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Japan娛樂】LiSA宣布回歸 正為8月28日、29日北海道公演如期舉行而努力
於8月4日表示由於身心疲勞需要靜養一段時間的日本歌手LiSA,今日 (8月19日)宣布將逐步恢復活動,現時正為8月28日、29日北海道公演能如期舉行而努力當中。之前LiSA因為短時間的靜養,最終取消了8月7日、8日於マリンメッセ福岡場館舉辦的『LiVE is Smile Always~LADYBUG~』演唱會。
© SACRA MUSIC
by #Likejapan_阿FA
==========
新影片 / 東京「絕景」拉麵老店 直望奧運場館景色
https://youtu.be/f2WxXaorDCM
新影片 / 日本歌手介紹 美波 聲嘶力竭的歌聲
https://youtu.be/V-jIyfEtrJ8
LikeJapan IG 日本旅遊相片更新中:
www.instagram.com/like.japan/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李佩珊(黑仔)家中有一叠舊相片,相中的年輕女子抱着還是嬰兒的她,到公園玩樂,亦曾在舊居為她慶祝一歲生日。相中的女子蓄着一頭短髮,和長大後的黑仔有幾分相似。從相片上的日期可知,這一切都發生在黑仔大約一歲時,之後的三十多年,這個女子離開了黑仔的家庭,從此再沒有出現過。她是黑仔的親生媽媽,是黑仔心中最親密...
福 樂 麵 店 相片 在 二胡依琳 Erhu Eilleen Facebook 八卦
4/25感謝所有人前來為依琳加油打氣🎉🎉
由於貼文標籤上限100,這幾天也會將花絮照及合照上傳至相簿❤️
為了籌備這場音樂會,我已經期待了七年,
謝謝來自各縣市的朋友們前來,圓滿結束,也收服了不少觀眾的眼淚及歡樂,當然,我也檢討了很多事情,因為乃建堂爆滿座無虛席,讓其中一些觀眾站著欣賞真的很抱歉😢我真的不知道真的會這麼多人......導致有些程序處理亂掉了,我們的工作團隊都很努力去做,盡心盡力,謝謝大家的體恤與體諒,如有服務不周的地方在此也致上最深的歉意,但是佔了百分之99%是要致上最深的謝意,也謝謝許多工作上的老師及前輩們排除萬難前來聆聽我的音樂會,舉辦音樂會後才知道,一邊工作一邊籌劃有時候實在是快要吃不消,忙得六神無主,非常謝謝我的家人們一直幫忙我以及支持我,我很愛很愛你們....阿嬤的身體狀況依然持續努力中,也期望大家能夠一同幫我阿嬤集氣.....。
👑感謝所有超強師資陣容的每位老師們👑
萬分感謝我的主修老師劉俊頤教授
也深深感謝我的啟蒙老師周仁章老師
以及陪伴我8年的鋼琴伴奏陳佩君老師
感謝當天前來幫我評分的評審老師:
杜豐成老師、劉富吉老師
🙋♂️感謝我所有的的 工作團隊 🙋♀️
史丹利、棠凌、徐碩、崇鎧、家甄、雨晴、昱君、孟辰、俞德 、心瑜、宇辰、育林、偕裕、昱德、衛笙祇、意雯
音樂藝術導聆:楊凱琇
鋼琴伴奏翻譜:邱宇三
🏆誠摯感謝當天所有 贊助廠商 🏆
因為有你們,讓我在演出上增添更多光彩
🎩 #凱崴創意娛樂
https://www.facebook.com/kaiway57/
🍭 #孟之坊婚禮佈置小物
https://www.facebook.com/%E5%AD%9F%E4%B9%8B%E5%9D%8A%E7%B5%90%E5%A9%9A%E7%94%A8%E5%93%81%E7%99%BE%E8%B2%A8-261198823951602/
⭐️ #星凌藝術團隊及專業導聆
https://www.facebook.com/starlinmusicart/
🎧 #莎栗藝術專業收音
https://www.facebook.com/saliartstudiotaiwan/
