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先生(Mr. Strategy)」大前研一博士來了!繼今年6月受邀總統府月會演講,暢談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兩岸合作關係展望之後,大前研一博士今年再度訪臺。
許多人都認得大前研一這位國際趨勢預測大師,但你可能不知道,大前博士其實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核子工程博士。我上任5年來,大前博士每年都會來臺訪問,演講的主題多是管理經濟之道。而這次,大前博士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原子力改革監視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分享參與日本核電改革的實務經驗,為臺灣能源政策與經濟發展提建議,令我受益良多。
二年前日本福島事件,為世界的能源發展投下變數,各國反核的聲浪此起彼落,德國、瑞士、比利時決定逐步廢核。但因為核電效率高、幾乎不排碳、發電成本低、安全存量高等特點,在國際間,不管是曾發生過核災的國家(美國、俄羅斯、日本),極力發展再生能源國(瑞典、芬蘭、英國),還是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繼續發展核能,廢核始終不是世界趨勢。尤其日本的核能政策在經歷福島事件與政黨輪替後數度轉變,從早期的「核能立國」,到福島事件後民主黨政府提出2030年代全面廢核,到去年上台的安倍政府提出「減核而不廢核」政策(大前博士估計一年半之內,停機的50座核電廠中,重啟運轉的核電廠將有25座),其中轉變所代表的意義都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因為臺灣和日本都是缺乏自產能源、孤島型供電系統的島國,「能源問題就等於國安問題」。
大前博士告訴我,當初福島一號機會發生核災是因為沒有按照正規程序的人為疏失所導致。但是當他昨天參觀核四廠,走訪各種因應福島事件所強化或興建的防海嘯設備(如增高防海嘯牆、可抗海嘯的冷卻系統抗、緊急冷卻的生水池),也直接與電廠員工進行應變災害的問答,瞭解「斷然處置措施」機制,大前博士認為我們的人民應該要對核四感到有信心。看到臺灣長期受到核四問題而飽受困擾,大前博士也鼓勵大家要盡量去研讀第一手的資料,幫助自己做出決定。
會後,我翻閱大前博士送給我的書,細細思考日本人在核災後認真檢討與改進的態度,確實值得我們效法。我也期盼,國人對核能的資訊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一起為下一代的將來做出關鍵的決定。
「福島核災人為疏失」的推薦目錄: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馬英九 Facebook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潘孟安 Facebook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問卦] 幾乎所有核電廠事故都起因於人為疏失-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福島核災包含人為疏失}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回顧311福島核災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問卦] 日本福島核災是人禍! super14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福島核災10年後親見「當地慘況」 住日中人感概 - YouTube 的評價
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策略先生(Mr. Strategy)」大前研一博士來了!繼今年6月受邀總統府月會演講,暢談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兩岸合作關係展望之後,大前研一博士今年再度訪臺。
許多人都認得大前研一這位國際趨勢預測大師,但你可能不知道,大前博士其實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的核子工程博士。我上任5年來,大前博士每年都會來臺訪問,演講的主題多是管理經濟之道。而這次,大前博士以「日本東京電力(公司)原子力改革監視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分享參與日本核電改革的實務經驗,為臺灣能源政策與經濟發展提建議,令我受益良多。
二年前日本福島事件,為世界的能源發展投下變數,各國反核的聲浪此起彼落,德國、瑞士、比利時決定逐步廢核。但因為核電效率高、幾乎不排碳、發電成本低、安全存量高等特點,在國際間,不管是曾發生過核災的國家(美國、俄羅斯、日本),極力發展再生能源國(瑞典、芬蘭、英國),還是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繼續發展核能,廢核始終不是世界趨勢。尤其日本的核能政策在經歷福島事件與政黨輪替後數度轉變,從早期的「核能立國」,到福島事件後民主黨政府提出2030年代全面廢核,到去年上台的安倍政府提出「減核而不廢核」政策(大前博士估計一年半之內,停機的50座核電廠中,重啟運轉的核電廠將有25座),其中轉變所代表的意義都值得我們好好思考,因為臺灣和日本都是缺乏自產能源、孤島型供電系統的島國,「能源問題就等於國安問題」。
