眾好友參加酒會,晚上則簡單與兩家人吃飯。全文:http://bit.ly/2LrViKD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Mings Fashion & Beauty: https://www.mings.hk/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6lRZAV7zok/hqdefault.jpg)
禮儀訓練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評價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喪禮 #十萬個為什麼
各節重點:
00:00 前導
01:16 禁忌一:不可以在晚餐後過世?
02:19 禁忌二:不可以讓貓靠近靈堂?
03:17 禁忌三:不可以帶小孩子參加喪禮?
04:08 禁忌四:眼淚不可以滴到往生者身上?
04:58 禁忌五:月經來不可以參加喪禮?
06:00 禁忌六:白髮人不能送黑髮人?
06:54 禁忌七:夫妻不相送?
08:07 檢視喪禮禁忌的標準
09:11 我們的觀點
10:47 提問
11:03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簡樂
|腳本:簡樂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喪葬禮俗禁忌|台灣殯葬業資訊網:https://bit.ly/3cTOliQ
→禮儀小知識|台南葬儀社:https://bit.ly/3uq9Ldx
→禮儀百科查詢|仙鄉生命禮儀:https://bit.ly/2Q7syvq
→入殮儀式是什麼?入殮不能看?入殮流程、參加人員、衣服與禁忌揭密!:https://bit.ly/3dD1yMo
→郭慧娟/我想送我的老伴最後一程,不行嗎?:https://bit.ly/3moYase
→喪禮習俗「夫妻不相送」:此世不再嫁娶、情感堅貞不移:https://bit.ly/3aYBZVU
→喪禮怕煞到幼兒除煞小技巧,事圓滿心更安:https://bit.ly/3syeBo3
→《“大姨媽”來喪禮怎麼辦?》—月經和喪禮:https://bit.ly/3wzIC9N
→善意的禁忌|台灣禮俗研究所:https://bit.ly/3moez0f
→郭慧娟/走進死亡咖啡館後才明白,最溫馨的事是談死 :https://bit.ly/3wBIp5S
→破除殯儀館的五大禁忌!喪禮結束不能直接回家?夫妻真的不能相送嗎?【單程旅行社】:https://bit.ly/3wzgZxG
→師娘眼中的人生大事25:去殯儀館該注意什麼?:https://bit.ly/3t12kt4
→親人過世禁忌有哪些?服喪多久能去廟裡拜拜?8小時內不能碰亡者?!【冬瓜行旅】:https://bit.ly/3sWvg5b
→吳信雄,臺灣閩南傳統喪禮之探究 —以儀式及其意涵為中心,長榮大學台灣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bit.ly/3fOKjdK
→王書偉,殯葬禮俗「禁忌」研究-以嘉義大林鎮為例,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bit.ly/39OO9zC
→洪美新,驟然喪親遺族治喪歷程的喪慟經驗之探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https://bit.ly/2Re31kF
→洪筱蘋,從台灣閩南諺語與語彙看喪葬禮俗之變遷-以嘉義地區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s://bit.ly/3sZ4E3s
→徐福全,論臺灣民間喪葬禮俗中之禁忌及日常生活中因喪葬禮俗所引起之禁忌:https://bit.ly/3dD1OuQ
→《禮儀師的訓練與養成》第10章〈殯葬禮俗知多少〉,郭慧娟,2017,華都文化
→《平等自主 慎終追遠:現代國民喪禮》,內政部民政司,2016。
【 延伸閱讀 】
→《送葬協奏曲》| CCC創作集,韋蘺若明,2020:https://bit.ly/2R9PIS9
→禮儀師紀錄片:https://bit.ly/3uuFTwx
→喝咖啡,聊死亡,卻是笑聲連連?|獨立特派員 第666集 (死亡咖啡館):https://bit.ly/39PiQ7G
→臺灣死亡咖啡館:故事版,郭慧娟,2016,白象文化:https://bit.ly/3wzIRSf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YviGUmYg24/hqdefault.jpg)
禮儀訓練 在 JuJu Chan Szeto Youtube 的評價
演員與跆拳道運動員之間的矛盾
ITF 跆拳道
播出日期: 2014.05.12 (一)
香港創作歌手兼動作女演員陳鈺芸(JuJu),因為演藝工作而接觸到跆拳道,之後於短短兩年間考獲了黑帶二段,並在2013年代表香港參加國際跆拳道聯盟世錦賽,獲得一金一銅佳績。除了天分之外,JuJu亦在練習中下過不少苦功,她的一眾師弟妹如何看待她的付出?
身為一位女演員,JuJu要保持健康體魄及漂亮儀容,但作為跆拳道運動員,她卻要全心全意投入訓練,過程中難免會受傷,JuJu如何克服兩者之間的矛盾?JuJu在跆拳道有今天的成就,還有賴兩位伯樂──泰拳師傅徐家傑與導演司徒永華,他們對JuJu的表現有何評價?JuJu身邊的好友及師弟妹,又如何看這位武功高強的朋友?跆拳道作為韓國國技,十分注重禮儀修養及輩份,JuJu的師父陳國強會深入解說這項混合踢擊及拳撃運動的起源及比賽細節。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p_h8OGnQZE/hqdefault.jpg)
禮儀訓練 在 服務禮儀管理課程 - 佳威教育訓練中心 的相關結果
服務業中服務態度與服務接待禮儀,決定顧客購買關鍵因素,服務禮儀與應對技巧課程教導學員如何以貼心滿意服務手法、基本優質服務禮儀,提高專業服務價值,以誠懇服務 ... ... <看更多>
禮儀訓練 在 服務人員禮儀 的相關結果
績效考核制度、訓練制度、職涯發展體系)、講師培訓、個人職能盤點、共通核心. 職能等相關課程。 ... 管理、秘書助理、時間管理、接待技巧、商業禮儀等。 ... <看更多>
禮儀訓練 在 禮儀-公開課程 - 亞太教育訓練網 的相關結果
1)了解顧客在消費時當下的心裡的想法與潛台詞。身為「服務者」的你該用如何運用適合的話術與她/他做互動,使成交率大增。 2)了解「 感動服務」技巧的運用。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