🏙 #元冠印刷提供節目單及海報
https://www.facebook.com/…/%E5%85%83%E5%86%…/181272588638158
🥐 #溢勝食品職業級甜點馬卡龍(怒推
https://www.facebook.com/%E6%BA%A2%E5%8B%9D%E9%A3%9F%E5%93%81-341604002671881/
🍮 #橡實堤岸純天然果汁及奶酪(激推
https://www.facebook.com/OakembankmentAnpingshop/
👗 #娜媞婚紗仙女禮服
https://www.facebook.com/nattywedding/
☕️ #陳育林提供星巴克咖啡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223788347
💐誠摯感謝迎賓口所有提供花柱的廠商💐
#二泉胡琴藝術中心周仁章周老師
#阿進仔炭烤海鮮楊順進老闆
#陽光城堡幼兒園劉亮功董事長
#大北百貨王申賢王先生
#韓氏油飯
#花城趙全祿
#大灣福創意廚房古早味八寶丸
#志遠老師及澐澐美女
#nice樂團顏團長顏老闆
#巧米樂團蘇日春蘇姐姐
#星凌藝術音樂藝術
🌻誠摯感謝大家送給我的花束及禮物🌻
每束花我都有在當天細細慢慢的欣賞❤️
歡迎大家自行到花束相片中貼上標籤🏷️
💍特別感謝以下廠商💍
🧚♀️ #凱琳專業妝髮造型
https://www.facebook.com/kelin3388/
📷 #余奕憲職業形象攝影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943013896
🦋#歐克米設計
https://www.facebook.com/oukemei/
☀️感謝所有店家提供場地張貼海報☀️
#二泉胡琴藝術中心 #台南科學園區
#開基天后宮 #大埔福德祠 #老泰羊肉
#開基府城城隍廟 #統穩大廈 #阿美綠豆湯
#陽光城堡幼稚園 #21金小火鍋臭臭鍋
#橡實堤岸 #立驛國際安平遊港游運河
#吉食館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赤崁樓
#各大音樂教室 #成功國小對面阿公修鞋站
#阿進仔海鮮炭烤 #夏林路牽手 #明山鱉大王 #新興路酒閣海鮮 #林森路三元海產 #一佳海鮮 #勝利路傅家牛肉麵 #育德路榮澤歐美進口家電
再次謝謝大家(90度鞠躬一小時🙇♀️
有任何漏寫的一定要告知我,萬分感謝❤️
福 樂 麵 店 相片 在 航空迷因 Facebook 八卦
史上最長投稿
《疫情之後的貨機人生》 by 物流老司機
[零:前言]
近一年來,受到疫情的影響,航空客運幾近停擺。人流嘎然停止,四肢癱瘓,物流卻像顆不放棄的心臟,持續跳動朝四面八方輸液,替全世界的經濟保住一線生機。在油價走跌的加持之下,各家航空公司的貨運業務逆勢竄起,成為營收與獲利的重要支柱。全球30大航空公司裡,僅有四家業者有獲利,台灣的華航和長榮就佔了榜單上的兩個名額 ,貨運部門從深夜墊檔節目躍身成熱門八點檔,組員的生活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
敝公司擁有18架747貨機,數量居全球之冠。這架經典的空中皇后,機艙胃納量大,也因為貨運的榮景,迎來遲暮之年的第二春。以下所提的貨機組員,皆是以747機隊飛行員為例。
貨機大部分是往美國飛的越洋長程航班,就算是偶爾穿插的區域短班,出發時間也多在半夜。組員晝伏夜出,活動範圍離不開貨機坪,也甚少進入旅客的視線。身處同一間公司,掛著同一個職稱,穿著同一件制服,客機組員也不見得了解貨機機隊的生態。
若要剖析貨機組員的生活,不外乎從這幾個關鍵字下手:[班表]、[外站]、[安克拉治],還有無可避免的[隔離]。組員背景天南地北,男女老少或有差異,但八九不離十,生活和話題都脫不了這幾個重心打轉。