大前博士告訴我,當初福島一號機會發生核災是因為沒有按照正規程序的人為疏失所導致。但是當他昨天參觀核四廠,走訪各種因應福島事件所強化或興建的防海嘯設備(如增高防海嘯牆、可抗海嘯的冷卻系統抗、緊急冷卻的生水池),也直接與電廠員工進行應變災害的問答,瞭解「斷然處置措施」機制,大前博士認為我們的人民應該要對核四感到有信心。看到臺灣長期受到核四問題而飽受困擾,大前博士也鼓勵大家要盡量去研讀第一手的資料,幫助自己做出決定。
會後,我翻閱大前博士送給我的書,細細思考日本人在核災後認真檢討與改進的態度,確實值得我們效法。我也期盼,國人對核能的資訊能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一起為下一代的將來做出關鍵的決定。
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潘孟安 Facebook 八卦
「來自中研院的一封聲明」
—無論你是否支持核四,你都該看看這篇令人醒思的文章。
對核四問題的看法與建議
核電的使用向來備受爭議。不可諱言,核能發電的技術不斷改進、成本穩定,較不會受到國際能源價格波動而產生大幅度的變動,且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對較少。雖然直到目前核廢料處理未獲妥善解決,但在「京都議定書」約束二氧化碳排放的壓力下,各國紛將核能發電視為重要的替代能源。惟經歷了1979年美國三哩島核災、1986年蘇聯車諾比核災,與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民眾深切體會核電災害的嚴重性。
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明確規定,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然而,102年臺灣每人平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為11.3公噸,遠高於全球平均的4.50公噸,也超過日本及歐洲國家,受國際節能減碳之壓力極大。依經濟部能源局統計,101年我國核能僅占8.3%,在全國大量減碳的過程中,同時廢核,將會帶來一些困難,但我們如果下定決心發展其他替代能源,同時改變我們的社會結構與生活方式,大量節約能源與自然資源;國家的基礎建設與產業政策,也朝避免費能耗電,增加能源效率的方向進行,必能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且會是一個辛苦的過程,甚至影響我們的生活、經濟活動、和國際競爭力。但如果這是大家的選擇,就必須一同承擔。
由於政府遲未制定節能減碳之能源政策,且對於確保核四廠之安全,又未有讓全國人民信服的數據分析,因此核四廠之續建及商轉與否,迄今爭議不斷。
現今各國對於核廢料之處理,並無完善之方法,僅有透過深埋方式置放於海洋或地底,或運至有認證的國家再處理,兩者皆所費不貲。臺灣之核一、核二及核三廠之核廢料目前放置於燃料池中,且早已達飽和狀態。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美國著名環保團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 NRDC)已點名全球位於極高震災風險區的核反應爐有12座,其中有6座在臺灣。歐盟於去年公布的核電廠壓力測試報告中,亦對臺灣核電廠座落區域,潛藏著天然災害提出警示與建議。加上臺灣地小人稠,核四位處大台北人口密集之首都地區,且緊臨翡翠水庫,萬一天災釀成核電廠事故,或因人為疏失發生輻射外洩,將是不可承受之罪。
此外,核四發電廠計畫早在1980年代便已提出,1986年因車諾比事件暫緩興建,直至1999年方正式動工,又於2000年停建,隔年宣布復工。核四廠興建工程並非採取統包方式,而是分由多家廠商合作興建,工程介面複雜,一旦有緊急事故,可能無法即刻統籌因應。
今日的能源困境,是大家所共同造成,因此我們也有義務共同承擔。雖然有些不在地震帶的國家為了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核能是他們選項之一,但是在台灣,尤其是核四,我們缺乏足夠的風險評估資訊及發展條件,也缺乏決心去努力發展其他替代能源。
據台電最新評估報告,在核四廠不商轉下,我們仍有時間進行理性探討。因此我們建議,儘快透過朝野同意且題目合理設計的公投辦法,尋求共識後,再決定核四是否續建及運轉。
連署人 (依姓氏筆畫排列):
中央研究院院士
王汎森、王惠鈞、王 瑜、伍焜玉、李文雄、李文華、李德財、李遠哲、李遠鵬、吳茂昆、林明璋、翁啟惠、陳定信、陳建仁、張俊彥、彭旭明、黃 鍔、楊泮池、劉太平、劉紹臣、劉國平、鄧大量、蔡明道、謝道時、龔行健
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福島核災包含人為疏失} | Dcard 的八卦
與福島核災包含人為疏失} 有關的話題. ... <看更多>
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回顧311福島核災 - Mobile01 的八卦
回顧311福島核災- 2011.03.11日本大地震2020年已被拍攝成電影回顧當年對全世界具有重大涵義# 從此核電被部分人污名化# 電影還原當時的人為疏失(國際 ... ... <看更多>
福島核災人為疏失 在 [問卦] 幾乎所有核電廠事故都起因於人為疏失-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