[一:班表]
無論客貨機,無論長短程,每個月的一張班表,主宰了組員30天內的生活。生活兩個字筆畫不多,但鉅細靡遺,包山包海,充滿各種變數。
如果班表是一道料理,那麼熬夜和時差,就是長程機隊飛行員的主菜,無從替換,也往往是雙品招待。
同是吞著熬夜配時差,但客機和貨機組員吃的菜色不同,滋味更是南轅北轍。長程客機的派遣,多是單點來回,例如直飛紐約、法蘭克福、雪梨,在當地休息一到三天不等,然後飛回台北。貨機的派遣模式較為複雜,飛往美國內陸的停靠航點較多,天數也拉得較長。舉例來說,貨機組員出門派遣一趟的班表常常是這樣:從台北飛大阪,落地中停2小時,繼續從大阪飛安克拉治,在安克拉治休息40小時,飛去芝加哥中停2小時接著飛西雅圖,在西雅圖休息18小時,然後飛回台北。
離家飛個長班,以下例子是客貨機的差異,一目瞭然:
客機:台北-紐約-台北
貨機:台北-大阪-安克拉治-芝加哥-西雅圖-台北
疲勞很難量化,不同機隊之間的作息也無從比較,但貨機組員的班表較為複雜,航點也較多,起降比較頻繁,隨之而來的風險也較高。另外,貨機組員要面對的另一個挑戰,是在美國內陸各航點間的時差。以安克拉治為基準,西雅圖快了1小時,芝加哥快了3小時,紐約快了4小時。組員在多航段執勤後,在不同外站休息後,必然會面臨跨時區的副作用,就是日照時間與生理時鐘的紊亂。
[二:外站]
如何在外站調整作息,也算是組員工作的一部分。無論身處東西半球,在外站下班之後,得在或長或短的休息時間內,想方設法讓錯亂的生理時鐘重開機。如何實作,人人自有心得,各憑本事。文的武的方法不拘,只要在下一次上座時,在握住操縱桿之前,能夠撐起眼皮敲醒腦袋進入飛航模式,那就是好方法。
客機會停靠的外站,無非是觀光勝地,或是人聲鼎沸的都會區。疫情之前,組員在外站能抽空遊歷知名景點,跋山涉水尋幽訪勝,品嚐四方美食,體驗異地風情,這是辛勤工作之餘的福利,一點小小的犒賞。就算只是暫時離開旅館,在市區搭車或鄉間散步,讓風景流轉,也是種調劑與沈澱,好轉換心境迎接下一趟任務。
對貨機組員來說,常會頻繁飛往美國內陸各大貨運站。最具代表性的外站,就是安克拉治。無論搭配的是紐約、亞特蘭大、芝加哥或邁阿密,安克拉治都是必經的門戶。ANC三個字未曾缺席,按月換個日期烙印在班表上,有時候一個月還得造訪兩次三次。貨機組員的第二個家,就是安克拉治。
[三:安克拉治]
飛機航程越遠重量越大,飛行時耗油就越多。以747貨機為例,受限於最大起飛重,在油箱加滿的情況,可以飛到13小時左右,但只能裝進約七成滿的酬載(Payload,賺錢的貨物重量)。若要增加酬載,勢必要減少飛時,不能飛得太遠。簡言之,載得重就飛不遠,要飛遠就得減重。
因此位在阿拉斯加,離台灣約8個半小時的安克拉治,就是一個很好的中停點。安克拉治人口數和新店差不多,機場貨運量卻是全球排名第五大。Fedex和UPS是主場,華航、長榮、大韓、國泰都是常客,AN-124偶爾出沒,運氣好一點還能遇到全球最大運輸機AN-225。飛機從台北出發時可以裝滿酬載,在安克拉治落地補足油料後,接著往美國其他航點移動,例如6個小時外的紐約,7個小時外的邁阿密。除了位在美西的洛杉磯、舊金山、西雅圖,要飛往內陸或東岸的航點,飛機大多以安克拉治當作進出的中停點。
機坪內偶爾會出現三架自家貨機比鄰的景象,例如左邊的從大阪飛來要再戰芝加哥,中間的要先飛邁阿密再折返跑去西雅圖,右邊的打了一趟紐約來回終於要踏上歸途朝台北前進。此起彼落,你來我走,輪番上陣排隊卸甲,燒肝打拼都是為了把滿機腹的酬載平安送到目的地。
飛機地停加油,只消數十分鐘後即可再度升空,不曾聽過機器有過半句怨言,但人總得闔著眼伸直腿睡覺。飛機齊聚一堂有多熱鬧,就有為數不少的組員得在此落腳歇息,進出安克拉治皆然。至於能在旅館裡待多久,端看手機螢幕裡那一個小方塊,班表APP來決定。有時是三人派遣的底線,18個鐘的休時。有時則在房內欣賞了兩次晨曦晚霞,待了近48小時才往下一站前進。
人是動物,籠子關久了難免想伸展筋骨透透氣。由於造訪頻率高,留宿時間比其他外站來得長,若在安克拉治沒有些嗜好,時光肯定特別難消磨。除了日常的上街採買覓食,這裡地廣人稀,往深郊野外跑是再合理不過的。偶遇前輩分享安克拉治的外站生活,說道在這塊景緻優美的自然勝地,登山健行,騎馬滑雪,坐船看冰河,野溪釣鮭魚,戶外活動包羅萬象,聽者常心生嚮往。
但疫情爆發,世道丕變,一個四季都還沒輪完,這些軼聞趣事突然變得遙不可及,像是曾祖母的兒時照片一樣斑駁難辨。無論哪個外站,所有未曾探訪之勝地,未及體驗之樂趣,未能品嚐之珍饈,一夕之間都封印成旅遊書上的一行行墨漬和一幀幀相片插圖,只剩銅版紙的氣味飄著活著。
[四:隔離]
病毒橫空出世,是前所未見的兇猛對手。疫情初始,各國政府只能在節節敗退之際,盡快釐清病毒的底細。有的採取群體免疫想和病毒自然共存,有的端出各項封城管制的措施,期盼在經濟窒息之前能先把病毒悶死。效果不一,但大多數國家的醫療資源和經濟活動都受到病毒重擊。台灣在初期反應迅速,守下第一波攻勢,決戰邊境,把損害控制到最低程度。但若是每個執勤返台的飛行組員,入境後都要隔離14天,航空公司很快地就會面臨無人可調派的窘境。
幾經波折與轉彎之後,疾管署和航空業者協調出一套模式,在防疫和營運間取得平衡。
組員從公司勤務報到開始,全程配戴口罩,視客貨機需求著配護目鏡或隔離衣,抵達外站後專車接送,入住旅館期間不得外出,不與當地民眾接觸,僅透過外送或客房服務方式用餐,返台後自行駕車、專車接送返家,或是入住防疫旅館,不得搭乘大眾運輸。貨機組員三天內/客機組員五天內居家檢疫,不可外出或派飛。14天內自主健康管理,不出入人潮眾多景點或參加大型集會。
概念是這樣的,對疫情互信的國家之間有旅遊泡泡。組員在本站和外站之間,就是個執勤泡泡。若能落實各項防護措施,與疫區的生活圈隔絕,讓染疫的風險能被降到最低,那麼在三天/五天居家檢疫期間渡過之後,組員就能夠離開家門或檢疫旅館,回歸社區生活。
組員返台後手機沒有被追蹤定位,在外站時也沒有早晚點名確認是否擅自外出。這套模式從春季運行至今,除了公司各單位的後勤支援,仰仗的是客貨機無數班值勤組員的自律,以及對自身工作的責任感。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離開國門時保護自己,回到台灣保護我們的家。
海外各國動輒停班停課,關餐廳封城,確診數不斷攀升第二波第三波。 2020年的台灣,宛若世外桃源,馬照跑舞照跳,除了無法出國旅遊,沒什麼特別。為了保護家園不受侵擾,疾管署、各家業者、頻繁進出疫區的第一線組員,大家都在不同戰線和病毒長期對抗。與此相比,泰山與鴻毛之輕重,被關在外站旅館隔離,失去移動的自由,其實也不足掛齒。
[五:疫情之後的外站]
自此開始,組員的外站生活不再立體鮮明,只剩二維空間的兩點一線。機場一點、旅館一點,還有往返接駁的車程拉成一線。對貨機組員來講,就是從安克拉治繼續往外延伸的更多點和線
疫情嚴重的城市,例如紐約,也取消外站駐防,就改成從安克拉治派遣飛來回,但所需飛時較長,落地之後的休息時間也必須拉長。另外為了減少返台次數,貨機組員也會以安克拉治為出發點,派遣兩次內陸航班後再返台。
在旅館大廳偶遇時,問候語不外乎是:
「你是飛來還是回台北?」
「我接下來飛亞特蘭大,你從芝加哥回來嗎?」
「你還要在這裡待幾天?」
一個疫情後的班型如下:
台北-安克拉治(住)-芝加哥(住)-安克拉治(住)-紐約(中停)-安克拉治(住)-大阪(中停)-台北。
從台北派遣一趟,出門八天打了七腿,安克拉治住了三次。飛行里程足以繞地球一圈,但除了機場和旅館,哪裡也沒去,哪裡也去不了,哪裡也不該去。
疫情之後的外站,除了熬夜和時差,還多了COVID-19這個隱形魔王,得矇著眼和他打擂台。從外站落地開始,接過的每一份文件、摸的每一扇門把、送到房間的每一份餐點、頭靠的每一顆枕頭,不用酒精噴霧伺候都覺得心虛,深怕一次疏漏就讓健康和職業生涯同時劃上句點。若聽到遠方傳來隱約的咳嗽聲,隔著口罩都想收著鼻翼抿著嘴。
自此,所有的外站糊成一個大麵團,形狀全都是一個模子印的,味道全都是一只雜燴鍋煮的。外站就是一個七坪大的房間,一張得噴酒精消毒的床,一扇晨昏顛倒的窗,一具上班前會鈴鈴作響催命符的電話。組員們自力更生,自樂自得,每個人斜槓再斜槓,文組追劇閱讀,武組瑜伽健身,學習與自己相處,學習面對被迫離群索居的孤獨。
計時結束,服刑期滿,走出這扇門遲早得回頭。往下一站或下兩站移監的車程,反倒是令人期待的旅途,一趟小確幸。
腳下踩的是安克拉治夾著樹葉的積雪,不是帶著污漬的陳年地毯。屁股坐的是芝加哥霓虹燈光加長禮車,不是硬邦邦的旋轉辦公椅。眼睛看的是高速公路旁的西雅圖楓紅,不是了無生趣的旅館停車場。耳朵聽的是機坪上貨盤車嘎拉作響,不是一片漆黑裡嗚噎整夜的旅館空調。
進到駕駛艙後就是小小的烏托邦,以金屬蒙皮築牆的理想國。艙門關上,油門一推,飛機離地後跟著把所有的顧忌和擔憂拋在腦後。腳下是病毒統治的塵世,三萬英呎的雲隙還是天空,曬得皮膚發痛的還是陽光,讓人昏昏欲睡的還是黑夜。和過往的2019、2018沒有兩樣,還是起降巡航,還是一桿兩舵,除了臉上多了張口罩,疫情沒有在這裡改變什麼。
直到,落地開了艙門,COVID-19說,歡迎回家。
向櫃檯領了鑰匙,房門哐啷一聲關上,換個外站,計時重新開始。熟練地將房間內消毒一遍,確認每個開關按鈕把手都鍍上了酒精,才能寬心摘下口罩呼吸,躺在陌生的又熟悉的床上休息。隔離週而復始,直到班表大人批准返台。如果運氣稍差,班表稍微凶險一點,可能會在返台三天檢疫期滿後,隔沒一天又被派遣安克拉治,然後繼續飛美國內陸班。那麼將會是有整整兩個禮拜,除了勤務派遣時間以外,組員都得在家裡或旅館內隔離。
一如傳世名言:「我不是在隔離,就是在往隔離的路上。」
離台灣七千公里外的安克拉治,冬天日照只有六小時,零下十度是家常便飯。旅館內隨時都有三四組貨機飛行員駐防,在客房內或睡或醒或彌留,靠著Ubereat和Line便當群組外送供應三餐。入住時來自四面八方,離去時目的地不一,退房兩天內又拖著行李箱掛著黑眼圈,鬼打牆一樣現身在旅館大廳迎接另一段隔離。
這就是疫情之後的貨機人生。
[六:寫在案例765之後]
和歐美國家不同,17年前的我們經歷過SARS,對於病毒和口罩有著熟悉的共同記憶。戒慎恐懼,是全民防疫成功的關鍵。但蛋殼再密也有縫,身為全台灣唯一頻繁進出疫區的族群,機組員成為防疫的破口,彷彿是種宿命,早破晚破的問題而已。本土0確診的天數拉得越長,破蛋之後,輿論的後座力就越猛烈。
曾經被譽為天空國家隊,客貨機組員不分彼此,都持續肩負著運送防疫物資的重任。而在嚴峻的疫情之下,貨運同仁依然全年無休,倉庫24小時燈火不滅。機坪上永遠都鋪滿貨櫃,等著一趟趟貨機往返消化。這個海島國家能夠物暢其流,進出口轉運順暢,組員多少也透過操縱桿出了一份力量。
然而,在案例765-紐籍機師事件發生後,全台灣的機組員,猶如身處中世紀的歐洲,被視為滿街散疫的過街老鼠,避之唯恐不及。如果可以舉辦公投,組員返台後隔離14天的方案,應該會是毫無懸念地高票通過。
在被輿論的口水戰淹沒之前,必須先理解一個事實。在這253天內,無論是當天來回或是過夜班,無論是載客或送貨,敝公司就有一萬五千個航班飛回台北,全台灣加起來有超過兩萬個架次的組員,在這段期間接觸旅客,進入疫區過夜再返台。
這麼龐大的航班數量,這麼多的人員反覆進出疫區,返台後並沒有隔離14天,為什麼在過去的253天內,可以維持本土的0確診?
如果現階段的執勤泡泡,各項防護措施效果不佳,讓組員在執勤時避不了染疫,那麼在這兩萬多個航班內,應該會有一定比例的機組人員中鏢。不會人人都是無症狀感染者,也不會每個人居家檢疫期內就保證痊癒。經過九個多月後,疾管署應該會收到一堆居家檢疫通報有症狀,篩出一堆確診的組員。或是組員染疫而不自覺,經過三天/五天後無論是外出或執勤,再度傳染給其他人。台灣不會保持這麼久的本土0確診紀錄。
如果在案765之前,台灣的社區是乾淨的0,那麼也是間接證明,過去九個多月以來,這樣的執勤泡泡模式是有足夠的防護力。台灣並沒有來源不明的社區感染,也沒有一堆機組員在居家檢疫時發病確診。組員最有可能染疫的源頭就在國外,與當地生活圈隔絕是最直接的方式。源頭不防堵,就算延長回台後的隔離天數,再補上執勤前的篩檢,也是治標不治本。
重點是組員執勤時,有沒有確實配戴口罩,落實自我健康管理,以及在外站時各項防護措施是否嚴格執行。
眾家媒體披露,該位紐籍機師執勤時不願意配戴口罩,也不配合疫調,甚至不是第一次在外站擅自離開旅館,同事通報公司也沒得到積極處理,那為什麼要為了個案改變通則,連坐處罰過去253天戰戰兢兢執勤的無數組員?若是又有組員7天檢疫後確診,是否要上調到14天?若是有旅客檢疫14天後才發病確診,疾管署需不需把旅客入境隔離上調到20天呢?
現在應該關注的是事件的調查結果,若是紐籍機師在外站沒有離開旅館,執勤時一切合規,結果還是不幸染疫,那麼現行的執勤泡泡得通盤檢討,確認在外站的哪個環節是防護的弱點,接車司機生病、旅館消毒不周、外送餐食人員疏失、病毒變種後傳染力變強,都是可能的原因。找出造成感染的根本原因,才能據此改進。若沒有從源頭防堵漏洞,過一段時間後累積足夠的航班量後,還是有可能再次出現類似的組員染疫案例。
輿論看到的是253天的0,我們看到的是兩萬多個航班的0。
沒有人希望看到0變成1,因為我們很清楚,若是疏於防備,幾週之內,1就能變成難以置信的數字。這麼多架次之後維持的0,隱藏的是無數客貨機組員的心理壓力。進入疫區小心翼翼,返台後就算檢疫期滿仍不得鬆懈,時刻注意自己是否有流鼻水、腹瀉、肌肉痠痛等症狀。鎮日精神緊繃,深怕自己已成病毒溫床,不慎將病毒帶進社區造成大規模傳染。居家檢疫期對家庭生活造成的不便,以及反覆陷於隔離的處境,對組員的身心狀況,難免都會有負面且長期的影響。
熬夜、時差、隔離,就是這一年來組員生活的三元素,在全球航空業如此困難的時刻,能夠換上制服領著班表出勤,已是萬幸。
檢疫規定也隨著國際國內疫情調整,昔寬鬆今嚴峻。待疾管署一聲令下,公司頒佈細則,組員只有逐條遵循,以免自己成為防疫破口,賠上健康也壞了名聲。但案765的事件,帶來了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風行草偃,組員動彈不得,無力辯駁。明明執勤時很謹慎,返台後都很自律,在規定的檢疫期滿才離開家門用餐採買,卻還是有種莫名的罪惡感,覺得自己是個通緝犯,只是還不曉得犯了什麼罪。一旦確診染疫,馬上回溯14天丟石判刑。
天下大亂的2020年還沒過完,在英國發現的變種病毒已在2021年埋伏,超前部署蓄勢待發。這是一場寒夜裡的越野馬拉松,疫苗的成功研發,還沒完全帶來曙光,在病毒追擊前,我們得摸黑找到終點存活下來。共體時艱,這四個字只差沒刺在背上,提醒自己沒有退路。在世界恢復平靜之前,能再走多久的0就交給老天爺了。
福 樂 麵 店 相片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李佩珊(黑仔)家中有一叠舊相片,相中的年輕女子抱着還是嬰兒的她,到公園玩樂,亦曾在舊居為她慶祝一歲生日。相中的女子蓄着一頭短髮,和長大後的黑仔有幾分相似。從相片上的日期可知,這一切都發生在黑仔大約一歲時,之後的三十多年,這個女子離開了黑仔的家庭,從此再沒有出現過。她是黑仔的親生媽媽,是黑仔心中最親密的陌生人。
中學時曾有老師問黑仔:「佩珊,其實你有見過親生媽媽嗎?你有想過找她嗎?當年她為何會捨得扔下你?」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黑仔心裏。黑仔對生母的記憶可說是一片空白,唯一從家人口中得知的,是黑仔一歲前生母不時會到舊居探望,但一歲後便再沒相見。黑仔曾幻想媽媽當年離開的苦衷,例如患病、和爸爸相處不合甚至她是私生女兒,才逼不得已把她丟下。但這些幻想一直得不到答案,三十年過去,連黑仔兒時位於深水埗福華街唐樓的居所亦已經拆卸,重回舊地,舊居已蓋成了新樓「曉悅」。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604/QGYUZNLMANB7LPJBVXIJY7EHT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尋人 #80後 #深水埗 #唐樓 #曉悅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zE0eC5J5aY/hqdefault.jpg)
福 樂 麵 店 相片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交友app真人騷1|交友老手七年玩5個apps 曾被騙上傳銷中心收裸照 真人配對九個港女:我全都要!
人人智能電話在手的年代,結交伴侶的方式隨着交友程式普及而出現了變化,喜歡的,互相點讚就能展開對話;不喜歡,隨意掃走,對方也不會察覺。可是,當交友對象實體化,由相片變成真人又會如何?
《果籽》辦了一場交友程式真人版體驗,找來單身資深交友程式用家跟9位異性配對,如交友程式般,經過幾個環節挑選對象,在情人節前嘗試為他們找對的人。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交友 #真人騷 #傳銷 #港女 #我要真愛呀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gtfIkvS5-c/hqdefault.jpg)
福 樂 麵 店 相片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嗰度啲光線靚啲,張正面相可唔可以影多次?」、「個化妝袋好污糟好核突,黑色一笪笪,唔好影啦!」如此貪靚的Coral是個化妝師,自認貪靚程度以10分計有8分,愛靚如命。訪問前重溫她三年前關於鋼管舞的訪問,看着皮膚透亮無瑕的她拿起唇膏介紹化妝品,又緊握鋼管擺動身軀,再對比一下她最近兩年戒類固醇的相片,臉部血肉模糊、乾燥龜裂、皮膚粗糙,一切無不令我懷疑自己認錯人。毀容,居然會是一個化妝師的選擇。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915/QQVG7SSNMFREXNIV3WLRLBBA6A/
不少皮膚病都會用到類固醇藥膏治療及紓緩,網上就有不少關於類固醇上癮的討論,究竟該不該用類固醇?長期使用類固醇又安全嗎?所謂類固醇上癮,即是使用類固醇兩星期以上或更長時間後,停用會令病情加劇,需要用越來越強力的類固醇,甚至使用的次數要更頻密,才控制得到病情。皮膚科專科醫生陳厚毅指,「上癮」的情況罕見。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180915/2BP3WYFRN3DDSF524VCVOGOSTM/
天氣寒冷皮膚容易變得乾燥,對於濕疹患者而言亦是復發的高危季節,皮膚科專科醫生胡惠福表示:「冬季皮膚水份容易蒸發,較易出現紅腫及敏感症狀,因此濕疹會較易復發。」
不少醫生會為濕疹患者處方類固醇藥膏,但很多人一聽見類固醇便敬而遠之,擔心使用後會出現病情反彈及副作用。其實類固醇並非洪水猛獸,它能抑制發炎細胞因子,同時紓緩濕疹炎症,只要根據醫生指示適量並短期使用,甚少出現反彈。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108/FMWDZFXC3NBRHC22DJVPXBYTZU/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類固醇 #化妝師 #上癮 #鋼管舞 #濕疹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j95QGFy6aU/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